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门风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千年书一桐
说完,颜彦偷偷对一旁立着的容姑姑使了个眼色,容姑姑跟着颜彦出了房门。
原来,颜彦没预计到会有这么多人来,且这四个都是大小伙子,她担心两只羊腿不够,所以想请容姑姑发话去御膳房再要两块羊肉来,最好是在外面冻着的。
还别说,幸好颜彦多要了两大块羊肉来,否则,这顿饭还真不够吃,饶是如此,最后颜彦和容姑姑几个也只是吃了个半饱,因为调料也没有了。
饭后,李琮想到要和颜彦谈话的内容,特地把李稷几个留了下来。
颜彦早就猜到皇上不可能是为了一顿饭赶来的,见此忙吩咐青云和青玉煮上了颜彦自己泡制的大麦茶,这茶是颜彦上一世的老妈最喜欢喝的,减肥解油腻,助消化。
当然,最重要的是制作简单,大麦烘焙后和茶叶一起用碾子碾碎,再用筛子筛出细粉来即可。
烘焙工具和碾子是现成的,颜彦要做蛋糕,外面买的面粉很难达到她的要求,因此买回来之后也得用碾子和筛子过几遍,因此,也方便了她做大麦茶。
“这是什么茶”太后闻着有一股麦香,问道。
“回太后,这叫大麦茶。”颜彦说完介绍了一下大麦茶的主要功效。
还好,这段内容可以从医书上找来,颜彦不用担心出处。
“你连医书都看”李琮惊讶了。
“父皇忘了妹妹那次出手救熙儿一事了”李稷倒是很容易就接受了这点。
“丫头,那这锅子和调料又是从哪里学来的”李琮命颜彦坐了过来。
颜彦告了个罪,侧身坐在了炕沿上,挨着太后,“回皇上,一半也是从书上看到的,一半是自己琢磨出来的。”
接着,颜彦把自己从书上看到关于北地的那些游牧民族如何吃肉的描写学了一遍。
颜彦的话还没说完,这下换做李稷好奇了,“妹妹怎么会去看关于游牧民族的书”
“我闲暇
第一百五十一、上课(二)
李琮一听颜彦有事要报备,以为又是关于战事的,忙问道:“哦,是什么”
“回皇上,前几天,民妇走访了民妇的那几个庄子,发现了一点问题,我们这边的土地大多种的是小麦,亩产最高的是一石二斗,可民妇从书上看过,前朝时南边的水稻亩产就已经达到了将近三石,南边水稻可以种植两季,加起来亩产就相当于六石,可我们第二季种的黍米或粟米产量还不如小麦,基本在一石左右,这还是上等的良田。因此,民妇有一个疑问,为什么那些靠近水源的地方不干脆种植水稻”颜彦斟酌着问道。
“你连这些都懂”这下连太后都惊讶了。
“回太后,以前不懂,这不成亲后第一次接触俗务,身边又没有一个懂行的人,民妇怕别人糊弄,便自己翻了翻书,这才知道,我们古人的确有很多智慧是值得我们借鉴的。”颜彦由衷地夸了一句。
“可当地人并没有种植水稻的经验,贸然让他们改种水稻会不会太冒险了些还有,当地人的饮食习惯是面食,佃户们种什么不得听主子的”李稷问。
这个问题他也调查过,也和李琮商议过,可惜一直没有拿出什么有效的章程来。
这不,李稷刚一说完,李琮把话接了过去,“是啊,目前的粮食产量的确是一大难题,这么多人想吃饱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农业司那帮官员们也没少发愁,可惜一直没有什么好的建议。你有什么想法尽管放心大胆地去试,不管成不成,都跟我说说,我想知道,成,成在哪里,不成,又错在哪里。”
他隐隐有个感觉,说不定颜彦又能带给他一点意外之喜呢。
“皇上既这么说了,民妇还真有个想法,民妇知道汉朝农业的改善和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的农作物种子有很大的关系,虽说我们现在因为西夏和蒙古的关系不与西域各国通商了,但我们可以开辟海上航线,可以通过海上航线把我们的丝绸、茶叶和瓷器运出去,同时也引进些海外国家高产的农作物种子。”颜彦建议道。
她知道同时期宋朝的海外贸易相当发达,可惜大周这几任皇帝都把精力放在了收复燕云十六州上,工业、农业、商业都没有发展起来,唯一可以称道的就是军事比起宋朝时应该略强一些。
“海上航线”这个词对李琮和李稷等人来说显然十分的生疏。
“这个我知道一些,我老家那边就是靠海的,听说早年间就有不少人出海去和交趾、吕宋、天竺、蒲甘、暹罗等地做生意,就像是彦儿说的,把我们的瓷器、丝绸和茶叶送出去,带回来他们的宝石、香料、漆器、金银铜锡等物。”太后说道。
“可据东南那边沿海各知州的官员们说,出海的风险极大,那些出海的人十有五六是回不来的,而且那些人大多是壮年小伙。”李琮说道。
上位之初,他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陆路走不通走水路,可水路风险也太大了些,这些年连年的征战,大周剩下的壮劳力不多了,他不敢冒这个风险。
“人少,船小,风险自然就大了,可若是一个大船队呢大家可以互相照应一下,风险就能降低些,当然了,这只是民妇的一点浅见。”颜彦不敢说太多了,把话收住了。
“难怪母后说要把你找来说说话,你懂得还真不少,看来,我以后也要多和你聊聊,多了解一些外面的事情,省的那帮
第一百五十二章、诠释
事实上颜彦也算不上撒谎,虽说不纳妾这个要求是她先提出来的,但陆呦说他自己确实也没有纳妾的打算,个中缘由他虽没有细说,但颜彦猜测可能和秋芙的背叛不无关系。
而太后听了颜彦的话,联想到陆呦的口不能言,她先想到的是陆呦生母的死和他自己本人的经历,她在宫里几十年,这种事情见得多了。
可这跟不纳妾是两回事啊,哪有世家子弟只守着一个女人过日子的
这要传了出去,被诟病的不是陆呦而是颜彦啊,女人犯妒是七出之罪啊。
可这些女人之间的私房话太后也没法当着众人说出来,因此,掂掇了一下,她打算等没人时再好好劝劝颜彦。
可谁知太后没把话问出来,李琮却问了出来,他想知道颜彦自己是怎么想的。
“回皇上,民妇对此也是全力支持的,民妇不想故作大方地和别人分享自己的丈夫,然后和一堆女人斗来斗去的,民妇可没有这时间和精力。民妇和夫君商量好了,民妇一心打理俗务,争取创下一份不菲的家业,他一心苦读,争取考一个功名,我们给自己定的时间是十年,若十年后我们达不到自己的目标,那我们就放下,四处周游去,说不定还能去一趟海外,也学张骞引进点什么新式的种子来。”颜彦笑着回道。
“彦儿姐姐,我和你们一起去,我也想去游历去。”李穑高声喊道。
“哪都有你。”李稹斜了李穑一眼,为李穑的轻率。
“十年”李琮重复了一遍这两个字,没有理会两个儿子之间的玩话,而是看向了颜彦,“能不能问问,你的具体计划是什么”
“回皇上,第一步,先把城里的几个铺子打理好;第二步,把那几个庄子好好规划规划;第三,想自己买一片荒山荒地,完全按照自己的设想打理几年,试试自己的能力。暂时就这三点,更远的还没有想到。”颜彦斟酌着说道。
“这样吧,我送你一座荒山。”李琮说道。
他也想看看颜彦能给他带来什么样的惊喜。
“谢皇上,民妇手里还有不少银子呢,荒山的价格也不高,这点小事就别惊动工部了。”颜彦说的是实话。
“呀,彦儿姐姐,说到工部,我差点忘了一件事,我屋子里的壁炉弄好了,这两天正试用呢,等好了我打发他去见你。”李穑拍了下自己的脑袋说道。
“什么壁炉”李琮几个同时问道。
李穑解释了一遍。
“这孩子,似乎没有你不会的。”太后已经见怪不怪了。
“彦儿,我能不能问问,为什么你好像突然变聪明了许多”李琮问道。
其实,他更想问的是为什么之前颜彦要藏拙,如果她不藏拙的话,或许他真的会考虑把颜彦嫁给太子。
“回皇上,民妇也是经历了这次变故才明白了一个道理,一个人的才学和声望也可以成为她的倚仗和资本,所以我想证明自己,民妇不是一个庸才,民妇有能力站在任何人身边,有能力配得上任何人。”颜彦早就想好了说辞。
这个说辞很好地诠释了她之前的藏拙和隐忍,也很好地暗示了陆鸣的变心是因为什么。
只是这个话题就有些敏感了。
颜彦也意识到了,因此,话一说
第一百五十三章、二顾
其实,不用免费品尝,就凭太后的题字和宫里传出来的名气,这蛋糕早就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赚足了大家的好奇心,更别说大门一开,整条街都闻到了蛋糕传出来的香味,因此,得知今天开业,好多世家大族打发下人来争相购买了,生怕来晚了买不上,以后大家见面就会少一个话题。
还别说,因着这种纯手工做的东西比较费时,且目前又只有青云青玉两位会做,青釉青雨青碧几个只能帮着打打下手,因此,开张不到半个时辰就卖掉了她们两个辛辛苦苦忙了半个晚上的成品。
而此时的陆呦,则小心翼翼地拎着一盒蛋糕穿过拥挤的人流爬上了马车。
“开张大吉。”陆呦笑着对颜彦说了四个字。
“好,希望我们此行也能有所收获。”颜彦也笑了。
她打算带着陆呦去拜见季为明老先生,书院很快就要放年假了,颜彦想利用这段空闲时间请对方指点指点陆呦,成不成的不敢说,但该做的努力她必须做。
一个半时辰后,颜彦和陆呦来到了城外的松麓书院,书院在城外的松山脚下,马车只能停在书院的大门口,颜彦和陆呦一起下的马车,陆呦向门房递上了他的拜帖,拜帖很简单,只有他的名字,没有镇国公府的排头。
门房甲接到这张拜帖自是有些不屑,不过打量了一番颜彦和陆呦的穿着后,忙换上了一副笑脸,一旁的青禾暗自撇了撇嘴,倒也给他和门房乙各塞了块碎银,门房甲收了银子更是不敢小觑,忙不迭地转身走了。
颜彦和陆呦在门外站了快有小半个时辰,倒是也从门房乙嘴里套出了点情况,知道这位季为明老先生这次是携带家眷来的,应该是打算在松麓书院待一些时日,好像是他有一个儿子想要参加明年的春闱。
还有一点,老先生这次在松麓书院除了开坛讲学,私下也收了四名弟子,因此,他放出话来,说不打算再收弟子了。
陆呦听了十分失望,正常人想拜师都不是一件易事,更何况他
“夫君,没事的,我说过,事在人为,我们做自己该做的,收不收在他。”颜彦看出陆呦的失落,伸出手去安抚了他一句。
“好。”陆呦回了颜彦一丝浅笑,见颜彦的脸被吹红了,也知道心疼了,替颜彦拢了拢身上的围脖,“冷,回车上。”
“不用,有这个呢。”颜彦举起手炉示意了一下。
两人正觉得时间难耐时,门房甲总算出来了,说是季老先生正在准备放假前的一次开坛讲学,没有时间会客。
颜彦听了只好把青禾手中的蛋糕盒子递过去,“劳烦小哥把这个给老先生送去,说是弟子的一点心意,改日弟子再来拜会,还请小哥务必转至,我们五日后再来。”
说完,颜彦又把陆呦手里的画卷一并交给了门房甲。
“先生从不收陌生人的礼物。”门房甲颇为为难地看着颜彦。
“这点心是我自己做的,这画是我夫君自己画的,算不得什么贵重之物,只是想让先生看到我们夫妻的诚意而已,小哥尽管送去。”颜彦坚持道。
见门房甲还有点犹豫,一旁的门房乙推了他一下,“你不去我去,收不收在先生,我们不过是一个跑腿的。”
门房甲听了这话方才抱着东西跑了,颜彦这次拉着陆呦上了马车,留下青禾候着,颜彦把手炉留给她了。
这次等了约摸一刻来钟,门房甲是空着手跑回来的,说东西是他强行放下的,老先生追了出来,但没他跑得快。
得知这个消息,
第一百五十四章、反差
庶门风华正文卷第一百五十四章、反差因着颜彦是来逛书肆的,所以她就没把帷帽戴上。
再则,这个时代虽也讲究男女大妨,但相对来说,对女子的禁锢比起明清来说还不算严苛,至少这个时代女子合离改嫁什么的还是允许的,还有,女子出门时也不是非要戴帷帽不可,也不要求缠足,只是身边必须有人陪伴,还有一点,女子不可以单独和男子在一起,尤其是外男。
因此,颜彦一下车,陆鸣身边的几位世家公子就猜到了颜彦的身份,纷纷打量起她来。
当然了,这些人是先认出了陆呦,虽然他们中的人大都只在颜彦的笄年礼上见过一次陆呦,但陆呦那次闯出的祸端太大,因此这些世家公子很轻易就记住了这位口不能言的陆家大公子,因而颜彦的身份也就不用介绍了。
不过颜彦不知道的是,这几天因为“第一糕”开业的火爆,颜彦又成了这些世家之间最热门的话题。
开店不稀奇,挣钱也不稀奇,稀奇的是这种糕点居然是颜彦自己研制出来的,而且还是根据一本游记中寥寥几句话琢磨出来的,这份聪明和悟性可不是普通人能有的。
还有,听说颜彦还会医理,上次皇长孙李熙病重,连太医都没有法子,可颜彦却出手救治了他,用的是一种连太医们都没有见过的酒给皇长孙擦拭身子,至今他们也没有弄明白这酒是怎么来的。
还有,听说颜彦还懂战事,皇上就曾经把她的观点搬到了朝堂上讨论,言辞间对她似乎很是赞赏。
因此,这些世家公子对颜彦也有了几分好奇之心,他们也想亲眼见识见识长辈们口中的奇女子究竟是什么样的。
颜彦感知到了这份探究,略一纠结,干脆大大方方地拉着陆呦冲大家笑了笑,“夫君,这些都是二弟的朋友,你向大家问个好吧。”
没办法,陆呦要走科考,免不了和人打交道,颜彦可不想他再给大家留下一个又哑又傻的印象。
“幸会。”陆呦抱拳行了个礼。
果然,陆呦这一开口,很快震住了在场的几个人,就连陆鸣也有几分意外,他只听过陆呦背诗,倒是也听说颜彦在调教他说话,但他没想到这傻子居然会像一个正常人似的向别人行礼,一点也不怯场了。
“大哥,你会开口了”陆鸣问道。
陆呦听了这话看向了颜彦,见颜彦给了他一个鼓励的微笑,陆呦这才转向了陆鸣,“会一点。”
“大哥,大嫂,你们也是来买书吗”一个中等身材头戴貂皮帽的十**岁男子问道。
颜彦认出了他,正是陆合的丈夫吴哲,也是护国公世子,颜彦在成亲次日的认亲礼上见过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