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庶门风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千年书一桐

    陆呦听了没动地方,一双眼睛水雾雾地看着颜彦,“我。。。”

    “我知道,你也想听是不是可我们女人之间说会话,你一个大男人听了多不合适,放心,石妈妈你还信不过吗她不会说你坏话的。”颜彦一边说一边把陆呦推进了书房,同时命青苗伺候着。

    稍后,她带着石妈妈进了自己住的屋子,命青禾给石妈妈上了一杯茶,然后两人在圆桌前坐了下来。

    “石妈妈,一会我还得去伺候晚餐,有什么话我就直接问了,希望你能如实回答我。”颜彦开口了。

    “大奶奶有话尽




第一百零八章、根源(二)
    生母病逝,被关小院,身边又没有一个熟悉且贴心的人照顾,一个才四岁的孩子,就这样硬生生地被带残了。

    颜彦一听,很容易联想到原主身世,还没出生父亲就没了,刚一出生母亲就没了,幸好,祖母把她抱到身边亲自抚养,一路呵护着她长大。

    可祖母去世后,原主的性格也变了很多,原先的聪明伶俐和活泼开朗不见了,代之的是谨小慎微和少言寡语,这个蜕变自然不是一夕之间完成的,其间的过程自然也不会是什么愉快的回忆。

    因而,颜彦特别能理解陆呦的这种伤痛。

    “对了,石妈妈,还有一件事,昨晚我问夫君,他说之前有过暖房丫鬟,不是秋荷秋菊,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颜彦问起了自己最关心的第二个问题。

    石妈妈听了这话并没有回答颜彦,而是先抬头看了眼颜彦,见颜彦脸上并无不豫之色,反倒是一脸关切,这才告诉颜彦,在陆呦十五岁时,因着性格还是这么孤僻,就连身边的丫鬟也不能靠近他,只有奶娘和奶娘的儿子石长生能接近他,这两人一个是把他带大的,另一个是从小和他一起长大的,做了他的长随。

    见此,老太太和朱氏担心他将来长大后可能会连男人都不会做,便默许他身边的两个丫鬟秋芙秋蓉做他的通房。

    秋芙秋蓉倒是也使出了各种招数接近他,可陆呦确实不懂风情,仍旧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最后没法,老夫人命人在他的饮食里加了点东西。

    从那之后,陆呦尝到了男女之事的滋味,不知是不是第一次给他的印象太深还是别的什么缘故,他只接受了那天晚上和他发生关系的秋芙,对秋蓉则依旧保持了距离。

    秋蓉自是不高兴,偏偏陆呦还是一个死心眼的,喜欢上秋芙便一心对她,不但屋子里的事情都交给秋芙打理,甚至还教秋芙认字写字。

    可秋芙却不是一个安分的,自以为跟了陆呦,身份不一样了,吃穿用度也开始挑剔了,而陆呦并不是一个得宠的嫡子,他的经济来源只有每月两贯钱的月例。

    论理,两贯钱一个月对一个足不出户的世家公子来说算是一笔大钱,可秋芙喜欢漂亮的衣服,也喜欢漂亮的首饰,还有一个需要时常接济的娘家,这点钱就有点不够用了。

    于是,在秋芙的撺掇下,陆呦开始卖字卖画,他最早接的活是画扇面,也画绣样。

    “他是怎么知道自己的字画可以拿出去卖钱的”颜彦好奇地问道。

    “这个啊,说来也是秋芙的主意。”

    原来,秋芙跟了陆呦以后,为了试试他是不是真的不敢见生人,便特地带他出门去逛街,一开始是带他去人少的地方,比如说宫墙跟下,城墙跟下,护城河边,继而,一步步带他进了书肆、食肆、茶楼,陆呦最喜欢的地方是书肆,其次是茶楼,因为他喜欢书,也喜欢听人说书。

    因着这些世家弟子们很少出入这些市井场合,即便出现,大家也认不出他来,因而,有一段时间他迷上了逛街,尤其是那些市井之地。

    “原来是这样,难怪我见他的画里都是市井小人物呢。”颜彦是想起那次见太子拿来陆呦的画作,上面的人物都是底层的百姓,当时她还觉得有点纳闷,这种生活不像是一个足不出户的世家公子可以想象出来的。

    &n



第一百零九章、第一步
    从石妈妈的叙述中,颜彦大致拼出一个老套的宅斗故事,当年陆呦生母的死会不会和陆夫人有关她不敢确定,但她确定陆呦被关进小院子并被丫鬟婆子屈待绝对是陆夫人的授意,彼时丈夫回来了,她自己有了身孕,自然不希望这个庶子留在这个家里碍眼并分去陆家的家产。

    只是陆夫人没想到的是她生了个女儿并且伤了身子,这种情形下她不得不让陆呦活下来,因为谁也不敢保证陆鸣就能平安长大,平安成亲生子,万一真发生这种事情,这家业交到庶子手里总比交到二房手里要强,毕竟庶子还得管她叫一声母亲。

    而陆呦把那两个丫鬟赶走,想必多半和陆夫人有关,这两人毫无疑问是陆夫人安排在他身边的眼线,陆呦得知自己全心全意喜欢的女孩竟然是一颗别人用来对付他的棋子,只怕当时就崩溃了,所以从那之后他戒了女色。

    由此,颜彦推断出陆呦之所以能这么快接受她,一方面可能和她上吊自尽有关,这个男人虽孤僻自闭,但无疑他本性是善良的,因此颜彦毫不怀疑,如果那天她没有穿过来,多半这陆呦也会一头扎进这水池里还她一条性命。

    退一步说,即便他不会扎进这水池里,也会把自己进一步地包裹起来与外界隔绝,从此后,他的自闭会更严重,更无人能接近。

    而另一方面,则多半和颜彦逼陆夫人当众赔礼认错有关,和皇上斥责陆家父子三人有关,也和太子把陆家这兄弟两个都杖责有关,因为如此一来,颜彦绝不可能会再和陆夫人站到同一阵线上来对付他了,所以陆呦至少不用再来防备她了。

    原本颜彦还想问一些陆呦的喜好和平时生活的细节,可青釉进来了,说是灶房那边传饭了。

    于是,颜彦忙起身站起来,先去的书房,陆呦见她进门,忙丢下手里的笔,下炕走到她面前,仔细端详着她的脸。

    “夫君,我去一趟上房,你就在这写注释,听话,我一会就回来,你等着我一起吃饭,可好”颜彦问道。

    见对方摇头,颜彦主动握了一下对方的手,“夫君,今天家里外人多,你去了我还得分心,怕你应付不过来,你放心,我能应付得来的,别忘了,我可是有靠山的。”

    “有难同当。”陆呦想起了颜彦说过的那两句话。

    “可这对我来说不是难,只是小菜一碟,所以就不需要劳烦你出面了。再说了,那些该问的不该问的她们都已经问遍了,这会不过就是伺候她们吃顿饭就回来。好了,我真的该走了,听话,你乖乖的在这待着做你的功课,我回头是要检查的。”颜彦说完,推着陆呦到了炕边,自己忙转身走了。

    这顿饭,确实如颜彦所说,这些亲友们并没有再刁难她什么,所以她只是又做了一次布菜丫鬟,还好,饭后客人们陆陆续续的开始告辞,送走这些客人们后,这次不等老太太发话,陆夫人便发话让颜彦回房了。

    因此,这顿晚饭,颜彦是和陆呦在自己房里吃的,饭后,颜彦果真检查了一遍陆呦写的那些注释。

    颜彦有原主的底子,自然也能看懂这些古文,不过她的目的可不仅仅是为了让陆呦打发时间,而是想考校下他的功课,同时也想把现代人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一些理念灌输给陆呦。

    没错,颜彦是想好好规划一下陆呦的人生,让陆呦去考科举。

    因为对于他这样的庶子来说,科举是唯一的出路,而陆呦有念书的底子,有颜彦



第一百一十章、晨省
    可惜,颜彦高估了陆呦,这些文字他虽然写了一遍,可并没有念过,因而,他念起来仍是断断续续结结巴巴的,不说一个字一顿也差不多两个字一顿的,由此,颜彦能猜出他之前背诵的那些诗文应该是花了不少功夫练习的。

    可这也不对,昨晚上的飞花令,陆呦会背的诗词显然比陆鸣还要多一些,如果没有一个超强的大脑,这些东西就算是当时背会了,可事后依旧记不住。

    想到这,颜彦让陆呦试着把《学而篇》这十六段小文字背诵了一遍,居然也没错一个字。

    于是,大喜之下的颜彦看完陆呦对《学而篇》的注释之后,把自己对《学而篇》的理解用白话讲述了一遍。

    陆呦听得很认真,且眼睛里明显也有惊喜,同时也有困惑,惊喜的是颜彦的学问显然出乎他意料之外的好,困惑的是颜彦为什么要向他传授这些知识。

    “夫君,你还年轻,也很有才华,一辈子还很长,我希望我和你的人生,都不仅仅局限于后院这方小小的天地,所以我们两个设定一个目标,一起慢慢努力,这个过程可能会很长,也会很苦,但无论如何,我会一直陪着你。”颜彦给了对方一个承诺。

    陆呦虽不大明白颜彦嘴里的“目标”是什么,但他听懂了一句话,颜彦会一直陪着他,他总算不是一个人了,总算也有人关心他爱护他了。

    于是,他回了颜彦一个含泪的微笑,“好。”

    “好了,你是一个大男人,别动不动就掉眼泪。”颜彦掏出手帕来替他擦了擦眼泪。

    突然,陆呦抓住了颜彦的手,看着颜彦吐出了一个字,“宝。”

    颜彦先是愣了一下,继而才明白过来,对方还没学会说“宝宝”二个字,只能用一个字来表达,明白对方的意思后,颜彦脸红了一小下,很快又得意地笑了起来,调皮在陆呦的头顶弹了一下,“孺子可教也,我奖励你点什么吧。”

    陆呦听了这话脸上一喜,拉着颜彦的手说:“睡。”

    颜彦听了这话再次敲了下他的头,“你倒是真不傻。”

    这天晚上,颜彦亲自伺候陆呦更衣洗漱,两人再次躺进了同一个帐子里,不过仍是各盖各的被子,中间也仍是放了一条引枕,而陆呦倒也规规矩矩的。

    次日一早,又是陆呦推醒的颜彦,今天是两人回门的日子,所以青禾几个早早就起来了,她们要把给颜家人的礼物准备出来,同时还有孟家人的。

    此外,颜彦作为一个新妇,也该去晨昏定省的,青禾已经打听明白了,陆夫人一般是辰初去老太太的屋子里侍奉老太太起床,因此,颜彦必须在卯末时,也就是现代社会的六点半之前必须赶到陆夫人住的地方。

    如此一来,颜彦就必须在六点之前起来,这样才有足够的时间洗漱更衣再赶去朱氏的院子。

    这可不是一件什么好差事,比做布菜丫鬟更令颜彦难以忍受,尤其是冬天,谁不念着被窝的好

    这不,被陆呦叫醒的颜彦咬着牙碎碎念地爬了起来,一看外边还是黑乎乎的,又把眼睛闭上了趴在床上,“早知成亲要这么早起来,我还不如不成亲呢。”

    颜彦的嘟囔让陆呦听见了,陆呦怕她受凉,把棉袄拿过来给她盖上,倒是也给她出了一个主意,“病。”

    意思是让她装病躲过这晨昏定省,颜彦一听这话倒是很快爬了起来,“不行,躲了一天躲不了两天,今天还得回门呢。好在皇上英明,赐了座宅



第一百一十一章、做戏
    从钟晖堂出来,颜彦和陆呦跟着朱氏去了老太太住的瑞萱堂,陆吉和陆合跟着,那几个小妾自行散去了。

    老太太已经起床了,正在屋子里洗漱,这种事情自有她身边的大丫鬟伺候着,朱氏都不上前,颜彦就更不用上前了,几个人都在厅堂里候着,同时候着的还有二房的黄氏和她的几个儿女。

    约摸一刻钟后,老太太梳洗完毕,扶着个丫头出来,坐在了厅堂的主位上,朱氏、黄氏这才带着几个小辈向老太太磕头请安。

    不得不说,陆家的规矩确实比颜府要大,颜彦记得祖母活着的时候,马氏也会每天过来晨昏定省,但不会每次都磕头,除非是什么特别的日子,而且也不会这么早。

    祖母去世后,原主也会每天去向马氏晨昏定省,同样也不会这么早起,基本是巳时,然后留在上房和马氏他们一起吃顿早餐。

    可陆家却不一样,陆家起得早不说,陆家的请安还得下跪,且方才在厅堂里站着,大大小小十多个人,竟然一点动静都没有,每个人都是敛声屏气的,不像颜家,大家在一起可以说笑。

    说实在的,颜彦很不喜欢陆家的氛围,死气沉沉不说还压抑得很,相比之下,颜家要宽松自在得多,这点上,颜彦还真得感谢颜老太太,同时也得感谢颜芃和马氏,至少马氏这方面也沿袭了颜老太太的传统,对晚辈并没有严苛到不近人情的地步。

    颜彦正暗自腹诽时,一旁的陆呦扶着她站了起来,陆老太太这才发现多了一个人,刚要发问,只见朱氏笑着上前说道:“母亲,大郎来向母亲请安了,儿媳才刚还说,大郎成亲后果真懂事多了。”

    “好好好,这就好,来,呦哥儿,到祖母这边来,你第一次来给祖母请安,祖母得赏你点什么。”陆老太太说完对身边的丫鬟低语了几句,丫鬟转身进屋了。

    不一会,丫鬟拿着一对青绿色的镇纸出来。

    “这是越窑出的,还是你祖父在世时最喜欢的,祖母听说你喜欢写字画画,今儿就把它们送给你。”老太太说道。

    颜彦一听是越窑,在脑子里搜寻了一下,知道这东西确实比较珍贵,和白瓷并列为是唐朝两大著名官窑。

    果然,老太太的话刚说完,只见朱氏笑着说道:“这不是母亲时常拿在手里把玩的么可见母亲今日是真的高兴了,既如此,儿媳也凑个热闹,儿媳那正好有一只越窑的笔洗,不如也送给大郎。”

    “好好好,我这大孙子以前是吃了点苦,好在有你这个做母亲的疼他,这才能平平安安长大,能娶到这么好的媳妇。呦哥儿,以后要记得孝敬你母亲,不可忤逆,你成亲了,是大人了。”

    陆呦听了这话先是飞快地瞄了朱氏一眼,继而把头低下了,没点头,也没摇头。

    “这孩子,想必还是记恨我把秋芙那丫头发卖了,可真是属猪的,就一个心思。”朱氏说完似乎才意识到这个话题不妥,赶紧又改口:“母亲,这两孩子今天该回门了,儿媳已经把东西打点好了,母亲过一下目吧。”

    “罢了,你办事我还有什么不放心的让两个孩子早去早回,说到这事,我倒是想起来一事,呦哥儿成亲了,今后少不得会跟着孙媳妇出个门什么的,他身边是不是也该给指派几个人”

    “这个儿媳已经想到了,只是大郎脾气有点拧,我挑中的人未必他中意,不如就让他自己挑几个,家里要没有合适的,从外面买两个也使得。”

    朱氏说完转



第一百一十二章、告状
    颜彦和陆呦下马车的同时,温嬷嬷也下了马车,随即,青禾几个把陆家准备的回门礼搬下了马车。

    “孩子,来,让叔叔看看,这两天在陆家过得如何,这小子有没有气你”颜芃一见面就拉着颜彦打量起来。

    “我很好,多谢叔叔挂念,夫君,来,见过叔叔,叫叔叔。”颜彦把陆呦拉过来。

    陆呦向颜芃长揖一礼,“叔。”

    “咦,你小子会说话了”颜芃惊喜地问道。

    陆呦摇摇头。

    “叔叔,夫君还不会说话,是我教他先用一个字回答别人,以后再看吧。”颜彦解释了一句。

    “这就好,慢慢来,能说一个字,以后肯定能说两个字,三个字,这下我也放心了。”马氏过来也拉着颜彦的手说道。

    “外头冷,有什么话进屋说吧。”陈滢见大家都站着,提议说。
1...2324252627...2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