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医女行医记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落雨秋寒
“我来说我来说——”后面马车一个口齿伶俐的小童接着便将清云社排的两出折子戏娓娓道来。末了,他还来了一句,“第三出折子戏今晚不知道能不能排出来。”
这几出折子戏都是按照每次审案分集的,今天第三审才审完,快的话能今晚排出,慢的话估计得明天了。
葛如沫听了久久不能回神,她是真没想到,这几出折子戏竟然是根据真人改编的,而人设原型就是她!
而且整个听下来,纵然她向来脸皮厚,也忍不住脸上发热。有些事其实她都已经不记得了,她真没想到折子戏能将她美化成那样。
似是能看穿她的羞耻,王聿眼中有着淡淡的笑意,“不必觉得羞耻,这些你都承受得起,这些事哪一件不是真实改编,能追溯到真人的。且里面的一言一行,都是你做过说过的,他们编的时候并没有添油加醋。”
听到这话,葛如沫一愣,原来自己刚才竟不知觉地将心里的话说出来了吗?这么二的事她都干了?难道是坐了几天牢给坐傻了?
而让葛如沫他们没想到的是,这几出折子戏一排完,清云社出名了,方圆百里,不断有人请他们去出演。清云社班主简直笑开了怀,积极扩大戏班,争取多到人一些地方演出。但不知道谁给他出了主意,原班人马就呆在汝阴,未动。他只派出两班备用人马出去给人演,但在内容和表演上,比起原班人马就差了很多。所以,那些人看了备用班的表演后,觉得意犹未尽时,听闻在汝阴县的原班人马表演得更好,内容也更精彩时,皆纷纷动身前来汝阴听戏。一时之间,很大地促进了汝阴的繁华。
清云社的班主也是个狠人,如此繁荣的现象他并没有志得意满,不思进取,坐吃山空,而是积极地购买话本子或者请人写戏本,积极排新戏。乘着小医仙的东风,德云社起来了,更是在葛如沫进京后不久,被传召至京师,给皇太后演一场小医仙,这可是无上的荣耀了。班主几乎是被这个大馅饼砸晕了眼,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
他们一行人的马车抵达清河镇南门街时,一座大宅门面前,十几辆马车一字排开,下人们忙忙碌碌地搬着东西。
“这就是孟员外府,真是晦气,还遇上了。”
马车车夫正想甩鞭子让马车赶紧走过这一段,就看到一群丫环婆子簇拥着一位年逾四十?的妇人出来,后面还追着一个婆子。看那样子,应该是孟广平的妻子孟夫人了。
“等等,后面那人不是去过咱们村的孟二公子的奶娘么?好像叫什么林氏的。”奶娘林氏逼亲的事才发生不久,族人们对她仍然记忆犹新。
“对,就是她,她咋哭得那么惨?”跟死了亲爹似的。
而被他们谈论的人此刻正伸手扯住孟夫人的袖口,“夫人,呜呜呜——”
孟夫人被她哭得心烦,猛一回头,低斥,“哭什么?”
林氏泪眼朦胧,哭腔一起,“夫人,二少爷也是从你身上掉下来的一块肉啊,你不能扔下他不管啊。”
“我倒是想管啊!以前每次管,你后面回去就做好人,倒教得冠林这孩子对你比对我还亲!我为他受了老爷多少的责怪,他——”孟夫人情绪激动,一连串的话说到后面被呛了一声,咳了两声后,补充了一句,“他现在又将老爷害成这样,简直就是个讨债的!”
说这些话时,孟夫人过于激动,并未压低声音,葛如沫他们离他们大概有一两百米,但也能听得清楚。
“即使这样,您是他母亲,不能扔下他不管啊。”
奶娘林氏跪倒在地,哭得不能自已,她是真的伤心了,她一生无子,从奶孟冠林那一天起,就拿他当儿子来疼的,她不知道孟夫人对她意见这样大,以前知道一些,她总觉得孟夫人太过小气。可现在看来,大少爷和二少爷是如此不同,难道真是她不会教吗?
“不是我要扔下他不管,你看看他闹出事以来,有改过吗?爱龙阳,他大伯娘明确说了,孩子养在汝阴就好。你说我敢带他去吗?他已经害了他爹了,我不能再让他害了他大伯。你是怪,只怪那孩子被你宠废了吧。”说完,孟夫人扯回裙摆,往前走去登车。
登车前,旁边的婆子在她耳际不知道提醒了一句什么,孟夫人抬眼朝葛如沫这边看来,
葛如沫也不惧她,平静地与她对视了几秒,最后孟夫人面无表情地撤回视线,然后登车。
孟广平认罪了,一力将罪责承担了下来,没有波及妻子。但李魏觉得这件案子其中似乎还有隐情,也没敢判,决定与葛如沫刘明他们一起进京,禀明案情后,请皇上圣裁。
看他们的样子,似乎是要上京了。三天后他们也要上京,路上应该不会遇到,到了京城,就不一定了。
得知孟家要搬离汝阴,葛氏一族的族人们都有一种不真实感。小五这案子太离奇了,前面她还深陷囹圄,转眼,幕后不仅害她的人就落了网,孟家这样根深蒂固的家族竟然连汝阴都呆不下去需要立即搬走。
他们的马车刚走到村口,就有族人过来要求他们下车。原来葛如沫出狱,无罪释放的消息早就有腿脚快的传回村子,族人们早早就等在村子入口,点着了一堆大火堆,让他们一行人跨过去晦气。
葛如沫依言跨过,其次是王聿。可他是坐在轮椅上的,腿脚不便,这可怎么跨火堆啊。
族人们一时间有些无措。
王聿很淡然,阿三将他一个公主抱抱起,往那火堆上一跃,便跨过去了。
这样也行,人们瞪大了眼。
一行人簇拥着葛如沫往医馆走去,果然如葛彦明所说,医馆前后被照料得挺好。
高大娘早就准备好了茶水糕点招待他们,这些人中不泛极有眼色的,知道葛如沫刚出来,必定是身心疲惫,并且有许多事等着她处理,略坐了一盏茶的功夫就走了。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两百七十九章因果报应
这厢热热闹闹的,另一边,葛茂生自打知道王聿出现后,就预感不好,越想越多,思虑过重,病倒了。加上早上听到传言说换了钦差大人来主审这件案子,更是忧心忡忡。
躺到下午,村口的热闹让他惊醒,大儿媳给他端药进来,他不经问道,“外面干啥呢,这么热闹?”
他大儿媳放下药,犹豫着不知该咋回答。
“咋不说话啊,咱们上藜村好久没那么热闹了,是有什么喜事?”
他大儿媳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
葛茂生不傻,一看他大儿媳的样子,略想一下,便明白过来,他瞪大了眼问,“是不是葛如沫回来了?”
“爹,你别激动,大夫说你要静养。”
葛茂生的大儿子回来一见这情形还有什么不明白了,忙跟着媳妇劝他,
“爹,你看开点,葛如沫和我们有什么相干的,咱别跟着葛有遐掺和了。”之前他爹作的时候他就觉得不妥,
族人们在四太公和里正的带领下都过得蛮好的,纵然在葛小五那里有波澜,但日子嘛,哪可能不遇到点事啊,处理好了就行了。可他爹非得借机兴风作浪,你说他到底是为了啥啊,他们兄弟几个脑子都不是灵光的,也不是当里正做族长的料。真能折腾出果子来还不是便宜了别人啊。
可他爹不管这些,他爹是人越老越轴,跟他们杠上了一样,人家一出点事就天天盼着人家不好。难道别人过得不好了,他们的日子就能过上去了?
好好过他们自己的就行了呗,现在好了,他爹病了,这药吃着几天了非但不见好,还有越来越严重的架式。
而葛小五的医术是出了名的好,如果是当初他爹没闹之前,他们去找葛小五看病,指不定吃上两三副就能好。可闹得这么僵,有时遇见了他都觉得不好意思,更别提请人家来看病了。
葛茂生的大儿子有些苦闷地想着。
葛茂生根本不知道大儿子心中有这么多的想法,他此刻怔怔的,只剩下一个念头,呢喃着,“你也怪我,你也怪我——”念叨了两句,便直挺挺地倒下了。
“快,快去请大夫!”葛茂生的大儿子忙吩咐。
他媳妇被这情况吓着,无措得很,他的吩咐听是听到了,但没往心里去。
正好葛长武回来了,最近因为安宫牛黄丸吃死人一案,葛长平被抓至今未被放出,他爹上窜下跳的,也没弄个结果,今天葛如沫还安然无恙全须全尾地回来了,这些事对他的打击不小,整个个蔫蔫的。
葛茂生的大儿子现在可不管这些,一见着他就冲他吼,“爹晕倒了,赶紧请大夫去!”
葛长武一见老父亲整个人躺在床上人事不知的样子,唬了一跳,听见自家大哥的吩咐,几乎是夺门而出,可没一会,他又磨磨蹭蹭地回来了,期期艾艾地问请哪位大夫。
葛茂生的大儿子也绝望了,葛如沫不能请:葛麻子医术不够:陈省之之前是葛如沫的师傅,也不行:那两个外乡来的大夫,一看就是向着葛如沫的,他们还能请谁?
想着,他咬了咬牙,吩咐葛长武去套车,将他爹直接送镇上去。
可还是晚了,他们找到的镇上的大夫是个老大夫,医术不错,擅长给人调理身体。
老大夫当即掀了掀他的眼皮,给他把了脉,然后施了针。
当时老大夫得知他们是从上藜村来的,又姓葛,就问他们手上有没有安宫牛黄丸,说有的话,让他们给他爹喂上一颗,不然醒来后后果难料。
当时兄弟俩人就面面相觑,不得不说是因果循环,报应不爽,他们家原先也是有安宫牛黄丸的,但当初为了打击葛如沫葛祥荣等人,他们家是第一批拿着药去兑银子的。
看他们那样,老大夫叹了口气,还提了个建议,他知道有消息称青囊医馆的东家葛如沫已安然回到了家,建议他们回去问问,看能不能弄到一两粒安宫牛黄丸,这药对他爹的作用太大了。
兄弟俩吱吱唔唔,老大夫老于世故,这样子的表现是有隐情啊,叹了口气也不再劝。
“大哥,不然我回去求她,跪地给她磕头都行。”葛长平咬了咬牙说道。
他大哥看了他一眼,早干嘛去了?要不是最开头他惹了事,他爹也不能因为他和葛如沫结下梁子,然后越结越深。
“没用的,爹不仅对她落井下石,在四太公的葬礼上也太过分了点,族人也不会帮我们说话。”葛茂生的大儿子以手掩面。
葛长平一呆。
最终兄弟二人相顾无言,守着老父亲醒来。
葛茂生醒来后,发现自己手脚不灵便,特别是右手一直在抖,他惊恐地大喊儿子的名字,可却发不出准确的音。
葛长武兄弟二人听到声响抬眼一看,老父亲越是着急,嘴巴眼睛歪斜得厉害,他眼中满是惊恐。
他们忙喊大夫,老大夫进来一看,摇了摇头,说是之前已经料到了,这是最坏的情况。还说一会会开些将养的药,让他们回去给他爹熬着吃。末了,还是忍不住说了句,要是有安宫牛黄丸,不至于此。
这话对葛茂生而言就如同一记闷棍,打得他有苦说不出。
“爹,别多想了,儿子推你回去吧。”葛茂生的大儿子劝道,他是真怕他爹一个想不开,又气急攻心,这会要了他的老命的。
葛茂生中风偏瘫的事根本瞒不住,他们前脚刚回到村子,稍晚消息就传遍了附近几条村子,连那老大夫的话都被传了出来,要是有安宫牛黄丸,他不至于醒来后偏瘫以及手脚失灵。
听闻的人不少人都觉得这是报应。
这事也传到了葛如沫耳中,其实不泛有心人特意传的话,目的自然是想打听她的态度。
葛如沫听闻后神色淡淡,她能有什么态度,他们没来烦她,算他们有自知之明。
还是那句话,以德报怨,何以报德?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罢了。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两百八十章如沫祭拜
其实葛如沫都不知道葛茂生对她哪来那么多负面情绪?羡慕嫉妒?那也犯不着啊,这些情绪大多都发生在同一个年龄段的人身上,他一个老人来嫉妒她一个晚辈,搞笑了吧?
由她想来,无非是他第一次想拿走安宫牛黄丸的对外总销售权时她拒绝了他,他怀恨在心。再加上后面有心的挑唆,可能还有些自己的小心思吧。
他是很典型的书生思想的代表,十年寒窗为功名。从他对族中之事处处插手这点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极爱把权的人,偏偏这一辈子,即使读了书有了零星的功名在身,他依然摸不到权。或许以前摸到过族中的大权,但因个人能力的不足,后又被撤下来。这些经历都使他极度渴望权力。
同时,他是一条道路走到黑的典型代表,为人要强,不够豁达,无法面对自己的失败和错误。用现代的话说,自卑与自傲并存,无法与自己和解的一个人。落得如今的结果,不得不说一句,性格造就命运。
因为这事,安宫牛黄丸再掀购买潮,其实刘公公那道圣旨一出,那药的价格私底下已经被炒到三十两一粒。可是,买不到!加钱也也买不到!
就算有不死心的直奔医院而来,还是被告知,没有!此消息一爆,一时之间,安宫牛黄丸转眼就炒到了五十两一颗,但可惜的是,有价无市。
面对如此大的诱惑,葛如沫仍然一副淡然处之的样子,葛彦明他们对她佩服得五体投地。他们哪里知道,葛如沫其实是在等一个人,等他来了才能做决定。
“爹,安宫牛黄丸涨价了,涨到五十两一颗。”上饶村里正徐继发的儿子两眼放光地说道,
当初出事,莫老太和窦寡妇的死,上门闹事的人逼着人家葛如沫下令召回所有的安宫牛黄丸,几乎所有的人都争先恐后将之前好不容易弄到的安宫牛黄丸拿去兑回银子。
而他们家呢,他爹向来是个一言堂,不许他们拿安宫牛黄丸去换钱,所以他家的两粒药一直安静地呆在盒子里。这两颗药如今价值一百两啊!!
“废话,能救了太后娘娘的命的药,能不好吗?“徐继发手有些抖,饶是他会料到药价会涨,也没料到一下子就飙到这么高。
“爹,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继续囤药居奇吗?儿子听您的。”
徐继发当机立断地说道,“囤个鸟!卖!等过两天安宫牛黄丸涨到七八十两一颗的时候卖掉一颗!咱们家留一颗来救命足够了。”
“七八十两卖掉,是不是有点可惜了。”徐继发的儿子嘟嚷。
不过因为这句话,他被他老爹拍了一记,“还可惜,你这是想上天啊!咱们不到三两银子买来的药,涨到七八十卖,够了,心别太贪。”
人群散了后,葛如沫对里正葛祥荣说道,“里正大叔,我想去祭拜一下四太公。”这是她如今最惦记的事了。
葛祥荣一愣,回过神来直说应该的应该的。
葛如沫发现这些日子没见,里正大叔更显老一些了,脸显得愁苦。
这段时间葛祥荣确实不好受,这一件件事让他心力交瘁,最重要的是想到四太公的死其中的隐情心不得安宁,夜里反复。
出于职业病,葛如沫还是忍不住说了一句,“里正大叔,你虚火有点旺,有些事想开一些,不要焦虑了,晚上辗转反侧对身体不好。”
葛祥荣一愣,苦笑,还真是什么都瞒不过她,“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祭拜完四太公后,需要进京一趟叩谢皇恩。”
这是要走?“应该的应该的。”他心中一片怅然,近来的事,不管是四太公和李东仁的死,还是葛如沫的即将离去,都让他有种物是人非的惆怅。
“这件案子到此,算是完结了吧?”葛祥荣问得有些迟疑。
刚才葛如沫说要去祭拜四太公时,他恍惚了一下。廷审的事他都听说了,以葛如沫的聪慧,他很担心葛如沫见了葛无忧看出什么,然后揭穿了,于葛氏一族于四太公的名声都有碍,这些不是四太公愿意看到的。
许是知道他担忧什么,交给四太公保管的部分相关册子的消失,四太公的死,已经死不瞑目的异常,都昭示着里面有内情。而四太公是死在家中的,当时只有葛水生葛无忧在场,猫腻的主角除了二人不作他想。
葛如沫如实相告,“现在案子的主线是理清了,但李魏李大人后续还要将之前涉案人员都重新审一遍,看看他们在这起案子里各自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不管他们掩饰的是什么,最终都会真相大白的,有些东西是没法掩盖的。
葛祥荣叹息一声,从四太公死不瞑目一事可以看他对葛如沫是愧疚的。现在知道左右都逃不过,便也罢了,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有时候侥幸终归只是侥幸。但他决定还是别让她和葛水生葛无忧打照面吧,有些事不该让她来揭穿。
祭拜四太公的日子安排在第三日,葛如沫归家当天太晚了,次日祭拜太过匆忙,有些东西来不及准备,放到第三日正好,日子也好,准备也齐全妥当。
祭拜当天,因为这两天葛如沫让人请了之前四太公下葬时给他做法事的李师傅。头一天,李师傅就带着队伍浩浩荡荡地进驻了,还有葛彦明在置备祭拜要用的物什,这些东西都是最齐全的规格置办的,一件一件地往村里抬。这些无一不摆明了要大办的意思。
某些人闻弦知雅意,祭拜当天,王聿在,李魏来了,刘公公也亲自到场,让人意外的是林守宬也来了。
林守宬在京里的时候就听说了汝阴葛如沫这件案子,当时心急如焚,皇上也打发他回转,他是今日清晨刚到的,来不及歇息,仅作简单的洗漱,便来到了上藜村。
这些大人物一动,汝阴城那些有头有脸的人哪敢不当一回事,甭管有没有交情,交情够的便厚着脸皮来了,交情不够的,再不济也送上一对挽联以及花篮。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两百八十一章死后哀荣
没人觉得掉价,不出意外,葛如沫就要成为皇上太后跟前的红人了,现在能提前来烧烧冷灶,多好的机会。即使她之后的发展不如预期,那他们也没损失什么.没见人李钦差也在吗,还有王大公子,他们这些盘踞汝阴的小土鳖还能比人家厉害?
风光大办,死后哀荣。
四太公的死,当初因葛如沫的原因场面没有预期的大,甚至有些潦落,现在因为她,有了这超规格的待遇。
因果循环,谁又能说什么。
这一天清晨,李师傅领着他的队友们徒弟们敲敲打打地开道,葛如沫领着一行人紧随其后,徒步上山。村子里,每家每户都不自觉地堆起了火堆,这是对死者的一种祭奠的仪式。
在四太公墓前,莫如沫三跪九叩完毕,才将手中的香插在他的坟前。然后站在一旁,默默地看着王聿李魏等人上前给四太公烧香,他们自然无需三跪九叩,能来给老人家敬上一柱香已经是他们的心意了。
烟薰袅袅中,葛如沫想起了老人昔日对她的维护。不管是出于何种原因,同族也罢,有所图也好,他对她的维护都是实打实的,至少她受益了,况且他老人家真没从她身上拿走什么。
葛如沫此次的行事颇为张扬,少不得会引起一些流言蜚语,但葛如沫不惧,死后哀荣,这是她所能回馈给老人家的东西。
整个过程,四太公的大儿子二儿子也来帮忙了,葛水生和葛无忧则没露面。葛如沫也没在意。
这边仪式一闭,葛如沫让葛彦明和阿南招呼众人下山歇脚。而她则去了旁边更偏一点的山头,那里安葬着李东仁。
王聿之前看葛彦明准备的祭祀用品是两份,一大一小,就有点猜到。不过他没跟着过去,不是说那个叫李东仁的孩子不够格,而是能来祭拜四太公,是因为这位为了族人操劳大半生的老人值得敬重。
李东仁就纯属于葛如沫的私人情感了,而且看她的意思也是不想麻烦别人。
李魏还给葛如沫带来了一个消息,孟广平进去大牢的当晚,就被毒蛇咬伤,人救过来后神智不清的消息。
葛如沫闻言,心绪并未有太大的波动,这些事情她并不意外,幕后之人不想让人再查下去了。她只默默地思量着,孟家是怎么和傅如玺勾搭上的。
后来,葛如沫亲自去看过孟广平,看伤口确实是毒蛇咬伤的,而且脑部神经系统被伤,俗称傻了。这幕后之人对他也算真爱了,找来的蛇只伤了脑部神经系统而没有要了他的命。要知道大部分对神经中枢有毒副作用的毒蛇,人被它们咬伤后,死亡率是非常高的。何况这里还不能及时注射血清。从这一点看,幕后之人还想留着孟广平一条命,这幕后之人里一定有在乎他的人。
这场盛大的祭祀,接下来好些年都被人津津乐道,而现在自然是最热议的时候。
和葛如沫交好的,自然觉得与有荣焉,谈论起来兴奋不已,同样的事说个几遍都不觉得腻。
但和葛如沫不对付的人就难受了,特别是看她即将飞黄腾达前程似锦,那难受就更别提了。比如葛鸿熙,就是满心的后悔,前面他在葛七斤进京之时葛如玺发难的那一次会帮着葛如玺不就是想结个善缘搭上那条线吗?现在可好,讨好了一个得罪了另一个,家人还不理解,谁他们知道她葛如沫一介女子,竟有这样一番境遇,打通了通天之路呢。
他的落寞不安羡慕后悔,整个人恍恍惚惚的,一切的一切,他的父母兄嫂都看在眼里,葛祥贵和祥贵婶是极心痛的,而葛根则是惋惜,根嫂子心中想得更多的是讽刺,怪谁呢,开局那么好的一盘棋被他自已弄得七零八乱,怪谁。
谢国医府
随着葛如沫第三审的审理过程的抵达,谢羌恒看完得知她平安放下心来后,“行医资质?那些庸医竟敢质疑我谢家子孙的行医资质?”谢羌恒简直怒发冲冠,他谢家的子孙,光凭姓谢这一点,就是行走着的行医资质!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