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的1982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大国雄起

    李尚勇给洪记食杂店做过几个货架子,和洪家的大儿子洪斌很熟悉,从李尚勇以往的描述中,洪家的老头已经把洪记食杂店全盘交给了洪斌,而且洪斌做的食杂店,已经超过了老头开食杂店时候的规模。

    洪家的大儿子洪斌在八零年的时候就到过武汉sh等地,也有了一定的进货渠道,只是八十年代的个体经商十分困难,大厂家都不喜欢和个人打交道。

    李忠信有了做食杂连锁超市的想法以后,对于洪斌产生了很大的兴趣。

    这个年代能够看的那么远的人都非常人,和这样的人进行合作应该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最为主要的是,现在李忠信手中拥有的财富和能量是洪斌根本就无法抗衡的,他们只要是进行了合作,今后还是按照李忠信的思路和做法来走。

    忠信公司现在这个时候只有王波和董志国两个中层的管理人员,管管打鱼方面的事情还可以,要是管理这种连锁超市,还真就得洪斌这样眼光好,有能力的人。

    经过李忠信的一番深思熟虑,他领着董国忠和王波几个人直接拜访了洪斌。

    忠信公司在江城的名气很大,虽然和那些老牌的百货商场和大企业没有办法相比,但是,却也是响当当的字号。

    一听说李忠信他们是过来商量大事情,而且他们的想法几乎是一致的时候,洪斌活心了。

    通过一系列的探讨,忠信公司和洪斌达成了初步的协议。

    分割线

    洪斌像一条刀鱼一般从柜台和住处间那狭窄的小过道当中挤了出来,他缓缓走到门前,午后强烈的阳光照在脸上,洪斌不由得将眼睛眯缝了起来。

    一想到上午来的李忠信,洪斌就再也按捺不住自己心中的喜悦。

    洪斌是子承父业,没有读过多少书,但是,他却记住了父亲交给他食杂店时留下来的话。

    无论到什么时候,开食杂店这个事情都是一个起步的跳板,现在是大势所趋,以后越来越不会出现走资派那些名词,更不会因为政策的反复而出现危险,如果洪家能够扩大规模,哪怕是多付出一些也在所不惜。

    洪斌听李忠信说得很明白,忠




第一百五十章互利
    对于拉饵的研究方面,李忠信心中十分有数,黑省这边的水产科学研究所那边应姜**的邀请,已经有几个人答应到江城这边专门搞一些研究了。

    这些人都是从事淡水鱼类、特别是冷水性鱼类的基础、应用基础及应用技术研究的,是立足于解决hlj流域和三北寒冷地区淡水渔业发展中的关键技术问题。

    和江城这边的水产研究员一起,为李忠信在鹰潭三道山这边搞鱼的苗培育基地,做建设研究工作。

    原本李忠信只想搞一个小型的鱼苗培育基地,想的无非就是他在松花江当中打鱼过多,破坏了一些生态平衡,他要弥补这种生态平衡的破坏。

    可是,这两天和农研所所长姜**通话的时候,他猛地想到,如果他找一些研究渔业方面的人才到江城这边来,帮他弄好这个鱼苗培育基地,再弄出来饵料的研究,那就是一件更完美的事情了。

    别人不清楚,李忠信可是相当清楚,后世一些拉饵卖的相当火爆,更是一本万利的东西,与其这个钱让别人赚去,还不如他自己搞这样一个拉饵的研究,如果能够研究出来好的成果,今后可不光会供应给全国的钓鱼爱好者,这种东西甚至能够出口创汇。

    后世的时候,李忠信知道,中国每年进口的外国饵料相当多,左右今后他要在江城这边搞科研基地,这个鱼饵的研究可以提前纳入科研项目当中,这绝对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情。

    现在虽然拉饵的事情八字没有一撇呢!可是,一旦拉饵的配方研发成功,那他这边就可以建设专业制作拉饵的厂房了。

    很多时候,把研究出来的高科技的东西转化为生产力,这个才是最为重要的。

    李忠信和老葛简单地谈了谈,并告诉老葛,如果老葛同意这件事情的话,等下次冯小武到那边取渔网的时候,告诉冯小武一声就可以了,至于后续的事情,到时候他自然会安排人,到他那里和他进行接洽。

    一行人一白天的时间一共钓了不到二十斤的鱼,其中老葛的贡献最大,一个人就钓了十多斤的鱼,老葛的收获巨大。

    而董国忠和梁国富两个人对于鱼并没有太大兴趣,自从李忠信开始打鱼,他们的鱼就没有断过,不过呢!却是吃好了白忠伟搞的那一桌子山珍宴。

    一番胡吃海喝过后,李忠信和白忠伟两个人单独到一个房间交换具体意见,收获也都不小。

    白忠伟这边原则上同意了,李忠信包下来鹰潭三道山和周边山泉水开发的事情,不过呢!却需要等上一段时间才可以实施。

    这个时候国家的政策还没有明朗化,虽然开始了改革,但是,还没有开始正式实施承包山水的政策,乡里面需要和上级部门进行请示。

    农村改革的起点是包产到户,“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确立,为中国理顺农村生产关系打开了新路子,拉开了农村改革的大幕。

    但是,承包下来这样大面积的山头和水源的事情,白忠伟必须要和村支书以及上级有关部门进行沟通论证,具体会以一种什么样子的形式承包给忠信公司,具体能够承包多少时间,都需要一定时间的沟通论证。

    不过呢!白忠伟在这个时候表态了,鹰潭三道山这边的这片山,如果开始承包的话,只会承包给忠信公司,绝对不会在忠信公司想要承包下,承包给其他公司。

    这边的那三个天然的大水塘,宏克力乡无偿提供给忠信公司使用,忠信公司在这边搞鱼苗培植基地的建设,乡里面还会征召村里面的农民进行帮助,工钱忠信公司负责。

    白忠伟这边让李忠信十分满意,李忠信也没有让白忠伟失望。

    李忠信给了白忠伟几条带领农民致富的路线。

    一是宏克力乡这边的地理环境和气候,适于培养木耳,他这边可以派人到农研所那边找姜**,申请一个大型的木耳培植基地。

    建设方面和木耳收购方面全部由忠信公司投资负责,技术方面则是由农研



第一百五十一章王波的怨念
    娘希匹的,这个该死的大外甥,简直是太不要脸了,忠信公司最近一段时间几乎所有人都忙飞了,这货居然和董国忠梁国富两个人出去钓鱼玩去了。

    王波一听说李忠信他们出去钓鱼玩的事情,气得在办公室直跳脚。

    五月份基本上是忠信公司最为忙碌的时候,董志国不但要负责打鱼的事情,而且要负责管理卖鱼和收钱的事情,还要和农研所的技术人员搞冬天的暖棚木耳培植基地的建设,从早上五点钟不到起床,一直得忙到晚上七八点钟才能回家。

    赵福天那边不光要管理好忠信食杂连锁超市,更要负责忠信公司食杂方面的批发业务。

    忠信食杂连锁超市经过了七八个月的沉淀以后,已经开始走向正轨,每天的销售量已经达到了八二年年节最高峰的时候。

    虽然洪斌在武汉汉正街那边负责货物的调配工作,但是,其中很多事情都需要赵福天去亲自处理,特别是和厂家联系货物运输和返货等问题,总之每天的事情多多。

    赵福天基本上和董志国一样,忙得脚打后脑勺的,很多时候,一天饭都吃不上两顿。

    而王波这边更是忙得要命。

    山野菜加工厂里面一百多号人,每天这个事情,那个事情的,虽然有两个副厂长能够帮助他处理,可是,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哪怕他在办公室里面坐着接电话,协调各个方面的事情,就已经让他有了一种忙不过来的感觉。

    山野菜加工厂这边需要他忙,忠信食杂连锁超市那边需要他经常过去照应,就是打鱼和山野菜收购点,很多时候都需要他跑过去协调。

    特别是忠信漫画工作室那边,今天需要这个东西了,明天需要那个东西了,恨不能所有需要的东西都是着急用的,只要有着急用的物品了,赵媛媛那边就会给他打来电话,征询他的建议,并让他联系购买忠信工作室所需要的东西。

    王波知道,李忠信这些买卖当中,忠信漫画工作室是最赚钱的,那边真需要一些用的物品,他必须要优先去帮助解决。

    也正是因为漫画工作室这边的事情,他的牢骚颇多,那李永国和王瑞两个人每个月的工资都七八百块了,连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都解决不了,给他们那么高的工资做什么。

    这大外甥倒好,活脱脱的一个甩手大掌柜,嘛事不管,好容易赶上休息了,居然跑出去钓鱼玩去了。

    唉!这尼玛就是一劳碌命。

    不过呢!山野菜加工厂生产出来的野菜卖到了rb那边,几乎是供不应求,让王波心中多了一些慰藉,至少他在山野菜加工厂这边没有白忙。

    公司的财务部门几乎每天都给他送财务报表,王波虽然看不太懂里面的一些东西,却是十分清楚,忠信山野菜加工厂在最近一段时间里,效益爆棚。

    王波一直就没有想明白,大洋彼岸的rb人脑子是不是有问题,这些猪都不吃的山野菜,怎么就能够在rb流行起来。

    特别是那种让他都感觉到无法接受的价格。

    忠信公司在江城周边的乡镇收购山野菜,最贵的蕨菜和刺嫩芽无非一角钱一斤,其他的如灰菜之类的山野菜更只是两分钱一斤。

    哪怕是经过他们这个山野菜加工厂进行清洗包装,每一公斤的山野菜出厂的钱数都超不过三角钱,运到大连港口那边的运费王波虽然不清楚需要多少钱,可是,王波却知道,从出厂一直到运送到rb那边,每公斤的野菜价格绝对不会超过五角钱。

    当他听财务室的负责人跟他汇报工作时,说忠信山野菜加工厂的山野菜和rb那边公司结算的时候,每千克山野菜的价格达到了两元钱人民币,他整个人都傻掉。

    暴利,什么是暴利这就是。

    每千克两元钱,每吨就是两千元,每天生产十吨的话,那就是两万元,刨除成本开资等一系列的事情,那每天都能够有一万多元钱的纯收入。

    天啊!我的这个大外甥的脑袋究竟是怎么长的呢弄个山野菜加工厂,每天都能够获利一万多元的人民币。

    这个时候,是八十年代,八级工的工资无非也就是几张大团结,万元钱,那绝对是一种不可想象的事情。

    王波还没有听说过江城这边,有那家大型的国营企业,每天都能够创造出来过万人民币的财富呢!

    因为山野菜加工厂如此赚钱,王波不敢有任何懈怠,恨不能让山野菜加工厂每天二十四小时不停地连轴转,把更多的山野菜生产出来卖到rb那边去。



第一百五十二章放大招
    一间院子,一把躺椅,小花小草,雨露阳光。

    看着手中的书、品着桌上的茶水,李忠信十分惬意地躺在躺椅上,他不禁感叹着,这才是生活啊!

    李忠信觉得,他也许并没有成为万众瞩目的大人物的想法,但是他却是愿意用自己的双手,和上天赐予自己的宝贵先知,让自己的家人能够每天悠闲的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让自己的家人幸福。

    最近一段时间,他发现,太姥和太姥爷两个人的精神头明显上升,仿佛在这一年的时间里一下子就年轻了几岁。

    而父亲和母亲两个人的变化也相当大,几乎到什么时候都能够看到他们两个人脸上露出幸福的光芒。

    重生之后,李忠信最想要做的事情就是让家里面的人幸福,现在他基本上做到了。

    想要让身边的人跟他一起致富,现在正在进行中,如果不出现太大的变数,很快这个愿望就能够达成。饭要一口一口吃,日子要一天一天过,把前期的愿望达成以后,他有着更大的愿望,那就是让中国快速富强起来,成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

    还没等李忠信的感慨发完,他就看到王波从外面怒气冲冲地走进来,一屁股就坐到了他的对面。

    王波翻看了一眼躺椅上的李忠信,他气呼呼地说道:“这厂子简直没法干了,居然三天停了两次电,说是线路检修,其他的地方都是好好的,偏偏我们厂子停电,线路上还一点问题都没有。一打电话就是供电局的老总不在,明显就是在敷衍我。主管我们片区的变电所则暗示我,山野菜加工厂这边,只要给领导送上一份厚礼,电就会准时供应。我这边都急得火烧眉毛了,变电所那边还是不给送电,这绝逼是供电局那边搞事情。”

    王波显得十分生气,从进到院子里,他脸上的怒容一直就没有消散过。

    自从那个叫什么于得水的副市长,领着江城电力公司郊区供电局的老总魏贺明一行人到了山野菜加工厂,说各个方面要保证厂子的运行,可是,刚过了两天,这电力的供应就出现了问题,哪怕是眼睛瞎了,也能够明白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情。

    那个叫魏贺明的家伙和山野菜加工厂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现在弄出来这样一种幺蛾子的事情,真的很让王波很生气。

    “三舅,你咋又生气了呢难道你忘记我和你说的话了生气对身体不好,会很快衰老的。气大伤身啊!”李忠信不急不躁地说着,对于王波生气的事情,他感觉到十分不值得。

    李忠信不屑地想到,多大的一个小事情啊!不就是市里面有人使坏,想要搞忠信山野菜加工厂一下,想让山野菜加工厂这边破财免灾吗

    去年李纲父子两个人的事情估计过去时间长了,又开始有人不长记性了。

    李忠信脑海当中闪过了于得水的形象,旋即把这个形象打散,他微微一笑说道:“三舅,您的这个习惯可不好,出现问题了,我们解决问题不就是了。来先喝点水消消气。”

    李忠信一边说着,一边给王波倒了一杯茶水,甚至根本就没有把这个事情放在心上。

    “你……你这心得有多大啊难道你不知道,山野菜加工厂停工两天会损失多少钱吗”王波看到李忠信一副风淡云轻的模样,他的气就不打一处来。

    这都是火烧眉毛的事情了,咋还轻描淡写地弄个多大的事情呢!

    王波一直觉得,这样的事情出现了,给管这边的供电局的领导送一些礼,供电局那边自然不会用这样的事情来拿捏他们了。

    可是,李忠信和他说过,忠信公司绝对不做那种贿赂官员的事情,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不要把那种歪风邪气带到公司的事业上。

    可是,这个年月,如果你不和有关的单位或者是领导进行那样的沟通,他们整起人来让人真就感觉受不了。

    “两天能损失多少钱三舅,心态要放平和了,这才停两天电,您就感觉到受不了了,那要是停上十天半个月的,那还不得把你急死了”

    李忠信不咸不淡地说完之后,他的话锋一转,笑呵呵地说道:“三舅啊!最近一段时间您不觉得太累了吗正好,这边供电局的找事情,山野菜厂生产不了,您好好歇息歇息,一直歇息到供电局那边开始正常供电。”

    “什么歇息到供电局正常供电”王波歪着脑袋看了看李忠信,眼中流露出来一种迷茫不解之色。
1...4243444546...46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