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海贼王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坦克刚大木
金人于是又派出一群游骑北去追赶,途中恰好遇到巡检任永吉。任永吉的说法与摆渡人说法一致。金人于是放弃追赶,四百铁骑回怀州而去。
康王赵构若是这次被宗翰接去,那么,后来的历史又会是怎样的呢历史真的无法想象。一个小小的偶然,就可能成为历史的拐点。
运用骑兵队伍长途奔袭,好像是外出打猎一样,取得胜利就满载而归,这是金人惯用的传统战术。宗望率东路军两次南下,都采用了这套战术。
但宗翰却不同,宗翰一路上对所过州县,采用的是“服者抚之,拒者攻之”的政策,所过州县基本上都被他扫平。由此可见,宗翰比宗望更有政治头脑,更厉害。
宗望自真定府南下后,对沿途州县基本上又是绕城而过。当兵临庆源府城下时,他也曾打算组织攻城,希望一举拿下庆源府。不料,金军营寨在城外遭到宋军突袭,损失不小。
那是十月二十四日晚上,庆源府守城将军王渊,派遣州统制官韩世忠拣选步兵三百人,从西北门出城偷袭金军。韩世忠首先放火焚烧金军营寨,造成寨内大乱,然后趁机率众杀入,杀死金人数百,杀伤无数。那天晚上,恰好天降大雪。一场血战之后,地上的白雪都染成了红色。宗望见此地宋军很有战斗力,于是放弃攻城,继续绕城南下。
王渊立即派人入京,将韩世忠战绩报告给老领导刘鞈。刘鞈在十一月十三日上奏。宋钦宗很高兴,下旨任命韩世忠为正任防奭使,其他参战将士也一律行赏。
韩世忠是延安人,身材高大魁伟,勇力过人,这年三十六岁。他十八岁应募从军,参加过抗击西夏的战争,作战很勇敢。在后来的抗金战争中,他战功显赫,成为一代名将,与岳飞、张俊、刘光世合称南宋“中兴四将“。
宗望在南下途中,原打算依旧从滑州、濬州渡河,那是他上次渡河的地方。可是侦察获悉,宋军河北宣抚使范讷,统兵五万,守卫在滑、濬一带,严阵设防。
宗望见宋军有备,于是改变行军路线,领兵转道恩州古榆渡,然后直趋大名。十一月十五日,金军从大名府魏县李固渡,轻松渡过黄河。
过河后,宗望派完颜昌率三千骑兵做先锋,直奔东京,他率大军随后。同时,他接受上次教训,注意分兵扼守各处险要,以拦截宋朝勤王之师。
十一月十九日,宗翰离开怀州,领兵南下。渡过黄河后,他率领诸将直奔位于巩县的宋朝皇帝陵。
此时,娄室已率先锋军在黄河南岸打开局面,站稳脚跟。宋朝西道总管、知河南府王襄,接到勤王密诏后主动放弃西京洛阳。但他不是开赴东京勤王,而是一路往南逃去。永安军、郑州等地,皆相继投降。
宗翰率领高级将领们来到永安诸陵前,他首先派人拜祭真宗和仁宗陵墓,礼节非常恭敬。但是不拜祭永裕和永熙二陵,而且似有焚毁之意。同时,宗翰严令,禁止诸兵骚扰陵墓,任何人不得劫掠陵庙里的器物。
永安诸陵,有七位皇帝葬于此,加上赵匡胤的父亲赵宏殷的墓也由开封迁于此,称永安陵,故有七帝八陵之说。八陵依次为:宣祖永安陵、太祖永昌陵、太宗永熙陵,真宗永定陵、仁宗永昭陵、英宗永厚陵、神宗永裕陵、哲宗永泰陵。帝陵旁还有后妃、皇室、皇族和未成年子孙墓以及功臣墓,共有三百多座,形成一个规模庞大的皇陵区。
宗翰为什么拜祭真宗和仁宗陵墓,而不拜祭太宗和神宗陵墓呢应该说,宗翰当时对宋朝历史文化的了解并不是很多,但他身边有时立爱、韩昉等原辽国汉人官员,这些人对宋朝很了解。宗翰这样做,很显然是受了这些人的影响。在时立爱等原辽国汉人官员眼里,真宗和仁宗是主张和平友好的好皇帝,而太宗和神宗则是挑起战争的坏皇帝。他们将这样一些观念,不断灌输给宗翰等金人将领。
宋朝首都在开封,而帝陵区却设在巩县,远离京师,这是为什么呢
有人推测,这可能与赵匡胤当初计划迁都西京洛阳有关,只不过后来迁都计划没有实现。还有人认为,这可能与巩县的土质有关。巩县土质疏松,便于深挖厚葬。
其实,主要原因还是与风水有关。帝陵区南有嵩岳少室,北有黄河天险,可谓“头枕黄河,足蹬嵩岳”,而且东依青龙山,西靠白虎滩。从堪舆学角度看,的确是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看完帝陵后,宗翰来到西京洛阳。
前泽州知州高世由,已被宗翰任命为西京留守。宗翰令高世由派人,四处搜集宋朝大臣的文集、墨迹、书籍等。又令他派人寻找富弼、文彦博、司马光等名臣的子孙。这些肯定都是时立爱等人的主意。
不久,高世由打听到文彦博第九子文维申的家。可文维申已逃出洛阳城,只留下一小妾和一婴儿在家。高世由派人将小妾和婴儿送到宗翰这里。
宗翰抚摸婴儿良久,将一些衣服和珠玉赠送给这小妾,为之压惊。随后,宗翰又派人将小妾和婴儿送回家去。
十一月十九日,也就是宗翰在巩县拜祭宋朝皇陵那天,宋钦宗又一次召开御前会议,讨论目前局势与对策。
有大臣认为,敌军乘机渡河,击鼓而南行,很显然有轻视我军之意。现在,我们不如在京城四方十里之内,各屯兵二万,坚据要害,以挫败敌之阴谋。再从别处调兵万骑,前来助之,绝敌粮道。坚壁清野,以待敌粮草困乏,且竭力使其无法四处劫掠。安排间谍侦察其内情,寻找敌之薄弱环节。不时出兵,探其虚实。再令河北各地郡邑结营自守,并赶紧派使者北去拜康王为元帅。令康王集中河北兵力,扬言率兵直捣燕山,以动摇敌之军心。然后,康王秘密领军渡过黄河,汇合四方勤王之师,绕到敌军背后,夹攻敌军。若如此,则敌不难亡也。
也有大臣认为,现在敌兵气焰嚣张,而我军挫衄久矣。闻敌深入,气益不振。若是再战,仍不能胜敌,反而有伤国体。不若保护皇帝出城,以避敌锋芒,然后徐议御敌之策。若孤城自守,能坚持多久
有人主张守城以待援,有人主张出城以避敌,大臣们唇枪舌剑,争论不休。究竟该如何选择宋钦宗犹豫不决。会议一直开到深夜,也没做出决策。
第四百一十四章 靖康之难(三十一)
这天夜里二更时分,斥候马纲又回来报告道:“贼马的确已渡河。”
对此,大臣们还是不全相信。宋钦宗于是再遣使臣刘嗣,率领三百骑兵从封邱门出城,往远处侦探。
第二天一早,刘嗣驰马回来报告道:“我军刚到陈桥,便遭到金人掩杀,受伤者有几百人。”
宋钦宗与朝廷大臣们这才如梦初醒:原来敌军已到达京城北郊的陈桥。大家一片茫然,不知所措,仓皇不安,“而计无从出矣”。
十一月二十日,康王赵构一行人从相州出发,继续北上,去往磁州。既然康王已知道金军从大名一带渡河南下,那么,他为什么还要继续北上磁州
这有两个原因:一是奉宋钦宗之命去磁州考察宗泽,二是去磁州崔府君庙烧香祭拜。
路上,康王对耿延禧说道:“我入宫辞行那天,皇帝对我说:宗泽在磁州拥兵一万五千人,披城下寨,并不断上奏说已剿除许多金人,已将其晋升为修撰。卿至磁州后,可亲眼看看宗泽军寨情况,将实情派人回奏。今日,我们就可见到宗泽矣。”
宗泽已得到消息,亲率磁州官员们在距离磁州城六七里之处迎候康王。康王来后,他们皆立于道左,行拜谒之礼。宗泽说道:“肃王一去不返,今金人又诡辞以招大王。金兵已迫近,再去何益愿勿行!”
康王微微一笑道:“大军现在何处下寨皇上有口谕,令我考察军寨情况。”
宗泽回答道:“军兵皆请假回家洗濯去了,若是敌军至,则立即召集。平时他们皆在山村,急则召至,如此不费钱粮。”
康王觉得宗泽在说谎,但他并不想当场揭穿。他回头看了看左右随从,笑了笑,什么也没说。
来到磁州城下,康王见城外大约有百余人,皆文身,手握兵器,青纱为衣,以伞遮马,马的鞍鞯上皆绣有花纹。这些人装扮古怪,神情肃穆,好像市井小儿迎接鬼神之状。
康王觉得有些奇怪,宗泽急忙上前解释道:“这是应王,来迎接康王啊。”
所谓应王,即磁州人所信奉的崔府君神。磁州有一座崔府君祠庙,里面供奉着崔子玉。崔子玉名叫崔珏,子玉是字,活动于唐朝李世民时代。他不是磁州人,但曾在磁州担任县令。他正直无私,洞察秋毫,当地百姓敬称他为崔府君。传说他能“昼理阳间,夜断阴府”。他死后,被玉皇大帝封为磁州土地神,并建祠祀之。
安史之乱时,唐玄宗逃到四川仍惶惶不安。一天夜里他梦见一个神人,神人对他说:“驾弗别往,禄山必灭矣。”神人还说,臣乃磁州滏阳县令崔子玉。后来唐玄宗回京,封崔子玉为显圣护国嘉应侯。
宋真宗时大修神庙,磁州崔府君庙正式得到了朝廷的认可和重视。景佑二年,宋仁宗封崔府君护国显应公。宋徽宗对崔府君庙也很重视,庙堂的匾额,便是他用瘦金体御笔题写的。
康王望见那群装扮古怪的人马朝自己走来,顷刻间已来到身边。忽然,一名庙吏高喊道:“应王揖礼。”
宗泽连忙对康王说道:“请大王举马鞭答礼。”
那庙吏又喊道:“应王请康王行。”
于是,众人马簇拥着康王走入磁州城,来到府衙馆舍住下。当时,天色已晚,可康王等人犹未进食。这时,一名庙吏手持帖子走进来,对康王说道:“应王参见。”
宗泽已按宾主礼仪,在正厅安排了两个座位,一个是康王的,另一个是应王的。宗泽恳求康王入座道:“应王甚灵,本地人奉之如慈父母,惟愿大王信之勿疑。”康王不得已,只好身穿戎装走出来,在正厅主位坐下。
这时,两个身穿红衣的庙吏走来,他们用一手相扶,另一手向外平展,好像护拥着应王走来的样子。走近座位时,他们喊道:“就坐。”
接着,有人端上茶汤,请康王和应王饮用,与平常礼仪没什么区别。
过了一会儿,按照礼仪,应王该告辞了。可是,庙吏对康王说道:“应王不肯在正厅里上马。”
康王很茫然,不知所措。宗泽急忙上前,肯请应王上马。应王这才在庙吏扶持下辞别康王,上马离去。康王和宗泽在正厅里演戏,王云等人都在后边看戏。
王云与磁州以及宗泽早就有过接触,他上次从宗望军中回京曾路过这里。那时他就感觉金人很可能南下,建议宗泽坚壁清野,不给金人留下任何粮草。宗泽严令磁州城外居民,将谷米等物全部运到城内。磁州人知道这是王云的建议,因此对他都很怨恨。前不久,金军南下并没从磁州走,而是从大名李固渡渡河。于是,磁州百姓们纷纷说道:“虏人并不从此路来,何必清野毁怀我墙屋,籍没我草粮,王云这家伙大概是金人细作。”
这次,磁州百姓见王云陪同康王北去和议,都在路上痛骂他,并大声呼吁:“王云是细作,他肯定是想将大王献给虏人。大王勿行,不如起兵!”
宗泽对王云也很反感,他曾上奏章给宋钦宗说道:“王云多次往返金军,与金人熟悉,恐怕他会为金人谋利益,从而出卖国家,切勿上当受骗。”不知出于什么目的,宋钦宗竟然把宗泽这份奏章交给了王云。
王云一到磁州见到宗泽,便拿出这份奏章给宗泽看,并质问道:“何故如此”
王云将宗泽好一顿责备,并指责宗泽欺诈朝廷。王云说道:“你奏报皇帝说,有一万五千人下寨,骗取修撰一职。现在到此一看,实无一事。”
宗泽被王云当众斥责一番,不由得怒火中烧,但当着康王的面,他不敢发作。他知道磁州百姓对王云很怨恨,于是派人在城中散布道:“王云果然是细作,明日,他将带亲王去虏廷邀功请赏矣。”磁州百姓听说后大怒,遂有打死王云之意。
第四百一十五章 靖康之难(三十二)
十一月二十一日,康王在宗泽陪同下,前往应王庙即崔府君庙拜谒。该庙位于磁州城北,座落在通往邢州和洺州的驿道侧旁。
磁州百姓见康王一行人骑马往北走,以为康王这是要离开磁州,北去金营。人们遂一起围上去,“民如山拥”。他们将康王乘坐的马拦住,号呼泣涕,劝谏康王不要北去。
有人说道:“虏人自李固渡过河矣,不如起兵救援京师,马不能往前走。”
还有人说道:“大王不可北去,肃王已为人误。初言二太子重信义,肃王至大河必还,大臣亦保他无事,可结果如何”康王见四周人山人海,有些害怕。
王云乘马走在康王身后,他向百姓解释道:“大王谒庙即归,非去也。”
这时有人说道:“已有万人在北关守候,你们即使想走也走不了。”
耿延禧和高世则对王云说道:“不要与他们争辩。”
王云说道:“人言何足恤。”
康王见众人不听解释,不肯让道,只好令宗泽告知百姓实情,并令他骑马在前边开道。百姓这才闪开一条路,让康王一行人过去。
进入应王庙后,宗泽拿起一个占卜所用的杯珓交给康王。康王勉强接过来,抛掷在地,竟然得一吉卦,康王很高兴。
拜谒完毕后,康王欲乘马回去。这时,有二十个身穿紫衣的庙吏,抬着应王所乘轿子走来,神马跟在后边。他们见康王要走,便一拥而上前道:“应王请大王乘此轿以就馆舍。”
康王回头看了看轿子,见这轿子座椅是红色的金光闪闪,轿竿上的螭首还裹着红缛,康王斥责道:“亲王奉使出京,焉能用此”可是,庙吏们仍不退走。
耿延禧和高世则一同说道:“大王可以用。宗泽所乘轿子是黑漆紫缛,郡守小官可以用,大王何需避嫌坐此轿,可以慰当地人之心。”康王这才上轿。
不一会儿,王云有个亲信跑进庙中,悄悄告诉王云说道:“当地人扬言要杀死你,你最好藏在庙中不要出去。”
王云一听大惊,急忙去找宗泽,希望能得到宗泽的保护,“恳告祈哀甚切”。
这时候,耿延禧和高世则已从庙中走出。只见道路两旁站满了人,有百姓也有军人,他们手持兵器,虎视眈眈。耿延禧和高世则见状,赶紧派人上前传呼道:“这两人是参议官耿舍人和高观察。”
人们拥上前去,怒视着耿延禧和高世则。经过一番仔细辨识,有人断定道:“非王尚书也。”
人们给耿延禧和高世则闪开一条道,放他俩过去。他俩骑着马,提心吊胆地走到人群之外。忽然,他俩跳下马,想看一看磁州人,到底将怎样处理王云。
这时,王云所骑之马已被人牵走。王云派人向牵马的人求情,请求开恩。那人还挺好说话,将马又还给王云。王云急忙上马,想赶快离开此地,可他屁股还没坐到马鞍上去,就被周围群众给拉下马来。有人厉声指责王云说道:“清野之人,真奸细也!”随即,人们脱下王云的头巾,抛到空中。不一会儿,王云便被众人七手八脚打成荠粉矣。
此时康王并没离开,仍在应王庙里。得知王云已被群众打死,不禁大吃一惊。他觉得此地不宜久留,应赶快走。出庙门时,父老百姓又拥上前来道:“大王不可北去,今离北门五六十里,即有番兵。王尚书是细作,刚才已打死了。”
康王派人对大家说道:“不再北去。”众人于是簇拥着康王往城里走去。
这天,趁康王去应王庙拜谒之机,磁州一些不法之徒窜入州府馆舍,取走了王云行橐以及皇上赐给他的礼物,可谓劫掠一空。他们还抓住王云一个随从,绑起来毒打了一番。王云所携带的国书、肃王府家书以及长公主给曹都尉的信等重要文件,全都丢失。
磁州百姓的疯狂行为,让宗泽也感到很震惊。他下令抓了一名作乱者,立即斩之,枭首于应王庙前。狂躁的群众这才被镇住,混乱局面这才开始逐渐稳定。
王云是泽州人,进士及第。崇宁年间,曾出使高丽,回来后编著《鸡林志》呈给宋徽宗。宋徽宗甚喜,提拔其知淮阳军。后因父亲是元祐臣寮,受牵连罢官。他父亲给他兄弟二人取名为云、霁,其意在于让他们向唐朝忠臣南霁云学习,尽忠报国。其兄王霁担任右讲议司编修,曾因论童贯蔡京过失被贬黜海岛。宋钦宗恢复其官职,令他跟随种师中解围太原,兵败身亡。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