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医女行医记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落雨秋寒
王一清觉得自己想多了,但他们真的挺像啊,同样的博学多才,同样的生而知之,只是领域不一样的罢了。
稍晚,葛如沫去库房看了药材之后,就着单子勾勾画画,将那些易于炮制的,她能炮制的,都划掉,换成鲜干药材;炮制起来太麻烦的那些,就留下。
至于先前和梁道斌商量好的,关于技术支援的事,葛如沫也提了一下。若回春堂这边遇到棘手的病人,可送至她那里,或者派马车去将她接来,具体视情况而定,
约定好了每半个月她来镇上一趟,帮着处理一些他们没把握的病人。
商量完事情,葛如沫便告辞了。
与葛根走出回春堂的大门时,差点撞到了人,幸得那人闪避得快,不过和葛根商量着事的她丝毫未觉。
王梁靠在门边,注目着远去的葛如沫,眼中恨意绵绵。
“大侄子,你在看什么?”旁边一穿着讲究的大娘问。
“金三娘,我在看那位穿着藕色褙子的那位姑娘。”
那唤金三娘的眯眼看去,只看到葛如沫的侧脸,仅两眼就收回了视线,“看她做什么?脸部线条还算流畅,鼻子下巴侧面看着还可以,额头被头发遮挡,眼睛嘴巴没见着,不予评价。感觉长得还行,但比起我们府中的大丫环,就不够看了。”
王梁呵呵,他们那员外郎府里的大丫环都是挑长相出色的,葛如沫没长开,还是个黄毛丫头呢,能比吗?
“她确实长得不及你们府里的大丫环,但她有一样,是你们全府的丫环拍马不及的。”
“是什么?”金三娘感兴趣地问。
“她的医术。”王梁接着说,“她的医术,便是咱们回春堂的坐馆大夫孔胜也是不及的。”
“呸,‘咱们回春堂’,你都被解雇了,还好意思用这个自称呢。”金三娘呸了他一脸。
王梁的脸有一瞬间的扭曲。
“不过你说她医术好,没听说过这号人啊。”金三娘怀疑地看着他,她经常来买药和医馆打交道的,真有这号人物,她不可能没听到一点风声。
“前些日子,咱们汝阴那些稍有名气的大夫都被县太爷召集到了县衙,这事你知道吧?”
“略有耳闻。”
“听说是县太爷从京里来的一位位高权重的亲戚病了,召集那些大夫,正是过去医治呢。”
“嗯嗯,不过你说这些和刚才那位姑娘有什么关系?”
蠢货,王梁暗骂,“当然有关系了,关系可大了。那些大夫没有一个能把县太爷那位权贵的亲戚治好。”
“全都没有?”金三娘夸张地瞪大了她那双三角眼。
“是的。”
金三娘可不傻,“那不可能,要是县太爷那位亲戚的病没好,孔胜能全身而退?”金三娘一副你骗人的样子。
“哎呀,我话还没说完呢。关系就在这啦,县太爷那亲戚的病,是那位给治好的。”王梁指着远处的葛如沫说。
“骗人的吧,她那年纪,看着比我们府里最小的小姐还要小呢,能有这样好的医术?那孔胜一大把年纪了,岂非活到狗肚子里去了?”
王梁暗忖,可不是都活到狗肚子里去了吗?
“而且这事如果真如你所说,那么多人知道,为何一点风声都没有传出来?”
“你真是傻了,那些大夫怎么可能主动帮她宣传?那不是自己找麻烦吗?”他们都恨不得葛如沫晚些被人知道才好呢。“信不信由你了,反正这些都是孔大夫亲身经历了的,还有我表叔王一清,对当时县里的情况也是门儿清。不然你当我表叔那么好性,对一个黄毛丫头还客气地端茶倒水?”
金三娘深以为然。
“那你和我说这些是什么意思?若只是闲话就算了,赶紧带我进去抓药,我还赶着回府呢。”
金三娘爱找他,是因为由他带着买药要比独自来便宜,大家都能得些好处。
王一清看在王梁是他侄儿的份上,对他暗中捞好处一事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可现在王梁只觉得她蠢不可及,“哎呀,我说金三娘,你脑子咋就不会转呢。你想啊,她医术那么好,今年也十三了,你们大少爷要是纳了她,看病不用花钱不说,搞不好她一剂药就让你们大少爷把病给治好了呢?”
金三娘扯了自己的一根头发,“你说她医术这样好,她能答应做妾?”
“她医术好,她爹娘可不是疼女儿的,只要你们聘金给的够多,保准能成事。”王梁蛊惑着说,“要是实在不行,也可以让你儿子娶了她嘛。你儿子可是府里的管事,与其让她爹娘胡乱将她配人,配你儿子那可好多了。”
王梁一番话说得那大娘心动极了,“此事我回去好好合计一下。”
王梁一听这话,就知这事成了一半了,“这是当然,现在先由小侄陪你进去买药吧。”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五十三章寻人做活
第53章
出了回春堂,葛根看着已经高挂在当空的太阳,“小五,我们还要去哪?”
太阳太大,晃亮得人不由得眯眼,“去找牙行吧。”
“找牙行做什么?”
“打听一下哪里能订制药柜和打家具的。”
葛根不解,“费那个钱做什么?咱们自己也能打听啊。”
葛如沫也不和他谈时间成本的问题,说了他也不很能理解,倒不如以后在潜移默化中慢慢他就会懂了。
开医馆的事,千头万绪,她实在没那么多时间浪费在这慢慢打听上面,就为了省那点钱。
清河镇的牙行不算发达,但因其地理位置也属于交通要道,来往的商客还挺多的,牙行也得以存活。一一对比过几家牙行之后,葛如沫挑了一家看着做事利索却不显奸滑的中年男子。
那中年男子姓孔,他们称呼孔大叔。
说明了来意后,那孔大叔也有点饶头,“你们二十天后就要提货,这有点难办啊,你们订做的量大,又着急要。这清河镇上虽然有几个木匠,但近来活多,恐怕一时间腾不出手来做你们的生意啊。”
二十天后提货,这是根据她那房子的完成进度来估算的。
孔大叔带着他们走了几家,那几家当家的确实如他所说的一般,手上都有活,腾不出手来做。他们又限定了时间,实在是吃不下。若是他们能宽限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时间,倒是有人肯接。
但葛如沫不想拖长时间。
“怎么他们这个时间点都有活啊,活计这么多,这个行当挺好的啊。”葛如沫略有些感叹。
孔大叔好笑的问:“你不知道?”
“知道什么?”葛如沫疑惑。
“我们这里从六月份起一年的嫁娶婚庆就开始了,下半年成亲的人要比上半年多多了。木匠们也是最近进入了忙碌期。”
“为什么。”葛如沫觉得她真有点不耻下问的精神。
“咱们这地方上半年雨水多啊,若不是十分赶的人都不会在上半年嫁娶的,即使赶成亲的也会安排在一二月份,三四五月份是不会有人成亲的。”孔大叔给她扫盲,“三月五月份是雨季,不说天公作不作美,喜事操办起来总是提心吊胆的,就担心遇上雷雨天,那兆头可就不好了。”
葛如沫点点头,确实,天打雷霹,听起来不吉利。
“是吧。”
笑过之后,事还没办好啊,咋办呢。
“其实还有一个木匠,他要是肯做,定能达到你们的要求。”孔大叔有些犹豫地说道。
“那个木匠是个什么情况?”他既然没有一开始就提起这个木匠,而是到了现在没有别的选择了才说,那必然有隐情,
“那个木匠姓赵,我们都叫他赵老头,他这人脾气古怪,做事全凭心情,要价还高。这些年流行在家具上雕刻繁复的花纹,他雕功极好的,却不耐烦做,说那样做失了原来的味道。不过有一点不能否认的是,他的木活做得真是好。”
“所以就算他要价比别人贵一半,也有挺多人愿意去找他,只是他的脾气太过阴晴不定,看不顺眼的他根本就不给你做,不管你出多少银子。”
葛如沫惊讶,俗话说和气生财,这样子任性,会有生意吗?不过想起她原来世界做高定的那些匠人,就能理解了。原来大师级的脾气也是从现在就开始遗传给后人的啊。
“还有一点就是,若是不幸遇上他儿子,咱们目不斜视就过去,千万别嘲笑他,也别和他搭话。你把他惹不高兴了,哄得他老子再好也没用。”
“先去看看。”
“行吧,他家离这不远,走两条街就到了。”
“他儿子是个什么情况啊?”闲着无聊,葛如沫随口一问。
“小娘子既然好奇,那老汉就说一说。不过一会进了巷子,那可得住嘴咯,不然让那儿子奴赵老头听见,能把咱直接轰走。”
从孔大叔话里得知,赵老头那儿子就是个怪人,不务正业,总爱做些古里古怪的东西,爱折腾,爱糟蹋东西。
说话间,他们就拐进了一条巷子里。
“快到了,他们家就在前面。”
赵木匠家挺好认的,他家没弄篱笆墙,倒用木片围了一片栅栏。简直大胆,典型的防君子不防小人啊。
远远望去,就看到他家院子里堆了些木头木块,栅栏边有个人在烧锅。
“那烧锅的就是赵老头的儿子,一会咱们直接越过他。”孔大叔压低了声音说。
这好像,是川芎的味道?
远远的,她使劲嗅了嗅。
“哎呀,这都是啥味啊,呛死人了。”孔大叔挥着衣袖抱怨了句。
经过赵郡贤身边时,眼睛突然一亮,这是——简易的蒸馏装置?
葛如沫不走了,然后在赵木匠的儿子赵郡贤旁边稍微靠后的地方蹲了下来。
见她停下脚步,还蹲下身去看那赵儿郎,孔大叔真是急得不行。
葛如沫将手反伸到背后,罢罢手,示意他们别多话。
葛如沫饶有兴味地看着,她觉得她可能遇到了一个制药的好苗子。
赵郡贤专心地盯着火盯着上头的玻璃瓶,并未理会身旁的人和事。
葛如沫和他一般,眼神都放在了那古怪的装置上,可她其实是走神了。
他搁在上头的玻璃装置,让她不由得想起了大周纪事中记载的一个人,荀晋,时任中书省宰相。
多亏了梁道斌给她看的那本大周纪事,她发现这个朝代和她所知道的那些朝代都不同。这个朝代首创了科举,有玻璃,田地制度也更贴近她原先的世界,只不过为了贴近人文水土,做了一些必要的修改。
这些跨越时代的产物,都是围绕着一个人展开的;且武成帝宇文毓其彪炳功绩中,有一个人穿行其中,那个人就是荀晋。
此人原先是宇文府的一名幕僚,此人在二十岁之前都是默默无闻的,二十岁后,开始发光发热,为宇文毓出谋划策,最终助他智诛宇文护,帮他巩固了皇权坐稳了皇位。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五十四章古怪匠人
第54章
若是没有他,武成帝能否顺利诛杀宇文护都是个问题,或许会如历史上所记载的,做了一年的傀儡皇帝之后被宇文护给毒死。甚至可以说,大周前二十年的昌盛,不说全赖于他,但他确实功不可没。
建和元年,武成帝亲政后,由荀晋辅佐,首先废除繁冗混乱的州郡县三级制,将天下按照山川形势、交通便利分为十五个“道”;废三公九卿制,采用的三省六部制。
他发明了科举,以分科取士法挑选人才,取代了先前的察举制、和征辟制、九品中正制的人才选拔方式。科举的选官制度坚持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等竞争、择优取仕的原则,给了平民百姓通过科举的阶梯而入仕的机会。这在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也是具开创性和平等性的官吏人才选拔制度。一经提出,深受百姓拥戴。
可以说,就算大周朝灭了,百姓们或许忘了武成帝是谁,但三年一试的科举是决不会忘的。而荀晋也会因此而名留史册。
他改田制更律法,废隶籍建新军,解决了蝗灾问题,研制出了火药,精炼了钢铁,改良了农具,发明了玻璃,等等,让这个年轻的皇朝并发出勃勃的生命力。
当初葛如沫读到此处便知此人必定是穿越前辈无疑了。
或许是功高震主,或许是天妒英才,
这位穿越前辈,正在逐一施行他的政治理念时,这位年仅二十五的中书省宰相因病去世了。
没错,这位位高权重,主宰着国家农事经济军事决策走向的穿越前辈去世了,英年早逝。
他整合了大周的医疗体系,建立起了一整套考核等级体系。他来不及布置更多,很多上述她在大周纪事里读到的政绩都还只是有了个框架,初见稚形。
死因据说是被一块生锈的铁片刺伤脚底,最终药石无效死亡。
据说他死后,武成帝痛哭失声,罢朝七日。
他死后也是极近哀荣,荣封奠国公,仅奠之一字,便知其对大周的重要性。
此时的人很多人看不明白,他们的精神领袖怎么就被一块小小的铁片夺去了性命。
葛如沫很清楚,这位前辈是死于感染,死于破伤风。在这个没有抗生素的时代,受了这样的伤一不小心就会致命的,作为那个时代过来人,荀晋不可能不知道。但他还是死了,这其中或许有她所没能了解到的隐情。
葛如沫了解完这位前辈的平生后,只能唏嘘,红颜自古如名将不许人间见白头。
不然以这位这么能折腾的劲,搞不好连钢筋水泥都折腾出来了,那她的房子就不用像现在这样夯着泥墙了。
感叹了一番,待回过神来,葛如沫开口了,“你这是打算收集含有川芎药性的蒸馏液,或者说药剂?”
赵郡贤难得的回头看了她一眼,“蒸馏液,很形象。”
然后转过头继续盯着火,一边说道,“你不错,比那些蠢笨如猪的人聪明多了。”
这话说得,好吧,天才都是有点恃长傲物的,嘴巴毒点,她忍。
“其实你这个装置气密性做得不够好,很多带有川芎药性的气体都跑走了。”
葛如沫指着那装置最顶端的玻璃瓶说,“其实这里要是改成蒸馏烧瓶会更好,你就不用再自己动手收集目标液体了。”
“或者直接改成直形回流冷凝管,更方便收集,流失更少。”
赵大叔觉得这次的买卖要黄,也不用去见赵老头了,就凭她敢对着赵郡贤指手画脚的,这事就不会成。
出乎意料的,赵郡贤没有让她闭嘴。
或许是觉得葛如沫的话透露的信息比眼前的实验更有研究价值,赵郡贤回过头来问,“蒸馏烧瓶是什么?”
“蒸馏烧瓶就是你用的这种玻璃瓶,口子更细长,肚子更加大,然后在这里加一条细管,方便凝成的目标液体流出。”
“不过我还是觉得这里用上直形回流冷凝管会更好点。”
“直形回流冷凝管又是什么东西?”
“直形回流冷凝管是一款冷却装置,用上它能更好的冷却带有药味芳香的水蒸气。”葛如沫拿了截树枝在地上写写画画,“哪,你看,它是这样的。”
赵郡贤看了看就明白了,“回头我试试。”
“我这人说话直,你可别嫌我多嘴啊。”葛如沫开始了她的诱拐大业,她不能让人才走错了方向啊,“我觉得你收集这个川芎的药剂没什么用啊。”
“这川芎有血中气药之称,为妇科活血调经之要药,常与多种药配伍使用,单用多为末,治心脉瘀阻。你制这个液体药剂实在没什么用。”
“你该懂一些药理吧?不然也不会挑这种性味发散又具升浮性能的药物做实验了。”
“你挑选实验药物的方向是对的,不如换个实验物,我觉得换成玫瑰或者薄荷、藿香这类的芳香类中药或许会更好哦。它们含有挥发油的中药气味,更便于收集。”他这个一弄成功,她就有玫瑰精油可用了。
葛如沫说完后,没再说话,她知道他需要有一个思考的过程。
而赵郡贤整个人像陷入了沉思一般,良久,他才回过神来,见葛如沫还在,情绪也没什么太大的波动。但他说了一句话,“你说得有点道理。”
葛如沫眨眨眼问,“你试试,成果出来的话,能卖给我吗?”
她强忍着激动,玫瑰精油啊,薄荷精油啊,各种的精油啊,一到手,她的精油推拿项目就能开启了。这项目属于保健类的,效果也好,在现代就是个捞钱机器。她本身也是喜欢精油推拿的,以前她每个月都会去做两三次。精油配合正规的按摩手法,对疲劳以及亚健康的人很有效果,一个半小时下来,整个人都觉得轻松很多,感觉体内的郁气都被揉散了一般。
不过那消费也确实高得让人心疼,但只要享受过,一般人都会再去的。
赵俊贤瞥了她一眼,神情一如既往的高冷,“你要来做什么?”
“我准备开个医馆。我也不糊弄你,这精油我要了有大用处的,具体怎么用,尚需保密。”
“精油?”赵郡贤若有所思地看着她,“你说的是那些提炼出来的花香液体吧?”
“是的。怎么样,咱们合作吧?你把提炼出来的那些精油产品全部卖给我,放心,价钱我绝不会亏待你的。不过我希望你除了我,不要再把这些精油卖给其他人。”
她要的是垄断!葛如沫的眼中闪烁着名为野心的光芒。
“现在说这个为时尚早,等真成功了再说吧。”
赵郡贤看起来有些不为所动,不过葛如沫深谙事缓则圆之道,也不再多劝。而且赵郡贤此人的性格初步看来是极有主见的,旁人多说反而不美。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五十五章木匠旧疾
第55章
“你是大夫?”
“是啊。”
“那你帮我爹瞧瞧他那脚还能不能治好?”
葛如沫觉得他太高看自己了,刚才她就从孔大叔那得知,赵木匠的脚都跛了十几年了。
“可以看看,但他的情况估计你也心里有数,别抱太大希望。”
“其实你这个蒸馏装置可以改改,然后用在提纯酒水的浓度上就很不错。官家现在卖的高浓度烈酒就是这么来的哦。”
不用想,这创意又是来自于荀晋这位穿越前辈。这么些年来,官米售卖的烈酒为国家搜括了不少银子。
这位前辈去世后,大周朝发展的步伐慢了好多。
葛如沫随意的几句话,就给他指了一条财路。
赵郡贤又看向那冒着雾白色汽体的装置,陷入了沉思。
待他回过神来时,也没再提起这截,而是让葛如沫给他爹看脚去。
葛如沫给赵木匠摸了脚,发现他跛脚的原因很可能是当初骨折的时候没有得到正确的治疗,耽误了,以致两块骨头发生骨质粘连,或许还有筋膜粘连等情况。
她不是专业的骨科专家,简单的拉伸或错位,她能帮着正骨。但赵木匠这样的,她实在无能为力。若搁在现代还能考虑手术,但在这里,真的不具备手术的条件。
不过有一点好消息就是,他骨头粘连的情况不算恶化,没有发生坏死的情况。
“抱歉,目前我没有办法。”
意料之中,父子两人似乎并没有太失望。
赵木匠反倒安慰起儿子来,“我早说过了,治不好的,不用费心了,再说这么些年,我也习惯了。”
“不过,也不是丝毫没有希望。”
她手上有个药方,是一种膏药方,功效类似于黑玉断续膏,可没有它那么逆天。但是对断骨重生、消炎镇痛方面有良效。
只是那方子上的十几种药物都是比较稀少的,收集起来很麻烦。
葛如沫如实告知。
“可以试试。”赵郡贤不是一个轻易放弃的人,“能把方子给我看看吗?”
葛如沫无所谓,在旁边拿了纸笔,刷刷刷就给他写了下来。这药方也是她去药材产地时无意中得到的,方中的药物她仔细分析过,组合起来确实像它所标明的效果。只不过太难收集了,扔给他,她是一点也不心疼。要是赵郡贤有幸收集完全,她也可以见识一下,何乐而不为。
只是她的想法在场的人无从得知了,但他们都被她的大方吓了一跳。
这么珍贵的药方,她说给就给了。没有以物易物,没有讨价还价,更没有丝毫舍不得。
那方子不会是假的吧?但他们觉得不可能。毕竟葛如沫是要开医馆的人,诚信于她很重要,她轻易不会沾污它的。
赵郡贤本身是懂一些医理的,他看得出来这张方子应该是真的,并非糊弄人的。再一次让他对她的大方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你们找我爹是要打家具?”赵郡贤问。
“是的。”
“都要打些什么?”
“嗯,打一套自用的家具,还要打两个药柜,四张医疗床,若干桌椅。”
“要订做的东西还挺多的。”赵郡贤有些漫不经心,他问自家老头,“这么多,你做得来吗?”
赵木匠猛点头,“做得来的。”
“那你就帮他们做一下吧。给她自用的做好点,其他的就随意一点。”
“好咧。”儿子让他做事,赵木匠咧开嘴,笑得开心,看葛如沫一行人又顺眼了很多。
真是儿子奴,众人心中暗自摇头。
葛如沫只觉得眼前一排乌鸦飞过,在顾客面前这么交待,真的好吗?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