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医女行医记
时间:2023-05-27 来源: 作者:落雨秋寒
为防谢羌恒大怒伤肝,谢理不得不搬出其他事来转移他的注意力,“老爷,这回小小姐的事件中,我们的人查到一些房家掺杂在其中的蛛丝马迹。”
“找个借口,抽走供给房家的两成药材!”谢羌恒一出手,就给房家弄出了个大麻烦。
谢羌恒根本就不需要查实房家到底有没有做过这些事,只要有蛛丝马迹,那就反手一巴掌,反正挨了这么一巴掌,房家心知肚明怎么一回事。
很显然,葛如沫的身份暴露了,不然房家盘踞京城的一个医药大家族犯得着去为难葛如沫这个乡野村医吗?
谢家炮制的药材是出了名的好。每年除了自用之外,其余的大部分都供给了别家药房。谢家供给他们的药材起码占到房家每年所用药材的四到五成,想来房家这下一定会很痛。谢理暗自思量。
“有李魏和王聿在,应该能还你们小小姐清白,接下来,便是护送她安全进京,以及着手迎接她的各项事宜。”
梁道斌是在葛如沫被无罪释放后的第三天回到的汝阴,一路上走的是旱路,跳死了三匹马。回到时,一脸的胡渣子,衣衫褴褛,差点不让进城门。后来表明了身份后,顺利进来了。
刚抵达,他便知道葛如沫没事了,一直紧绷的心神一松,饥肠辘辘的他也有了坐下好好吃一顿的心情。而周围的人正在谈论昨日关于葛如沫的廷审以及清云社小医仙第三出折子戏,梁道斌一边吃着早饭,一边听得津津有味。他吃完早饭,问了清云社在哪家酒楼开场后,就去了。连看了三场下来就到了中午,他午饭也是在酒楼里用的。
他这才慢悠悠地去了上藜村,去见葛如沫。
梁道斌见到葛如沫的第一句话就是,“那封手书不是我写的。”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两百八十二章审问死士
“我知道。”葛如沫相信他,如果他是真的要揭发她非法行医的话,一开始就不会那么卖力地替她找证据了。不过最后还出现这样的纰漏,必与他亲近的人有关。而他在能她出现后第二天就出现在这,还这副模样,葛如沫猜测他对手书的事一开始应该是不知情的。她算了算从手书暴露到他回到汝阴,满打满算也堪堪两天,看他的样子,该是拼了命地往回赶了。
梁道斌意外,“你不怪我?”
“有什么可怪的。”毕竟当初是她贪图快捷,想尽快开设医馆行医,没去京城考取行医资格证,留了空子给别人钻。当初要不是他们,她的医馆一时半会还开不起来呢。况且她这遭,是背后有人算计,即使给她联名担保的不是梁道斌和陈茵尘,是别人,结果其实都是一样的。
她太平静了,梁道斌怀疑她说得反话。
他的神情让她觉得好笑,葛如沫想了想,解释,“你也不知情不是吗?且还千里迢迢为我赶回来也是想补救。”
闻言,梁道斌心里松了口气之余,又满是感动,其实他都做好了被她责怪怨恨甚至绝交的可能了。毕竟在那样的绝境之下,他和陈茵尘的联名手书,无疑是落井下石的,甚至可以说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她只是个小姑娘,会因此做出什么样的决定他都不会觉得奇怪,只会觉得痛惜。
而葛如沫此刻的话,让他感觉到她的格局甚大,且对情绪的自我控制极强,理智理性,不是那种放纵情绪将错都推给别人的人。
“不过,因为后天我们就要启程前往京城了,我们之前谈的,关于回春堂独家销售安宫牛黄丸一事恐怕要等面圣后才能继续了。”
“没事没事,正好我也要回京看望我家老爷子,我和你们一道上京吧。至于回春堂独家销售安宫牛黄丸一事,如果我们真能合作下去,我决不会让你吃亏的。”后面一句,梁道斌说得很郑重。
后面那句,咋听起来就像一般谈生意买卖的人会给出的承诺一样,但只有梁道斌知道他在承诺什么。不让她吃亏,这些对象里包括了梁家的人,比如他堂妹梁秀卿等,如果想趁机占她便宜,他也是不许的。
“我相信你。”
一窗之隔,阿三推着王聿在院子里晒太阳,深秋初冬的太阳晒在身上暖洋洋的,能驱散身上的寒意。
葛如沫和梁道斌的谈话虽然听不清,但梁道斌脸上如释重负的笑意他们都能看见,用膝盖想都能想到应该是葛如沫谅解了先前在公堂上他那纸手书否认联名担保她有行医资质而使她陷入非法行医的的境地一事。
“小葛大夫真大度。”阿三咕哝了句。
王聿磕着眼,闭目养神,听到阿三的话,他并不意外,早在刚才打一照面的时候,他便知晓结果。这些日子的相处,他对葛如沫也算有了一定的了解,能猜到她并不曾为公堂上那事生气怨恨,更多的是反省自身。而今天梁道斌的样子,也让她确信自己没看错人,只是中间可能有些什么事导致了公堂上的事发生,她会更加释然。
不知道是谁,泄露了那死士的身份,也暴露了审问他的难度,但小葛大夫似乎有办法能帮助李钦差问出口袋来。这些消息的泄露,一时之间,汝阴百姓的视线都聚焦在这一块上面。
首先,假药制造团伙,祸害的是当地百姓,和他们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再者,由于葛如沫和小医仙的影响,民众很想知道小葛大夫会用什么样的办法来逼供,那方法又管不管用。
死士,很难从他们嘴里撬出东西来吧?不然死士就不会那么珍贵了。
群情激动,李魏原想审了后将死士带悄然带走的,现在看来是不可能了。
刘公公听说葛如沫他们要审问死士,邀请李大人前往一观,也颇为好奇,提出了同行的想法。
他的想法很简单,如今葛如沫可不是泛泛之辈,无名小卒,若是她真能干成这件大事,他来看看过程,回京后也好在 皇上太后跟前凑个趣。
此时此刻,高世离家的院子,此刻气氛凝滞。
葛如沫要进京了,这件案子最好在她见到皇上之前就要完结,不然还不知道后面会起多少风浪。
断臂求生,何况高家还算不上是臂膀,只能说舍弃一个高家,防止事态蔓延,是势在必行的。
“贵主真会将我麟儿抚养成人?”高世离哑着声音问来人。说起来真是讽刺,前几天他还在牢里逼迫葛如沫,现在情势反转,他被逼到了死路。
那人冷酷地道,“你别无选择,你只能相信。”
是啊,与其拖着他一块慢慢熬死,倒不如给他挣一条生路。
“我知道怎么做了,我想和我儿子说两句话。”
那人一扬手,周围的几个人自动往外退,而他自己也往外退了几丈,到了大门处。
高世离蹲在地上,眼睛不离儿子的小脸,他摸了摸他的头,“儿子,记住,你的仇人是葛如沫,我们家会家破人亡都是因为她。她即将成为皇上太后跟前的红人,你要好好活下去,然后替爹娘和你妹妹报仇。”这些话他一股脑地说完,也不管他儿子听没听懂。
最后高世离抱了抱儿子,
接着,儿子懵懵懂懂地被人抱走了。他一瞬间很茫然,他不知道违背了老父亲的意愿给儿子灌输仇恨是对是错,但他觉得,首先你得活下去,才有资格言其他。
一间特质的审问室,在几个地方放置了几面玻璃,而刘公公李钦差等人就坐在审问室隔壁的密室中,通过那几面玻璃,看着审问室。
葛如沫他们先到,而后才有两个狱卒押着那死士进来。
三天两夜没睡,此时的死士已经被折磨得疲惫无比,按葛如沫之前吩咐的,没让他坐,而是扒了他的衣服,只给他留了一条裤衩,然后才让他坐在一字登上。
那死士任由他们折腾完后,扯开一个虚弱的笑,“你们这次请来刑讯的人挺厉害,是个高手。
李魏到了汝阴?是他想出来的主意吗?不,不是他,他做事循规蹈矩的,太死板,他没那么厉害的刑讯手段。一定还有别人,到底是谁?”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两百八十三章脚语审案
这个死士是个挺自信的人,和上次在公堂上一言不发的样子很不一样。
自信到自负?是觉得遇到了值得他正视的对手?
葛如沫问他,“你对李大人挺了解的,你和他打过交道?”
“你觉得是就是,觉得不是就不是。”说着,他眼皮都搭下来了。
不用葛如沫说,他旁边的狱卒就拿强灯来照他,不让他睡。
几十个小时没睡,他眼泪都掉下来了,眼睛湿润湿润的,“想出这样的刑讯法子的人真厉害,你们想问什么就问吧。”声音极度疲惫。
此人的性格和葛如沫想象中符,她也改变了策略,“那制造假药的窝点背后的人是高世离对吗?”
那死士打着哈欠,口齿不清地说道,“很明显不是吗?”
招了扫了,他招了,制造假药的团伙幕后之人果然是高家!在场中人都难掩兴奋,但现在不好立刻安排人去葺拿高家归案。
“你背后的主子是谁?”
在场中闻言的人包括李魏等均是一愣,这么快就直指中心,真的好吗?然后心都提到嗓子眼等他的回答。
那死士陡然清醒,死死盯着葛如沫说,“你死心吧,这你是问不出来的,即使我命不要,也不会背叛主子。”
葛如沫脸色不变,就不知道是你主子重要还是你的搭档兼兄弟的命重要,这话她没问出口,她怕她问了,他就一心求死了。
“那行,我就问一些问题,你只需要回答是或者不是,回答完了就让你休息怎么样?”
“你问。”那死士眼睛微微一亮,双手环臂。虽不知道她会问什么问题,但死士很自信他不会出卖主子!
仅一眼,葛如沫便知他升起了防备心。
“你今年是二十四岁吗?”看骨龄。
他挑眉,手指不自觉地捏了捏手臂,“是。”
“你是齐鲁人对吗?”看他颧骨眉骨脸版应该是属于那片地域的。
“是。”已经不意外了。但他将双手放在桌面上,自然握拳。
问出两个问题都猜中他的情况,他的防备心更重了。
“你父母不在了对吗?”父母健在的话,哪舍得让儿子被人训练成死士。
“是。”他打哈欠。
“你的主子是英国公齐瑞是吗?”
他眨眼,“不是。”手克制着没反应,但脚趾拱起,膝盖微微上抬。
“你之前是在京城对吗?”
“是。”
“你不是第一次来汝阴对吧?”
“不是。”
“你还没有成亲对吗?”
“是。”
“你的主子是沈国公对吗?”
眨眼,“是。”脚趾拱起。
“你还有个和兄弟一样的搭档对吗?”
“不是。”否认的声音略高,脚趾内扣,脚背拱起,睡意没了,整个人清醒了。
一个人在极度疲惫下,身体对大脑的反应有点慢,更多的是依靠本能反应。所以这些细节是非常具有参考价值的。
葛如沫想了一下自己刚才所问的问题,以及中途他的反应,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后,直接拆穿他,“你说谎,你应该有个很要好的搭档吧?你被捕时他顺利离开了是吗?你们是一组两人同时行动的吧?你和你的搭档感情很好,情同兄弟?他是个左撇子,身高比你矮两寸,对吗?你确信你的搭档会来救你?”
开始第一二个问题时,那死士还死撑着,到了后面,葛如沫问得越多,他这才撑不住了。
那死士红着眼喘着气问她,“你是怎么知道的?”
其他人也面面相觑,她究竟是从哪得知这么多的信息的。
“你的态度以及你的衣服告诉我的。”
“不可能!”那死士不信。
“你的态度告诉我,你们应该不是第一次跟李钦差打交道了。你,或者你的同伴有被成功搭救的经历。”
“其次,就是你的衣服,不合身,你们主子应该不会穷到连你们的衣服都供不起。那么就只有另一个可能。你被抓的时候没料到吧?当时你们应该在休息,然后你留下为他争取时间,他顺利逃跑了。你们应该是当时穿错了衣服,所以你的衣服不合你身,小了。你的搭档应该比你高两寸。而且看那衣服的袖口,从一开始我就注意到,你不管是抓痒还是伸手取物,下意识的都是用右手,你不是左撇子,但你刚才穿的衣服左边的袖品有磨损,而右边没有。”这些话一句接一句,都是葛如沫在脑中整理了他对问题的反应以及微表情后得出的推断。
“你什么身份?”那死士惊得睡意全无,他虽然也困,但这些情绪产生的代偿了。
“原来你就是那个刑讯高手?”这死士脑子不笨,一下子就想到了,“栽在你手里,我服,我只求你给我个痛快。”
他现在想死都死不了,被抓住的时候,第一时间就被卸了下巴,后面还搜了口腔,什么牙齿藏毒,都被搜了出来。后来葛如沫自由后,提出了新的刑讯方法,直接敲掉了他一些牙,让他连自杀都自杀不起。
这样的心理葛如沫之前就预料到了,这人将主子和搭档看得比自己的命还重要,如果将他们置于危险之中,还不如自己去死来得好受。
但他不知道的是,从刚才那一番对话里,他已经暴露了足够多的信息,能够辅助葛如沫做相关的判断了。
得到了想要的,葛如沫没再理会他,让狱卒将他押下去。
葛如沫露的这手,让李魏沉思,让刘明两眼放光,这个段子皇上和太后一定会喜欢的,他已经能瞧见无数的赏赐朝他蜂拥而来了。
张勇莫龙羞愧无比,他们没想到葛如沫一个外行,通过这些细节竟然能推敲出那么多东西。他们还是真正的刑讯行家,如今还远远不如人家表现得专业。
而王聿,则是深思,谢家子弟,果然是与众不同啊。葛如沫也没枉费谢大国手付出那么大的代价来救她。
“怎么样?”葛如沫问刘岁山。
在审问那死士之初,葛如沫就吩咐刘岁山记录下来他的身体对每一个问题的反应,有没有异常,哪里异常。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两百八十四章离开事宜
“他的脚对这三个问题有反应,这个这个这个——”刘岁山连圈出三个问题,那三个问题不出葛如沫所料,果然就是她猜的那三个‘你的主子是英国公齐瑞对吗?你的主子是沈国公是吗?你还有个和兄弟一样的搭档对吗?’。
“很显然,他在这三个问题上说谎了,最后一个问题已经被小葛大夫拆穿,第一个问题他回答不是,第二个问题回答是。”
葛如沫等人回想了一下,果然如此。
“第一个问题他反应激烈,脚趾拱起,膝盖微微上抬:后面脚部的反应更克制一些,且还眨眼,更放松。”
众人想了想,确实是这样。
“结果呢,是什么?”刘公公尖着嗓子问。
主谋是英国公,这还用问吗?刘公公真是笨。莫龙心中吐槽。
李魏在他旁边,微微一侧头,低声将结论告诉他,可把他惊着了,这可咋整,不管是沈国公还是英国公,他一个都惹不起啊,这事还得告诉梁总管。
不仅刘公公感觉为难,李魏也颇为头疼。这结果,不好往外公布啊,且不说这新型的考问方法不宜泄露,而是说这样的方法问出来的答案的真实度还有赖验证,最后就是齐国公手握抗北军,且征兵都在齐鲁一带,今天的刑讯结果实在不宜向外公布。
最终,李魏只能对外公布,严酷刑讯下,那死士招出了研制假药的团伙背后的幕后者是高世离,然后不堪重刑,在狱中身亡。
葛如沫对此没有异议。
民众虽然对官府没通报审案过程有些许不满,但自古以来,官府哪里从民愿的?不满着不满着都习惯了。只能兀自散发脑洞,大大臆淫其中的过程。有些不死心的,偷偷找到与案的人员,想打听其中的过程,但全部的人都被李魏叮咛过,不许往外透露祥情,而他们也知道其中的厉害,均闭紧了嘴巴。
稍晚,李魏立即派人前往高家将高世离缉拿归案。
可没多久,刘岁山一脸凝重地进来,向李魏禀报了高家老小除了高世离的儿子其余人全部服毒死亡的消息。
李魏咬牙说了句千防万防还是没防住。不过他心底下是狠狠地松了口气的。现在他们纵然从死士嘴里知道了高世离这条线的幕后指使是英国公,但英国公背后还有没有人,他不得而知。而且这样获取信息的手段方式让人闻所未闻,所得的信息并不能作为呈堂证供。真往下查,弄出来的结果搞不好会让皇上左右为难,而他也不一定能扛得住往下查的压力,倒不如就此打住。
就是委屈了葛如沫,他不知道葛如沫的后台怎么样,目前能看到的,就是和谢大国医府牵扯颇深,和白大国手的孙子茅阔交情也很好的样子。但这些不一定能与京中那些人抗衡。倒不如点到为止,以后再做计较。身份低微,有些委屈还是得受着的。
主谋已招,案子的主线已经理清了,李魏又重新审了和案子相关的人,除了万秀达因徇私枉法被革去官职,窦真拭母被判斩立决,其余的都是些小猫小狗,比如葛长平、金算子、沈秋娘等人。
重新审了葛长平沈秋娘两人,大势已去,高家登台,何一青自身难保,无人在后面指点迷津,她很快便招了。
原先何一青还咬牙帮高家顶着,但高家的人都死了,他也没那个必要了,就老实招了。
这些人每人都吃了二三十个板子,轻则扔进大牢时关了两三个月,重则被判了流放。
至于先前作证指证葛如沫售卖劣质药的几个证人也不好过,赵郡贤父子失踪,葛麻子避门不出,金算子最惨,几乎找不到任何一家店肯雇佣他,且一家子人惨遭无数语言攻击以及白眼,最终他妻子都受不了,变卖了家产,举家迁往别处居住,不料却在路途之中遭遇劫匪,人没事,只是损失了大半财物,告官也无门,一家子人只好凄惨回乡,守着之前的两亩薄田过日子。
葛长平的口供里,将葛无忧也牵扯进来了。消息传开,葛水生第一个顶不住,找他大哥二哥坦白了那晚发生的事。他大哥没想到,老父亲的死,他儿子葛无忧需要承担大部分的责任。因为涉及到卖假药弄出人命,葛无忧被衙役带走了,最终判了流放五年的刑。这个刑是略重的,因为葛长平也是被判了五年。这个结果是李魏听闻了葛无忧后面为了掩饰前面的罪行,不仅销毁了部分证据还将老父亲气死的事,而酌量加刑了。
后续的事情顺利得不可思议,不像之前,明明指向性都很明显了,还是定不了罪,让他们抓住一二丝的余地喘息。比如沈秋娘这样的,线索都指向她了,还可以摇摆不定,一问三不知。如果不是李魏来了,估计最终是不了了之的。
葛如沫感叹,势,真是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当你得势时,所有人都会成为你的助力,正所谓花花轿子众人抬,而当你失势的时候,大部分的人又会变成你的阻力,让你万分艰难。
在万秀达主审时,势不在她这边,即使她怎么据理力争,依然事倍功半。又比如金算子、赵郡贤等人,如果不是葛如沫失势,并笃定她翻不了身,他们会背叛吗?
而当他们大势已去,风水轮流转,李魏主审,势在她这边时,沈秋娘竟然倒豆子一样将事实的真相道出。甚至连寻常老百姓都愿意站出来指证何一青。
此事让葛如沫对势有了更清晰更真切的体悟,特别是失势之时,她警醒自已做事谋划需要考虑得更周全一些。
至此,葛如沫近来在准备离开的事宜了,首先是答谢先前在她入狱期间给予过她帮忙为她奔走效力过的人们。
葛如沫让葛祥荣葛彦明和阿南统计一下在她入狱期间都有哪家出了力。然后根据统计出来的数据,她让人采买了一批物资,布品粮油都有,然后托葛彦明几人每家都送了礼聊表谢意,甚至有些出力多的人家都得了一粒安宫牛黄丸作答谢。
大周医女行医记 第两百八十五章启程前序
要知道,现在的安宫牛黄丸一粒就炒到了六七十两银子。看到葛如沫出手如此阔绰,大家都要疯了。
葛如沫答谢的方式简单又粗暴,她就是要告诉人们,站她葛如沫这边的有肉吃,跟她葛如沫做对的嘛,呵呵。
收到谢礼的人家就跟过节似的,家里气氛好极了。
有开心的,自然就有不开心的。特别是有些个本来是想来帮忙的,但在自家老人的劝阻下没有来的,少不得埋怨自家老人几句。三六七房的人更是怨声载道,不住地埋怨自已房头的族老坑人,而受到埋怨最多的就是葛茂生一家了。
她手上的安宫牛黄丸暂时不打算抛售套现,目前还不知道皇家官家对这药有什么意见和看法,她暂时不想轻举妄动。
做完这些,她手上的银子没剩下几个了。
谢十一默默地看着。
当然,她这么做,有更深一层的用意所在。她在打造属于她葛如沫的招牌,不过河拆桥也好,知恩图报也罢,付出这点东西,让人们意识到,与她葛如沫为善,错不了。
她那些东西,即使全部折合成金钱,一分也不散出去,这些银子于她只不过是杯水车薪。
要知道,她要去的是京城,面见的是皇帝,真有什么事,这些银钱做盐都不咸,未必能起到什么作用。
她现在的做法,反而将这些银钱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
后来葛如沫得知了自已的身份,再回头来看自已的这场布置,也并未觉得可笑。而是赞美自已当初即使人微言轻,也未曾放弃努力,努力用脑子让自已过得平安顺遂,努力累积资本让自已变得更强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