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周医女行医记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落雨秋寒
闻言,有些精明的掌柜都瞪大了眼,多少人骂他们是奸商,在他们看来,少主才是妥妥的大奸商,她这番话简直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可他们又有预感,老百姓们还就吃这一套!
“定价呢?每粒安宫牛黄丸的定价是多少?”
“五两银子吧。”
五两比当初她在汝阴售卖时贵了二两,但也比黑市上卖的便宜。首先,安宫牛黄丸供不应求是肯定的了,售价过低的话,不符合它国药的定位,二道贩子的利润会更可观。
其次,安宫牛黄丸被封国药后,每年都要上供一定数量的安宫牛黄丸给宫中,这部分赚不了什么银子,还有可能亏损,这一块的损失谢家自已承担。
其实因为谢家做医药这一块形成了产业链,这安宫牛黄丸的成本比她之前在汝阴时还要低。如果一切顺利,一年能售出四万颗安宫牛黄丸,单这一味药就能给谢家带来十几万银子的利润。利润真的很可观了,况且谢家药厂今年一副准备大干一场的模样,肯定不止卖这一种中成药,谢如沫可以想见谢家财源广进的景象。
掌柜们得了令,将消息发放出去。不少老百姓出于对谢家对国医府这张金字招牌的信任,都提前交了定金预订,但这议论也少不了就是。
“听说当初这安宫牛黄丸在汝阴时才三两银子一粒啊,想不到来了京城,这价就马上不一样了。”
“此一时彼一时嘛,它都受封国药了,价格贵一点是理所当然的事。”
“看吧,如果谢家药厂能生产出足够多的安宫牛黄丸还好,要是量少,这黑市里的价还得往上涨。”
不少世家对谢如沫这一招很是无语,谢家这招真是高啊,连安宫牛黄丸的药影子都没见,就开始收钱了。
有些事想到了就赶紧做,送走了那些掌柜,谢如沫就吩咐谢明,“下个帖子给梁家,看看梁四公子有没有空能来谢家一趟。”
次日,谢如沫见了梁道斌,确定他不改初衷,便重新签了一份合约,银子还是两万,不过不是独家销售权的费用,而是改为独家加盟费,
换了个名头,其实意思差不多,梁道斌看不懂,谢如沫给他解释了,他也就爽快地将合约给签了。
双方就着汝阴的发展又聊了一会,直到谢明进来提醒谢如沫她约见的下一批人已经到了的时候,梁道斌才很有眼色地告辞了。
谢如沫直言招待不周,让他多多包涵,然后亲自送他到大门处。
她的相送让梁道斌失笑,内心又觉得妥贴。
梁道斌不一样,他算是她在人生低谷时期结交到的朋友、贵人,比很多朋友都珍贵,谢如沫很珍惜。
谢如沫的重视让梁道斌一天都有一个好心情,直到回到梁府都面带笑容眼含笑意。
商婉君家中,她娘小程氏在厨房里喊她,“君儿,吃饭了,帮忙摆一下桌子啊。”
“就来。”商婉君应了一声。
小程氏进来屋里时,发现桌子没收拾,忙顺手收拾了,但忍不住说道,“君儿,你近来是怎么了?”
“没什么,用膳吧。”商婉君不想多说,说出来她娘也帮不了什么,徒增烦恼而已。
自从表哥从汝阴回来后,对她就冷淡不少。她当时还颇淡定,总觉得时间能检验一切,表哥即使对她有所误解,加以时日定能明白她的苦心。
时间确实能检验一切,近来的一切消息让商婉君很焦躁。没想到谢如沫一个乡下姑娘,最后竟然和傅家谢家扯上了,现在摇身一变成了谢家少主,连梁家都要看眼色的存在,如今更是圣眷隆厚地被封为乡君,而安宫牛黄丸又被封为国药。
这一切其实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可梁家太在意谢家了,自打谢如沫的身世暴光,梁秀卿就被逼问当初为什么要偷拿她哥的印章来伪造那样一份证词。梁家老爷子这个大家长要查,梁秀卿根本扛不住,直说了这样做是为了讨好卫家卫四姑娘卫盈盈。听到这个理由,梁老爷子气死了,接着梁秀卿就被禁足了。
那一顿让她表哥喝醉的酒,她也有份,她恐怕被疑心在其中参了一脚。梁家是管不到她,她表哥直接对她冷淡了下来。
其实她也后悔,她要早知道谢如沫能有这际遇,她还多此一举做什么?
如今安宫牛黄丸被封国药,梁家上下估计心里都不好受。
用完了饭,商婉君就要出门,被她娘叫住,“你这是去哪?”
“娘,你别管,我出去一会,晚点就回来。”说完这句,她人就消失在商母的视线里。
“这孩子——”
梁府二门处,梁道斌被人叫住了,“表哥——”
梁道斌侧头一看,发现原来是商婉君,脸上的笑意一收,“原来是婉君表妹啊,你特意在这等我有事吗?”
“表哥,你近来何故对我这般冷淡?”
“我以为你知道的。”
“我知道什么,我什么都不知道。”
“想谈就拿出谈的诚意,要是不想谈,那我就回去了。”梁道斌打了个酒嗝,他最烦这样揣着明白装糊涂的行径,难道她以为自已真那么好骗,所以至今还无知无觉的?
“你怪我上次在汝阴和秀卿一起灌你酒的事对不对?”商婉君步步向他逼近,“可你想过吗?我喜欢你,秀卿是你的妹妹,她要做的事你觉得我能拦得住吗?”
“你大可以私下告诉我——”
商婉君打断他,“没有机会。”
梁道斌想起了那次从头到尾都是三人行,确实没有机会私下说。心一下就软下来了,但不巧的是一阵冷风吹过,让他酒醉的头脑有一瞬间的清醒,他想起了堂妹说过的,当时那事是因为商婉君若有似无地引导,她才会想出那样一个办法。
“表妹,秀卿都说了,是因为你的引导,她才会那样做的。”
商婉君脸一白,事情真的往最糟糕的方向发展了。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四百六十三章堪破意图
看她这样,梁道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摇摇头,转身往他的院子走去。
“表哥,你知道我为什么要那样做么?”商婉君在他身后幽幽地说道。
梁道斌顿住脚步,似在听她的解释。
“我都是为了你为了梁家啊,当时谢如沫什么都没有,已经深陷囹圄了,救她需要的代价太大了,你有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还有可能被连累。但是帮卫盈盈就不一样了,梁家能借着她这条线搭上房家,对梁家也很有帮助。”既然她表哥都知道了,还一心认定了是她在背后撺掇的,商婉君索性豁出去说,一下便将卫盈盈卖了。
天地可鉴,她真的是为了梁府着想。说出来难以启齿,她是真的将自已当成了梁家的人以及梁道斌的妻子,才会插手这件事情。如果不是如此,她干嘛这么做,谢如沫又不曾得罪于她。
梁道斌转过头来,认真地看着她,“表妹,我看重一个人,从来都只是看他人品的好坏,无关贫穷富贵。当初的你和你娘投奔梁家而来,富贵了吗?我待你们如何?”
很好,正人君子,从不因她们贫穷而看低她,反而对他们多番照拂,要不然她的一颗芳心也不会落在他身上。
“谢如沫和你们一开始在我眼中并无不同,虽不富裕,却是可交之人。”梁道斌解释着自已的想法,“你一开始是欣赏我这个优点的,觉得这是一个好品质对吧。可你做的事等于是转过头往这个好品质上面抹黑。”
商婉君的脸色更加苍白了,她现在才明白这个道理,终归是她太自私了,只想着让他对她一个人这样。
“撇开这一切不谈,既然相帮,说明我考虑清楚了厉害关系,你擅自做主,违着我的心意做事,你是觉得你的判断力要比我好是吧?你又怎知我没有经过全盘的考量呢?”
商婉君的眼泪一下就下来了,“表哥,我知道错了,你就原谅我这次好不好?”商婉君的心很慌,她是想帮忙啊,她的出发点是好的,对不对?事情弄成这样,她也不想的。
现在敞开来说,梁道斌才发现,商婉君的眼界太小了,看得到的地方有限,或许能经营好小门小户,但嫁进梁家来不合适。她不知道自已对谢如沫这个朋友的看重,就擅自做主,真的犯了他的忌讳了。她今天能为了别的违逆他一次,将来也有可能为了家族利益或者其它原因,再次违逆他,这样的妻子可不是贤妻。他不想自已在前方殚精竭虑之际,妻子在后方拖后腿甚至无意地捅刀子。
“表妹,我是真的考虑过娶你的,但经过这件事,我发现我们不合适。我的妻子可以穷可以不漂亮,但不能见识浅薄还自以为是。”这样会将他乃至梁家拖进深渊的,“咱们的事就作罢吧,我会和我娘说帮你留意好一点的人家的。”
“表哥,你不要这样,我不要嫁给别人——”
商婉君怎么唤都唤不来她表哥回头了。为什么,这些年她小心翼翼坚决不行差踏错,如今只做错了一件事,就连改正的机会他都不给她了呢?
他对他堂妹梁秀卿能网开一面,为什么对她就不行?说什么只看人品,说什么一视同仁,假的,都是假的。
她不明白,梁秀卿再怎么错也姓梁,做错事可以惩罚,却不会轻易放弃。因为放弃并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要将她掰正来,不然以后祸害的还是梁家。而她只是一个亲戚,他们就不费那个劲去调教了,太累。千里之外,征南军军营
沈东篱目不转睛地看着秘信,秘信中写了近来京中各方的动向。这秘信他看了两遍,脑中针对信中所言之事不断地快速转动着。心中对这些有了大致的针对性措施后,他的目光落在信中最后一行上面。
武成帝拒绝了谢大国手拿所有的赏赐换谢如沫婚事自由的请求,沈东篱便知武成帝对于谢如沫的亲事,他一定有了打算,具体的可能没有,但一定范围内的打算肯定是有了的。这样一来,他与谢如沫想要走到一起,又多了一层不确定的因素,而这个不确定的因素还是关键的。他不敢想,如果因为武成帝的阻挠他娶不到谢如沫,自已会做什么。光这么一个假设,他便觉得心底生出一股无法抑制的戾气来。
沈东篱敏锐地察觉到武成帝对谢如沫似乎有一股不同寻常的掌控欲,这种感觉从他让岑国师测算谢如沫的八字时就有了。当时谢如沫的身世没有泄露,武成帝测的八字是谢如沫的,但当时却是算到了葛如玺身上去了。
对了,测算八字?上次武成帝将谢如沫的八字和另外两个八字配对过,其中一个是他沈东篱,另一个是谁呢?沈东篱有预感,如果能查出那人的八字,或许就能知道武成帝对谢如沫的婚姻的打算。事关谢如沫的事,他记得都很清楚。另一个人是建和七年十一月初八的生辰,等等,这生辰,似乎是宇文珩的生辰?宇文珩身为最有可能问鼎的皇子之一,他的生辰几乎是公开的。沈东篱有印象不奇怪。
就是不知道具体的时辰是不是他的,但沈东篱有预感,另一个男人的八字有八九成的可能是宇文珩的。
当初沈东篱没往他身上想是因为谢如沫的身世尚未披露,而宇文珩他已经有了正妃了,武成帝不会关心儿子的侧妃侍妾娶什么人的。
原来武成帝是想将谢如沫嫁给宇文珩吗?沈东篱若有所思,那么睿王妃赵娴又该如何自处?等等,赵氏的身体自打生产后似乎一直都不太好,会不会——想到某种可能,他忍不住豁然站了起来。
帐外,有小兵通报,“沈小将军,宇文大将军有请——”
沈东篱冲外面喊了一句,“就来——”他最后看了一眼秘信,宫中的消息知道的还是太少了,得加强对某些人的攻略,他需要更多的消息来支持他这个猜测,或许弄清楚武成帝对谢如沫不放手的原因,他才好针对性解决这事。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四百六十四章医院招人
征南军主将大帐内
沈东篱来得算早的了,等人齐的空档,心中还在想着方才的秘信。
得派人和赵娴接触一下,他们想让赵娴死,那他偏偏就要让她活着!不管他的猜测是否有偏差,但宁可信其有,总好过啥都不做,等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时再来后悔来得好。
“楼月国四处抓大夫,楼南开不行了,现在只是熬时间罢了,咱们占据的几处要塞增援重兵,剩下的兵临城下,先围而不攻,再用计逼降楼月国!”
宇文白及目光不离沙盘,将自已的想法告辞诸位将领。
沈东篱只一眼,便猜到他在暗处必有谋算。
......
“沈小将军,你带领两千士兵,守着猴沟塞如何?”
“谨遵将令!”
沈东篱心中苦笑,猴沟塞虽小,却属于一处易攻难守的险地,只给两千士兵,真是看得起他。宇文家的人真是一脉相承的多疑,看来近来他即使刻意低调,还是引起了上面的忌惮。看来有些事他还是得早做打算。
如果沈东篱知道睿王妃初见谢如沫时对她的评价(那种心中有正气却又不失圆滑妥协的性子),必定会赞同。如果知道谢家祖孙现在的想法,那他必会心情激荡。
本质上,他和谢如沫是一类的人。他们心中有大义,却不是世俗中大多数人以为的忠于皇家之类的大义,而是想让身边的人过得好,退一步说更多的是考虑到普通百姓的生死与得益。
谢家的生存与壮大根植于百姓,而他呢,无兵就无将,所有兵也来自于百姓,所以他们考量的方向是一致的,着眼于百姓的存亡,而非武成帝或者百官这样的管理者。更有甚者,他们和皇帝,其实是竞争者的关系。
打个不怎么中听的比喻,百姓们就如同一群羊,劳作所得的税收如同羊毛,他们与皇帝百官一样,属于管理者,只是等级高低不同而已。
国医府,议事厅
谢如沫和家臣们在议事,主要是针对青囊医院的人员配置问题在讨论。
谢如沫率先说道,“我确认过了,地面建筑已经在加快进程了,青囊医院在二月二龙抬头之际必能顺利开馆。”现在才年初四,青囊医馆那边已经开工了,可谓是争分夺秒在赶工。
可这人员配置问题迟迟没有解决,不得不拿到台面上来讨论。
“少主,关于大夫的招聘我们已经按照您的意思张贴出去了。但您也知道,在京城,好点的大夫不是自已独立开馆就是被我们三大医药世家收入囊下。来应聘的人是有,但质量太参差不齐了。”
......
谢如沫拧着眉听着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得到一个结论,那就是从医人员太少。确实,这时候可不像后世,每年毕业季都有无数从医科大学毕业出来的人才等着就业。即使是后世的医院招聘,还是人才难求,只因医药行业需要吸纳进来的人才基数很大。
“这样吧,从谢家的各大医馆里抽调人才吧。”
家臣们对视一眼,似乎也只有这个办法了。
“本着自愿的原则吧,愿意调过来的就要,不愿意的话就算了,强扭的瓜不甜。”
家臣们笑着摇摇头,少主真是多虑了,他们还知道,对于新开的青囊医院,很多大夫私下里其实蛮期待的。毕竟是少主直属,薪资福利肯定不差。
“还有,礞石医学院学得最久也就是马上要学成出来的那一批学生,从中抽调一批优秀的过来实习。这些学生先跟在老大夫身边实习一段时间,作一些辅助性的工作。实践与所学相结合,才能培养出来优秀的大夫。他们作为青囊医院后备大夫,技术过关过硬之后都要走到医疗前线上来。”
以王叟为首的家臣们闻言,思索过后都点头一致同意了这样的做法。如此一来,既能将这批学生培养起来,也能减缓青囊医院的人员压力,这个主意很不错。还能给礞石医学院形成一个良好的影响良性循环,刺激在医学院学艺的学生们发奋图强。
“你师伯师叔他们要回到了,到时你问一下你师伯师叔他们愿不愿意到青囊医院坐诊吧。”一直坐在旁边不说话的谢老爷子来了这么一句。
“真的?那可真是太好了。”
因为青囊医院要分科室,又是一个新生的医院,谢如沫还担心没有专家大拿坐镇镇不住场子。她的医术是可以,可青囊医院那么大,好大夫有名望有医术的大夫当然是多多益善了。她相信谢老爷子教出来的徒弟医术一定不差,如果她师伯师叔能来,那她就不用担心了。
“少主,大夫们在青囊医院的薪资如何?”
“大致参照谢家药厂那边,青囊医院会分科室,大夫的薪资会按等级来分,这个等级的依据是在太医署所考取的行医资格证的等级来定。”这个算是参照后世医院的做法了。
也就是说,青囊医院的大夫也会分为好几个等级了?医生、医师、太医、御医、国手,等级依次递增,基础薪资也不一样。这样一来,算是承认了太医署那边的资质。
当然,国手和御医太医等是不可能像普通大夫一样来坐馆的。但她可以特聘嘛,比如她爹——傅香儒傅御医,女儿开的医院呢,能不来支持一下嘛?当然,特聘就是另外的价位了。
“具体的呢?”
“医生的等级薪资是二两,医师是八两,往上依次递增。”这里的医生是医学生的称呼,和后世能独立开具处方权的医生不一样,相当于实习医生吧。
“等级薪资是一部分,还有就是本科室的收入奖励,每个科室每个月都会抽出一定比例的盈利用来奖励本科室成员,多劳多得,也就是劳务费吧。年节都有孝敬,年终还有年终奖励。”谢如沫将青囊医院大夫的薪资构成以及会有的福利都说了出来。
“少主,这一定的比例是多少?”没办法,他们得问清楚,医院就要开张了,这些问题不能再含糊下去了。
“抽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她没规定得那么死,也担心规定得太死了,就很容易被人推算出来医院的盈利。
谢如沫的话一落,众人就在心中算了一笔帐,这青囊医院大夫们的收入不低啊。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四百六十五章谢家革新
谢氏各家医馆的收入不低,青囊医馆应该不会比它们差吧?如果经营得好,收入有可能是几家医馆的总和,那么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的比例就是很高的奖励了。这么一想,在座的家臣们就有点不是滋味了。等到了后面,他们方知主家的大方,谢家对底下的人都那么宽宥,对他们这些家臣就更不会吝啬了。
这次会议,算是开年后谢家的第一次大型会议,够身份够资格的都来出席了,除了地方上的。
谢如沫笑笑,“咱们国医府的薪资月例从这个月起,也会做出相应的变动和调整,大家为了国医府努力工作,国医府也不会亏待大家。”
谢如沫示意,谢明给他们一人发了一张关于新的薪资月例调整的方案。
谢如沫很清楚,要想马儿跑得快,就得让马儿吃饱。这方案的薪资计算更多的是参照了后世的绩效,奖励的多少直接和他们所负责的工作领域的成效挂勾,是她和谢老爷子、谢理、王叟等几位谢家智囊商议出来的,可以说比起某皇朝的高薪养廉,谢如沫提出的这一套,更能有效果地规避管事们监守自盗的情况。
谢英将纸拿起来仔细看着。年前,他是副总管,代表谢老爷子全国巡视各产业的情况,除夕夜的时候堪堪到家,禀明了家主后,与少主只见了匆匆一面,当时只觉得她给他的印象不像是乡下长大的姑娘家的畏缩与羞怯。后来他又从家人口中得知了他不在京中时发生的各种事情,对谢如沫这少主也算有了个大概的认识。
可这年初大会一开,少主就给了他一个更直观的印象,行事有章法,做事有想法,是一个做事很积极进取的人。
如同一股活泉注入谢家这一坛死水当中,这次的薪资改革,足以让谢氏上下焕发出一股新的活力。
可以说,至此,新官上任,她的三把火才渐渐烧起来。
对于新的薪资福利制度,大家都没意见。
这时,谢理站了起来,“家主,少主,我想辞去谢氏大总管的职务。”
这是一枚炸弹,炸得在场的人都回不过神来了。
饶是一向自诩沉稳泰山崩于眼前而不改色的谢英都愣住了,这新年第一会,真是重头戏连连。
谢如沫和谢老爷子倒不意外,这事之前谢理已经支会过他们祖孙二人了,虽然有不舍,但也知道他的身体也是逐渐年迈,一年不如一年了。加上现在谢朝上位了,管着谢氏偌大的药厂,他这当爹的不能再恋着这权柄,这是他的分寸,谢如沫心中有数。
“谢理大总管,你这一走,我们怎么办啊。”有些个人是真的感到无所适从,谢理当大总管的这些年,他们都习惯了。
其他人也发言了,话里话外都是对谢理的不舍。
“我已经考虑清楚了,大家不必再劝。再者,我只是卸下大总管的职务,并不是要离开谢家。我已经想过了,这大总管的职务一卸下,我就回到老主子的身边,管理起他的生活起居。”
他这么一说,大家不舍和情绪果然就淡了一些,他们经常来国医府,还是能经常见着谢理大总管的嘛。
谢达在一旁听得纠结不已,有种被馅饼砸中的感觉,这是要将他放出去历练了?他这个年纪确实该出去多历练历练,可他不想离开老家主啊。
“关于继任的人选,你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吗?”谢如沫问。
谢理知道少主为何要这么一句,她是想让他示恩于下一任大总管,让他记着自已这份香火情。
谢英一瞬间紧紧地握着拳,屏息以待。
“谢英吧,这些年他这副总管做得很称职,许多辛苦的事务本该由家主或者我去跑的,都由他代劳了。他现在完全有能力胜任大总管的职务。”意料之中,谢理提了谢英。
1...133134135136137...18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