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国行周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贪看飞花
郭信看了眼不知所措的玉娘,对二人笑道:“银钱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用在什么地方。”
玉娘望着郭信脸上对自己自始至终都保存的笑意,嘴唇动了动,却又不知道此时有什么话能说出口。
郭信走到轿舆前,朝身旁一直在静静看着这一切的玉娘伸出手臂:“路不远,玉娘先上去坐会儿。”
玉娘看着郭信伸出的手臂,明白郭信是想让她扶着自己上轿……她曾在某些夜晚里无数次地想象过和郭信的第一次接触,却独独想不到会是在这样的情境下,更没想到这一天来得竟这么快。
鬼使神差地,玉娘竟真的上去扶住郭信的小臂,登上了轿舆,郭信又很快替她拉上轿舆两侧的帘子。
轿舆从外面看起来很小,里面一个人坐却很宽敞。玉娘独自端坐在轿箱内,这下没人能看见她了,刚才该有的羞涩却一下子都涌上头来,脸唰地红了。
玉娘一边用两只清凉的手背敷在脸上,一边为自己刚才做出那样轻浮的举动而感到十分懊悔和羞耻……但她又不由得去想刚才两人仅有的那一瞬接触,不由得去想象郭信袍袖下那结实而精干的肌肉……她的双颊越发变得烫了。
这时郭信突然在外面拍了拍手,接着玉娘便听到他正在吆喝轿夫:“回府!”
玉娘随即感觉自己脱离了大地,正向梦中的自己飘去。
……
回到郭府,章承化二人半路上就折身回了军营,郭信和郭朴则引着轿舆进府。门房的郭寿看见轿舆被抬进府,接下来就是一个白净的小娘款款下了轿子,顿时脸色犯难,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郭信见状想也没想便开口道:“里面是我从春乐坊接回来的崔娘子……我把她接回来住。”说完他就意识到这事说不清楚。哪有因为担心小娘被自己仇人报复,就把人家接回自己家里住的
郭寿不知道怎么回话,用疑惑的眼神看向郭朴,郭朴也挠了挠头:“爹看我也没用,都是意哥儿自己的主意。”
郭信不想把自己和李业的矛盾让家人知道,又一时间想不出该怎么解释省得误会,便直接坦然道:“母亲在家罢我去禀明母亲。”
玉娘闻言这才知道,原来郭信根本没和家人商量,今天赎走自己完全是他自个做主的事!她既感激,又隐隐有些不安:郭家如今已是新朝显贵,能接纳自己这样不清不楚的被郭信带回家何况自己连算郭信的什么都说不清楚……
她无暇去想这些,郭信很快就不由分说地带她向后院走去。
玉娘好奇地打量着郭府内的景致,想象着身前的郭信就是在这个府邸中长
第四十一章 准备
刘知远亲率汉军南下,六月初三时兵不血刃进入洛阳,消息传到太原府时则已经是六月初七了。
此时郭信刚在家中过了一段悠闲的日子,其中主要因为玉娘的缘故。玉娘来到郭府,便再也没有搬出郭信的厢院,府上的人很快也都知道郭信从外间带回来了一个美貌的小娘。
不过玉娘虽是被郭信从春乐坊赎买回来的,但说到底只是一个从河北避难来的落魄小娘,何况她也没有做过最下等的勾当——头一晚郭信已亲自验证过了这点。
郭信原本想让玉娘暂且认张氏做义母,后来觉得不必这么麻烦。自己已过了弱冠之年,若不是今年战事紧张,他跟他哥郭侗早就到了各自成家的时候。何况郭信现在是手下有兵的将领,屋头有一两侍妾不仅不是什么问题,反而在此时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一回事……
因而张氏只是叮嘱了几句便没再管,只有郭侗很是不满自己兄弟带来一个来路不明的小娘同房,声称玷染门楣,不过郭信向来不怎么把郭侗的话放在心上就是了。
六月间的太原府,日头已经相当毒辣。只是又到了十五日点卯的日子,却是不得不出府。于是郭信很早就起了床,准备趁太阳还没升高前先去校场军营。
“这才几更时辰,郭郎要上哪儿去”郭信起床的动作吵醒了睡梦中的玉娘,揉着眼睛道。
郭信看着玉娘侧躺在卧榻上那遮挡不住的春色,不动声色地背过身去,一边往身上套袍子,一边好言道:“今天点卯,我早点过去。”
玉娘却也起身系上胸襟,眼睛还未完全睁开就迷糊道:“我伺候郭郎洗漱。”
郭信见状心觉好笑,便宽劝道:“这些年也没人伺候过我,玉娘再睡一会儿。”
玉娘嘴上不说,身体却固执地离开了卧榻,从衣柜间取出一身新鲜的直缝宽衫,又挑出一面皂丝绦子,一并拿来为郭信换上:“既然是去点卯,便换上些精神的。”
“反正一会要穿甲,里面穿的什么外人也看不着。”
玉娘不语,郭信只好任凭玉娘的一双柔荑在自己周身纵横,继续笑着说:“玉娘为我收拾得太好,倒叫那帮莽汉晓得我屋里有女人了。”
玉娘的脸微微一红:“那又有什么不好”
郭信想想也是,能有这样一个小娘伺候自己,又有什么不好他静静等玉娘最后将那皂丝绦子服帖着在自己腰间束好,便突然回身抱住玉娘。
感觉到一对柔软贴住自己的胸膛,一股小娘身上特有的清香也扑鼻而来,让郭信心中突然闪过一个念头:就这样生活下去也不差。
但这个念头只停留了一瞬,他就松开了臂膀,开始穿上靴子:“最近军中可能会有调动,玉娘准备准备。”
玉娘疑惑道:“准备什么”
郭信正试图把裤腿的褶皱都服服帖帖地塞到靴子里,头也不抬地道:“准备去汴梁。”仿佛是在说一件无关紧要的事。
从厢院出来,经过前院时,郭信遇上了也从另一侧廊庑出来的郭侗。
“兄长也去府中点卯”郭信先抱拳道。
郭侗应了一声,只是抬手微微做了一个作揖的动作。
郭信转眼看到郭侗身上还穿着那身数月前就见到的绿袍,心想郭侗升官的事看来并不顺利。这就难怪自从他出征回来后,郭侗
第四十二章 消遣
郭信预料的不错,又过了两周时间,刘知远就在大梁向中原各镇发布诏令,改汴州为东京,国号仍为汉,年号仍称天福。
剩下的除去大赦天下这类所有天子上位都会做的事外,便是传诏上至各地节度使,下至将领官吏,命其全部各自安于职守,不再变更。
对此郭信倒不觉得意外。刘知远刚从河东起家进入中原,显然还没有完全把中原各镇都掌握手里,眼下最重要的是稳定人心。
不论怎么说,刘家都已顺理成章地成为了中原明面上新的皇家,消息传到太原府,即使民众对脚下的太原府又成了一朝的龙兴之地不再感到稀奇,府中军中还是依旧举行了一阵子的庆典……
等到七月时节,山东河南等地的藩镇相继归降,东京城的各级职司也开始渐渐组建,汉朝在中原似乎已经稳住了局势。
中原的情况已然明朗,北方的契丹又听闻起了内乱,显然已经无暇南顾。
太原府在平静了数周后,从汴梁很快就下来了新的旨意:命护圣左厢都指挥使李洪义护送后宫皇后,以及新朝文武家眷等赴汴梁入京安置。奉**在太原府已经修整了将近两月,自然也隶属在护送队伍之中。
于是郭信这几日又开始有事可做,不仅要在军中整顿行伍,还要帮忙收拾郭府中准备搬去汴梁的事物。
郭府一片忙碌,虽然刘知远旨意上没说具体何时启程,但还在晋阳宫中的李皇后似乎思君心切,懿旨要求七月下旬就出太原府……
上面的人一拍脑袋,奔波忙碌的差事却全落在下面人身上。郭府虽然不大,但府上毕竟还有些资产。郭侗忙着在衙署中整理各类案牍,‘搬家’的活便交在了郭信头上。
好在郭信发挥‘职权’,从军中叫来了十来个军汉帮忙,半日光景就在前院就装下了数辆大车。
郭信帮着郭朴将一个大柜抬上车,又赶紧忙活把板车上的货物都扎紧拴劳,这才拍拍手,喘了口气道:“最后一个了”
郭朴也抹了一把汗,点头道:“应是没了。”
旁边的几个军汉听罢也都松了口气,把几辆板车拉到院角,便都跑去屋檐下的石阶上休息。
“这活计比干仗都累人嘞!”
“以为郭指挥使叫咱来有啥好差事,谁知道是为了这。”
郭信也不顾身份的跟他们蹲在一起躲太阳——炎夏里的日头实在晒人。
郭朴递上来一片蒲扇,郭信一边听着军汉们的笑闹,一边往脸上呼扇着风,道:“这活再累也不过是流点汗,总比在战阵上流血强。”
“郭指挥使要是赏咱点钱,那才真比战阵强嘞。”
郭信哼笑了声:“想要钱去汴梁找官家要去,就这几车的东西还不够这点人分的。”
“郭指挥说的对,就是不知道到了汴梁官家还有没有咱的赏……”
这时从内府过来婢女传话,言张氏请郭信过去。
郭信便拍拍屁股起身,把蒲扇丢给身后,引得军汉们连忙伸手哄抢。郭信见状笑骂了声:“一帮蠢汉……”
后府的几个仆人婢女同样还在忙活,不过大件东西都已经搬了出去,剩下的都是些瓶瓶罐罐的零碎物什。
郭信入内见了张氏,张氏也正在指挥着婢女把珍藏的绸料都收拾装箱。
“见过母亲,孩儿把前头已经收拾好了。”
张氏微微一笑,招呼着郭信上前:“幸亏有意哥儿
第四十三章 福寿草
“意哥儿也喜欢花草”
声音传来,郭信回头,见大嫂刘氏正抱着两岁的郭谊出现在了后院门前。
刘氏和郭荣一般年纪,比郭信要大不少,大抵因为出身将门的缘故,身材比平常妇人高过一头,但却没有武夫凌人的气势,在郭信的印象里一直都很和蔼。
“见过大嫂。”郭信从花坛前站起身,又寒暄了一句:“嫂嫂这花养得不错。不知道叫什么名”
刘氏笑了,对郭信的话似乎很受用:“这花叫福寿草,就是些野地里长的杂花。”
刘氏接着也抱着襁褓朝花坛走过来:“这些还是你大哥去年随手从外面捡采回来的,谁成想还能养出来不过种下也就图个名字吉利,不是什么名贵的东西,让意哥儿见笑了。”
郭信闻言倒是楞了一下,没想到郭荣那响当当的一条汉子原来还有这番情调……于是也笑道:“名贵的花要人呵护,这种野地采来的倒也好养活。”
刘氏已经抱着郭谊走到花坛前,低头看着那些花,也沉吟道:“意哥儿说的是呢,这年头人连自己都顾不过来,哪还顾的到这些物什。”
郭信见气氛沉重,便引开话题道:“我今天来是看看大嫂近来如何,顺便看看南下前有什么忙需要帮的。”
“没甚活需要意哥儿帮忙,我一介妇人在家,除了这小子外,剩下的都准备散给那几个奴婢,伺候我这些年了倒也辛苦。”
“嫂嫂真是一片仁心。”
“哪有什么仁心不仁心,就像这福寿草一样,长在哪儿其实都没什么差别,只要有片土能生养下去就好。”
刘氏似乎兴致不错,很愿意和郭信说话。郭信也觉得刘氏长期独居在家,恐怕确实难得遇见一个说话的人,于是陪她零零散散说了些家常。
直到他渐渐无话可说了,便准备跟刘氏告辞:“回头南下我亲自带兵随行,嫂嫂到时跟母亲他们搭个伴一起走,路上我也方便看顾。”
“成,我听意哥儿的。”刘氏托了托怀里的郭谊,郭谊一直睡在母亲怀里,显得很是乖巧:“咱母子就有劳意哥儿照拂了。”
郭信笑着伸手上去勾了一把郭谊熟睡中的脸蛋:“嫂嫂跟我不必客气,咱都是自家人。”
……
在军营和郭府往来忙碌了半个月后,郭信终于接到上面传令,七月十五望朔日时,正式开拔护送皇后依仗以及在太原府的朝中文武家眷南下。
此时距离刘知远进入汴梁已经过去了一月有余,但这传召家眷随行的速度显然不慢……只能说明从太原府到汴梁已经基本太平,刘知远才会让自家后宫放心上路。
负责护送此行贵人们南下的兵马主要是护圣军一部和奉**组成,都由太后亲弟、护圣都指挥使李洪义节制。
七月十五日一大早,郭信就穿戴齐全赶去军中碰头。
解晖在帐中向众将做着最后的嘱托:“咱主要是在中军护送内臣家眷,前面的皇后依仗都是护圣军再管,后面的寻常军民不干咱的事……”
具体的护送安排几日前就已经传达下来,解晖只是在最后例行说一遍。
解晖刚说完,王进就咋呼道:“这差事干好了也给记功,虽比不上攻城拔寨,但蚊子腿大的肉好歹也是肉。”
诸将笑了一通,洋洋
第四十四章 粟米
南下汴梁的队伍散乱而庞杂,又正赶上炎炎盛夏。在这样的时节赶路,无疑叫人很不痛快,故而队伍走得极慢。郭信十五日出太原府,走了五天在二十日时才刚出石会关进入潞州地界。
好在不用担心突然有敌军出没,大伙的食料又都由沿途的地方州县供给,郭信也就当参与了一场人数众多的跟团旅游。
潞州也是河东重镇,过去几十年间各家兵马在潞州往来不绝,尤其是梁晋两家围绕着潞州大大小小打了不知多少场战役……
不过郭信一路走来,却丝毫看不出脚下这片土地上演过多少惨烈而血腥的场景。眼前的景象既没有森森白骨,也没有血流成河,有的只是东西两面起伏的丘陵与山脉,还有官道两旁大片大片金黄的农田。
潞州的州域应该囊括着在后世被称作长治盆地的一带,虽然南北通口处地形险要,但州内土地却还很肥沃,在眼下仍是河东重要的产粮之地。
二十五日,前面的皇后仪仗到了太平驿驻留,上面的人因担心队伍拖得太长,下令开始催促落在后面的随行家眷快行。
于是跟在队伍中间护送的奉**又负责起督促的责任,呵斥着那些散漫的队伍加快步子。而那些大户人家的奴仆们仗着自家地位,哪里肯多费力气,于是对军汉们的吆喝充耳不闻,依旧在慢吞吞地走。军汉们也确实没法动手,于是两边人渐渐演变成了互相叫骂的局面。
官道上闹得鸡飞狗跳,让郭信一时间竟分不清自己的人马是在护送还是押送了。
郭信骑在马上,他自己没什么东西要带去汴梁,顶多就是带个玉娘罢了,家中东西也不多,不需要他额外提带,因此还是一身轻松。
可旁边的士卒却没他这么轻便,不少人都开始怨声载气。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