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周医女行医记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落雨秋寒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四百五十一章除夕午宴
除夕这天,谢如沫一早就携了礼物回傅家。傅家开了中门迎接,这已经是很大的礼了。
傅香儒对她的病情很是担心,这时见了她,少不得避开人问了问她的情况。谢如沫只好将之前她和谢老爷子商量好的说辞再拿出来一用。
谢如沫心中对生父说了一声抱歉,可关于她的病情的内幕牵扯太深了,实在不便让他知道。
傅香儒一听紧绷的神经就松了松,他的反应和谢洪涛等长辈相似,觉得如果能找到李圣手,是对如沫这病最好的的了。
傅老夫人等人对谢如沫的经历一无所知,这一切不仅是谢府的保密工作做得不错,再者就是傅香儒的抗压能力很可以,对外表现一切如常,没有让人察觉到异样。还有就是傅婉那边了,不知道傅香儒用了什么手段,谢婉是真安静下来了。
因为谢如沫的除夕宴肯定要在谢家吃,所以在傅府的这个团年饭只能安排在中午了。谢如沫当然知道这是为了迁就她,颇有一些不好意思。
傅家为了她,中午这顿就人基本都到齐了,只有谢婉没到。对于宴上谢婉的缺席,谢如沫也没多问。对此,傅家上至老人,下到小辈,都没人提这一截来扫兴。
大姑傅麦冬对她很亲热,期间更是寻了个人不多的机会,问了她有关礞石医学院招生的事,谢如沫闻弦知雅意,忙问起了两个表哥的情况。
问清楚了后,对于大姑想让两个表哥进礞石医学院学艺的请求,谢如沫爽快地答应了,让她在礞石医学院开课时将人送过去。
谢如沫三言两语便将事情拍板决定的态度,让一旁的表姐及傅家未出嫁的几个姐妹羡慕极了。
谢如沫能看得出来她大姑的两个儿子教养不错,懂得心疼父母不易。他们娘刚才在她这里为了他们的事略放低了身段,傅麦冬的两个儿子向她郑重道了谢,然后就回去他们母亲身边。
古代的年味很重,一过了小年夜,就满是过年的氛围了。过年也是真的忙,比她在后世过年的时候要忙碌多了。各种人情往来,让她这少主忙得脚不踮地。
谢如沫只在傅府呆了不到两个时辰就离开了。
由傅香儒给她送了出去,谢如沫没推辞,也想和他说些亲近的话。
傅香儒所居住的庭院都很是雅致,许是居移气养移体的原因,他身上有种温文尔雅的气质,相处起来很舒服。
父女俩慢慢地走着,方向是二门。
“父亲,明天的元旦大朝我可能会被传唤。”
傅香儒一愣,一会才明白过来是什么意思。元旦大朝被传召,傅香儒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那是皇帝要赏她啊!这殊荣即使是男子都少有,更何况如沫只是个姑娘家。
傅香儒激动得不能自已,他来回地踱着步子,然后连声问道,“是和藿香正气液或者安黄有关吗?”
“大约是。”谢如沫笑,其实自打发现了武成帝的阴谋后,谢家他们祖孙俩就没觉得皇上的赏赐是恩典了。可外人不知道,她还是要表现出来高兴的样子的。
元旦大朝,国医府已经得了旨意,会宣召她。这事已经是板钉钉的了,傅香儒是她的生身父亲,告诉他一声很有必要。不然次日元旦大朝之后他以及傅家的人也会从别人口中知道,真是那样的话,心里该多么不是滋味啊。
直到离开傅府,谢如沫都没提出去看看谢婉,傅香儒也没提,全当一时忘了。
送她出来时,傅香儒几次欲言又止,似乎有什么为难的事想说又不好说。可是直至将她送出了门,他都没开口。
这些谢如沫都看在眼里,心中若有所思。
回去的时候,坐在马车上,谢如沫忍不住将这事说了出来,让谢明给她参考参考。
谢如沫请人帮忙参考,自然是前前后后的事都交待清楚了。所以谢明很容易就抓到了重点,“少主,我觉得姑爷说不出口的事情,多半是御赐之物的事。”
御赐之物?是了,如果明天一早她进宫受赏,必会有物品赏赐下来。
“傅家门庭尚浅,御制之物不多。”
谢明说话点到为止,但谢如沫已经闻弦知雅意了。如果谢如沫尚在傅家,那么这一切都不用说,她所得之赏赐回来必会供奉于傅家宗祠灵前。但她现在相当于是谢家的血脉,一切荣辱都与傅家隔了一层。这也是傅香儒不好开口讨要的原因,还有就是估计也拉不下这老脸。
来自后世的她,并不看重这些,也没太了解像她爹这些人对皇上所赐之物的看重。
如果不是和谢明提起,她还真不知道她爹欲言又止的事是这一件。
果然,他们在思想上还是存在着代沟。幸亏她周围辅佐的人不少,很多小事情即使她想不到,他们也替她考虑周全了办妥当了。
这件事谢如沫放在了心里,等武成帝果然赐下不少御制之物后,谢如沫和谢老爷子商量过后,将一半的赏赐带回了傅家。傅老夫人那叫一个高兴唷,直说如沫孝顺。反倒她爹颇有些不好意思,不过也打心底里觉得女儿贴心又窝心。
他这一高兴,便忍不住跑到谢婉跟前,有得瑟更有有说教的意味。
“......这孩子知道我惦记这些,这不,皇上的赏赐刚下来,还没捂热呢,就给我送过来了。”
“我不知道你为啥不待见她,要我说,如沫比一般儿子都强。你好好想想吧,对她好点,我是没本事给你挣等级高一些的诰命了,但是她有!今日她能挣来这些赏赐,他日她便能为你挣来一品二品的诰命之身。别再犟着拧着,等将女儿给弄得心冷了,再来后悔。”傅香儒说完他就走,懒得看谢婉的反应。
他这样,谢婉是又堵心又愤怒,这些情绪过了后,心中又觉得颇不是滋味。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说出这话的傅香儒根本没想到,自已这些话不但一语成谶,而他自已也因为女儿加封了国公,这是他始料不及的。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四百五十二章除夕晚宴
国医府
谢家主子少,但除夕也很热闹,府里四处张灯结彩。丁香嫌那院子因雪覆盖着过于单调,引着丫环婆子用红绸折了些花朵绑挂在树上,再搭配上灯笼,将郁金园装扮得喜气而又不俗气,这个院子在之后的一个月里,颇得年轻丫环的喜爱,常在院子里流连忘返。
谢如沫一回到家,丁香就催促她前去歇息,因为她这一觉醒来后,接下来的一天一夜几乎是不可能有时间歇息的。
谢如沫明白她的用心,从善如流,这一觉歇到了除夕宴时。今年的除夕宴,应谢如沫的提议,旁枝的两房也过来国医府一齐过除夕。
旁枝这些亲人的到来,国医府就更热闹了,就和那些子孙繁茂四世同堂的大家族差不多。
除夕宴上,谢洪涛和谢广森发现宴上的菜肴荤素各占一半,两人面面相觑。在看到谢羌恒若无其事地喝下那杯绿油油的菜汁一样的汁液,简直将两人吓了好大一跳。毕竟兄弟几十年,谢羌恒的性子他们是知道的,最不喜欢吃蔬菜了,厌恶一切绿油油的东西,除了药材。不对,他本人本身也不喜欢绿油油的原生药材的。
究竟发生了什么事,让他改变如此之大,那绿汪汪的汁液一看就知道味道肯定一言难尽。
“大伯公,二伯公,这是厨娘们新调的蔬菜果汁,味道还不错,你们也来一杯吧?”说着,谢如沫不让他们拒绝,直接让侍女给他们各倒了一杯。
看着手边的饮品,谢洪涛谢广森简直欲哭无泪。偏偏他们的三弟谢羌恒一边喝着那所谓的蔬菜果汁,不时看向他们,他们就知道了,这杯东西他们要是不喝是不行的了。带着做好的心理准备,两人猛地往嘴里灌了一口,咦?味道不怪,水果的清香味盖过了蔬菜的味道,带着一丝丝清甜的味道,还挺好喝的,不知不觉间他们慢慢就喝光了。
喝完后两人脸都讪讪的,谢羌恒白了二人一眼,要不是明知道喝这玩意对他们身体有好处,他才不管这个事呢。
见其余人好奇,谢如沫笑着让侍女给陈氏汪氏等人都倒了一杯。
自打知道那天石令是陨石辐射源之后,谢如沫挖空了心思想让谢老爷子多补充些维生素叶绿素,这些对被幅射过的身体有一定的好处。比如榨果汁疏菜汁,厨娘们变着法儿做,和着水果调成不同的味儿,只为了让谢老爷子多吃点儿。
连彩虹饺子都被她想起来了,各种蔬菜汁和着面粉做成了五颜六色的饺子,里面放入不同的馅,一个个像元宝儿似的,让人看着就有食欲。
今儿除夕宴,不能免俗,饺子自然也是有的。大家都带着好奇尝了国医府一些新出的菜式。
吃完了除夕宴,旁枝的亲人又在国医府呆了半个时辰左右,才打道回府守岁。
国人喜聚不喜散,于老人来说,可能更甚吧。除夕宴的聚,终有曲终人散的时候。热闹过后的冷清,常让人心中有种淡淡的怅然。连谢如沫这样在后世对亲情淡漠的人一时间心空落落的,难受得紧,更别提谢老爷子了。
谢羌恒见了旁枝子孙的繁茂,难免想起那害了嫡枝的天石令。如果没有它,那他也是会有儿孙绕膝的人,也能与子孙们共享天伦,甚至他的上面还能有长辈留世。
谢如沫见他情绪低落,忙宽慰起他来。
过了好一会,他的情绪调适过来了,从怀里拿出一个红封,“这是压岁钱,你拿着。”
“翻了年,你就十六了。”谢老爷子是由衷的高兴。
谢如沫也是一样,或许是他们经常跟疾病生死打交道,特别能感受到生命不易。她曾看过一篇报导,说人活着就是一场胜利,如果能活到六十,那么他这一生中一定躲避过无数次让他夭折的意外。更别提还有天石令这一茬,每多活一年,对于他们谢家嫡系的人来说都是极不易的。
谢如沫也取出一个红封,“祖父,这个红封是孙女给你的,就希望你平平安安健康长寿。”
谢老爷子高兴地接过,里面钱多钱少不是他关注的,他看重的是孙女的这份心意。
旁边站着的仆人也笑,今年少主回归,属于大喜事,他们过年就多发了三个月的工钱作赏钱。
稍晚,他们说起了明儿可能会发生的事,“明儿的元旦大朝,皇上必有赏赐于谢家,我想将这些赏赐推辞掉,然后替你争取个婚姻自由的恩典。”
谢如沫没有说话,她觉得这个可能性不大,如果之前他们在密室里的猜测是准确的话,武成帝是不可能答应他们这样的请求的。不过正如她祖父说的,不管如何都得去试一试,万一就成了呢?
“试试吧,但您得答应我,如果事不可行,您可不能生气。”气大伤身,谢老爷子一把年纪了,谢如沫是真担心。
“嗯。”
每年的元旦大朝,都是在寅时举行,比平时更早一些。在此之前,皇家还得祭祖。皇帝领着皇子以及百官前往太庙拜天地祭祖,而在宫内,则由太后及皇后娘娘领着宫中妃嫔和宗室女眷以及三品以上的命妇于奉先殿祭拜。
刚过三更,谢如沫便被叫起,洗漱妆扮了。
昨晚除夕,她守到了子时,但她祖父却被她早早地赶去休息。毕竟是快七十的老人了,哪能这么熬呢,谁家祖父谁心疼。她一小年轻这样熬都因为觉不够哈欠连连,眼睛湿润湿润的。
守夜之后,她只眯了一小会,压根就没得怎么合眼。
谢如沫心中不断腹诽,都不知道武成帝怎么想的,元旦大朝放在寅时举行,比任何时候都早。而且元旦大朝之后晚上还有国宴,散朝后百官归家,自家还要祭祖,这大年过得比什么时候都累人。
华服加身,云鬓钗环,脸上的妆是她自已动手的,妆成后,整个人看起来嫩了好几岁,像十二三岁的丫头。这样的妆容她自有深意,出得门来,她祖父见了这妆容都愣了一下,转眼便明白了她的用意。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四百五十三章花式夸人
二人在仆役的帮忙下上了马车,这是他们祖孙二人第二次一同前往皇宫,但这两次的心情大有不同。第一次,谢老爷子是激动的,他要在金銮殿上替如沫正名,让文武百官皆知她是谢家的子嗣。
这一次,更多的是强作欢喜,心中思虑万千。他们祖孙二人是一样的心情。
国医府坐落于永安坊,离宫中内城六门的春明门最近,谢老爷子大朝一般都是走春明门。
到了春明门,谢老爷子和谢如沫兵分两路,谢如沫前往后宫,随太后娘娘皇后娘娘一起到奉先殿祭拜。而谢老爷子则和百官一道在承天门前集合,等候武成帝的銮驾,然后一起徒步行至太庙拜天地祭祖。
宇文家的太庙位于东南方,步行大约需要两刻钟左右。古人都信风水,宇文家也不例外。太庙在东,是按照风水中“左祖右社”的都城规划理念进行设计的。古代房子修建一般是坐北朝南,左祖右社,那么太庙在东就对了,而且东南在“阴阳五行”的说法中是带来生命之气的方向。
这话是方才在马车上祖孙二人闲聊的时候,谢老爷子随口告诉谢如沫的。
一般来说太后带着的女眷到奉先殿祭祖应该是武成帝的后宫妃嫔和皇室子孙们,因为秦先殿是皇室内部的太庙,三品及三品以上命妇能一起祭拜,乃是上头给的殊荣。
谢如沫一进宫,就有慈宁宫的小太监来迎她,然后从长乐门前往慈宁宫。
大年初一的风雪有点大,谢如沫一边走一边担忧谢老爷子那边的情况。要步行至太庙呢,虽然太庙那边离皇宫大门不远,可对于谢老爷子来说步行过去就有点累人了。
往年谢老爷子是直接不参加元旦大朝的,皇帝也体谅这些老臣的年迈,并不强制要求。但今年因为谢如沫会被传召,谢老爷子不在一旁护着不放心,所以跟着遭那么一遭罪。
到了慈宁宫,里面已经有人在和太后娘娘说话了,看穿着应是朝廷命妇,谢如沫并不意外。
栾徽音随信阳长公主进宫,在此地见到谢如沫真是太高兴了,但这里是宫中,不比在家随意,所以她对谢如沫的到来仅是报以一笑。
太后娘娘已经洗漱和着装完毕,一身正服的她显得威仪十足,但她和命妇们说话的神情却很慈和。她见了谢如沫,招了招手让她过来,“可怜的孩子,这些年受苦了,那起子人真是该杀!吃着朝廷的俸禄,却丝毫不为百姓张目!证据都摆在了眼前,他们还能睁着眼睛说瞎话!也就是你身世曲折了,若你是普通小老百姓,岂不是求告无门?”
谢如沫一愣,此话从何说起?这是谢如沫第二次见到太后娘娘,完全弄不懂这路数啊。
她的反应落入卫老夫人眼中,她不禁好笑,这孩子忙得怕是没时间去想之前在汝阴的那些事了吧?谢如沫的忙碌程度,她偶有耳闻。即使没听说也能想象得到,毕竟做为将来要接掌谢家的少主,能力肯定要出众。而她又因为际遇的原因,没在谢傅两家之中长大,她缺失的东西太多,要在短时间补上,只能比别人更拼命。不过成果看起来很不错,比起上一次见谢如沫时,如今的她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卫老夫人想起之前在汝阴第一次见到谢如沫时,是完全没想到她有这般曲折的际遇,这才一年不到啊。
如果谢如沫知道她的想法,一定会哑然失笑,觉得她这话太夸张了。或许她进步会有,但说到脱胎换骨,就过了。
但她不知道,当局者迷,她身边的人因为天天与她接触,感觉不到她太大的变化,但卫老夫人这种和她许久未见的,感受就很直观了。
“皇后娘娘是看了小医仙那几出折子戏有感——”
在卫老夫人的提醒下,谢如沫才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说实话,她来到京城后,日子过得忙碌而充实,她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要处理的事情也多,时间太少,容不得她停下脚步沉溺于过往。
谢如沫腼腆地笑笑,“如沫感谢太后娘娘的垂怜,但如沫并不觉得自已可怜。人生嘛,总会遇上一些困难和挫折,这是我们无法避免的。就像太后娘娘您这生中的三起三落,跨过了也就成了自已人生中宝贵的经验。”
太后点了点头,“确实,你说得不错,难为你小小年纪想得这样通透。”
谢如沫继续说道,“而且庆幸的是,我们遇到一个明君,生长在河清海宴的大周朝中,官员之中纵然有老鼠屎,毕竟是少数,有皇上的明断乾坤,这些人除非不冒头,否则必将如魑魅魍魉一般,一揽无疑,自取灭亡。”
太后乐了,“你这孩子,今儿小嘴是不是抹了蜜了,这样甜。”
“您看,民女如今能站在这,可不就是沾了您和皇上的福气嘛。”
在场的命妇想啊,谢如沫这番话说得可真好。
可不是好吗,花式夸赞法,谢如沫说话不多,却将大周中最尊贵的两人都夸了。
太后这一生中,最最自得的便是这三起三落的人生经验,每逢有人提起,少有不高兴的。而皇上呢,谢如沫这是在夸他的政绩啊,肯定恭维了他这几十年的成就,还将官员中出现贪官污吏的污点自动给去除了。她的夸赞,可谓是挠到了皇上与太后的痒痒肉上。
若是一般的姑娘家啊,得到夸赞啊,早就羞得不行了,哪会像她这样,一派落落大方地恭维起太后皇帝来,脸上表情真挚,歌功颂德的话说得恰到好处,不会让人觉得假,至少太后娘娘听了就很高兴。
这样的人挺适合娶回家做宗妇的,可惜,她是谢家少主,她的婚事必有许多的考量与衡量,不是他们想娶就能娶的。
“太后娘娘,您常说我的嘴巧,可这谢家妹妹的嘴也很甜啊。”此时搭话的是英国公少夫人,
“你们俩啊,都好都好。”
就在这时,有小太监进来提醒太后娘娘吉时快到了。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四百五十四章占测国运
奉先殿这边,众命妇得到随太后娘娘祭拜奉先殿的资格,哪个不是早早就来了,早早就等在奉先殿前。只有极少数的人能被太后娘娘亲睐,一进宫就被请去她寝宫之中说话,然后等时辰一到,跟着过来奉先殿。毕竟太后不可能每一位三品以及三品以上的命妇都记得。
众命妇们倒是想得开,没看到那些个正一品的命妇都一样么?而且能站在奉先殿前也不错,大伙儿一起说说话,套套交情,都是人脉啊。
等待中,时辰眼见就要到了,才看到太后娘娘的凤驾姗姗来迟。
王聿他娘王夫人见到站在太后身旁落后一个身位的谢如沫时,很是意外。谢如沫至今不是一介白身吗?何以得此殊荣?
众命妇不知道这是武成帝交待给的恩典,因谢如沫要宣召上殿进行封赏,而且他心中对谢如沫的婚事早有打算,想着这奉先殿谢如沫迟早都要拜,早些晚些没区别。她们还以为是太后给的恩典,毕竟谢如沫算是间接地救过太后,太后给个恩典倒也说得过去。
以谢如沫一介白身的身份,理应站到最末的。但太后想起武成帝的交待,加上她本人对谢如沫算是有点喜爱的,于是便将她喊上来,与栾徽音站在一处。
这么一调换,谢如沫所站的位置就变成了最外侧,虽然靠前了,但站在最外侧一直受着风雪的吹拂,真令人不好受。
深夜的风雪,呼啸而过,风倒灌进来奉先殿,谢如沫忍不住偷偷扯了扯披风。然后她眼睛的余光瞄到那些命妇一脸虔诚的模样,忙收敛心神,忍住让人发困的哈欠,心中暗忖,这三四更天正是睡眠的好时候,连她都觉得累得有点困顿了,不明白他们是如何能这样精神奕奕的。谢如沫却不知道多少人愿意吃这个苦受这累。
谢如沫不知道从她出现开始,她的一举一动就落入了一个人的眼中,这人就是三皇子妃赵娴。赵娴身体不好,这是众所周知的,但这每次祭拜奉先殿时,她都会拖着羸弱的身体前来。谢如沫能出现在这里,让她越发坚定了自已的猜测。
赵娴从宇文珩身上猜测到武成帝的打算后,就让人收集了谢如沫的全部资料。等她综合所有的资料,谢如沫的性格出乎她的意料。谢如沫的性子不像是乡下人家能养出来的,况且葛七斤一家对她长达十多年都不好,这样的成长经历,通常会养成一种阴郁偏激的性子。特别是等她翻身有能力时,一定会百般报复葛七斤一家。
毕竟是这个世界先辜负她的,但是她没有。她的猜测并没有错,一直到今年之前,在上藜村的葛如沫都是那种阴郁却又懂得看人脸色的小人性子。
反正从收集到的消息来看,是没有半点现在这种胸中有正气大义的模样的。
现在呢,百闻不如一见,在她眼中的谢如沫,是那种心中有正气却又不失圆滑妥协的性子,这样的性子她在大家族里见过,只有那种倾一族之力培养出来的优秀子弟身上才会有特质,她竟然在谢如沫身上看到了,这让她很不解。
这一年,谢如沫的改变很大,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赵娴若有所思,她觉得许多的想法她回去后得重新捋一捋才行。
太庙这边,每一年的这个时候,武成帝都要在太庙完成三道仪式,一是太庙祭祀,二是占测国运,三是迎春祈愿。
武成帝亲手插上最后三支香,领着百官三跪九叩完成祭祖仪式。
刚祭完祖,武成帝转过身对百官说道,“建和三十八年伊始,朕只希望天佑我大周,边界安宁,战事不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下面,有请国师!”
不知是不是武成帝信任岑霍的能力还是怎的,从他登基之后,每年的太庙祭祀,都有岑国师给占测国运这一环节。
元旦大朝之前的太庙祭祀设在四更举行,这便是原因,咳,方便岑国师夜观星象。
1...130131132133134...18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