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那年那蝉那把剑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未知
接着徐北游拔剑而退,然后身形一转,手长剑画出一个大圆,轻描淡写地挡下了其余几名阴兵的劈下的长刀。
阴兵的下劈一刀足以将一个普通人从头到脚劈成两半,但在徐北游的一剑之下,却好似绵软无力,只是轻轻一拨便偏移开来。
女子看到这一幕,终于确认了先前心猜测,兜帽下的神色复杂,似有几分原来如此的释然,又似有几分惋惜之意,轻叹道:“剑二,处方圆不动。”
徐北游又用出第三剑,剑光煌煌,交织成,将这些阴兵全部笼罩其。
“剑三,覆天不漏。”
女子轻声喃语,“没想到能在这儿看见剑宗三十六,当真不虚此行。”
后面的战斗,女子已经不再去看。
虽然徐北游修为尚弱,用不出剑三十六的真正神意,但对付这些阴兵,已然是杀鸡用牛刀。
徐北游为何敢领着这群官家子弟来这里正是因为当年那名老者所留下的一部剑谱以及一柄长剑。
一人一剑。
剑名天岚。
徐北游握住天岚,毫不凝滞,以惊鸿掠影之势游走于阴兵之。
三剑之后还是这三剑。
仅仅只有三剑。
但却胜过世间万千之剑。
剑势,一气呵成。破敌,摧枯拉朽。
除了端木玉还算平静,其余人都是目瞪口呆。
这小子的剑术,不俗简直是没有半分匠气的仙人剑术
尤其是李家三兄弟,他们三人出身将门,接触过不少军高手,看得来徐北游的境界并不高,大约也有六品左右,可在这个境界,没有一人能像徐北游这般圆融如意,甚至能与玄妙二字沾边。
别说他们,是见惯了大世面的端木玉也有了短暂的沉默。
待到徐北游收剑而回,地头蛇轻声嘀咕了一句,“武夫。”
李家三兄弟更是再也没了先前的轻蔑神色,李嵩脸满是感慨神色,喃喃自语道:“好剑术。”
女子微微侧头,朝自己身旁的端木玉望去,这个角度只能看到他的侧脸。
不知是巧合,还是女子把握机会恰到好处,端木玉的嘴角刚好闪过一抹不易察觉的狰狞。
将这一切尽收眼底的女子收回视线,藏在兜帽下的脸庞浮现起一抹冷清笑意。
这位眼神阴沉望着徐北游的贵公子也许还不知道,在这一刻,他已经被女子从那一串长长的候选名单抹去,他那点抱得美人归的小心思再无半分实现的希望。
本书来自
本书来自 s:x.html





那年那蝉那把剑 第四章 当年铁骑今犹在
若是徐北游刚才听到了女子的轻声自语,他一定会惊讶于这些剑招竟然还有一串绉绉的称呼,事实他只知道这三剑分别名为剑一、剑二和剑三,至于什么纵九死不悔、处方圆不动和覆天不漏,他根本连听都没听过。请大家搜索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
此刻徐北游最在意的还是端木玉许诺的银子,刚才他足足斩杀了十二名阴兵,按照端木玉的承诺便是一千二百两银子,对于他来说,这已经是一笔天大的巨款,正所谓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徐北游纵然有天大志向,也得先吃饱饭才能再去谈及其他。
古战场虽然诡异,但阴兵却不算多,毕竟大部分尸体当年已经被袍泽带走,只是有少部分尸体还遗留在这里,解决掉了这波阴兵,众人迎来了短暂的宁静。
接过端木玉的银票之后,徐北游将长剑重新归入鞘,独自一人走到一旁,干脆一屁股坐在地,闭双眼轻轻喘息着,一气之下斩掉十二名阴兵,对他来说负担还是太重,如果不是有天岚之利,他在杀掉第六名阴兵时会力竭,而在这等凶险之地,力竭也意味着凶多吉少。
大概过了半柱香的功夫,徐北游重新睁开眼睛,呼吸开始趋于平稳,不过握剑的右手还是轻轻颤抖,看来连续出剑还是给他留下了不小的后遗症,短时间内是无法像刚才那样大展神威了。
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袖口里的银票,嘴角扯出一个轻微的扬弧度。
这一切都落在不远处的女子眼,她走到徐北游身旁,轻声问道:“用自己的命去换这点银子,值得吗”
徐北游收敛了嘴角的那一抹笑意,脸表情归于平静,既没有骤得横财的欣喜,也没有面对这些世家子弟的自卑,只是摇了摇头,伸出右手的食指和指,回答道:“有两点原因,第一,没有把握我不会贸然出手。第二,富贵险求,这些银子对你们来说可能不算什么,但是对我来说,是一场难得的富贵,所以值得。”
女子沉默片刻,轻轻叹息道:“这种富贵终究是便宜了点。”
徐北游笑道:“这像人一样,我一直都认为,人无贵贱之分这句话是一句彻头彻尾的屁话,其实不管在哪里,人都有贵贱之分,所以我们这些底层的人才会拼命地往爬,希翼从一个贱人变为一个贵人。”“贵人”女子低低自语了一声,“终究还是人。”
徐北游面无表情,同样低声道:“可对贵人而言,把自己当人看,容易。把别人当人看,难。”
他是没读过多少书,但是他却知道人情世事,本地的看不起外来的,年长的看不起年小的,帝都的看不起地方的,江都的看不起都的,本都是平头百姓,都是大哥不笑二哥的小人物,仍要强分三六九等,仍想着要高出别人一头,百姓尚且如此,更何况那些本来踩在百姓头顶的高门世家
百姓与世家,其实是两个世界,其的距离不可以道里计。
不知何时,雾气忽然浓重起来。
在雾气深处有一片巨大的阴影在悄然蔓延。
金戈马嘶。
瞬间吸引了一行人的所有注意力。
片刻后,先是一骑跃出了黑雾,然后十骑、百骑、千骑、万骑,在短短几息的时间后,一支浩大骑兵冲出了黑雾,出现在这片古战场。
这些骑军都是身披玄色甲胄,座下清一色的黑马黑鞍,如同一支自幽冥而来的鬼军。
另一边,同样是一支肃杀骑军,所不同的是这支骑军皆是身披银甲,座下是清一色的白马白鞍,与先前的黑色骑军形成鲜明的对。
所有人的视线都停留在这一幕。
徐北游终于知道这帮世家子弟为什么非要亲自来这儿看一看了。
这样的景象,真的很壮观,若是不能亲自看一眼,的确是终生遗憾。
端木玉嘴唇微动,喃语道:“这便是当年的东北西北两大骑军大战。”
两支骑军并没有立刻开始冲锋,而是有了短暂的对峙,然后各有一骑出阵,似乎在交谈什么。不过古战场只保存了当年的影像,却没保存声音,这两人具体在交谈什么,也无从得知。
女子嘴唇微动,对身旁的徐北游解释道:“这是那两位大都督。”
徐北游哦了一声,神情平静。
大都督,对于他这种升斗小民来说,实在太远太远了,像天白云,可望不可即。
那两人的交谈没有持续很久,似乎是不欢而散,两人各自返回军阵之后,两支骑兵开始正面冲锋。
这是让徐北游永生难忘的一幕。
骑兵铺满大地,冲锋之势如同一线大潮。
此时虽然静默无声,但徐北游的耳旁却仿佛已经响起了如滚滚闷雷一般的马蹄声。
大地在马蹄踩踏下震颤不止,烟尘弥漫。
两线骑兵大潮以滚雷之势迎面推进。
在片刻后,两支骑兵轰然对撞在一起,入骨入肉三分。
一众观战之人均是脸色发白,心神摇晃。
如此威势,几乎便是人力极致。
个人处于其,真的好似一叶浮萍,渺小无。
两军互相绞杀,无时不刻都有人身死坠马。
这一战,堪称惨烈。
即便没有那些喊杀声、马蹄声、嘶鸣声、濒死的呻吟声,刀枪刺入体内的沉闷声,战场的残酷仍旧是大大震撼了这一行人。
哪怕是出身将门的李氏三兄弟,也是如此。
女子喃喃念道:“简三年,査莽率东北军攻陷陕州,继而牧人起亲率大军进逼西河州,连破大小寨堡三十六座,兵临都城下,值此危难之际,大都督徐林临危受命,率西北军于丹霞寨与东北军大战,胜之,解都之围,査莽、牧人起仅率两万残军狼狈而逃。”
随着女子的自语,战场的形势也开始逐渐发生变化,银甲骑军显露出溃败之势,而玄甲骑军却大有要将银甲骑军尽数吃掉的鲸吞之势。
在此时,从银甲骑军分出一支大约三千人的骑军,以视死如归的决然姿态,开始向玄甲骑军发起冲锋。
重骑军。
这是人马俱披甲的重骑军,虽然仅仅只有三千骑,但在冲锋时却堪三万轻骑,那种汇聚在一起的巨大冲击力,竟是瞬间撕裂了玄甲骑军的阵线,一路摧枯拉朽,横冲直撞。
这是一副可歌可泣的悲壮画面。
重骑虽然无敌,但无奈人力有时而穷,面对数十倍于自己的敌人,也只能是含恨沙场。
女子一指那名重骑将领,对徐北游轻声道:“那人叫徐戥。”
此时的徐戥满身鲜血,视死如归,面对西北大军的冲锋,率领所剩不多的亲卫不退反进,迎面冲向漫无边际的骑军。
这也是他的最后一次冲锋。
在沉闷惨烈的厮杀,徐戥亲卫首先死尽,随后徐戥战死。
而东北大军也趁着这个短暂时机,脱离战场此远去,渐渐消失在黑雾。
大局已定,西北大军继续咬牙追杀。
两支骑军渐渐远去,古战场重新恢复了平静。
女子忽然问道:“徐北游,你知道刚才那支玄甲骑军现在在哪吗”
徐北游看了眼这个有些特立独行的世家千金,她是一行人唯一不视他为下等人的人,人既以诚待我,我自当以诚待人,所以他很干脆利落地回答道:“不知道。”
女子似乎有些骄傲,稍稍抬头,从兜帽的阴影露出一个秀美的下巴,以及一小截白皙的脖颈曲线,直到这一刻,女子才流露出几分身在俗世的烟火气。
她缓缓说道:“这支铁骑跟随太祖皇帝东进入关,先入东都,再入江都,一路南下,扫平域,方有今日大齐之万里江山,如今朝堂之,有半数王侯贵胄皆是出自此军之。”
本书来自
本书来自 s:x.html




那年那蝉那把剑 第五章 跳出井口看天下
看完这场壮阔绝伦的蜃楼景之后,这群世家子弟没了继续停留的兴致,开始准备返回丹霞寨,徐北游自然没意见,不过这一次他没走在前面,而是走在了最后,他要确保最后关头不会再出什么纰漏。品書網 .
那名骑着飒露紫的女子走在了最前面,没有再和徐北游说话,甚至也没有理睬身旁大献殷勤的端木玉,似乎在沉思什么。反倒是因为刚才徐北游一气斩杀十二名阴兵的缘故,李嵩这位将门子弟对徐北游的态度缓和许多。
当一行人回到丹霞寨,已经是傍晚时分。夕阳下的丹霞寨好像一个垂暮老人,静静地伏在西北的旷野,六骏匆匆而来又匆匆而走,没有在这个老人身留下半点痕迹。
女子在临走前仍旧没有把自己的名字告诉徐北游,她只是告诉徐北游,不要一辈子都停留在这个小地方,若是有机会,还是要走出去,看看外面的广阔天地。
徐北游目送一行人出了丹霞寨之后,自己也朝丹霞寨外走去,不过与那六人的方向却是截然相反。其实他还是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小房子,那是当年跟随老人学艺时老人亲手搭建的,只这栋勉强可以安居的房子远在小方寨,所以徐北游还得走十几里夜路才能回家。
西北的晚不算太平,但对于徐北游来说倒不算什么,一路无事,等到他返回小方寨时,夜色已深,整个小方寨黑漆漆一片,不见半点光亮,毕竟对于寻常百姓来说,蜡烛和灯油都是很奢侈的东西,寻常时候,不会买也不会用。
徐北游摸黑进了寨子,回到家,跃到自己小屋的屋顶,着月光啃了一个冷硬程度快赶石头的馍,又摸了摸放在胸口的银票,陷入沉思。
女子劝他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其实这本是他一直以来的夙愿,他这只井底之蛙望井口,已经望了太久太久,只是苦于许多牵绊而无法跳出井口去,现在他有了这一千三百两银子,便有了跳出井口的资本。
徐北游沉思良久,将那叠银票拿出来,一共十三张,一张是地头蛇给的,其余十二张则是端木玉给的,他将银票分成两叠,一叠一千两,一叠三百两。
徐北游将三百两的那一叠重新放回怀里,望着手的一千两银票,自言自语道:“把这里安排好以后,我也该走了。”
第二天一早,徐北游便去了位于小方寨最北头的那个小院。
这儿也许可以勉强称之为私塾,同时也是私塾先生的家。
在西北这等苦寒地方,又是小方寨这种在各个寨子里排名末位的穷地方,竟然还有私塾这种东西,简直可以称得是迹,不过它的确真的发生了,像当初那名负剑老人会经过小方寨一样,都是那么不可思议。
徐北游推开柴扉进了小院,院里有几只母鸡正在觅食,墙角处还有一片绿意盎然的菜地,一名精神矍铄的老人正坐在茅屋前的躺椅,轻轻怕打着自己的膝盖,哼着无人能懂的小调。
老人是小方寨私塾的教书先生,已经在小方寨教书育人三十多年,徐北游曾经听寨子里的老人们说起过,老先生是个外来户,应该是原那边过来的,刚来的时候气派很大,不像平常百姓,倒像是富贵人家出身,只是过了这大半辈子之后,老人除了身的书卷气,再也看不出半点当初的富贵模样。
徐北游的名字也正是老先生给取的,事实徐北游在很小的时候是跟着这个老人生活,直到遇到另一位老人之后,才有了变化。说来也是好笑,当初因为徐北游,两个老人还发生过一场不大不小的冲突,一直到那位负剑老人离开小方寨,两名老人都是处于互相看不顺眼的不对付状态,两人只要见面是吵架,满口之乎者也,引经据典。当然,在小方寨的人看来,这根本不能算是吵架,毕竟连半个脏字都没有,而且全寨子下只有徐北游能听得一知半解,这怎么能算是吵架
两位老人到底姓甚名谁,徐北游都不清楚,他将负剑老人称作师父,将私塾老人叫做先生,如此以作区分,而两位老人也都默认了各自的称呼。正如徐北游所说的那样,不管师父叫什么,师父是师父,放到当下,那么先生是先生。
徐北游走近老人,轻声道:“先生,我来了。”
老人睁开半眯着的眼睛,看了眼徐北游,问道:“怎么,要走了”
徐北游一点也不惊讶于老人的未卜先知,毕竟眼前的老人算是最了解他的人,又是见多了世情,能猜出一二也不足为。他轻轻嗯了一声,拿出那一千两的银票交到老人手,道:“先生,这是一千两银子,算是我为寨子留下的一点心意,交给别人我不放心,只能劳烦先生了。”
老人没有问银子是哪里来的,只是很平静地接过银票,淡然道:“北游啊,我知道你早晚都要走出去,毕竟大好男儿,不像我这个身子入土半截的糟老头子,总窝在这块弹丸之地也不像话。可既然要出去,得知道人心险恶这四个字,看去是好的未必是好的,看去是坏的也未必是坏的,这个世界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很多时候都是黑白混淆。事情有对错之分,但做事却未必要按对错而行,早些年战乱的时候,百姓易子而食,说白了是人吃人,这件事对吗肯定不对,但是不吃,你要活活饿死,那你到底是吃还是不吃”
徐北游愣住了,他从没想过一直都是方正君子的先生竟会说出如此一番“大逆不道”的话语,一时间竟是不知该如何作答。
老人感慨道:“我此生读过万卷书,也行过万里路,于世情二字算是有一二感悟,说些昏言昏语,人有善恶黑白,可到底什么是善,什么又是恶当年李诩与青尘论道,青尘直言善我者善,恶我者恶,所谓善恶,可见一斑。归根究底,不过是一个利字当头”
徐北游咽了口唾沫,算是压惊。
他不知道青尘和李诩是谁,但是他听明白了先生话语的意思。
老人似乎被勾起了过去往事,神情恍惚,眼神有缅怀之色,自言自语道:“萧煜开创本朝基业,杀出一个尸山血海,也杀出一个锦绣江山,可曾有人说他是恶当年逆贼白莲教教主之幼子,尚在襁褓之便被活活溺死,可有人说他是善铁骑下江南,开万世太平,今日之大齐,昨日之大郑,哪个不是流血成江河,哪个不是白骨筑高楼,杀人得太平,这是什么道理啊”
老人猛地从躺椅起身,望着徐北游大声喝问道:“道理在哪”
徐北游一个激灵,下意识地摸了摸背后负着的天岚,在这一瞬间福至心灵,回答道:“道理在我背后,这便是道理。”
老人愣住,然后仿佛被抽干了力气,一点点重新坐回椅,有气无力道:“你走吧。”
徐北游欲言又止。
老人挥了挥手,示意他赶紧滚蛋,没好气道:“我过的桥你走的路还多,不用你来提醒我财不露白的道理。”
本书来自
本书来自 s:x.html




那年那蝉那把剑 第六章 巍巍中都如山岳
徐北游终于要离开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了。
去外面的广阔世界看一看。
徐北游背着天岚和一个包袱,包袱里面装着一些换洗衣物,一些散碎银子,几个还算软和的馍,一块用油纸包好的熏肉,还有那三百两的银票。没人给他送行,他独自一人走到小方寨的寨门口,回头望了一眼后,径直离去。
接下来他要去丹霞寨,然后再从那儿跟着一支商队离开西河原地界,去本朝太祖的龙兴之地,中都。
徐北游没见过大世面,去过最大的地方就是丹霞寨,但不妨碍他很大气,按照先生的话来说,这是天生的,强求不来,也羡慕不来。来到丹霞寨,在寨子北边的货仓附近找到那支早就联系好的商队后,徐北游忍痛给了认识许久的镖头十两银子,得以混在商队雇佣的镖师中,坐上一辆拉货的马车,随着商队缓缓离开丹霞寨,踏上了漫漫旅途。
丹霞寨一点一点地在身后远去,终于是看不到了,直到这时徐北游才恍然发觉自己已经离开丹霞寨,踏入了一个全新的未知世界。中都,对他来说好似是传说中的地方,这里即是本朝太祖皇帝的龙兴之地,也是前朝的边关第一雄城,至于怎么个雄城法,徐北游没见过,只是听过先生的只言片语,自然也想象不出来。
中都就像外面世界的一个缩影,光怪陆离,朦朦胧胧地看不真切,如梦似幻。
是的,世界。
在他小的时候,他的师父,也就是负剑老人,曾经给他描绘过一个别样的世界,那个世界中没有为了生计而生出的鸡零狗碎,没有为了生活而不得已的苟苟且且,只有常人无法想象的波澜壮阔。
在那个世界,有人乘剑出海,有人扶摇登天,有人用漫天大雪泼墨作画,有人拔起大江便是一剑,有神仙朝游沧海暮苍梧,有猛士一力敌千军。有佛门高僧,合十可成百丈金身,也有道门真人,稽首便让大地浮沉,有人持剑入局,横行天下。有人端坐局外,弈棋天下。有世内铁骑大战,有世外神仙斗法,有江湖,有江湖人的大风流,有庙堂,有庙堂人的大规矩,那是个让人神往且精彩无比的世界,却也是让小人物只能默默仰望的世界。
现在的徐北游,没有资格走进那个世界,他只能默默地仰望、神往。
不管是那一众权贵子弟们的世界,还是师傅描绘的这个世界,对于现在的徐北游来说,都太过遥远了,遥远到仿佛是天空中的一轮明月,看着很美,但也仅限于看着而已。
毕竟两个世界的距离,又何止万里?行万里路,走不进另外一个世界,绝大多数人,终其一生都被挡在门外。
一路无事,经过两天一夜的跋涉,徐北游随着车队穿过西河原,抵达中都城下。
中都给徐北游的第一印象就是高,几乎与山等高。
两道山脉之间,一座雄城很是突兀地拔地而起,高耸入云,将这两道原本并不相连的山脉完美地连接在一起。
其实在距离中都还有十余里之遥的时候,徐北游就已经可以依稀看到这座雄城的轮廓。整座中都依山而建,从正面望去,层层叠叠的瓮城沿着山势向上堆砌,足足有七层城墙如同梯田一般依次排列,足以让任何想要从正面攻陷这座雄城的敌人望而却步。
徐北游从栖身的货车上站起身,极目望去,想要看到先生曾经说起过的中都王府,那座屹立于中都最高处的府邸,以及传说中可以俯瞰整个中都全景的凌风阁。
可惜,他没有看到。
不过即便如此,中都还是给徐北游留下了最深刻的震撼。
他抬头望着这座雄城,忽然想起先生醉酒后常常念叨的一句诗。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燕云十六州。明日且登凌烟阁,扶剑受封万户侯。”
——
整座中都依山而建,所以城内的地势是呈现出倾斜向上的角度,外城地势最低,越往内城走去地势越高,城内许多权贵家族都是按照地势修建住宅,越是权势彪炳的,府邸的位置也就越高,而作为整个中都的中心,中都王府自然也就在中都的最高点。
王府占地极广,除了寻常权贵人家诸如引水入府造湖、兴建亭台楼阁等手笔,还有一座以人力建成的山峰,山高三十余丈,名为潇湘山,其山体上有四座依山而建的楼阁,由上而下分别被冠以凌风、临风、听风、迎风之名。
12345...41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