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复国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小桥老树

    漳河水北岸的这一块宽阔的冲积平原上,向来是骑兵对阵的极好战场,无数次的战争早已将土地染红,而这一次大战,是十数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

    在步军包围圈内的大林军还在苦苦支撑,圆阵数次被击破。当蜂拥而入的铁都卫步军从缺口拥入之时,立刻受到了中军帐前五百脚踏弩手和数百弓箭手的迅猛攻击,在蒙受惨重伤亡之后,铁都卫步军又被赶了出去。

    双方你来我往,反复拉踞,圆阵四周,已倒下了一层又一层的尸体。

    当北汉步军加入进攻行列以后,大林军的阵形更是步步退缩。中军帐前弓弩手的箭枝也开始出现短缺。

    李筠此时又带着骑兵回到了战场上,看到黑袍将军在骑兵乱战中勇不可挡,赞了一声:“刘继业当真不愧为万人敌之称。”不过,做为主帅轻涉敌阵,李筠又有些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

    李筠身边参军何琳献计道:“大林军被团团包围,无路可逃,这才拼死抵抗,若放开一条口子。给大林军逃生的希望,其阵形自然不战自乱。”

    李筠又看了看混战中的骑兵,大林军骑兵虽然也在拼死力战,却越来越少,全军覆没是迟早之事。而步军抵抗得极为坚决,要想围歼这股步军,捉拿侯云策,必须得付出惨重代价。他眼看着胜卷再握。也就在心中打起了小算盘,就算是铁都卫步军强攻得手,可杀人一千自损八百,损失过大,也是得不偿失,且后患无穷。

    “放开左翼,让大林军逃跑。”

    李筠此举也有深意,北汉军主要集中在漳水河以南。包围圈中地大林军逃跑之后,必然向着漳河水方向逃窜,而这个方向为北汉军所占据,亡命的大林军必然要和北汉军血战到底,这对于潞州军来说是两全其美之事。

    李筠下达命令之后,又看了一眼在战场下挥洒自如的黑袍将刘继业,冷哼道:“纵然是万人敌,也不过是一介武夫。”

    大林军见敌人突然开出了一个口子,脸上皆露出了欣喜之色。王腾骧正好位于这个口子上,把长弓放下,以长枪着地,依着长枪休息,手下一位指挥使来到了王腾骧身旁,指着铁都卫让出的通道,着急地道:“王将军,我们冲出去吧。”

    “这是陷阱,出去必然死路一条。”王腾骧脸上满是汗水,脸色红润得更如关云长。

    “敌人众多,冲出去或许还有一条活路,留在阵中死路一条。”那名指挥使是大名府的军人,从末经历如此惨烈的战事,他见到敌军让开的通道,就如落水之人见到了一根救命的稻草,一心只想着逃跑。

    王腾骧怒道:“两军交战,一切以军令为准,再说此语,军法难饶。”

    那名指挥使是赵辉族人,向来以此为荣,是军中有名刺头。他听了王腾骧此语,也不说话,提着长枪就回到战阵中去,他对手下道:“我们冲出去,不要在这里等死。”说到这里,背心突然一痛,意识在瞬间就模糊起来,他拼尽全身力气也没有能够回头,骂道:“你真狠。”就倒地毙命。

    王腾骧脸若重霜地抽出带血的长枪,道:“逃跑是死路一条,只有固守待援才有生路。”

    一名军士道:“援军,哪里来的援军”

    此时,王腾骧已经知道了黑雕军主力就在附近,他极有信心地道:“黑雕军主力就在附近,很快就要来了。”

    侯云策坐镇中军,眼见着王腾骧所部没有异动,也就放下心来,他遥望着西北方向,心道:“石虎也应该露面了。”

    在磁州城内,张永德站在城头上,听着远方的战鼓声,脸上终于露出了难得地微笑。

    城外仍然有三、四万潞州军在围城,但是这些潞州军从队形、武器到军服都比调走的部队稍逊一筹,显然,潞州军主力部队已经和漳河水岸边的援军展开了决战。

    张永德扫了一眼在旁边请战的粗鲁汉子,道:“潞州军实力犹在,现在出去难免有失,只要我们守住了磁州城,援军地目的也就达到了,不许再提出城决战之事。”

    粗鲁汉子手指着城外,大声道:“大帅,城外的潞州军正在朝漳河水边调动,这正是出击的好机会。”

    张永德对这位磁州团结兵首脑有些气恼,但是此时正是用人之际,而团结兵正是守城的重要力量,也就没出口斥责,道:“我们不要轻易出城,要记着,城里有数万军民,可来不得半点闪失。”

    战场中间的侯云策,虽然神色依然镇定,可是眼看着潞州援军不断开赴战场,圆阵里的军士苦战半日,受伤者众,体力也有所不支,心里也开始有些紧张,暗道:“石虎也真是沉得住气,到这个时候居然还不现身。”

    突然,从潞州方向传来了比北汉军来临时更加沉闷地马蹄声,这一阵马蹄声整齐而雄浑,大地也随之在颤抖。

    黑袍将军刘继业久与契丹人决战,闻声大振,从马蹄声来看,至少有数万训练有素的精骑才能有这等威势,他疑惑道:“莫非是契丹的帐前亲兵到了。”契丹的帐前亲军类似于大林朝的禁军,是契丹军中最精锐的部队,刘继业和契丹亲军交锋数次,深知其历害,若真是契丹帐前亲军突入到漳河水,则中原危矣。

    北汉和大林虽有世仇,在刘继业心中却没有多大的分别,可是契丹人就不一样了,那是草原上的异族,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刘继业对长期合作又不断交锋地契丹人深有戒心,因此听到隆隆地马蹄声,脸色顿时大变。

    被包围的大林军传来了齐声大喊,喊得最起劲的则是侯云策亲卫队,当侯云策说出马蹄的来源之后,他身后的亲卫们立刻狂呼起来:“黑雕军、黑雕军!”

    随后,圆阵中的黑雕军齐声大呼:“黑雕军、黑雕军!”

    最后,圆阵所有的军士都齐呼,“黑雕军、黑雕军!”

    在战场之上的潞州军和北汉军都没有和黑雕军交过手,并不知道黑雕军历害,但是从马蹄声可以判断出,黑雕军数量不少,在一旁观战的铁都卫轻骑兵都看着主帅李筠。李筠万万没有想到,大林军居然还有援军,而且援军居然还是远在灵州的黑雕军,他铁青着脸,下令收兵。

    闻鼓而进,鸣金收兵,铁都卫眼看就要冲破大林军的阵形,却被迫退兵,大林军包围圈外,只有二万多北汉步军,压力顿时减轻,不过大林军只余一万人左右,也无力反击,仍然采取守势。

    黑袍将军刘继业率领骑军加紧向着大林骑军作最后的打击,大林四千骑军余下数百骑,身伤重伤的光紫驼又奇迹般地恢复了精神,在忠心耿耿的军士保护之下,指挥着骑军作最后的抵抗。

    这一段时间,刘继业在大林境四处穿插,早已将大林军实力侦察得一清二楚,大林军面临磁州和凤州两条战线,且四处皆有强敌,短期之内漳河水不会再有大林军出现。他原本以为没有援军的大林军已板上之鱼肉,到了战场之后,就将所有军士全部投入了战场,没有留下预备队,自己率领中军亲自上了战场,准备一战而定大林军。

    此时,面对从天而降的黑雕军,刘继业这才感到自己失算了。

    “轰、隆隆”,低沉而有力的马蹄声越来越近,无数张牙舞瓜的黑雕大旗扑面而来。




第341章 黑雕军
    北风,将黑雕军大帅石虎身后的战旗吹得猎猎作响,石虎留了短短的胡须,胡须中已有了一些灰白,独立执掌黑雕军,不断地和诸胡交战,已让石虎早生华发。

    黑雕军大帅是石虎,下设步军总指挥和骑军总指挥。

    狼军都指挥使姜晖是步军大统领,他原本是西蜀降将,在黑雕军数年大战,已经成了黑雕军名将。

    蛟军都指挥使段无畏则被任命为骑军大统领,骑军分为党项营和金山营两营,每营一万人。

    当李筠反叛之时,黑雕军就接到侯云策密令,石虎不等圣旨到达,就带着两万步军、两万骑军,出灵州,沿马岭水南下,灵州就交给了黑雕军大将山宗元和刺史梁守业。

    黑雕军大军到达庆州以后,没有继续南下,而是按照侯云策的命令,从麟州和坊州之间穿过,然后再从绛州东侧穿过,最后到达磁州西北,这是侯云策精心设计的行军路线。

    当黑雕大军来到绛州之时,所携带的军粮已经耗尽,必须得到补充。绛州刺史吴若谷早就得到密信,已为黑雕军准备了足够粮草。

    吴若谷是里奇诸子之一,中了进士之后,一直在朝廷任职,侯云策诛杀范质之时,吴若谷已经是中书门下给事中,成为了侯云策得力的手下之一。

    绛州虽然不算是大林朝的名城,也不是节镇所在地,但是其历史十分悠久,在春秋时代,绛州与太原、临汾齐名,并称“晋国三城”,是有名的军事堡垒。绛州建有一座军粮库,是晋州、延州等地的粮食中转站,也正因为此,侯云策将吴若谷派到绛州,用以控制军粮库的粮食,为远征的黑雕军提供粮草供应。

    吴若谷从龙威军带了一千人,带着圣旨,星夜赶到绛州。接替了原刺史职务,原刺史则被高升到朝廷任了工部侍郎,吴若谷就很顺利地夺得了绛州指挥权。

    里奇十六子初到大梁之时,以柳江清为首,不过短短二年时间,里奇诸子已经开始发生了分化,柳江清被流放沙门岛,陈子腾自愿陪小赵太后囚禁,柳江婕回到了石山,而朴实无华的吴若谷则成为绛州刺史。

    世事之奇,有时真让人嗟叹不已。

    黑雕军在绛州得有休整以后,就一路朝磁州而去。他们来到磁州境内以后,依靠着飞鹰堂绘制的地图,一路上避开磁州营垒,昼出夜伏,四万人马居然穿到了战场附近而没有被磁州军发现,这是千里行军,多年以后,被写进了大林军事史,被称为“创造奇迹的千里大行军。”

    北风中,黑雕军大帅石虎面色如往常一般冷峻,出现在他面前的是一片广阔的战场,数万人马乱成了一锅大粥。对于常年征战沙场的石虎来说,这种感觉太过熟悉。

    石虎在心中默念了两遍《金钢经》,抬起头时,双眼满是对人生的怜悯之情,但是,他还是很坚定地下达了作战命令。

    黑雕军两万骑兵,分成左右两翼,向着战场包抄过来。黑雕军骑兵左翼正是刘成通率领的党项营。右翼是武家强率领的金山营,这两翼骑兵绕了一个大圈。在左、右翼停了下来,按照胡族军队常见的战法,一字散开,但是并不攻击。

    而步军排成四个方阵,由北向南,整齐、匀速、坚定地向着对手逼了过去。

    战场上,李筠部已经全面收缩,只留下北汉步军和圆阵中的大林军激烈拼杀。

    李筠看着所部铁都卫和团结兵顺利退出战圈,集结成阵,心中稍定。四万人马,激战半日只剩下二万多人,而主力重骑兵只剩下一千多骑,如此大的损失让李筠有些目瞪口呆,面对气势如虹的黑雕军,已是心生惧意。

    黑袍将刘继业六千骑兵,和四千大林军骑军对阵,眼看着就能将大林军骑军全歼,但是从天而降的黑雕军让他的意图落空。刘继业见黑雕军两路骑兵从两翼包抄过来,隐隐有断后路地意图,便果断下令:“网开一面,放走大林军。”

    当北汉骑军让开一条通道之后,已经面临绝境的数百大林军骑兵,便拼命地从缺口处逃了出来,此时,逃生已经成为他们最大的信念,他们脱离了战圈以后,就不顾一切地向着漳水河方向冲去,跑了一段距离,身受重伤的光紫驼突然勒住战马,他回望战场,道:“不用跑了,黑雕军参战,此战必胜。”说完,就一头从马上撞下地来。

    黑袍将刘继业所率领的骑兵损失了一千多人,但是仍然有四千多人,刘继业不敢轻视新加入战团的生力军,便将人马和李筠部汇集在一起。

    此时,战场上敌对双方的人数也大致相等,圆阵中剩有一万多大林军,加上四万黑雕军,合计五万多人,而北汉军有骑军四千多人,步军二万余人,李筠部有骑军三千多人,步军二万余人,合计也有五万多人,此外,李筠部还不断有援军向着战场赶来。

    随着黑雕军中军的鼓声,两万步军便向着战场中心耐心地逼了过来。

    李筠面色紧张地排兵布阵,准备迎击步步为营的黑雕军步军。

    黑雕军步军前二排军士皆举着步军大方盾,这些方盾是用在灵州用上好的青党甲所制,即轻便,又结实,质地远胜普通步军方盾,就在步军接近弩程之时,鼓声突变、红旗招展,十几名传令兵同时从石虎中军帐前纵马而出。

    侯云策看着军容严整的黑雕军步军,禁不住发出了会心的微笑:黑雕军出现在两军皆疲之时,一出场便先声夺人,轻易地掌握了战斗的节奏,如此一来,潞州军和北汉军必吃大亏。

    看着队形严整黑雕军步军,侯云策不由得感叹道:“石郎果不负我。”

    黑雕军步军停止前进之后,大方盾并排起来,就形成了一个严密的方阵,但是每个方阵中间都有五个缺口,每个缺口都安置着一台西蜀连弩,西蜀连弩原本是安装在战车上使用,只是这一次黑雕军千里行军,战车无法辗转千里,因此,步军放弃了战车,只是随身带上了西蜀连弩,作为步军对阵的犀利武器。

    西蜀连弩已在黑雕军中使用多年,其上弦需要借助绞轴等工具,由四人配合着完成,发动却极为简单,西蜀连弩上设计有一个扳机,只需瞄准的军士轻轻往上一扳,九支一米五地长箭就会呼啸着扑向敌军。

    黑雕军这几年坚守灵州,长期和胡族作战,虽然威名远扬,如何作战外人则知之甚少,因此,西蜀连弩、五虎上将弩等武器,都算得上秘密武器。

    姜晖观察了一会敌阵,敌人步军前面也同样是一些大盾,这是用来抵御弩箭的常规列阵之法,步军左翼有一大片骑军,上面飘扬着北汉军的旗帜和“刘”字大旗,北汉骑兵虽然左翼,却仍然在西蜀连弩的射程之内。

    姜晖见步军左翼没有防护,手中已经有了主意,下令道:“西蜀连弩对准北汉骑兵。”

    姜晖身边的亲卫挥动数次信号旗,专为指挥西蜀连弩的铜喇叭同时响起,这种铜喇叭音频极高,在喧闹的战场上也能清楚地辨别。猛然间,黑雕军阵营中响起了一片“嘣嘣、嗡嗡”声,一百八十支长达一米五的长箭发出令人心悸地吼叫,向着黑袍将刘继业所在骑兵阵地扑了过去。

    黑袍将刘继业万万没有想到黑雕军第一波打击地目标是北汉骑军,巨箭飞来,骑兵队根本无所躲避,中箭地军士或战马皆被穿透,惨叫着倒地而亡,更有一枝强弩将两人如串蚂蚱一样击落在地。

    黑袍将刘继业威风凛凛地站在骑兵队正中,一枝强弩带着啸声向着他前胸飞来,刘继业两眼紧紧盯着这枝强弩,他注意力高度集中,世界仿佛瞬间就变得极为清静,所有的喧嚣都消失得无影无踪,在刘继业眼中,这个世界只剩下这一枝向他飞来地弩箭,而这枝弩箭在他眼前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晰。

    “呯”地一声,长枪准确地击在弩箭的箭杆之上,刘继业用的是四两拨千金的巧劲,并没有与强弩硬接,饶是如此,他双臂仍然大震,长枪几欲脱手,身体也在马上晃了晃。

    飞来的弩箭被长枪格档之后偏离了方向,去势不减,恰恰射入身边亲卫的右胸,亲卫被这重重一箭击穿,闷哼一声,仰面摔下马去。

    一次发动就将北汉强悍骑军消灭了近百人,黑袍刘继业脸色微变,心中暗道:“好历害的强弩。”他不愿与黑雕军硬拼,看到北汉步军仍在围着圆阵猛攻,当机立断,带着北汉骑军朝圆阵冲去,他的意图是集中兵力冲破已经极为疲惫的侯云策部,使战场重新变得混乱。

    北汉骑军训练有素,由静变动十分快速,直直地冲向了围成一个大圆的战场。党项营骑兵的目标就是北汉骑兵,北汉骑兵一动,一万党项骑兵向着北汉骑军侧翼冲了过去。

    黑雕军步军紧紧盯着李筠的铁都卫,李筠不动,他们也不动,在黑雕军步军阵地上,只听见猎猎风声和军士奋力用绞轴为二十架西西蜀连弩上弦的“嘎、嘎”声。

    而金山营骑兵就如猎豹一般,全神贯注地等待着最好的出击时机。



第342章 爆眼
    黑袍将刘继业平举着长枪,带领着数千骑兵向圆阵冲去,他们去势极猛,数千狂奔的战马如滚滚铁流,如暴涨的黄河水,有着不可阻挡的威势。
1...156157158159160...1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