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盛唐余烬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哥来打酱油
“确是难得,闹出这么大的阵仗,结果是杨大夫的人干的,天子只怕左右为难啊。”
.......
堂上的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全是一样的口气,李俶暗自看了一眼李泌,发现他虽然挂着笑容,却没有看上去那么高兴,反而隐隐有种忧虑。
来瑱也看出了他的心思,出口说道:“长源,可有什么不妥?”
他的话,让所有人的眼光都看了过来,李泌只得无奈地开口。
“并无不妥,此事一出,杨大夫和安郡王,再无相安无事之日,朝堂从此多纷争,府上也能过些安生日子了。”
“说得极是。”
见他的话并无不同,众人皆是点头称是,来瑱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没有再问下去。
说笑了一会儿,众人将元载送出府,李泌忧心仲仲地看着他,突然被人点了一下。
“你忧心他?”
李泌转头一看,摇摇头:“近日不会有事,等到杨大夫想起,怎么也得旬月之后了。”
来瑱诧异地说道:“杨大夫这样也能脱得了干系?”
“他姓杨。”
李泌淡淡地说道:“虽然他出身市井,但不会做这种事的,只看今日鲜于仲通的反应,就知道事情必有蹊跷。”
“那岂不是空欢喜一场?”李俶失望不已。
“事情总要有个了结,否则闹得两京三道不宁,岂不是让那些异族人看笑话,天子必会借此安抚郡王,杨大夫不会伤筋动骨,二人不和,或许正中他下怀。”
李泌抬头看了一眼天空。
“某感兴趣的,究竟是谁,有如此本事,刻意在这京师之地,搅动风云,还能藏身事外,好生逍遥。”
来瑱默默地同他们告别,李俶也想转回自家院子,李泌提醒了一声。
“杨氏的动静,还要着落在王妃的身上,殿下不妨探探她的口风。”





盛唐余烬 第二百七十四章 刺杀(二十三)
李隆基很郁闷,自从吐蕃人完蛋之后,就没有一件事情是顺的,太子太子不争气,杨国忠搞三搞四不知收敛,好不容易等来了安禄山吧,也不是个省事的,这样的对比,让他无比怀念李林甫生前的时候。
诚然,李林甫这个人有着诸多的缺点,嫉贤妒能心眼小,可人家把控朝局的能力强啊,不是大事基本上都不会烦到他这里来,因此那十几年,他和杨玉环是真正关起门来过起了小日子,时不时地还能玩点情调,如今呢?
屁事一桩接着一桩,就没完没了还,左相陈希烈唯唯诺诺没有担当,想让太子挑头,也是个扶不起的,原本想着,杨国忠如果真有凌厉手段,让他借着罗希奭一案扫除异己也未尝不可,左右都是要换的,可没曾想,安禄山这档子事,又把他给牵连进去了,最后还是得自己来擦屁股,这样的话,要个丞相做什么?
听完回禀,他抬起头,问了一句。
“这件事,你如何想的?”
李瑁的眼神与他一触即分,从表情上,看不出天子的喜怒,言语也是淡淡地,他不敢斟酌太久,低头答道。
“吉府尹以为有疑点,宪部、大理寺认为应当彻查,御史台......”
“朕在问你。”李隆基毫不客气地打断了他的话。
“儿以为,杨大夫与此事无关。”
“那你认为,当如何处置?”
“通缉捉拿营中逃人,涉事的那一团军士流放,安抚郡王。”
李隆基的眼中一亮,这与自己刚才想到的,几乎没有区别,只是他认为,处置得稍轻了些,但大方向上,已经没错了。
君王是不讲对错的,甚至不用理会真相。
难怪李林甫会立挺这个儿子,原来不光是因为武惠妃,这个老东西心眼虽小,眼光很是毒辣啊,连自己都忽略了,最出色的儿子,其实一直就在身边,只不过,他不愿意去记起而已。
李隆基神色不变地继续问道:“杨国忠呢?”
“严旨申斥,罚俸禁足。”
李瑁毫不犹豫地答道,其实在回城的途中,他就想过,自己在最高的那个位置上,会怎么处理,当时只不过是下意识的想法,没曾想,至尊竟然当真问出来。
“还有,让他当庭与安禄山陪罪。”
李瑁一愣,这是指教?
“是儿想得不周全。”
李隆基毫不在意地摆摆手:“就照你方才的意思,让三司拟出一个章程,对于涉案军士的处罚再重些,安禄山死了几百人,没有上百颗人头落地,是交待不过去的。”
“儿遵旨。”
李瑁恭身领命退出,自始自终,他带来的那些证物,都没有被看上一眼。
李隆基目送他的背影在大殿外消失,无声地叹了一口气,正巧高力士将人送出,转身回来,他招招手,将人叫到身边。
“十多年前,有一日,朕茶饭不思,你还记不记得,当日你是如何说的?”
高力士跪坐在他的脚下,没有开口说话,而是先四下看了一眼。
李隆基毫不在意地说道:“只管说,他们不敢听。”
高力士一边给他捶腿,一边轻声说道:“老奴当时说,国家储位未定,大家故而忧虑,推长而立,孰敢争?”
“如今怎么说?”
“老奴妄言了。”
李隆基闭着眼睛靠在坐榻上,像是自言自语般地说道:“彼时年幼,今日年长,何错之有?”
高力士心头一振,手上顿时失了力道,只听得声音再度响起。
“这件事会是太子所为么。”
“老奴得到的消息,太子与属官,宴于中堂,颇有欢声。”
李隆基睁开眼,摇摇头:“不是太子,那究竟是何人,会有如此手段,先是杀人越货,既而栽赃陷害?”
“老奴以为,无论是谁,都是指望朝堂纷争,国家不宁,寿王的处置,正当其时。”
“你说得不错,盼着我大唐生乱者,蕃人也,这件事你差人暗中查访,要做到内紧外松,看看是不是有什么人混进来,朕不信了,雁过留声,他们还能当真隐匿行踪,上天入地不成。”
“老奴这就去办。”
高力士刚要起身,被他按住了。
“安禄山那边,光是谢罪还不够,上回大姨他们进宫所言的那件事,你透个风过去,朕赔他一个驸马都尉。”
高力士一愣,轻声提醒道:“当初,大家可是答应了呢。”
李隆基平静地说道:“生在天家,岂能事事随心,虫娘那里,多补足些礼数吧,她会明白的。”
“老奴遵旨。”
高力士不敢再劝,起身缓缓退去,偌大的殿堂上,只余了一个修长的身影,居高临下。
宣平坊封府,刘稷随着一个侍女来到后院,因为出自封常清的嘱咐,一路上畅通无阻,他照例先去拜会了已经加封郡夫人的郑氏,丈母娘对他带来的礼物赞赏了几句,便轻轻放过了。
难道几日不见,小妮子闹得阖府皆知?不会是病了吧,刘稷一下子加快了脚步。
封府这所宅子的后院,格局上中规中矩,正中是主院,供他夫妻二人居住,两边各有一个院子,一个归封浩和他娘子,另一个自然就是封三娘子封寒月的香闺了。
退出主院是一个小小的庭苑,抄手游廊的尽头,便是院门,他还没有进门,就听到了少女的声音,顿时放心不少。
“五郎!”
当他的身影出现在门口时,封寒月一下子就瞅见了,当下便跑过来,手里提着一柄宝剑,身上穿着一件紧身的短装,将已经开始发育的妙曼身材凸显无疑。
正在教授的弟子突然间跑掉了,公孙大娘无奈地摇摇头,扔下一句话,便朝屋里走去。
“一个时辰后,再练。”
听到她声音,封寒月调皮地吐吐舌头,像是后世犯了错被捉到的学生。
或许是练剑的缘故,少女的额头渗出细小的汗珠,将几缕秀发沾在肌肤上,雪白的脸庞红扑扑地像是一只大苹果,灵动的双眸因为他的出现,闪着晶亮的光,胸口随着呼吸微微起伏,逼人的青春气息扑面而来。
刘稷下意识地做了一个吞咽的动作,如同那天初见时的惊鸿一瞥。




盛唐余烬 第二百七十五章 刺杀(二十四)
他的样子,让封寒月笑了。
少女的笑容,就像冬日里的阳光,让他觉得整个人都要被融化了,心里头暖洋洋的,无比舒服。
“五郎,你来找我么?”
“嗯,我得了一个事物,想着也许你会喜欢,就送来了。”
两人离着一步不到,刘稷很自然地掏出一条绵巾,为她擦拭汗粒,却连手都没有碰。
封寒月偷偷瞄了一眼身后,侍女们都不知躲到了哪里,她还是接过那条绵巾,慢慢地擦了擦面颊。
“是它么?”
“怎会是它,这种白叠布你在安西也没少用,再说了,送块布,你会不会转身就跑?”
“你送的,怎么都好。”
少女喜滋滋的表情让他觉得,真送块布也没关系,刘稷从怀里掏出一个不大的布包,放到她的手上。
“是什么?”少女好奇地问道。
“打开看看不就知道了。”
封寒月打开布包,里面躺着一枝飞鸟造型的金钗,顶端镶了颗淡黄色的珍珠,她的眼睛一下子亮了,喜悦在白里透红的肌肤上蔓延开,像一朵鲜花绽放在空气中,美丽得无法直视。
“送给我的么?”
“喜欢吗。”
“嗯。”少女用力点点头。
“看到它,就像是看到我,每天都要想我一遍,直到我来接你的那一天,我们再也不分开。”
少女抿着嘴,带着羞意的眼神,勇敢地凝视着他,刘稷很想低下头去,最终只是轻轻地将她拥进怀里,然后放开。
这是他能做出的最亲密的举动,虽然说,哪怕是强来,也有把握对方一定会顺从,但是他不愿意这么做,这个女孩干净得让他自惭形秽,因此不想去破坏,眼前这种青涩而美好的感情,那是他在前世和这一生,都无法企及的一种奢望。
“大娘在教你技击?”
刘稷收敛心神,语气随意地与她闲聊。
“还没有,大娘说要先打好底子,先从剑器舞开始。”
“也好,哪怕把身子练得结实些,也不枉了我将她请来。”
“我会的。”封寒月紧紧握着那支金钗,盯着他的眼睛说道:“你离开了这些天,就是为了它么?”
不得不说,女人的第六感真是准,不错,这支钗子,就是从那些赃物中的金银珠宝中,重新融化打造的,他特地选了一颗淡黄色的珠子来配,使得整根钗子,有着接近统一的色调。
刘稷点点头。
“我另可什么都不要,也不想你离开那么久。”
刘稷明白了,为什么封常清会猜到他的头上,自己来封府是有规律的,这一次消失了五、六天,前后与劫案的发生正好吻合,怎么可能瞒得过封常清的眼,果然最了解自己的,就是最亲近的人。
“想我吗?”
“嗯。”
“哪儿想?”
少女低下头,声音细若蚊蚋:“都想。”
......
两人就这么站在那里,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着,大部分时候,是刘稷在说,她在听,公孙大娘出来了好几次,都不忍心打断这对小情侣,最后还是刘稷自己不好意思,主动提出了告辞,而这时已经过去了一个半时辰。
从封府离开,刘稷带着随从出了宣平坊,打算回高府去,刚刚走到宣阳坊的入口处,一个意外出现的人影,唬了刘稷一跳,差点就没勒住马,撞上去。
“我是不是跟你前世有仇?怎么哪哪都碰得上,真把你给撞了,不得赖上我一辈子。”
奇怪的是,李腾空好像根本没听出他话里的骨头,伸手拉住他笼头,一脸的焦急。
“快跟我走。”
“出什么事了。”刘稷诧异地问道。
“虫娘,救救虫娘。”
刘稷吃了一惊,一把跳下马,劈头就问:“虫娘怎么了?”
“至尊要将她许给安郡王府上的大郎。”
“定了?”
“陈相亲自来传的旨,册封她为寿安公主,下降太仆卿安庆宗,连日子都定了,就在正月里。”
我靠,那不是掉火坑里了么。
刘稷不再多问,同她一起上马赶到玉真观,李腾空带着他径直冲到后院,传旨的人早已离去,只有几个宫女和内侍,站在外头。
在那些人惊异的目光中,两人走进房中,李腾空“咣铛”一声就将门给扣上了。
听到动静,一身道装的虫娘转过身,净白的面上现出一个微笑。
“你来了。”
道政坊安府,一具尸体就这么摆在堂上,安禄山气得脸上的肥肉一耸一耸地,似乎动作再大一些,就会掉下来。
“气煞我也,气煞我也!”
坐在下首的吉温捻着胡须沉吟不语,对面的安庆宗面色古怪地说了一句。
“杨国忠为何要杀人劫财?”
“哼,他哪有那个胆。”
吉温抬起头说道:“郡王也以为,不是他做的?”
“就他的兵,谩说一团人,就是全军尽出,能要了张阿牛的命?”安禄山满脸的不屑。
“是这个理,剑南兵马,去岁尽没于南诏,实力可想而知,他就算想对咱们不利,也绝不可能出此下策,某找人验过屯,张校尉身上的伤,不是打斗所留下的,而是被捉拿后下的手,试问,他的营中,有哪一个能拿下他?”
安庆宗更是不解:“可至尊下旨训斥了他啊。”
“人是在他的营里发现的,不训他训谁,某料定,此事还有首尾,只不知,究竟是何人所为。”
“那这事就算了?”
“正旦在即,先息事宁人,至尊也是无法。”
安禄山瞅着自家亲信的尸首,阴沉着脸一言不发。
吉温劝道:“此时,咱们也只能先算了,以免至尊难做。”
“不算还能怎的?”
安禄山瞅了长子一眼。
“你准备做驸马吧,等大典过了,某家倒要看看,是哪个吃了熊心豹子胆,敢在俺老子的头上动土!”
吉温看着安庆宗,安尉了一句。
“听闻这位帝女,生得极美,大郎得她为妻,不亏。”
安禄山瞪了他一眼:“两百多人,那么多财货,就换个女子,在某家的眼中,张阿牛一人,已经亏到家了。”
安庆宗与吉温对视了一眼,都是摇摇头,要说亏,天子又何尝不是。




盛唐余烬 第二百七十六章 刺杀(二十五)
虫娘的屋子里有了不小的变化,各种箱笼堆得满屋子都是,桌子上放着一排镏金的漆盘,里面放着一套大装和一付头面,金灿灿地晃得人眼晕。
“虫娘。”
刘稷叫了她一声,少女伸手从一个盘子里,拿起一册绢文,一边展开,一边慢慢地读着。
“维天宝十一载,岁次景戌,十二月丙巳朔二十四日癸辰,皇帝若曰:於戏!家人以正,易著乎辞,女子有行,《诗》载其义。五化之本,妇道攸先。咨尔寿安公主,敏质柔闲,资性纯粹,芒衿内穆,淑问外宣。能遵阿保之训,颇闻《诗》《书》之旨。炜兹彤史,既禀教於中闱,袭以琼笄,斯待年於外馆。黾谋允叶,鸾节方舒,率是旧章,式兹典礼。今遣使金紫光禄大夫尚书右仆射兼左相陈希烈、副使中大夫给事中王寿持节礼册,往钦哉!尔其祗勤敬德,斧藻令仪,履顺居中,以永终誉,可不慎欤。”
虽然基本上没有听懂,刘稷也知道,那是册封她的诏书,在女孩略显得有些清冷的声调中,这些骈四骊六的优美句子,有如歌詠般动听。
将册文读完,虫娘凄然一笑:“如今你可以称我殿下了。”
“虫娘。”
刘稷依然叫着她的小名,对于这个女子,他是有愧疚的,上回的事对方明知他是有意拒绝,还是配合了他的行径,使自己从皇家的婚配中解脱出来,而这一次,杨氏虽然是为了帮自己,却将她推了出去,眼见事情已经成了定局,只怕杨玉瑶也不能挽回了。
“他是郡王长子,将来是要继承家业的,虽非五姓高门,也算是良配,你不是来恭喜我的么?”
“别这么说。”
“那你让我如何说?剪了这烦恼丝遁入空门,躲入道观都未能幸免,佛寺就成?”
刘稷呆呆地看着她,女孩平静的外表下,包含着一颗破碎而绝望的心,他突然起了一个疯狂的想法,将她偷出京城。
这种想法来得毫无征兆,甚至比当初与封寒月同时遭遇危机时,还要强烈,他的表情变幻,在虫娘看来,成为另一番解读。
“你能来看我,这份心便足矣,诏命已下,无人可以回天,天家女儿,生来就是如此,或许,这便是我的命。”虫娘抑制着眼中的热意,摆摆手:“走吧,我要入宫谢恩去了。”
“我不信命!”
刘稷低声喝道,屋子里的两个女子,全都惊讶地看着他,少年一只手握成了拳头,两眼直直盯着前方俏立的佳人。
虫娘还从来没有看到这样子的他,心跳不已地说道:“你莫要如此......”
话还没说完,手就落入了一个温暖有力的掌握中。
“虫娘,是我害了你,你帮过我,这份情我记着,一定会还给你,信我,就好生活着,等着。”
虫娘感觉自己的心跳就快要停顿了,下意识地问了一句。
“等什么?”
“转机。”
刘稷说完,放开她的手,转身推门而去,二女目瞪口呆地看着那个挺拔的背影,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回宣阳坊的路上,他沉着脸一言不发,脑子里飞速地转动着,从官面上已经不可能挽回,那就只有想别的办法,到了宣阳坊坊门外,他“吁”地一下勒住马儿,转头向一个手下吩咐道。
“你出趟城,去寻太白先生,他会告诉你,该去何处,带个口信与八哥,就说,我要他的襄助,价钱随他开。”
“小的明白。”
手下心领神会,拨转马头朝着城门的方向驰去,刘稷策马缓缓入坊,在经过虢国夫人府门前时,不经意地看了一眼天空,云层密布,天色阴暗,似乎要下雨了。
鄠县县城外的牛首山,属终南一脉,高度在两百步左右,山外散居着一些猎户,并没有多少大的村落。
寒冬腊月,山里已经没有了多少猎物,猎户们早早地猫在家中,盘算着将积攒下来的毛皮,拿到长安城的西市胡人铺子里,能换来多少银钱,要过年了,够不够买些年货,给家人添件衣裳,有吃有喝地过个热闹年。
南霁云在山脚下有一处茅屋,从头到尾都是他一手搭建的,这年头,像这种没主的山地,搭个屋子自住,连个手续都不用办,当地的里正看到了,也不过登记一个姓名,丁口,以备出役。
当然了,只要有钱,役使直接就能买断,根本不会惹来任何麻烦。
刚刚完成一个大单的南霁云,哪里会缺钱。
南娘子是个典型的粗使妇人,膀大腰圆,一看就是好生养,他们的儿子南承嗣已经五岁了,因为太过荒野,找不到学堂开蒙,他老子也不着急,左右南家就没指望在文章上下功夫,跟着老子学武,将来从军入伍,是打从娘胎里就定下的。
“得了得了,都歇歇吧,先吃些酒,暖暖身子。”
家夫喜好结交江湖人士,家中经常会有不三不四的人来往,对此南娘子早就见不怪,哪怕这一回人数不少,还赶着几辆大车,只不过,车上的货架子沉甸甸地,看着着实不少。
“好,就练到这里,去吃饭吧。”
南霁云拍拍儿子的头,南承嗣长得虎头虎脑的,爽利地应地了一声,便飞快地跑向屋子里。
“你家大郎,将来又是一把好手。”
严庄的话,让他有些不知道该不该回,南霁云看了一眼不远处的田乾真,几个月之前,那个家伙还带着三百如狼似虎的异族骑兵,将他二人追得走投无路,差点就送了性命,如今居然成了一个屋檐下刨食的同伴,怎么想怎么觉得荒谬。
更让他不能理解的是身边的这位严先生,明明是安禄山倚重的心腹,一转眼就能对故主下死手,奇谋怪招层出不穷,杀起曾经的同僚来毫不手软,让他这种一根筋的直肠子,只能是自叹不如。
他不答话,严庄也不以为意,只是嘱咐了一句:“那些生口,不要让他们饿死了,但也不能吃饱,有口稀粥吊着就成。”
“嗯。”
南霁云应了一声便走开了,似乎下意识地不想同此人太过接近。




盛唐余烬 第二百七十七章 刺杀(二十六)
李俶站在台阶上,看着水珠从檐角汇成一串,滴在他的脚下。
天色暗了下来,一个内侍弯腰匆匆跑进来,身上湿淋淋地,顾不得擦上一把,向他低头禀报。
“王妃命人传话回来,她的身子有些不爽利,要晚几日才能回来,请殿下莫要挂念。”
李俶微微有些失望,不过没有表露出来,语气如常地说道:“知道了,告诉她的人,把身子养好了再回府也不迟,等得了空,本王会去韩国夫人府上探望。”
“是。”
内侍恭身答道,李俶走下台阶,在细雨中走着,随侍的下人想要帮他打伞,被他摆摆手制止了。
1...133134135136137...17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