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复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小桥老树

    契丹军丢失了战马,成了行动缓慢了步军,就算人数再多,也不足为患。

    虽然月明如水,可是军士们也是极为疲惫。扎营不久,袁彦军营就沉浸在一片鼾声之中,袁彦还是保持着老习惯,睡觉是不解衣甲更不脱鞋,侧着身体,把一只耳朵贴着地面,袁彦还是一个军士之时,曾经当过侦骑。这一套睡觉的习惯就是当年留下来的,当上节度使以后,也是只能用这种姿势才能睡得沉稳。

    地面传来一阵轻微颤抖,袁彦就如一只精明的猎狗,睡着了也把耳朵竖起,他准确地捕捉到这一丝的异常,一跃而起,冲出简易的营帐,大喊道“快上马,敌人冲营。”

    值勤的军士也同时发现了异样,军营里四处响起了示警声。

    等到大多数军士都跨上战马,还未整理好队形,一支骑兵队已经旋风一般冲入了军营,袁彦所部是临时休息,安营处没有多少防护,除了哨兵之外,拒马、壕沟、木栅栏统统没有,这支骑兵没有任何阻拦就冲起了营帐。

    此时,天边已有亮色,月亮却悄悄地退入云层,正是黎明之前地黑暗时分。

    两军刹那间撞在了一起,猛然响起一片喊杀和咒骂之声。

    很快,两支军队里都有脑筋转得快的人,他们在人群中大喊“住手,是自已人。”有的大骂“奶奶的,怎么回事。”“兀那汉子,叫你停手。”

    等到双方都停了下来,已有数十人在短暂的交手中受伤或阵亡。

    摔下马来的多是袁彦的部下,吃了这个亏,袁彦不禁怒火中烧,脸上青筋暴露,提着长枪,在来将面前指指点点“你是谁,怎么不长眼睛,连自己人也认不出来,按大林军律,袭击友军当斩,你知罪吗”

    来将并不惊慌,拱手道“参见袁将军,末将是光紫驼,控鹤右厢副都指挥使。”他满脸带笑,脸上表情恭敬,却并不下马。

    袁彦曾经见过光紫驼一面,听他报名字,也就认出了他,此时见光紫驼对自己的威胁浑不在意,暗自欣赏光紫驼胆识,嘴上却道“我是龙捷都指挥使袁彦,光紫驼,你闯下如此大祸,下马受缚吧。”

    光紫驼并不畏惧,“哈、哈”笑了一声,他指着袁彦部骑兵的马鞍道“此事怪不得末将,将军你看了这些马鞍,都是契丹人的东西,和我们的明显不同。”

    马是契丹人草原游牧生活须臾不可离开的骑乘工具,所以,契丹人特别注重马具马饰地装备,在袁彦部缴获的战马上有鞍络、缰、带、蹬、饰件等各种马件,装备齐全,工艺精湛,和大林朝的形制明显不同,而且马具制作极为复杂,费用不菲,绝非短期能完成,光紫驼派出的斥候,远远地认出了契丹马具,这才断定这一支身穿大林军军服的骑兵是契丹军。

    “原来如此,这确实怪不得你们。”袁彦也给自己找了一个台阶。

    光紫驼是西北边将,在禁军中没有丝毫名气,新禁军成立以后。袁彦这才知道光紫驼的名号,他下下打量了光紫驼一会,道“光将军,你也真是勇猛,我有三位军士丧命你手。”

    光紫驼心中稍有些过意不去,道“月色虽明,却难辩知我,战死的军士就由我们好好收敛。”

    袁彦没有继续追究此事,话锋一转,郑重地道“古北口有上万契丹军,正在猛攻古北口军寨,光将军既然来到此地,就同我合兵一处,一起断掉契丹军的后路。”

    论官职,袁彦是龙捷都指挥使。论资历,袁彦是老资格地节度使,在袁彦面前,光紫驼只能算是晚辈,只是此时光紫驼虽是控鹤右厢副都指挥使。是一军之主将,袁彦并没有权利指挥控鹤禁军,因此,袁彦说话间就带着商量的口气。

    光紫驼点头道“侯相率领七万大军已经渡过拒马河,把幽州城围得水泄不通,侯相极为看重古北口,害怕龙捷军兵力不足,特地命令我带领四千骑兵夹击契丹军,确保古北口万无一失。”

    袁彦率军渡河之时,禁军主力尚在岸边集结,并不知道当前形势,闻听此言心道“动作好快啊,已把幽州围上了。”他笑道“有了光将军这四千人马,古北口的契丹军插翅难飞了。”

    两军合兵一处,就有七千骑兵,加上据守古北口地王腾骧部,聚集在古北口的总兵力也有九千人,而此时契丹军耶律洪山部和达柯部也有一万三千多人,双方实力接近,也算得上旗鼓相当。

    两人聊了一些契丹军的情况。光紫驼面露兴奋之色,道“袁将军,契丹军军营防守极为疏漏,人又疲倦,且失了马匹,我这四千人马是生力军,再去冲营,契丹人未必抵抗得住。。”

    袁彦心中赞道光紫驼倒真是一员悍将,居然敢以四千人马就去冲杀契丹大营。

    思索了一会,袁彦道“龙捷军刚刚和契丹军撕杀了一阵,军士疲惫,不宜在战,不过有我在此固守,光将军无忧矣。”

    新禁军六名主帅,都是大林朝威震一方的人物,在朝中关系盘根错结,他知道光紫驼、王腾骧和何五郎都是侯云策从西北边镇调入禁军的,换句话说,这三人均为侯云策亲信。禁军本是百战之师,麾下勇将济济,新近调入边将要想在禁军中出头,是极不容易的,可是这三人却很快在部队里占稳了脚跟,这固然和侯云策有关系,但是能让禁军军士心服,这三人带兵本事也着实不差。

    北伐开始之后,这三人地表现更是让袁彦高看一眼

    何五郎率一支千人偏师,就在易州城外消灭了五百契丹骑兵,让数千易州军困守孤城,最终逼得易州守将向大林军投降。

    王腾骧率领一千五百人,成功夺取了古北口军寨,把一万多契丹军堵在了山口之下,袁彦并不知道王腾骧是如何夺取军寨地,可是远远地看了山势,不用想也就知道古北口军寨的险恶。

    而眼前这一名将军光紫驼,虽说还没有值得说一说的战例,可是从袭扰契丹军营建议来说,至少他是一员好战的将领,好战,可是一员将领极为难得的品质。

    光紫驼知道有袁彦军在后,既使袭营不成功,也有一条退路,道声谢,就率领骑军慢慢地向北而去。

    袁彦骑在战马上一动不动,就如一座雕塑一样,等到光紫驼骑兵队完全隐没在夜色中,这才自言自语道“难怪黑雕军威名日盛,果然名不虚传,侯云策窃居高位,也真有些本事。”

    就在古北口激战正酣之时,幽州城仍然寂静无事。

    大林军围城已有两天,但是大林军一直没有发起进攻,契丹军也是紧闭城门,双方还没有正式交手,只是十余万大军集聚幽州,军旗猎猎,战马嘶鸣,大战的气氛已经极浓,正所谓山雨欲来风满楼,黑云压城城欲摧。

    七万多大林禁军集结在西门、南门和北门之下,东门只有一支二千余人的游骑。

    而在城墙之上。借着清洌地月光,可以清楚地看到城头上密集的人影。

    子夜时分,大林军的中军帐里,仍是灯火通明,

    侯云策高居在帅座上,座中诸将为铁骑军杨光义、吉青阳、慕容延钊;控鹤军韩通、石守信、张藏英;羽林军韩令坤、曹翰、高怀德;汴河水师李继勋,时英。

    各将神色各异,显是经过了激烈的争论。

    侯云策看到火侯差不多,从容地站起来,挥了挥手,不容置疑地道“今日之议已是定论,诸将不必再说,各位将军回营之后依计行事,若有违令者,别忘了军法森严。”

    众将依次行礼之后,面色严肃地鱼贯而出。

    最后只剩下控鹤都指挥使韩通。侯云策和韩通低语一阵,韩通面带喜色,兴冲冲地离开了大帐。

    帅帐左侧,是一幅幽州地形图,这一幅地图自然出自侯云策所带亲卫之手。侯云策身边这一百名从黑雕军中精选出来的亲卫,不仅武艺高强,精于骑射,几乎都是狮营侦骑出身。绘制地图正是他们的拿手好戏,数年来,凡是黑雕军征战过的地方,都留下了准确详尽的地图。

    众将散尽以后,侯云策对着地图苦思冥想,在侯云策看图的时候,不充许任何人打扰,这个规矩早已是有众人皆知。参军封沙侍立帐中,侯云策不问,他也是一言不发。

    帐中有十盏大油灯,照得帐内明亮如白昼。

    侯云策闭上眼睛,在心中默想幽州地形,直到幽州地形完全的印在头脑中,并在头脑中形成能够旋转的三维立体,他才满意地睁开眼睛。转过身。问封沙“还没有找到袁将军”

    “我共派出了三批共二十名侦骑,前往古北口打探消息。第一批侦骑已经回来了,由于契丹军全力围攻古北口,看到古北口已被我军占据了,只是不知道古北口之上是王腾骧将军还是袁彦将军,第二批、第三批侦骑还没有回来,我估计天明之际就会回来。”

    封沙长期跟随在侯云策身边,耳濡目染之下,见识也是不凡,他深知古北口地重要性,因此不停地向古北口派出侦骑。

    按照陈东传出来的情报,契丹军守将萧思温一心死守幽州城,把所有兵力全部集在城内,城外只有一支四千人的契丹骑兵,渡河后所有的军事行动都是根据这一情报制订王腾骧所部的任务是利用骑兵高速运动到古北口,寻机攻占古北口,而防守古北口的任务就交由紧跟其后的袁彦所部,袁彦所部全是步军,随军带着十五天的粮食,有了十五天地时间,大林禁军主力完全能够把击败幽州城外所有契丹军。

    不过,计划永远落后于变化,驻守清水河的契丹骑兵突然拼命北上,契丹骑兵优越性在此时充分发挥了出来,从清水河到古北口的距离,比拒马河到古北口地距离还要远,而且袁彦步军的行动比清水河契丹军要早一天,但是,清水河的契丹骑兵仍然比袁彦步军先到古北口。

    而一直以来龟缩在城里的契丹军,竟然一反常态,派出一万骑兵出城,两股契丹军达到一万四千人,这给驻守古北口地王腾骧部带来了极大的压力。

    封沙对全局形势极为了解,他有些担心地道“契丹军和一万四千人,而袁将军、王将军和光将军所部只有一万人,只怕难以吃掉这些凶悍的契丹军。”

    侯云策看着一脸愁容的封沙,露出一丝轻松的笑容,道“古北口又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关,王将军和袁将军都是沙场老将,古北口落入我军手中,契丹人就算有万余人马,也攻不下来。”

    “幽州城池坚固,粮食充足,守军也有四万之众,若他们闭城避战,我军除了强攻以外还真没有多少办法,现在契丹军出城寻战,正是天赐良机。”侯云策散会前把韩通留下来,就是让他率领控鹤军一万六千人赶向古北口,与袁、光两位将军合兵一处,在古北口全歼这一伙敢于出城迎战的契丹军。

    封沙是侯云策参军,许多事情要他经办,是可以探知核心机密之人,当他得知韩通已经率军北上,这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

    走出大帐,雄壮地幽州城就跃入眼帘,月光如水如烟,笼罩着幽州城,就如梦幻一般,让侯云策想起了三皇子生涯和黑城岁月。一阵风吹过,城上、城下旌旗猎猎。过了一会,侯云策回过神来,在心中叹息一声,用手使劲搓了搓脸,把自已又拉回到现实之中,吩咐封沙道“明天继续派侦骑,一定要及时了解古北口的战事。”

    回到了寝帐之中,侯云策就坐在一张胡椅之上。刚刚坐下,柳江婕就端着一盆热水走进帐中,北伐以来,柳江婕一直跟随在侯云策身边,两人已经早有默契,柳江婕也不说话,蹲在侯云策身前,细心地为侯云策脱下战鞋。

    侯云策双脚浸入热水之后,柳江婕运指如飞,在脚上各个穴道上飞舞。侯云策闭着双眼,尽情享受着脚上又酥又麻的感觉,只觉得满身疲惫一扫而光。

    柳江婕仍是一身黑色软甲,头上随意地挽着灰色英雄巾,站起身时,额头上已微微有些汗水,她轻声地道“侯相,时候不早了,早些歇息吧。”

    侯云策见柳江婕神情有些郁郁,随口道“今天有什么不高兴的事情”

    柳江婕低声道“没有。”

    说完,就弯腰去端那木盆。

    第二百六十七章




第273章 斩将
    韩通以前是侍卫亲军的副都指挥使,虽说是李重进的副手,可是他深得林荣的信任,除了任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以外,还担任了大梁城的总巡检,负责大梁城的治安。

    韩通手下有近一万子弟兵,这一万人马就连侍卫亲军的主帅李重进也难以调动。李重进和韩通在侍卫军中也形成相互牵制的局面,组建新禁军之时,韩通被任命为控鹤军主帅,一万子弟兵就成为控鹤军骨干。

    这一万子弟兵都是青州人,青州男子普遍身材高大,性格坚韧,稍加训练就是极好的士兵,自古以来,青州精兵就闻名于天下,东汉末年,黄巾军最悍勇的一部就是青州军,后来曹操在济北收降黄巾军三十余万,收其精锐者,因为多是青州人,就号为“青州兵”,这支部队成为曹操争夺天下的主力军。

    韩通所部青州军是清一色的步军。成军以后,方形大盾、踏张弩和长短木梯就成为青州军必不可少的装备,也成为青州军的突出特点。虽然侍卫军其他将领常常嘲笑青州军行军总带着梯子,可是韩通不为所动,仍然把梯子当作必不可少的武器,也正因为此,青州军在大林禁军中以擅长攻坚作战而闻名。

    随着一声令下。上万步军就不慌不忙地朝着契丹营寨逼了过去,最前排的青州步军手持方形大盾,之后则是长枪兵和弓弩手,另外还有军士抬着上百张木梯。

    方形大盾在箭程之外停止了前进,青州步军有五百名弩手,他们使用的是清一色的踏张弩,踏张弩需要双手双脚并用才能上弦,上弦费力意味着动力强劲,其射程超过了一般的手弩,却又不如床弩。

    一位体形高大的指挥使,手持一面红旗,声如洪钟地下令“准备、坐地、上弦、发射。这八个字就是踏张弩完整的发射过程,这一套动作平时不知练过多少遍。五百踏张弩手做起来行云流水,竟然颇有韵律。

    红旗猛地挥下之时,踏张弩同时发出“嘣”的一声,声音由于整齐。显得极为响亮,在大山中不断回响。弩箭就如倾盖而下的冰雹,恶狠狠地砸向了契丹阵地。

    五轮弩箭之后,只听得韩通中军帐前战鼓齐鸣,手持方形步兵盾地军士前队立刻向左右闪避,露出一条大通道,三架大型撞车出现在通道之上。大型撞车原本是用来撞击城门所用,底部是一个具有十六个马车车轮的平板车,一根粗壮的巨木被紧紧缚在平板车上,每一架大型撞车由四十名军士推动,飞快地向着契丹军的木栅栏撞去。

    在木栅栏之后进行防守的契丹原本都是骑兵,丢失马匹之后,没奈何成了步军,大林军五轮从天而降的弩箭,使他们心惊胆战。不过他们紧靠在木栅栏后面,几轮从天而降的弩箭并没有造成大的伤亡。

    当大林军战鼓齐响之时。契丹军士纷纷探出头来,只见三辆巨型撞车已经逼了过来。

    指挥山脚军营地契丹将军是副将耶律洪仓,前日他派了十几名军士向西而行,准备绕过燕山,向陛下耶律述律报告幽州之战的详情,只是这西行路途遥远,十几人行动灵活,即使走一些捷径,要到上京都至少二十天以上,而二十天后,战局如何发展则是一个未知数。

    当大型撞车迎面而来,耶律洪仓大喊道“准备放箭。”

    契丹军在攻打南山口时,吃尽了栅栏的苦头,因此,耶律洪仓下山之后,就命令山下军营完全按照南山口栅栏的样式来扎营,栅栏有一人多高,内侧设有一溜半人高的土台,军士站在土台上可以露出上半身,这样利于放箭,又可以居高临下地击打敌人。

    耶律洪山原来还想设置壕沟,只是大林军来得迅速,山脚不比南山口,他们根本没有这么多时间来构筑完整的工事。

    大林军推动撞车的军士,皆是千挑万选的身长力大之辈,他们穿着厚厚地铁制铠甲,铁甲后面是多次硝制的皮甲,两层铠甲把全身包着严严实实,他们迈着坚实的步子,一步一步的逼近木栅栏。

    在撞车前面,有一队步军手持方形步兵大盾,在前面挡住契丹人的箭枝,当撞车就要抵近木栅栏时,身后的弩箭阵地再次恐怖地响起“嘣嘣”之声,扑天盖地的弩箭又朝契丹军营飞了过去,守在栅栏后面的契丹军士只得蹲在栅栏后面,躲避漫天飞雨般地弩箭攻击。
1...115116117118119...1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