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生如戏唱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于长生

    反正现在不接生意,小半仙去马市赔马车的钱,顺便又买了匹马,策马直奔弘法寺。

    这也不奇怪,好不容易盼到了正儿八经的高人,纵使小半仙并没指望自个儿能得到老和尚的指点练成绝世神功,可能学些防身的真本事也是好的。

    今日弘法寺祈福,身为弘法寺的主持,印顺大师显然是对这等祈福仪式驾轻就熟了的,一切都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印顺大师的脸上满是慈祥的微笑,时不时地还出言为信众指点一下迷津,一派高人之做派。

    印顺大师曾想去西方朝佛,也想上山找一个幽静的山洞闭关修行,但都不能成行。

    他看到自己一旦走开,一寺人都会生计无着。

    后来印顺大师终于明白这佛不能只靠消化思想来度过时日,而是需要信徒的供奉来活的。

    那些进香者到山上,与和尚们一起喝茶,闲聊。

    毕竟这些和尚也都很文雅,很健谈。

    他们为香客们提供丰盛的素斋,同时也从香客身上赚到一大笔钱,也充实了自己的金库。

    而这些进香者于是便带着重新焕发起来的精神,更加充沛的生命力,下山回家去对付艰难的日常生活去了,这便是佛理。

    小半仙不能否认这佛教在百姓的活模式中的地位。

    可是佛家要人忘我忘我,世人真能做到忘我,还需劳烦佛来如此舍身相劝

    可见我佛慈悲亦存苦心一片,是个有心之佛,并非无心。

    佛陀圆寂前有一句话:吾四十九年住世,未曾说一字。

    佛陀说自己说了这么多年法,其实未曾说法。

    因为真正的智慧是没法儿说的,是虚无缥缈的,而不是告诉你是而是,这就是真理。

    所以,佛陀是认知事物本来面目的觉悟者,而世俗成见、言语概念、习性执着,为假象所迷。

    佛终于露出一个巨大的微笑,这个微笑再也没有在他脸上消失。

    关于这个微笑,前世有很多预言,后世有很多传说。

    其中一个预言是,千亿年之后,有佛露出微笑,其大小超过荷花,不可估量,其色碧如菩提树叶,从不同角度看过去,有不同的深浅。

    预言又说,当佛的微笑出现的时候,这个佛就得到了可以传授的道,他就成了时间和空间里唯一一个可以救众生的佛。

    和这个佛相关的一切都可以被无限细分,每个细分都完整无损,包含全部佛法,众生和任何一个细分接触,都有了悟佛法的可能,了悟之后,脱离生死,永无烦恼。

    小半仙认为倘若命运要被虚无的东西左右,这虚无至少要强大得能够具体,比如金钱,比如权力,而不是一句空话。

    但命中注定人人都有死亡的一天,这真是躲都躲不过的一件事。

    可是这世间最容易的事是坚持,最难的也是坚持。

    说它容易,是因为只要愿意,人人都能做到。

    说它难,是因为坚持下来的终究不多。

    如果总盯着名利,眼中了了,心下匆匆,想要取得真经、修成正果,无异于痴人说梦。

    毕竟人家印顺也挺忙的小半仙就不打搅了,所以小半仙没有与这位主持打招呼径直往弘法寺的柴房而去。

     




第一百七十二章 最近虞城不太平!
    已经许久没做过这种体力活了,小半仙肚子空空,一丢斧头就直奔清净和尚的卧房。

    只见这一间小屋子里,正面放一张被褥,四周堆了破桌子烂板凳。

    两只破箱子,索性放在被褥上面,真有些不相衬。

    小半仙脱了僧衣叠好放在架上,看着桌子上的食盒,又撩起汗衫擦干净脸上的汗水,再看了看桌上的一大杯子茶水咕咚咕咚地全喝了下去。

    疲劳口渴的人能喝上一口清凉的水,那味道可堪比琼浆玉液。

    这时清净僧也跟了进来,他只见小半仙右手先灌了杯凉茶,这凉茶是大杯的一气喝下看来是渴坏了。

    小半仙连喝三大碗凉茶,依然只觉得灌了个水饱,不过一身疲惫也算是缓解了过来。

    此时!

    小半仙掀开桌子上的食盒,见里面实实在在的馒头,眼都蓝了,当即欢呼一声扑上来,左手就开始就着咸菜啃馒头。

    由于小半仙那空空的肠胃急于容纳下食物,小半仙此时是饿极之际,吃得也是十分香甜!

    所以小半仙不管是什么吃起来都是无比香甜的,就是吃个馒头加咸菜也可以吃出山珍海味的味道。

    生活!

    就像是一壶岁月熬成的茶,熬的时间越久,颜色越浓,可苦味也越重,斟一杯喝在嘴里,舌尖上弥漫着浓浓的苦涩,久久都不会散去。

    或许,小半仙平常喝起来那无色无味的白开水,是没滋没味的,可至少也能解渴!

    但是如今喝起来,便如琼浆玉液一般,令小半仙惊叹不已。

    轻啜慢啧,初始略有一丝苦涩,继而满口清香。

    凉茶入口,嘴里已是甜丝丝清凉凉,满腹舒坦还休的惬意与顺畅!

    还有平日里菜肴有千滋百味,固然有千百种滋味,但是这时小半仙才发现,最温暖、最好吃的其实只是普通的馒头!

    正如生命中的酸甜苦涩辛辣,再诸彩纷呈、跌宕起伏,最终希望的也不过是牵着自己喜欢人的手看细水长流的平淡幸福。

    小半仙发觉,这菜肴就像人生,一切形容人生的词语都可以用来形容菜肴,酸甜苦辣辛!

    菜肴是唯一能给小半仙最直接感受就是这些滋味的东西,无法想象没有酸甜苦辣的饭菜,甜究竟是什么样子

    苦又是什么味道

    一朵花里一世界,一杯水中一菩提,真正的爱情是在涩甜尝尽后依旧能守候一盏茶的温度,平淡的幸福是暖香永久!

    小半仙已经吃的差不多了,又低头抿了一小口,茶水的味道极富层次,先是淡淡的涩,然后是甘,最后竟然变成了丝丝的微甜!

    就好比小半仙刚喝的第一口凉茶,茶水一入口,这茶香的味道就四溢开来,犹如人生初年,小半仙刚入尘世,味淡而清香!

    这二三口茶犹如最,小半仙进入青壮年,拼搏进取,充满坎坷,其味浓烈醇厚。

    这茶至数口,味淡而涩甜,犹如小半仙的将来,俗念淡化,回归自然!

    小半仙此时抬起手臂,又喝了一口凉茶水,口中虽然勾出一股清淡,但第一口茶的余韵仍悠长的回味着。

    此时!

    清净僧见到小半仙二话不说左手就取了自己的早餐馒头,还在嚼也很是心疼。

    而小半仙那右手握了茶壶柄,将嘴对了茶壶嘴子吸着,全然一点都没有名门世家的风范。

    还有小半仙那两双眼睛出神,不知道在想着什么,不过清净和尚再看小半仙那发呆中还可以狼吞虎咽的模样,实在是不忍直视!

    “就知道你这臭小子心眼多,才隔两日就跑到老衲这来要做什么”

    清净和尚终于忍不住开口询问小半仙来这里找自己的原因了,小半仙还以为这位老僧已经算出来了呢,害得自己白白劈了半天的柴。

    小半仙吃的急了差点被一口馒头噎死,喝了半杯茶才缓过来。

    “老前辈,明人面前不说暗话,这虞城最近越来越不太平了。”

    小半仙这才与清净僧说出缘由,清净僧也是有所明悟的样子。

    “这尘世中又有哪处是太平所在。”

    清净和尚开口幽幽说着佛理,可是小半仙才不吃他这一套,这群和尚就会装清高。

    “老前辈当真不管”

    小半仙试探性的询问着这位老僧,毕竟他也是有着**力的得道高僧。

    “这时代已经不是老和尚的时代,不过老和尚的衣钵的确是需要传承。”

    清净和尚此言一出,小半仙顿时来了精神,看来自己有戏了!

    “老前辈瞧我资质可还行”

    小半仙立刻开口,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啊!如果自己佛道同修将来本领超越祖师也不是不可能的!

    “你倒打起老衲的主意来了,焉知老衲没有传人。”

    清净和尚这句话算是给了小半仙一记爆栗,难道这位老僧已经有了传人

    “他人在哪里”

    小半仙有些惊讶的开口询问,老僧却瞪了小半仙一眼。

    “一年前老和尚让他云游阅历,前几日收到书信,应该这两日就该到了。”

    清净和尚回答了小半仙的问题,这下小半仙的内心是奔溃的,看来这位老僧不打算收自



第一百七十三章 涅槃功
    听到了这位高僧终于愿意传授自己一些功法,可把小半仙乐坏了!

    “就知道老前辈疼我!”

    小半仙一把揽住清净和尚削瘦的肩膀,看起来就好像两人是多年未见的好朋友一样。

    “这功法说起来也是一位佛门老友传授给老和尚的,只是不适合我那徒儿修炼,倒颇适合你。”

    对于小半仙这么没脸没皮的人,清净和尚也当真是一点办法都没有。

    可是小半仙一听老僧这句话之后,就起了警惕之心!

    “若不是要欲练此功,必先自宫吧,要是如此,我可不学。”

    小半仙当即开口,如果是这样的话,小半仙就是打死也不学!

    清净和尚一脸嫌弃的拿开了小半仙搭在自己肩膀上的手,还撇了小半仙一眼。

    “胡说什么,只是要练此功必须童子之身。”

    清净僧的这番话让小半仙一听之后顿时无语,敢情连和尚都不是童子身了他却还是......这是在讽刺他吗

    “算是便宜你了。”清净和尚道。

    那位佛门高人将这套功法命名为;涅槃功,初听这名字时小半仙吓了一跳。

    “其实所谓的涅槃,就和你们道家说的‘天人合一’是一个意思。”清净和尚道。

    ‘天人合一’四个字,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最为不易,要排除心中一切杂念,以一己之身与天地沟通。

    那些妖精修炼最期盼的就是能化为人形,不为其他,只因人的形体才是与天道最为契合的。

    而童子童女之身最为纯净,最容易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你若学会此功法,可以激发出自己最大的能力。只不过佛道终究不同,你要自己融会贯通,否则可能会走火入魔。”清净和尚道。

    “这么严重”小半仙挑眉道。

    “那你学不学呢”清净和尚道。

    小半仙想了想,不学白不学!谁知道这老和尚有没有夸大事实。

    “那就开始吧。”

    小半仙当即开口,而且也已经做好准备学习这门无上功法了!

    “阿弥陀佛,去,脱了上衣,盘腿坐在院子中间。”清净和尚微笑道。

    关于情节,我们最经常听到的“经典”定义便是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的观点:“情节是悲剧的第一原则,也可以说是悲剧的灵魂。”还有另外一个人们广为引用的定义:“……情节,即人物之间的联系、矛盾、同情、反感和一般的相互关系……某种性格、典型的成长和构成的历史。”(高尔基语)

    亚里士多德的话似乎只是对情节的重要性的描述而不是其定义。而第二种说法看起来则更像是对叙事作品结构的某种描绘。那么,什么是情节呢

    广义上的情节是指作者按一定的创作意图在其作品中所讲述的事件。比如我们说的情节是加拿大人汉奈在英国无意间卷入了一起间谍案件,历经艰险,终于使案情真相大白的情节是农丈夫被村长打伤,为了“要个说法”而几次告状。

    这样的定义当然是正确的,但它只涉及了作品



第一百七十四章 四重境界
    小半仙瞠目结舌,但还是照做,精赤着身子一出房门,瞬间冷的一哆嗦,走到院中盘腿坐下。

    “佛法以心为本,以身口为末。心涅槃功法一共分为四重境界,第一重名为空心静坐。空心静坐,百无所思,以为究竟,即着空相,断灭诸法。”

    清净和尚也走到了小半仙的面前,讲述气了涅槃功法的第一重境界分化。

    那么,“我是因何而生我是因何而灭生灭之后是否还有生灭”依照佛教的说法,人是从缘而生的,在某一个时空中,由色受想行识的习气,汇聚了眼耳鼻舌身意,假合了地水炎风空就形成了我的人身,等到缘尽了,四大毁坏,一切都归于空无,只留下在种子里的识,等待下一个因缘的会合,如此不断的成住坏空、生住异灭、生老病死、这就是轮回。

    专心修前行,自然无人我是非,贪嗔、嫉妒、恼害之心也少了。

    前行修得好,远离世间八法,对境无妄心,就是禅定。此定不着定相痕迹,行住坐卧不离其中。

    “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佛法无边,只度有缘人,纵是皈依法门,仍避不了哀怨情仇。唯万境皆空,方能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万法皆空“这个空是缘起性空,无而显、显而空,不是不存在。你我的究竟本质是空性,却仍有你我的显现;事物的究竟本质是空性,仍有因果的显现。

    在不拣择的情况下,我们能维持自心的明净,而只有在明净的情境,自性才显露出来,这也就是禅宗最重要的教法,为修行第一要义;唐朝以后才有禅净双修,一方面求见性,一方面祈求佛力救拔,以致现在显教里最大的两个宗派,一是禅宗,一是净土宗。
1...4344454647...19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