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之庄稼汉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甲青
冯庄今年的粮食肯定是大丰收的,唯一让人挂心的就是,能多打多少粮食?特别是主家亲自点出的那块下田,竟然长得比上田还要好。主家跟高人学过神仙之术,这个消息在庄户的口中广为流传。所以说年初的时候那下里村的人都说主家发了癔症跑进深山,其实人家是学神仙法术去了,可笑的那些下里村的人是鸡屎糊了眼,竟是胡说八道。
黄月英把庄里庄外都看了一遍,又吃了一顿饭后,临走前还叮嘱冯永不要忘了她交代的事,这才带着依依不舍的小萝莉上了牛车赶回城里。
蜀汉之庄稼汉 第0065章 示好
“怎么分成两拨人呢?”黄月英走后,冯永感觉自己终于又成了冯庄的主人,站在地头开始找当主人的感觉,没事找事地问向身边的管家。
“回主君,那边是僚人。”管家指了指比较远的那批人,解释道,“那一片地,都是咱庄上的庄户。那地打出的粮食可都是明年庄上的粮种呢,可不能让僚人碰了,沾了晦气。”
“胡说,僚人也是咱庄上的人。”
“是是是!”管家改口道,“都是庄上的人,可那僚人到底是新来的,瓷手笨脚,老仆觉得,还是不要让他们碰这块粮种的好,到底是庄上的老庄户让人放心些。”
你说的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
冯永“啧”了一声,心想这民族大融合还是任重道远啊!
那些僚人是半个月前黄月英就派人送来的,一共有七户人家,三十二口人,四个成年男子,十八个女人,十个小孩。听送来的人说,在南中与汉人走得太近的熟僚,大都是被乱军清洗的对象,这几家也属此列。家里的男人为了让家里人逃出来,全都出去拼命了,现在也不知道生死。
就凭这点,冯永觉得自己收下这些人不算亏,同时也告诫过庄上的人,平日里不要欺负人家。
随着冯永在庄上的威信越来越高,他说的话自然没人不放在心上,可是汉人骨子里的骄傲,却让庄户们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在平日的点滴中表现出来。就比如现在,连收个谷子都要刻意地分成两批。
“对了,老仆还有一件事,要跟主君报一下。”管家很明显地不想让冯永在这种事上纠缠,很快就岔开了话题。
“哦,什么事?”
“是这样的。主君在请神的时候,隔庄的管事来找了老仆。说前些日子主君跟李家主谈的事情,已经有着落了。”
“什么李家主?谈了什么事?”冯永有些莫名其妙,心想我什么时候又认识了一个李家主了?
“就是隔壁李家的庄子,李家的管事说主君认识他家的家主啊。”管家一脸的疑惑,“还说主君拜托过他家家主置换新庄子的事,如今过来回话说已经有眉目了。”
“隔壁庄子?”冯永终于想起来了,“他们家的家主是不是一个老太公?”
“主君这话说的,哪家的家主不是老太公,像主君这般年少有为了,能有几个?”管家小小地拍了一个马屁。
自己跟外人说过这么一档子事的,冯记只记得一个老头子。当时那个老头介绍自己的时候,正好说是隔壁李庄的人,记得他的辈分好像挺高的,估计十有八九就是他了。
可是自己好像只是跟他提了提这事,根本没有说过要拜托他啊,这又怎么回事?
“到底怎么回事?仔细说说。”冯永对于天上掉馅饼这种事情,一向是不太相信的——免费的东西,一般都是最贵的。
“那李家是蜀中的大姓呢,听说与那李尚书都有点沾亲带故。隔壁李家还说自家是李家六房,嫁过两个女儿给何家,所以和那何家也是说得上话的。前些日子那李太公求人托了情,说是可以用那边的地和换咱家新庄上的地,”管家说着,还用手指了指远方,意思就是反正大概在那边,“然后他们李家再用别处的地与何家换。”
“那这个李家费的周折可就大了,他们图什么?”冯永皱眉。
“图咱家的粮种,”管家一脸的自豪,“那管事说了,希望秋收后能给他们庄上供些粮种。这块地上产的粮种,要是咱庄上用不完,也全部留给他们,再有就是那新犁,也卖给他们几个。”
看着自家管家一脸骄傲的表情,冯永有些无语。
蜀中大姓,何李占其二。
如果隔壁李庄真是李家六房,那也不是一个小小冯家所能比拟的。再说了,作为邻居,李家真要开了口买些粮种,难道自己还能不给?至于费这么大周折?
如今朝廷正在推广曲辕犁,李家作为大姓,怎么可能没有得到消息?还用问自己家要吗?所以这根本就是在向自己示好,对吧?
可是作为被记在本地世家小本本黑名单上的冯土鳖,心里有点琢磨不定,按理说这李家作为本地土著之一,怎么着也没道理这样做啊!那这好处,我究竟是要呢,还是要呢,还是要呢?
作为一个连诸葛老妖给的好处都敢吃下去的土鳖,表示对世家这点示好怕个卵!
“那就给他们。”冯永豪气地一挥手,“这李家既然这般好心,又是邻里乡里的,交好总不会有坏处。”
事实上,冯永心里想的是,老子好歹也算是快要当官的人了,再也不算是没根脚的,怎么着也是诸葛老妖心里挂号的人吧?这个时候,包括后面的十来年,在诸葛老妖心里挂上号比简在帝心还重要。
所以冯土鳖表示,反正这未来十年你们这些土著也蹦不起什么浪花,我怕吗?
说到当官,冯永想到自己当初第一次与诸葛老妖见面,也就花了点时间把历史上马谡曾经说过的话重复了一遍,就赚了五百亩地。这一回又是花好几天工夫画图又是献策屯田汉中,最后却是被迫当了一个小官,感觉有点不爽。
“竟是这般爽快?这可不像是那混小子的作风。”
丞相府里,诸葛亮听了黄月英的叙述后,有些意外地问道。
“何来爽快之说?还不是使了胁迫之计?”黄月英白了一眼诸葛亮,“让妾去当了回恶人,那小子心里指不定怎么骂妾呢。”
诸葛亮脸上露出少见的狡黠笑容,伸手过去握住黄月英的手:“亮有夫人如此贤内助,当真是亮之福。不过那小子就算是现在心里骂夫人,只怕日后也要感恩戴德的,何用顾虑?”
“就知道拿些好话来哄妾。”黄月英嘴里硬,可眉眼却有着藏不住的笑意,“今日看那小子,与星儿一起玩得倒是开心。直至临走前,星儿还对她那冯郎君有些不舍呢!”
“不舍了好啊,不舍就说明星儿并不排斥那小子,将来也能少些阻力。只要说服了君侯夫人,这事就差不多能成。”
“星儿还小,如今也只是一个未懂事的小女娃,能济个什么事?要妾看啊,还是得先把那小子的来历查清楚,不然这样稀里糊涂的,总是不放心。”
蜀汉之庄稼汉 第0066章 卖女求荣?
“山门子弟,这不是早就清楚了吗?”
“天下山门这般多,他到底出自哪里?总要清楚吧?”黄月英拧了一把诸葛亮,有些生气道,“你不是曾夸口说过,天下山门,没有你说不上话的?怎么现在连那小子的师门在哪都不知道?”
“这事有点难。”诸葛亮揉揉脑门,有些叹气道,“能查的全查过了,至少从他家入蜀以后看来,皆未发现有任何异常之处。最可疑的就是那发疯后入深山一事,出来后就如同变了个人,实是诡异。”
“莫不成是宿慧?”
诸葛亮轻轻一笑,语气中带着些许不明不白的意味:“细君知道,我是从来不信那浮图之言的。要说是宿慧,还不如相信他身边有高人给他指点,只是未曾被人发现而已。”
“为何就不是他自身所学?”
“亦不无可能。如若是自身所学,那么此子自小就应该有高人一直隐身于后教导,却又不让他显学问于人前。直至年初他家逢大变,这才决定让他不再隐忍。”
“可是好歹他也算是山门子弟,若是他身边一直有高人,为什么眼见他阿母之死而不顾?”黄月英疑惑地说道。
“莫忘了他发狂入山一事,估计那时应该是他受其翁之死,发了癔症,山门之人想办法让他入山,以便医治。”
“如此一来那就说得通了。只是没想到他阿母却也因此失了性命,实是天意弄人。”黄月英叹息道。
“细君莫忘了,此子虽对我不太对付,可是却肯与细君亲近。细君可还记得,前时你仅去过冯庄一次,为什么此子却一直往府里给你送来吃食?或许他自个儿都未曾发现,其实上次来府上,他看你的眼神,其实是藏着些许孺慕之情的。这可不是用一般的说法能掩饰过去的。”
不得不说,诸葛老妖的眼睛还是很毒辣的,冯土鳖因为某些不为人所知的原因,对黄月英有着一种天然的亲近感,虽然他自觉藏得很好,可是还是被诸葛老妖一眼看穿了。
“阿郎是说,那孩子因为对自家阿母的愧疚,所以才会如此?”
“想来错不了。”
好吧,误会确实有点大了,可是冯永对黄月英的特殊感情,却还是被人知道了。不过这个误会对于冯土鳖来说,可能不是什么坏事。至少在黄月英的心里,觉得这个孩子还是可以亲近亲近的嘛!
过了几日,赵广跑来丞相府里给黄月英说了一件事情,冯庄的粮食产量出来了。那块“高产下田”每亩产粮三石半,其他的亩产三石。
虽然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可是黄月英还是被震惊了,这可是谷子,不是麦子!再说了,就算是今年的麦子大熟,那也只是亩产两石半,远没到亩产三石的地步!要是,要是冯庄的种粮之法能早两年推广于大汉天下,阿郎何至于连小小的南中之乱都无力去平?早就直接发兵南下了!
一念至此,黄月英激动地浑身发抖,当下连连说道:“快,快,快备车,去冯庄!”
等牛车出快要出城门的时候,黄月英又想了一件事,忽又掀开车帘,对赵广吩咐道:“先去西乡侯府!”
西乡侯府便是已故车骑将军张飞的府邸。
“阿妹今日何故来府上?”张夏侯氏看到黄月英的突然来访,感到很奇怪。
“小妹今日前来,只为借一人。”黄月英行了个大礼。
张夏侯氏唬了一大跳,连忙扶起黄月英,说道:“你我姊妹之间,何须用借字?只要府里有,你能看上的,都只管拿去便是。”
黄月英抿嘴一笑:“阿姊这话说得,只怕太满了些。”
张夏侯氏不悦道:“难不成不信我的话?”
“我那侄女四娘,阿姊你也舍得么?”
张夏侯氏一愣。
“实不敢瞒阿姊,小妹此次出门,便是要去那冯庄的。方才赵家二郎来与我说,冯庄今年的谷子,亩产三石,其中有八亩二分下田,曾得那冯郎君令人撒下师门所秘制之物,更是有三石半之多。故小妹此去,就是想找他把那法子要来,造福百姓。”
张夏侯氏瞪大了眼,失声问道:“那冯郎君竟是如此厉害?竟能让下田之地产三石半谷子?”心里更是暗暗想道,如若那冯郎君早生个几十年,能将此法推广于天下,那黄巾贼子,何以能成事耶?
“那阿妹此次来,又与我那四女有何关联?”
“小妹此去,对那农耕之法,志在必得。阿姊想必已有所知,那冯郎君,却是极喜爱四娘,不然何以连续多日叫那赵二郎送来冯庄的吃食?小妹想着,如若此次前去能得四娘在旁,约摸可添个一两成胜算。”
听了这话,张夏侯氏当场就纠结极了。
黄月英这话,明摆着就是让她女儿去当美色勾引男人的——当然,虽然可能没有那么龌龊,毕竟四娘年纪还小,可在她看来这性质是没有任何区别。
这事要说没有丞相的意思,她也是不信的。虽说自己有个当皇后的女儿,可是哪个不知道,如今政令皆出自于丞相府?皇后女儿说十句,也比不上丞相说半句。要是答应了这事,丞相就相当于欠了张府一个人情,而且这个人情大了去了,但是自己这样不就是卖女求荣么?
可是要是不答应……虽说丞相公正严明,可是指不定会在心里留下什么膈应,那她家两个儿子的前程,又怎么办?
唉!还是怪那个死鬼夫婿,哪个叫你死得这般早呢?家里没了顶梁柱,这不,被人欺负上门了吧?要说这个黄阿丑也真是的,亏我平日里还当她是个知心人,没想到却是这般人物!
“阿姊,小妹知道如此做,确是不对。”黄月英又深深地施了一个礼,神情有些激动道,“可是阿姊,小妹实在是没得法子!如今这粮食,对阿郎,对大汉,对陛下都是极重要的东西。阿姊,这天下大事,咱们妇人管不了。可说句外人听不着的话,阿姊好歹也算是陛下的外姑,三娘好歹也是皇后。阿姊就算看在陛下和三娘的面上,能不能答应小妹这一次?”
张夏侯氏长叹一声,扶起黄月英,说道:“阿妹,我此时还叫你阿妹,便是明白你说的话确实在理,同时也是体谅你的苦处。但此事,我却不敢私下里答应你。我觉得,还是叫四娘来问问,看她乐不乐意。如若她乐意,我这当阿母的自不会说半句话,但如若不乐意,那可别怪我无情。”
“是极是极!”黄月英抹了抹眼角的泪,“我一直也是把四娘当亲女儿看的,如若她真不愿意去,那我二话不说,回头便走。”
张夏侯氏心里嘀咕,有你这般卖女儿的亲娘?
当下还是转身叫人去把张星叫来。
蜀汉之庄稼汉 第0067章 开荒
“阿母,叔母!”
很欢快的小萝莉提着裙裾“哒哒哒”地跑进来,各自给自己阿母和叔母行了一个礼,然后起身看看四周,没有发现自己想要的东西,神情有点小失望。
看到自家女儿这表情,张夏侯氏心里“咯噔”跳了一下,这孩子,在找什么呢?
“四娘过来,阿母有话要问你。”
张星乖巧地倚过去,仰起头问道:“阿母想要问什么?”
张夏侯氏沉吟了好一会,方才开口问道:“四娘,皇宫里好玩一些还是冯庄好玩一些?”
张星一听这话,眼睛就亮了起来:“皇宫里好玩。”
张夏侯氏舒了一口气。
“可是冯庄更好玩,皇帝姊夫也没有冯郎君好玩。”
张夏侯氏一口气差点呛在喉咙里。
这个孩子跟谁学的大喘气?
张夏侯氏脸上带着礼貌而不失尴尬的笑容:“不许这样说你的皇帝姊夫,皇帝自然是好的……”
“可是也没有冯郎君好玩。”张星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并且努力地试图说服自己的阿母,“皇帝姊夫不会用莠草编犬子,又不会用柳枝做柳哨,还有还有,也不会摸鱼儿,更不会……”
“好啦好啦……”张夏侯氏打断了自家女儿的话,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自己刚才还在纠结卖女求荣什么的,没想到还没开始卖呢,女儿就已经自己把自己给卖出去了,真是……女儿你这个样子,叫阿母怎么把你卖个好价钱?
黄月英脸上带着掩不住的笑容,对着张夏侯氏说道:“阿姊,你看……如何?”
张夏侯氏无奈地把自家女儿往黄月英那边一推,苦笑道:“我还能有什么好说的,怨不得这些时日她不像以往那般吵着要进宫耍,总是念叨着一些让人听不懂的话语,原来根子在这呢。那个冯郎君,倒是稀奇,连哄小孩子都会!”
“小孩子”这三个字,咬音咬得特别重。
黄月英明白地点点头:“阿姊放心,小妹说过,四娘这孩子,我也是当了亲生女儿看的,自不会让她受了委屈。如今她年纪尚幼,心性未稳,以后的事,谁能说得准?”
“如此便好。”张夏侯氏得了保证,这才放下心来,点点头说道,“我那个夫婿,跟了先帝一辈子,方才拼下了张家这份基业。如今的张府,比上不足,比下却是有余,我也不敢奢求更多了。以前我就说过,这个四娘,我不求她能大富大贵,但求平安喜乐便是福气,即便是如今,我还是这般想的。这以后的路子,她要怎么走,且由她高兴便是。”
“阿姊说的是。”黄月英低头应答。
“四娘,叔母带你去冯庄玩好不好?”
“真哒?”张星一下子就扑进黄月英怀里,小脑袋在里面钻了几下,方才抬走头,“叔母真好!”
张夏侯氏的脸色有些无奈,这女儿,究竟是谁亲生的?
大概是老天爷看到大汉这些年多灾多难的份上,难得地发了一次善心,今年的秋收不但没有下过雨,而且还连续给了多日的晴天。
冯永按照黄月英的吩咐,把那几亩撒了农家肥的地所收上来的粮食晒干,封存,就等着她来验收。
这种做法让庄户有点小担心,于是跑去问管家怎么回事。被管家劈头盖脸就是一阵怒骂:“主家要做的事,何时轮到你们指手画脚了?别的不说,咱们主家什么时候让庄上的人吃过亏?都是一群鬼迷了心窍的!以后再让老夫我听到庄上有人在背后嚼舌根,仔细我扒了你们的皮!”
骂完了人,管家这才缓了一口气,继续说道:“开镰那天,你们又不是没看到,有贵人过来量了那块地。主家这是把那地打下的粮食留着准备给贵人看呢。等贵人看过以后,自然就会给你们分下去。”
对于冯永一天到晚躺在柳树下钓鱼的行为,管家在心里其实是深恶痛绝的。你说天下有哪个主家会在庄户面前这个样子的?别庄上的庄户到了自家主君面前,哪一个不是战战兢兢?就自己庄上,庄户虽说对主君没有什么不敬,但要说到害怕,却是没有多少——这样哪像是主君的样子嘛!
秋收完后,按理可以休息上几天,然后准备种冬麦。可是冯庄的主家是个爱折腾的,这才歇了两日,又开始弄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事。
开荒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可是这附近的荒地都已经差不多被开完,主家竟然把主意打到庄子后面的那几个山坡上。山坡上,能种粮食吗?这是庄户们心里的疑问,不过却再没人敢再私下里笑话主家。除了怕被管家听到真给自己松松皮以外,更多的是在不知不觉中,冯永竟然已经折服了庄上的庄户。
这庄子上的变化,一天比一天大,大家可都看在眼里呢。听管家说,这主家可是高人子弟,可不敢再乱嚼舌根,失了本分。想来主家要咱们做这些,肯定是有什么原因的,只要按着做就行。
而住在山坡脚下山洞里的僚人就加多了一层担心:这主家,不会要把我们赶走吧?
冯永才懒得管那些庄户和僚人的想法是什么,他实在对封建社会的耕地政策感到蛋疼,你说你不但要管地是不是一直有人种着就算了,连地里种什么都要管,是不是过分了些?
这些人,根本就不懂什么叫市场经济,在后世,哪个管你地里种什么?用耕地来盖房子的事情,满世界多了去。只要“鸡的屁”上去了,谁管你是不是有粮食危机?
跟落后的封建人士就没法沟通,就连自己想在秋收后用一小块地来扦插培养茶苗都要被罚款,这根本就是完全不讲道理嘛!最后没有办法,冯永只好把主意打到山坡上,当下选了个没人住的小山坡,直接把庄上能出来的人拉了过来开荒——老子在自家的山坡上种点茶树,你总不会说什么吧?
开始的时候冯永还想着收集茶籽来进行种植,后来才发现茶树是异花授粉,后面那几座山上拢共也才发现了六棵茶树,连个籽都结不出来,还收集个毛!好在用扦插的方法也可以繁殖,这才不致于让冯永的种植大业胎死腹中。
不过这样一来,自己的茶叶就得省着喝了——六棵茶树能砍下来的树枝差不多全砍光了,在新树枝长出来之前,自己别想再采到一片茶叶!
蜀汉之庄稼汉 第0068章 瞒不住了
山坡上开荒是一件很辛苦,很繁琐,但成效却又极低的事情。石头、荒草、杂树等等,都是很难清理的东西,更重要的是,山坡上的土地远没有山下平原来得肥沃,还要给开出来的荒地施上一定量的底肥。幸好现在冯庄养殖业扩大,家家户户都养有鸡鸭,倒也不用担心这次的山坡开荒没有足够的基肥。
用来做苗圃的地方不需要多大,很快就开出来了。人多力量大,还是有道理的,倒上足量的底肥,再在上面盖上一层土,最后把事先切好的茶树树枝插下去,浇上水,就宣告完工!
就这么屁大点的地方,在山下的耕地上扒拉出一小块来,随便弄弄就差不多了,非得逼着老子折腾半天,冯永腹诽。
苗圃只是开始,工程量最大的还是要开出够种茶苗的荒地。
正在默默地算着到底要开出多少荒地才合适,不经意间看到远远地走过来一个老头子。
近了,更近了,冯永终于看清了来人。
这老头子姓李,不知名字,只知道自己得叫他太公,正是隔壁李庄的主家。
“李太公这是要去何处?”冯永连忙迎了上去,拱手施礼。
既然瞧见了,就不能当作没看到,不然就显得太失礼了,而且这老头前些日子还是帮过自家大忙的。
李老头仍是一身普通人的打扮,如果不知道根底,还真看不出竟然是蜀中大姓李家第六房的话事人,只见他脸上带着祥和的笑容:“刚才在自家庄子上纳凉时望向这边,看到这坡上围了这般多人,心下好奇,所以这才过来看看。没想到却是遇到了冯郎君。”
这老头,好奇心真重。
估摸着是被冯庄这几个月的变化刺激到了,先是用了新式犁,后来每家都养了鸡,前几天又出了个“卫星田”,现在才闹出点动静,老头子就迫不及待地跑过来看究竟。
这是个老于世故的家伙,眼睛也有些毒,才与冯永交谈过一次,就敢下了大本钱交好——何家终究是一个大族,虽说是互相置换田地,但估计人情也欠下了。
“秋收后也没什么事,所以就叫庄户们上坡来开点荒地,没想到却是惊动了李太公。”冯永大大方方地说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