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道姑翾楚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大唐长公主

    年复说:“我去,那就是说,我这人德行不好,祖师看不上我呗!”

    1秒记住爱尚:






第五百三十一章:救别人等于救自己
    


    年复说:“你说说,也可能是缘分的问题吧,我都来了这么久,认识楚楚比你还早,你说你就被吕洞宾收为徒弟了,我却在这里傻傻的一个人,还在这里巴望着,能被哪位神仙看上呢!”

    萧天枢说:“呵呵,年兄这是何苦呢?现在吕祖看不上你,哦!不是,吕祖根本没看见你呢!也说不定,如果看见了,也不见得就看不上你。再说了就算是吕祖不收徒,可是也许还有其他神仙能看见你呢……”

    年复说:“别的,其他神仙?到底是谁?我这辈子还能有其他神仙看上么……”

    想想也是机会渺茫呀!也不知道自己祖上得罪了哪个狐仙,到现在居然都被弄的家破人亡,面目全非,一代更不如一代了,一代更比一代短命,你说一个人连命都没有,还有什么机会去得到神仙师父的指点呢!

    萧天枢笑道:‘‘当然有菊花被看上,就不要再胡思乱想了,这些东西只看机缘,现在还没有来,但是时候不到,时机一到,怎么都好说,《道德经》中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老子讲天道,讲自然,其目的,无非是让人师法自然,学习圣人纯真的心灵和厚重珍贵的人格。”

    年复说:“你说,我是不是做人没有你人品好呢?你平时都怎么处事的,有没有什么规矩教训?还是说你师父教你什么家训还是祖训的,给我讲讲,我也学习学习……”

    萧天枢笑道:“这个师父,也没教什么,不过有教道德经,师父常说,为人处事,唯有厚道,方能持久。做一个厚道的老实人,就一定能受到上天的眷顾。”

    年复说:“那到底是什么,老实人要怎么做呢?”

    萧天枢说:“一、人格厚重,立身之本

    老子云:大丈夫处其厚,不拘其薄,处其实,不拘其华。

    我们的老祖宗讲“忠恕之道”讲“天道”,都是想教我们如何为人。君子以敦厚立身,不居于浅薄,朴实纯真,不居于浮华。如果想要积累人格的厚度,那就要真诚善良,务实淳朴。不因小事计较,不在大是大非上糊涂,先人后己为人着想。”

    年复说:“这样听起来,太过老实,是不是容易被人欺负呢?有没有这方面的例子,过的都怎么样呢?”

    萧天枢说:“唐代判官任迪简在赴宴时迟到,按规矩罚酒。侍卫一时疏忽,竟然把醋壶当成了酒壶呈上。结果任迪简喝了一口,酸不可耐,正要提醒。忽然想到,此时点破,侍卫难逃杀身之祸。于是乎,任迪简咬紧牙关,硬是一饮而尽。相传当时是“吐血而归”。此事传出,满城轰动。人人都为任迪简的人品赞叹不已。这种厚道,是大丈夫的x怀,是气度与担当。厚道,是一种心量,更是一种襟怀。它摒弃了世俗的斤斤计较,释放着容纳百川的巨大力量。”

    年复说:“哎!果然是赚了个赔钱的名声……”

    萧天枢心想,这年复,这也不是很了解,而且跟他没有多相处,也不知道他心里是怎么想的,没想到自己是瞎猫撞死耗子,跟他说了几句,他觉得心里暴打不平,想事情还挺极端嘛,告诉这个样子还真是要跟他好好扯扯么……

    萧天枢说:“第二、与人为善,立命之基,老子云:物或损之而溢,或溢之而损。老子认为,物极必反,器满则倾。不能做超过限度的事,不要误以为为他人付出会损失自己。在我们做力所能及的事成全他人时,自己的获得是无量的。但行好事,莫问前程,我们所做的,其实也在成全着自己。一位农夫在干活时发现了一个在沼泽中挣扎呼救的小男孩。于是跑过去,救起了他。”

    年复笑道:“这个听起来不错,怎么样了?”

    萧天枢说:“男孩的父亲是一位富商。为报农夫救子之恩,他出钱让农夫的儿子上了当地最好的医学学校。几十年后,农夫的儿子学有所成,他发现了治疗结核病的青霉素。而富商的儿子,在一场大病中,因为这种青霉素幸而得救。那位青霉素的发现者是著名医学家弗莱明,而得救的富商的儿子,就是英国首相丘吉尔。人生是一个奇妙的轮回,我们帮助别人,也会以不同的形式受到他人善意的馈赠。与人为善,是每个人做人的基本准则,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像古圣先贤所期望的那样,恬淡安详。”

    年复说:“呀!居然这么有福分……”

    萧天枢说:“这不是上天赐的福分,这是他们自己积攒的福分,等于干好事,最后救了自己一命,或者说救了自己儿子一命……”

    年复笑道:“说的也对……”

    萧天枢说:“第三、谦虚厚道,成功之源,老子云: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一个人的实力不是夸夸其谈的口才,而是使人心服口服的实力。一个令人尊敬的人往往是既有才能,有谦虚谨慎受人欢迎的人。春秋时期,卫国人孔圉,谦虚好学,勤奋踏实。他死后,卫国的国君赐给他一个“文”的称号人们就尊称他为“孔文子”。孔子有个学生叫子贡,也是卫国人。他认为孔圉不像人们所说的那样,称他为“孔文子”评价过高了。他觉得不能理解,就去向孔子请教。子贡说:“孔文子有什么了不起,凭什么要赐给他‘文’的称号”孔子回答说:“孔圉聪明好学,勇于向地位和学识不如自己的人虚心请教。而不会感到丢脸,所以要赐给他‘文’的称号。”子贡听孔子这样一说,顿时感到心悦诚服。古往今来,在为人处事中,忠厚老实一直是不变的信条。忠厚为人,终究会受到上天的眷顾;忠厚处事,一定会赢得他人的认可和尊重。如果你身边有厚道之友,请格外珍惜。”

    年复笑道:“哈哈哈,我身边好朋友,像你和楚楚,都是好人,我知道珍惜,你的目的也达到了,我被教育了,哈哈哈……”

    





第五百三十二章:宅经
    


    年复说:“诶,我突然觉得你说我们家,这个英年早逝的情况,是不是跟风水有关呢?”

    萧天枢说:“你不是说,你们家这情况和太祖爷爷招惹了狐仙有关系么?狐仙为了报复你太祖爷爷的诅咒这个我还信,至于风水我不信……”

    萧天枢心想,不是听翾楚说这年复还给人看阴宅风水,埋葬迁坟呢!怎么就连他也看不出风水问题来么?所以说这个推理不通呀!如何采信。

    再说了,太祖爷爷当年治了狐仙鬼魅多的去了,得罪哪个狐狸精谁知道呢!说不定狐仙还活着,年复家里,太祖爷爷一死,到年复这里都好多代了!这个诅咒它没消失呀!

    年复说:“为什么你不信风水有问题呢?”

    萧天枢说:“因为你本来会看风水,怎么不知道自己家的祖坟,埋得好不好呢!”

    年复说:“祖坟还行,问题是阴宅和阳宅还是有不同的,阳宅又是我的弱项,谁知道这其中有没有什么差错呢!”

    萧天枢说:“这样的话,你可以看看《道藏》中收录有如《宅经》这样的风水著作,道教丛书中也有关于风水师“相地”的记载,而许多道士同时也是民间的风水师。正因为风水文化与道教文化之间有诸多联系,道教建筑除了深受道教文化的影响外,还包含了大量的风水理念和原则。风水理念和原则在道教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中始终都影响着道教建筑。东汉末年道教成立之初,便有“治”的修道场所的设立,三国时期有“二十四治”、“二十八治”的空间概念,道教早期的“治”已经有了风水文化的蕴涵。如《云笈七签》中收录有“二十四治”的首治“阳平治”的资料“,治在昌郡彭洲九陇县,去成都一百八十里,道由罗江水两岐山入水路四十里。治道东有龙把守,神水二柏生其上西南有泉,决水东归”。”

    年复说:“快说说,我只是跟爷爷学了选阴宅,却没看书过……”

    萧天枢说:“在书中,作者记载了治所的路、门、泉、交通、方位等事项,这些关于治所山川形势、水流、方位等地理环境的描述也正是风水文化所看重的。资料中关于道教早期治所地理形势的提示性描述,说明在道教初创时期设立修道场所的时候,不仅考虑到了道士、香客和游客的出行方便、基本生活需要以及有利于传道布教等因素,而且自觉不自觉地运用了风水文化中的“系统性原则”。所谓“系统性原则,即综合考虑地处中心、交通便利、地域、、资源、地质条件等客观环境因素”。”

    年复说:“那我有空看看,听起来很全面,还说了道观,道教建筑是道教文化的深刻反映,是道教思想和信仰体系的生动体现,其建筑设计深受道教文化的影响不仅如此,道教建筑自道教成立以来就受到风水文化的影响,在诸多方面都打上了风水文化的烙印。加强对道教建筑和风水文化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全方位、多层次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也可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萧天枢说:“其实我想让你先修道,修真者,借假修真也。借此四大假合之肉身,修成吾金刚不坏之真身。古今天下,没有不死的肉身,只有永恒的法身。所谓:本来真性号金丹,四大为炉炼作团。**者,四大假合矣,虽曰父母恩赐,然父精母血本为凡俗之物,数十年后焉能不坏?何为四大?地、水、风、火,是也。地构成骨胳肌肉和脏腑,水构成身中之血液,风构成呼吸系统,火则构成身中之恒常体温。修真又分现实修真及小说修真。小说修真的名词和境界不具备任何可行性,仅为小说家言,供人娱乐。”

    年复说:“对呀,很多人还把小说中的功法当真来练呢,我小时候就有干过这种事……”

    萧天枢笑道:“哈哈哈,你是不是想学电影里的武功了?”

    年复笑道:“就是这样,呵呵……”

    萧天枢说:“那我们也算是知己,我教你炼丹,通过烧炼金丹,服食来达到长生的外丹术已逐渐没落。现修真界主要以金丹大道的内丹学,即丹道为主流,讲究修炼神气。老子道德经曾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丹道即三返二、二返一、一合于道。其名词为炼气化神、炼神还虚(后又增添炼虚合道、虚空粉碎一说)即精气神的返还过程。又因人精气不足,又创出补足精气的练精化气,使人从后天补亏达到先天,以便开始修炼。唐末五代以来,以内丹说理解《参同契》的流派逐步压倒外丹派,成为仙学的主流。著名内丹学家钟离权、吕洞宾、崔希范、陈朴、陈抟、施肩吾、刘玄英、张伯端等以内丹仙学度人,奉《周易参同契》为丹经之祖,《参同契》作为仙家修炼秘典的价值被社会所公认。当时内丹仙学已发展到炉火纯青的境界,开始形成一些各具特色的门派。这些内丹门派皆远溯黄帝、彭祖、王乔、赤松,依托老子。”

    年复说:“好啊好啊,巴不得教我呢……”

    萧天枢说:“一派自称传自关尹子(唐代封文始真人),故称文始派。另一派自称传自东华紫府少阳帝君王玄甫(汉代人),故称少阳派。文始派以虚无为本,以养性为宗,法本《老子》、《庄子》、《文始真经》,属最上一乘虚无大道,虚极静笃,大彻大悟,盗天地虚无之真机,顿超直入,齐是非,同人我,进入无天无地的混沌境界,修性而兼修命。少阳派主张性命双修炼养阴阳,以有为法而至于无为法,分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诸步骤,次第分明,门派繁衍甚广。自唐末五代以来,少阳派有钟离权、吕洞宾、陈抟、麻衣道者、火龙真人、刘操、张伯端等大开法门,历经宋、金、元、明、清几个朝代,逐渐形成南宗、北宗、中派、东派、西派、青城派、伍柳派等门派。因而内丹仙学中有以文始派最高,以少阳派最大的说法。另有元、明间张三丰真人,综合了文始派和少阳派之所长,创三丰派(又称隐仙派),既不执于有为,又不执于无为,于阴阳栽接中创一清净法门,兼具南宗和北宗的特点。

    





第三百三十三章:丹书符
    


    年复说:“听起来门派挺多呢!”

    萧天枢说:“这些众多的门派,从功法上讲,略分三类,其一是阴阳双修的栽接法门,其二是清净孤修的静坐法门,其三是阴阳栽接派和清净孤修派的结合体。根据门派不同,所持论调各不相同,每个人的情况又不同,功法亦千变万化。世俗修真门派以东派、西派、南派、北派、中派]划分,隐世门派为古仙派。(古仙亦有分别,此处不便多述)简而言之,修真方法无人引路不可私自修习,否则后患无穷,如今慕仙之士也要防止上当受骗。”

    年复笑道:“呵呵,很多人都喜欢道教,你说我们哥几个是不是有机会,要好好传播一下,我们道教呢?”

    萧天枢说:“这是我们的责任,必然要做的事情……”

    年复说:“道教符箓文化起源于人类早期对自然神力的崇拜,并在古代虫书、篆书的启发下,摹写云气鸟兽等自然物,用特有的符号和图文方式记载在某种特定的物品和材料上,逐渐形成了符箓系统庞大而复杂的符图和文字。其内容不但代表了天神的意志、旨令,而且赋予了人们众多的希望、祈祷和崇拜。古代有度朔山桃树驱鬼避害的传说,东海度朔山有大桃树,其下有神荼、郁垒二神,能祛病辟百鬼。所以古人以桃木制成两块木板,左右各绘上“神荼”和“郁垒”的像,称为“桃符”,这是最早的书符作箓。

    萧天枢说:“符箓术起源于巫觋,始见于东汉。《后汉书·方术传》载:“河南有麹圣卿,善为丹书符,劾厌杀鬼神而使命之。“又记:费长房向卖药翁(被称为壶公)学道,卖药翁“为作一符,曰:’以此主地上鬼神。’……遂能医疗众病,鞭笞百鬼,及驱使社公“。“后失其符,为众鬼所杀。“

    年复说:“这符箓又是有什么根源呢?”

    萧天枢说:“道教在长期传习符箓术的过程中,创造了纷繁的符箓道法,造作了众多的符书。所创符箓难以数计符箓样式千奇百怪。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四类:复文。多数由二个以上小字组合而成,少数由多道横竖曲扭的笔画组合成形。主要见于《太平经》。云篆。据说是天神显现的天书,实即模仿天空云气变幻形状或古篆籀体而造作的符箓。主要见于《灵宝无量度人上品妙经》。灵符、宝符。由更为繁复的圈点线条构成的图形。符图。由天神形象与符文结为一体的符箓。这类符箓也很多,在古墓葬发掘中,亦曾发现过这类符箓。符箓法派源流--符箓术导源于巫觋。《后汉书》载:麹圣卿“善为丹书符。“《后汉书·方术传》记费长房向卖药翁壶公学道,壶公“为作一符,……遂能医疗众病。“《云笈七签》卷七《符字》说:“以道之精气,布之简墨,会物之精气。“某些道士、炼气士书符时运气于符上,以之治病,可能产生一定疗效。道书谓:“符无正形,以气而灵。“

    年复说:“以气而灵……”

    萧天枢说:“符箓术是道教正一道的主要修习方术。宋元时符箓三宗(所谓“三山符箓“)为茅山上清派、阁皂山灵宝派、龙虎山天师道。咒与祝、诅,在道书中通用,是与神灵取得联系的语言,大抵承继古巫祝之术而来。同符一样,咒也是感召神灵,以达到所祈求之目的的法术。符箓,又称“神符”、“符字”、“墨符”、“丹书”等,是一种用朱或墨画于黄色纸、帛上或木板上的特殊符号,形似篆书,难以辨认,给人神秘莫测之感。《玄门大义》解释说:神符起“即龙章凤篆之文,灵迹符书之字是也。”道教声称,这种符号文字,是仿天上“三元五德八会”之炁,自然结成的“天书云炁”而产生的。”

    年复说:“你平时怎么画符的?”

    萧天枢说:“符箓的程序及画法--符是沟通人与神的秘密法宝,所以不是随便可以乱画的,故有所谓“画符不知窍,反惹鬼神笑画符若知窍,惊得鬼神叫“的说法。画符的方法成百上千,有的要掐诀存想神灵随笔而来,有的要步罡踏斗,念动咒语……就是在铺纸研墨、运笔等方面都十分考究,其程序之复杂,方法之繁琐,足令善男信女们头晕目眩。中国古代修道者认为,符咒作为山、医、卜、命、相五术的根本,是修道者与上天(灵界)对话的媒介和渠道,通过这一渠道,可以让九天神煞为我所用,役神驱鬼以达到祈福禳灾、祛病救人的目的。符咒是由“符头“,“主事神佛“,“符腹“,“符脚“,“符胆“等五要素所组成。若以符令引喻为人的话,符头好比一个人的头主事神佛就好比一个人的思想和心脏符腹就好比一个腹部的肠胃,是我们书明符咒作用之地方符脚就好比一个人的脚符胆就好比一个人的肝胆,一个符令若没有符胆就好像门没有锁一样,坏人都可随便进入。因此,符胆对符令而言有深足轻重之地位。符头一、自古以来,符咒派别不少,但各拜其祖师,有所不同,就因为如此其符头的暗号也有所不同。如许多符图上常见的“三勾“就是代表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或三界公(城隍,土地,祖师)的记号。三勾在整个符上代表三清,在敕令及神名之下者代表三界公。下笔书此“三勾“时应暗念咒语:“一笔天下动二笔祖师剑三笔凶神恶煞去千里外。“一笔一句须恰到好处,就是所谓“踏符头“。“符头“也有敕令,雷令……等等作为符头,其种类繁多,因教派不同有所差异,一般请神,调兵遣将,多书以“敕令“为符头。如无“三勾“三清符号时,必须咒曰:“天圆地方,律令九章,吾今下笔,万鬼伏藏。“即可。”
1...128129130131132...2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