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庶门风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千年书一桐

    中间派的人则认为,干脆不用交换土地,直接派兵驻守女真,用不了两三年,辽国就该后悔,自己主动提出交换土地了,否则,保不齐辽国的土地就被并入到大周了。

    因为修筑长城不是一笔小费用,大周这些年征战,国库早就空了,哪里拿得出这笔大银子来修筑长城

    还有一派人认为,干脆放弃女真的土地,直接把女真的财物和女人掳来,因为这些游牧民族经常这么对汉人。

    这个问题争论了三天才有了结果,最后决定,还是以榆关为界,在周辽边境修一条长城,主要是这个条件大周不用承诺永不犯辽。

    更重要的是,这个条件可进可退,进的意思是,若有一天大周有实力拿下辽国,这道长城压根挡不住大周进攻的步伐,毕竟大周靠的是火炮,而不是铁骑。

    退的意思是,若是有一天辽国或蒙古女真卷土重来,这道长城就是一道屏障,可以挡住他们的铁骑。

    大方向定下了,还有一些小细节,李琮又找人商讨了三天,这才命人给陆呦送了一封八百里加急,命他代表大周去和辽国签字。

    这次的签字仪式是在辽国都城举行的,签字仪式结束后,陆呦带着他的几万大军从女真撤出来,回到京城时,已是大雪纷飞的冬天了。

    得到消息的李琮亲自带着文武百官还有李稷、李穗等几位成年皇子外带一个李熙去城外迎接,随后便直接把人接进宫了。

    据说,从城门到宫门的这条路挤满了男女老少,都等着看看这位传奇将军的风采。

    颜彦是天黑时分才见到陆呦的,得知陆呦进了明园大门,颜彦忙领着陆衿几个去了二门处迎接,而陆呦下马后也是飞奔跑进来的,见到颜彦,顾不得几个孩子在场,先拥抱了她,放下她之后,又抱着陆衿转了两圈,最后分别把陆初、陆祑举起来,嘴里不停地念叨:“想爹没有让爹好好抱抱,看看我的孩子们都长什么样了,有没有长高,有没有好好念书,有没有替爹照顾好你娘”

    这天晚上,明园破了食不言的规矩,晚饭席间,三个孩子不停地问陆呦问题,问他打了几场恶仗,问他上次受伤多久才好,问他那望远镜是否真能帮到他,问他战争是否永远结束等等。

    颜彦是在饭后伺候丈夫沐浴时才知道,原本辽国并不想答应大周交换土地一事,主要是耶律洪禄怕女真再次崛起,契丹人没法应对,毕竟女真盘踞这块地盘时间太久,随便往哪片山林一钻,就拿他们束手无策。

    后来,还是陆呦擒下了女真皇帝交给辽国,同时也答应放弃女真的一切权益,耶律洪禄这才应允下来。

    另外,陆呦这次也把朱晋带回来,他已经查到朱晋通敌的罪证,一并交给刑部了。

    “可惜,该让那个女人看到这一幕好了。”颜彦不无遗憾地说道。

    因为大周律法有明文规定,若是牵扯到通敌、叛国等罪名,一律褫夺爵位,也就是说,朱家的平西侯一爵就此终结。

    非但如此,朱家的成年男子还有牢狱之灾或是性命之虞,朱家的女人们极有可能会发卖或充军,不过这就要看朱晋犯事的大小。

    但有一点很肯定,朱家的富贵荣华肯定是就此结束,百年世家轰然倒下了。

    故而,颜彦才会觉得,若是朱氏不死,看到这一幕,只怕也会再次吐血而亡。

    陆呦听了这话脸上的神情有点古怪,摸了摸妻子的脸,“娘子,皇上今儿问了我一件事。”

    原来,方才在南书房时,李琮打发了其他人,问起了陆呦对朱晋和陆鸣的看法。

    朱晋倒是好说,肯定是有牢狱之灾,爵位也肯定是要被褫夺的,只是皇上念在朱家先祖对大周的功勋上,想从轻发落朱家的其他族人。

    不过对平西侯本家,李琮倒是没想开恩,之前朱韬、朱氏、朱老夫人那几笔旧账他还没好好清算呢,这次找到了合适的理由,他是绝对不想轻饶的。

    此外,李琮的意思是朱晋跟陆鸣时间最长,一向以陆鸣的马首为瞻,因此,李琮认为,朱晋的通敌某种程度是陆鸣的授意,或者说是受陆鸣的影响。

    因为之前李琮接到陆呦的奏折,朱晋通敌也只是出卖了颜彦的秘密,既想借助女真的手除掉颜彦这个眼中钉为他姑母和表哥报仇,同时也是为自己买一个平安,他不但怕死,还怕疼,压根就忍受不了女真的那些酷刑。

    基于这种情形,皇上也想把陆鸣的世子一职褫夺了,大周本就有连带罪,更别说,这两人渊源还这么深。

    只是陆呦不明白的是,皇上为何要跟他说这些

    “估计皇上是想试探一下你对这个公爵是否有兴趣,皇上已经试探过我了,我没什么想法,世袭罔替的平燕侯也不错了,你觉得呢”

    陆呦一听是这事松了口气,握住了颜彦的手,“娘子说好就好,我也无所谓,就一条,有生之年我不希望再和你分开了。”

    这话说到颜彦心坎里了,主动环住了丈夫的腰,把头靠了过去。




第八百一十五章、封王(一)
    第八百一十五章、封王(一)

    次日一早,天刚蒙蒙亮,颜彦还在睡梦中呢,陆呦悄悄爬了起来,他要去上朝了。

    这是皇上昨日特地嘱咐他的,说是要论功行赏,也要对朱晋问罪,他必须得出席。

    陆呦赶到的时候,宫门口聚集了一堆人,本来正围着陆端说笑,看到他出现,纷纷围了过来,打趣他又成了大周的风云人物,也打探皇上这次会给他什么恩典。

    陆呦一边抱拳一边说道:“不敢不敢,大家同为皇上效力,只是分工有所不同,小可不敢居功。”

    陆端见儿子一来便成了众人追捧的对象,心下既是自豪又是酸涩,自豪的是儿子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如今的声望早就超过了他这个做父亲的,酸涩的是,他缺席了儿子的成长,说缺席或许还不准确,是放弃,从儿子一生下来他就放弃了他,唯一可以称道的是,他替他娶了个好女人。

    还有一个感触良多的人是颜芃,颜芃见陆呦仍是一脸谦恭地应对众人的追捧,不由自主就拿他和陆鸣做起了比较,越比较,心情就越复杂,既欣慰又苦涩,欣慰的是彦儿嫁了一个如意郎君,自己总算不负父母和兄嫂所托;苦涩的是,颜彧就没这福气也没这眼力,年纪轻轻就香消玉殒不说,好好的一个家也支零八碎。

    陆呦正应对众人的盘问时,忽一眼瞥见了圈外立着的两个人,陆呦愣了一下,继而,穿过众人,走到陆端面前,正要跪下去请安时陆端先一步扶起了他。

    随后,看着比自己还高半个头的儿子,陆端刚要开口,却觉眼角一热,忙替儿子整了整衣衫,再拍了拍儿子的肩膀,推着儿子转向了颜芃这边。

    陆呦走到颜芃身边,刚要长揖一礼,颜芃也上前拉住了他的手,拍了拍他的肩膀,“不错,真的很不错,我还是那句话,好好对彦儿。”

    “二叔放心。”陆呦只了这四个字。

    颜彬不知从哪钻了出来,挤到了陆呦身边,“爹放心,大姐夫绝不会辜负大姐的。”

    颜芃斜睨了儿子一眼,正要开口,宫门打开了,他只得把话收住了,跟着大家陆陆续续地往里进。

    众人进殿时,李琮也满面春风地大步进来了,后面有两对太监各自抬着一幅大卷轴进来了,待大殿上的文武百官站好后,李琮命这四个太监打开了这两幅卷轴,都是大周的舆图,所不同的是,一幅是旧的,是燕云十六州收回来之前的,另一幅是现在的,多了燕云十六州,还多了之前的南京道一带的六个州。

    众人见此,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于是,场上有人欢喜有人惋惜也有人长叹,欢喜的是这次跟着陆呦一起上战场的还有一部分武将世家的世子,他们也或多或少立了些战功。

    惋惜和长叹的是那些追随陆鸣去蒙古战场的世家子弟,陆鸣因为朱氏之死不得不早早归京,连带着他们也跟着受影响了,到战争结束他们也没有拿下蒙古一寸土地,只是帮着辽国把蒙古人赶出了他们的地界。

    还有一个扼腕长叹的是吴起,明明一开始他才是女真战场的统帅,却因为技不如人被陆呦接管后又被皇帝召回,白白错失了这么好的立功机会。

    唯一觉得安慰的是,吴哲伤好后又重返战场,和陆呦一起参与了几个战役,幸不辱家门。

    “诸位爱卿,看到这两幅舆图,想必你们也清楚接下来朕要说什么,我大周自立国以来,和邻国之间常有纷争,尤其是辽国,更是我大周的心腹大患,这些年几乎就没停止过争斗,更因为燕云十六州,历任先祖均死不瞑目。。。。。。”

    李琮把大周立国后历任先祖和辽国的几场大战役复述并点评了一遍,随后又报出这些年因为征战所耗的兵力和财力,最后落到了陆呦身上。

    “平燕侯陆呦,这些年征战沙场,可谓鞠躬尽瘁,先是夺回燕云十六州,一吐我大周忍辱百年之气,今又联辽灭金,壮我大周之声威,并为我大周版图再添上滦、平、榆、宗、利、绥六个州,实乃我大周第一功臣,理应重赏,各位爱卿,依你们之见,该如何赏”李琮说完,往台下扫了一通,从武将缓缓扫到文官这边,最后在王实修脸上停顿了一下。

    王实修乃中书省右相,这些朝政决策、诏令、诏书什么的一般先由他起草,故而皇上才会示意他先站出来。

    可问题是,事先皇上并不曾和他通过气啊,他如何才能揣摩准皇上的心思

    罢了,看皇上的意思是要往高里抬抬,侯爵再往上就是公爵,凭陆呦的功勋,再封一个公爵也不是什么大事难事,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不对,若单单只是一个公爵,皇上会为难么上次陆呦收回燕云十六州,皇上直接给陆呦封平燕侯时和谁商量了不就是直接当堂宣布的吗

    彼时朝堂上反对的人不少,可皇上不是一一驳斥了大家最后力排众议定下此事,因而,这一次绝不仅仅是赐封一个公爵这么简单。

    联想到陆衿和李熙的亲事,联想到陆呦的火药和火炮,联想到颜彦的火枪和望远镜,再联想到这些年颜彦上缴的税赋以及捐赠的银两,再联想到大周接下来要修的长城,最后再联想到颜彦和颜彤的关系,王实修两手握拳,深吸一口气开口了,“启禀皇上,臣以为,以平燕侯这些年的功勋足以封王,外姓封王的先例本朝也不是没有过。”

    王实修的话像平地炸起了一声焦雷,大殿上顿时响起了嗡嗡声,反对者居多,气愤者也有,赞同者寥寥,欣羡者亦有,看来,这个提议委实太出乎众人意料。

    因为大周只在立国之初封过一位外姓王,这人就是当年蜀国的国君,因为国力渐空,无力和大周抗衡,同时也不愿百姓遭到战争荼毒,在大周士兵入蜀之际,这位蜀国国君主动提出归顺。



第八百一十六章、封王(二)
    第八百一十六章、封王(二)

    彼时,太祖皇帝也不是很愿意和蜀国打,毕竟连年征战,他的内耗也不是一般的大,真要打起来,不说两败俱伤,也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因而,见蜀国主动归顺,且对方提的几点归顺条件都是为蜀地的百姓着想,太祖皇帝感念这位蜀国国君的大义,封他为蜀王,世袭罔替,只是不再有兵权,但藩王的其他待遇不变。

    可这跟陆呦是两回事吧人家当年是蜀国国君,因为归顺大周赏了他一个蜀王的称谓而已,也没有兵权,不过就是用银子白养着他罢了。

    而陆呦是谁他是镇国公之后,本就是出自武将世家,征战沙场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既是责任,之前赐封他为平燕侯已经是额外的恩典了,难道这还不够

    封王,陆呦若是封王,那四大公怎么办

    难道他们当年的功劳小了谁不是陪着太祖皇上南征北战数十年,谁没有开疆拓土,谁没有九死一生,陆呦若是封王了,那皇上又该如何补偿他们

    “皇上,不可啊,祖宗之法不可废。”

    “大周律法何时何处提到不可封异姓王”有人驳道。

    “皇上,异姓王没有先例啊。”

    “蜀王不是先例再则,收回燕云十六州不是先例,拿下女真开疆拓土不是先例”又有人驳道。

    “既这么说,我们先祖追随太祖皇帝哪个没有帮着开疆拓土,可我们谁被封王了”

    大殿上的争吵声此起彼伏,就连李稷等人也加入了争吵,倒是也有少数人仍保持了冷静和沉默,一个是最有话语权的李琮,他坐在金銮殿上看着台下的众生相一直没有吭声,还有一个是当事人陆呦,陆呦是有点发懵,似乎没有反应过来,脑子里一片空白,失去了思考的能力,确切地说,他这会满脑子都是颜彦,都是和颜彦成亲时的一个个片段。

    陆端也是沉默的一员,他也没想到王实修居然提出给陆呦封王,这会的他琢磨的是这到底是王实修的主意还是皇上的授意,他究竟是该赞同还是该反对。

    剩下那几个保持沉默的人是和此事没有关联的,可他们是不想开口得罪人,不论是陆呦还是陆呦的反对者,他们谁都不想得罪,也得罪不起。

    短暂的愣怔过后,陆呦的脑子逐渐清醒过来了,见大殿上已然乱成一锅粥,他站了出来,只是没等他开口,李琮伸手示意了一下,继而说道:“平燕侯稍安勿躁,先听听徐相意下如何”

    皇上一开口,大殿上顿时安静了,几十双眼睛纷纷看向了徐良兴。

    徐良兴见自己被点名了,只得站出来,“启禀皇上,臣以为这件事还得斟酌斟酌,毕竟我朝自太祖皇帝立国以来,还从未有过异姓功臣封王的先例,蜀王的情形比较特殊,不应作为参考。”

    徐良兴着重在“异姓功臣”四个字上加重了语气,就是想提醒大家,蜀王当年封王是因为他是蜀国的国君,不是大周的子民,和陆呦是两回事!

    李琮见徐良兴反对,把目光落到了温文山身上,群臣的目光也跟着皇上落到了温文山身上。

    因为他们都清楚,现在问题的关键落到了温文山身上,三位丞相若是有两位反对,再加上其他朝中重臣的反对,这项提议基本就作废了。

    温文山显然也是清楚这一点的,因而,他忽略了大家的目光,目不斜视地站出列,先双手持笏向李琮行了个揖礼,继而抬头看着李琮朗声说道:“启禀皇上,臣以为,任何事情都有特例,平燕侯这些年不但为大周的江山社稷立下汗马功劳,还为我大周创造出了火药、火炮、火枪等扬我军威国威之战争器械,论功行赏,封王并不为过。”

    因着温文山的话掷地有声,态度鲜明,和他以往的中庸之道大相径庭,因而,话音一落,大殿上又响起了嗡嗡声,在场的官员不由得再次掂量起王实修的提议来,或者说,是掂量陆呦的价值和分量。

    “启禀父皇,儿臣附议王相和温相的话,燕云十六州再加上辽国南京道六个州,以及我大周如今的声威,试问这四公十二侯谁能与之相比”李穑站了出来,大声说道。

    他曾经跟随陆呦征战三年,亲眼目睹过陆呦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柔弱书生多少次亲临一线出生入死又多少次化险为夷,这种用自己性命去博来的二十二个州难道还不值一个王位

    更别说,大周能成为一个威震八方的强国,绝对是和陆呦分不开的。

    李穑一站出来,李稹、李穗也先后站出来,紧接着太子李稷也站到了他们三位身边,“启禀父皇,儿臣也附议王相和温相的话。”

    多余的话李稷没有说。

    见三位皇子和太子都出列附议,往日和陆呦走得近的几位文官也开始附议,先是工部尚书,紧接着是兵部尚书和礼部尚书,继而是几位侍郎及御史。
1...2092102112122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