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逆流黄金岁月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浮生如草

    只是楚阳并没想过要深度涉足。他要四驱玩具赛车的漫画版权,只是为了避免四驱玩具赛车大火之后引起不必要的纠纷罢了。

    是的,一切只为销售推广四驱玩具赛车服务,就如前世岛国那个谁谁谁捣鼓出《暴走兄弟》三部曲一样,其实不过是销售迷你四驱车的软广告。

    只是软广告有剧情,跌宕起伏,更容易深入人心。前世,依靠《暴走兄弟》动漫,田宫模型的迷你四驱车在全世界起码撬动了数十亿美元的市场。

    作为迷你四驱车的发起者,龙头企业,很长一段时间,田宫模型公司几乎是将迷你四驱车的市场垄断的。

    田宫模型公司凭什么能做到垄断是市场上没人仿造迷你四驱车吗怎么可能!只要有利可图,市场就不会缺乏山寨。只是前者靠着动漫宣传,旗下生产的迷你四驱车已经形成了品牌,类似于超级ip的存在,深入人心。仿造者根本竞争不过。跟着喝点汤还可以,但想吃肉,没门。

    所以漫画之后,楚阳估计还会请人制作动漫,他要效仿天宫模型公司,将他设计出来玩具赛车打造成一个品牌,一个超级ip。

    楚阳为何要申请专利一是自我保护,二是为了打造超级ip服务,三嘛,这是为仿造者挖的一个大坑。

    他打算在投入广告之后,一次性推出一系列产品,而他也相信那些仿造商会忍不住仿造。

    然而一旦楚阳申请了专利,他设计出来的迷你四驱车还能仿造吗答案是可以。这个年代,版权意识其实还没深入人心,哪怕是后世,你注册了专利也不能阻止别的公司研发仿造同类产品。

    但至少,对方不能仿造一模一样的产品,不然就是侵权行为,楚阳完全可以掷出法律武器。

    就如楚阳设计出来的迷你四驱车,一旦他申请了专利,别人虽然也能




第一百一十三章 卧槽!
    桂宁。

    桂宁日报是桂省最大的报社,宋哲就是桂宁日报的一个记者,今天是周日,难得休息的一天,宋哲哪都不去,就想在家陪陪老婆孩子。

    傍晚时分,老婆在厨房里忙活,十来岁的儿子则在房间里玩弄迷你四驱车。这玩意是最近才冒出来的,在桂宁流行也不过十多天,却很受一些少年少女的欢迎。整个桂宁的街头几乎都被一群手拿着迷你四驱车的少年占领了。

    前阵子,宋哲陪儿子去学校拿期末考试成绩的时候,老师还特地提到了迷你四驱车的问题,班主任谆谆告诫家长们一定不能给孩子买迷你四驱车,看到孩子有迷你四驱车要直接没收。

    按照老师们的说法,迷你四驱车有毒,孩子只要凑在一起就能玩一整天,根本无心学习。不给孩子买并没收孩子自己买的迷你四驱车等于保证孩子们的学习成绩。

    宋哲当时只是笑笑,内心实则不以为然。

    不可否认,迷你四驱车新颖、酷炫,对于孩子们具有难以言喻的诱惑力,哪怕是宋哲本身第一次见到迷你四驱车时,内心也有些骚动。

    而他的儿子目前看来确实有了着魔的迹象,整天跟迷你四驱车形影不离,不是跟他的小伙伴们赛车,就是窝在房间里摆弄迷你四驱车,就因为他无意中说了一句“有什么好赛的,车一样,根本分不清胜负”,而小儿子闻言后如梦初醒,坚持认为,这玩意是可以改造的

    迷你四驱车还是儿子自己花钱买的,为了研究迷你四驱车,从第一款到第二款,儿子都买了好几辆,代价就是好几年的压岁钱没了。

    要知道,儿子平时对于压岁钱可是宝贝得很,他们美其名的代为“保管”骗不来不说,儿子自己都舍不得花,为此,还专门整了个只能进不能出的储钱罐

    但这次,儿子为了买迷你四驱车,在央求他们无果之后,储钱罐就这样遭了秧。

    不过宋哲并不担心,在迷你四驱车开始在桂宁流行的时候,他其实有想过做个专访,或者写一篇专门的相关报道,为此,他还偷偷买了几个迷你四驱车,最后却发现这玩意都一样,只要车身不出现问题,跑起来根本分不出胜负,也意味着,专访啊报道啊什么的,也失去了意义,因为没必要。

    在他看来,孩子们目前痴迷于迷你四驱车只是因为新鲜,等新鲜劲一过,就会回归正常状态的。

    而且,宋哲并不反对儿子痴迷于这个。他觉得吧,少年时皮一点不是什么坏事,至少能够结交到很多朋友,不孤单。

    就说他儿子,原本有些内向,还有些怯弱,在学校都不敢结交朋友,但这段时间,在迷上了迷你四驱车之后,明显开朗了许多,已经可以跟小伙伴们打成一片。

    这很好。相比于学习成绩,宋哲更看重的还是这个。社会是个大染缸,形形色色,人与人之间关系复杂却又联系紧密,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学会如何与别人相处很有必要。

    当然,要是学习成绩能够不拉下那就更好了。

    吃过晚饭,宋哲和爱人一起看了《新闻联播》,就连十来岁的儿子也没落下。其实,儿子不喜欢看《新闻联播》,要不是他硬要拉着,儿子早就跑了。

    儿子说《新闻联播》内容太枯燥,远没有迷你四驱车来得有吸引力。但宋哲知道,这只是表象。

    桂宁是桂省的省会城市,桂宁日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属于官媒。宋哲作为桂宁日报的实力记者,深深明白,看似无营业的《新闻联播》内容背后,释放是某种信号,隐藏的是国家的方向标。

    读懂了《新闻联播》,或者说只要能从《新闻联播》里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就意味着很多东西你都能领先别人一步。

    很多大人物,政府官员、商界精英都有看新闻联播的习惯,原因就在这里了。

    宋哲并不奢望儿子成为什么大人物,只是希望从小熏陶儿子养成看《新闻联播》的习惯,从中了解一些东西,而不至于像个“文盲”一般,抨击《新闻联播》枯燥、乏味。

    如果楚阳在这里,一定非常认同宋哲的观点。在国内,国家干任何事情,都是提前做规划,提前告知的,写在工作报告里。只看你有没有心,有没有能力,有没有心思去解读。

    而《新闻联播》就是从国家的视角与高度来关心民生及国内外大事的一档权威栏目。

    很多人对这些政策性文件嗤之以鼻,甚至百般嘲笑,殊不知,国家的很多重大战略,发展新方向,就隐藏在这些文本式的政策性文件当中。

    读懂了这些,对任何公司、任何企业家而言都是一次难得的机遇。你知道高层领导到企业调研参观,这些企业boss说的最多一句话是什么吗是希望能第一时间了解到国家的红头文件,理解国家的政策规划。

    是不是很有意思大多数人认为枯燥、无味、空口白话、忽悠人的东西,某些人却视若珍宝。

    远的不说,鲁冠球就是紧跟国家政策,走上发家致富的一个。

    1969年,中央出台文件,允许每个人民公社搞农机修配厂。当周围的人还在观望时,鲁冠球就和其他6位村民凑了4000块钱,办起了公社的农机修配厂。

    虽然当时只能做最初级的镰刀、锄头、斧头、柴刀等,但鲁冠球的事业总算是开始了。

    &



第一百一十四章 对盗版说“不”
    也难怪宋哲吃惊,呈现在他眼前的赫然是一篇战斗缴文,占用了整整一个版面,标题为《对盗版说“不”》。

    “全国工商界同胞们,各位父老乡亲,请大家暂停手中的工作农活,睁开双眼看过来。”

    “据不完全统计,89年全球因盗版损失了上百亿美元,90年美国的知识产业因盗版损失50亿美元,就连港城的影片音乐每年也因盗版损失高达4亿港元.....”

    “近年来,盗版已渗透到中国的各行各业,小到生活百科,大到诸如文学出版、影视、音乐产品等领域都存在着非常严重的盗版。盗版文学,让作家哭了。盗版音乐,让唱片公司gg了,盗版影视,让影视公司吐血了......”

    “经济学上有一种说法称:一切经济活动都是为了提高人类的福利水平。在正常情况下,如果一项经济活动能在不损害某些社会成员的福利的条件下,至少能提高另外一些社会成员的福利水平,这就存在着使人们的福利改善的可能。由于这种说法是由意大利著名的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来的,这种改善后来在经济学上就叫‘帕累托改善’。”

    “然后就有盗版商宣称盗版行为属于‘帕累托改善’,使更多人们需要的产品走向市场,方便了消费者的同时,也刺激了国内的开发商,让后者能够认清自己的水平,知耻而后勇,开发出更好的产品。”

    “这是可耻的。不可否认,在盗版的过程中确实有一部分社会成员的福利得到了改善,比如盗版者和消费者。但是,这种改善并不是“帕累托改善”,因为它损害了正版产品生产者的福利。”

    “众所周知,一款产品从立案,到研发成功再到上市,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盗版产品倒好,根本不需要考虑这些环节,只需要知道什么火就盗版什么就行。”

    “研发不需要成本,市场推广也不需要什么成本,比之正版产品在前期就要巨大的成本投入,盗版产品当然价格很低,与正版产品相比拥有相当大的价格优势,从而更能满足市场需求。”

    “盗版商大赚特赚,消费者得益与否还有待商榷,原创厂家的利益遭到严重的损害却是肯定的,辛辛苦苦付出的心血很容易一朝付诸东流。这相当于在变相地扼杀社会的创造力。”

    “试想一下,盗版现象如果不能被有效地制止,原创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甚至血本无归,谁还去创造谁还去研发新产品长期下来,人们创新和创作的原动力会慢慢消失,这样,社会的精神产品的供给就会严重不足。那么,于消费者而言,这还是好事吗”

    “专利和知识产权制度为何而来,实质上就是为了保护正版产品生产者的权利,促进创新和创作的原动力。有一种说法,西方世界的兴起就是因为较早地确立了专利和知识产权制度;而东方世界的落后则是因为专利和知识产权制度成立得太晚,这种说法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专利和知识产权制度的确立,为反盗版提供了基础和依据。一个知识产权不受保护的国度,想来很难有知识创新,这关系到国家的形象,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全国同胞们,盗版已经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毒瘤,旗帜鲜明地打击盗版,在全社会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更好地保护民族创新能力和社会创造活力,才是我们的出路,也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东升实业有限公司作为一个综合型公司,自知人微言轻,但也甘愿为反盗版出一份力,甘愿当反盗版的先锋军,大声地对盗版说不。”

    “或许会有人疑惑:东升是个什么玩意,连听到没听过,凭啥大言不惭地要当反盗版的先锋军确实,目前而言,东升还不算什么玩意,说好听点是一家综合型公司,说难听点旗下其实就一个玩具厂,一个马达厂,杂牌中的杂牌。然而这只是暂时的,雏鹰尚有搏击风雨的勇气,东升自然也不会当什么咸鱼。”

    “说出来也不怕别人笑话,东升的目标是大型跨国企业,东升意为旭日东升,之所以取这个名字,是希望未来东升能够走出国门,成为世界级品牌,成为中国一个响当当的名片,让全世界认识东升,认识中国。”

    “这绝不是一个空喊的口号,东升会为之付出相应的努力,乃至倾尽全力。就如现在,东升为何要反盗版,为何要当反盗版的先头军,难道东升不知道枪打出头鸟的道理吗难道东升



第一百一十五章 凭空冒出来的东升
    这就是东升发在很多大报上的缴文,宋哲一看到这篇缴文就知道要炸,就如缴文里所说,盗版早已涉及各行各业的方方面面,利益群体远超想象,谁敢轻易触碰

    东升这篇缴文,无疑是在捅马蜂窝啊。然而光明日报居然刊登了这篇缴文,这就有些耐人寻味了,要知道,光明日报明面上可是带着政府背景的全国性大报,这种有争议的缴文怎么可能轻易通过

    除非......想到某种可能,就连宋哲也吓了一跳,转而又摇了摇头,应该不会。还是那句话,盗版行业牵扯太大,远不是三言两语能够根除的。

    估计是试探吧,某些大佬可能在借东升的手,试探盗版行业的水有多深。

    就是不知对东升来说是好还是坏。

    宋哲感觉应该是好坏掺半吧。当然是好处居多,如果东升的老板够聪明的话.....

    不管了,先拿到第一首资料再说,宋哲心道。第二天一早,就坐上了开往贝海的火车。

    ......

    事实上,楚阳远比宋哲想象中要聪明。盗版行业根深蒂固,难道楚阳就不知道吗当然知道,他是过来人,哪怕在后世,在他重生之前盗版依然活得有滋有润。国家有心治疗这一顽疾,然而花了很大的力气,稍微取得点效果的也就音乐和电影这两块,至于音乐和电影之外,盗版山寨就乱象纷呈了。

    这是国情,种种原因,在国内,版权意识很难深入人心,还有很长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楚阳其实根本就没有想过向盗版开炮,至少没想过向迷你四驱车以外的盗版商开炮,他想的只是整治几条盗版迷你四驱车的杂鱼,达到杀鸡儆猴的作用就行。

    至于什么“向盗版说不”,只是说说而已,说白了就是扯个嘴皮,打个高射炮。更直接点,这篇缴文,其实就是个广告,一个把迷你四驱车推广出去的广告。

    毕竟,国人都喜欢看热闹的,不是吗楚阳最后点名开炮几个玩具公司,就是为了增加争议性话题,吸引国人的目光。

    算是一种炒作吧。

    毫无疑问,不出几天,除了一些偏远山区看不到报纸的之外,迷你四驱车不说家喻户晓,但也绝对差得不多。

    当然,为了这次炒作,楚阳付出的代价不小,所有报社加起来,居然花了三百万......

    三百万啊!

    91年的三百万是什么概念,哪怕这个时代都可能不清楚,因为大部分的人根本没见过那么多钱......

    这个年代,大多数人还在为生存苦苦挣扎。农民为了温饱、想着孩子们昂贵的学杂费,再望着田地里可能收获起来却卖不了几个钱的庄稼,表面或许看不出来什么,心里的苦有谁知大部分工人也好不到哪里去,拿着一两百的月薪,除去花销之外,能剩下一百块钱就不错了,也不知道要攒多久才能攒出一个“万元户”......

    而楚阳,一次广告费,居然花了三百万......没办法,传统媒介的时代,报纸就是那么牛逼,广告费高得吓人。

    其实三百万广告费在这个年代还算便宜的,因为楚阳谈的可不是一家报社,而是十来个大型报社,也不是三两天的广告,而是一个星期。说下来肯定是楚阳赚的,但报社也不会亏,楚阳发的可是缴文,是引战文,光是后续追踪就够这些报社赚得满钵盆溢了。

    重生回来,见过了太多太多,楚阳的口才在这个年代绝对是顶尖的,但没有人会是傻子,能够坐上大型报社高层位置的人更不会是傻子,没有实质利益,哪怕楚阳拥有三寸不烂之舌也没用。

    花三百万就为了打个广告,王老五吓得心颤,他不理解楚阳为何能做出那么疯狂的举动。那可是三百万啊!他们的玩具厂卖了那么多天的迷你四驱车都没赚到一半的钱好吗

    这三百万其实已经动用了那些代理商缴纳




第一百一十六章 八方云集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宋哲就在一个当地人的带领下,来到了东升实业有限公司的门口。
1...2930313233...9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