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陈桥到崖山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梦中宋韵55
头一个倒霉的是閤门吏。皇宫不是随便就能进的地方。见皇帝更得预约,最快程序也要今天请见,明天面圣。该閤门吏按章办事,把富弼拦住了,结果富弼面目狰狞,张嘴一团烈火过去,閤门吏马上被烧焦,乖乖把他放了进去…
富弼见到了皇上,把事情来龙去脉说个清楚,最后总结“执政大老爷们这么做,就想害死我。我死倒没什么,国家大事怎么办”
赵祯的反应也很强烈,史载“急召吕夷简等问之”这就证明了前面蔡挺根本就没见到皇帝,赵祯根本不知道!所谓的条约变口信,完全是个骗局!
富弼顿时出了口恶气,有点爽了:吕夷简,就知你在假传圣旨,这是欺君大罪!现在三头六面,看你还有什么办法狡辩。你死定了!
吕夷简一会就到了,是老奸巨滑还是心底无私这人居然一点都没慌乱。很平静的听完了富弼的控诉和皇帝的责问后,极其从容回答了6个字“此误尔,当改正”很遗憾,这是个误操作,写错了,现在改过来就是了…富弼都快气炸了!这么重要的国家大事,你当是写情书吗一连3条都误操作,是写字的人白痴还是你吕夷简不要脸
史料中很有风度地把富弼喷向帝国首相的烈火修饰成6个字“弼语益侵夷简”富弼说出的话对吕夷简加倍地不客气。但实际局面定是变得不可收拾,君前吵闹是宋朝臣子的绝大过失。无论谁犯了,尤其宰相们,结局百分百是丢官罢职。形势危险,宰执集团里终于有人坐不住了,排名第三的宰相晏殊站了出来,充当老好人劝富弼。说小同志,你要相信组织、相信吕宰相。他不是这样的人,不会做这样的事,恐怕真是误会了。说得很温和。甚至很体贴。但富弼当天最大的怒火就喷向了他。早看你不顺眼了,这时跳出来说这种话,你比吕夷简更无耻!那么晏殊是什么人很搞笑,他是富弼的老丈人!当初吕夷简要他女婿出使辽国。身入异域,冒死办差。晏老丈人不仅不反对,这时富弼被整得进退两难,眼看里外不是人了。他居然还替政敌讲情。这是个什么人啊!再联想到穿越千里、送进辽邦的家书,晏殊女儿是什么素质也就可想而知。该死的!只以自己的事为重,根本就不为男人着想!
富弼越想越愤怒。根本没搭理自己老丈人,转身对皇帝说“晏殊是个奸邪,与吕夷简结党营私,欺骗陛下”火花直冒,转眼就要爆炸的手榴弹突然扔到了皇帝手里,您看怎么办证据确凿!这帮人害人误国,为了点私欲,连国家民族利益都敢破坏!这一大堆奸邪就在您面前,还不快砍了他们
但史书记载在富弼血贯瞳仁一般的愤怒后,突然间变成了真空。没给出宋仁宗陛下任何的处理痕迹。既没按富弼说的办,把一大堆奸邪怎样,也没对富弼的君前无礼开出罚单。接下来只是召见大宋顶级文臣、前状元、现翰林学士王拱辰,由这位当时的第一笔杆子重新完成国书。之后群臣散去,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富弼去的地方特别一点。不是回家,而是学士院,在那儿坐等。但这不是和晏殊父女呕气,这是制度。他的身份是使者,办完公事前,他没权力回家。
8月17日,内藏库出钱10万,修北京大名府的行宫。
国书缩水事件后,宋朝谈判使团再次上路。24日再度来到辽国,第二天,在一叫清泉淀的地方见到了辽兴宗耶律宗真。这是契丹传统四时“捺钵”即打猎。打到哪就在哪办工。公卿贵族、朝廷大臣都要随行。这时阴历8月,是秋捺钵。
辽国出席会议的人员级别非常高,皇帝、皇太弟、梁王,三位一体都在场。这让富弼很高兴。这种力度,看来辽国是要签约了。很好,夜长梦多,越快越好!这也正是宋朝期望。
耶律宗真开口第一句话更让富弼高兴“结亲会让宋朝骨血分离,我皇兄会伤心的。何况公主与梁王如不和谐,也不是美事。还是用钱来办事吧”只是接下来,耶律宗真突然转折“但我需要个名份”
名份这是中原汉族几千年来的传承之本!名不正则言不顺!伟大的至圣先师孔夫子早已教导我辈,在名份问题上,半分都错不得!富弼身为大宋子民,太清楚这是汉人最敏感的一根神经了。他忐忑地等着耶律宗真的下文…
果然,耶律宗真如是说“须于誓书中加一‘献’字乃可”
刹那间,富弼就知道了自己的命运。宁教身死,不教名灭!他再也没了退路!正色驳斥“‘献’是以下奉上的用词。南北两朝对立平等,绝不可使用!且宋朝是哥哥,怎么有兄长奉献弟弟的道理”
耶律宗真此时已露出了裸的要挟者嘴脸“你们给我钱,是害怕我。一小小的‘献’又算得了什么”
富弼冷冷回答“大宋皇帝是顾念生灵,才用金钱交换和平。现在您这样说,是存心想打仗了,那宋朝还在乎什么呢”
富弼强硬的回答后,耶律宗真突然软了半截“‘献’字不行。改成‘纳’字如何”从宇宙超级无敌大皇帝,一下变成了讨价还价的小商人。这个不行,我们换那个行不
“不行”富弼还是反对。至于为何不行,懒得再解释。我们不搞虚的!
耶律宗真为缓解气氛,他
局势透析篇
那么有个疑问:西夏是在定川寨之战中被消耗到这地步的吗之前的三川口、好水川、河东路等战争,对党项人一点影响都没吗或者说只有定川寨之战后,李元昊才突然虚脱,觉得力不从心了
绝不是!国力消耗是点滴形成的,正因是长久持续的下降,才造成没法挽回的劣势!那么请问:李元昊在这种局面下,为什么还会再次开战,在虚脱上再虚脱,消耗后再消耗,定要找死
李元昊苦笑回答:我这么做,完全是逼不得己!与这段时间里发生的每一件事情有关…
那么在这段时间内,究竟发生了什么呢
1大宋重新分配西北边疆防务职权。具体是韩琦知秦州、秦凤路兵力2.7万,范仲淹知庆州、环庆路兵力5万,庞籍知延州,鄜延路兵力6.8万,王沿知渭州,泾原路兵力7万。
2西夏人的最大噩梦——宋朝修砦工程,就在这时开始了。先是宋朝国内西北四路之间连成一片,尤其以范仲淹和庞籍所在的环庆路、鄜延路最为典型。其中最重要一次修筑就是15天内盖出来的大顺城。
这是范仲淹的功绩,这件事最能体现出他对当时战争胜负的理解。很多人都在迷惑,号称三百年间第一人的范仲淹在西北工作了四五年时间,没见他打过什么胜仗啊甚至他也没打过仗啊,那他那么大名声是怎么来的难道是一欺世盗名的骗子
要知道范仲淹是大宋臣子,不是大唐的,针对己成熟定型的大宋的国防方针,你不能要求他像唐朝顶尖级将军那样去千里奔袭,境外作战,把异族敌人绑回长安。如定要强求,那就会变成韩琦。一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强悍书生。他的主战本身没错。但事后就明白了,大宋朝的国防政策,使得任何人都别想以军功冒升!哪怕是后来岳飞、韩世忠等人,也只能在北宋与南宋历史衔接的过渡夹缝里短暂地闪亮过…相信韩琦本身也明白了。好水川之战后,他的性格还是那么强硬好胜,但在军事上,再没之前的“斗志”了。
而范仲淹高明处就在于他从开始就理解到了宋朝国防政策的神髓。所谓“攻中有防,防中带攻”具体就是修砦。这方式以前基本是用在国内,纯防御的。但只要推广向前,就变成了移动的长城…一步步向西夏境内扩建。每建一处,就形成了攻防一体的战斗体系,一步步蚕食掉西夏国土。这次大顺城的修建,就是庆历年间最大胆的一次修砦行动。
首先最重要一点就是它位置。它前身是庆州西北方的马铺寨,再向西北方前进一点点,就是后桥川。在宋夏战争最开始时,保安军、承平砦之战的尾声,李元昊之所以紧急退兵,就是因他的后路后桥寨被宋军洗劫…这就是大顺城之所以险要的原因。它深深进入了西夏国境之内,说是建了个寨子,其实是越过国境,抢了一大片领土。且时刻把刀子顶在了党项人脖子上。哪天高兴。就直接捅出去…
于是这一年早春二月,范仲淹没丝毫预兆,突然召集庆州府众将,集合队伍。跟他出城。当时没人觉得惊讶,战争时期,带兵出去巡逻一圈。是基本的日常行动。只是这次走得远了点,一路向东北方斜上前进,一直到了前敌位置,和西夏势力接壤的柔远寨还没停下来。继续往前走到敌占区后,大兵们才惊奇发现:前面好大一堆老熟人啊!是范仲淹儿子范纯佑和蕃族将领赵明。两人各带人马守着小山一样高的建筑材料。这些大兵们立即就知道了自己使命。干活吧,不仅和平时期,就算战争时期,也得当建筑工…
15天,一座新城建起。争分夺秒,盖成后立即就迎来了敌人。西夏人急火攻心,怎么才几天没留神,这么大个非法建筑就盖到家门口来了这还了得立即拔掉它!西夏集结了3万骑兵来攻城,一阵混战后,骑兵们在新城墙面前撞得满头大包往回跑,这场面真是激动人心,宋朝军人们马上就要去追。范仲淹却拦住了他们:我们就是来筑城的,现在目的完全达到,额外好处半点都不要!
看着是小心,甚至是懦弱。但稍微分析就会发现:大宋从大贱人的幽燕之役开始,直到现在在李元昊手下吃大亏,军事上的白痴行为简直一以贯之!而千篇一律的都是开始得利、然后猛追、突然中伏、大败而回。就这么简单…
所以范仲淹才高明,我骑兵是没你们多,探子也搞不清敌情,但我定要追你们吗城盖好了,你就等着我步步为营,稳步前进吧!终有一天,我把你们的生存空间都压扁。到那时,你们想反攻的话,会超级艰难,得把这一路上无数个城堡都拔掉!
历史在之后证明了这种战略的正确性,更证明了范仲淹眼光的锐利。这3万西夏骑兵果然在半路上给宋朝人设了一大陷阱,只是在早春寒风里傻等了很久很久,仍半个人影也没…范仲淹己回庆州了。
大顺城建起,打破了西北边疆的格局,西夏方面的白豹城、金汤城等据点变得岌岌可危,尤其可怕的是范仲淹绝不上当的理念,让党项人无处发力,根本就找不出砍人办法。在这种局面下,才有那句流传千古的歌谣“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个人觉得这两句歌谣文字水平很高,因用词非常准确。
“军中一韩心胆寒”说的是韩琦,好水川之战是失败了,但党项人赢得都疼到了骨头里。面对这样对手,谁不胆寒
“军中一范惊破胆”说的是范仲淹不战而屈人之兵。他的辖区内一直平静,西夏人是知道跟这人没法打架…多准确!没惊破胆,怎会没战争
以上是大宋朝整体发生的前2个事件,后2个则分别与狄青和种世衡有关。
3狄青的浮光略影
狄青有点像岳飞,不是说他们的忠勇风格和悲剧人生很相似,而是说他们的资料。岳飞死后,只二三十年。他的资料就成了传说。在赵构和秦桧的通力合作下,他的人生被删除了。再没充足的官方史料来证明他辉煌璀璨的一生。所以现在谈岳飞,总有各种各样的争议怀疑,甚至很多别有用心的人要把他歪曲成一莽夫、屠夫或蠢人。
而狄青,他的西北战场岁月同样很模糊。在民间,他是鬼面战神,无往不胜。在官方,大家都承认,西北军中只有两位常胜将军:狄青、种世衡。
可狄青是怎样打仗的却只有含糊其辞的寥寥数语“前后大小25战,中流矢者8。破金汤城,略宥州,屠岁香、毛罗、尚罗、庆七等族,燔积聚数万,收其帐2300,生口5700,又城桥子谷,筑招安、丰林、新砦、大郎等堡,皆扼贼要害。尝战安远。被创甚,闻敌至,即挺起驰赴,众争为前用。临敌披发。戴铜面具,出入贼中,皆披靡莫敢当”这就是他在西北光辉岁月的全部官方纪录。如要分析,会发现他比前面的三川口众将、好水川将军们强不到哪。何况还有河东战场的张岊在,那他的战神名誉是怎么来的呢
说狄青的战功,这又是个让人郁闷的事。和岳飞还是很像。岳飞威名震慑天下,但南宋钦定的
定川绝唱篇
依惯例,作战方案和行军路线都为他事先规定好了——瓦亭寨。这地方就是宋军的前进极限…看着很理智,甚至为后面宋军的大败留下了解释:和任福一样,是葛怀敏不听命令才导致的大败。可只要稍微查下地图,就会知道王沿这个命令…
瓦亭寨位置还在好水川南面一点,还在渭州辖境内,是大宋泾原路的腹地!当年韩琦是为把李元昊主力放进来,才要任福主动退守。可这时王沿既要军队主动迎击,可又把迎击的极限固定在腹地位置。这是决策者的英明玄妙,还是在玩前敌指挥官
而葛怀敏也很配合,你要我到哪,我就到哪。但到了后,咱就两说了。没听过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吗9日,葛怀敏到达瓦亭寨,随即招集泾原路各处精兵。所有军队将领都迅速向他靠拢,且马上分派了任务:瓦亭寨都监许思纯、环庆路都监刘贺率5千蕃兵为左翼、天圣寨主张贵殿后,继续向前推进!18日到达五谷口,泾原路最强的军事据点镇戎軍的主将曹英、都监赵珣、西路都巡检李良臣、孟渊,都相继加入大队人马。
葛怀敏的兵力已远远超出王沿给他的限度。在瓦亭寨这腹地待敌,那就只是防守。防守却要把周边所有力量都集结起来,葛怀敏这是什么意图呢
集中兵力,迎击!不管地点在哪,我要的是集团军决战!在这思路的决策下,宋军以沿边都巡检使向进、刘湛为先锋,以赵瑜为后军,向边境推进!这时他们位置是安全的,因还没越过镇戎軍城。但主将葛怀敏变得急不可耐,他不满意这样的行军速度!于是军队在安边寨进行战前补充给养,还没装载完毕,他就迫不急待率军开拔。夜晚在开远堡北1里扎营。
20日。接近镇戎軍时,葛怀敏的急迫达到了一极限。他抛下大队人马,只带100多个骑兵向前冲去。真不知他到底要干什么。难道冥冥中有什么神灵暗示了他,李元昊正在前方不远处跳舞唱歌,就等着他冲过去一刀剁掉
可跑着跑着,他手下一小官、走马承受赵政突然对他说:将军,再往前跑就和西夏人靠近了,我们停下吧。
啊停下哦…好!停下吧。这样他就停下了!那你一顿狂跑为的是什么啊
夜晚,葛怀敏大军进入养马城。而之前,曹英、李知和、王保、王文、李岳、赵麟等人都集结在镇戎军城以西6里的地方。他们白天出城巡视。晚上回城自守,这样整整3天…这一晚,也一起来到养马城见葛怀敏。
葛怀敏很神气的向他们说出了最新情报:李元昊出现了,他将在明天越过界壕,我们立即迎战!
葛大将军的迎战方案堪称最正确、最经典、也应用得最广泛。他兵分四路:刘湛、向进出西水口;赵珣出莲花堡;曹英出刘璠堡;他自将中军出定西堡。不愧是名门之后,深通大宋兵法。宋太宗、宋真宗每次进剿党项和契丹,不都分兵几路的吗于是他也这样搞。但小小的泾原路、小小的镇戎军,你这么折腾有必要吗
当时就有人反对:赵珣“李元昊长驱直入,他人马多。锐气盛,不好对付。我们只有拖着他,在马栏城布防固守,在镇戎军保持粮道通畅。时间一长,他们必垮,那时我们再上!但如这时迎上去接战…”他看了看周围同僚们,神色很阴暗“我们会被杀得干干净净…”
这是定川寨之战第一个转机。宋军如听从了。这决定宋夏命运的一战会有截然不同的结果。但葛怀敏名门之后,手握重兵近7万(泾原路兵力是陕西四路中最多的)澶渊之战后,宋朝就再没任何人拥有过如此庞大的军力。空前的兵力。加上巨大的家族荣誉,怎可能当缩头乌龟
绝不!于是宋军四路中兵力最雄厚的一支——曹英、李知和连夜出发。21日天亮后,葛怀敏刚要启程,突然接到战报:刘湛、向进在赵福新堡遇到了西夏人,他们战败了,正向向家峡一带退守。葛怀敏第一反应:立即集结兵力,去向家峡先吃掉这股西夏兵!但战报又来了。宋军前两战中最吃亏最无能的情报工作,仿佛突然间上了一档次,无论侦查力量还是通报速度,都超级快。
这次战报是:西夏军主力被发现了,根本不是击败刘湛的那支,而是刚刚从定川寨方位越过界壕,正向我腹地挺进!
那还等什么葛怀敏一声令下:战区内所有部队都向定川寨迅速集结!那里就是主战场,必须限时赶到!
超级通畅的通讯能力再次奏效,主将命令瞬时传到了各支宋军手里。除刘湛、向进部队因在败退中没法到位外,连同葛怀敏的中军在内,中午时分,全体宋军都以极快速度赶到了定川寨…
这时,西夏主力果然露面了。但他们第一个动作并不是来挑战,而是切断水源、毁掉桥梁,分成24部团团围住定川寨…
面临绝战,葛大将军的战法很微妙,不知怎么来形容。试探还是找死
话说大宋的西军一直都有蕃落骑兵,由本地的羌、党项、吐蕃等内附民族组成,战斗力强悍。一般来说,这样的精锐力量,当用在最关键时刻,那绝不是开战之初,而是互相消耗后的相持阶段用来决战取胜!
但葛大将军较另类,最开始,他就把5000蕃族骑兵全派了出去。面对10万西夏骑兵。一敌二十其结果只能是大败。这样在开战之初,宋军不仅损失了自己的精英战力,且还严重打击了己方士气。这时,葛怀敏才传令全军出寨,列阵迎敌!葛怀敏中军列阵在寨门东方,镇戎军主将曹英列阵在东北方。葛大将军此时兵力应在6万左右。面对李元昊的10万人,虽仍是以少敌多,但不再像以前那样是一比十的较量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