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冉魏霸业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迷惘的小羊羔

    听到这话,石鉴吓了一跳道:“棘奴,照你这么说,那父王岂不是压根儿就没有立储的想法了”

    “这倒不是。”石闵摇了摇头道,“储君,乃是国之根本。大王现在虽然春秋鼎盛,但是难保有一天会殡天的。”

    石闵来自后世,对于这段历史知道一些。记忆中,在石宣之乱后,石虎立了不过十岁大的石世为太子,就是想着等石世长大成人了,自己应该嗝屁了。

    但是,让石虎万万没想到的是,自己撒手人寰得太快了,他这一死,便有奸臣拥立石世,控制朝中的大权,然后石遵伙同冉闵等人起兵,篡夺了皇位。

    “棘奴,那孤应该如何是好”

    “韬光养晦。”

    “具体的呢”

    “趁着国本未定,殿下需要做的,便是低调一些。眼下储君未立,势必会引起诸子夺嫡,而这便是大王最忌惮的事情,可想而知的,日后石斌、石遵、石祗等皇子一定会在朝中大肆拉帮结派,笼络人心的。但殿下千万不要干这种事情。当此乱世,只有兵马才是王道!”

    石鉴随即起身,心悦诚服地向石闵作揖道:“棘奴,请你教我。”

    “殿下,只有战功才会让大王对你另眼相看。我大赵国的四面,有晋、燕、代、仇池、成、凉六国,西北还有一个吐谷浑,能真正威胁到我赵国,让大王欲除之而后快的,是晋、燕二国,其次是凉国,诸如代、仇池、成三国和吐谷浑都不足为虑。”

    “然晋、燕势大,欲灭之非倾国之力不可。以我大赵国眼下的实力,短时间内国力无法恢复,所以攻灭晋燕,非一时之功。那么剩下的就是一个凉国。”

    “棘奴你是要孤请战,出征凉国”

    “是的。我将请求大王,让梁犊、麻秋随从殿下,出征凉国。”

    “可凉国不是那么好打的吧”

    凉国的确不好打,尤其是凉国还有一个名将谢艾!




第0154章 孝与悌
    石闵荣升魏公,又是大赵国的大将军,位高权重,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样的事情可喜可贺。

    但石闵显得很低调,不似那些获得了一点封赏,便沾沾自喜,呼朋唤友,在家中张灯结彩地饮宴的人。石闵在那一日的封赏之后,便在家中待了几日,他的大将军府是门庭若市,上至三公,下到在野的名士都带着名刺拜访他。

    对此,石闵倒是没有拒绝。

    他很想低调,但是实力不允许了。而且这个时候的他,不管怎么低调,他的言行举止都必将为石虎,以及列国的君臣各方势力所知。

    一连五日,石闵都在接待拜访的客人,朝堂上有点话语权的大臣都来过,除了石斌与他不对付之外,诸如石鉴、石祗、石遵等人都来拜访,乃至于蒲洪、姚弋仲这些地方诸侯都送来了贺礼,就算不亲自登门拜访,都要捎上一些贺礼,派自己的子侄和兄弟来跟石闵打好关系。

    又送走了一波客人,石闵倍感疲乏,此时已经到了用晚膳的时间,石闵的妻儿都纷纷落座。

    “嗯明儿呢”石闵没看见石明的身影,不由得向身边的董巧巧询问了一下。

    此时的石闵,有妻妾五人,儿女四个,正妻董巧巧,平妻石兰、崔莹,妾室独孤伽罗、黄月婵,黄月婵刚刚过门不久。此外,石闵还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长子石明四岁半,次子石智只有两岁,长女石丽华与少子石操则是刚满一周岁。

    “夫君,明儿还在书房里写字呢。妾身已经让人去叫明儿过来吃饭了。”

    闻言,石闵不由得眉头一皱道:“写字你教明儿读书识字了吗”

    说起来也惭愧,石闵常年征战在外,或者是经常待在军营里,吃住都与将士们一起,一年三百六十五天,石闵待在家里的不过五十天。

    不是石闵不关心不在乎自己的妻儿,而是诸事烦扰,实在脱不开身。

    董巧巧含笑道:“是呀。夫君,咱们的明儿打小就乖巧懂事,聪明伶俐,妾身专门给他请了一个先生。前不久先生还夸明儿早慧呢。”

    石闵摇摇头道:“现在就读书识字,还是为时过早了。我本来是打算明年,再请一个先生教明儿读书识字的。巧巧,你让明儿这么早就开始读书识字,并不是不可以,但一定要注意合理地安排时间,需要劳逸结合。死念书,死记硬背是没用的,更何况咱们的明儿还小,不要强迫他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啊。”

    “这些妾身晓得的。”

    过了没多久,小石明便迈着小碎步,昂着小脑袋,如风度翩翩的君子一般走了过来。这倒是让石闵诧异不已,要知道以往的小石明可是不失活泼的,他平日里走路,不说是横冲直撞的,但总是冒冒失失,一溜烟儿地跑来跑去的。

    “父亲大人。”小石明不知道从哪儿学来的,弓着身,便恭恭敬敬地石闵行了一礼,还是有模有样的。

    石闵随之招了招手:“明儿过来。”

    石明低眉顺眼地走了过去,石闵很亲切地把他抱在了怀里,让他坐着自己的腿部。

    “你手上拿的是什么”

    “是字帖。”

    “字帖是你写的字吗拿过来我看看。”

    接过了字帖,石闵便慢悠悠地看了起来。

    这个时代的字帖,其实就是简单的涂鸦,不会如后世的学生一般,还可以照葫芦画瓢,一撇一捺地写字出来。

    石闵瞧着字帖上的十二个字,不禁微微颔首,这十二个字,分别是仁、义、礼、智、信、忠、孝、悌、节、恕、勇、让。

    小石明读书识字已经有一段时日了,这字写得歪歪扭扭的,不过大致上还能看得出来,不过四五岁大的孩童,能写出这么一手字,已经妖孽得不行了。

    似石闵这么大的时候,还在掏鸟蛋呢!当然了,那是后世的石闵,今生的石闵四五岁大的时候,其实也被父亲石瞻逼着学习,不过不是学文,而是习武,一些简单的字当时的石闵是会写,也能识得的。

    石闵倍感兴趣地道:“明儿,这字帖上的十二个字,是你自己写的,还是先生让你写的。”

    “是先生给孩儿布置的。”

    “这样啊,那先生有没有告诉你其中的含义”

    小石明的手指点到了唇角上,歪着脑袋想了想,说道:“有。”

    “那你能理解其中的含义吗”

    “不能。”

    小石明摇摇头道:“不过父亲,孩儿知道孝、悌的含义。”

    “你说说看。说得好,父亲便奖励你一套新衣裳。”

    “我不要衣裳,衣裳够多了。父亲,孩儿要吃冰糖葫芦。”

    看着小石明一脸不依的模样,石闵不由得有些宠溺地刮了刮他的鼻尖,哭笑不得地道:“好好好。看你这样,糖葫芦吃多了可是会蛀牙的哦。”

    “说吧。孝、悌二者的含义为何”

    “嗯。父亲,孩儿先说‘孝’,孝的含义有三种,第一种是尊祖敬宗。施孝(尽孝)的方式主要是祭祀,在宗庙通过奉献供品祭祀祖先,尽孝的对象是死去的人!我们府中供奉着祖先的灵位,逢年过节的,父亲大人都不忘带着我们去祭拜祖父、曾祖父和高祖父,这就是‘孝’的一种。”

    “不错。”石闵微微颔首,表示赞同。

    “第二种‘孝’的方式,就是传宗接代。昨日先生跟孩儿讲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祖先是我辈的生命之所生,因此,崇拜祖先就是把祖先的生命延续下去,生生不息。”

    “还有呢”

    “这第三种‘孝’的方式,就是孝顺父母,孝敬父母。被生育的人一定要对生育自己的人有所亏欠,并且一定要顺从、孝顺、赡养生育自己的人,这是一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

    闻言,石闵笑着道:“很好。看来‘孝’之一道,你已经知道了不少。那么‘悌’又是何含义”

    “悌是怜爱的意思,作为兄长的哥哥爱护尚是幼小的弟弟,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哈哈!极好极好。”石闵拍了拍手道,“看来你都知道孝悌的含义。那么明儿,你可知道其余几个字的含义你的先生有没有教过你”

    “没有。”石明摇了摇头道,“先生只是着重地讲了孝悌二字,其它的只是一语带过,孩儿试图追问过,先生说,现在的我学好孝悌即可,多的,则是要等孩儿自己长大成人,经历多了就知道,先生就会教教我了。”

    石闵微微颔首道:“你的这个先生,倒真是一个不错的儒生,不仅知道因材施教,对你循循善诱,还教你这些道理,改日我一定要好好问候他。”

    听到这话,在一侧的董巧巧不由得捂嘴笑道:“倒不必这么麻烦。夫君,妾身给明儿请的先生不是别人,正是崔皓崔夫子。”

    “哈哈。原来是元亮,嗯,元亮此前当过私塾先生,教过许多学生,由他给明儿传道授业,我没什么好担心的。”

    “夫君,这日后,你的孩儿都让元亮先生教育可好”

    “这恐怕不行。”石闵淡淡的道,“元亮是一个有大才的人,怎可耽于师业巧巧,你便再找几个先生吧,最好是给明儿安排一个课程表,什么时间上课,什么时间自由活动,都要合理地安排好。我石闵的儿子,不能是一个书呆子。”



第0155章 查抄东宫
    “刘大人,让你久等了,真是罪过,罪过呀!”

    这一日,石闵与刘霸奉石虎之命,赶到原来的东宫,查抄逆贼石宣的财产。

    刘霸是中车府令,石虎的心腹,石闵又是石虎跟前的大红人,由他们二位查抄石宣的财产,这是再合适不过的事情了。

    刘霸见到石闵骑着赤马朱龙,带了一队衣甲鲜亮的亲兵赶来,顿时喜笑颜开,脸上好似开花了一般说道:“没有的事儿。大将军,杂家也是刚来的。”

    石闵现在是魏公、大将军,别人对他的称呼可以说“魏公殿下”、“大将军”。

    刘霸显然是大清早的就已经带人过来抄家的,这好多宫中的宿卫和身强力壮的内侍都在忙前忙后地搬东西了。

    与刘霸见礼之后,石闵便又跟他寒暄了一番,随后一同进入东宫。

    此番,石闵是查抄东宫的正使,副使是刘霸,故而石闵走在前头,身后跟着一队亲兵。

    忙活了一个上午,东宫大大小小的物件都被搬到了空地上,但还有许多值钱的东西,古玩字画,金银珠宝,首饰、玉器什么的还在搬运和查点。

    看着庭院里陈列的东西,有着许许多多价值连城的东西,石闵不由得感慨万千地道:“今日我可算是开了眼界了,就东宫里面的每一件物事,都足以一个普通人生活半辈子的了。”

    “就这些还是最次的呢。”

    刘霸笑吟吟地道:“就杂家适才看见的。大将军,这东宫里价值连城的宝贝可是数不胜数的,别的不说,那北海九龙璧、四羊方尊、铜奔马、随侯鼎等,可都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稀罕物件!还有商朝的冠冕,《尉缭子》的孤本,曹孟德的几首诗,几篇赋和檄文的手稿,还有秦汉以来,各个文人墨客的字画,东宫都收藏了不少。这些可都是稀罕的东西呀。”

    这个时代,古董还远没有后世的那么有价值,但是这些名人的书稿,上古时代流传下来的文物还是十分的有价值的。

    闻言,石闵不由得啧啧称奇道:“想那石宣,为王、为公、为太子不过十余年,敛财之甚,真是让人触目惊心啊。不知道他搜刮了多少的民脂民膏,又收受了多少贪官污吏的贿赂,这才能有这份家私呀!”

    “呵呵,大将军有所不知。过去石宣十分乐衷于敛财之事,抄没之事,每当朝廷要查抄哪个大臣的府邸的时候,石宣总是第一个站出来的。似当年的石邃谋逆,被诛杀之后,便是石宣去查抄的,据说他当时上缴国库的石邃之家资,不过十之二三,由此可见石宣此獠贪墨之甚!”

    不过今天风水轮流转,轮到他石宣被别人抄没家产了!石闵在心中暗自腹诽着,不胜唏嘘。

    “嗯,除了这些,还有别的吗”

    刘霸回答道:“还有许多东西,尚在统计和估值。大将军,忙活了一个上午,想必您也累了吧不如咱们去后院用午膳怎样”

    “走。”

    石闵与刘霸一同前往后院,在经过一道拱门的时候,石闵忽然看见,有十几个宿卫正在那里砍伐树木,打捞池塘里的锦鳞,更有甚者,连屏风都不放过,直接搬到了前院。

    “刘大人,他们这是做甚”石闵感到很古怪,按理说,他们是来抄家的,只是查抄石宣的家产而已,没必要连这些家具和活物都弄走吧

    这是搬家

    刘霸笑着回答道:“大将军有所不知,大王已经下诏,要拆了这座东宫,改为猪圈。”

    “何以至此”

    “大王认为此东宫乃是不祥的建筑。石邃、石宣为太子,都曾入主此东宫,先后谋逆,说明此地有不祥之气,所以为了镇压此气,大王决定拆了这东宫,改建为猪圈。这偌大的东宫,富丽堂皇的,值钱的东西可不少,一把火烧了不是很可惜吗所以我这才让人把能搬走的东西都搬走,值钱的物事都不要留下。”

    “你倒是有心了。”

    忽而,石闵又听见了一阵嘈杂的声音,自拱门的另一侧响起。

    疑惑之下,石闵走了过去,只见在一片空地上,莺莺燕燕,环肥燕瘦的几百个年轻的女子被一队宿卫控制起来。这些被控制的人里,哭哭啼啼的可不少,而且大多都是衣衫凌乱,脸色惨白的模样,显然已经被糟蹋过了。

    “她们这是”

    “大将军,这是原来东宫的婢女。”

    石宣之乱,被株连的人很多,当时的石虎,在将石宣残忍地杀害之后,又把他的妻、子九人杀死,又把石宣的卫士、宦官等数百人车裂,将尸体投进漳河。

    而原本的东宫的婢女,这些都是可怜的女子,好多人已经趁乱逃了出去,只剩下这些无依无靠的婢女,来不及逃出去的婢女。

    “她们会有什么下场”石闵多嘴问了一句。

    “她们会被卖到教坊司里,充当官妓。”

    当官妓那可是千人骑万人胯的下场,估摸着几年过去,没几个人能活下来的。

    石闵摇摇头道:“刘霸大人,我能买下她们吗正好,我的大将军府正在扩建,府上人手不够。”

    “这个自然是没问题的。大将军只要跟教坊司的人打一声招呼就好了。”

    吃过了午餐,石闵又与刘霸一同巡视,不知不觉中,便来到了东宫的一片校场上。
1...5253545556...28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