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桥到崖山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梦中宋韵55
匆忙之间,他忘了一件事:西夏人是比他先到的战场!宋军冲向高山,突然间在山头树起了西夏的军旗!居高临下,向宋军压了下来…
任福在山下眼睁睁看着自己儿子和桑怿堕崖而死。败局己定,一叫刘进的亲信小校对他说:将军你快逃吧。或许还来得及。“吾为大将,兵败,以死报国耳”这是任福说的最后一句话。然后他挺身决斗,身中数箭。面受两伤,最后一枪从他左颊刺入,穿咽而死…
任福全军覆没,战斗更转激烈。好水川南岸的姚家川成为新的焦点。朱观、武英在这里意外得到了增援。渭州都监赵津奉韩琦急令率2200名骑兵火速赶来。但他们更意外的遇到了李元昊的十多万大军!
任福午时覆灭,又是两个时辰,直到下午的申时。武英重伤。东边的步兵方阵崩溃…
最后的时刻到来,让我们来看一位大宋文官的英勇表现!他叫耿傅。危急中,武英把他拉到身边,劝他逃跑。但耿傅沉默。武英急了,道“英乃武人,兵败当死。君文吏,无军责,奈何与英俱死”话一说完,武英立即后悔。耿傅是位文官,但更是一位勇士。他仍没说话,用行动作了回答:冲进西夏军中,英勇战死!
当天好水川两岸没有生还者,姚家川最后只逃出了朱观和一千多士兵。他们很幸运地找到了段当地土民遗留的残垣,以墙为根基,四面放箭,才支持到另一支援军的到来。那是泾原路军方最高人物、部署王仲宝亲自率军赴援,朱观等才得以生还。
短短一天之间,泾原路将士们损失迨尽:任福、桑怿、武英、赵津、耿傅、訾斌、李简、王庆、李禹亨、刘鈞等200余名将校无一生还,士兵阵亡过万,比前一战三川口还要惨烈…这还不包括王珪和他的4500名士兵!
好水川之战,英烈无数,但最忠勇顽强的人是王珪。他和主战场里所有人都不同,因他本不必战死在这里!
他是羊牧隆城的守将,五里外的好水川发生激战,他立即带兵杀了出来。赶到时西夏军阵势己成,铁桶般把任福军队围在当中。王珪只能隐约看到宋军将旗没倒,他疯狂冲击,要杀进去把任福救出来。但人山人海,4千多人面对10万之众,要怎样才能杀进重围
几次冲击没效果,王珪部下们有的胆怯了,犹豫着不敢前进。王珪立即把他们军前斩首,以激励士气。但不是每个人都有他的勇气。终究是血肉之躯,绝大部分士兵仍没斗志。王珪默默跳下了马。当年那些士兵们或许都松了口气吧,王将军终于也放弃战斗了。却看见他在震天动地的喊杀声中向东方跪了下去“臣非负国,力不能也,独有死报耳”王珪上马再战,冲进西夏军中!他独自击杀数百人,手中铁鞭被打得弯曲,手掌破裂,鲜血满手,但仍死战不退。战马被射倒3匹,但3次换马再战,无论如何都不后退!最后结局和郭遵一样,死于乱箭。致命的一箭射中他眼睛…
好水川之战,宋军完败。但李元昊也是惨胜。王仲宝赶到战场后,他立即退兵,逃回西夏!途中攻击刘蟠堡,只是一座军寨,却打不下来,且再不敢围攻,就此撤回本国。
战斗结束,另一个人的表演却刚开始:汉奸张元。这位在大宋科举落第的秀才大喜若狂,回西夏途中。在两国交界的一座寺庙里留下这样一首诗——“夏竦何曾耸,韩琦未足奇。满川龙虎辇,犹自说兵机”落款“大夏国太师、尚书令兼中书令张元随大驾至此题”万千同胞的鲜血,终于成就他千古不灭的骂名!
从公论上,好水川之战是败了,但败得壮烈!在当时,仁宗皇帝就只有抚恤追悼,绝对没有处罚。18日,任福、王珪、武英、赵律、桑怿
河东之战篇
热,就会渴,渴…就是重大战机!大宋边疆上有一破绽,当年李继迁就曾抓到过两次,只差一点点就会突破宋军防线,杀进大宋腹地。宋朝人是靠了不世出的名将曹玮,还有老天爷帮忙,才渡过了难关——麟州城。
麟州城在河东路,严格地说不在陕西范围之内。往回翻史书,先熟悉这里地形:最上方,也是大宋国土最北端,是河东路的丰州城。丰州城向下偏右是传说中的杨家将起家的火山军城,再向下,依次是府州城、保德军。丰州城的西边偏下,就是最重要的麟州城。丰州、麟州、府州之间,是一连串军寨,是它们互为依托的生存命脉。
麟州城向下就是传说中杨门女将第一巾帼穆桂英的娘家神木寨。需特别指出的是:丰州、麟州、神木寨这条西线其实就是国境线,它们与西夏接壤。
所以说大宋朝可被攻击的地界,绝不仅仅是陕西四路的横山一带2000余里,国境线实在太长了,李元昊可任选目标,随意攻击…
麟州城没水源,当年是一场突降的暴雨和太原方面擅自出兵救援的张进,才让李继迁绝望退走。可宋朝如今北方战线己荒废30余年,澶渊之盟条件之一就是宋辽双方谁都不许在边界增兵、修城。大宋的北军可说从澶渊之盟起直到北宋灭亡,都没任何作为…
这时,李元昊突然杀了进来。他的进展非常快速,这首先要归功于大宋河东路的军事主管康德舆。康大人平时政治觉悟太高,对党项人恨之入骨,结果连宋朝境内的党项熟户也被他恨上了。一些人忍无可忍,给李元昊当了向导。
结果麟州城被围,城里一片茫然。别说提前准备些战略备水,就连派出求援的信使都来不及!迫不得己,知州苗继宣出了重赏。由一不怕死的士兵半夜溜下城墙,换上李元昊规定的西夏服装,操着一口流利的党项语,晃晃悠悠,一路打着招呼就混了出去…
8月1日,命鄜延路部署许怀德领兵万人前去救援,但他太远了。这之前,驻地并州的名将高琼之子高继宣第一时间紧急赴援。麟州有险,并州赴援,这己是定式了。
这一次宋军大概比较背运。高继宣刚出发,居然下起了大雨,只不过地点偏了点,没下在麟州,而是下在了高继宣行军必经之路的天门关附近。一条大河拦住去路,高继宣最后使出了终极招数:命令在河边杀猪宰羊,摆好香案:老天在上,河神在下,如大宋还能保住麟州城。就让大雨停下来吧…
次日凌晨,雨竟渐渐停了。马上急行军!第二天黄昏时分赶到了麟州城的外围。谢天谢地!麟州城头飘扬的还是大宋旗帜!不能再耽搁!高继宣下令全军休息,勇士都站出来!
天黑之后,高将军亲自带队。夜袭西夏军营!李元昊睡得正熟,突然间杀声四起…黑夜里一阵乱斗,不过没多久,战斗就结束了。宋军撤退了。这也没办法。李元昊的大营,要一下子冲垮他,高将军的勇士们未免太少。且成色也不太高。
高将军带领的是大宋朝的禁军。这本是个荣耀无比、威镇天下的名字,但早己逝去得太远太远了。当年在柴荣和赵匡胤手里,南征北战,无一败绩。但却在大贱人手里彻底被毁!燕云之役、雍熙北伐…这两场超级战役让大宋禁军的辉煌一去不复返!现在的仁宗时代,禁军就是老爷兵、半瘫痪的代名词…
但高继宣想起了这是哪儿,这里是麟州、府州、丰州!大宋朝无数的传奇故事都发源于此,这里的民众战斗力之高,足以傲视宋辽夏金!
高将军马上就地征召边民,条件是厢军的身份、禁军的待遇,尤其这时卫国就是保家,党项人已杀到家门口了,该怎么办,你们自己清楚!
一支新军队半天之内就诞生了。高将军给他们命名“清边军”名字很好,虽数量不多,只有两千多人。但李元昊马上就会知道这两千多人战斗力的可怖!
高继宣成功引出了李元昊的围城部队,有几万人。他们跟着高继宣,一直追杀到三松岭。在这里,李元昊的噩梦开始了。这里是山地,党项人的重甲骑兵铁鹞子们都成了废物。就这样,他们失去了前两战战胜宋军最大的优势条件——地形。无论三川口还是好水川,都是李元昊选择的埋伏地点,因那里一马平川…
于是在三松岭,几万西夏正规军被2000多边民击溃,被阵斩1000多人!接着就发生了更恐怖的事:重甲骑兵的逃跑!
不是说逃跑有多可耻,而是太有难度了。在山地条件下,几匹全身铁甲、还连在一起的马要转身逃跑,这种技术得演练多少遍才能熟练呢不知李元昊是否有什么绝招,反正当天掉进山谷的,外加被自己人踩死的绝不在少数…
回到麟州城下。守麟州的将军叫王凯,是当年灭蜀主帅王全斌的后人,真正的将门子孙。此时王凯亲自督战,让西夏军的另一软肋也露了出来——不会攻城!
在这之前,只有李继迁曾攻下过灵州城,但那是将近两年的围攻!而李元昊的部队到这时都没正面攻破过任何一座宋朝的州府级城池。攻城不是个力气活,以为不要命的往上爬就能成功那需要器械、知识、经验、还有耐心…这些李元昊都没!
接下来,李元昊做了一堪称找死的决定——他掉头扑向了府州!谁都知道,河东三城,麟、府、丰三州鼎立,府州最强!难道李元昊不知道
西夏军一路上势头还不错,先把麟、府之间的重要军寨宁远寨攻破,寨主王世亶、监军王显阵亡。之后把府州城四面团团围住,准备强攻…
这正中府州城下怀。府州城最不怕的就是硬仗!府州倚山建城,牢固险峻,简直就是座庞大的鹰巢,且东、南两个方向都有水门,外面就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河流——黄河。无论取水还是护城,都有先天优势…明白的说,府州其实是一处藩镇!从五代时期就独占此地,自筹赋税,俨然一方君主。就算威镇天下的周世宗柴荣、宋太祖赵匡胤,都无法不承认它的独立性!它和李元昊的祖先李彝兴地位等同,一个“定难军节度使”一个“静难军节度使”除地盘有大小外,基本没区别。
且最重要一点:
书生张亢篇
果然,到达兔毛川,3万西夏军无边无际的涌了出来。这时是另一个人的表演舞台:王吉!他就是一个多月前,那个穿西夏装、说党项话,大摇大摆混出重围的不怕死的麟州士兵,此时他在战争中完成了一由士兵到将军的传奇…
张岊已重伤,无法再战。重任落在了王凯的六千麟州军身上!可兔毛川一片旷野,无遮无拦,6千对3万,这仗要怎样打那位护粮的监军太监宋永诚当场就吓哭了,拿出了一条绢带就要自杀…
却见王吉转身对宋太监吼了一句“你怕死不了吗等我出战,我输了,你再死不迟”王吉出战,他有个只此一例,再无分号的战法:速度决胜!他冲出去,只发一箭,然后立即扔掉弓弩,杀入战团中!这时敌军主将己被射死了,他甩掉铠甲,赤膊上阵,往来冲突,毫不停顿。像团疾风刮过战场,看着是冒险,甚至是找死,但他前后数十战,无不成功!
这一战,西夏军再次大溃。被斩首186级,更多的是撤退时互相踩踏,被自己人踩死的接近一万人…
面对得到给养的府州、麟州,李元昊除加紧围困外,基本无计可施。可他仍不赶快结束这种无聊,就这么耗着,打得如此无赖。归根结底一句话:他仗着人多,麟、府两州缺粮缺水,不死心,总要等着极限的出现…
极限真的出现了,却不在战场上,而在开封城里。物资终于运过去了,战士们也那么英勇,可各位大领导们站得高看得远,他们想到的是一大方针——不是每次都需这样玩命地送东西吧长此以往,得不偿失。我们放弃河东三城,退守保德军。以那里为最后防线吧
唉!这样就要做出割让土地江山的决定这也暴露出了宋朝执政们的成色。高居庙堂之上的,上至皇帝下至宰相百官,在战争方面,都是群废物!这也就造成了一事实:宋朝靠己有的这些官员,己不能摆平眼前困难。需新人出场!废物们站远点,给能办事的人让开条路!
一此前名不见经传的书生站了出来:张亢!宋史中他的列传开头几千字全都是各项奏折节选,因他的本职如此,是一系列的判官、推官、大理寺丞的民政部门…直到宋夏战争打响,他才被派去当了镇戎军的通判。从这时开始,他接触到了军事。然后奏章突然增多,如雪片般飞向了开封,谈的都是对战争的建议,从战役大方向,到统帅、士兵素质,方方面面,无所不到。于是他就变得很招人烦:一书生,又是刚上战场的人,凭什么这样信口开河。没完没了难道不知赵括纸上谈兵,百无一用吗哪凉快哪歇着去!碰巧这时他母亲去世了,朝廷抓到了大好机会,让他去守孝服丧。终于清静了。但战事吃紧,一大堆名臣在西北死去活来,这时张亢的好处就显了出来。至少他是个有工作热情的人
于是皇帝下令夺情,让张亢带孝上岗。给的职务一个比一个凶险,如追踪当时战斗转移方向的话,就可清晰跟踪到张亢的官职转移方向。他从忠州转到了鄜州。再从鄜州转到了延州,职务也180度大转弯,从知州、通判等文官,转成了都钤辖这样的武职。
这时,他接替康德舆,被任命为并代都钤辖,管勾麟府军马事。成了河东三城、这片已被开封大佬基本抛弃的敌占区的军事主官。
有个问题:难道宋朝是突然灵光闪现,有谁提前预知了张亢会带来奇迹,才为国家而选择了他但从历史进程来看,他立了大功,把李元昊打跑后,国家仍对他不屑一顾,官职不升反降。哪来的半点重视与感谢
所以,张亢的作用就是一姿态:亲爱的前线指战员们、亲爱的边境居民们,朝廷没忘记你们,陛下与你们同在。现送来大批物资及张亢一个,希望你们能喜欢…
亮相惨了点,但要看谁演。张亢出镜的第一幕就激动人心。当时府州城被切断了外界联系,凭借着天险及折家军的勇悍自保。大家都不知前途会是什么…
这时突然有一人,单人独骑来到关前,呼叫开城。城门当然不开,却见这人拿出了道敕书“我乃新军马也,开城”单人独骑,越过西夏大军纵横的敌占区,如此上任,古今很难有第二个人。张亢下令:居民们出城,东建东胜堡、北建安定堡、下建金城堡,折家军不再固守,随时外出保护物资居民。
这样,东山有石炭、下城有蔬菜、城北有水泉,都源源不断的运入府州城,人心安定,再不慌乱。接下来张亢的能力,在我看来,是大宋第一人!他竟能让大宋的禁军老爷兵们焕发活力,重新找回军人的尊严!
他先是在当地招兵,像高继宣那样组成了自己的边民部队。组成后不留在城里,你们熟悉方圆百里的每一处地形,那么出去打劫吧…我要的是西夏人的脑袋,拿着他们的脑袋来领赏!
结果府州城周边落单的党项人就要当心了。不定走到什么地方,他们的脑袋就要和自己的身体说再见了,被府州城的边民们提着,成了他们请功的凭证。张亢说到做到,当场发赏,且把自己身上锦袍脱下来,作为给勇士的额外荣耀。这时要强调一下张亢打赏的力度:战争过后,他被朝廷里的“忠贞良臣”们弹劾,罪名就是他私自动用了官库,造成帐目不清,很多钱不知去向…
大宋禁军们看着眼红哪!他们超级重视赏赐,眼睁睁看着大笔现金被一群土包子抢跑了,比杀了他们都难受“我顾不若彼乎”我们还不如他们吗
更愤怒的在后面,张亢给了钱还不算,又让边民们纵酒赌博,怎么快活怎么来。禁军们在旁边看着,都快气疯了。这时张亢才说:禁军也想打仗吗想快活吗容易!只要屠了琉璃堡!
琉璃堡,前些时候李元昊为长期围困河东而建起的西夏的军用物资集中地。那里物资丰厚,当然,守备也极严。李元昊的七寸就在那儿!
某天夜里。张亢悄悄派出一个探子,悄悄接近了琉璃堡的寨墙。那个探子不愧是府州城里的,真是大胆,他近到了能清晰听到并看到西夏人正在做什么。
他们在烤火,嘻嘻哈哈地聊天,其中一个老羌兵的举动很奇特。如换作我是那位探子,定会肃然起敬,因那是最古老的占卜法。
老羌兵把一块羊髀骨扔进火里,由火焰自然燃烧烤裂,再拿出来观看裂纹的走向。这和殷商时代的甲骨占卜异曲同工。只要懂。就能判断出吉凶祸福。该老兵
趁火打劫篇
李元昊暴跳如雷,把那个宋朝的奸细抓来!你不是说麟州城里没水吗不是都快渴死了吗可他们居然能拿水和稀泥玩!你们这些骗子,宋朝没一个是好人!得出这结论后,李元昊灰心失望,再没心情玩下去。当天在麟州城下把那奸细砍头后,就起兵回国了。
河东路之战结束,李元昊虎头蛇尾,开战两个多月,以惨败收场,只能灰溜溜滚回老家,等着下一次机会…
小结一下,宋史由于种种原因,是我们民族总想忘却的一段痛史。太多的失败、太多的屈辱,都成了反面教材,如不强盛、如不强硬,我们就会像宋朝那样亡国,甚至灭种!
只是我不明白的是:所谓的大辽战神耶律休哥,为什么就只提他在高梁河、歧沟关的这两场大战呢不错!这两场大战对宋辽之间的国运起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但对于休哥本人的战场经历来说,尹继伦的徐河之战是不是更为重要呢因那是战神的战争绝唱!再说所谓的宋夏三大战,为什么会选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呢不是说这三场大战规模不大、影响不深,只是保安军、白豹城、以及现在的河东路之战,为什么就不能入选呢
何况就连这宋夏三大战的描述是不是都走样了呢如不仔细翻阅《宋史》,只看近现代各位史学大师们的著作,几乎都在一片声歌颂着李元昊用兵如神,西夏人勇武善战。而宋军低劣、懦弱、幼稚,甚至是弱智…郭遵、刘平、王珪、任福、葛怀敏等人的忠贞苦斗,根本就看不到!这是怎么回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