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代书圣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忘三川
苏云要考书科一事,也被学堂里的同窗传得沸沸扬扬。昆县在颍州属苦寒之地,人才贫瘠,别说书科了,就是每年县考分下来的经义科童生名额,也不过二十之数,在那些得知此事的人口中,苏云要考书科,不过就是茶余饭后供人一笑的谈资罢了,并未有人当真。
这日,苏云和赵春秋刚下课回家,姚婶就在巷口等候着。
“云儿,你家里来人了。”
“来人了?谁?”苏云记忆了,自从父母双亡之后,并没有什么走得近的亲人了,以前有过交情的亲眷都怕接了苏云这个烫手山芋,避开还来不及呢,这么多年过去,就没什么亲人探访,这时候谁会过来?
“你本家的族叔爷。”姚婶有些郑重地说道。
“本家族叔爷?和我父母有什么来往吗?”
姚婶摇了摇头,说道:“倒是没见过,不过确实是你们老苏家的人,当初你的父母提到过。”
“哦。”苏云走进了自己的门,便看到一个头发灰白的老头拄着杖,端坐在堂上,边上站着一个穿着儒生服,跟他年纪相仿的少年。
“你便是苏云?”
“嗯,您是……”
那老头一副不耐烦的样子,说道:“我是谁不要紧。我听人说,你要考书科?”
“是的。”
“你真是不知天高地厚!”
苏云纳闷了,为啥自己考个书科,搞得就像是和全县作对一样,受到这么多人的指责呢?
“这位老伯……”
姚婶轻声提醒道:“叫族叔爷……”
“别,我没这样的不肖子孙。父母亡故,师长为父。若不是刘教习托我来劝一劝,我都懒得过来。”
苏云恍然,感情是刘教习请来的说客啊,难怪呢,这七八年不走动的本家族叔爷都上门来了。
“听刘教习说,你这诗赋经义学得尚可,有望搏一搏童生试,怎么居然会想到要考书科?那是你能考的吗?你懂书法吗?”
一旁站着的少年也是苏云的本家族人,名叫苏恒,不过并不在德山书院授业,而是去了隔壁县较为出名的白鹭书院授业,也是轻蔑地笑道:“我们书院今年倒是有三个考书科的同窗,不过都是书香门第,自幼师从名师,笔墨了得,就连书院的教习都自愧不如,笔法老成,我看苏云族弟这家徒四壁,应该也请不起名师吧?若是自己胡乱瞎写,就像去考书科,我劝你还是别丢脸了。”
“有劳二位费心了。”
见苏云这不温不火的态度,那位族叔爷也是有些愠怒,“你好歹给个态度啊。这算什么?我大老远走过来,你就这样敷衍我?”
苏云看着这个有些倚老卖老的族叔爷,说道:“该说的苏云已经说了,谢过族叔爷关心,刘教习那里,等苏云考完书科,也会去答谢的。”
苏家族叔爷脸色一变,站了起来,“不知天高地厚,阿恒,我们走!本想着若是能考取个童生,勉强让他认祖归宗,现在看来,此等竖子,不配姓苏。”
“慢着!”苏云说道,“我收回方才的话。”
“你改变主意了?”
苏云说道:“方才我敬你,一来你是长辈,二来是刘教习请来的,对您已经是再三礼让,现在我只想说——请——你——滚出去。”
“什么?你再说一遍?”老头气得浑身发颤。
“滚,难道还要我说第三遍吗?”
“好!你很好!”苏青松咬牙切齿地说道,“以后别指望认祖归宗!”
苏云笑道:“那真是感激涕零。”
“我们走!”
姚婶因为不是苏家人,也不是苏云的直系长辈,刚刚也不敢说话,看到苏云和这本家族叔爷闹翻了,也是有些担心,“苏云啊,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呢?这个苏青松,在本县也算是有些威望的老人了,他的一句话,可能就会影响你的风评,赶紧去赔礼道歉吧。”
赵春秋在一旁有些兴奋地说道:“骂得好!娘啊,我看他们根本就不是替云哥着想的,就是来耀武扬威的,你看看刚才那副德性,这县考又不是他们老苏家主持的,凭什么让他们做主,我挺云哥,就考书科,考上了,我看他们还有什么话说!”
姚婶看着两个血气方刚的少年,也是摇头叹气,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她没读过书,也不识字,更加不知道考什么科对于苏云来讲,会有多大的区别。
只有苏云心里明白,考上书科童生,才是真正的平步青云!
绝代书圣 第四章 宋学正垂青
临近县考,基本上到了考院最忙碌的时候。这个时候,一县之中主管教务的学正才有用武之地。
昆县虽然人才贫瘠,然而应试的人却不少,各地汇总报上来,足足有千余人。昆县隶属的考院之中,书院教习、村长、族长,坐得热热闹闹。刘义山作为县里书院的教习,自然备受尊崇。
“刘教习,今年我那不成器的孙子,能考上童生吗?”
“刘兄,马上临近县考了,您要不去我府上坐坐,吃顿便饭?”
这样的邀请,刘义山近些日子一天可以收到不下十个。
“该教的,刘某都倾囊相授了。至于考不考的上,不是刘某的事了,得看令郎发挥如何。”
“您这不是比咱们有才识嘛,这县考上榜的生员不过二十人,刘教习您和宋学正关系不错,你看能不能透一透口风?”
刘义山微微一笑,不再聊下去。
苏青松拄杖走过来,“刘老弟啊,你那个不成器的学子,我去劝过了,不听劝不说,还恶语相向,我看你还是早些逐出书院,免得成为昆县毒瘤。”
刘义山一愣,想起了苏云报考书科一事,说道:“他连本家长辈的话都不听吗?”
“哼,父母早亡,早断了来往,野惯了,就无法无天了。”
刘义山眉头一皱,看来苏云是吃了秤砣铁了心,要报考书科了。
“宋学正来了。”
众人纷纷起身,恭迎那走进门来的中年男子。
“诸位请坐,诸位近些日子辛苦了。”
刘义山走过去,将一本花名册递给中年男子,“宋学正,这是本届县考参试的花名册,请学正大人过目。”
“有义山还有诸位父老协助,可省了宋某不少的麻烦,宋某再次谢过诸位了。”
“哪里的话,学正大人客气了。”
“还是学正大人辛苦。”
刘义山皱眉道:“只是有一员学子,有些特殊情况。”
“哦?什么情况?”
刘义山说道:“本县学子苏云,报考了书科。”
宋子文身为本县学正,算是教育一把手的地位了,然而听到有人报考了书科,也是目露震惊,“居然还有人敢报考书科?”
“我奉劝过他,可他不听。”
苏青松哼哼道:“我也去劝了,让他别痴人说梦,结果居然不知好歹,恶语相向,此等竖子,建议学正大人革除他的学籍。”
宋子文问道:“报考书科心志如此决绝,可有家学传承?”
“父母早亡,无显赫家学。”
宋子文更加惊讶了,“那可有名师提携?”
刘义山拱手道:“不才正是他的师长,不过义山有自知之明,并未教授书法之道,不过是教些经义诗赋罢了。”
苏青松说道:“学正不必因为一个小人物劳心费力,多半是得了失心疯吧。”
宋子文看了眼苏青松,问道:“是你们苏家的族人?”
“我们苏家没有这样的斯文败类!”
宋子文笑道:“那就请苏族长喝口茶,我跟刘教习说话呢,您别打岔。”
“我……”苏青松语滞,在众人窃笑中喝了口闷茶。
宋子文继续说道:“近几年,我宁国书道昌隆,更有萧祭酒镇国安疆,笔力千钧,各州各县都在网罗书法人才,然而这些年我昆县书科全军覆没,去年更是无一人报考,成了废科,此等衰败之兆,诸位还有脸在这里笑么?”
宋子文的突然发难,让在场所有人都惊了个呆。
“学正大人息怒。书科非比寻常,若是每年定额分配下录取人数,也不会到无人报考的地步,只是书位由天院赐予,并无定额,我昆县地贫人稀,实在不如那些豪门世家有此等底蕴。”
说话这人,也是当地一个乡绅,年轻时中过童生,只是后来就没然后了,不过从谈吐之中,明显听得出与苏青松等人的差别。
“是啊,学正大人。这书科实在难考啊。”
宋子文瞥了眼王昌其,说道:“我可听闻,王老您家,可和中州王氏沾亲带故,不知有什么家传笔法,可以福泽乡里?”
王庆家的老爷子摇头笑道:“哪敢高攀三氏之一的王氏啊,这都是那些人胡说八道,没有这回事,没有的。要是有,我王家岂会连一个书科童生都考不上?可惜笔墨易得,笔法难寻啊。”
“对啊,没有这笔法传承,就算自认笔墨了得,也难入天院考官的法眼啊。”
宋子文冷冷道:“要不我上表州府,取消昆县书科一试算了?”听着这一记记退堂鼓,宋子文脸色愈发难看。
“不敢不敢。”
“老朽并无此意。”
底下众人噤若寒蝉。
宋子文叹了口气。他自然明白昆县的处境。只是这都好几年了,就算是“野生”出一个书道天才,也不算过分吧,以往几年,临近县考,天院都会派遣考官来巡考,去年颍州各县都有巡考陪审之人,唯独昆县连考试的人都没有,他这个学正也是颜面扫地。
今年这个报考名额,说什么都要提交上去!
“虽然这个苏云无显赫家学,也无书法名师提携,但我相信,他书道之心如此坚定,定是非比寻常。刘教习,这书科名额,今年就报上去。”
“这……”
宋子文眼珠子一瞪,“这什么这!赐苏云脂砚斋文房四宝一套,刘教习,替我传话给这后生,昆县书道的颜面,就系在他一人身上了。”
刘义山:“……”
这也太扯了吧?如此,岂不是更置苏云于险地?
苏青松眼睛虚眯着,喃喃自语道:“真让这小子撞狗屎运了!”
……
……
两个时辰后。
苏云看着桌上用锦盒装着的文房四宝,有些心存感激地说道:“多谢教习。”不得不说,刘义山还是挺照顾他的,之前赐了纹山砚,这次居然又送来一套文房四宝,这锦盒包装,一看就是上档次的东西,苏云正愁自己用的笔太劣质,无法展现汉隶的风骨,没想到就有人送来温暖了。
“别忙着谢。这东西可不是我送你的。这脂砚斋的文房四宝,我可送不起。这是县考院的宋学正送你的。”
“宋学正?学生不曾照面过呀。”
刘义山说道:“他听闻你要考书科,可是对你寄予厚望。还让我传话给你,昆县书道的颜面就寄托在你身上了。”
“什么意思?”苏云有些懵逼。
刘义山脸色凝重地说道:“意思就是,这次书科县考,你想参加也得参加,不想去,也得去。非但要参试,还不能丢人。”
“不能丢人又是什么意思?”
刘义山叹气道:“指望你考上书科童生难度颇大,但愿你不会被革除学籍吧。”
苏云有些哭笑不得,到了这么严重的地步吗?
绝代书圣 第五章 被抛弃的昆县
县考,对于苏云这些寒门子弟来说,无疑是改变命运的一次重大机遇。只有考上童生,才有机会去州府进学,才有更好的机遇。有些人一辈子碌碌无为,止步于县考,到了七老八十了,还在考童生试,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并不罕见。
考试这一日,赵春秋课业未成,就算报考也是送人头,所以这一次县考,他并没有参加,不过书院放假,正好可以陪着苏云去看看热闹。
考院在城南河畔,这一日苏云早早便起来,检查了一遍文房四宝以及验明正身需要的文牒备齐没有。不得不说,那位素未谋面的宋学正,真是及时雨,这脂砚斋的笔墨苏云用了几回,感觉得心应手,比起之前在用的劣笔真是好太多了。
“云哥,我娘准备了糖糕。待会儿我就在考院外等着你。中午就在这里解决午饭了。”姚娴准备好了哥俩的饭食,一大早就去河边洗衣去了。
苏云点了点头,“那麻烦你了。”
赵春秋憨憨一笑,“哪里的话。我们兄弟俩还客气什么。今天云哥要好好加油,争取金榜题名啊。”
苏云拎着考箱,笑道:“放心,不会让你和姚婶失望的。”
“哟,这不是我们的苏大家么?来来来,都来拜见我们昆县书道的希望,都叫苏大家。”王庆吆喝着几个同窗,看热闹不嫌事大地聚拢在了苏云面前。
天启大陆书道昌隆,九国割据,天院唯尊。但凡在书法上有造诣的高人,都被冠以“大家”二字。不过王庆这一声“苏大家”,绝对是嘲讽多于恭维。
“王庆,今天我云哥要考书科,没招惹到你吧?”赵春秋一脸阴沉地说道。
“没有。我哪里敢招惹苏大家啊,苏云啊,你是我昆县书道的希望,今日一定要金榜题名啊,若是连个童生都考不上,这苏大家的名号,可是连刘教习、宋学正的脸面一起丢尽了。”
“你!云哥,我们别理他。”赵春秋知道今日不是发狠的时候,要是延误了苏云考试,更重要的是保持一颗良好的心态。
苏云一直微笑着看着这几只猴子耍来耍去。比起刘义山、苏青松等人的不信任,这几个同窗纨绔显然更加地“可爱”。
“这声苏大家,我心领了。要是今日考得不错,我会和刘教习说,多亏了你们几人这提前的恭贺。”苏云绕过装腔作势的王庆,跟着赵春秋朝考院走去。
王庆一愣,没想到这个苏云心态如此良好。他今年也不考县考,就是想过来恶心一下苏云,最好是让苏云心态爆炸一下,可惜非但没得逞,还让这混蛋占了便宜。
“老大,怎么说,我们还追上去么?”
“庆哥,我去把那小子的考具给没收了吧,看他还狂不狂了!”
王庆一巴掌打在那小弟的头上,“蠢货,没听明白他话里有话吗?我们再过分点,他考上了,呸,他怎么能考得上,他考不上,就会赖在我们身上!你们想找死吗?”
“这个苏云好卑劣啊!”
王庆目送着苏云走入考院牌坊,笑道:“我们就静静地看着这小子出丑吧。”
……
……
苏云到考院前的时候,这里已经是排满了人,有些长相熟悉的,有些则是不认识的,有的看上去比他还要小个几岁,有的则是头发花白,一看就是在考场拼搏了大半生,仍然不死心。
赵春秋不是考生,只能留在牌坊之外,朝苏云挥了挥手之后,就拎着饭盒等在外面了。苏云倒是没感到太大的压力,虽然短短几天不能使他书法精进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但他感觉,考书科应该并不是想象当中那么难吧。
“小兄弟,你这是考第几次了?”
苏云朝前面那个老头笑了笑,“头一回。”
老头一副过来人的样子,看着苏云说道:“莫要紧张。多考机会,总能考上的。”
苏云:“……”
怎么听着就像是老伯你考上了似的?哪里来的自信?
“我姓吴,叫吴文才。”
晕,这名字,老伯你能考上才怪了……
“吴老伯你好。”苏云只能招呼一声。这别的考生,要不趁着最后的机会在读经诵诗,要不就是一副正襟危立的样子,这位吴老伯怎么就像是来看热闹似的。
“怎么能叫老伯呢?!”
苏云一愣,“那……吴老叔?”
“叫吴兄才是!你我是同届考生,以兄弟相称最为何时,若是一道金榜题名,那就更是双喜临门了。”
苏云:“……”
我没有你这样的兄长……这老头,是想考中想疯了了吧?
“诶呀,你是没见过州府那些书院的气派,在那里读书,简直就是一种享受啊。”
“吴老伯……”
“嗯?!”
“哦,吴兄,我肚子不舒服,我去上个茅厕。”
“你呀你,这考场最忌讳的就是吃坏肚子了,考前三天,当清粥简食,你肯定大鱼大肉来着。”
苏云赶紧离远了些,这样的话痨,简直就是考场噩梦啊,说不准晌午考完,中间还给你过来校对校对答案……
一匹快马从一侧的通道而入,苏云有些略略惊讶。这人是谁啊,好生放肆。要知道,无论是谁,入考院的牌坊前,都是要下马下车的,居然有人大张旗鼓地骑马入考院?
“是天院的人。”
“诶,吴老伯,你咋有过来了?”
吴文才一副看透一切的样子,说道:“我料定你找不到茅厕,特地过来给你指路啊,果然,你是不是犯迷糊了?茅厕在东向呢。”
苏云:“……”
这位吴文才,在考院当个向导倒是挺不错的……
……
……
考院前厅
白马从月牙门勒住,来人下马急入,行色匆匆。
“学正何在?”
“下官在,下官昆县学正宋子文,再次恭候巡考多时。”
骑马之人并未穿官服,宋子文打量了一眼,难道是赶路耽搁了?这也太不成体统了吧?
“我不是巡考。”
“你不是?”宋子文直起身来,皱着眉头。
“我替吾家先生前来送考卷的。今年你们昆县就一名考书科的,先生公务繁忙,就不过来巡考了,特地让我将考卷送来。”
宋子文一愣,“可……这……这不合规矩啊。书科乃是天院……这样,下官……本官如何监考?”
来人显然有些不耐烦,将考卷一递,说道:“随便怎么考,我的任务完成了,我走了。”
宋子文惊愕地看着那人出了月牙门,就这样骑马离去,独留宋子文一人手执书科考卷,在原地凌乱。
随便怎么考?
这话里的意思显然已经很明了了,反正也考不上……
宋子文看向这张考卷,草草一卷,居然连什么火漆、封条都没有!如此敷衍对待,简直是让他怒火中烧!
虽然前几年,天院巡考也不过是走个过场,来叮嘱几句,可是好歹人过来了。今年连人都不过来了。
“这是欺我昆县无人乎?!”
“欺人太甚!”
“真是欺人太甚啊!”
宋子文气得全身颤抖着……
“一县之耻啊!”
声音响彻整个考院……
绝代书圣 第六章 好人一生平安
一声鸣锣。
考院外诸生开始陆陆续续进考房了。
吴文才依旧絮絮叨叨地念叨着,“苏老弟啊,你是不是有怀挟?”
“什么甲?”
吴文才白了白眼,笑道:“就是夹带资料,有的话赶紧拿出来,待会儿被前面的考官搜到了,可是要被逐出考场的。”
“没带。”
“你呀,莫要怀侥幸心理。想当初我就见过一位同窗,把怀挟藏于鞋底之中,可最后,因为脱鞋的时候味道太大,引起了考官的注意,就被发现了。”
苏云:“……”
这脚臭是有多恐怖啊,居然能够影响这么深远。
“谁叫苏云!”
“谁叫苏云!”
吴文才听到前面有人在喊苏云的名字,肃然的样子,道:“你瞧瞧,是不是和人串通作弊?苏云啊,你摊上大事了!”
苏云一脸懵逼。和人串通作弊?
全县今年就他一个人考书科,他跟鬼去作弊啊。
“我!我叫苏云!”前面忽然有人应声啊。
苏云一愣,日啊,原来是重名了……
“看吧,不是我。”
吴文才像是长辈一样指责道:“不是就最好。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苏云暗道:你丫的也是考生啊,怎么整得自己跟考官似的。
然而过了一会儿,前面又喊道:“不是考经义的苏云,是今年考书科的那位苏云,快快上前来!”
还没进考房的考生皆唏嘘哑然。
“嚯,居然还敢有人考书科?”
“难道前岁全军覆没,去岁无人应考,还没得到教训么?”
“真是断送前途啊,一旦考书科,就注定不能再选其他科目了。”
“真是不知死活。我们今岁考不上,呸,今岁一定能考上!去岁没考上,今岁还能考,书科可就一次机会,要是考不上,就得去种地干活了。”
“可怜的孩子啊……”
苏云从容上前,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我是。”
“考书科的?”
苏云点点头。
“进来吧,学正大人要见你。”
前面的考生纷纷侧目哑然。
“学正大人要面见?这是犯了什么事,居然要学正大人出面?”
周围人都是用惊异地目光打量着苏云,对于这个考书科的异类。苏云跟着那身穿皂服的差人,朝考院一边的巷道走去。
“差役大哥,敢问是姓宋的学正大人吗?”
“本县除了宋子文宋学正,难不成还有第二个学正老爷?”
苏云默不作声,心中暗道:这位宋学正难道是自己的什么亲戚不成?这么照顾?这临近考试了,还要亲自面见一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