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北宋当明君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吾谁与归

    【完颜宗翰大喜,因为当时的孙博、何栗、陈过庭等人表现出的气节,让完颜宗翰有些恐惧,守节不屈。但是唯有赵佶与秦桧见风使舵。完颜宗翰赏赐了一万贯,绢万匹给了秦桧。】

    【秦桧也因为这封信,被留在了燕山府,先做了任用,而后做了参谋军事,完颜宗弼设宴时候,还会叫上秦桧一起,左右侍酒者,皆为中都贵戚王公之妻妾。】

    【感受到了趋炎附势的好处的秦桧,感受到了权力的好处之后,一发不可自拔,建炎三年的楚州保卫战中,秦桧写信劝说楚州百姓投降。】

    【楚州百姓抑痛扶伤以巷战,虽夫人子女亦挽贼俱溺于水,来回答了秦桧的劝降信。】

    【秦桧的三四年的金国生涯,真切的感觉到了趋炎附势带来的权力的好处,观其一生,都在为权力奔波。】

    【百姓们的眼睛是雪亮的,临安城的百姓皆言:秦相公是细作,并且把这句话贴到了秦桧的家门口,这一贴就是三十余年,未曾断绝。】

    【秦桧是善于伪装的,连老谋深算、明察是非的李纲,也曾上书言秦桧精忠许国,立大节于宗社倾危之秋。不过很快,李纲就发现归来的秦桧的本质。】

    【李纲负责帮忙赵构建立了南宋朝廷,在朝堂上有惊人的影响力,所以秦桧被李纲安排了。长达七年,秦教授一直被闲废多年。】

    赵桓还在看秦桧的资料,秦桧这家伙很会拍马屁,当时是宋朝洛学的扛鼎人物,这个洛学就是程朱理学在大宋的名字。

    绍兴七年出任枢密使,然后开始了坑岳飞的计划,因为岳飞的兵权最重,收复建康,定鼎之功的岳飞也深受赵构信任。

    只有彻底斗倒了岳飞,他才能够彻底杀死南宋北伐的决心,进而借着金国的威名,稳固自己的相位。

    在重文轻武的大宋,想斗到一个功勋卓著的武人,简直不要太简单!

    仅仅不到三年的时间,岳飞就死在了秦桧和投降派的赵构手里,书天日昭昭而绝世。

    杀死岳飞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秦桧不得不在赵构的授意下,发动了诏狱,杀了一百多朝堂上的士大夫,才算让朝堂之中的反对之声消散。

    而当时的韩世忠心灰意冷上书言:“陛下尚不觉悟,竭民膏血而不恤!忘国大仇而不报!含垢忍耻!举天下而臣之甘心焉”

    韩世忠指着赵构的鼻子骂赵构,问他忘记了当初的耻辱了吗

    举天下之力臣服于异族,甘心吗然后得到的回答是岳飞死,而韩世忠也致仕,离开了朝堂。

    当然秦桧和赵构这对君臣,非常有趣的就是,他们都没有自己的后人,儿子都是领养的。

    无后。

    文武百官,都和秦桧与赵构这对狼狈为奸的君臣做出了抗争。

     




第二百九十二章 赵构自立为吴王
    按照秦桧的个性,面对强权的皇帝,还真有可能锻造出一个铁骨铮铮的舔狗来。

    赵桓对此还是有点信心。

    秦桧从牢里出来的时候,面对一纸调令,心情异常的复杂。

    他被罪责调到了河内新军营,充当了马倌。

    这个马倌还要参加日常训练,在岳飞回到汴京,各路选出的儿郎到达汴京的时候,他还要参加军训。

    秦桧的心情异常的复杂,收拾行囊的时候,他忽然收到了他老师,汪博彦的来信。

    汪博彦是他的老师,而汪博彦许给秦桧在吴王赵构那里的官职,是中书舍人。

    这个官职是宰相的前置,负责给皇帝写诏书,了解天下时事,洞观天下大事,为他日成为宰相做准备。

    秦桧无比的犹豫,现在他只是一个密州教授寄禄官,实际上在太学教书,面对这个中书舍人的官职,对他的诱惑,无比巨大。

    一个马倌,一个中书舍人,就在他的面前摆着。

    秦桧真的犹豫了。

    而此时的赵构已经在临安的行宫自称吴王,其法理依据是他伪造的宋徽宗赵佶册封的诏书。

    只不过所有人都知道那是个幌子。

    真正的册封诏书来源于金国。

    【咨尔宋康王赵构。不吊,天降丧于尔邦,亟渎齐盟,自贻颠覆,俾尔越在江表。用勤我师旅,盖十有八年,于兹。】

    【朕用震悼,斯民其何罪。今天其悔祸,涎诱尔衷,封奏狎主,愿身列于藩辅。】

    【今遣光禄大夫、左宣徽使刘筈等持节册命尔为帝,国号宋,世服臣职,永为屏翰。呜呼钦哉,其恭听朕命。】

    这才是赵构成为吴王的最大依仗,来自于金国,而使节是刘筈。

    当然赵构还没有那么不要脸,将这封诏书在他自封吴王的时候,念出来。

    这封诏书只有他和几个人知晓而已。

    他告诉金国使者的理由是,在等朝政稳固的时候,等到登基为帝的时候,再用这封诏书。

    刘筈是刘彦宗的第二个儿子,而刘彦宗已经死在了宇文虚中皇城司的刺杀下。

    在汴京城下,宇文虚中破釜沉舟的一击,不仅仅杀死了刘彦宗,还有郭药师。

    刘筈并没有觉得作为金国使臣有什么丢人的事,但是面对赵构的请求,他还是同意了。这事不急,只要他赵构认就是了。

    “杜少宰。”赵构端坐在龙椅上,笑道:“朕对你还是不错的,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这个官职还是不错的。”

    赵构喊的人就是杜充,原来是集英殿修撰,原沧州知府。

    赵构手头实在是没什么人,梁世成本来要做右丞相的,可惜梁世成在扬州应奉局,身负重伤。

    所以,只能任命了杜充,而杜充的官位除了右仆射同平章事这一官职以外,还是江淮宣抚使,主管长江防务,还负责平叛江南的盗匪。

    之所以赵构如此任命,是因为杜充本来就是沧州知府,当时金人南下,金人在燕京路上,征签军随行,而当时杜充杀掉了这些签军。

    江南盗匪横行,曹成、李成、钟相、杨幺等大盗割据一方,每个人都有数万水兵,实在是难以处理。

    而赵构这边实在是没有打过仗的人,所以只好认命了杜充。

    当然,赵构并不清楚,他认命的杜充,其实杀死的根本不是签军,而是当时沧州地界上,从燕京路逃回沧州的汉人。

    他以这些汉人都是金人的内应为由,不论男女老少全部杀害。

    以人头论军功,骗了不少赏金。

    不仅如此,他还逼反了丁进、杨



第二百九十三章 赵构为何把皇位传给太祖一系?
    “官家,眼下最重要的事,乃是定国本,以安民心。www”汪博彦站出来说道,他是赵构册封的左丞相,尚书左仆射。



    “汪太宰所言有理。”赵构点头说道。



    国本是什么,就是太子。



    但是赵构目前,没有儿子,他之前有一子,早早夭折。



    现在赵构的王妃还在汴京城里,肚子里有个娃娃,还未降生。



    所以,赵构必须赶紧生一个儿子出来。



    否则汴京那边万一是个儿子,那就是正统,万一汴京皇帝给未出生的娃,册封一个吴王世子出来。



    赵构图谋的一切,都给汴京做了嫁衣。所以,生一个娃,是赵构迫在眉睫之事。



    对于太子之位,他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他现在毕竟没有称帝,所以只能选世子过度一下。



    “汪太宰以为如何是好”赵构问道。



    汪博彦沉吟了半天说道“此事,臣不敢多言。”



    现在赵构没有世子,但是在汴京的王妃,肚子里有个娃,如果让汪博彦说,那就是等孩子出生,如果是男丁,就立汴京王妃肚子里的孩子,做世子。



    赵构笑道“开选秀,择良人入宫。在未有男丁时,朕欲先择两个赵氏宗亲,以继承国家社稷。以防不测。”



    “不知汪太宰以为如何”



    汪博彦沉默,正统性上,肯定是选择汴京肚子里的孩子最为合适。www



    但是看赵构的意思,现在是必须马上定下来,以防止汴京掌握主动。



    但是他实在是不想如此。



    大宋仁宗皇帝无后,然后从濮王赵允让的孩子中,选了赵曙为养子,并定了赵曙为太子。



    仁宗皇帝仁义一生,崩后传位给了赵曙,赵曙也就是宋英宗。



    但是赵曙在仁宗死的时候,就直接称病,连仁宗下葬,都未曾亲去。



    结果在仁宗皇帝刚刚死了十四个月的时候,宋英宗,也就是仁宗的养子赵曙,就动起了歪脑筋。



    他朝议追封自己的亲生父亲濮王赵允让。



    朝廷分为两派,一派认为应该称仁宗皇帝为皇考,而称濮王为皇伯。



    一派认为应该称仁宗皇帝为皇伯。



    也就是说宋英宗这个养子,不想认仁宗皇帝当自己爹了。



    这场政治事件,被称之为濮议。



    把当时的曹太后,也就是仁宗的皇后,曹彬的孙女,给气的七窍生烟,决议要废了宋英宗的皇帝之位。



    两宫不和,给当时的朝堂带来了极大的震动。



    而韩琦之所以被称为两朝顾命定册元勋,也是因为当时韩琦周旋于两宫之间,不断的左边劝劝,右边劝劝,让曹太后认了宋英宗这个不孝子。



    最后,宋英宗成功的认了自己的生父赵允让为皇考,也就是父亲。闪舞www



    认了自己的养父仁宗皇帝为皇伯,也就是伯父。



    宋英宗这个不孝子干的这些事,就像一把悬在头上的剑一样,随时都可能让想要过继兄弟之子的无后君王,时时警惕,防止养子不孝这种事端。



    所以,汪博彦一听要选一个赵氏宗亲继承大统,心中警兆陡升。



    “不知道官家,要怎么选”汪博彦小心谨慎的问道。



    赵构不可能不知道宋英宗皇帝干的那些事,所以他到底要如何选择



    这个时候,赵构神秘一笑说道“朕前些日子,收到了孟太后的书信,言汝祖自摄谋,据我位久,至於天下寥落,是当还我位。”



    “孟太后说是梦见了太祖皇帝,太祖皇帝说帝位该回到他这一系了。所以朕决议,在太祖皇帝一系中,选出养子来。”



    汪博彦心服口服。



    宋英宗皇帝,之所以可以完成濮议,当上皇帝,立刻不认仁宗这个爹,而是认了自己生父做爹。



    完全是因为当时的濮王势力庞大,本家势力强大,则有可能干出英宗皇帝,这种孝子孝孙干的事。



    而且当时韩琦最开始也是想让英宗皇帝认仁宗皇帝当爹,到最后选择了妥协。



    濮王一家本家势力极为强大,连曹太后这种角色,都只能捏着鼻子认了这个不孝子干的事。



    可想而知,本家强大,对于过继为帝这种事,很有很能再出一个英宗皇帝来。



    赵构是太宗皇帝一系,而选择太祖皇帝一系,则没有这么多负担。



    &n



第二百九十四章 赵构还是个人
    赵构此次来到临安可不是泥马渡江而来,没有长时间骑马,所以他现在还不是个天阉。

    此时,他对未来还是极有信心,南方天气潮湿温热,他坐拥一淮,两川、两浙和江南大部分地区。

    要钱有钱,要粮有粮,手中将近千万户,超过三千万的人口。

    他最关心的就是正统,那么在他自以为完美的计划中,收养太祖皇帝的血裔,还能增加自己的正统性。

    一举多得,简直完美。

    汪博彦沉默不语,官家的这个决定非常英明,他思前想后,似乎没有什么不妥的地方,然后说道:“臣这就派人到秀州去接世子。”

    还没册封,汪博彦已经叫上了世子,地主联袂给了现在的吴国,大量的金钱和粮草,招人练兵,以黄河为天险,据险而守,万无一失。

    “官家圣明。”应声虫们都在大声的说道。

    汪博彦继续说道:“臣有一外甥,素有贤明,政和年间的进士及第,算的是治国之臣,之前和官家说过的。”

    赵构点头,秦桧他还是知道的,也在诗会上见过几次,对于这个名字,他还算熟悉,他笑道:“现在正是用人之际,为贤是举。这吴国之盛,还需诸君与朕一同并肩而行。”

    普通的临安百姓,并不知道他们头上突然多了个吴王,他们也不需要知道。

    粮税有乡绅经纪负责,商税有员外扑买负责,该怎么交税一如过去,只是多了几个名目,多收几个铜板而已。

    赵构还是决定养民的政策,并没有直接加大税收,而是缓缓图之。

    除了一个郭永给他添了点堵,这次的自封吴王的事,完全没有任何的差池。

    “官家,臣有一言,不当讲,但是臣还是要讲。”两浙转运使李椿年站了起来。

    前有郭永,这次有他李椿。

    他左右看了看,这吴国朝堂满是乌烟瘴气,如果不是他本身就是浙江转运使,家族势力盘根纠错,他是断断不会在这吴国为官。
1...9899100101102...29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