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从陈桥到崖山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梦中宋韵55

    计划很疯狂,实施时加倍小心。为成功,章楶动用了他长期以来创立的谍报网,在这一点上。他几乎做得和种




收复河湟篇
    这杯酒放在她面前时,她彻底呆住了。不远万里送来这东西,只有一种可能——酒里有毒!

    可在西夏国内,毒死她这掌权的皇太后,这实在太天方夜谭了吧!她想反抗、想拒绝,却发现什么都变了。连她儿子李乾顺都恨不得她早死!这样他才能有真正的皇权,才能把西夏从这群既疯又蠢的梁家人手里解救出来!

    小梁后就这样被毒死了、梁氏被灭族。16岁的夏崇宗李乾顺正式亲政。

    2月11日,亲政后的李乾顺第一件事便是向大宋遣使告哀、并谢罪。赌咒发誓他亲政后定当个超级乖宝宝。同时也遣使入大辽告哀、并请求援助、请求赐婚。3月13日,大辽特使萧德崇再次出使大宋,为西夏求情。5月20日,萧药师奴返辽,上奏辽帝:宋已罢兵。

    此时主动权早已掌握在宋朝手里。局势从没这么有利过!握着这样满把的好牌,谁都知道要怎样打吧把战争进行下去!就算不能毕其功于一役,再打个两三仗,西夏亡国是迟早的事!

    可理论与现实差得很远,宋朝居然答应了西夏的求和。两国关系迅速回到从前老路上——西夏卑躬屈膝当孙子、宋朝每年给孙子送出大笔压岁钱!

    郁闷啊!连年血战,章楶等前线将士耗尽心血,可说把西夏国喉咙卡得死死的送到开封城里,只要大佬们肯为民族、为仇恨,举起刀来,随手挥下去,西夏就别想好!就算不能灭国,至少能逼着李乾顺修改合同,把岁赐去掉!可现实居然是走上了老路!除向前方缓慢推进堡垒、继续占据土地外,什么都没得到。如此结果真让人费解!宋朝当初何必要开战、何必把战争打到了这个规模

    为此,史书给出的官方理由是没钱了!

    说到钱,这是宋朝的生存命脉。更是一千多年来研究宋史的人最喜欢挂在嘴边的话题。宋朝有多少钱各个时期有多少每一仗花了多少钱我也很好奇,谁能告诉我下面这个关于钱的问题呢宋朝的钱从仁宗朝就一直告急,到英宗朝达到最穷,进入神宗朝后突然暴富。可官方记载:到哲宗朝时又没了!

    高太皇太后前9年的折腾、不创新只废除、不经营只花费,的确让宋朝家底空了。之后章惇努力恢复新法,不过局面一直没能达到熙丰时期,又打了不少仗,从理论上讲,旧党写的官方记录似没错真的是没钱了!

    那么请问:哲宗的下一代、神奇皇帝宋徽宗,他大兴土木、穷奢极欲,把开封城当成后花园,把整个宋朝当成玩具加工店,蔡京都喊出了“丰亨豫大”4个字。他钱是哪来的

    只有两个可能。一是蔡京等人能量超强,在宋朝全境刮地皮,边刮边玩,供养着整个上层建筑空前糜烂的生活。这是主流说法,可按主流们的记载。宋朝的地皮早就被王安石、章惇刮到地核了,根本一点油水都没剩下,这是变法派的最大罪证,不容更改的!那么就前后矛盾了!哪个准总不能一罪杀两命吧

    第二个可能是宋神宗的钱流传了下来。宋朝官方记录是相当混乱的,在主流说法外有各种版本的坊间传说,其中就有神宗新政的金钱一直到北宋灭亡还有余存!

    那么徽宗时还有,哲宗时怎么就空了呢既发动了这么大规模的战争。连大辽国都得罪了,大好形势下,怎会轻易就放弃了呢定是有原因的!原因绝不是钱!

    那只是一个掩盖、一块遮羞布而已,用来挡着向太后一伙人所制造的一个个不足为外人道的丑闻。而年青的宋哲宗就在这些丑闻里耗尽了自己短暂的生命!其实:宋哲宗此时的身体真的已经极差了,此时应是向太后一伙人在主导着大宋朝…哲宗朝注定是朵昙花,尽管绚烂璀璨。却只有短暂的绽放。造成这一点的原因还是高太皇太后!她真是太高明了,一切都在她掌握中!

    宋哲宗从少年时积累的老病复发了!他是个早熟的孩子,10到19岁这段长身体的最重要时间里一直压抑、甚至仇恨着!这种负面情绪毁了他的龙体…据记载:哲宗少年时有宿疾,时常咳血…

    身为皇帝,经常性咳血。这是多大的事了该动用全国力量来治疗吧可高太皇太后不!她竟阻止治疗!

    她严令第一不许病情外传、第二不准请医生、第三咳嗽时不许用唾壶,要用手帕接住,之后内侍藏起来,不许任何人知道!如说上面这三点还是出于政治目的,对领袖健康保密的话,最后这第四点简直是对幼年小皇帝的谋杀!高太皇太后严令:御医看病后,不许说什么气虚体弱之类的话…连气虚体弱都不准说了,还怎么治疗咳血呢

    这是亲奶奶对亲孙子吗还有脸在临死前对宰执大臣哀嚎:她对哲宗是多么的用心保护!保护成肺结核了还敢居功

    这就是被旧党宣传成‘女中尧舜’的人!事实证明:她和她丈夫宋英宗真是一对绝配!丈夫是自私自利的不孝畜牲,老婆是恬不知耻的邪恶老太!这样一对宝贝,是多大几率才能凑在一起的呢

    7月,大宋熙河路、也就是吐蕃河湟部出大事了!那片广阔的大地最初由神宗朝名将王韶率军收复,本已打得吐蕃人服服帖帖了,可在哲宗朝初期,宋朝自己人偏要多事!高太皇太后、老混蛋他们崽卖爷田不心疼,把4寨无条件还给西夏人,对更远的熙河路更是不屑一顿。一片看都看不到的蛮荒之地有什么大不了的为了友邦的笑脸,也还回去!

    尽管老混蛋被明白人吼过后,不敢再零价钱卖国,可对熙河路的支援一天不如一天。极需的兵力、给养、军饷等都一直短缺,能不给就不给!熙河军实力严重下降了,元祐时期只能自保。现在哲宗亲政,宋朝军事重心移到西北,要和西夏掐个明白。一系列战争中,尤其章楶领导的平夏城等战役。熙河军一直是主力!熙河军不再驻守熙河路了,那么熙河路的情况就可想而知!唃厮罗的子孙们死灰复燃!

    新任吐蕃赞普瞎征性嗜杀,部族离心。吐蕃大酋长牟钦毡有异志,不过忌惮瞎征的叔父苏南党征雄勇多智、



哲宗驾崩篇
    御药院好几次来通报说:吃药已没效果,开始使用炙艾…

    炙艾是很疼的,可宋哲宗失去了身体的知觉,直到炙五十壮时才感到疼,一感到疼后立即无法忍受。他彻夜未眠,早上感觉极其废倦。这时天亮了,他没旨意发出,宰执大臣们熬了一夜,开始回家休息…

    身体到了这步田地,稍有理智的人都该为身后事做准备了。宋哲宗啊!你实在应把章惇留住,几件最重要的事要去做啊!命运给了你机会,可惜你没能把握住!

    11日,大臣们由曾布率领进入内廷,他们又见到了宋哲宗。史书记载:这时宋哲宗头戴白色角冠,身披坎肩,拥被坐在床上。就是说:他已没法像前一天那样穿戴整齐,升座接见了…他更瘦了,病色憔悴、面色发黑,可仍清秀镇定。他的呕吐好了些,能说话了,和曾布讨论了下病情,问了些祈禳、大赦的事,又散了…

    “天与弗取,反受其咎”上苍给了你挽回命运的机会,这是多么的慷慨奢侈!可你都放弃了,那就不能再怪别的什么了…

    1月12日,命运日到了!大臣们仍留在皇宫里,五更时分,天将亮未亮时,御药院突然传来消息——大臣们快速赶往福宁宫。宋哲宗病情急变!从四更起就在急救了,这时非常危险!

    等他们赶到福宁宫时,发现宫门垂下了一道帘子,这是道天堑,任何外臣都无法越过——宫里有皇后或皇太后。章惇、曾布等人心都凉了,这意味着他们无论怎样都没法再见到宋哲宗。而皇储是谁还没确定,这是最重要的事!他们没法插手,连宋哲宗最后遗言是什么都没法亲耳听到…

    而在那片竹帘的另一面,福宁宫内部,一老妇人终于现身了——向太后!之前她一直藏在皇宫深处,不管宋哲宗得病也好、病重也好、见人也好、病危也好。她都忍住了,绝不露面!直到这时宋哲宗奄奄一息、眼看要死时,她才突然出现!时机把握的像前面挽回追废高太皇太后的诏书时一样的准确、及时!

    帘幕内的福宁宫,宋哲宗躺在床上。呼吸微弱,汗流不止,这样子落在向太后眼里一点都不出奇、更不可怕。在她一生里,至少见过3个这样重病至死的人了——宋英宗、宋神宗、高太皇太后。分别是她的公公、丈夫、婆婆,身为儿媳和妻子,她全程目睹死亡的转变,使得到今天她能准确把握住宋哲宗生命的流失。直到这时,她仍保持着沉默…

    因最后关头还没到来,还有最后一关没通过!

    很快,她等的人来了。宋哲宗生母朱太妃一路痛哭。赶了过来。到这一步,她才赶过来!明显的晚了!宋哲宗眼神涣散,还能认出这是母亲,他想说什么,可身体不受控制。什么也说不出来…朱太妃痛不欲生,号哭着扑向了病床上的儿子!

    生离死别、人间惨剧,在他们身后,向太后仍冷冷地看着,仔细观察。到这时,她终于确定宋哲宗彻底失去了表达能力。

    向太后突然拉住朱太妃,把她从宋哲宗身上扯起来。拉到一边说——“他已说与我了”

    “他…他说什么了”悲痛中的朱太妃很懵懂,她快哭傻了,儿子刚才说什么了说给向太后听了自己听漏了很多疑问,她条件反射一样地问,仍没意识到危险。

    向太后很庄严,一字一顿——“让我立端王”这5个字像耳光一样把朱太妃劈醒了。端王是赵佶、宋神宗的第11子,生母陈氏。平时很乖巧,对朱太妃很尊敬,可在这时突然间立他当皇帝,这简直不可思议!因朱太妃不止宋哲宗这一个儿子。她还有另一个——简王赵似!就算宋哲宗无子,兄终弟及,也轮不到别人,只能是赵似才对!

    可这时向太后说:刚才宋哲宗对她亲口说的,要立赵佶做皇帝!

    什么叫后悔无及前些天当断不断,章惇把写好的诏书送给你,你不同意…结果高太皇太后没废成,连带着向太后也保住!现在你眼睁睁看着、听着向氏在你面前捣鬼,却说不出话,更没法阻止——哲宗,后悔否

    前些天一路狂奔,跑向儿子,阻止诏书,现在被向太后欺压,另一个亲生儿子即位的希望立即渺茫——朱太妃,后悔否

    历史没记载他们的心情,所以不能乱猜。在亲身经历这种**裸的谎言、以太后之尊来骗人的把戏后,朱太妃没有愤怒,没想法挽回,而是愣了下,接着低下头转身就跑了,就连奄奄一息马上就死的儿子都扔下不管,跑了…

    她为什么要跑呢联系前面她被长时间欺压,却转而为欺压她的人说话这一点来看,她就是个根深蒂固、不可救药型的受虐狂。她的出身、她的经历决定了她只是社会规范的遵守者,哪怕被冤枉、被欺负,也习惯了忍受…

    只有规范的制定者,才不遵守规范!如向太后!这女人目送敌人跑远,再转回目光盯着宋哲宗咽下最后一口气,转身发布了一系列命令——令:殿外的宰执大臣们觐见。令:所有皇子进宫。令:为大行皇帝小殓…

    最重要的是第一项,她很清楚:大臣里有刺头,掌权的新法集团一贯和她作对。尤其是章惇!她必须得和这人较量一番!

    见面时,向太后第一时间哭了,边哭边说“国家不幸,大行皇帝无嗣,要立谁当皇帝,得早作决定啊”

    章惇厉声回答“当立大行皇帝的同母弟、神宗皇帝第13子、简王赵似”他是首相,有权力第一个回



徽宗登基篇
    1100年1月12日,24岁的宋哲宗驾崩,新皇帝宋徽宗赵佶登基。赵佶是宋神宗 第 184 章 度使。爵位之重、晋升之快。在诸位皇弟中首屈一指!

    而他自己也很争气,宋朝发展到这时,他已是赵光义的 第 184 章 团眼前一亮,发现十一皇子他是完美的化身!

    想想看:赵佶的住处摆满了珍品图书。每天里高人雅士不断,谈经论玄、调弦鼓瑟,兴至时挥毫泼墨,无论作画还是写字。都在弱冠之年达到了极高境界。这还不是全部,赵佶身材修长、面目俊秀、谈吐风雅,走到哪都是人群中流辉皎洁的焦点…这样的人谁不爱呢何况他还特别的友善…

    宗室里的知名雅士赵令穰、驸马都尉王诜,这2位是能和文坛泰斗苏东坡拉上关系的人,为他在外界宣传。皇宫内部,朱太妃、向太后2大派系对他共同喜爱,几乎是唯一一个左右逢源、无往不利的赵姓人。

    到这一步,如哲宗不死,他将繁华一生、高出同侪。如哲宗死了,众多皇子中他鹤立鸡群,哪怕到外界公选,都跑不了他的皇位!

    赵佶端王府里出过两件怪事。某一天,2只白鹤突然从天而降,落在他庭院里,久久徘徊,且鸣且舞…自古鹤鸣于堂,是千年难得的祥瑞,尤其发生在京都重地里。一时间全城轰动,很多知名大臣都蜂拥而来。当然:为的不是看什么鹤,而是来拍端王的马屁:您祥瑞,您发财,您升官…

    当时全王府的人都飘飘欲仙,只有管家杨震吓得满身冷汗:发财、升官都是亲王了,再升是什么皇帝他立即站出来往外赶人,边赶边说“这是颧不是鹤,是颧不是鹤”

    仙鹤和人好容易都赶走了,没过几天,怪事又出现。在赵佶卧室外边,突然间长出了丛灵芝。这下简直是加倍的祥瑞!鹤是从天而降的,有可能是飞得累了下来歇一会,属于流动性祥瑞。可灵芝草从地里钻出来,准确无比地在赵佶窗外安家,这无论如何都是专属于赵佶的祥瑞!

    一时间全府的人都跑到赵佶面前贺喜讨赏,同时喜讯像插了翅膀一样飞向全城各地,大有超过上次的趋势。关键时刻一只手伸了过来,瞬间把喜讯停播。管家杨震!他把灵芝草像狗尾巴草一样拔了下来,扔到一边,说这是食用菌,根本不是灵芝!人群沮丧地散开,杨震松了口气,可转过头来,发现赵佶目光有点凝固,像若有所思…

    自命不凡,怎禁得住接二连三的灵异事件这两件事后,某天赵佶突然写了张纸条,悄悄叫来一心腹家丁:这上面是我的生辰八字,你拿到大相国寺去,每一个卦摊都算一次,看看什么结果…

    该家丁去了,一个个排头算去,钱花了不少,什么也没算出来,都是些常见型神棍的套话,直到最后,在一角落遇到一破衣烂衫、快饿死的算命先生。

    这位先生看了眼纸条、再看眼家丁,突然间显得很郁闷,把纸条扔了回来“老兄,我混得很惨了,你怎还拿我开涮呢”家丁不解,问他啥意思

    先生冷笑“这是天子的生辰八字,根本不是你的”该家丁大惊失色,跑回王府,报告赵佶。赵佶深思了很久,要家丁 第 184 章 度使,成了位达官显贵。他叫陈彦。

    一连串心理暗示后。端王赵佶开始了主动出击!他是聪明的,一方面继续和宋哲宗、朱太妃一系搞好关系,一方面刻意讨好向太后的身边人,以亲王身份向一个个太监宫女示好。这是多么巨大的诚意。很快向太后就被一片片歌功颂德声包围,所有人都说赵佶好话。想想她一没儿没女的孤寡



纯仁回朝篇
    封前不久被王瞻抓进开封的唃厮罗嫡曾孙、木征之子陇拶为名副其实的吐蕃赞普!只要你能向我们大宋称臣、再替我们用“德”去感化溪巴温,那么整片熙河路的广大土地就全都是你的!另外,为了让你消气,我们大宋已把王瞻贬为昌化军节度使、王厚贬为贺州知州,回国反省…不过王瞻在去昌化军的半路上就自杀了,王厚则把这一大仇深深的记在了心里。等向太后去世、宋徽宗重启变法之时,他将回来报仇…这是后话,现在的陇拶则以趾高气扬的从俘虏变身英雄,和瞎征一起回到湟州邈川城。但溪巴温根本不买账,他和其子溪赊罗撒,密谋袭杀陇拶。陇拶奔河南。瞎征亦不自安,求内徙,诏居邓州。于是溪巴温父子占据了整片熙河路!当年老混蛋也没送成的土地就被向太后这样送了出去!让地下的王安石、王韶等人情何以堪啊!

    可宋史记载:就这样,宋朝获得了河湟吐蕃部的“友谊”骗鬼去吧!在旧党人写成的史书里,这些都是沿司马相公走过的光明大路一脉相承的。谁敢说什么大逆不道的话吗小心奸邪的帽子立即扣下来压死你!于是,河湟事件、王厚王瞻的处理决定,都被选择性地隐藏了,一切以和平稳定为主。在大力宣传中只有大宋天子的恢弘之气、吐蕃人民的友好之情,至于二王怎样、熙河路怎样都被彻底忽略,一般史书里根本见不着!

    4月13日,宋徽宗长子赵亶(未来的宋钦宗)出生。

    21日,向太后下诏:把元祐大臣中仅活着的2位顶级大佬——赦免苏轼,范纯仁,让他们从贬谪地北返!

    这两个人是特殊的存在,在宋朝人心里,他们活着时,就已是超越政党之上的传奇人物。苏轼的文章近40年来独执天下之牛耳。是无可争议的文坛泰斗,中国人是敬重学者的,谁管他是新党还是旧党他所到之处,人们毫无保留地接纳了他…范纯仁要更高一筹。作为一代名臣范仲淹的二公子,他没父亲的军事、文学才能,但继承了父亲最闪亮的光环——道德!范氏的道德不是空洞的口号,它处处闪耀着人性光辉,越是在混乱、肮脏,充斥着别有用心、赶尽杀绝等种种负面**的官场里,它越发显出自己的可贵,甚至是唯一!
1...6263646566...15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