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周医女行医记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落雨秋寒
说起来这安宫牛黄丸和他们徐家渊源颇深,若非先前他们将牛黄卖给了青囊医馆,她也弄不出这药来。现在倒是第一个用在他们家人身上,不得不说是一种因果。再者,她相信他们不会赖账。不,也不是这样说,与其说她相信徐国中徐建中他们,倒不如说她相信这位徐老太太。这位老太太争强好胜了一辈子,临到这时连衣冠面容不整都怕被人轻视,定然极为爱惜名声。这样的人是不会赖账的。
正如葛如沫所想,徐家大哥等人听到这个药丸的名字时,确实愣了一下,他们不傻,这药丸从名字上看,就知道其中的材料有牛黄。倒没生出什么牛黄贱卖了的心思。他们也知道,光有牛黄还救不回自家老娘。再说,这牛黄也是他们凭眼力凭本事从牛畜市场寻摸来的。这医馆的大夫将其制成药丸卖高价,那是人家的本事。
若是无效,便分文不收!
此话掷地有声,话都说到这份上了,徐国中徐建中兄弟俩人对视了一眼,决定用了。再者也是没办法了。
他们的决定,让躺在牛车上的老太太眼泪都流了出来。
葛如沫闻言,巧力一捏,将药丸最外层的蜡壳剥开,露出里面用金箔衣包着的圆滚滚的药丸。诸如戴高松徐国中等离得近的人皆闻到一股清香的药味,仅是这一阵药香,都令他们目窍一清精神一振。
他们的脸上都露出了不可思议的神色。连医馆内的众人皆是如此,盖因他们都不知道葛如沫何时制成安宫牛黄丸的,这次也是他们第一回见到安宫牛黄丸。于是他们都热切地看着接下来发生的一切。
金算见葛如沫捏着药丸就欲往老太太嘴里放,忍不住出声提醒,“等等,东家,那层金箔衣你还没除掉呢。”没见过药丸这样子吃的,东家这是急昏头了吧。再有就是,他还指望着将金箔衣回收再利用呢。
“不用除掉。这层金箔衣乃安宫牛黄丸的魂灵药物,具有安神镇固之作用。这安宫牛黄丸的正确用法就是连金箔一路服下!”说话间,葛如沫捏开老太太下颚,将药丸放入她嘴里,并用银花薄荷汤送服。
闻言,众人吃了一惊,还有这样的?众人觉得又涨了见识,要是葛如沫不说,以后他们要是购买了这药,服用起来岂不是不得其法?
去金箔衣而服,金算子会犯这样的常识性错误不奇怪,便是在她原来的世界,亦有许多人都犯了这样的错误。在她原先的世界,安宫牛黄丸有两种,一种是不包金衣的,价钱廉价;另外一种是包金衣的,价钱贵些。
有些中老年人图廉价,喜欢购买没有带金衣的;有些人买了带金衣的,却把表面的金箔衣撤除后服用。他们却不知金箔衣的重要。里面那层金箔衣是安宫牛黄丸的魂灵药物,具有镇惊安神、浑热解毒的作用。正如刚才所说的,往昔的【安宫】皆用犀角、自然牛黄。现代的配方呢,犀角改成水牛角、自然牛黄用人工替代。有人做过临床尝试,一两的火牛角药效借不及犀角用一分的结果好。但是没法子,为了保护稀有动物。如此一来,【安宫】的药力原本已削弱了,再减上被蒙昧的人们服用时剥掉的金箔,此刻吃到嘴的【安宫】怎样能够辟秽开窍、清热解毒呢?所以【安宫】准确用法是连金箔一路服下,不然没包衣的虽便宜,可是吃了白吃,药效不足以抢救中风惊厥之病人!
过了一刻钟这样,老太太的嘴果然不歪了,口齿很清晰,说的话总算能让人听得明白了。而她第一句话便是谢过葛如沫,一边谢一边流泪,她下意识地要抹泪。
“啊,老太太的手能动了!”
随着一声惊呼,众人才发现老太太竟然将手举了起来,虽然颤颤巍巍的,但比起刚才动弹不得的状态要好太多了。
天啊,这药真是太神奇了!
众人都觉得不可思议,这情况要是别人说,他们可不信,但这是他们亲眼所见的,谁要是不信,喷他一脸。
当下就有人心急地问,“小葛大夫,这安宫牛黄丸你们医馆卖不卖?!”
“卖,当然卖!”金算子在一旁笑容满面地回道。
得了准信,有些聪明的人立即溜回家商量去了。
“小葛大夫,真是太谢谢你了。”
“不用太感谢我,安宫牛黄丸的主料之一便是牛黄。若无这个,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我也制不出这安宫牛黄丸来。”葛如沫暗指上次多亏了他们兄弟二人将牛黄卖给青囊医馆,不然她制不出这药丸,那他们老子娘也没办法及时救过来。
徐家女人听了这话若有所悟,先前他们只知兄弟二人将那牛黄卖了一个极高的价,却不知那牛黄是卖给了青囊医馆。此时听了葛如沫的话,竟生出一饮一啄皆有定数的感慨。
“小葛大夫,我娘的病还会再犯吗?”
葛如沫直言道,“你娘乃痰湿体质,且听你们所言,还嗜吃肥甘厚腻,不排除有再犯的可能。”
徐家人脸色皆一变,“那可咋办啊?”他们家现在虽然有些家底,但也禁不住隔三差五地用那么贵的药丸啊。
“饮食清淡,少吃肥腻之物,吃肉的话多吃瘦肉吧。还要少激动,别频繁动怒,这点很重要。”葛如沫只能从养生的角度给些建议,这是老年病,老人的身体本来就较年轻人容易出问题,没什么办法可以一劳永逸的。
徐家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葛如沫所说的话,前面的他们都能做到,但后面的,却让他们犯了难,生气不生气,实在是非他们所能控制。
“大哥,那安宫牛黄丸,我看咱们还是备上两粒吧。”徐建中低声说道。
徐国中有些迟疑,“这个药,挺贵啊。”
徐建中急了,“大哥,你糊涂啦,这个药再贵也得备一两粒在家的。娘这回是侥幸没昏过去,要是不幸,一昏过去一口气没上来,那可是会死的。”
这病他们是见识过的,好好的人一昏过去,抬去送医,还没到半路,人就没了。要知道,他们家和青囊医馆可不近,不是每回都那么幸运的。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九十七章争相购买
徐建中看了看周围,将声音压得更低了,“再说,刚才小葛大夫也说了,这安宫牛黄丸的主要原料是牛黄。她手上的牛黄有多少,别人不清楚,咱们还不清楚吗?”
徐国中恍然大悟,确实,她手上的牛黄可是从他们手上买过去的。
“这药可不多,咱们得趁早啊。”
“行,那按你说的,家里备上两粒吧。”
兄弟二人刚决定好,不料徐国中的媳妇凑了过来,朝自家丈夫耳语了一句。徐建中的媳妇自然也不甘示弱,也朝他使了个眼色。
得,这下好了,买四粒吧。给两家的老丈人家也备上一粒。一下子十两银子没了,好心疼。
“小葛大夫,那个安宫牛黄丸卖吗?我们想给老太太备上几粒,以防万一。”徐建中问。
葛如沫一愣,她这药定价可不便宜,他们竟然要一下子买几粒?
她是不知道,如今这安宫牛黄丸在这些人眼中,那可是救命的药丸,二两银子虽多,但也比不上一条命来得贵重。况且这药是好药,不说药效,就说药的外衣用的竟然是金箔衣,一看就是贵重药。收费高点,那也是理所应当的。
“行,你们要几颗啊?”
“四颗吧。”
“那加上方才用掉的一颗,就是五颗了,各位,随我进来拿药吧。”金算子笑容满面地插话。
“嗯,你们随他进去吧。”
徐家花十两银子买五颗药,把周围的人刺激得不轻。
就在这时,老太太在大儿媳和二儿媳的搀扶下,竟然颤巍巍地站了起来并走了几步。这引起一片哗然,太震撼了。刚才瘫在牛车上说话不利索的人,现在竟然能站起来了,咬字也渐渐地清楚明白。
徐建中兄弟两人喜极而泣,徐国中更是二话不说地掏银子,让弟弟跟着金掌柜进去拿药。
这下更坚定了那些人买药的决心。
这天,除去一开始卖给徐家的四颗,青囊医馆陆陆续续卖出去近二十粒安宫牛黄丸。这样的销量已经算不低了,要知道,这才一个下午,消息还没完全传开。而且他们这里毕竟是村子,拽着的都是救命钱,基本上得知了消息的,能买得起的人家都来买了一粒保命。
他们给了银子得了药,宝贝地揣在怀里,紧赶慢赶地回家,妥当安置好了,才完全松了口气。像是多了一层保命的宝贝,成日里他们的精神头都不一样。
等晚些时候,稍微清闲些了,阿南才笑眯眯地假意埋怨她,“东家,这么好的药你咋这时候才拿出来啊。”
“要是早拿出来,指定早就卖得红红火火了。”
葛如沫苦笑,其实这安宫牛黄丸制成有些日子了,只是她忙,竟然忘了这一茬。
“现在也不算晚嘛,一样的。”
接下来,金算子真是过了一段好日子,每天一堆人怀揣着银子来求药。
没多久,安宫牛黄丸的神奇,就被人风一般往外传。有些知机的人闻讯而来,只为买上一两颗以备不时之需。更有精明的商人想要大量购买安宫牛黄丸,为了限制销量,不得已这安宫牛黄丸的价格是一张再涨。没多久都涨到了五两银子一颗,仍然是有价无市。
看着这安宫牛黄丸一天一个样的药价,前面二两银子入手了的,那是又痛又悔。痛快的是自己当机立断当时就购进了一枚安宫牛黄丸,悔恨的是买的太少了!不然一转手,就是二三两银子的差价啊。
青囊医馆推出的两个药——藿香正气液和安宫牛黄丸的热卖程度让周边的一些人意识到,青囊医馆出品的药,多半是好药,以后有机会还是得多购进一些。由此在上藜村滋生了一批靠倒卖中成药为生的黄牛党,这是葛如沫始料未及的。这些黄牛党就着地利的方便,只要青囊医馆一出新药,必先抢购一番,然后囤积居奇,以待高价。
不得已之下,葛如沫只好采取了限制销售的策略,每日限售三粒安宫牛黄丸。先到先得,每人限购一粒。且还要登记姓名,购买过的一个月内不许再买。
葛如沫也知道,这是治标不治本。这手段就和她原先世界的饥饿销售一样,只会让顾客对产品越来越趋之若慕。关键还得找到原材料再制上一些,于是她让金算盘着手留意收购牛黄。
果然不出她所料,那些人更疯狂了。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原先因为高价而观望的人更是悔之不及。为了抢购这每日三粒的量,这些人真是手段频出。为了占这个购买名额,有人早早就来排队了。从一开始的天刚蒙蒙亮来,到寅时就来,最后这些人丧心病狂的三更半夜就拖着铺盖来到医馆门外睡一宿等天亮。
“这些人真是太疯狂了。”
陈省之有些狼狈地进来,今天轮到他值勤,所以他早早就来了。
如今每天早上都有不少的人在医馆外候着,这些人见着来青囊医馆的上工的人都围上来套近乎。就盼着哪天青囊医馆能取消这限售令,好让他们能买上几粒安宫牛黄丸。陈省之今儿也不例外地被纠缠了,好不容易才脱身的。
“没办法,咱们东家太厉害了,现在整个清河镇,不,整个汝阴,就咱们医馆有安宫牛黄丸卖。这药要是东家不加以限制销售,估计能卖疯了去。可惜啊。”阿南的声音难掩得意,“不过即使这样,也带动了不少人来买咱们的藿香正气液。”
“是啊,听说外面这药丸都炒到了十两银子一粒呢。”罗氏忍不住啧啧有声。
“葛大夫不是送了两粒给你家?婶子你要舍得,一转手三四年的嚼用就出来了。”阿南笑她。
“我倒是想,可你八伯公不许啊。”罗氏笑骂了他一句,说笑罢了,反正这药密封好,能存个三几年不坏,且不动它先。
说笑间,他们就将活理出来了。
葛小五只说安宫牛黄丸所需药材珍贵难寻,所以要限制销量。这么珍贵的配方,她不说,医馆的人也识相的不多问。
他们这些在青囊医馆上工的人,每人每个季度能以每粒二两银子买到两粒的安宫牛黄丸,这项权利不累积,过期作废。这个份额,不管他们是自用还是送人,医馆皆不干涉。
且因安宫牛黄丸是新药,医馆还每人免费送一粒,当然以后就没有得送了。葛八那里,葛如沫送了两粒过去。但即使这样,也足够他们心存感激的了。
按他们东家的话说,这是员工福利。就如先前的藿香正气液一般,医馆的员工每月分发三瓶的量,不用钱。
阿南陈氏等人回家一说,家人都很高兴,一叠声让他们在医馆好好做事。
这项福利没瞒住,知道的人无一不羡慕。这青囊医馆就是大手笔,福利就是好。有些人更是暗暗等着医馆再招人的机会。
所以这些每天等着买安宫牛黄丸的人会来纠缠阿南他们这些工作人员人就不奇怪了。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九十八章仆人藏奸
与此同时,在汝阴,却经历着罕见的风暴。
汝阴县衙
这日休沐,原本还打算在衙门兢兢业业处理公事的林守宬,在看完京城发来的邸报和信件后,就有些后继无力百无聊赖的感觉。
明年又到了三年一次的京察之年,每到这时,官场上不少人都会动一动,或升迁或贬谪。
京察真的让人又爱又怕,但总体来说,期待者不少,毕竟这些官位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总得有人动了,后面的人才好动起来不是。
所以在发给派系大佬的请安信中他委婉问起明年他有无往上挪一挪的可能。他自认为将汝阴这个直辖县打理得不错,虽不是赋税重地,纵小偷小摸有之,却无罪大恶极之徒,也称得上是治下清明。
可回信却让他心里拔凉,大佬对他问及的问题态度在模糊两可之间,没有准话。
其实他心中亦知希望渺茫,但得到这样的回信还是忍不住失望。
林守宬再次将邸报拿来看,邸报上提及的事项中最重要的就是,南边战事将起,战争一解即发。
林守成忍不住叹道,又要打仗了,明年的京察恐怕又是一翻血雨腥风。
大周承平多年,自打奠国公荀晋发明了炸药将大周周边的国家压着打了一遍后,即使他去世,大周仍安稳了十多年,之后的几年零零碎碎发生过一些冲突,但并未揿起大规模战争。但这些年就不行了,周边那些国家的新一代成长起来了,胆气似乎恢复了,总是挑衅不断,边关不宁。
幸亏他们大周还有几位骁勇善战的柱国大将军。
南边楼月国率先发难,林守宬并不意外,早前就有消息传楼月国屡次劫杀国界的大周百姓时,这挑衅意味极浓。
南边恐怕早已增兵,邸报有延迟,按以往的经验推断,恐怕两国士兵早已暗中交上手。
至于百姓为何丝毫不闻打仗的消息,恐是上头有意瞒着,或是有别的布署或是不想引起恐慌。
但如今连他这样一个小小县令都收到邸报了,打仗的事恐怕瞒不住了。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天。想他才年过不惑,正是年富力强之时,若在此时能为陛下分忧,定能在他面前挂上号。
可惜,打仗打的是兵,打的是粮草。可这两样他都没有,风是有了,力他却借不上。
哀声叹气中,林守宬拉开抽屉,将写好的请安折子按下。
要打仗了,陛下心情一定受影响起伏大,这段时间他还是挟着尾巴尽量不在御前惹眼,省得被人当做炮灰引得皇上厌弃。
他这并非杞人忧天,完全是有前车之鉴啊。
收好折子,林守宬仍觉得没劲,回想起方才的思想活动,发现自己的思绪混乱而发散,不由得苦笑一下,无心办公,又略坐了一下,便站起来往外走。
林守宬出来时,贴身小厮阿旺眼中划过一抹讶异之色,老爷不是说今天要在衙门里办公的吗?怎么......
“老爷,您这是要外出?”
“不,回府。”
“昨日大夫来瞧过老夫了?”
“是的。”
“大夫怎么说?”
“大夫说老夫人的身体和精神都不太好,腿下肌肉萎缩,精神很差。”
阿旺很想提醒他家老爷,怎么不请替卫夫人治好病的那位小葛大夫给老夫人瞧瞧呢,或许一不小心就治好也呢。他哪知道他家老爷想当然了,以前就请过陈省之来瞧过,没有办法。连他这做师傅的都束手无策,做徒弟的还能比师傅牛逼?
说话间,林守宬二人回到林家宅子,进了大门,率先便去看房他娘去了。
刚过月亮门,贴身小厮阿旺很机灵,拔腿就要跑着向前通报,却被林守宬拦下了。
林守宬也是一时心血来潮,想看看自己不在时丫环婆子对老娘伺候的是否尽心。
阿旺眼睛骨碌一转便明白过来,于是他们一路行来,遇到的丫环都被示意静声。一路上,丫环婆子 都井然有序地各司其职。行至他母亲门口,入耳的便是母亲的贴身孟嬷嬷哄她擦脸擦手的话,隔着四开 的屏风影影绰绰看到孟嬷嬷在忙碌着。
“娘,儿子来看您了。”说话间,林守宬人已至屋里。
床榻上的林母听闻儿子的声音,想侧过头来看他,却不成,想转过眼来看,还是不成。不管怎么努 力,眼睛都是歪斜的。
许是母子连心,林守宬进了门后,疾步向前,到了床榻前,却吃了一惊!不由得问责一旁伺候的孟 嬷嬷,“孟嬷,我娘她近来怎么如此消减?”
“大爷,过些日子便是老爷的祭日。许是想起了老爷,老夫人的胃口不开,每顿用不到半碗粥食, 岂能不清减。”孟嬷嬷叹息着说道。
此时,床上的林老夫人闻言显得很激动,呃啊地叫个不停。
孟嬷嬷抹了抹眼角,压低声音说了一句,“大爷,你瞧吧,老爷是老夫人心中的一道伤疤,这名讳 连提都不能提。”
林守宬显然是信了她的话,不由得坐在榻前,握住林老夫人的手,“娘,逝者已矣,您还是要多放 宽心才行。”
闻言,孟嬷嬷嘴角勾起一抹嘲讽似的笑意,给了林老夫人挑衅的眼神,惹得她人更激动后迅速低眉 顺目地退到一旁。
林守宬忙拍拍林老夫人背,像哄小孩一般,然后和林老夫人絮叨了一些琐事,约一刻钟左右。
孟嬷嬷在一旁提醒他别让老夫人太费神,林守宬也觉得差不多了,于是对她说 道,“孟嬷嬷,你是 府里的老人了,伺候我娘也伺候了几十年。娘没病倒前,对你也是极信任的。平时我不在时,定要多多 宽解我娘。你儿子展鹏在县衙当差,活计干得很是不错,我预计年底将他提拔上来,当个差头。”
皇帝不差饿兵,她照顾他娘的功劳,林守宬都给折算到她儿子身上了,希望他们一个用心办差,一 个用心伺候他娘。
见此,林老夫人眼中划过一抹绝望,整个人不再激动。
林守宬转头一看,觉得不对劲,“娘,你怎么了?”
可是林老夫人根本不像之前刚看到他那样激动了,而是躺在那里一动不动的,周身笼罩着一股心死 的暮气。
孟嬷嬷知道是怎么回事,但她却一脸沉痛地对林守宬说,“老夫人这是在怪自己连累了你,以后这 样的话,大爷就不要在老夫人面前说了。奴婢跟随老夫人几十年,这些事便是你不交待,奴婢也会尽心 尽力地去做的。”
“你是府里几十年的老人了,将照顾我娘的重任交予你,我自然是放心的。”
“对了,寻找神医的事怎么样了?”孟嬷嬷装作随意地问了一句。
“尚未有进展。”
“大爷,这事还得抓紧啊。老夫人的身体是一日不如一日了,而且奴婢听说, 这病拖得越久,越不 好治。”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九十九章说服里正
葛如沫忙了两日,自觉时机到了,登了里正家的门。先前她给葛八送安宫牛黄丸时,自然没忘了给里正送一粒。
如今她和葛祥荣一左一右坐在厅堂里喝着茶水。一句话,将她的主题缓缓铺开。
“里正大叔,说句实话你可能不信,我对咱们村子是有过详细的规划和构想的。”
葛祥荣笑意融融地给她的杯子加满了茶水,“愿闻其详。”
葛如沫目视着他,不躲不闪,郑地有声地说道,“在我的规划中,要把咱们村发展成为几种道地药材的
产地。”
葛如沫的话让葛祥荣手一抖,他没想到葛小五的野心竟然这么大!
“里正大叔,你知道我们现在种植的天南星,收成时,每亩的毛收入是多少吗?”
“什么是毛收入?”
“毛收入就是一定时期内除掉成本的收入。天南星每亩毛收入在十二两到十五两银子之间。” 葛如沫耐
心地解释着,“当然,前面我们有可能因为没有种植经验以致亩产量略低,但保守估计每亩地的毛收入也有八两银子以上。”
葛祥荣咽了咽口水,然后暗自深吸口气,缓缓自己过快的心跳,继续听她说下去。
“天南星的年生长期为一百天左右,我们在六月末七月初播种,在当年的十月霜降之前就必须采挖完毕。”
葛祥荣暗自琢磨,这葛小五还没把间种在其中的玉黍收入算入其中呢。
“我们种植的另外几种药材也有这么高的收益吗?”这是他目前比较关心的。
“有高有低吧。”葛如沫是开医馆的,对各种药材的行情也挺清楚的。
“半夏比天南星略低一些,和天南星差不多的种植方法。牛膝就要更低一些,每亩大约有四五两的毛收入,不过田间的管理相对天南星和半夏来说也相对省心一点。”
1...2829303132...18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