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北宋当明君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吾谁与归

    可是为什么要反对!

    这可是一等一的大好事!

    为什么李纲要拦着自己呢赵桓有些想不明白。

    李纲这个太宰做的很有水平,只要是小事,就算是赵桓昏聩些,他李纲都当做视而不见。

    比如那个一直没有名分的李清照和朱凤英,李纲连提都不提。

    赵桓想了想,李纲真正拦着自己,不让自己干的,似乎只有自己决心杀赵佶的那一次。

    而事后,赵桓也真的觉得,现在不是杀的时候,以后也没有杀的必要了。

    那就是个废物了,没有必要去理会。

    现在,自己依法治国的理念,甚至连自己都约束到了法律的框架之下,怎么看李纲的态度还是这么坚决呢

    赵桓从大庆殿走到了文德殿,等着李纲、宗泽二人来到常朝殿。

    “官家,今日殿上臣莽撞的忤逆圣意。但是董承真的不能杀。”李纲还是把腰板挺直了。

    赵桓给自己立的人设是仁义,还有从谏如流,所以他倒是没有对李纲有太多的不满,皇帝也是个人,有时候也会想歪的。

    “说说理由。”

    “坊间传闻。这是臣第一个的想法,本来商税改制就涉及到了国朝根本,与均田之事,都是我大宋最急迫解决的问题,董承死,则商税改制半途而废的可能性很大。”李纲说道。

    赵桓想不明白,这和依法治国有什么关系

    “李太宰,依法治国才能让坏人得到应有的惩罚,不分勋贵,不分老弱,全部一律平等……”

    赵桓说了个半截,自己就停下了。

    一碗水端在手里,端得平吗

    所有人不分勋贵、不分老弱一律平等天下就没这个道理。

    李纲知道表现自己作用的时候到了。

    他其实一直以为官家御驾亲征前后这段时间,官家表现的从谏如流,只是为了应对危局,才表现的那么仁义和宽恕。

    现在看官家的样子,似乎是真的本性如此。

    “依法治国的出发点,绝对是好的,臣也听懂了官家话里的意思,但是现在不是普及这个的时候。”

    “臣要说的其二,就是前些年党争弄的民不之法,法不束民,百姓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法,怎么去遵法”

    “但是礼,却是根深蒂固,所以,现在的大宋朝,现在这个时间节点上,不适合依法治国。”

    李纲客观的陈述了他为什么反对现在推行依法治国理念,他不是反对这个理念,而是反对这个时间节点。

    “官家,臣记得当时官家突然起了兴致,到了臣管的广备攻城作,问了臣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工匠们用雕版印书。”

    李纲这话一出口,赵桓有些懂了,为何李纲如此反对自己的依法治国。

    识字率。

    其实李纲之前说的那些他都懂,也曾经权衡利弊的考虑过,最终他还是决定不赐下赦免诏书。

    目的就是不惜一切代价趁着这个案子,把这个理念普及下去。

    但是最后一个识字率上,赵桓是真的没想到,识字率是个老大难。

    不识字,则不可能知道法,




第二百八十九章 胡神医和赵神医的隔空对话
    “周寺卿,你负责将这缓刑的逐项事宜,编成札子,承到御前来。闪舞www”



    赵桓看着周三畏说道。周三畏点头称是。



    赵英在赵桓的耳边轻轻说道“官家,太上皇那里出事了。”



    赵桓脸色数变,他还指望这赵佶这个牌坊,把除了赵构剩下的皇子骗回京呢。



    这怎么出事了



    一切都好好的,能出什么事!



    “好了,若是无事,暂且退下吧。”赵桓屏退了外臣,问道“赵都知,出了什么事”



    赵英叹气的说道“刚才碰到了李师师姑娘在外面候着。说是求见官家。”



    “臣就问了问,结果是太上皇那,出了事。前两天太上皇一直说自己腰疼,四肢发冷,大夏天的裹着个被子,死活不出来。”



    “找个御医,让沈从陪着去看看。”赵桓挥了挥手,让赵英下去了。



    太上皇是因为朕没收了童贯留给他的钱财和铺面,他才如此模样吗



    沈从和李师师配合当着赵佶的面,把童贯留下的钱给拿走了,赵佶当时蒙着眼,听到了动静,也没言语,继续玩闹。



    当时不说,现在这个时候了,闹什么



    赵桓心思杂乱的看着札子,没过一会儿赵英就回来了。说道“御医说,太上皇他腰膝酸软、两腿无力、心烦易怒、眩晕耳鸣、形体消瘦、失眠多梦、颧红潮热、盗汗、咽干、阳强不倒、而又亢进。”



    “他倒是挺易怒的,不过他什么毛病说人话。”赵桓不耐烦的说道,他哪知道这是什么毛病。



    “房事过度,肾虚了。”赵英赶紧说道。



    “御医给太上皇开了两个方子,拿不准,就拿来给官家看看。”赵英掏出两张纸,给了赵桓。



    赵桓一愣,自己会什么医术让自己看看



    “开药方的是胡元吧。”赵桓问道,估计也就胡元把自己当成神医去看了。



    赵桓打开两个方子,看了两眼,就是冒着一头冷汗,这个胡元这两张方子,一张是大补之药。



    以野人参为主药的大补元气特效方,以人参、黄芪、红枣、当归、枸杞、冰糖等为成分。



    而赵桓在方子上居然看到了雷公藤和关木通。



    历史翻译机,连名词都能翻译了系统你升级了



    ……



    另一张方子名为四神丸,肉豆蔻、补骨脂、五味子、吴茱萸。



    胡元很贴心的多写了几个字,温肾暖脾,涩肠止泻,补下焦元阳,需禁房事三月。



    赵桓沉默了,现在决定权在他手里了,他可不是神医,但是也明白虚不受补的道理。



    “太上皇看过了没”赵桓问道。



    赵英摇头说道“胡御医刚写好就送过来了。”



    赵桓点头,说道“那就让太上皇自己选吧。”



    赵桓其实很想选第一个方子,但是他不能选,也不是胡元故意挖坑,涉及到太上皇的事,都得问他这个官家,所有宫里人都懂这个规矩。



    赵英拿着两张方子跑回了艮岳宫,结果还没进宫,就碰到了李师师站在门口等着他。



    “赵都知。这急匆匆的,是官家选好了方子吗”李师师媚笑着问道。



    赵英摇头,说道“官家国事繁忙,说一切太上皇做主就是。方子也没看,就让咱家送过来了。”



    “师师姑娘一起进去吧。”



    赵英又不是不识字,也不是不知道规矩。



    这两张方子,官家是不能选的,甚至对外来说,官家



第二百九十章 史上第一奸臣上线
    “沈从,安排下,朕要去邢狱,顺便见一下董承。闪舞www”赵桓对着沈从说道。



    李纲、宗泽等人最想不通的地方的地方,就是赵桓为何执意要杀董承。



    即使官家意识到了自己的执政理念,可能出现了些许的认知偏差,但是他依旧执意的判处了董承死刑。



    而选择了缓刑来解决这个问题。



    直接下旨特赦就是。为何赵桓执意如此



    赵桓最大的目的就是打破祖宗之法。



    当然这个祖宗之法,自然是驴车皇帝重文轻武的祖宗之法。



    熙宁四年,宋神宗召开御前会议,两府宰执商讨推广交子、保甲法等新法事宜,最后演变成了宋神宗与保守派的代表文彦博的撕逼大案。



    文彦博为了反对王安石的新法说“祖宗法制具在,不须更张,以失人心。”



    宋神宗反问道“更张法制,于士大夫诚多不悦,然于百姓何所不便”



    其实神宗皇帝已经出离的愤怒了,如果换成坊间的话,神宗这句话就是对变法反对声音最大的不是你们士大夫么屁民们有什么资格说三道四



    文彦博直接了当的怼了宋神宗一句“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



    把宋神宗怼的哑口无言。



    当然神宗受限于祖宗之法,没能把文彦博怎么样,文彦博甚至在神宗死后,当上了平章军国重事,和现在的李纲一样的位高权重,不可一世。最后以少保致仕。



    但是蔡京在文及甫一案,替神宗皇帝出了一口气,还把文彦博弄上了党人碑。



    文及甫是文彦博的儿子。



    然而为与士大夫治天下这句话的本身,代表了一种名为双轨政治的绥靖政策。



    在徐元庆案中,陈子昂力排众议将国法放在最高的位置,处死了徐元庆。



    但是事后,陈子昂也不得不向舆论妥协,将徐元庆厚葬,亲自写了墓志铭和一份荣表,传遍天下。



    来宣扬为父母报仇的正确性。



    赵桓要改变的正是这种双轨政治,一边是礼法,一边是国法。



    赵桓对董承的严加处置,其实也是一次争夺国权,树立国法的试探。



    朝臣们也正是意识到了官家这种做法,是在削弱他们的话语权。



    礼法是由谁解读士大夫。



    国法是由谁制定,解读国家。



    然而到最后,双方在缓刑一事上,都做出了让步,赵桓将缓刑的条例编纂交给了周三畏,其实将这个缓刑的标准,制定给了士大夫。



    这就是缓一字的奥义。



    赵桓之所以没有强行让朝臣们吃下董承必须死的结果,是考虑到了时代的局限性。



    但是相比较之前,国法的重要性在这个案件中,已经得到了确认,这就够了。www



    饭,一口一口吃,路,一步一步走。



    “董承。”赵桓看着面前面黄肌瘦的董承叹气。



    “草民拜见官家。”董承跪坐着拜见皇帝,他很奇怪,为何官家想要见他。



    赵桓笑着和索道“朕其实在这个案子发生之后,李若水,李府尹已经跟朕说过你的事。也是朕命李府尹重新调阅了卷宗,然后,借此处理掉了一批官吏,除掉了汴京城里最大的帮派,青龙帮。”



    “朕能够理解你的想法,但是朕不支持你的行为。”



    “为父母报仇,是理所应当、天经地义之事。但是你这个报仇的法子不对。万一你要没杀了秦伍,反而被秦伍杀了,你又当如何”



    董承想了想说道“草民当时一时冲动,也未曾想那么多。”



    “那你觉得这件事,怎么做才算是正确的做法”赵桓问道。



    董承满头是汗的说道“草民最开始的时候,想到的是报官,可是草民一想到母亲冤案,就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选择了私刑。”



    赵桓点头说道“你知道燕瑛做开封府尹这几年,办了多少件像你母亲一样的那种案子吗”



    “整整七十六起类似案件。所以,周三畏周少卿,说朝堂应该感谢你,如果不是你,朕也不知道有如此多的冤假错案发生。”



     



第二百九十一章 铁骨铮铮秦教授
    李清照的母亲王氏,是元丰年间的宰相,文恭公王珪的女儿,王珪的孙女嫁给了秦桧。

    所以李清照与秦桧的妻子王氏应该为姑表姊妹。

    当然这样的亲戚关系,看起来略微复杂,但是这都是过年上门磕头的亲戚关系。

    赵桓到现在收到秦桧的札子,共有两份。

    第一份是在金兵围城的时候,秦桧上书言“不宜示怯,以自蹙削。”

    这句话,是秦桧坚定的站在主战的立场上,说不能向敌人露怯,否则就是自削弱国力。

    第二份札子,是前段时间金人要和大宋言和,而秦桧听闻,金人意图割据三镇之地时,他上的札子。

    一张反对状,但是这张反对的札子,他秦桧并不是一个人上书,而是他找到了御史中丞,台谏长官赵鼎一起签名,

    上书反对议和,割让郡县,言辞之激烈,大有割让三镇,就撞死在大殿上,死谏的意思。

    赵桓和秦桧的接触只有这两次,因为秦桧官职不入五品,连朝会的资格都没有,所以赵桓并没有见过他。

    如果仅仅从这方面看,秦桧看起来是个有骨气的人,但是赵桓是一个有系统的皇帝啊!

    【历史事件提醒:建炎元年,1127年,秦桧与赵佶,一起写了一份信,是给完颜宗翰的书信,向金国酋长摇尾乞怜,言:使子子孙孙永奉职贡。】
1...979899100101...29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