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周医女行医记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落雨秋寒
叶嬷嬷愣了一下,然后笑道,“小姐就是菩萨心肠。”她在心里琢磨开了,小姐此举大善啊。
“你呀。”卫夫人点了点她的脑袋,一副奈何不了她的样子,“就不知道小葛大夫愿不愿意了,别咱们在这剃头担子一头热的。”
“小姐你就放心吧,多个人疼她,小葛大夫哪会不乐意,你又不是不知道她在葛家过的是啥日子。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对小葛大夫来说就是前世修来的福气。她知道了定然会欣然接受的。”叶嬷嬷说着宽慰的话。
卫夫人闻言,舒心地笑开了。
恰巧,有侍从进来回报,“夫人,小葛大夫到了。”
卫夫人连忙吩咐,“快,快请进来。”真是说曹操,曹操就到。
一进屋里,葛如沫就被引至卫夫人跟前。如预料般,卫夫人的气色很好,已经看不出两刻钟前她还一副被病痛折腾得不堪忍受的模样了。
卫夫人拉着她的手让她坐在身侧,“好孩子,本夫人这回能转危为安,多亏了你啊。”
葛如沫不习惯和人这么亲近,但也很给面子的没有挣开,只是笑说,“夫人您坐,我就坐这给你再把把脉。”葛如沫指着榻前的小兀子。
“把什么脉,定是大好了,本夫人觉得浑身都轻省。”卫夫人嘴上如此说,可人却将手腕伸了出来。显然是要从善如流了。经此一病,她是极信任葛如沫的医术的。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三十三章贵人抬举
第33章
在她给卫夫人把脉的时候,屋内的人都很自觉地保持安静。好一会,葛如沫收脉,“夫人的病是大好了,只是身体有点虚,多喝点汤水补补就好。”
卫夫人慈祥地拍拍她的手背,“好孩子,这回真是多亏了你啊,不然本夫人就要交待在这里了,这让我不知道如何感谢你才好。”
葛如沫微微一愣,这话听着很顺,但有点不对啊,于是避重就轻地说道,“夫人言重了,治病乃医者本分,再说了,天底下好大夫还是很多的,夫人鸿福,自能化险为夷。”
“天下良医虽多,但如小葛大夫这般年纪轻轻就身怀高明医术的,万中无一。”卫夫人话中满是溢美之词。
葛如沫笑笑,“夫人谬赞了。”
叶嬷嬷就站在一旁,见她神色不卑不亢,无一丝自得,她对她家小姐接下来的谈话信心由九分的把握降到六分。
这女娃应是有真才实学的,只有有恃,才会无恐,才能处之淡然。
说来也挺可笑,认孙女一事搁在平常人家身上,是五五的成算,如今宁远侯府的名头,按原先的想法,至少能增加四成的成功率,如今一席话下来,只剩下一成了。
她只希望葛如沫对那家子人足够厌恶,甚至产生迫不急待地逃离的念头,才会谈出个如愿的结果。
“俗话说白首如新,倾盖如故,你很投我的眼缘,你家的情况我也有所了解,我想认你做干孙女儿,不知你意下如何?”卫夫人问。
来了,戏肉来了。
葛如沫没有被这突然掉下来的馅饼砸晕。虽然接触的时间不长,可在她看来,卫夫人不是一个好打交道的人,虽然她极力在表现出慈爱的一面。可从一些细节上看,却可以看出一点来的,比如她的自称,可以看出她是很享受自己的那重身份的并且注重体面的。
而她提议的认干孙女,却是折节下交,这与她平素的行径是相悖的。会有这个提议,若说是因为感恩,不像,一个人连见到救命恩人都还端着体面架子的人,何谈感恩呢?所以依她看来,卫夫人这般屈尊降贵多半是屈于利益吧。自己身上有能让她看得上眼的,无非就是这一身医术了。若她打算借势,自不必计较这许多。可她暂时没有这个打算,也就不想和侯府有过深的牵扯。
再者,若是应下,表面上她享受着卫夫人干孙女的待遇,可实际上也将她围困于内宅之中了,并且有可能成为卫夫人结交势力的工具。想想可不是吗?披着卫夫夫干孙女的身份,不好在外四处抛头露面了吧?那给谁瞧病还不是卫夫人说了算?
其实两不靠的,而且卫夫人也不是一个好相处的人,人可以有表面伪装,但脉象可骗不了人。在她看来,卫夫人属于湿热体质,脸上残留的一些浅印子就是印证,湿热体质的人脾气可不太好。加上姚黄先前曾说过她有偏头痛,且那意思发作得挺频繁的,估计这头疼,多半还是因生气造成肝火上炎之故。而她身为安宁侯夫人,这么频繁的发火可不是什么好事,追根究底不是自身的原因就是有人给她气受。她都是侯夫人的身份了,还有人给她气受,以此推知,安宁侯府并不是一个好去处。
思量明白了,可如何拒绝,也让人头疼啊。
**********
“公子,那葛如沫将卫夫人和那个侍女都治好了。”沈笠的语气中难得带了丝惊喜。
葛如沫给卫夫人和魏紫做治疗时,沈东漓主仆二人都没出现,但该知道的一点也没少知道。
沈东漓嗯了一声,倒不像沈笠那么吃惊。
“公子,据探子回报,神医李圣手确实在于潜一带出没过,可他们至今没有找到李圣手的踪迹,可你的病不能再拖了。”李圣手的行踪太飘忽了,沈笠有些埋怨他怎么那么会跑。
沈东漓没有答话,沈笠已经习惯了自家公子的沉默少言,自顾自地说道,“想不到那小姑娘年纪轻轻的,竟真有两把刷子。公子,你说她一打照面就看出那华懿生有病,是不是真的啊?我觉得是真的,据说当时那华懿生脸色都变了。就不知道她是不是真的能一眼切中具体的病症了。”
“公子,你说,她要是真有这本事,当初她和我们在马车上坐了许久,公子的病,她是不是瞧出了端倪?”
“找人试探下。”沈东漓左手抓着一册纸书,淡声吩咐。
沈笠闻言,停下手中的活计,又见他眉眼间难掩疲惫,心一紧,“我这就去安排。”
**********
屋外,一紫衣少女匆匆忙忙赶来,抓着梁道斌就问,“三表哥,听说你亲自请了神医来,祖母怎么样了?”话说完后,她才留意到屋内还有人,意识到此她蓦然有些矜持。
梁道斌没有注意,随意说道,“喏,姑母已经醒了,你何不亲自去瞧瞧?”
“那三表哥,我先去看看祖母了。”
梁道斌摆摆手,让她随意。
卫琳琅微微提起裙摆朝卫夫人的房间走去,她人刚进内闺房就听到卫夫人那句想认葛如沫当干孙女的的话,脚步当即顿了顿,再一看她那浆洗得发白的衣裳,心中更是呵呵。
卫三快步走入,“祖母,你总算醒了,可担心死我了。”
“三小姐来了。”叶嬷嬷招呼了一句。
一番见礼后,卫三看向葛如沫,“这位就是治好祖母的小神医吧?这次真是多亏你了,请受小女子一拜。”
葛如沫忙侧开身子。
卫三没在意,反而转向卫夫人说道,“祖母,咱们这次可一定要好好谢谢小葛神医啊。不然把我近来新得的那枚东珠赏给她吧?就当是诊金了。”说着就吩咐人回房取东珠。
此话一出,卫夫人和叶嬷嬷脸上都不好看。她这话什么意思?明说了那东珠是诊金,这话都出来了,潜在意思不是在告诉葛如沫,她那医术就值这么多,不要妄想其他的了。这和她们刚才的提议可是有冲突的,她这话简直就是把人给架着了。
卫三略带得意地瞟了葛如沫一眼,乡巴佬,看你在此前提下可还好意思应下祖母那认干孙女的提议?卫三在心中冷哼。若她应下,不要东珠要做侯夫人的干孙女,一个攀龙附凤的名声就跑不掉。要东珠也不妥,那东珠价值连城,话传出去可不会好听。总之就是两难,她要叫她竹篮打水两头空。在她看来,葛如沫入套那是一定的。她不信葛如沫做了那么多,会愿意啥的都不要。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三十四章背后教女
第34章
可她千算万算,错估了一点,葛如沫年纪是小,却不是那等眼皮子浅的。
“夫人,你和三小姐都太客气了。”
“那你的意思是?”卫夫人忙问,“本夫人是真的觉得咱俩投缘,你看琳琅也是喜欢你的,都要把她最珍爱的东珠送给你呢。”
葛如沫眨眨眼,卫琳琅喜欢她?卫夫人这是拿她当孩子糊弄吗?
叶嬷嬷一直在观察葛如沫的神色,从中看出她根本就不信夫人的那套说辞。夫人这回托大了,她不得不开口帮忙描补一二,“小葛大夫,三小姐的话你不要介意,她不会说话,不过心是好的,这也是她一个作晚辈的心意。”
若这只是她自己的心意,作为小辈因感激给的谢仪,那好好说不成吗?
葛如沫用平静的语调说道,“谢夫人抬爱,只是小女的身份与夫人云泥之别,认干亲实不相配。”
卫夫人劝她,“好孩子,你就是想太多了,认干亲讲的是两人投缘与否,讲的是感情,可不是这地位不地位的。”
葛如沫笑笑,这话就违心了,“实在不敢高攀。”
她是认真的,并不是在假意地推托。卫夫人主仆两人意识到这点,知道不好再劝了。
算她识相,卫三心里满意,正巧侍从将她那东珠取了来,“与小葛神医做不成姐妹,真是遗憾。这东珠聊表心意,还请收下。”
侍从双手捧着一托盘,那东珠置于黑色绒布上,竟有龙眼核大小,质地圆润,并且泛着淡淡的粉色光晕,让人一见心喜。在没有人工养殖的时代,得之不易,弥足珍贵。
葛如沫用欣赏赞叹的目光观赏了一回,然后问道,“方才卫三小姐说这东珠是诊金?”
“是的。”卫三的神态无形中带了些倨傲。她觉得眼前的姑娘也不过如此,尽管有些医术,但也难逃外物诱惑。
“这东珠确实是难得一见的珍品,只是救卫夫人是医者仁心,举手之劳,当不得这么重的谢仪。”
“这没什么,让你收就收呗,我祖母的命比这东珠值钱多了。”卫三不以为意地说道。她祖母这病太凶险了,她真怕有个万一,回到京城她可不好交待。这么一想,她这下倒是真心感激葛如沫,这礼拿得倒也心甘情愿了,也希望她能收下。
卫三这话无一不透露出她祖母的命很贵重的意思,卫夫人和叶嬷嬷脸上都不好看,刚才她们还劝葛如沫不必在意身份地位之类的呢,转眼却被亲孙女把脸打得啪啪作响。
偏偏她们在外人面前不好发作,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卫三来乱局。
“卫三小姐说得极是,不过这东珠我还是不能收。”
“这是为何?”
“这东珠是卫三小姐的心头所好吧?”
卫三点头。
“这就是了,君子不夺人所好,虽然我不是君子,但也不能夺了你的心爱之物。”
葛如沫自始至终说话都带着笑意,但态度坚决,并不摇摆。
卫三终于认识到她不是在说笑,她是真的不要那东珠,一时间竟然无措了。
“卫夫人的身体虽然无大碍了,但毕竟病了一场,还是要多多休息才好。”葛如沫这话含告辞之意,在场的都是灵透之人,深黯说一半含一半的艺术,一点就通。
事不可为,到此已经很明了了,卫夫人只能暂且按下此事,转头对叶嬷嬷说,“小葛大夫辛苦一天了,也累了。叶嬷嬷,你去安排住处,务必要舒适。”
“小葛大夫,不若在此先歇一晚,一来天色已晚,二来府中两位病人,也怕病有反复,其他的明儿再作安排,如何?”后面那句话是对葛如沫说的。
葛如沫从善如流,“但凭夫人做主,只是我们来时匆忙,寄住的婶婶一家没个消息,怕是会担心。”
卫夫人点了点头,“此事本夫人知道了,会派人前往告知一声的。”
“那小女就先出去了。”
葛如沫一离开,卫夫人便忍不住了,“放肆!谁给你胆子让你擅作主张的?”
“祖母?”
卫夫人看她那副样子就来气,“今天你就胆敢做你祖母的主,明儿是不是就敢给侯府拿主意了?”
“祖母息怒。”卫三吓了一跳,她想不明白祖母为何这般生气。
“孙女也是感激她救了祖母才把最心爱的东珠拿出来谢她的。”卫三委屈地说道。
卫夫人冷哼,“你真是这么想吗?难道不是因为不满我认她做干孙女而耍的小手段?”卫夫人的眼神税利如刀,似能将她那隐藏得极好的不可示人的小心思一眼看穿。
即使真是这样,卫三也不觉得自己的想法有什么错的,祖母真认了她做干孙女,回京后那些同龄的还不知道怎么笑话呢,她可不想丢脸。
“还有,撇开这些不谈,你把那东珠当宝,的确,那东珠也确实是宝贝,可别人却不见得如你一般。送礼连投其所好都不懂,真不懂你娘一天到晚都教了你什么!”
“说到这个,祖母,我有话说。”
“那你就说嘛。”卫夫人有些皮笑肉不笑。
“祖母,她治好了你,我们一家人都很感激她。可就当我们家欠她一个人情好了,为什么要认她当干孙女啊。”卫三就不明白了。
看着闹别扭的孙女,卫夫人气不打一处来。
叶嬷嬷心想,老夫人就是不想让侯府欠她人情才决定认干亲的啊。
正如她所言,此番葛如沫救了卫夫人有大恩,相当于安宁侯府欠下了一份大人情,这事瞒不住,如何还就是个大问题了。为避免日后她拿事求到侯府让侯府为难,不如现下收作干孙女,锦衣玉食养着罢了,面上也好看。便是日后她有事求上小姐,若是太为难,在此前提之下推掉倒也无可厚非。况且葛如沫那一身的医术,若能为侯府所用,大大益善啊。
叶嬷嬷不愧是卫夫人的心腹,那心智和忠心是一等一的,尽管已经猜到了卫夫人的心思,也从不曾点明,而是默默地按照她的心思去将事促成。
三小姐大局观不行,看问题也不够长远。在她眼中竟将身外之物看得比侯府的脸面还重要,这是老夫人断断不能忍的,且看吧,回去京城她必将会被严加调教的。
“真是朽木不可雕也,玉兰,你来和她说,我头疼。”卫夫人烦躁地摆摆手,示意叶嬷嬷来说,“走走,别在这碍眼!”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三十五章议大国手
第35章
随后叶嬷嬷领了卫三去了隔壁。
“三小姐,你这样可不好。”叶嬷嬷一开口就说她做得不对。
卫三觉得很委屈,“嬷嬷,我到底哪做错了?”
“你这样为难她——”
“我没有!”叶嬷嬷的话还没说完,便被她打断了。
“三小姐,你的规矩呢?”叶嬷嬷神色淡淡地提醒。
“叶嬷嬷,我错了,可我真的没有为难她。”卫三还是极力否认。
叶嬷嬷指出,“三小姐,你这种嘴硬的性子不改改以后要吃大亏的。”
得了这么一句断语,卫三瞪大了眼,她知道叶嬷嬷相人很准,是她祖母的得力臂膀,先前被她下过的断语的可都一一应验了。一想到这,这会她也有点怕了。
见她安静下来,叶嬷嬷就继续说道,“你那手段并不高明,有功不赏反遭为难——显得咱们侯府极没诚意。传出去,对咱们侯府的名声可不是什么好名声。”
见她似乎能听得进去了,叶嬷嬷打算多说两句,“三小姐。”
“叶嬷嬷。”卫三很规矩地坐好,此刻她才意识到,或许自己这回真的做错了。
“嬷嬷问你啊,你见到葛如沫第一眼的想法是什么?”
“很年轻,大概比我还小吧?这么小的年纪却救了祖母,是真的吗?”
“三小姐很诚实,这大概是许多人见她的第一眼脑子里闪过的想法吧。”
“那三小姐看京里的那些大国手如何?”
卫三犹豫了下回答,“为人尊崇,地位超然。”
叶嬷嬷略带感慨地说道,“正是如此,你看京中白家、房家、傅家,只因家中奉着一尊大国手,哪家不是既清且贵?若没有化不开的深仇大恨,没有家族愿意往死里得罪他们。”
卫三想了想,好像真是这样。
叶嬷嬷正了正脸色,“那葛如沫若是正常成长,不出意外,二十年后,大国手中必有其一席。”
叶嬷嬷的断言,让卫三大吃一惊,“嬷嬷,你这话是不是夸张了?葛如沫现在才十来岁吧?十三有没有?二十年后也才三十多岁,不到四十岁的大国手,不敢想。现在存世的大国手无一不是年过五十才得享此誉的,她凭什么呀。还有,别忘了她还是个女的呢。”
“不,不夸张,或许还用不了二十年呢。”说着,她扫了卫三一眼,“不满四十又如何?只要她有医术,即使没那个大国手的称号,一样多的是人排着队等着请她看病。你看白家房家和傅家就知道了,京里有权有势的人不少,大把人上赶着给他们送人情盼结交。反之,人家少我们安宁侯府一家无关痛痒,即使有麻烦,也一样能摆平。”
“而且你只看到她是女的吃亏的一方面,却没反过来看,权贵内宅的妇人可不少,男大夫多有不便之处,这就是女大夫的优势了。”
卫三沉默了。
“所以呀,夫人认葛如沫做干孙女,不是她占便宜了,而是我们得了大好处啦。”
“那现在怎么办?”卫三有些急切地问。
“且走且看吧。”那葛如沫也不是个愣头青,便是没有三小姐横插一脚,夫人的打算也不一定能成。不过局面定然比现在要好。
“以后遇事多思量吧。”临了,叶嬷嬷拍拍她的肩。三小姐被她那娘教得见识短浅,心性也不佳,但至少还能听得进劝,不算无可救药。她最怕的是那种钻进了死胡同,自己还不愿意听人劝走出来的,那种才叫麻烦,就是一个祸害,终有一天会害人害已。
待卫夫人和魏紫的病情稳定后,没人再给葛如沫安排活计。侍从便领着葛如沫来到叶嬷嬷给安排好的厢房。得知洗澡水备好后,葛如沫将侍女打发了,然后独自进了耳房泡澡。
约摸过了两刻钟,她换上叶嬷嬷让备下的绸衫,才整个觉得放松了。
无疑,对于物质她是喜欢享受的,至少在衣食住行方面,若在她经济能力范围内,她从不会亏待自己。
所以叶嬷嬷为她准备的一切,她安然享用,没有拘紧,也没有不适。
大气从容的样子倒叫一旁伺候厢房的丫头高看一眼,伺候得越发周到了。
葛如沫用过膳后,下人送来两本线装书和几捆竹简书,这是梁道斌听闻她想看书后让人送来的。
捧书的侍女高兴地告诉葛如沫,这是她第一次看到线装书的纸质书呢,梁四公子还蛮看重她的。
葛如沫不置可否,就着朦胧的灯光花了一个多时辰就将那些书都看完了。并非她阅读速度快,而是不知道是不是印刷的原因,这些书的内容挺少的。这一摞书要按她原来世界的印刷排版法,这些内容也就够排满二十四开半个多指节厚度的书。
不得不说梁道斌真的挺贴心的,他送来的书中有一本大周纪事,里面记载了大周朝开国皇帝御极乾坤后所发生的一些大事,细细研读,她获益匪浅,甚至能看出点上位者的施政方向纲领等等。
这让她对现在所处的朝代终于有了点认识,不再是睁眼瞎。
首先,她现在身处的朝代就叫大周朝,此大周既非夏商周的大周朝,也非则天女皇时期的大周。
大周的前身是北周,若是熟悉历史的便知北周是中国历史上南北朝的北朝之一,又称后周,宇文周。由西魏权臣宇文泰奠定国基,由其子宇文觉正式建立。原历史上北周只存在了二十四年,历经五帝后便到了隋朝。
可她现在所处的大周却是不同的,似乎历史出现了拐点。
本该被毒死的武成帝宇文毓没死,且智诛权臣宇文护,亲掌朝政后改年号为建和,并励精图治,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
现在已是建和三十七年了,不说大周政通人和,却也是百废待兴,比起先前频繁的战乱政乱皇帝更迭,大周近四十的和平犹显珍贵。
此行让她对大周的医疗水平也有了大概的认识。
武成帝御极之初,大周的医疗体系也如原先像汉末一般,太常及少府其下设有太医令、太医丞。太常者,为百官治病;少府者,为宫廷治病。
而民间医者多为世医和铃医、巫医,顾名思义,这几个名词都好理解,基本上就字面上的意思。
这三者中,以‘世医’的医学素养最高,最受百姓推崇,素有大医之称。
巫医,即用画符、念咒等巫蛊之术,以驱除鬼神作祟,作为治病手段的职业,效果不提也罢。民间对巫医的评价也是毁誉参半。
铃医即走方游医,由于他们以串铃招呼病家因此而得名。铃医的医术大多来自师傅口授,往往会有独到之处。甚至能以少数药草和简便的医疗方法治病。但另一方面铃医的医术又参差不齐,且时会有骗子借行医之名招摇撞骗。令人防不胜防。不过对于偏远地方来说,那里缺医少药,铃医无疑是受人欢迎的。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三十六章夜间密谈
第36章
前面她就了解过,经典经方在民间难得一见,却并非没有遗留存世的。只是这些经典的经方保存下来的,却留传在京城等上层社会的手中,专为皇帝及官僚仕族服务。
而后武成帝由荀晋辅佐,整合了大周的医疗体系,建立起了一整套考核等级体系。这等级有医生、医师、太医、御医、国手,等级依次递增,由太医署进行考核。其中医生没有品级,仅如她原先世界医院里的助理医师,而医师是可以独立看病的,也就是说,有处方权。
1...910111213...18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