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复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小桥老树

    侯云策盘问了两人几句。依然没有破绽,就对身边一位降将王洪道:“王将军,你看这两人是什么人”

    王洪身边禁军服饰,混在众多禁军军官中,此时听到侯相点名,就走上前来。那名胡须男子看到王洪,眼神突然出现了一些慌乱,却很快就镇静下来。王洪走到两人身边。极有经验地摸了摸两人的右手掌,道:“手指上的老茧不薄嘛。”

    那胡须男子连忙道:“我是陈家村地人,村长是陈绍金,我和小侄喜欢上山打猎,常用弓箭,自然有老茧。”

    契丹人占据了幽云十六州以后,契丹人在汉化,汉人同时在契丹化。村民务农同时,也跟着契丹人上山打猎,这胡须男子所言不假。

    王洪就对侯云策道:“这里的村民都这样,或农或猎,没有什么异常。”

    &nbs




第264章 重病
    笔趣阁 ,最快更新复国最新章节!

    瓦桥关是一个边城,原来的守军不过三千多人,另有一万多老百姓,数万枕戈待旦的大林军禁军和无数的后勤辎重队伍来到瓦桥关以后,整个瓦桥关就如开了锅的沸水,到处都有人马在窜动。

    战役准备是一件相当复杂的工作,涉及到进攻层次、后勤准备、情报收集等内容,要把这数万人马有效地投入到攻打幽州的战役之中,准备工作细致而深入。侯云策以前以宰相身份筹备北伐事宜,北伐开始以后,林荣就命令身兼枢密使的侯云策负责组织部队。

    林荣对于侯云策的工作极为满意,多次赞扬。有了侯云策在身边相助,林荣也就能够集中精力考虑大局。

    固安渡口,短暂的军事会议结束以后,林荣又依次和龙捷军正付三位将领进行个别谈话,随后又视察了龙捷军,在固安渡口呆了四五个时辰以后,林荣不顾侯云策等人发对,率领五百骑兵队返回瓦桥关。

    拒马河流域已被契丹人占领了二十多年,此时,林荣亲手将失去的土地收复回来,心情自然甚佳,他率领五百骑兵意气风发地飞奔回瓦桥关,回到营地时,天已完全黑尽。

    林荣率领着五百骑兵队,一天之内,一来一回骑马跑了近二百里,尽管侯云策身体强健,回营后也甚为疲倦。

    侯云策满身臭汗在坐在帐中休息之时,柳江婕端着一个木盆走了进来,有些羞怯地道:“侯相,泡个热水脚吧,最能解乏。”

    在幽州号上的顶层甲板上天天下棋,柳江婕早已和侯云策十分熟识,在她心中。侯云策不仅仅是高高在上的侯相,更是一位和蔼、睿智又不失威严的大哥。

    侯云策感叹道:“真是年龄不饶人,你和我一起跑了一天,还是神清气爽。”

    柳江婕微笑道:“侯相,百里奔袭是里奇部的拿手好戏,否则怎么能在胡人聚集的草原上生存,这两百里,小女子还能够应对。”

    柳江婕犹豫了一会。还是蹲在侯云策身边,细心地为侯云策脱去鞋子,让侯云策双脚浸在热水里,然后用手按摩侯云策的脚掌。当年里奇部初到草原之时,并不长于骑马,每天放牧或行军归来,总会有各种不良反应,里奇部便想尽各种办法来适应草原地生活。泡热水脚就是里奇部用来解除长时间骑马造成脚部疲劳的一种有效手段。

    当柳江婕蹲在身边为其脱去鞋子之时,侯云策心中略有些惊异。却并没有阻拦,他闭着眼,享受着柳江婕细心的呵护,暗道:“女孩子毕竟不同,林中虎这个毛头小伙子根本想不到打一盆热水来,更别提做脚底按摩了。”

    柳江婕似乎把侯云策的臭脚当成了一件艺术品,她手法精熟,从涌泉穴、太白穴、太冲穴、昆仑穴到行间穴,或轻或重、或急或缓,不一会,额头已经微微有些出汗了。柳江婕一身戎装,脸上微黑,只有脖颈处露出一片雪白,透过一丝散乱的乌发,跃然出现地侯云策眼前。侯云策禁不住又瞧了一眼,但是很快就收回了眼光。

    柳江婕按摩三遍以后,再用干燥的布巾细细地把侯云策地双脚擦干净。柳江婕这一套手艺在家中颇有些名气,柳江清也十分喜欢,不过柳江婕过了十五岁以后就只为父亲按摩,柳江清只有眼馋的份,这其中关节,侯云策自是不知。

    柳江婕直起腰时,看着神态放松、微闭着眼的侯云策,轻声道:“侯相先休息一会吧,饭菜一会就上来。”出了门,柳江婕脸色红润如玉。

    经过柳江婕这么一折腾,侯云策倦意一扫而光,亲卫就把几位简单可口的西蜀菜送了进来。跟随侯云策的厨师有两名,一名西蜀地厨师是西蜀商赵杰所赠,他和另一位大梁厨师黄老六一直跟随在侯云策身边,轮流为侯云策做饭菜。

    侯云策正在津津有味地吃饭,陈子腾急匆匆地赶了过来,脸上全是汗水,一滴滴顺着脸颊往下流,神情颇有些慌张,顾不得行礼,紧张地道:“侯相,陛下突然昏了过去。”

    陈子腾落弟之后,因为一手出类拔萃的书法被林荣看中,被特准进入翰林院,陈子腾生性不羁,谈吐爽利,骑马射箭的本领也是不俗,颇得林荣喜爱,经常跟随在林荣身边,近来许多诏书都出自陈子腾手笔。这一次固安渡口之行,陈子腾也跟随在林荣身边,里奇部诸子生活在草原上,骑射功夫已不逊于胡人,这一天两百余里的来回奔波,陈子腾虽然有些疲倦,稍稍休息一会,却也就没有事了。

    侯云策咬着一块回锅肉,半天没有吞下去,心里格登跳了一下。

    等到侯云策赶到林荣帐前之时,范质也同时赶到了帐前,随后,另一位宰相魏仁浦也赶了过来。

    林荣仍未苏醒过来,两名白发苍苍的随军御医正侍立于床前。

    “陛下是何病”范质急切地问道。

    一名头发花白的老太医道:“陛下龙体一向强健,很少生病,这一次估计是劳累过度。”一天奔波二百余里,这种行军速度,确实让数年没有长途行军的林荣有些劳累。

    侯云策点点头,问道:“随身药材是否备齐全。”

    老太医连忙道:“请侯相放心,药材很齐全,全是御医房好药。”

    范质看着昏迷不醒的林荣,顿足道:“陛下白天行军,晚上还有批阅奏折,每天睡不了几个小时,陛下是累病的,让陛下如此操劳,是我们做臣子的罪过。”话至此,范质已是满脸泪水。

    范质、侯云策、魏仁浦等人愁眉苦脸地在帐内等着,也不知过了多少时辰,林荣突然清醒过来,睁开双眼,看了一眼侍立床前的三位宰相,又觉得头昏欲裂,他重重地把头放在床上,又坚持了一会。这才睁开了眼睛,道:“朕有话说。”这一句话说得异常嘶哑。

    “北伐进入了关键时期,朕这病可真是生得不是时候。你们说如何是好”说完这一句,林荣又停了下来,浓浓地中药味道在帐内飘来飘去。

    范质有些担忧地道:“契丹军如今正在朝幽州聚集。幽州之战必然是一场大战,可是陛下龙体欠安,不如暂时退兵,等来年再战。”范质是“先北后南派”。主张先取幽州,可是他见到林荣病得如此沉重,估计一时半会也好不了,心中就有了退兵之意。

    战局已经进入了十分关键的时期,侯云策并不赞成退兵,正欲张嘴,魏仁浦已出声附和范质。

    魏仁浦原本也是“先南后北”派,对于得到拒马河南



第265章 古北口军寨
    幽州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池,最早的名称为蓟,是战国时代燕国的都城,自秦汉至隋唐,均是重要的郡守或幽州的治所,十六国时期的前燕曾于此建都数年,大武内乱时,史思明也曾于此建都。

    石敬塘将幽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人以后,契丹太宗耶律德光将幽州改名为南京,又称为燕京,只是在非正式场合,人们多半仍按照旧俗,把南京叫做幽州。

    幽州位于华北平原的北缘,很早就是农业民族和游牧民族互通有无的中心,是进入中原的一条重要通道,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契丹人在幽州长期驻有重兵,一般都派重要的皇室成员担任幽州守将,目前的守将是驸马萧思温。

    萧思温向来不修边幅,此时大战来临,在公主的不断督促之下,他还是穿戴整齐地出现在众将面前。

    来到议事大厅中,萧思温抬头看着披挂整齐的众将,一时之间,竟然有些迷惘,他来到幽州已有两年多时间,这两年来,萧思温从来没有认真带过兵,这些将领都是自己的酒肉朋友,向来在一起纵情玩乐,此时大家都人模狗样、一本正经地坐在大厅里,让萧思温多多少少有些不适应。

    萧思温的副将是耶律洪山,也是耶律家族的成员。他一直驻守幽州,彪肥体壮,脸满是浓密的胡须。他最喜中原歌舞,在家中养了一个大戏班,全是从中原甚至是从广州买来的色艺双绝的女子,耶律洪山和萧思温一样,每日嬉戏于其中,自得其乐。

    两年来,萧思温甚少看过耶律洪山出现在军中,进大厅看到一身铠甲耶律洪山,居然没有认出这位时常和自己在一起吃喝玩乐的副手。

    耶律洪山满脸严肃地坐在萧思温的左侧,见萧思温久不说话,也不知道他再想什么,终于忍不住道:“萧帅,大林军在拒马河的固安渡口正在造浮桥,已有近万人马涉水渡过了拒马河,是战是守,萧帅要赶快定夺。”

    萧思温看着一本正经的耶律洪山,楞了一下,暗道:“这个耶律洪山,平常总是嬉皮笑脸,今日怎么板着脸,装起正神。”

    萧思温假意咳嗽了两声,然后慢条斯理地道:“大家不必急着出战,幽州城不足四万人马。距探马所报,拒马河南岸至少有十万大林军,敌强我弱,我们轻率出战,若主力有什么闪失。幽州城必然不保,如今最好策略就是固守待援,反正城内粮食充足,守上半年时间不成问题。只要上京铁骑赶到幽州,大林军必败无疑,众将意下如何”

    萧思温见到众将都在凝神听自己讲话,暗自叹息:“这两年天天嬉戏,这四万人马根本没有认真操练,然而大林军一直在南征北战,若真要在幽州城下决战,必然不是大林军对手。众将也是明白人,也不用说得太明白。”

    萧思温的固守之策,得到了不少将领的认同,纷纷随声附和。

    耶律洪山站起身来,大声道:“契丹骑兵纵横无敌,中原军队无不望风而逃,今日大林军打到了家门口,我们却不敢迎敌。躲在城内做缩头乌龟。真是让祖先们蒙羞。”

    萧思温没有想到耶律洪山会说出这样的话,心中有怒意,强忍没有发作,道:“两军交战,比的是实力,若意气用事,离死不远矣”

    耶律洪山脸上没有表情,道:“大林军数千骑兵,已经渡过了拒马河,他们过河以后,并不与我军游骑接战,一路人马朝北,一路朝东,若末将所料不错,这两路骑兵定然是冲着古北口和德胜关而去。”

    萧思温心中一惊,自从来到幽州以后,他常常出去狩猎,对于幽州城外的地形极为熟悉,古北口和德胜关两个关口,他都曾经多次到过,听闻此言,犹如当头棒喝,顿时醒悟过来,冷汗密密麻麻地涌了出来。

    耶律洪山声音极为高亢,道:“大林军骑兵渡河以后,又有两支步兵紧随其后,哼,大林军打得好算盘,他们定然是以骑兵突袭险关,再以步军来固守,若是这两个关口被大林军夺占,北下援军就极有可能被堵在燕山以北,届时,幽州的四万守军,就成了大林军的一锅肥肉。末将以为,我军派出一支万人队,加上驻守在清水河四千人马,一起去歼灭首先渡河地大林军骑步军。”

    幽州城上一届守将是耶律碟蜡,是皇室贵族,因为参与了耶律盆都的叛乱而被契丹穆宗耶律述律所杀,驸马萧思温这才被派到了幽州。鲜血,在契丹皇族内乱中流得太多。萧思温本是太后一族,对内乱深深厌倦了。他来到幽州以后,沉浸在山水与嬉戏中,这样做同时也是一种姿态,意在向耶律述律及表达自己无意社稷江山的心意。

    两年来,萧思温天天游戏人生,成功把自己塑造成了一个不修边幅、无所事事的一个庸才。

    耶律洪山,其实也和萧思温采取了同样的策略,才在屠杀中,逃得一条性命。

    只是,耶律述律、萧思温以及耶律洪山都没有想到,他们防了政敌,却让大林军队钻了空子。

    萧思温很快恢复了镇静,思索了一会,道:“耶律将军所言极有道理,古北口和德胜关一定不能失,特别是古北口,实是我们能否守住幽州的关键。”

    萧思温振作精神,眼神也凌历起来,一扫两年来的颓废,大敌当前,萧思温已经不能再装傻了,声色俱历地道:“耶律洪山接令,你率领一万人马出城,立刻驰援古北口。”

    耶律洪山见萧思温采纳了自己的意见,心中大喜,道:“末将接令。”

    就在耶律洪山就要转身离开大厅地时候,萧思温又道:“渡过拒马河的大林军已有上万人,大林军主力还在源源不断过河,依照幽州现有的军力不可能击败大林军。你要记住,你的任务是死守古北口,若丢失了古北口,提着脑袋来见我。”

    众将听到两位将军一问一答,均在脸露喜色。

    萧思温来到幽州以前就是宫卫军将领,可是来到幽州两年来,从来没有过问政事和军务,政务是由幽州长史韩国柱负责。军务则由各军将领自行负责,众将从来没有见他指挥过部队。俗语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眼看着大战将临,幽州众将最担心的是守将萧思温胡乱指挥,害了大家性命。

    此时见萧思温临阵并不惊慌,应敌安排虽然有些保守,却也是井井有条。不由得长舒了一口气。

    耶律洪山是幽州老将,向来是足智多谋著称



第266章 破关
    幽州契丹军将领,就如一只行为懒散而本性凶猛的猎狗,当战争威胁笼罩在幽州上空之时,整个幽州契丹军也开始高速运转起来。

    契丹人行军的作战组织以及其军事编制大部分沿袭其原始的部落作战习惯而来。

    在作战组织中,每一个“正军”配家丁两人,马三匹,两家丁等于副军,一人守营辅,从事各种内务,一人专门收集粮草,正军则专门从事战斗。三马也相类似,一马为战马,其余的两匹战马为副马以备骑用,如此三人三马一正二副,构成了一个作战的小单元。

    随着契丹地域的扩大、人口的增加,其作战方式有所改变。

    在军事组织中,契丹的军队分为宫卫军、御帐亲军、部族兵、五京乡丁和属国兵五种,前两种军队是契丹人的主力军队,相当于大林朝的禁军,部族兵分为“大首领部族兵”和“一般部族兵”,渊源于早期契丹部落军队,是诸部族首领的私兵,类似于大林朝各节镇的军队,五京乡丁则是契丹五京一带的乡民,以汉人居多,编为乡丁,主要担任杂役,另外还有契丹之属国的军士,称为属国兵。

    驻守古北口军寨的契丹军属于部族兵,是耶律洪山部族,由于耶律洪山长期生活在幽州,其部族兵也夹杂着一些契丹化的汉人,而韩世勋则是一名受汉人影响较大的契丹人。

    在古北口军寨的对面山岭之上,军寨守将韩世勋目瞪口呆地看着如蚂蚁般密集的大林军,衣服很快被汗水打湿,他和二十多名部下呆呆地看了一会,突然看到一群大林军军士离开了大队伍,向着自己所在的山岭跑了过来。

    韩世勋这才如梦方醒,用袖子在脸上揩了一把,咸咸的汗水让眼睛刺痛难忍。他对手下道:“阿达里,你带十个人,赶快从小道回幽州向大帅禀报,大林人追得紧,我就留在山口堵住他们。”

    韩世勋是古北口守将,在山岭上看到对面大林军的攻势,已经知道古北口军寨保不住了。按照契丹军律,丢失军寨是重罪,韩世勋难逃一死。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韩世勋已经打定主意不回幽州,就让阿里达回幽州报信,自己冒险断后。

    阿达里是一个性情纯朴地年轻人,闻言露出了钦佩之色,道:“韩大哥,你带人回幽州,我来挡住追兵。”

    韩世勋怒道:“少啰嗦,赶快走,再走就来不及了。”

    阿达里不再多说,把身上的箭支取了出来,递给韩世勋,道:“韩大哥,保重。”阿达里的手下也学着他的样子,把箭支全部递给留下来阻击的伙伴。

    古北口军寨位于两座大山之间,两座大山也极为陡峭,大林军是沿着一条罕为人知的盘山小道接近军寨东侧,这也是军寨唯一的弱点。
1...113114115116117...1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