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庶门风华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千年书一桐

    “太后放心,您老人家肯定会长命百岁的,您还得看着我生子看着我夫君考功名看着我们过上好日子呢,以后,我还会挣多多的银子来孝敬您,您就当替祖母成全了我这份孝心吧。”

    这话颜彦倒不是全是讨好卖乖,她的确有这个心思,尤其是刚一进门时看见老太太一个人摆着她带来的这些东西,那一瞬间她想到的是两个奶奶,一个是自己上一世的奶奶,另一个是原主的奶奶。

    颜彦和原主一样,也是奶奶带大的,小时候父母外出打工,把她丢在了乡下奶奶家,幸好她父母脑子活泛,很快就在城里站住了脚,开了一家蛋糕店,把她接到了城里念书。

    可惜,她刚考上大学没多久,




第一百八十二章、了解
    原来,颜彦去南书房时,李琮正带着李稷和陆端陆鸣父子探讨陆鸣的那篇策论,送走陆端父子后,李琮见到颜彦送过去的几样小东西,这才想到今日是腊月十五,颜彦进宫了。

    原本皇上也没打算来见颜彦,再说他也不清楚颜彦这会仍留在慈宁宫,于是,他带着李稷一起进了坤宁宫,他也听说皇后病倒了。

    在坤宁宫,李琮看到了颜彦送皇后的几样东西,和他的那几样正好凑成一对,联想到近日赐封宸妃一事和皇后的病倒,他以为颜彦是在暗示什么,因而,从坤宁宫出来,他又带着李稷拐向了慈宁宫,他想听听颜彦是怎么和太后谈论宸妃一事的。

    好巧不巧的,在慈宁宫大门口,李琮碰上了李穗、李稹和李穑三个,李琮这才知道颜彦还在,为此,进门时他特地摆了摆手,阻止了宫女太监的通传,就是想听听这对祖孙在说什么。

    听到太后赏赐颜彦这个话题,李琮虽有点失望,可见太后心情不错,李琮也跟着凑趣了两句。

    太后虽说因为宸妃一事对自己儿子也有点看法,可一看这么多人在,怎么也要给儿子留点颜面,便满口含笑地指着炕上的这堆小东西说道:“有,见者有份,喏,看中什么,自己挑一样喜欢的拿去。”

    “皇祖母什么时候也学会借花献佛了,这好像是彦儿妹妹送来的吧”李稷笑道。

    他并不清楚颜彦去过东宫了,但他看到了颜彦给父皇和母后送去的东西,所以一眼认了出来。

    “可不是借花献佛,这还有独一份的呢,穑儿,这是给你的,难为你这么惦着你彦儿姐姐,每次初一十五都早早来我这候着,你彦儿姐姐看在你的诚意上单给了你一份。”太后说完乐呵呵把那张钱票递给了李穑。

    李穑接过钱票瞧了一眼,随后狐疑地看向了颜彦,他早就忘记自己参股糕点店一事了,因为那是颜彦自己的承诺,他一直没答应,他当时说的是把铺面送给颜彦。

    “六殿下,这是第一糕铺子的分红,太后,六殿下和我都是二成股份,借太后的金口玉言,生意还不错。”颜彦笑着解释说。

    “哦,有多少”李琮好奇了。

    虽说他从没有涉及过这些商业和手工业,但不妨碍他想了解这些。

    当然了,他的关注点并不单单是颜彦挣了多少钱,而是想通过这个糕点铺子了解些商业和手工业的现状,他相信这些数据应该比朝堂上的更真实。

    “还不错,比我预计的要好,刨去各项费用,第一个月净挣了一千一百来贯,我拿出了一千贯给大家分红,不过这是第一个月,往后还有没有这么好就不敢说了。”颜彦给自己留了点余地。

    “这么挣钱一个月的盈利竟然赶上我大周一个一品官员的俸禄”李琮大吃一惊,随即问起颜彦那家店面的大小,雇了多少人等。

    颜彦一一回答了,就连自己动用了多少启动资金和这些糕点的售价以及一个月税赋几何也说了出来,“回皇上叔叔,这铺子收益好有两个很重要的原因,一是太后题的匾额和从宫里传出来的口碑;二是东西确实是独一份的,正常的点心铺子进账还不及这个二成呢。”

    李琮听了默算一下,颜彦的这个小铺子一个月上交的税赋大约是六七十贯,一年不到一千贯,此外,还可以养活六七个



第一百八十三章、看走眼
    颜彦没想到李琮会对她寄予厚望,不过她倒是相中了青莲庵附近的那一片荒山荒地,主要是有水源,且离她的庄子比较近。

    更重要的是,青莲庵的香火很旺,有很多达官贵人的女眷去上香,而颜彦又想把农庄做成一个高端的集休闲、踏青、餐饮、玩乐的好所在,因而这些女眷便是潜在的客源。

    当然了,这些目前只是一个设想,真正要做成规模估计没个三五年是看不到成效的,因而颜彦便没有说太多,只说自己已经看好了一处地方。

    “颜儿妹妹,需要我们帮你做什么吗”李稷问。

    “有,我想搜集些新奇的种子,我听说东南一带沿海经常有外族人过来,我想应该有他们本土的种子带进来,不拘什么,我都想试试。”颜彦说道。

    其实,她最想要的种子是玉米和番薯还有辣椒,可这些都是从北美或南美传过来的,应该还得几百年后,因而她现在最想找到的是花生和棉花种子,她有印象看过一篇报道,说是在陕西那边的什么陵出土了汉代的花生,但颜彦来了这几个月还真没有见过花生。

    而棉花的原产地她印象中好像是印度或是某个阿拉伯国家,具体她不记得了,但肯定没出亚洲,应该有希望可以找到的。

    “没问题,这件事交给我就好,还有别的吗”李琮满口应了下来。

    颜彦纠结了一下,摇了摇头。

    其实,颜彦原本是想拉着几位皇子一起组建一个大型的船队,提前完成下西洋的壮举,说不定还可以提前发现美洲新大陆,顺便带回来颜彦所需的种子。

    只是这个船队需要的资金数目太大,颜彦自己能拿出的银两只有三万多,差太多了,她只好暂时歇了这个念头。

    李琮没有忽略颜彦脸上的表情,刚要开口再问问她,谁知门口的太监传膳了,送来了两个大火锅和两条大活鲤鱼,见此,颜彦忙了起来,先是指挥人杀鱼切鱼片,然后命人把鱼骨头放进了锅里,而她自己则又亲自弄起了火锅调料。

    这顿饭吃了将近一个时辰,饭毕,颜彦陪大家再坐了一盏茶工夫便告辞离开了。

    随后,李琮把李稷四个也打发了,自己一个人留了下来,他想知道颜彦和太后说了什么。

    “这孩子好像很矛盾,一方面她说相信你不会忘了自己的使命和职责,还说你绝不是一个会沉迷于女色的昏君;可另一方面,她又十分忧心,生怕你会答应和女真的联盟,可我问她缘由,她又说什么之前都说过了,没必要重复。”太后也想和自己儿子说说这件事,因而把颜彦对宸妃的评价也一并说了出来。

    事实上,她心里也不知为什么,每次想起颜彦眼睛里的忧心,总觉得自己莫名的也跟着七上八下起来。

    “哦,她居然这么评价我评价宸妃”李琮颇有几分意外,倒是对后面的那段话没怎么留意。

    “儿子,你说,会不会彦儿这个孩子真有了什么奇遇”太后显然更关心的是后面这段话。

    “什么奇遇”李琮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你想啊,她做的糕点,火锅,还有什么手套,我们之前别说见过吃过,连听都没有听过。再有啊,她一个深闺女子,说句不好听的,是五谷不分六畜不识的,可方才听她说要搞什么农庄还要找新式的种子,我怀疑这孩



第一百八十四章、忤逆
    李琮听了这话凝神细思起来,过了好一会才开口,“今日和陆端父子谈过了,他们仍是坚持联金灭辽,这仗怎么打,陆端已经拿出了一个具体的决策。”

    李琮也为难,上战场的是陆端,指挥的也是陆端,他若是一味坚持自己的观点,最后和陆端弄拧巴了,得不到陆端的全力支撑,这场战事他同样没有获胜的希望。

    而颜彦毕竟只是一个闺阁女子,尽管李琮也承认她的观点一度曾经说服了他,但真正摆到朝堂上来讨论,依据还是略显单薄了些,因而,说服不了这些老顽固们。

    “两不相帮呢”太后想起颜彦的这句话。

    李琮摇摇头,“陆端说这是一次绝好的机会。”

    “皇后呢”

    李琮再次摇摇头,这次却没说什么。

    太后见此还有什么不明白的,略想了想,换了个话题,说起颜彧和陆鸣的这门亲事来。

    原来,前两天马氏也进宫给太后送年礼来了,说起那天的下定礼,也说起了颜彦和颜彧那场吵架,说起了马氏的忧心。

    “她有什么好忧心的真正该忧心的是彦儿,彧儿嫁的是陆鸣,是镇国公的世子,也是唯一的嫡子,陆家还能亏待了她不成”李琮对此颇有些不以为然。

    一开始他真没有多想,以为陆家是真想补偿颜家或者是陆鸣确实没有合适的婚配对象这才相中颜彧的,可经过这么多事情,再看看颜彦出事后的表现,联系起颜陆两家的态度,李琮觉得这件事未必全是巧合,说不定还真有什么不能言说的秘密或者是丑闻。

    只不过看在颜陆两家的份上,李琮不想去追究这些所谓的真相了,毕竟这件事要翻出来,那绝对不是颜陆两家颜面扫地这么简单,只怕还有人得为此付出性命,因而,他只得把这件事压了下来。

    可这不代表他心里没有一本账,颜彦都吃这么大的亏了,马氏和陆家还不依不饶的,真把别人都当傻子了

    “我猜她多半是怕彧儿被彦儿比下去,怕陆家的长辈们后悔当初不该放弃彦儿。”太后掂掇着说道。

    这番话她也是猜出来的,因为马氏话里话外说的是颜彦这些日子的风头太盛,又是开铺子挣钱又是扶持丈夫拜师求学等,外头不知内情的还以为颜家在嫁妆上苛待了颜彦,所以逼的颜彦去挣钱养家。

    而不管事实如何,但有一点很肯定,颜彧进门,陆家肯定会拿她和颜彦进行比较,这一比较,颜彧的日子就未必好过了,除非她也能拿出真才实学来证明自己不比颜彦差。

    这个就有点难度了。

    这不,李琮听了这话哈哈一笑,一扫之前的阴郁,“母后这么一说,儿子还真想快点看到这一幕,难怪彦儿这丫头这些日子整出了这么大的动静,我还疑惑她要这么多银钱做什么原来是为了证明自己去打击别人,不错,不错,这个法子可比那些一心只想在后院斗来斗去的女人们强多了,可惜,若是个男儿身就更好了。”

    太后不期然能看到儿子如此开心,微微愣了一下后,伸手拍打了儿子两下,“别的我不管,但颜家我必须保住,这是我妹妹一辈子的心血。”

    “放心。”李琮承诺了两个字,不过这会他更关心的是颜彦究竟还有什么后招,他需要不需要再出手敲打敲打陆家

    再说颜彦回到陆家,因着太后又送了她不少衣料首饰,且都是颜色鲜艳适合她这个年龄段穿戴的,为免陆老太太和朱氏多心,颜彦命青禾青苗直接把东西送回松石居,而她自己则抱着



第一百八十五章、被说服
    还别说,颜彦的话及时令陆端冷静下来了。

    是啊,这个儿子从小就没有得到过长辈的半分疼爱,也没有得到这些弟弟妹妹们的半分尊重,就连下人们都没有把他放在眼里,没少欺负他,是颜彦嫁过来之后才改变了他的性格和命运,这种感情自然不能和寻常夫妻相提并论,换作是任何人,都会愿意拿这样的女子当宝吧

    说实在的,他这个儿子能娶到颜彦绝对是祖坟冒青烟是祖宗庇佑,既然如此,他又何必在一个称呼上如此执拗呢

    陆端想明白这个问题后,很快摆正了自己的心态,上前几步拍了拍陆呦的肩膀,“儿子,你说的对,颜家大姑娘是你明媒正娶过来的,她为你受了不少委屈,你不要辜负她,要一直对她好。”

    这话风变得有点快,别说颜彦,在座的其他人也没有明白过来。

    众人再次陷入了凌乱中。

    倒是陆呦很清醒,再次回了三个字,“我会的。”

    一旁的朱氏听了陆呦的回答也回过味来了,笑着说道:“老爷放心吧,要论疼媳妇,我们大郎排第二,咱们家没有敢认第一的,他为了彦儿连妾室不要呢,前些日子因为这事还一本正经地告知我和母亲,说是不许我们往他房里塞人,他不纳妾,只要彦儿一个。”

    “不纳妾”陆端听了这话瞥了颜彦一眼。

    因着陆呦就站在颜彦身边,看到父亲投过来的带有质问性质的目光,他牵起了颜彦的手,“不相干,我不要。”

    陆端见此目光闪了闪,再次拍了拍陆呦的肩膀,“罢了,这种事情你们自己决定就好。”

    作为过来人,作为男人,他很清楚男人在这件事是很难管住自己的,谁不喜欢年轻漂亮新鲜的身子,谁会愿意长年累月地对着同一张面孔

    只不过他这个儿子才刚新婚,还没有体会到个中乐趣,再加上有颜彦挟恩以求,这个傻儿子才答应下来,假以时日,他相信,不用外人开口劝,陆呦肯定会自己主动去偷吃的。

    因此,聪明的陆端不想在这种小事上和儿子儿媳起什么冲突,他还等着颜彦多花点心思来调教陆呦呢,功名倒不敢指望,能像个正常人一样生活就可以了。

    颜彦见此也笑了笑,她猜中了陆端的心思,不光陆端,只怕陆老夫人打的也是这个盘算,毕竟她进门后陆呦的变化是有目共睹的,而她付出的辛苦也是有目共睹的,而陆呦又是有过前车之鉴的人,因而,陆家的这些长辈们在陆呦恢复正常前肯定不会轻易得罪她,也不会去拂逆陆呦的心意。

    好在这对颜彦来说也不是什么坏事,因而她不会去在意这点小算计,她在意的是陆家怎么会突然把众人都召集到一处吃饭了。

    是因为快过年了还是因为别的缘故

    从上房出来,颜彦问起了这件事,据陆呦说,是朱氏打发身边的丫鬟来叫他去上房的,当时也没说什么原因,去了之后他才知道是用餐。

    而据陆呦说,之前他只会在每年的除夕、初一、元宵、端午、中秋等几个重大节日参加家里的聚餐,就这也不是每次都去,得看家里有没有外人或者说有没有人能想到他。

    其他的诸如老太太过生日,或者是姐妹出嫁以及冬至祭祖等日子,因为有外客来,这种场合他多半不会出现的。

    颜彦听了这番话,心里涩涩的,忙拉住陆呦的手,“夫君,以后有我陪着你,以后我们过自己的节日,你生日,我生日,我们成亲的日子,还有,每个节日我都会陪着你,



第一百八十六章、我行我素
    c_t;因着颜彦被陆呦说服了,从这天开始,她不再刻意去算计着避孕什么的,但也没刻意去算计着怀孕,随性、随意。{随}{梦} {][}

    不过有一件事她却很着急,花了两天时间,她带着陆呦和陆端送的那四个小厮去城外转了两天,最后还是敲定了青莲庵附近那一片荒山荒地,和陆家送的庄子连成了一片,总共有一千多亩,因着大部分是荒山,成交价还不到三千贯钱。

    拿到地契的这天,颜彦把这张盖着红印的黄纸交给了陆呦,上面落的是陆呦的名字,“夫君,收好了,这是你名下的第一份家产,算是我送你的新年礼物。”

    说到这个落款,其中还有一个小插曲。

    颜彦因为想着陆呦名下没有半点家业,怕他心里没有安全感,于是,她就想着把这个庄子落在他名下,同时也取名明园农庄。

1...4041424344...21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