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的1982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大国雄起

    而李忠信在母亲和太姥太姥爷走了以后,更是天高任鸟飞了,忠信公司那边有食堂,还有住的好地方,他想吃什么就能点什么菜,就差从天上抓龙煮着吃了。

    李忠信心中越想越高兴,这母亲要是真的领着太姥和太姥爷走了的话,那他可真就能过上一段天天无忧无虑的好日子了。

    至于说过年,过年在哪




第八十九章 敲定
    李尚勇和王雅清两个人就好像是约好了一般,几乎是同时进的屋子,闻到桌上牛尾烧土豆的香味,他们两个人一个劲地抽动着鼻子。

    王雅清今天的心情特别爽,看到李忠信没有四处乱跑,而是在家里面老老实实地呆着写写画画,她居然破天荒地丢给李忠信一块钱做奖励。

    李忠信顿时受宠若惊,他一下子就猜到了,母亲白天离开之后,应该是和邻居打麻将赢钱了,要不然的话,出手绝对不会如此大方。

    看到李忠信笑嘻嘻地拿起那一块钱有些宝贝般地放到怀里,王雅清笑着对王秀太说道:“爷爷,你猜我今天赢了多少钱足足八块三毛钱呢!”

    王秀太带搭不惜理地翻了一眼王雅清,有些低沉地说道:“小清啊!告诉你多少回了,麻将那个东西要少打,你的性格不适合玩那玩意,赢了欢天喜地,输点小钱都上火,是不适合玩的。”

    王波听到大姐和二爷爷说,她和邻居老王家的大姨,还有后院的大老贾和孟嫂打麻将,居然赢了八块多钱,他一点感觉都没有,倒是李忠信拿起母亲给予的一块钱的表情,一下子就把他弄不会了。

    李忠信给他和董志国发工资的时候,那一叠一叠崭新的大团结在李忠信的手中,就好像是不值钱的废纸一般。

    现在居然拿起那一块钱,像得到了什么宝贝一样地放进了内衣兜,王波感觉到他的脑袋已经彻底糊涂了。

    尼玛!成百上千的钱放到办公桌上的时候,李忠信连瞄一眼都懒得瞄,现在弄个一块钱,好像是得到了宝贝一般,这究竟是闹哪一出呢

    王波在心中郁闷地想到,有钱人的世界,穷人真的不懂。

    李忠信现在小学四年级了,岁数也已经是十一岁了,哪怕是把他有钱的事情和家里面的人说一下,家里面的人估计也不会有太大的反应,现在倒好,他王波成了江城有名的超级富豪。

    要不是看在每个月四十张大团结的份上,王波现在真就不想伺候李忠信了。

    在外面被人称作王总王总的,很多时候,王波都有一种脸肿的感觉,啥王总啊!充其量就是给李忠信这个坑货打工的。

    这李忠信一天优哉游哉的东晃晃,西逛逛的,屁事情没有,倒是他累得和王八犊子一样。

    因为王波在即将吃饭的时候,把李忠信交代的事情说了出来,王秀太和何淑清两个人都动了去广州的念头,就是王雅清在这个时候心都活了。

    如果不是钱全部由王波出他们感觉到不好意思,李忠信觉得,母亲在饭桌上就能把这个事情定下来。

    因为有了良好的氛围,家里面的晚饭吃得相当热闹,李忠信也听到了他后世并没有听到一些秘辛。

    怎么说是秘辛呢!这些事情是李忠信在后世都不清楚的。

    在饭后太姥爷王秀太的讲述中,他才知道,太姥爷家里面居然有大能。

    这个大能不是指有什么背景的高官,而是指太姥爷的长辈有着前瞻性,更没有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太姥爷的父亲走的早,四十出头便去世了。

    留下了他们哥四个,几个人都差不多差一岁,老大二十三,老四十七。当时农村结婚都特别早,男女十七八都已经有孩子了。

    而且在当时生孩子根本就没有节制,更没有控制避孕的手段,家家户户基本上都那样生。

    他们哥四个的岁数都是参军的岁数,老大的文化最高,被他二叔送到了国民党的部队那边,因为文化好,会办事,没有过多久就当了一个连长,老二,也就是李忠信的太姥爷则是被送到了**那边。

    他二叔有一种想法,无论是**



第九十章送行宴
    俗话说;三六九,出门走,二五八,好回家。

    东北这边出门很有说道,出门要选三六九,也就是赶上农历的初三,初六,初九这样的日子出门,这样的日子出门吉利。

    王波的办事效率很高,也就是两天的时间,王波便弄到了三张江城到哈市的软卧火车票,日期正好是农历初九,是最佳的出门日子。

    除了购买来三张软卧车票之外,王波还带来了两百斤全国粮票和王波之前承诺下来的东北特产。

    全国粮票在当时可是了不得的东西,只有全国粮票才能在全国通用,地方的粮票只能够在地方上用。

    你拿地方上的粮票到其他的地方,其他的地方不认你的粮票,也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个原因,当时出门的人少了很多,没有粮票,吃不上饭,

    八十年代初的时候,出远门,除了一定级别的领导,很少有人会花大价钱购买软卧火车票。

    可是,李忠信现在手中不差钱,而且忠信公司和各个部门的关系都不错,弄几张软卧的票还是很轻松的。

    通过洪斌的关系,哈市飞往广州白云机场的飞机票也预定上了,只要王雅清领着王秀太他们到哈市机场,自然有人帮助他们办理飞机票和登机。

    王波拿来的土特产并不是很多,都是干木耳和干猴头之类的轻便物品,不过却相当精美,属于椴木耳和猴头类的精品。

    一切准备就绪以后,李忠信让王波在江城的四扒馆定了一桌好饭菜,算是给母亲和太姥爷他们顺风宴。

    上车饺子下车面,这个是传统,也是一种习惯。在李尚勇的阻拦下,王波只点了四肉两素六个菜,四盘饺子。

    按照李尚勇所说,哪怕是要出门了,也不能太铺张浪费,这个时候的钱难赚,要是天天都大吃大喝,早晚会吃穷的。

    啥吃不穷,喝不穷,算计不到就是穷。那个就是扯蛋,李尚勇反正没有看见那家天天大鱼大肉的吃喝,家里面还富得流油的。

    他们家里家外一共才六个人,要是弄多了饭菜,那就是犯罪。

    这个和李尚勇家庭条件有着十分大的关系。

    李尚勇的在家里面排老四,是属于最小的孩子,母亲也就是李忠信的奶奶在他出生不久以后便去世了,李忠信的爷爷在辽省那边一个人上班,也养活不起这些子女,于是,李尚勇他们几个姐弟都到江城这边的,李忠信大爷爷(爷爷的哥哥)家里面生活。

    李忠信的大爷爷家里面有六个孩子,在加上李尚勇他们家里面的四个孩子,一共十个孩子,哪怕当时李忠信的大爷爷家里面还算富裕,却也是吃不饱饭。

    李尚勇一直就和李忠信讲,他小时候在大爷家,赶上没粮的时候,刷锅水都是喝第二遍的。

    很多时候,在晚上睡觉的时候都能够饿醒,现在他们家里面的生活好了,更要养成那种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不能铺张浪费。

    李尚勇在李忠信小的时候,让李忠信背得最多的古诗就是《悯农》,从小的时候就告诉李忠信,一粒粮食一粒米,农民血汗换来的,吃饭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掉饭粒,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要霍霍粮食。

    三年自然灾害的时候,他们连树皮都吃不到,现在日子好了,至少家里面能够达到温饱了,更不能忘记当初的苦难生活,要学会节俭。

    虽然李尚勇一直



第九十一章 周边衍生品
    看着远去的列车,李忠信的心中不知不觉地多出了一些伤感。冷不丁和他最亲近的人一下子出门了三个,他真就感觉到有些不习惯。

    后世的时候,他的太老和太姥爷从来就没有离开他身边,一直陪伴着他,现在突然改变了历史进程,李忠信心中更不清楚究竟是好是坏。

    旋即李忠信就把心中的那种疑虑完全从脑海当中摒除了出去,既然老天爷选择了让他重生到八二年,今后他无论做什么,都不需要再去考虑是否改变了历史,只要他或者一天,那么,他就要活好每一天。

    希望这次太姥爷和太姥到广州那边能有一个好的结果吧!

    李忠信微微叹了一口气,扭过头看了看王波说道:“三舅,最近一段时间你辛苦了,忠信公司能够发展到今天的这个地步,你可以说是功不可没,之前我一直没有表态,也是想看看你最真实的想法。过去这么长时间了,三舅任劳任怨的表现我都记在心里的,这样吧!我也不多说什么,今后忠信公司当中给你百分之十的股份吧!”

    王波最近一段时间的怨气颇多,活基本上都是他干的,每天东奔西走累得要死要活的,但是,李忠信却依旧只给他开三百块钱的工资,加上一百块钱的奖金,连后招进来和他岁数差不多大的李永国都没有比过。

    王波感觉到心中有一些不平衡,可是,他每每想起李忠信是他的亲外甥,而且他现在能够有如此的成就,都是李忠信给予的。

    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李忠信的话,他现在应该还在竹板屯那边浑浑噩噩地混日子呢!

    李永国那边具体做什么,王波只是稍微知道一些,却也只是知道,李忠信搞了一个什么忠信工作室,专门写漫画到rb那边发表,至于李忠信搞的那个工作室赚不赚钱,王波心中却是没数。

    以前李忠信总是随口说忠信食杂超市给他一些股份,以前王波不明白股份是啥意思,就是知道忠信食杂超市如果做好了的话,到时候他能够分上一些小钱钱。

    现在这段时间和李忠信呆在一起,逐渐明白了股份意味着什么,股份有是一种什么样子的东西。

    王波最清楚忠信公司的底细了,忠信公司是在八二年的五月初成立的,现在刚进入八三年,也就是说,忠信公司到现在才成立了八个多月。

    可是,就是这个八个多月,忠信公司就已经铺得很大了。

    王波的眼中并不明白后世那种固定资产的价值,也不明白李忠信收购下来那么多邮票之类东西的价值,他只是看到了忠信食杂连锁和忠信打鱼这边的成绩。

    王波虽然不管财务,但是,所有的财务报表之类的东西都需要王波进行审批,每个月的结余款项,王波甚至比李忠信都有数。

    虽然现在封江了,打鱼队暂时停止了工作,可是,忠信食杂连锁超市火起来了,忠信公司每个月的纯收入依旧能够达到一万元钱以上。

    在这个一般人平均每个月赚钱数额才几十元钱的年月,王波的工资已经达到了每个月三百,除了忠信工作室的李永国,他在江城这边可以说是最高工资也差不多了。

    抱怨是抱怨,发牢骚是发牢骚,李忠信这下真要给他股份了,王波反倒没有想要股份的想法了。

    王波忽然间觉得,他跟着外甥这七八个月的时间,他终于感觉到他活的像人了,如果没有李忠信这个大外甥,他现在还应该在竹板屯的那个破旧的小房子里面居住,还应该种着他的那一亩三分地在地里刨食呢!

    现在的风光生活和一切一切的生活都是大外甥给予给他的,他真的要拿了大外甥百分之十的股份,他觉得与心不安。

    洪斌那是能人吧?整个忠信食杂连锁都是他一个人管理,从进货到售货,都是洪斌一个人来负责,管理得井井有条不说,还有越来越好的感觉。

    就这样的一个管理经营性的人才,把自己家里面价值两千多块钱的超市也作价并入了忠信食杂连锁,才获得了忠信食杂连锁超市百分之十的股份。

    而李忠信刚才所说的是忠信公司百分之十的股份,也就是说,给予他的股份要,远比洪斌的股份都要多得多,洪斌跟他根本就没有可比性。

    想到这些事情之后,王波的心一下子舒坦起来了,更坚定了他不要股份的决心。

    王波表情肃然地对李忠信摇了摇手说道:“这个可不行,我是你三舅,帮你做些事情算什么我不能要你那么多的股份,你现在给予我的工资啥的已经很不错了,什么百分之十不百分之十股份的,这个就不要再提了。”

    李忠信看到王波神情中透露出来一种真诚,他心中特别高兴,更是坚定了要给予王波股份的决心。

    和要去忠信食杂超市的王波分开以后,李忠信在心中打起了小算盘。

    现在忠信公司虽然赚钱,但是,和忠信工作室那边根本就没有办法比拟,在这个时候,《名侦探柯南》的收益已经达到了每个月超过两亿日元,也就是说,他每个月工作室的收益能将近达到两百万元人民币,这个是还没有算版权周边和版权衍生东西的事情。

    最近一段时间,李忠信也是收到周刊少年那边传过来的消息,有几家公司想要购买《名侦探柯南》的周边衍生品。

    漫画衍生品简单的说是指利用漫画中的原创人物形象,经过专业的漫画衍生品设计师的精心设计,所开发制造出的一系列可供售卖的服务或产品。

    随着漫画日益受到人们的喜欢,各式各样的以漫画和动画为主题的游戏、服装、玩具、食品、文具用品、主题公园、游乐场等纷纷出现。

    rb在六七十年代的时候,对于漫画的衍生品并没有过多的看重,直到美国那边的动画片大卖,做衍生品的公司靠一个形象甚至就一度达到了数十亿美元,进入八十年代之后,rb很多企业也开始研究做漫画的衍生品了。

    《周刊少年》是rb现在最火的漫画,他们想要做漫画



第九十二章 讨论
    天野樱秋一脸肃然地坐在办公桌后,看着从中国那边传过来的最新漫画,他的脸上出现了一种剧烈的波动。

    那是一种毫无规律的抖动,仿佛脸上的肌肉已经完全不受到他控制一般。

    “好,果然好,构思完美,冲突完美,漫画人物完美,完全可以给予满分。”天野樱秋大声地赞美完成之后,指着办公桌右前方站立着的古村正雄高声说道:“正雄君,请你立刻召集下面所有的资深编辑,让他们到我这边来欣赏忠信君邮寄过来的最新漫画。”

    “什么忠信君又开新漫画了”古村正雄先是楞了一下,然后立刻追问道:“社长,难道忠信君的《名侦探柯南》不写了那可是咱们周刊少年现在最火的连载。”

    天野樱秋没好气地瞪了中村正雄一眼以后,笑呵呵地说道:“忠信君是天才。天才的世界不是你我能够想象的,忠信君这个算是双开,也就是说,这本新创作的漫画和《名侦探柯南》一起发行。我都想好了,这期封面上直接把忠信君的新作放上去,并且要在最醒目的位置上为忠信君的新书做推广,如果不出太大的意外,这次的这本漫画,甚至会超过之前的《名侦探柯南》。”

    “天啊!这不可能,这次的新作能够超过《名侦探柯南》绝对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古村正雄的嘴里小声地嘀咕了两句以后,他正色地问道:“社长,您知道《名侦探柯南》这个漫画的市场占有率有多高吗从《名侦探柯南》登录周刊少年以后,我们周刊少年的销售量从原来的三百万册一路攀升到了现在的将近四百万册,您要知道,这才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销售量增长了这样多,这意味着什么吗”

    天野樱秋的脸上出现了微愠之色,他沉着脸说道:“古村正雄,我让你做什么事情你就去做什么事情,这种事情不是你能够明白的,现在去把社里面的资深编辑全部给我叫过来,记得是全部,要是少了一个人,我拿你是问。”
1...2526272829...46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