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周医女行医记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落雨秋寒
“谢英,你意下如何?”
当然是当仁不让啊,谢英拱手,“若能当选,必不辱使命,不负尔等期望。”
“好,继谢理大总管后,谢家下一任大总管就由你来担任了。”谢如沫爽快地拍板,近来包括今年,谢家需要变革的地方很多,人事上,没必要大搞乱搞,以平稳过渡为主。
谢家新任的大总管人选一定下,大家到了此时,都知道这次的会议拿出来商量的都不是小事,每个人都正襟危坐。
接着,谢如沫提起了另外的事,“大家都知道,年前咱们谢家在汝阴又开了一个中药种植园,关于这个中药种植园的各项投入已经估算出来了。目前园区大小在两千亩之间即四十顷地,预计扩张到一百顷地,包含平原和山地。扩张的事谢通一直在那边努力,我现在要说的是,汝阴这个药材种植园,总的投入预计约在二十万两左右。”
总投入包括租地买地,这部分约为五万两左右。还有药材种子这一块,也要不少银子,还有人工,这一块的支出也是大头。
就谢家现有的中药种植园而言,汝阴这个算是中等规模吧。
在场的家臣都不是不食人间烟火之辈,手上都负责有与之相关的工作领域,自然知道这二十万估值是很接近最终投入的数值了。不过少主提起这个是打算说什么?
“我打算让出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让你们参股,然后每年汝阴药材种植园那边的利润会按照参股多少进行分红。”
这是什么意思?在场的人都不傻,虽然话未说明,但他们都已经意识到这是一次机遇。
“意思就是——”谢如沫环视了一圈,“汝阴的药材种植园会作为一个单独的项目从谢氏产业链里半独立出来,二十万两银子的投资作为总价,作价一百股,也就是说,每股在两千两。其中五十一股归谢家,剩下的四十九股,你们可以按出资比例认购。”
轰!之前的薪资福利改革,谢理大总管的卸任,比起这个股权认购,这些都不算什么!主家这分明是在分润利润带他们发财的节奏啊。大家都忍不住交头接耳窃窃私语起来。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四百六十六章汝阴来人
王叟很意外,这事家主和少主都没和他说过。
新上任的谢英大总管也很意外,主家太厚道了,这是自已吃肉也让他们喝一口浓汤的做法啊。
但不可否认,这是一个惊喜。
“这是针对为谢家服务多年的家臣老将们的福利,这个认购的权力只有在座的各位有,在座之外的人,尚有一些个是有这个权力的,具体的资格稍晚会有公布,就不在会议上赘言了。至于外人,即使有银子,也不具备这个权力。这事你们可以回去商量一下,三天后汇总结果。我再声明一下,此事全凭各自意愿,不是强制性的买卖,你们大可放心。”
放心,有什么不放心的?主家这明显是在拉拔他们啊。不到十万的银子,谢家自身又不是出不起。
这是主家的厚爱啊。
谢如沫弄出来这么一个方案,就是想将他们拧成一股绳子,让谢家上下一条心,也是在为以后布局打算。
会议开到这里已经开不下去了,大家的心思都不在这上头,全部汝阴药材种植园这个项目的股权认购一事吸引住了全部心神。幸亏她有先见之明,将今天要商量的事已经拿出来讨论完毕。
“对了,谢明,你将咱们青囊医院的薪资福利制度写进招贤榜里去,然后在四大城门之处张贴出来。”
谢如沫就不信了,他们青囊医院的薪资福利那么好,这些大夫个个都是两袖清风的性子,对这些能视而不见?即使他们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不食人间烟火,那他们的家人呢?
谢明应了一声,心想,少主弄出这样的薪资福利,会让大夫们人心浮动的。他完全能想象得出来这玩意一张贴出去,白家和房家那边肯定有意见,这不是逼着他们涨福利的节奏嘛。
谢如沫才不管他们呢,反正青囊医馆要开张,她要尽可能多的网罗人才。是人才咱就好好对待,人才也要吃喝拉撒对吧,她就要用高薪来利诱,怎么了?
谢如沫让谢家上下一心的策略还是很管用的。看吧,会议还没结束呢,就有人急哄哄地来给她提建议帮她分担了。
“少主,汝阴那一块只有谢通一个人在那边,管理起那么大规模的地方他是不是有点吃力啊。”
“那依你的意思?”
“再派两个管事过去协助吧。”那位也没敢说,去摘桃子,少主不会允许,毕竟谢通算是开荒的先行者了。而且大家都是同一阵营的人,没必要吃相那么难看,他们去分一杯羹就可以了。
“这个可以,商量好人选,我让人问过汝阴那边谢通的意思,如果他没意见,就让人过去。”谢如沫这是给了谢通充分的尊重,一码归一码,他之前的混帐事不能和现在的工作混为一谈,之前的帐清就清了,老翻旧帐也没意思。
她的话一出来,态度很明确,下面的人就知道该怎么做了。他们派的人必须是干实事的,和谢通这个头头能充分配合的,而不是去扯谢通的后腿抓他的小辫子的。
这时门房气喘吁吁的来报,“少主,汝阴来人了。”
这次的会议开到这,已经算完了。
谢如沫站了起来,她之前还在想写到汝阴的信对方应该收到了,怎么还不见回信,原来没给她回信是因为人在路上了啊。
她亲自去了大门将他们迎了进来。
“你们没在家里过年?”谢如沫好奇地问,她算了算从她的信件寄出,到他们站在京城站在她跟前,才半个月左右,那他们应该是接到她的信后就马不停蹄地赶路才有可能这个时候抵达。
谢如沫领着他们一进门就吩咐厨房赶紧做些招呼的吃食上来。
此时葛彦明直接呼噜了一碗热汤饺子,才觉得活过来了。这半个月赶路不说是冷汤冷水,很多时候连口热呼的饭菜都吃不上。
“东家,你不知道,几乎是一收到您的信,罗婶子就忙不迭地打听我们什么时候上路。恰好福威镖局有一趟镖走京城,祥荣叔的意思也是让我们这些青壮的先过来,至于家人等天暖了看情形再说。这不,就一拍即合,收拾了行李就来了。”
葛如楠在一旁不好意思地低下头,都是她娘着急。
“没事,来了正好,就是大过年的你们却在赶路,吃苦了。”
“还好。”
“东家,我们将那些人体模型图啥的都带来了,您看,这段时间咱们就练练手,你得空呢就来指点指点咱们。”
他们这态度端正,一看就知道是做事的,谢如沫没说什么,但一旁的谢明倒是满意极了。
葛彦明等人心中憋了股劲,他们这推拿等青囊医院开张后一定要一炮打响,才对得起东家当初的教导。
谢如沫等他们吃饱,就有下人来回禀说客房已经收拾妥当了,于是她说道,“你们先住下,休整一两天再说。青囊医院要到二月二龙抬头才能开业,时间是够的。”
“东家你不知道那倚兰馆真是太嚣张了,竟然敢是号称汝阴最正宗的推拿术。要不是当初龙妈妈给您做过证,咱们真想过去砸场子咧。”
葛彦明等人一副磨刀霍霍的模样。
谢如沫失笑,“先好好歇两天,然后我安排人带你们逛逛京城。至于推拿,你们就别担心了,如果你们都不是最好的技术,那别人就更不可能是了。”
私下里,葛彦明前来拜见谢如沫。
“东家——”葛彦明欲言又止。
“嗯?”
“上京前,五叔公找到我家来,让我转告你一件事。”
五叔公?那位存在感很低的老人?
“何事?”
葛彦明一脸的纠结。纠结啊,能不纠结吗?没影的事被五太公说得那么一板一眼,他也怕如果他自做主张选择不告诉东家,日后五叔公的警告应验了可怎么办,那岂不是他害了东家吗?罢了,豁出去了,大不了就丢一回脸呗,反正东家也不是外人,应该能体谅五太公一个老人的关爱之心的。
“是这样的,五太公说今年大周怕是有旱煌两灾——”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四百六十七章招贤榜下
嗯?谢如沫没料到是说这么严重的事情,她正色道,“他说这话有什么根据吗?”
“这个倒没有,他当时很唠叨,反复叮咛着我一定要把这事告诉你。”葛彦明绞尽脑汁回想当初的场景,“对了,临走前他好像说了一句话,什么先涝后旱,蚂蚱成片......”
谢如沫暗忖,先涝后旱,蚂蚱成片。这话是对的,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后世里最不缺乏对各种现象的总结,类似的民彦,她隐约听到过。
“他这人你了解不?”不是她要非追根究底的,也并不是说她不信任,而是这么大的事,他们一说,她就信个完全,不合理不是?她肯问就代表了是对这事的重视,而非一笑置之,然后就丢开不予理会。这事说的是今年,未来,她总要估算一下这事发生的可能性。
“五太公这个人存在感很低,一辈子都跟田地打交道......不过听我听族里的其他老人提过一嘴,说五太公很精通农事,特别是在时节气候这些地方有点门道,四十多岁的时候也曾预言过一次蝗灾,不过不像这次一样提前来说,而是那一年五太公总是莫名的忧虑地焦躁。”
“东家,我话带到了,至于五太公话里的真实性,我实在不能判断,只能你自已来了。”葛彦明是松了一口气又颇有些不好意思。
这事谢如沫放在了心上,稍晚的时候和王叟提了,让他着手安排人私下去问一问谢家中药材种植园地里那些精通天时农事的老庄稼汉。
谢如沫让王叟跟进一下这事,等这些调查结果反馈回来,如果五太公所预示的事可能性大,那么他们就该着手做一些准备了。比如多挖一些排水沟和蓄水池,还有蝗灾的预防针对措施等等,都得积极准备起来。还有,这涝和旱啊,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发生,她考虑今年是不是调整一下药材的种植结构,多种一些耐旱或者耐水的药材。还有如果五太公的预言成真,药材的需求倒成了其次,粮食这一块,才是重中之重。
一时间,谢如沫思绪万千,罢了,这一切等调查结果出来再说吧。
谢如沫倒不是觉得这不可能发生,自古以来,我国都是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风调雨顺的年份是有,但灾年难年也是不少的,两者穿插间隔吧。
后来谢老爷子得知此事,倒是很重视,他是想起了元旦祭祖时岑国师在太庙上所说的话,宇文家的江山今年真的会有所动荡?
新年伊始,年味儿还没过去,大家都还懒洋洋的,谢家贴在四大城门边的招贤榜就火了一把,惊走了人们身上那股子懒劲。
“知道吗?谢家贴出了招贤榜。”
京城的街头巷尾都在讨论此事。
“招贤榜?在哪呢,写的啥?”
这疑惑的语气一听就是对这事一点都不了解的,告诉消息的那人也是个好为人师的,忙道,“走,谢家的招贤榜就贴在东城门处,听说四大城门附近都贴有,我带你看看去。”
谢家招贤榜的张贴处,底下人头瓒动,谢家派了两个强壮的家丁守在招贤榜下,没办法,不派人守着,墙上这张招贤榜转眼就被人撕掉了。这些撕掉的人倒不是搞破坏,而是拿回去好好和人研究讨论。
这不,家丁心中的话还没吐槽完,一只咸猪手悄悄伸到招贤榜下角,其中一位家丁发现了忙喊,“等等,别撕!”
那人咻地一下将手撤回,就要往外钻,不料被另一家丁眼明手快的逮住,“你跑啥?”
那人猛地摇头。
家丁再问,“不识字?”
那人猛点头,“大爷饶命,我只是想揭了招贤榜回去给我侄子瞧一瞧。”
“这张纸你拿着。”家丁塞给他一张纸,这纸就和传单差不多,这是谢如沫得知招贤榜总被撕之后让人加印的。
那人一愣。
家丁解释,“你撕招贤榜不就是想知道上面说啥吗?这张纸上写的和招贤榜上写的内容是一模一样的。”
那人还一愣一愣的,旁边就有人反应过来了,“这位小哥,给我一张。”
“也给我一张。”
“我也要,我也要。”
这些人得了传单就走了。
有些人不为所动,一直守在招贤榜下,对那些接了传单就走的人内心是鄙视的:这些傻子,拿了传单就走,这招贤榜上新词太多了,他们难道没想到即使他们拿去给看的人能认全上面的字,也弄不明白意思吗?
“这位大叔,上面都写着啥?”小伙子仰着头瞅了那榜一眼,见旁边一位大叔看得认真,忍不住问道。
“上面写着啊,谢家新开的青囊医院要招人啦。”
“青囊医院?”
“就是谢家在东郊那地上新建的医院嘛。”
“谢家要招大夫吗?”
“是的,要招的人可多了,不过目前面向大众只招通过了太医署行医资格考核的大夫,如果有一些行医基础却又尚未考得资格证的也可以去试试,能通过的话叫助理医师,待遇是真的好。”那位大叔一边说一边吧唧着嘴。
“怎么个好法啊?”
“你没看见上面写着吗?”
“大叔,我不识字,麻烦你说一说行不?”
“哪,上面写着医师的薪资保底是八两,有其他福利,外加一个叫劳务费的,年礼节礼都有。”
“那助理医师呢?”
“助理医师就少多啦,保底就二两,每个月还有考核,考核通过了才有点奖励,上等的才半两银子,没有那个啥劳务费。其他的倒还有,但具体能发放多少,暂时不知。但比不上医师那是一定的。”
“不过也怪不了谢家,毕竟你连太医署的行医资格证都没考过,顶多就算个赤脚大夫。能有个机会进去跟着大拿们学习就算不错了,若能有幸得到一些指点,也好早些通过太医署的考核。”
这位大叔说得很中肯,听他解说的那位小伙子以及旁边的几个慢慢退出了拥挤的人群,暗自琢磨去了。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四百六十八章蠢蠢欲动
方才在那位大叔身边,听得最用心的两位大娘就一边家去一边讨论。
“今春谢家的礞石医学院不是招人吗?想让我家三儿去试试。本来孩子他爹和兄长都是木匠,寻思着让他跟着一道学这门手艺算了,也省了吃那拜师的苦。”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在没出师前,学徒们的生活都是很艰苦的,做活的收入全归了师父不说,还日夜都有忙不赢的活。
“现在看来,鸡蛋还是不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啊。再者,谢家给出的薪资福利是真的很不错。”
“你这主意正啊,榜上不是也在招那个助理医师嘛?我可听说了,青囊医院的第一批实习医生会从礞石医学院里天班招纳,据说超过一半的学生能有资格进去青囊医院当实习医生。”
“你是说,礞石医学院出来的学生,立即就能有工作?”
莫怪乎她吃惊,而是太让人惊讶了。以前,只有最优秀的才能进去谢氏医馆给大夫们打打下手。
从礞石医学院学成出来又怎么样,通不过太医署的考核,一样是没工作没工钱可拿。现在谢家这么一改,对礞石医学院的学生来说是个好消息,出路也广多了。不然学成出来后还得让父母养着,够羞愧的。
“嗯,这样在青囊医院呆个一两年,能学到更多的东西,通过太医署的考核的可能性会更大。”
“谢家这些措施真是越改越好了。”
“有谁知道这劳务费具体能拿多少吗?”有人问到了重点,这才是他们最关心的问题啊。
“小哥,你知道吗?”有人直接问看榜的家丁。
两小哥对视一眼,他们出来时,管事还真交待过这事。
“咱们谢家新开的青囊医院是个规模很大的医院,里面会分不同的科室,比如会有骨科、儿科、五官科、肝病科等等,每个科室都有擅长此道的大夫坐诊,你们觉得哪里不舒服就去哪个科室看。因此,这个劳务费就和科室的盈利挂勾,科室盈利越多,那个科室的大夫分得的劳务费就越高。”
“小哥,能有多少啊?”
“能有多少,具体怎么算,我们不知道。”
有了谢府小哥的解说,榜下的人可算弄懂了这招贤榜的意思。
南郊
“商大夫,谢谢你,要不是多亏了你赠的药,孩子他爹怕早就不在了。”周大娘感激涕零地说道。
“不用多说了,赶紧走吧,赶紧走。”
“哎哎。”周大娘也知道商大夫是个妻管严,连连应下。
不料刚走到院门的时候还是遇上了商大夫的妻子徐氏。
徐氏一看大娘手里的药材,也不理她讪讪的神色,直接越过她往屋里走。
周大娘回头看了一眼,踟蹰半晌,侧耳倾听,商大夫屋里静静的,她略放了心,提着草药低着头出了商大夫的家。
“你也别生闷气,周大娘家家境不好,我刚是送了点草药给她,但不值什么钱,都是邻里,能帮就帮一把吧。”商明知道徐氏在院子口撞见周大娘了,只能解释一二。
“她家家境不好,谁家家境好了?咱们家好吗?你也不看看家里住的都是什么破房子,一到下雨滴滴嗒嗒的。我知道你看不得别人受苦,这些年你常常接济别人,我有说什么了吗?但现在不一样,孩子渐渐大了,我吃苦不算啥,但不能不为孩子打算哪。”徐氏一边说一边抹泪。
她也是心里苦,丈夫是个大夫,医术还不错,却是个心软厚道的,常常接济病人,有时看个病人下来,赚不到钱就算了,还得搭进去不少的药材,她找谁说去?
她这些年算是看明白了,丈夫有医术,却不适合自已开医馆做营生。这些年的医馆开下来,真没攒下什么钱。现在谢家新开了医院,招贤纳士。倒不如让丈夫去谢家的青囊医院应聘呢,那薪资具体能有多少不得而知,但明面上能看到的就有八两银子一个月了。至少这些银子是能进口袋的,不会被人赊欠走。
商明被妻子哭得心烦,却也知道是自已的问题惹的她,“行了,别哭了,下次我再也不这样了。”
下次再也不这样?徐氏不相信,这样的话她听了多少回了。徐氏继续哭,无声流泪。
最终商明败下阵来,“说吧,你想怎么样?”都多少年的夫妻了,她这样不就是有了主意了吗?
徐氏抽噎着说道,“我听说谢氏新开的青囊医院要招大夫,我想让你去试试。”
商明张了张嘴,哪有人好好的医馆不开,反而去屈于人下的?青囊医院,他也听说过,可是规模再大的医院,他去不也是居于人下么?哪有自已开个小医馆当家做主的自在啊。
他想说什么,但面对泪眼婆娑的妻子,又说不出口。
但他一想到自已开医馆的这些年,日子过得——罢罢罢,就依她,先去看看吧。
国医府这一晚注定是个热闹的夜晚。
继上次星少司阎焰夜闯国医府后,谢家的暗卫们又加强了戒备,想不到今儿个又有人胆肥来闯,简直把谢七给气坏了。
当谢七从谢如沫的闺房里将阎焰拎出来的时候,谢如沫已经在丁香等人的帮助下迅速穿好了正式的服装。
“又是你?!”看到来人是老熟人,谢七更气了。
“别这样别这样,都是自已人。”阎焰笑嘻嘻地讨饶。
“谁跟你是自已人!”谢七给了他一撇子。
阎焰暗笑,真想和他说,兄弟别着急将关系撇干净。从小到大,他那表弟想做的事,很少有不成功的。到时你打脸不打脸?但他不敢,不敢将表弟的狼子之心透露出来,他怕被收拾。
谢如沫无语,这人登门就登门,难道不能正常点,非要做梁上君子。
“说吧,深夜前来所为何事?”
阎焰的眼神在她的左右瞄来扫去,谢如沫一抬手,让屋里没必要的人都下去。
阎焰看着屋中还忤着的三个人,知道这是底线了,这些人他是赶不走的了。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四百六十九章谢府夜客
“谢少主,如果一个人出现骤感畏寒,全身发冷。口唇,指甲发绀,颜面苍白,全身肌肉关节酸痛。冷感消失以后,体温迅速上升,出现高热,紫绀消失。病人辗转不安,呻呤不止;有时谵妄,撮空,甚至抽搐或不省人事;有时剧烈头痛.顽固呕吐,他是怎么了?”
阎焰的表达很清晰,有些专业用词不是他一个外行能准备描述的,应该有人教他这样说。
谢如沫疑惑,这听起来像是痢疾的发冷期和发热期症状,典型的周期性寒战、发热、出汗可初步诊断。不规律发热,如果伴脾、肝大及贫血,应想到疟疾的可能。凶险型多发生在流行期中,多急起,高热寒战,昏迷与抽搐等。可这病多半是通过蚊虫传播的,这会是冬天啊,哪有蚊子这么猖狂的?
“是沈东篱让你问的?”
“对,是我表弟让问的。”阎焰倒也光棍,直接承认了。
听到答案,谢如沫想了想,道,“关于这人的病情你还知道些什么,一并道来吧。”
......
“谢少主,这人还能治吗?”
“这人很重要?”
“对,很重要,如果有可能,还请谢少主出手,这人非治不可。”事关他表弟的布局,能不重要吗?
1...134135136137138...18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