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医女行医记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落雨秋寒
一开始,她以为血脉不重要,她是不是她娘亲生的有什么关系呢,只要她们母女俩十几年的感情是真的就行了。想必她娘当初也是这么以为的吧,可当她得知她的亲生女儿血脉至亲死亡时,她内心深处对于血脉传承的继承人的爱才迸发出来。如果傅如玺是她的亲生女儿,已认养回来,再多养一个傅梓琳,也不算什么。亲生女儿不介意,还可以称得上是两全齐美的事。可葛如沫死了,那么这一切就显得多么的荒唐可笑!
这一回,她决不能让事情重演!要阻止它发生,要么就是葛如沫不能死,要么就是让葛如沫成不了那个救沈二的人。其实她更倾向于第二点,如果葛如沫和沈二没关系,那么她若是死了,没了沈二替她出头,那么后面的一切是不是都不会发生?她依然能顺利嫁入高门,不会被退亲,并有傅家这一强力的干娘家。
但这一点又太不可控,知道葛如沫身世的人有多少,她不得而知。目前来看,似乎就她和亲生父母知道,但真的是这样吗?若真如此,上一世沈二又是从何而知的?所以葛如沫的身世,极有可能还有第四人知道。这人是谁,她不知道,但只要她在葛如沫死后将消息捅出来,恐怕一切都很有可能再重蹈覆辙。
思来想去,葛如沫最好还是不能死。
可她亲生父母对葛如沫并不好,再者,他们说葛如玺是当初抱去灵瘾寺的女儿,已经存了那等险恶的心思,这属于恶意欺骗。光这一点,就很难让人相信先前的两家的女儿是被无意调换的。因为葛如玺,这算是破绽,他们很有可能是知情的,故意将错就错的。
这些点点滴滴都极有可能引发傅家对葛家的恶感,然后迁怒于她。
所以,葛如玺并非当初傅家被抱走的女孩,这事得捂住。因为她的亲生父母早在多年前就布局了,凭葛如玺现今十三岁的年龄却被养得白白胖胖如十五岁一般;而葛如沫呢,十五岁的姑娘,被养得跟十三岁似的,外人也没有怀疑,就能猜测她过的日子了。
一掀开这个真相的话,上面的事就会发生。
她能做的,就是保护好葛如沫,不要让亲生爹娘对她动手。最好她能把真相一直捂到她嫁出去,之后她再找人将真相告知傅香薷夫妇,至于葛家会如何,她就管不了了。在此之前,葛如沫一定不能死。
理清了这些,并制定了计划。傅梓琳只觉得狠狠松了口气,她本就不是很聪慧的人,只是经过这么多事,死后又跟在沈二身后一段时间,多少学了点东西。加上情势所逼,让她不得不多番思考。理清这些,也足足花了她大半个月的时间。
想明白了后,傅梓琳一如继往地体贴着谢氏,轻声软语地宽慰着她。经历过上一世这么多事,傅梓琳看得很明白,她日后的倚仗就是谢氏。只要谢氏对她的感情还在,那么即使她出嫁了,夫家那边也不敢苛刻她。
这厢,谢氏与傅梓琳母女情深。那厢,傅香薷的动作很快,在有了怀疑之后,他便立即着手安排人前往汝阴。他打算先将人都接来京城再说。
交待完事之后,他又说了一句,“这回你们前去汝阴县,除了接回小姐之外,她的姐妹们谁来不来都不要紧,但排行第五那位,一定要请来知道吗?”
葛小五在汝阴县给卫夫人治病的消息并没有被严格封锁,作为和卫家交好的世家之一,傅香薷自然也得到了消息,并且消息内幕要比别人知道的详细很多。
他敏锐地感觉到这葛小五的医术不容小觑,所以她自然成了除去女儿之外最重点关注的人,所以才了今日他特意让管事关照她的事。
傅成和谢通两位管事面面相觑,他们都是傅家的心腹,却没想到这回家主找他们来竟是这么大的事。而这样的事,竟然会发生在傅家。不过想到当年小小姐丢失的事,他们就觉得没那么离奇了,一切皆有根可寻。
“此事交由你们去办我是放心的,只是这事在将人接回京之前一定要保密,知道吗?”
“是。”
将两个管事打发走后,傅香薷静坐在书房里。他也说不清自己对这事的心情,从一开始收到卫夫人信件的惊怒,到最终的平静,再到利益的考量。这一切,不过是花了他一晚的时间。
女儿他是一定要接回来的,不然难道亲生女儿不养却让一个冒牌货继续享受着嫡女的一切吗?再说了,就算他愿意,岳父谢羌垣那关也过不了。
他自己不说儿女众多,却也有好几个庶出的儿女,对这个被养在农家的女儿,在意是有,但也达不到心头肉的那种程度。
但谢家不同,谢府人丁凋零。他与谢氏成亲多年,就只得了一女。如今养了十几年的女儿可能不是亲生的,而亲生的却在农家过了十几年的苦日子。他几乎可以想见岳父谢羌垣得知这一消息后那惊怒交加的心情,定是比他更甚。
幸亏从卫夫人那边传来的消息说葛家并未亏待过他女儿,而谢氏对那个冒牌货的感情也不是一下就能抵消掉的,于是这一切才有协商的余地。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九十章蛛丝马迹
葛如玺收到一封信,信是从京城来的,写信的人是俞徵声。信中他透露了葛如玺的身世,通知她傅府的人已经启程前往汝阴,并告知她似乎她亲爹很看重葛小五,让她早做准备。
葛如玺捏着信,想起在汝阴县衙卫夫人看她脖子上那块碧玺时的怪异,还有回来和母亲说起这事母亲的异样。当谜底解开时,这一桩桩一件件,让她产生一种原来如此的感觉。
她坐在那,思考了良久,良久。然后才站起来,整理好衣裙头发,拿着信,去找葛七斤夫妇。
这一刻,葛如玺似乎有什么不一样了,似乎有一股底气,让她的腰杆更挺拔,步履更幽雅从容。
“爹,娘,你们不是我的亲生父母对吗?”
葛七斤夫妇被葛如玺堵住在门口,正纳闷她找来有什么事呢,岂料她一开口,便是一颗重磅炸弹。
“胡说什么?”葛七斤首先横眉竖目。
却被周氏拉进了屋,还有葛如玺,还顺道将门给关上了。然后问她,“如玺,发生什么事了,你怎么会说出那样的话?”
“娘,你看吧,这是京城的俞徵声俞三公子的来信,他在上面全和我说了。”说着,葛如玺将信递了过去。
周氏没接,嗔了句,“如玺,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和你爹大字不识一个。你和咱们说说,他在信上都说什么了,他又是怎么知道这事的?”
“这事是真的?”周氏的话分明是承认了。
周氏催促她,“现在不是说这个的时候,你赶紧把信给念一下。”
“俞三公子说,他是因为我脖子上的碧玺开始怀疑的。通过调查得知十五年前,爹娘曾去过灵隐寺,而傅太医家的孩子在当时失踪了,是在灵隐寺失而复得的。这些巧合,加上傅家那女儿长得完全不像傅家人,性子也不像,且据说和娘年轻的时候很像。所以傅家打算派人来看看。”
周氏听闻傅家女儿长得和她神似,那是又喜又悲。
屋子里的人都没有说话,良久,周氏才哑着声音说道,“这事是真的,你另有父母。”
说着,她撇过了头。
葛如玺觉得有点不对,“你们对这件事,一点也不意外?”
周氏抹了抹眼泪,说道,“嗯,十五年前,我和你爹在灵瘾寺曾将你遗失过,但不到半个时辰就找着你了。当时灵瘾寺很乱,到处都是官兵戒严,我和你爹害怕,就带着你从小路赶下山,落脚后才发现你不对劲。你出生时,带着严重的黄疸。我们当时带着女儿去灵瘾寺,一来有求子之意,二来未尝没有请那里的高僧给你看看的意思。可我们下山后发现你虽然弱小,但黄疸却一点也没了。当时就觉得不对了,但我和你爹害怕,只想赶紧回家,就把这事瞒了下来。”
葛如玺不知道说什么好了,她只能叹息着,“傅府的人就要来了,到是我可能会被接走。如果有可能,我会带着你们一起去京城。”
葛七斤闻言一喜,连周氏都抬起头来看她。
葛如玺淡笑,“毕竟你们养育了我一场,这养恩,我不会不认。等我有了能力,便奉养你们,直至百年。”
“如玺——”
周氏感动得低低唤起她的名儿来。不得不说,葛如玺很会说话,她的话让葛七斤夫妇深感安慰。
“几位妹妹的亲事,我也会尽量帮忙。可惜大姐已经嫁了,不然——”葛如玺的声音满是遗憾。
说完,葛如玺便往门外走,留下葛七斤夫妇若有所思。
出来门外,葛如玺嘴角扯开一抹诡异的笑。真相是什么,不重要!傅府的人有什么打算,也不重要!且看她给他们来一招釜底抽薪吧。
屋内,葛七斤夫妇相对而坐。
“不然,先前孟元外请官媒来说给小五说亲的事,咱就应了吧?”周氏琢磨着说道。
葛七斤心领神会,“那确实是门好亲事,这十里八乡的,没哪个女娃能嫁这么好的。”
“是啊,先前我们想着多留小五两年,就没应下。现在回过头来想想,过了这村可就没那店了,为了孩子的将来,有好的还是先定下来吧。”
夫妻俩商量定后,相视而笑。待她嫁了,一切都成了定局,即使她的身世被揭露,她也翻腾不出浪花来。
这日,葛如沫她大姐亲自到医馆来唤她回去吃饭。葛如沫没作他想,就应了下来。
是时,她如约而至。一家七口人围着新打不久的八仙桌吃饭。
饭至一半,周氏开口来了一句,“家里给你说了一门亲。”
闻言,葛如沫放下了碗,心中暗暗叹气,怎么每次回家都不能安安静静地吃顿饭呢。
“家里二姐,三姐,四姐都还没说亲,就轮到我,不太合适吧?”
葛七斤挥手打断她的话,“她们不用你管,你听话做好儿女的本分就行了。”
这是让她不许有意见了?长幼有序,这也不管了么?
其他姐妹都默默放下碗,大气不敢出。
“小五啊,这是一门极好的亲事。男方家是咱清河镇有名的富户,诺,就是那孟员外的二公子。那二公子孟冠林已经考取了秀才功名,正打算努力一把来年的秋闱拼一拼。即使不幸落地,他作为嫡次,以后虽然不能继承员外郎府的。但他亲爹亲哥能亏了他?你嫁了他,若无意外,一辈子衣食无忧那是一定的。”周氏苦口婆心地劝着,她自认这样的条件,还是小五高攀人家了。在她看来,会点医术没什么了不起的。
“爹娘的意思呢,是先订亲。可男方那边想尽快成亲,完事后,孟冠林也好安心读书,准备来年的秋闱。我和你爹一想也是这个理,虽然舍不得你,但嫁汉嫁汉,穿衣吃饭。既然亲都订了,迟早都得嫁,倒不如顺了他们的意早点嫁过去。日后他要是考上了,这功劳也有你的一份,你在夫家也能多些倚仗。”
葛如沫静静地看着这具身体的亲生爹娘,她猜测这孟员外郎府究竟给了多少好处,才让他们狠下心舍得将自己嫁掉呢。
自打她开了医馆后,陆续有人向葛七斤夫妇打听她,想提亲。可无论男方条件好赖,全被他们夫妇二人找借口打发了。这些事都陆续传到她的耳中,他们不想自己早嫁,这些都在她的预料之中。
可今天,他们突然来这么一出,太出乎她的意料了。
“此事再议吧,我还想多帮衬家里两年。”葛如沫话说得很委婉,但拒绝的意思展露无疑。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九十一章家人劝嫁
见她这样,葛七斤心里就来气,尽管这门亲事中他们有自己的小算盘,但其真不失为一门好亲事。可她近来做事,就没一件是顺着家里的意思的。
“这并不耽误你帮衬家里,若你有心,何时不能帮衬家里?比如现在就可以。若是无心,再多的理由也不过是废话。”葛七斤有些阴阳怪气地说道。
他话里话外都是逼着葛如沫拿钱。
葛如沫叹了口气,她知道她爹是怨她医馆里宁愿用外人也不用自己人,可他们这样的性子,她敢用自己人吗?
且外人看着医馆开得红红火火的,哪里知道一开始的艰难呢,即使是现在,医馆也是刚有起色。手上的资金除了扣掉要用于周转的,在给医馆添了辆马车,又请王一清帮忙购进一批药材种子后,基本没剩下多少。
“这事我不同意。长幼有序,除非我上头的几个姐姐都找好了亲事成了亲,不然我断断不会越过她们先说亲成亲的。”葛如沫决定用拖字诀,这也是最好的理由,即使往外说,也无人可指谪。
葛如沫不傻,关于她的亲事,葛七斤夫妇前后态度差太多了。中间不是金钱交易就是有不为人知的原因,她能答应才怪。
啪!
“你不同意就不同意,拉上我们说事做什么?”葛如翠摔了筷子,冷着脸说道。
“就是呀,你以为我们不想嫁好的,但人家指名道姓要你!”许久没作妖的葛如岫忍不住帮了一句腔。
葛如沫呵呵,“只许你们沾我的光,我借用一下你们的名头,你们的意见就这么大?”
葛如翠脸上有些挂不住,那些闲言闲语她也听到了。都说他们一家子要不是看在她们有个开医馆的妹妹的份上,她们才说不上那么好亲事呢。要搁从前,只有人家挑她们,没有她们挑人家的份。
这话从别人嘴里说出来,是有点酸,但也是事实。
要知道,现在媒婆给她们说亲的对象,都是十里八村里有头有脸的人物。
“三姐,六妹,你们就别火上浇油了。”
葛如翡觉得,她们沾了小五的光,这是事实。且小五还答应过爹娘等她们出嫁时会给她们备上一份嫁妆,这些都足以让同村的姑娘们羡慕死。她们得了实惠,被人说两句又怎么样,三姐就是太好面子了。
“是啊,四妹说得对,咱们都不要吵了吧,都是姊姊妹妹,吵多了伤和气。”葛如玉也帮忙劝道。
可是葛如翠那拧性子一上来,根本就不听劝,“呵呵,大姐,你当她是妹妹,人家可没把你当姐姐。不然她那医馆干嘛宁愿招外人做事也不考虑自家人?”
葛如玉嗫嚅,“小五开那么大的医馆,用人自有她的考量。再说我也没学过医,不懂干那些活。”
“别的活你不会,煎药你总会吧?不会也可以学的嘛,咱们二婶,还不是啥也不会,一样能在青囊医馆的煎药房做事。你又不比别人笨,怎么就不行?”
是啊,怎么就不行呢?
训完大姐,葛如翠又指着葛如沫说,“我和四妹就算了,有份手艺,每天都有活干。二姐和她有隙,她不拉把也情有可原。小妹还小,不需要活计。可大姐你呢,可从来没有亏待过她吧?她怎么也不拉把拉把你?就任由你在田间地里累死累活地忙和。外人呢,就在她的医馆里干着轻省的活计,还每个月拿那么高的工钱!”
葛如翠气呼呼地说完,一点也不带停顿的,想来这话已经埋在心底很久了。
葛如玉沉默了,不知是被说服了还是软弱的性子又抬头了。
葛如沫静静地看着这些人任由那点情绪支配着脑子的丑态。遗传真是伟大,老的如此,小的也是如此。
她三姐说的话,对也不对。她大姐是没亏待过她,但也没对她特别好。葛如沫觉得自己对得起她了,三十两的嫁妆银子,足够让她风风光光地出嫁,并让婆家高看一眼。
况且她已经给家里买了一年的粮食,大姐还要在田里累死累活,这能怪她吗?这得怪他们的爹娘吧?大姐的劳作的成果,是供给她吗?凭啥爹娘都不心疼让她来心疼?
而葛七斤夫妇见她们姐妹闹成这样也不出声。
气氛僵持,最终是葛如玺出来打圆场的,“小五,你还是慎重考虑一下吧,爹娘总不会害你的,莫要因为和爹娘置气,错过了自己的美好姻缘。孟二公子学识渊博人品贵重,如果你不信我们,可以自己去打听打听。”
葛如玺敢这样说,想必这孟二公子表面上看来确实是一如玉郎君。但这不是重点,无论孟二公子人是否名副其实,她都不想在毫不了解的情况下被人随意安排人生。
“你们的话我会考虑的,但是你们要知道一点,如果我赶在你们之前订亲了,你们各自的那份嫁妆,我是不会出的。因为从我定亲的那一刻起,我就不算是葛家的人了。父母尚在,断断没有订给别人家的妹妹拿着夫家的银钱为家中姐妹置办嫁妆的道理。”考虑之下,葛如沫使出了杀手锏。
其他人面面相觑,连葛七斤都有点沉不住气了,正欲发脾气时,被葛如玺一句话给定住了,“可以,一切以你的幸福为重。只要你答应嫁过去,不要错过这桩姻缘,这些都是小事。”
这话是葛如玺说的,葛如沫闻言,心猛地一沉。
“如果你们硬要逼我,医馆我会转赠他人,我不会有陪嫁。”她言下之意便是,你们也别想借着陪嫁的名义来索要更多的聘礼,以此填补你们的损失。
“随你高兴。”
谈话到了这里,已经没有继续下去的必要了。
走在回医馆的路上,葛如沫也在反省自己,难道这次,他们是真的为了她好?表面上看真的如此,为了她的幸福,他们甘愿舍弃了许多。但她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而且这件事,做主的似乎是她那好二姐。那些利益也是她拍板做主舍弃的,这就更让她不得不提防了。
葛如玺究竟有什么倚仗,敢做这个主?要知道,几个姐妹的嫁妆银子前前后后加起来也要一百多两,这还不包括她自己的那份。这些利益她要是不贴补给几个姐妹,就算葛七斤夫妇疼她,恐怕几个姐妹也会有怨言吧。一百多两银子不是小数目,她有医馆为倚仗,才敢做这个决定。那么葛如玺呢,她的凭仗是什么?
想不通,葛如沫只能将此问题暂且搁置一旁。
接着,她也在反思,自己和原主身体的家人处成这样,就差势同水火了,是因为自己打心底里没把他们当成家人吗?或许他们并不像她以为的那样差,她应该往好的方面多想一点,别把人想得那么坏。
这些反省的想法,在她回到医馆接到梁道斌的来信时,全部都化为乌有。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九十二章着手破局
傅香薷安排两位谢傅两位管事带着若干下人前往汝阴一事,虽是秘密进行,但仍被一直让人留意傅府动静的卫夫人察觉了。思及与葛家小五有些交情的外甥,卫夫人便准备把这事告诉梁道斌。
傅家的人已经出发在路上了,她稍微透露一下,也影响不大。
她很看好葛小五,让他给葛小五通个气,好让她有所准备,也算是给她卖个好。
而梁道斌果然也不负她所想,葛如玺刚收到俞徵声的信不久,他的信也到了葛如沫手上。
葛如沫这下知道了葛如玺并非葛七斤夫妇亲生的事,信中还将俞徵声当初陪着葛如玺前去找他姨母的事交待了一下,且这事是俞徵声一手促成的。
后来还说了葛七斤夫妇极有可能会随葛如玺一道进京,这后面一句纯属是梁道斌的猜测。不过她对此也甚是赞同,她与葛如玺不太对付,但不可否认的,葛如玺和葛七斤夫妇的感情要比她深厚得多。再者,京中还有另外一位亲生女儿在,他们会进京,就不难猜了。
但她不知道傅香薷私下里很看重她,并且亲自点了她的名,让两位管事务必请她一道进京的事。就算知道了,她也不会太在意。
她现在整个心神都放在这封信上,这信上的信息量很大。
从今天的事来看,她有预感,葛如玺和葛七斤夫妇对于葛如玺的身世是知情的,并且可能达成了某种协议。
明知葛家即将水涨船高,还打算让自己快点订亲快点出嫁,这是怕她会沾他们的光吗?
他们还真是想多了。
但她总觉得有什么地方不对,似乎事情并不是她想得那么简单。她父母会进京,那其他的姐妹呢?
不可否认,她在家中是最不受父母待见的。
以她父母的尿性,真给她说那么好的亲事,其他的几个女儿更不可能亏待了。可在他们附近的十里八村,甚至这清河镇上,比员外郎府好的,有也不多了吧?他们如何保证能顺利将所有女儿都嫁得进去那些门户?
葛如沫的视线落在信上,正巧看到那句梁道斌的猜测,便有些明白她父母的打算了,原来他们是打算将除她之外的女儿都带到京城啊。就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带上大姐了,如果要带上,势必得毁亲。可惜了她大姐说的那个对象,那人她见过,是个挺好的人。她大姐嫁过去应该会幸福。
明白了她父母的打算,葛如沫不禁有些皱眉。虽然她对父母不是事事顺从,医馆也不曾让家人进来做事,但她自认对家里也算照顾了,更如男丁一般挑起了家中的担子!他们不想带她一道去京城,那就不带啊,她目前也不想去。
但他们为什么为了面子,为了让他们有个理由不带她,而决定将她匆忙订亲嫁人呢?在葛如沫看来,他们这么做完全是为了面子好看,为了有理由让她顺理成章地留下,为了堵悠悠众口!
她就不明白了,为什么他们能对一个养女那么好,对她这个亲生女儿哪怕有葛如玺一半好,她也知足了。在整个葛家里,她才是那个最不像亲生最像外人的人!葛如沫怒气冲冲地想,她不知道这一刻,她的想法无比切中事实。
那葛如玺呢,是为了什么?难道是为了让自己飞不出这清河镇飞不出这汝阴郡么?她却不知,他们的想法比这更为阴暗。
大约猜到了他们的打算,葛如沫便开始想办法,
她可以不去计较父母的偏心,但却不能让他们随意地安排她的人生。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