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黑鱼精
若是没有争聘礼这一出,袁家身上的脏污再怎么解释也解释不清白。
除非这会樊婆子被找出来站在人前,不然袁家有嘴也说不清。
一争聘礼,姚家之前把自己标榜的再如何高尚,都让人看穿了。
再有袁伯驹捐钱给对比着,姚家就跟阴沟里的老鼠一样。
两方你来我往,为着聘礼争执不休。
一圈人就只姚大跪着,袁伯驹有功名在身,见官免跪,他跟姚家耗得起,寸步不让。
袁明珠让郑妈妈带着春盛和春英陪着姐姐,寸步不离。
自己跑了去看两家辩理。
回来对袁珍珠说现场的情景,“……,姚家真是无耻之尤,明明是他家想踩着我们家攀附安阳侯府,倒把自己说成正人君子。”
杜氏正心烦,说她:“你少说一句吧,不是你总跟重阳过不去,哪里有这些事”
她也担心顾重阳飞黄腾达了报复自家。
小女儿往日那样欺负人家顾重阳,人家如今翻身了,可怎么好
袁珍珠:“娘别埋怨小妹了,不经过此事,哪里能看清一个人的真面目,我这也是因祸得福。”
杜氏叹气,如今还能怎样,只能这样自己安慰自己了。
十分后悔跟姚家定下这门亲事。
女儿虽然年龄还不大,但是经历过定亲又退亲,只怕姻缘上就艰难了。
袁珍珠看她叹气,劝道:“娘别愁,我就是去庙里做姑子,也比嫁到那样的人家幸运。”
杜氏忙拍了她一巴掌,道:“呸呸呸,莫胡说,做什么姑子,一定要说个比他家强百倍的,让他们看看。”
让袁珍珠:“赶紧吐口唾沫。”
双手合十祷告:“各路神仙莫怪,孩子小胡说八道呢!”
那边,姚家到底没磨过袁伯驹。
两家把对方的庚贴还了,在知州大人的见证下把亲退了。
从此路归路桥归桥。
袁伯驹则当众把承诺要捐赠的银子拿给铁官府的人。
这事了结了,也就到了元宵节。
驿丞府派人送来了几种馅料的元宵。
来送礼的妈妈:“我们夫人和小姐整日念叨你们家小姐这两盏兔儿灯是我们小姐亲手做的,送给两位小姐。”
也知道袁家大姐儿的亲事黄了,那着吉祥话逗趣,矢口不提退亲的事。
偷眼往袁家大姐儿看去,想起夫人在家私下里跟老爷说的话,“姚家大姐儿模样也好,品性也好,以后不知道让哪家不图虚名的人家得去。”
他们老爷说:“你
398、附学
贞贞静静的一个小姑娘,容貌出众礼仪周全。
上次见的时候还未长开,如今再见,已初露峥嵘。
铁官府太夫人携着袁珍珠姐妹俩的手,越看越爱。
问她们:“你们曾祖母怎么没来”
袁珍珠回道:“家里近日事务繁多,大嫂又才添了侄儿,曾祖母走不开。”
又说:“来之前曾祖母嘱咐我们姐妹,替她给太夫人问好。”
太夫人年事高精神不济,说了一会话驿丞夫人带着她们告辞。
次日,袁弘德跟任驿丞一家告辞。
两姐妹出门送曾祖父,袁明珠拉着袁弘德:“曾祖父,严氏的差事也算结束了,她应该在武安州呆不久。”
让袁弘德想办法把冯家名下的地弄过来。
袁弘德:“你就别操心了,好好读书。”
这种事只能顺其自然!
柳树湾并非他们一家,还有牛家呢,他们家种了秦家名下的土地,一季棉花之后收获颇丰,牛家肯定不会眼看着他们把冯家地也占去。
袁弘德想的没错,他回到家中,正好看到牛棒子扶着犁,前头牛二蹦牵着牛。
后头牛俏母女把犁翻出来的草根树枝捡出来。
冯家的地很多都没仔细翻过,只是捡着平整的杂草树枝少的地方把种子囫囵种下拉到。
种下种子的地里,草比庄稼都多,也不知道能不能收够种子。
袁弘德就听到大蹦娘一边捡树枝,一边把严氏那个懒货骂得狗血喷头。
觉得严氏若是勤快点,就不用他们这么辛苦了。
牛棒子听她唠唠叨叨心烦,骂她:“闭嘴,再唧唧歪歪老子揍你。”
看袁弘德过来,哈着腰跟他打招呼。
带袁弘德走远,大蹦娘拿袖子蹭着鼻涕:“你就跟我横,见到人家就了了。”
牛棒子:“你懂个屁,我这是怕他们跟咱们家挣地。”
大蹦娘:“他们凭什么争,严寡妇答应给咱们家种的。”
牛棒子被揭穿,恼羞成怒又要揍她。
袁弘德回到家,洗漱一番,换了家常衣裳坐在火盆边烤火。
想起来问陶氏:“冯家的地怎么回事我刚才过来的时候看到牛家正在耕冯家的地。”
陶氏拿火钳拨拨火盆里的碳,“严氏回娘家去了,把他们家的地送于了牛家种。”
袁弘德心说,只怕严氏不会再回来了。
严氏跟着安阳侯府的人这会已经出了武安州,在齐州城外的驿站里等着他们的同伙前来汇合。
那些人之前去安排牛大蹦几个了。
那些人进了驿站,观察了周围没人追踪,才上前跟之前到了的人说话。
一伙人围着一张桌子坐着说话。
“已经安排好了,就这两日就会送他们上路。”
又问:“一路上有可疑的人吗”
“没有,你们呢”
“也没有。”
他们一路都没见到可疑的人,太不寻常了。
按照以往经验,安定侯府的人早就该出现了,这次居然一个鬼影子都没看到。
带人去安排牛大蹦那人:“没有更好,没有多省心,难不成你们还想遇到麻烦”
一行人才把担着的心放下。
匆匆吃了饭赶路。
铁官府女学,驿丞夫人送袁家姐妹前去拜见夏先生。
把她们交给夏先生:“劳烦夏先生多加照顾了。”
夏先生微微颔首。
喊了她身边的仆妇送袁家姐妹去学堂那边。
仆妇走在前头,袁家姐妹紧随其后,燕草和芸香背着书箧抱着琴。
远远的,就听到有琴声传来。
仆妇介绍:“学里每日早晨读书绘画,下午学琴,有喜欢其它课业的,自己调整时间。”
她们站在学堂外头,等里头的琴声止歇了,才扣门进入。
&
399、停灵
一时间,跟随的仆妇觉得自己比小姐更难。
待到去驿丞府,慧姐儿跟着袁家姐妹去见过驿丞夫人。
驿丞夫人又令人多备了一床被子,嘱咐仆妇:“看好了,别让她们吵架。”
千户家的小姐那副身板,真吵起来,袁家姐妹俩不够人家一条胳膊收拾的。
出来驿丞夫人的屋子,慧姐儿推着袁明珠跑得飞快:“快快快,把药膏拿给我。”
袁明珠命燕草把药膏找出来。
拿出功课来复习。
慧姐儿一会说:“我们先玩一会再背书吧”
一会又说:“这药膏清清凉凉,抹在手里真舒服。”
袁家姐妹可算知道为什么她总挨手板子了。
觉得夫子更难,摊上这么个学生。
“你们老实把书背了,即使有药,总是被打手板子也难为情。”袁珍珠慢声细语说着。
十分担心他们家这个活土匪遇上魏家的这个女霸王,以后会学得更加不成体统。
袁明珠和慧姐儿拿着书背着。
慧姐只是贪玩,脑瓜子不笨,一会就背熟了。
她家仆妇背过身直念佛。
他们家夫人什么法子都想了,就是扳不过来他们家小姐这个性子,没想到今日遇到克星了。
袁珍珠拿出琴联系,袁明珠和慧姐在旁边给她捣乱。
依姐儿在外头就听到琴声弹得跟杀鸡似的,估摸着弹棉花的都比她们弹得好听。
端着一盘点心进来:“歇一会,吃些点心再练习。”
袁明珠洗了手,拈着一块点心,“这桂花糕看着就好吃。”
咬了一小口:“真好吃,我四哥也喜欢这个。”
依姐儿听得有些不自在,不过也未表现出异常,只说:“喜欢就多吃些。”
这是她亲自做的,本来还想让袁家姐妹回家的时候带些回去。
袁明珠一说她四哥喜欢吃,为了避嫌,让她们带些回去的话就不好说了。
还在心里嘀咕:是不是袁家三郎嘴巴笨,不招妹妹们欢喜,所以妹妹开口闭口只提四哥不提三哥
倒是在心里腹诽了一番,替袁叔驹打起抱不平。
袁明珠瞟了一眼任家姐姐,见没有反应,在心里想着究竟听懂了没有还是任家姐姐心悦的就是四哥,是她会错意了
驿丞夫人进来:“马上吃晚饭了,少吃点垫垫,别误了吃正餐。”
袁明珠吃了一块桂花糕就不吃了,跟驿丞夫人说话。
“我家四哥节前画了一副岁寒三友图,准备拿去装裱了挂在堂屋里做中堂的,放在装裱铺子里,谁知被一位客人看中了,软磨硬泡非要买了去,
还买了礼物送到家中,请家中长辈割爱,曾祖父被磨得没法,只能让于那人。”
梅、松、竹,称为岁寒三友。
讲究的人家,所挂的装饰,所用的器具,都要随着四季变化更换。
有些家里来了客人,也会根据客人的身份更换。
冬日里挂岁寒三友图或是松鹤延年图。
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欢喜,驿丞夫人听了,眯眼笑得见牙不见眼。
袁明珠叽叽咕咕说了好些她家四哥的事。
任依依这会觉察出不对了。
袁明珠看着她泫然欲泣的模样,疏了一口气。
觉得这事大概没有她什么事了,任家姐姐自己会跟她父母说清楚。
有慧姐儿这个老学生罩着,袁明珠在学里混得如鱼得水。
她也不追求出类拔萃,只要一般般不垫底就行。
带着慧姐儿手板子打得都变少了。
因为是女学,也用不着考科举,女学生的家里也不指着他们封王拜相,课业压力并不大,有些学生甚至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动不动就缺席。
袁家姐妹因为离得远,夏先生批准她们每时日歇两天半。
这人封着休息日,驿丞府送她们还家。
同行的还有驿丞夫人和任家的一位婶娘。
400、不相干
庭院里没有尸体或棺木,袁明珠觉得事情并不是太严重。
应该说只要不是他们家的人出事,都不算是事。
陶氏问他们:“还没吃饭吧”
袁明珠:“就只吃了一点桂花糕,曾祖母,我想吃甜饭,做些甜饭吃吧!”
“好,做甜饭。”
“不要青红丝。”
“好,不要青红丝。”
吩咐何妈妈捅开炉火做饭,“杀一只鸡,炒一个蒜苗炒腊肉,馏一段腊肠,做一条鱼,其它的你看着做。”
驿丞夫人忙客气的推辞:“家里忙,简单吃些就行。”
陶氏客套道:“哪能随便,您好容易来一趟,尝尝我家新厨娘的手艺怎么样。”
现在不是适合说事的时候,驿丞夫人就给妯娌使了个眼色,只跟陶氏说些闲话。
梁氏带着郑妈妈上了茶。
驿丞夫人拉着她的手:“气色还不错。”
问她:“孩子还好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