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北宋当明君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吾谁与归

    这帮大宋米虫,是不想要命了吗

    常平仓的粮食,是百姓的口粮,赈济灾民的粮食,这都敢贪墨,万一来个灾年,流民暴动,最先死的绝对是这些粮官。

    “官家,臣无人可用。”

    何栗满头大汗的说道:“是永定军路这边一直是战区,所以,账面一直是个糊涂账。这都三十多年,很多常平仓连个账本都没有。还需要户部派遣写擅长算学官员,否则臣一个人也算不完啊。”

    “无人可用!大宋可是满天下的读书人,你跟我说无人可用吗这样,我给你生个法子,雇佣擅长算学的书生不就行了”

    赵桓开始怀疑何栗的办事能力。这点小事还需要朕亲自出马何栗是不是蠢了点

    赵桓盯着何栗,发现事情似乎并不简单。

    何栗擦了额头的汗说道:“主要是没钱,官家,永定军路本来就是战区,民丁不兴。每年税赋都是十成拉倒汴京,有需要在问朝堂要钱,永定军路账面上,都一些军饷钱。臣不敢擅动。”

    “要钱你说说你要多少”赵桓决定回去把蔡京一家子给端了,不是缺钱吗

    抄家就是了,也不知道李纲有没有把那群家伙看好,如果被贪官转移了非法所得,那就不妙了。

    何栗说道:“雇人也就要五万贯,这还是去牙行雇人,要是没有中介介绍的话,费用还会更低些,能雇少说上千人盘账了。”

    五万贯把何栗为难成这样赵桓怀疑的看着何栗。

    “这不是大头。”

    何栗看着皇帝的脸色,似乎没有太为难的表情,说道:“官家,其实大头是关中路常平仓需要填补,这个亏空就大了,约五百万贯。”

    “赵都知。”赵桓已经麻木了。

    谁都问他要钱。而且还要的有理有据,要的冠冕堂皇,关键要钱的这些人还都是办正事。

    他能不给吗

    &




第二百三十一章 折家献府州
    当官,冗长的案卷,从早看到晚都看不完。团理不清的乱麻一样的案情,还有宗族势力的盘根纠错。

    为官一方,哪有当兵打仗简单,磨好刀,擦好弩,等待军令一到,如同猛兽出笼。

    杀死敌人,就是最唯一的目标。

    但是当官,就会变得复杂,还容易忤了权臣,被诬陷陷害。

    还有各种政绩的考核。

    做官不如当兵,特别事现在的局势,一看就知道还要打仗,还要打很久很久,将官更不想当官。

    建功立业,摩拳擦掌,金人都是闪亮的军功章呀!

    脑袋提在裤腰带上过日子,不害怕吗

    是很害怕,但是提升爵位,是官阶增加最快的方法。

    赵桓挠头啊!

    这军功爵均田制度,出了一点点的失误。不过好在种师道这个经年老将,怎么会想不到这一点

    把各部将官安排的明明白白。

    “按照兵制,年过三十五岁,则退役转地方。这是兵制中说好的事。所以按制执行吧。”赵桓终于知道了为什么种师道要对转地方有如此严苛的要求。

    少保已经预想到了今天的这种局面。

    “三十五岁,当打之年。就这样离开军伍,可惜了。”种师中俯首,这是当初就定好的兵制,他也只能执行下去。

    赵桓点头说道:“同级将官中,年长者先转地方。先暂时这么来,朕想想法子,如何培养为官为将的人才。”

    种师中点头称是,永定军路关中地区的政事处理了一些,下面就是折家了。

    “种少保临走前,说让朕留给他们个机会。朕说不给。当时为了让种少保走的安心,才这么说。让折家的人进来吧。”赵桓对种师中说道。

    “府州知府折可求,参见陛下。陛下万安。”折可求直接行了五体投地的礼。

    他是戴罪之身,惶惶而不安之中。

    内八门除了朱家,全部都死的只剩下一人,他折可求,也怕啊!

    顽抗到底还是投降,折可求也曾犹豫过多次,最后还是得到消息,官家要到永定军路的关中地区,体察民情,才下定了决心,要过来投降。

    “府州是我大宋与辽、西夏的四战之地,位置不可谓不重要。府州城墙更是可以追溯到汉朝时候,而你折家,从后唐算起的话,至今已经十代了吧。”赵桓看着折可求就气不打一处来。

    “从先祖折从阮算起,折家镇守府州已经七代,累约一百六十余年。”

    “要是从前唐时期,家祖折宗本任振武军沿河五镇都知兵马使时,到现在已经有两百余年了。”

    “若是从唐初折家由塞外迁入关内算起,折家内屏中国,外攘夷狄驻守府州已有五百余年了。”折可求回答道。

    这是他们折家的荣耀,从关外进入关内之后,世代守卫府州这个关内门户。

    “府州团练使折德扆的女儿,是嫁给了杨业为妻子,为我大宋培养了又一个忠义将门,现如今杨家除了老人杨宗闵和厂子杨沂中以外,满门具丧,你可知道”赵桓又问道。

    折可求连连点头,这事他当然知晓。

    “臣当时领兵,支援太原,打到了太原城的天明关,被完颜娄室击退。才退回府州的。”折可求说道。

    他们永定军路的折家军并不是没有支援太原城,只不过是被击退了而已。

    “你的兄长折克存,也是支援太原城被俘,而后逃出金人军营,死于府州,你才做了府州知府,对吧。”赵桓继续问道。

    “是。兄长死于王事。”折可求点头说道。

    赵桓一拍桌子愤怒的说道:“那你为何做下如此之事!给折家蒙羞!”

    赵桓问的是他的为何忤逆,也是问他为什么要投降金人。

    折家的资料很少,赵桓从系统中兑换出来的永定军路的资料里,没有多少关于折家的资料。

    但是寥寥几笔,可以勾勒出这个家族的辉煌。

    从唐初到北宋末年,折家一直尽忠职守,守卫府州之战略要地,从未有过任何的差池。

    &



第二百三十二章 李纲欲迎回赵佶(六月份打赏,第四次结算加更!)
    李纲对赵桓均田制度展开了补充,同样请求派出计省官员与察子,前往河北东路河北西路进行田产汇总。

    当然不仅限于此,李纲欲迎太上皇回京。

    这是重点,赵桓仔细读了扎子,才知道李纲,真的是要迎回赵佶。

    赵桓连连感慨,辛亏自己不是赵构啊,要不然仿司马懿之事在前,后面迎回赵佶,这不是妥妥的前朝忠臣的形象

    李纲的理由非常简单,现在新帝不在京城,对赵佶来说,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只要此时率领禁军回到汴京。

    那赵佶复政,就不是偏安的小朝廷。

    李纲在札子中,详细的论述了如何迎回赵佶。

    赵桓却没有雷霆大怒,是因为李纲同样请求赵桓尽快回京,赶在赵佶回宫之前,回到汴京。

    然后等到赵佶进京的时候,给赵佶一个大惊喜。

    “官家御驾亲征,得胜凯旋,民心大振之际,太上皇回京,即荣养艮岳宫。”李纲的扎子里,隐藏一个大阴谋。

    赵桓准了这个扎子,永定军路因为折家的归附,剩下的将门望风而动纷纷倒戈,本身将门就是害怕朝堂昏招迭出,为了自保。现在官家英明神武,怎么看都没有昏聩的表现。

    自然更加没有抵抗意志。

    有种师中坐镇关中,永定军路完全翻不出来浪花来。他也准备即可启程回京,赶在李纲迎回赵佶之前。

    当赵佶一打开宫门,发现赵桓嬉笑眼开的迎接他,不知道赵佶是何等的表情。

    李纲收到赵桓批复的时候,大喜过望。

    他不想干这个宰相的位置,他更喜欢和那群军器监的火炉打交道,迎回太上皇,官家荣养太上皇之后。

    李纲就打算辞去宰相的职位,若是官家不嫌弃他,他就继续做军器监的少监,若是官家嫌弃,自归乡结庐。

    他知道自己死是应该不会死,大概率是流放才对。

    李纲将早就准备好的劝太上皇回京的扎子准备好,令驿卒慢马传信,用较慢的速度,送往远在临安的赵佶。

    李纲做完事,抬头看着来客,就极为头疼。

    乃是开封少尹,李若水。

    “李太宰,官家几时归京啊!我这开封府的监牢,人满为患,没那么多地方啊!”李若水焦急的问道。

    最近开封府的监牢直接塞满了人。

    有汴京宫城内的宫人的家人,也有参与到将门进京之事的各级官员。

    程褚带着察子们,在汴京城里铺开,寻找着漏网之鱼。

    每天开封府的监牢,都会塞进去新的涉案之人。

    “官家的批复是流放那些未曾直接参与到将门起事的官员,证据确凿参与将门入京之人,还有宫人家属,凡是依附将门的人,不管是否是进士第,集中枭首弃市即可。”李纲脸色严肃的说道。

    “必须要进行清理,否则官家回京之事,汴京依旧是乱糟糟的成何体统但是官家的信中也是反复强调,不得强行牵连,连坐。引得汴京城不必要的恐慌。”

    “凡是枭首之人,要慎重,必须保证证据确凿。同时案卷、证物、证人保留妥当,官家回来要查阅。”李纲对李若水下了要求。

    如果牵连甚广,那制造的就是诏狱,会让整个汴京城人心惶惶。反而会引得骚乱。

    诛首恶,而不连坐。

    李若水连连摇头,疑惑的问道:“铡刀一起,人头滚滚啊。不过进士第之人也要枭首吗这不符合祖宗之法啊。”

    “祖宗之法大概是要有大的变革了,按官家的意思办吧。”李纲摇头说道,官家在关中、河东路、云中路把祖宗之法的尾巴根都给拔了。

    再谈祖宗之法,恐怕没有了根基。

    “那就请太宰行印,将官家的信制成圣旨吧。”李若水请诏。

    事实上,大宋的皇帝并非言出法随,也不是每句话都是圣旨。

    &nbs



第二百三十三章 太宗皇帝啊,你挖的坑太大了!
    说起为何河北东路和河北西路没有田的问题,得先从宋太宗赵光义第二次北伐失败说起。

    李刚想到这个就很头疼。

    宋太宗是大宋现在大宋皇帝的高祖父,按理说,极为讲究祖宗之法的大宋,宋太宗的各种政策是不能违背的。

    但是在李纲看来,宋太宗的河北防务实在是太过于儿戏了。

    太宗皇帝在处理与辽国的关系中,先由“备边通好”转向“图制契丹”,再由“图制契丹”转向“联夷攻辽”,最终由“联夷攻辽”转向“修德以怀远”。

    修德以怀远的口号一出,整个大宋彻底失去了图谋燕云的信心。

    连皇帝都失去了斗志,指望手下的人拼死干活

    汉高祖刘邦的白登山之围,耻辱吗那是非常的耻辱,嫁了宗室女公主给匈奴不说,还赠送了大量的棉絮、丝绸、粮食和酒,作为安抚匈奴的筹码。

    可是汉武帝给祖宗报了仇,六十年励精图治,每年的省亲队伍,都要努力侦查敌情,绘制地图,了解匈奴人的习性,而后更是名将不断的出现,匈奴差点被汉武帝灭了族。

    而后汉宣帝一锤定音让匈奴的名号,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里。

    李世民被颉利堵在都城门口的时候,耻辱吗是非常的耻辱。但是李世民直接把突厥给灭了。也让突厥的名号,消失了。

    宋太宗的双股中箭,耻辱吗大败而归,那是相当的耻辱。

    然后宋太宗决定把整个河北东西两路,挖成了池塘和沼泽,意图阻拦金人骑兵的策马奔驰。

    将从中御、消极防御、议和苟安的祖宗之法,直到现在河北两路的耕地,谁都不清楚到底有多少。

    池塘、沼田、洼地、洋淀为主的防御体系,经过了事实的验证,如同儿戏一般。

    毕竟冬天一到,就结冰了……还怎么阻拦金人的骑兵南下

    太祖皇帝赵匡胤时候,给了北地将领相当大的自主权,其族在京师者,抚之甚厚,每次召见都会对坐而食,厚为饮食,然后赠送钱帛,令其返回驻地。

    宋太祖赵匡胤还曾言“边臣富贵,能养死士,以为间谍,洞知敌情,及其入侵,设伏掩击,多致克捷,二十年无北之患。”

    到了宋太宗的时候,以坚壁清野战略思想,各自保护城池,不得出城作战,迫于情况,只许依凭城池防守,不许主动出击。

    这种不允许出城作战的战略指导思想,直接导致了河北东西两路,只有城池可以防守。

    但是城外的百姓,无处躲藏,城内大兵不至,只能任辽人掳掠。

    百姓想活在河北东西两路,简直难上加难,有兵灾,还有,还没地种。

    逐渐外逃的河北东西两路的百姓,直接让河北变成了赤地。

    不仅如此,这种不允许出城而战的消极防御心态,直接导致了辽人采用绕开坚城而过、置之不理、长驱直入的战略,肆意掳掠宋人腹地。

    王冲当初领着二十万兵马,看着真宗皇帝和辽圣宗皇帝打的热火朝天,按兵不动,是有法理依据的,那就是来自宋太宗的战略指导思想——不得随意出城迎战。

    这种指导思想,让河北两路,变成了没有人烟,没有耕地只有洋淀的赤地。
1...7677787980...29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