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小桥老树
“肯定是天杀的汉人泄露了军机。”韩世勋一边咒骂着汉兵,一边带着剩余手下在山岭上布防。
韩世勋常年在山上狩猎,对于山岭地形极熟,带着剩下的十二人埋伏在一块巨大的岩石后面,岩石下面是一条小道。这条小道是大林军爬上山岭的必经之处,若要绕过这块巨石,几乎要花上半天的时间。
韩世勋等十三人收集了一大堆石块,放在巨石后面,并把箭枝从身上取下,放在顺手处,等到这些准备工作做完,数十名大林军军士已经出现在面前。
小道杂草丛生。从严格意义上。这条小道并非真正的道路,是由采药、打柴、狩猎的山民长期踩踏而自然形成。两人并行都显得有些拥挤,因而,大林军军士上山队形拉得很开,速度也不快,七、八个大林军在前面探路,当他们看到带着青苔的巨石以后,似乎意识到了危险,就停住了脚步。
过了一会,大林军几位头领停止了争论,两名大林军军士一手持刀,一手举盾,小心翼翼地朝着巨石探来。
“这些南蛮子,真他妈狡猾。”韩世勋率领着十三人,早已虎视眈眈,只等大林军军士进入箭程便发出进攻,他看见大林军军士没有贸然进攻,狠狠地骂了一句。
两名大林军军士刚要接近巨石,只听得“嘣、嘣”两声弓弦响,前来探路地两个军士都中箭倒地,一人大腿上中了一箭,另一人腰上中了一箭。大林军军士反应速度极快,他们举着步兵圆盾,飞快地朝着倒地的两人跑去。
韩世勋猛地站起身来,拉弓如满月,望着奔跑的大林军军士射去,他的手下也跟着跳将起来,拉弓便射,跟随韩世勋打猎的契丹军士,全是古北口军寨箭法出众者,十三人同时发箭,前来救援地大林军军士悉数被射中。
前去探路和救援的大林军军士多是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兵,他们行动之时皆用圆盾护住了要害之处,尽管中箭却没有性命之忧,他们挣扎着想逃出射程,巨石上的契丹人并不愿意给他们逃走机会,“嘣、嘣”的弓弦直响,受伤的大林军军士腿上、手臂上不断增添晃动的箭簇。
大林军的小头领叫做黄平,是黑雕军战死校尉王青水的亲卫,他是一位身经百战却总是升不了职的老兵,从军七年,伍长就是他担任过的最高职务人,他破口大骂道:“赶快放箭,让契丹人也尝尝历害。”
禁军军士听到黄平的叫声,纷纷把弓箭拿了出来,和巨石上面的契丹军士对射起来。
巨石上面的契丹人顾不得射杀伤兵,和禁军军士对射起来,受伤军士趁机逃出了箭程。
韩世勋伏在巨石上,看见有两个手下受了箭伤,就低声道:“准备好石块,放大林军到巨石下面。”
黄平检查了军士的箭伤,嘴上骂骂咧咧,心中却如明镜一般,这一群契丹人箭法精准。几乎箭箭咬肉,若强攻必然伤亡不小。黄平是老兵油子,略一思忖,便对手下道:“用火箭烧。”
在禁军中,每一伍中,都有五名军士配得有火箭,作为进攻的一种辅助手段。黄平看到岩石背后有不少枯草,便想到火烧契丹人之计。
韩世勋等契丹人早已把脸盆大的石块准备好了,等待大林军强攻,不料大林军军士用火攻,契丹人所埋伏的地点是一块巨石,巨石附近土层较薄,虽然没有大树,却全是乱草和小灌木。火箭射上来之后,枯草迅速“噼噼、啪啪”地燃了起来。
巨石后面是个悬岸,成为天然地隔离带,枯草燃烧虽然猛烈,但是没有外援。很快就熄灭了。大林军军士等到火势稍小,便一涌而上巨石,契丹人已经无影无踪,攻占了巨石。通向山岭顶部就没有多少障碍了,黄平带
第267章 攻防战之始
千千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古北口军寨人来人往、人喊马嘶,一派繁忙景象。
大林军占领了古北口军寨以后,隐藏在山底的三百名大林军军士连忙把战马转运到军寨之中,契丹人好马,这容纳五百人的山中军寨竟也有一个小小的马场。王腾骧看着所有战马全部进入了军寨,马场并不显得拥挤,不禁有些纳闷:“契丹人真是奇怪,居然在半山上的军寨建马场。”
除了马场外,更令王腾骧惊喜的是,军寨里居然存有不少铁锹、锄头和猛火油,看来契丹军为了防守这个险关也是做足了准备,只是古北口久不兴兵,虽然有防守利器,却被大林军偷袭得手,全然没有用上,白白便宜了大林军军士。
赵军使和宁军使各率本部五百人马,在南、北两个山口修加紧筑工事,山土极为粗硬,若没有军寨发现的铁锹和锄头,要挖一条深壕,恐怕也不是易事。
日落时分,南北山口的栅栏、壕沟初具规模,赵军使和宁军使就在栅栏后安营扎寨,一伍军士就在栅栏后面值勤守卫。
第二天上午,大林军仍在抓紧时间深挖壕沟,经过一天多时间的拼命挖崛,壕沟已有五米多深,六米多宽,下面还装上了一些削尖的树桩。
壕沟后面三十多步远便是栅栏,这是栅栏其实是紧紧排列在一起的圆木,圆木差不多都有两三人高,埋在地底半人高,然后由几个身强力壮实的军士,再用临时做的石锤把土夯实,这个木栅栏就变得极为稳固。若想把木栅栏弄开,就极为费力。
为了防备火攻,军士们又在木栅栏上糊上厚厚的稀泥,这也是守城常用的方法。
在木栅栏的内侧,还填上近两米的土坎,这样一来,若敌军箭猛,军士就可以避在木栅栏内。敌军攻势稍弱,军士站在土坎之上就可以向外射箭。
在土坎后面,大林军又用木料搭起了一座射击台,可供十多名弩手在上面射击。射击台建好以后,弩手多次发射,找好了射程。只要契丹人踏入射程,便可发射。
王腾骧本是边将,守卫灵州城多年,是构筑工事高手,这一番设计,深得构筑野战工事地精髓。
南、北山口的军士正在抓紧施工之时。半山腰突然射出一枝响箭,急骤的尖啸就如皮鞭一样,狠狠地抽在军寨内每一位军士的身上,所有人的第一反应都是抓起身边的武器。
南山口出现了契丹侦骑。
这些契丹军是驻守在清水河(和固原、同心的清水河同名)的人马,有四千人。和王腾骧部一样,也是轻一色骑兵,他们得到了幽州城守将萧思温的命令之后,马不停蹄地赶往古北口。谁知紧赶慢赶还是晚了一步。他们刚刚接近古北口时,就遇到了从军寨逃出来了军士。
契丹侦骑沿着山道前往古北口军寨,从山底到南山口是一条斜斜向上的通道,能够并排行走五、六骑,契丹侦骑已经知道古北口军寨被大林军占领了,但是他们没有想到大林军会在南山口上修筑工事。
侦骑见大林军防守严密,并不敢进攻,留下数十人远远地监视大林军,派出一名侦骑去禀报甲辛古将军。
山道上战马实在毫无用处,契丹将领甲辛古和王腾骧作出了同样的选择,把战马全部放在
第268章 意外袭营
大林军在南山口放了一把大火,有三十多名契丹箭手被烧死,对于一支数千人的军队来说,三十多人阵亡仅仅是伤及皮毛,远远没有达到伤筋动骨的地步。
只是,契丹军在小小的南山口屡屡受挫,先折主将甲辛古,又被一把火烧死数十名箭手,而大林军阵地却稳如泰山,这种现实让契丹军失去了攻击的锋锐。
契丹军副将达柯眼见得天色暗了下来,只得悻悻地停止了进攻。留在山下守卫战马的军士不过千人,达柯心里总是不太踏实,率军回到山下,大林军的目的是固守古北口,达柯也不怕他们跑掉。
契丹军退走以后,大林军趁机翻过木栅栏,把契丹军人费尽心力砍下的树木全部搬进了木栅栏内,这些作铺板的树木都是才从山上砍伐下来的,结实而潮湿,虽然被大火烧过,却并没有烧透,仍然坚固异常,这些圆木就成了南山口大林军第二道防线的木栅栏。
在南山口第一天的战斗,大林军有二十多名军士受了箭伤,四名中箭阵亡,伤亡远远轻于契丹军。打了胜仗,守卫南山口的禁军军士心情极好,虽然有些霉味的粮食不是那么可口,但是击败凶狠契丹军的喜悦,让军士们忘掉了晚饭的粗劣。
深夜,南山口内不断传来“吭哧、吭哧”的挖地声,挖地声、鼾声、满山虫子的鸣唱、远处的狼嚎声,构成了奇异的和声。
王腾骧脸上镇静如常,可是心中却有一块千斤巨石,难以抒怀:古北口是兵家必争之地,契丹人必定会不惜一切代价来夺取这一个事关生死的战略要地,随后必然还有恶战。
能够指挥部队打胜仗的将军总是受人尊敬的,宁、赵两位军使看着王腾骧地眼光都有了些敬畏,跟在王腾骧后面亦步亦趋。
“宁军使。此战契丹人未伤筋骨,只是暂时撤退,明天定然有一番苦斗,你定然要有充分准备。”王腾骧指着第二道壕沟道:“契丹军砍伐的树木多,这条壕沟可以稍稍挖得宽一些,契丹人就很难搭起木桥。”
宁军使原本是个白净汉子。经过一天的战斗,汗水、灰尘和烟雾,使他变成了一张黑脸,他挺起胸膛道:“契丹人精于骑射,要论步战却不如我们,此时我们占尽了地利,契丹人就算沉兵十万,也不能从南山口通过。”
赵军使守在北山口,没有能够参加白天的战斗,早已是心痒难耐,有些迫不及待地道:“宁军使指挥部队打了一天,肯定累了,明天干脆就由我来防守南山口。后天我再把南山**回给宁军使,一人一天,这对我们俩人才公平。”
宁军使最清楚赵军使好战脾气,微微一笑。并不回答。
王腾骧看着满不在乎在赵军使,认真地道:“赵军使不要担心没有仗打,北下的契丹军很快就要到了,你的任务就是牢牢守住北山口,千万不要大意,你现在趁有时间,好好改造北山口的工事。”
第二天早上,天刚放亮。大队的契丹军士出现在南山口,将军达柯看到被抽掉树木地壕沟,怒气冲冲地破口大骂起来。
契丹军军纪森严,折了主将,若再攻占不了古北口,只怕达柯难逃一死,他的脾气自然也就大了些。
就在契丹军士再次进山伐木的时候,耶律洪山率领的一万幽州骑兵也赶到了古北口。耶律洪山听闻勇将甲辛古居然命丧小小的南山口,又惊又怒,等到亲自查看了大林军阵地以后。耶律洪山命令停止进攻,他派出一千名军士下山,抢来一些铁锹和独轮手推车,然后契丹军士冒着箭矢,用独轮手推车装有满满的泥土,倒入壕沟中,壕沟虽然极宽又深,长度却极短,到了停晚时分,伤亡了数十契丹军士以后,壕沟被填平了。
契丹军在填土的同时,又有数百军士到山边砍伐树木,很快就造好二十多架简易木梯。
傍晚时分,耶律洪山亲自下达了攻击令。
壕沟已经被填平,契丹人举着木梯直接冲到了木栅栏旁,奇怪的是,大林军根本没有进行任何阻击。
当王腾骧站在木台子上看到契丹军士地部署,知道第一道木栅栏已经很难守住,布下机关以后,便命令大林军退至第二道壕沟防守。当第一批契丹军士从木栅栏后面『露』出身体之时,守卫在第二道壕沟处的大林军弩手、箭手便疯狂放箭,密集铁箭发着死亡呼声,扑向爬上木栅栏的大林军,无数契丹军士惨叫着从木梯上摔了下去。
南山口地木栅栏并不宽,只能驾起二十多架木梯,也就意味着每一次爬上三米多高木栅栏的契丹军士只有二十多名,这二十多名契丹军士就成了大林军弓弩手的活靶子,尽管随后的契丹军士都举着皮盾,可是当他们成功翻越栅栏以后,就遇到了更为密集地射击。
看着越来越多的军士翻过了木栅栏,耶律洪山绷紧的脸色终于放缓了。突然间,木栅栏后面燃起了冲天大火,紧接着,传来了无数凄惨无比的叫声。
从木栅栏到第二道壕沟,地面上放有许多树枝,这些树枝都被浇过猛火油,越来越多的契丹军士翻过木栅栏,却又受阻于第二道壕沟,在并不宽阔的地段上挤成了一堆,此时天色将晚,大林军的羽箭又密如雨点,这些契丹军士根本没有注意到地面的异样,等到大林军火箭射过来之后,契丹军士就如进了太上老君地炼丹炉,转眼间被熊熊烈火所包围。
火光中,不少契丹军士跳进了第二道壕沟,壕沟内布置有削尖的木桩,这些慌不择路的契丹军士被尖木桩刺得肠穿肉烂。
这一场火,也终于引燃了糊有稀泥的粗壮木栅栏,南山口第一道防线完全失陷了。
达柯曾经是耶律大洪的部将,见到耶律大洪似乎想要继续进攻,赶紧上前道:“这名林将诡计多端,我们若贸然闯进去,只怕损失不小,不如等到天明以后,看清楚了里面的形势,再进攻不成。”
耶律洪山心犹不甘,不过达柯说的确实有理,就恨恨地道:“等到攻破军寨。定要将这些军寨千马万剐。”
过了良久,火光才渐渐暗淡下来。
这一晚,契丹军没有回到山下,就在南山口就地扎营。南山口狭窄,契丹军营顺着小道盘山蜿蜒,足足有数里之长。当夜月光极亮,照得小道清清楚楚,苦战多时地契丹军士很快就沉入了梦乡。四处飘荡地焦臭并没有影响到这些年轻军士睡眠。
下半夜,数名丢盔卸甲的军士气喘吁吁地上到了南山口。
听了报告,耶律洪山脸色顿变:“大林军正在进攻山下营寨。”
因为攻打南山口,骑兵发挥不了作用,耶律洪山就把一万匹战马留在了山下,并且留下了足足四千军士守卫这些战马,正是由于山下军营有如此多的兵力,耶律洪山也就并不担心马匹的安全,这才在山上安营。
&nb
第269章 西北三将
耶律洪山率领着一万大军赶到了山脚军寨,冲天的火光已经把天空照得透亮,军营狼藉一片,除了满地的死尸以外,再无一个活物,一万多匹战马竟然无影无踪。
耶律洪山脸色铁青一片,胡子根根森立。这些战马是耶律洪山的心尖尖,他恨不得把扎不哥碎尸万段,咬牙切齿半天,他才挤出一句话“给我找扎不哥,他战死则罢,若丢下军营逃跑,一定要诛其九族。”扎
不哥作战素来勇猛,深身耶律洪山信任,因此耶律洪山才把守卫战马这一重任交给了他,如今扎不哥丢失了军营,按契丹军律必然难逃一死。
怒气稍歇,耶律洪山就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古北口军寨的守将甚为狡猾,一时难以夺回古北口,而山下又隐藏着一支数量不小的大林军,随时都有可能扑上来撕咬自己,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强攻古北口军寨就有着极大的风险。
达柯已经多次领教了大林军的战斗力,望着满地尸体,他心中涌起了强烈的不安,见耶律洪山沉着脸不说话,便道“将军,这一支大林军死守古北口,就是为了阻断援军,看来他们对幽州是志在必得。”
当夜月亮极圆,挂在半空中发清凉的光辉。
在月光和散乱的火光映照之下,乱糟糟的营地格外刺眼,到处是伏地死尸,有契丹军士,也有大林军军士,一群契丹军士在围追一匹受了惊的战马,战马发了疯地在营地里乱蹦乱跳,契丹军士虽然人多,一时之间却制它不住。
耶律洪山有些失神,盯着黑沉沉的群山,过了良久,对紧跟在身后的副将耶律洪仓道“耶律洪仓,你从军中选出几个敏捷之士,朝西绕过这座古北口,把幽州的情况带给陛下。”
耶律洪仓是耶律洪山的族弟,他向来敬重族兄耶律洪山,即使在耶律洪山最荒唐之时,也是忠心耿耿地跟在其身边。接令后转身就走。耶律洪山扭头看了看达柯,道“达柯,这古北口是幽州能否保住的关键,我们粮食也不多,只有拿下军寨,才有一条生路。”
耶律洪山突然提高声量,道“不管情况多么危险,形势多么不利。我们都要不惜一切代价拿下古北口,达柯,就不要有其他打算了。”
达柯见耶律洪山脸上神情有些决绝,心中一凛,道“我愿意跟随在将军左右。”
话分两口说。正当耶律洪山正在恼怒之时,占了便宜地龙捷都指挥使袁彦却快活异常,他率领着手下轻骑急退至五里开外,就停下了脚步。并不多退了,袁彦派出十几名侦骑,分布在古北口方向打探契丹军的动向,其余军士就原地宿营。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