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回到明初搞慈善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蜀七





回到明初搞慈善 第165节
而且南菩萨为了表现自己爱顾旧臣,是绝不会越过他师父把他提起来的。
不过称帝的事确实是要提上日程了。
杨少伟笑了笑,他得赶在所有人之前提这事,到时候他的功绩就是最大的。
日后哪怕不能越过他师父,也差不到哪里去。
他要先把位子占了,否则后头的人都想爬上去,到时候就难说了。
不说别人,就是他下头的那些人,不都削尖了脑袋想到南菩萨面前去露个脸吗?
呸,只要他还在,下头的那些蚂蚱就跳不下去。
想把他当跳板?也不看看自己有没有那个本事。
常熟府衙内。
宋石昭接到信以后就连忙吩咐人整理了他的东西去汉阳。
之前林渊去了汉阳,把他留在常熟,那时起他就开始担心受怕。
因为他知道,林渊一定会从汉阳去大都。
如果林渊去了大都他不在林渊身边,他的位子就不稳了。
自从知道汉阳那边大胜了王保保,他就整夜整夜睡不着觉,收到信后,他才松了口气。
如今吴长青也能独当一面,留他在常熟,宋石昭也不担心。
高邮有姜桂,林渊的这位义兄本事虽然不大,但幸而是个小心谨慎的性子,倒是一直没出过什么错,身边也有几个聪明人,虽说各有各的心思,但也干不了什么坏事。
去岁姜桂还朝杨子安借了兵。
因为这个,还真打退了来进犯的兵。
进犯的滁州那边的人,如今孙德崖那边也坐不住了,他自己开了个坏头,自己爬了上去,下头的人也是内斗不断,被姜桂打回去以后元气大伤。
宋石昭得知姜桂借兵只是因为做了个梦,都不由得叹他运气好。
人啊,有时候不需要聪明,也不需要太能干,比如姜桂,他这辈子干得最聪明的事就是跟南菩萨结为异姓兄弟,又小心谨慎,没落下什么大把柄,在任上没干出多大的成绩,可也没干过什么坏事。
又打退了敌军,身上也有了功劳。
只要姜桂日后不犯傻,姜氏三代的富贵是跑不了的。
有些人汲汲营营几辈人,都没有这样的好运气。
怎么让人不羡慕呢?
作者有话要说: 安丰和滁州基本就是秋后的蚂蚱了。
等林渊登基就能开始基建,开始苏苏苏苏——虽然之前就挺苏的了2333
第145章 145
宋石昭骑着马, 手里握着马鞭,他这身子骨早不能骑马了, 可为了尽早赶到林渊身边, 简直是豁出了这条老命在赶路, 连仆从都劝他:“您要这样赶路, 赶过去就倒了, 那才得不偿失。”
然而宋石昭听不进去, 他脑子里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必须在攻入大都时陪在林渊身边。
若是那时他不在, 将来……
于是宋石昭果不其然病倒了。
林渊到马车上去看他, 就见宋石昭一脸病容, 双颊凹陷,原本就有了老态, 现在看上去更添憔悴, 唯有一双眼睛,亮得吓人。
仆从正在劝宋石昭喝药, 一见林渊来了, 连忙跪倒在一边。
林渊冲他说:“让宋先生把药喝了。”
这下宋石昭不敢不喝药,闭着眼睛把药灌下去,仆从连忙给他塞了颗蜜饯。
宋石昭嘴里包着蜜饯不敢说话, 怕行为不雅。
倒是林渊坐在马车上,叹息道:“先生还是要顾及自己的身体,您可不是二十啷当岁的小伙子了。”
宋石昭连忙说:“只是赶得急了些,看着虚弱, 里子还在呢!我这叫老当益壮,您可别为我忧心!”
林渊笑道:“你得保重身体,等进了大都,那才有得忙。”
这话刚落音,宋石昭的眼睛就更亮了,他终于等到了这一天,他能亲眼看着林渊登基称帝,还有比这更让激动的吗?祖先没能做到的事,他宋石昭做到了!
林渊也知道宋石昭为什么干得这么急,他白天骑马晚上做马车,自己累不说,仆从和护卫们也累得一到就倒地睡了。
他既感叹于宋石昭的坚持,也惋惜宋石昭无法年轻几岁。
哪怕只年轻十岁呢?
宋石昭休息了半日,就忙不迭的跟林渊汇报常熟那边的事务。
“百姓倒是听话,那些氏族就不怎么温驯了。”宋石昭靠在靠垫上,精神比半日前好了不少,他井井有条地说,“我便提起一个立靶子,让他们自己斗,他们斗的差不多了,便抄家拿钱,有些入了狱,有些放下去当平头百姓,虽还有心思多的,但大体不用操心,吴长青如今也能独当一面了,有郑清风在一旁帮扶,他就是阿斗也能立起来。”
林渊奇怪道:“真是奇了,我竟从先生口中听到了第四个人的名字。”
宋石昭心高气傲,能被他挂在嘴边的,吴长青一个,罗本一个,宋濂一个,没想到现在还多了一个郑清风。
宋石昭讨饶:“您可别打趣我了,那郑清风看着是个沽名钓誉之辈,人却有几分贤臣之风,我看啊,吴长青也不如他。”
林渊记得郑清风,他去之前是个白吃饭不干活的,去之后倒是表现过一两回,但也没有给林渊留下太深刻的印象。
毕竟有才华的人不少,想依附于他,从他手里获得权力的更多。
要是个个都记得,林渊必须要有一个过目不忘的天才脑子。
“你徒弟来见过你了吗?”林渊问。
宋石昭:“您在,他还敢来?”
林渊看宋石昭那副得意的样子,忍不住笑:“你就不怕他跟你离心?”
这把年纪只有一个弟子,又没有妻子儿女,宋石昭还真是把杨少伟当儿子看的,他以后养老送终可都指望着杨少伟。
宋石昭低着头:“他熬过这一关,您才能用他。”
林渊没说话。
年轻人心浮气躁是常事,得磨一磨,林渊还没下手,宋石昭亲自来了。
到时候就算杨少伟有怨气,冲着的也是宋石昭,而不是林渊。
虽说林渊手里看似不缺人了,但干大事的,稳重的,能率领众人的人还是少数。
宋石昭总有退下去的一天。
他退了,杨少伟才有出路。
否则林渊是不可能让师徒两人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子。
以前打仗,林渊手里缺人,都是混着用的,但如今不同了,他要入主大都,文臣的问题就要开始重视。
元朝大都就是北京,林渊也不准备再挪。
毕竟北京的地理位子好,加上林渊穿越前的首都也是背景。
林渊抬起头。
说起来,他已经很久没想过穿越之前的事了。
偶尔想一想,想的也是租来的房子里养的那盆吊兰死了没。
或是他一直没交房租,房东看到他的尸体时会是什么样的表情。
屋子里肯定都臭了。
林渊他们在后头,朱元璋陈柏松和李从戎他们在前头。
这次他们带了四十万大军,行军比以往还要慢一些,但也足够快了。
毕竟骑兵开路,日夜兼程,遇见狂风骤雨或崎岖地形才停下来修整歇息。
士兵们也不叫苦,有什么好叫苦的?
他们如今每日都能分到些肉铺,哪怕只是尝尝肉味,就已经足够幸福了。
将军还说了,等打了胜仗,拿下了大都,他们能吃肉吃到饱。
凭着这个,他们都想早点到大都,拼杀一场,肯定能赢,赢了就吃肉。
“大都什么样啊?”有士兵在歇息时和身边的人说话,他脱了鞋子抖抖里面的石子,味道大的把自己都熏得向后仰。
身边的人也捏着鼻子,催促他:“快穿上。”
重新穿好鞋,等味道散了,身边的人才说:“我怎么知道,我又来去过大都,听说大都遍地都是黄金!”
“遍地黄金?”士兵嗤之以鼻,“那岂不是家家户户都是富户?真那么有钱,下头的官还盯着老百姓的那点家底?”
旁人:“我也没去过,你跟我说有个甚用!”
“等打了胜仗,咱们还是得听南菩萨的,也许留在大都,也许还要去打仗,大都如何,现下也不跟咱们相关。”士兵想着未来,“当十年兵就能退伍,朝廷还给安排事做,退了伍,我就去娶个媳妇,生几个娃娃,要是还能种地就好,有地就安稳!”
旁人笑他:“没志气,我就不退伍,我以后要升排长营长,不离开军营也能娶妻生子。”
各有各的想法,大战在即,他们谈谈天说说未来,心里也好过一些。
谁也不会去谈输了怎么办。
朱元璋他们如今在帐内,副将和罗本也在此处,他们要商量怎么攻打大都。
“从此门攻入。”罗本的手指在沙盘的一处。
所有人顺着他的手指看过去,都没有异议。
进城不会太难,难的是打入皇宫。
不过城都能进,拿下皇宫也只是时间问题,可没人想拖得久一些,拖得久了就有变数。
陈柏松问罗本:“何处的百姓最少?”
罗本摇头,他也不知道。
但打起仗来,是不可能不误伤百姓的。
只是多和少的区别而已。




回到明初搞慈善 第166节
营长内安静下来,罗本这才继续说这次怎么打,中途也有人提问,商议一番后才定下来。
知道怎么打了,那接下来就全看他们在战场上的本事了。
可是真等他们到了大都,全都傻眼了。
连最沉稳的罗本都有些不敢相信。
虽说谁都知道大都如今的兵根本守不住偌大的都城,但也不能这么……
稀稀拉拉的兵,站在一起绝没有五万人。
还有的人呢?
这五万人甚至没有撑过半天。
他们许多根本就不是兵,是直接从百姓里征来的,不少还是有名有姓的大户人家的公子,连带着家仆一起被征来。
问他们话,也是一问三不知。
领头的将领倒不是临时征的,但看上去也不受重视,什么都不知道。
罗本:“坏了!这只是来拖住我们的!他们要迁都!”
陈柏松和朱元璋当即上马,罗本:“朝北边追!”
陈柏松和朱元璋扑了个空,因为人还没走,都还在皇宫里。
元庭现在还有十万兵马,外头的已经招不回来了,远水也解不了近渴。
这十万兵马是他们最后的保命手段。
原本想着今日离开大都,却没想到南王的兵马来的那么快,他们在皇宫里都能听见巨大的脚步声,喊杀声。
宫女太监们没人管,全都躲在屋子里,逃?外头是陛下的兵,往外头跑,没被反贼杀了,倒回先被陛下的兵杀了。
李从戎带兵冲进皇宫的时候倒没想到皇宫中还有十万兵马。
他们还在演武场。
李从戎倒也不怕,举着武器骑着马带兵冲过去。
他身经百战,虽然战功不比陈柏松他们,但也早被战争淬炼成器。
李从戎高喊:“南菩萨说了,五个人头以上的有赏金,五个人头以上的升官!”
士兵们疯了。
升官!哪怕是班长,那也是有权力的,月饷可比普通士兵多一倍!
要是能升成营长……
眼前的哪里是敌人?简直就是活生生的钱,在朝他们招手,让他们去砍下对方的人头。
陈柏松他们撤回来的时候,看见的就是一面倒的场景。
不过他们也没有再去掺一脚,而是包围了整个皇宫,一个耗子也不能放出去。
皇宫的一间小屋里,元惠帝刚刚躲进来,他拉着心腹太监的手,坐在椅子上瑟瑟发抖。
“外面……外面……”
太监也害怕,此刻也只能努力安抚道:“皇上,不会有事的,老天爷不会让反贼成事。”
“咱们还有十万兵马。”
十万兵马,能抵挡几时呢?
第146章 146
皇宫很美, 但也比不上林渊曾经在北京见过的紫禁城,元朝时期的皇宫当然也算巍峨, 可紫禁城历时更长, 修缮次数更多, 加上现代的修复技术, 当然要比元朝皇宫更美几分, 林渊骑马停在崇天门门口, 竟有种恍若隔世之感。
他没有想到自己竟然真的有一天会入主大都,走进这皇宫。
崇天门相当于清朝时期的午门, 皇宫的建筑风格为宋金时期的遗风, 道路两侧为三出阙, 屋顶则是山花向前的屋顶。
宋石昭在林渊身后说:“东家,进去吧。”
林渊扬鞭策马, 宋石昭他们则下马跟上。
除了帝王和帝王荣宠的臣子外, 没人能在这条路上骑马。
宋石昭靠着自己的双脚感受这片土地,他的表情十分虔诚, 但并不是因为这片土地原来的主人, 而是这片土地代表的意义,皇位,至高无上的皇权, 叫天下人俯首的地位,他的祖先没能进入宋朝皇宫,但他的双脚如今站在元朝皇宫的土地上。
从今日开始,他要更加小心谨慎, 忠于天子,他要自己的名字留在史书上,供后人敬仰!
祖先们没做到的事,他做到了!
朱元璋陈柏松他们早已在大明殿前等候了。
看着林渊策马前来,他们统统跪了下去。
还留在宫中的士兵也跟着下跪,后头的宋石昭他们更是如此。
只有林渊一人骑在马上,环视着这一切,大明殿就在眼前,皇位和玉玺唾手可得,林渊翻身下马,心里忽然涌起万丈豪情,这天下,如今是他的天下了,他可以按自己的心意去改变它,他的敌人要么死了,要么蜗居在小小的一方天地,而他的臣子,都以他的意志为意志,以他的理想为理想。
他说什么是对的,没人会说那是错的。
这固然有几率蒙蔽他的双眼,让他变得独断专行。
但有一个更大的,所有问题都比不上的好处,就是他下达的政令,将毫无阻隔的推行下去。
当一个国上下一心,拧成一股绳的时候,这个国家才能强盛。
古往今来,所有明君都有一个统一的身份——独断专行之君,哪怕他们也会礼贤下士,但那只是他们掩饰自己暴烈手段的一个方式而已。
林渊走上台阶,径直朝大明殿走去。
其他人依旧跪在原地,林渊不叫他们起,他们就不能起。
大明殿是皇宫的最大的建筑,也最豪华明亮,殿中可容纳数百臣子,圆柱上雕刻盘龙,站在门前,一眼就能把殿内的布局看到底,但最吸引上的,就是台阶上的皇位。
说起来皇位不过是一把座椅,说不定还没有林渊最喜欢的那把软椅坐起来舒适。
可这不仅仅是把座椅,它是权力的象征,是这世上最有力量之人才能拥有的东西。
天下有志之士趋之若鹜的一把椅子。
现在就在林渊的面前。
但林渊没有上去,他只是看了一眼,又走出了大明殿的殿门。
他要登基,必然要新的东西,新的皇位,新的玉玺,新的礼制。
既然要改革,那就自此时起吧。
已经有人把寝宫收拾出来了,这是最先被收拾的地方,就在大明殿的正后方。
这两座宫殿一前一后,呈川字形,林渊先走出殿外叫众人平身,再叫宋石昭和杨少伟并罗本跟着自己去寝宫,将军们各行其事,他们还要去处理尸首和战俘。
看看天色,这还有的忙呢。
至于元惠帝,此时根本没人想得起他。
士兵看着这具尸体,有些头疼,尤其是这人身上还穿着皇袍。
谁也没想到皇帝会在这样一个小屋里,和一个太监死在一起,士兵掰开他的嘴看了看,里面有黑色的液体流出来。
服毒死的。
也不知是自己吃的还是被人喂的。
“上头没有吩咐?”士兵问自己的班长。
班长也正头疼呢,对他说:“你等着,我去禀报。”
班长找了一会儿才找到营长,营长也不知道该怎么办,又去找排长,排长……排长直接找到了李从戎。
然而李从戎在这种事上完全没有任何经验,转头就问朱元璋。
毕竟那好歹是元朝最后一个皇帝,得装殓了下葬?
朱元璋被李从戎问得一愣,直笑道:“拖出去埋了吧,败家之犬,未必还真把他放到陵寝里去?自今日起,天下就只有一个皇帝。”
李从戎转头一想,似乎也是这个道理。
于是元惠帝就尸首就被扔到了尸堆里,不过士兵留了个心眼,把他的衣裳给扒了。
这些衣裳当然也烧了。
宫里的太监宫女和内官们则被关在偏殿内,有士兵把守。
他们也不知道自己是会死还是能活下来,不敢大哭,只能小声哭啼。
林渊坐在寝宫里,先让宋石昭他们坐,二两已经奉茶来了。
“先说说皇宫的事。”林渊也不绕圈子,直接看着杨少伟,问道,“你可能做?”
杨少伟的心在胸腔里跳个不停,连忙道:“愿为我主分忧!”
林渊点头:“该换的东西都换了,规矩也该换一换。”
杨少伟看向自己的老师,希望老师能帮着问一句,可宋石昭不动如山,杨少伟只好自己硬着头皮问:“不知您想怎么改?”
林渊:“宫里现有的太监倒是能留下,只要清白就行,以后不能再有太监,这是最后一批了。”
杨少伟低着头。
宫里为什么要有太监?因为后宫妃嫔。
皇帝的妃子多了,管不过来,又怕妃子给自己戴绿帽子,所以才有了太监。
不让妃子见一个正常男人,才能保证妃子生的都是自己的孩子。
除此以外,太监缺了东西,不能当官,名声也有损,任用太监没有太大危险。
但是他们的东家……似乎至今为止,别说妻了,连宠婢都没有,之前有一个妾,还是间人,现在也死的不能再死了。
杨少伟想说该纳美了,但是一看自家老师的模样,又闭上了嘴。
……等等吧,等林渊登基了,他们就能以国不能一日无储君为由谏他纳美。
再说了,男人不像女人,女人年纪大了就难生孩子,男人哪怕到了五六十岁,只要想生,还能生的出。




回到明初搞慈善 第167节
更何况林渊不爱美色,说出去也是美德。
林渊又说:“不知如今跟来的人里可有擅设计者?龙椅和玉玺及冠冕都要重新做。”
杨少伟正色道:“这是自然。”
林渊对着杨少伟笑了笑:“那可就全嘱托给卿卿了,不要叫我失望才好。”
杨少伟被林渊说的脸颊发红。
中气十足的应诺。
然后杨少伟就被打发下去了。
直到走出寝宫,杨少伟脸上的表情才沉稳下来,他转头看了眼后方,轻抿了一下嘴唇。
他不会一直做这些事的,他会让南菩萨看到他的本事。
终有一日,他会爬上师傅的位子。
“大都百姓如何?”林渊问罗本,“可有良策?”
罗本说道:“百姓都在外逃,虽说拦下了不少,倒也有漏网之鱼。”
林渊:“逃的不必去管,只管还在都城内的。”
“这都城也该换个名字了。”林渊忽然说。
宋石昭连声附和:“自然,换了新主人就该有新名字。”
林渊冲他一笑:“就叫北京吧。”
“好名字!”罗本晚了一步,这时抢着夸了一句。
北京作为首都的历史就是自元朝开始的,后来朱元璋拿下了元大都,改名叫北平,有扫荡踏平之意,后来朱棣抢了侄子的皇位,又把首都从南京迁回了北平,改北平名为北京。
明朝时一度称北京为京师。
清朝也沿用了这一称呼。
后来民国建立,首都又定都在南京,据说因为担心军阀再起野心设立政府,就把北京改为北平,建国以后又才改回北京。
所以北京的称呼,从明朝起就是北京了。
林渊也叫习惯了,没想着自己再起一个。
反正从元朝开始,国家的首都就在北京和南京之间反复横跳。
林渊对北京这个地名还是有感情的,他记得他曾经坐火车坐了四天三夜到北京,凌晨两三点起来去等着看升过去,道路两边乌泱泱的全是人,他背着背包,拿着望远镜看升国旗。
国旗升起来的那一刻,林渊也有一种莫名的骄傲。
这是他的国家,哪怕曾经风雨飘摇,也依旧屹立不倒。
他还去看了和珅的故居,去吃了北京板鸭。
此刻坐在寝宫内,林渊有种时空颠倒的错觉。
宋石昭轻声说:“我已叫人算出了黄道吉日,下月初八,正是登基的好日子。”
林渊闭上眼睛:“那便定下月初八吧。”
宋石昭和罗本对视一眼,告退了。
二两伺候林渊去铺好的床上躺一躺,他还小声嘀咕:“床也要换一张才好呢!”
林渊笑道:“那就换一张吧。”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
1...7677787980...10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