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道姑翾楚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大唐长公主

    一开始的仙乐飘飘,还有仙子仙女接引,难道都是自己吃了千年人参之后,飞升天界,幻想着自己已经成仙得道了

    呃!没想到自己修行才多久呀,就生出这种不要脸的幻境来。

    翾楚惊异道“师父,莫非我刚才发现的看见的都是假的,师父也是假的,师爷也是假的,你们教我的道法也是假的,就连这芭蕉扇也是假的吗”

    吕洞宾笑道“哈哈哈,你这丫头,我会胡思乱想,这会了想什么呢你觉得你师父和师爷,是有人可以冒充的了的吗一切都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又何必太在意许多呢!”

    翾楚被师父,这话说的更慢了,这到底是真还是假呀,弄了半天自己总不可能是在这里幻想着听课吧

    钟离权笑道“世人开口说神仙,眼见何人上九天不是仙家尽虚妄,从来难得道心坚。”

    翾楚说“呃,师爷这话,说的确实是这样,可是你们到底是真是假”

    钟离权笑道“真假很重要吗”

    翾楚说“当然重要了,当然是假的,跟我说了半天,也不教我一些功夫,岂不是亏的慌……”

    钟离权笑道“哈哈哈,丫头太没耐心,你可知道张道陵天师,怎么试炼徒弟的”

    翾楚“就那个创造正一道,五斗米道的张天师”

    钟离权笑道“正是……”

    翾楚说“那他怎么试徒弟的”

    钟离权“张天师七试赵升,第一试辱骂不去……”

    翾楚“呃,学徒,你骂人吧,这也有点太霸道了,哪个学徒都被他辱骂了,像我这么脸皮薄的,岂不是都受不了了跑了,这不是断人学道之路”

    吕洞宾笑道“呵呵,只可惜你不是张道陵的徒弟……”

    翾楚哼声道“哼!有这么好的师傅放在眼边子不去投靠,我才不屑于跟他学……”

    钟离权笑道“张道陵真人法力广大,但徒弟中只有王长一人,私得其传。其余弟子纷纷议论,尽疑真人偏向,有吝法之心。真人曰“尔辈俗气未除,安能遗世明年正月七日午时,有一人从东方来,方面短身,貂裘锦袄,此乃真正道中之人,不弱于王长也。”

    翾楚说“这是预言要是来了,说明这徒弟也是早安排好的,还用试验吗”

    吕洞宾笑道“到来年正月初七日,当正午,真人对王长说“你的师弟来了,可使人如此如此。”私下教他如何折磨欺辱来人。王长私下对诸弟子曰“吾师将传法于此人,若来时,切莫与他通信;更加辱骂,不容他入门,这样他就会自动离开了。”诸弟子相顾,觉得是个好办法。那人到门,自称姓赵,名升,吴郡人氏,慕真人道法高妙,特来拜谒。诸弟子回言“吾师出游去了,不敢擅留。”赵升拱立伺候,众人四散走开了。到晚,闭门不纳。赵升只好露宿于门外。”

    第二天,大家开门看时,赵升依前拱立,求见师长。大家劝说“我们师父很小气的,我们服侍他数十年,都没有丝毫秘诀传授,想你来了又能怎样呢”赵回复说“传与不传,惟凭师长。但可怜我远踄而来,只愿一见,以慰平生仰慕耳。”诸弟子又说“你如果硬要见,那也由你,只师父确实不在此。我们哪里知道他何日还山你就别再痴等了,有误前程。”赵升说“我来这里,确实出于积诚。如果真人十日不归,愿等十日;百日不来,愿等百日。”

    钟离权笑道“众人见赵升连住几天,并不转身,愈加厌恶。渐渐出言侮慢,以后竟把作乞儿看待,恶言辱骂。赵升愈加和悦,全然不计较。每日,只于午前往村中买一餐,吃完便来门前伺候。晚上,众人不容进门,就只好在阶前露宿,如此四十余日。诸弟子私下议论说“虽然赶他不去,好在却瞒过师父,现在还不知道这回事呢。”只见真人在法堂鸣钟集众,说“赵家弟子到此四十余日,受辱已足了,今日可召入相见。”众弟子大惊,才晓得师父有前知之灵也。王长受师命,去唤赵升进见。赵升一见真人,涕泣交下,叩头求为弟子。真人已知他真心求道,再欲试之。过了数日,差往田舍中,看守黍苗。”

    翾楚说“这就是辱骂吗我还以为是师父亲自骂呢!没事既然同门,师兄弟们骂,也无所谓,反正不是说阎王好说话,小鬼难缠嘛!”

    吕洞宾笑道“呵呵,你倒是懂得多……”

    钟离权笑道“第二试美色不动心,赵奉命来到田边,只有小小茅屋一间。一天夜里,赵升独坐茅屋中,只见一女子,美貌非常,走进屋来,说道“妾乃西村农家之女,随伴出来玩月,迷路至此。两足走得疼痛,寸步难移,你就可怜我一下,让我在这里留宿一夜吧,”

    赵升正待推阻,那女子直接往他床铺上,倒身睡下,只称脚痛。赵升以为她是真的如此,没办法,只好让她睡了。自己另铺些乱草,和衣倒地,就这样睡了一夜,第二天,那女子又说脚痛,故意不肯行走,撒娇要茶要饭。赵升只得照顾她。到晚上,她先自ty上铺,引诱赵升与她一起上床。赵升心如铁石,干脆连茅屋也不进了,只在田边露坐到晓。至第四日,那女子已不见了,只见土墙上,题诗四句,道是“美色人皆好,如君铁石心。少年不作乐,辜负好光阴。”赵看罢,大笑道“少年作乐,能有几时”便脱下鞋底,将字迹挞没了。

    翾楚笑道“这也没什么,人家本来就是预言来的学徒,肯定有特殊才能人品……”

    钟离权笑道“第三试见金不取

    ,赵奉真人之命,担了樵斧,去山后砍柴。偶然砍倒一株枯松,松根迸起。赵升将双手拔起松根,看时,下面显出黄灿灿的一窖金子。忽听得空中有人云“天赐赵升。”




第六百九十一章:贪财至此
    翾楚说“我去,一箱金子,又说是天赐给他的,不拿白不拿呀!社会要不拿的话,我觉得他是傻子吧,还学什么呀,学什么都是傻子,他哪有钱全部点开的,再说了又不偷不抢,就是挖出来的,就是天赐给他的,又有什么不可以拿的呢”

    吕洞宾笑道“哎!吾徒儿爱财贪心,实在难以教化,到现在还是一心这么贪财!”

    翾楚不服道“呃,师父,像你这么说,这天上白掉的金子也不捡,难道不是傻子吗你还嫌我去整了我要不想的话怎么生存呀,吃喝都是问题,我就不信他还不捡着金子了,那这赵升最后他怎么样了”

    吕洞宾笑道“赵升想道“我出家之人,要这黄金何用况且无功,岂可贪天之赐”便将山土掩覆。收拾了柴担而去。”

    翾楚惊异不已“呃,真是个人才,佩服……”

    钟离权笑道“第四试见虎不惧

    赵在山中砍柴,觉得身子困倦,少憩片时。忽然山凹里跳出三只老虎。赵升安坐不动,那三只虎攒着赵升,咬他的衣服,只不伤身。赵升全然不惧,对虎说道“我赵升生平不作昧心之事,今弃家入道,不远千里,来寻明师,求长生不死之路。若前世欠你宿债,今生就应该被你们啖嚼,不敢畏避;如其不然,便可速去,休在这里恼人。”三虎闻言,皆低头而去。赵升说“此必山神遣来试我者。死生有命,吾何惧哉!”当日担柴而归,也不对同辈说知见金、逢虎之事。”

    翾楚拍手笑道“这是神话……”

    吕洞宾笑道“第五试偿绢不吝、被诬不辩,真人分付赵升往市上买绢十匹。赵升买了以后,取绢回山。行至中途,忽闻背后有人叫喊云“劫绢贼慢走!”赵升回头看时,乃是卖绢主人,飞奔而来,一把扯住赵升,说道“你买绢的钱一点都不给我,把绢赶快还我,万事全休!”

    赵升也不争辨,但念“此绢乃吾师要用的物品,如果还了他,如何回覆师父”便脱下貂裘与他,以抵绢价。卖绢主人嫌太少,又脱锦袄与之,卖绢主人方才离去。赵升持绢献上真人。

    真人问道“你身上衣服,何处去了”赵回复道“偶然病热,不曾穿得。”真人叹道“不吝己财,不谈人过,真难及也。”

    翾楚说“第四呢还能有啥可以试验的”

    吕洞宾笑道“第六试存心济物,赵升和同辈地田间收谷,忽见路旁一人,叩头讨饭,衣裳破烂,两脚皆烂,不能行走。同辈人人掩鼻,叱喝他去。赵升心中独怀不忍,乃扶他坐于茅屋之内,问他的疾苦。将自己饭食,省着点给他吃。又烧下一桶热水,替他洗涤臭秽。赵升解开布袍,卸下里衣一件,给他遮寒。夜间又担心他一个人寂寞,亲自作伴。日间节省自己的饭食养他,自己常常半饥地过了;夜间用心照管。如此十余日,全无倦怠。那人疮患将息渐好,忽然不辞而去。赵升也无怨心。后人有诗赞曰逢人患难要施仁,望报之时亦小人。不吝施仁不望报,分明天地布阳春。”

    钟离权笑道“第七试舍命从师真人一日会集诸弟子,同登天柱峰绝顶。真人让众弟子于峰头往下看,有一桃树,傍生石壁,下临不测深渊。那桃树上结下许多桃子,红得可爱。真人对大家说“有人能摘取到桃子,我就告诉他修道秘诀。”

    那时诸弟子除了王长、赵升外,全部站在悬崖边上汗流浃背,连脚头也站不定。只有赵升一人,挺然而出,看准了桃树之处,往下便跳。这一跳刚好跨于桃树之上,将桃子任意采摘。遥望石壁无从爬上,乃以所摘桃子,向上掷去。真人用手一一接之。真人接完桃子,自吃了一颗,王长吃了一颗,把一颗留与赵升,恰好余下二百三十四颗。分派诸弟子,每人一颗,不多不少。

    真人问“诸弟子中那个有本事,引导赵升上来”诸弟子面面相觑。真人自临岩上,伸出一臂,接引赵升。那臂膊忽长二三丈,直到赵升身边。赵升随臂而上,众弟子莫不大惊。真人笑着说“吾今天也想跳下去看看,看能不能摘个大桃。”众弟子都劝说不要去。只有王长、赵升,默然无言。真人不听从众人之劝,跳了下去。

    众人急去看下面的桃树上,不见真人踪迹;再看着下面,茫茫无底,又无道路可通。眼见得真人坠于深谷,不知死活存亡。赵对王长说道“师父,就好像我们的父亲。现在师父跳下悬崖,生死不知,我怎么能心安不如一同跳下去,看看师父的下落。”于是两人各奋身投下,刚落在真人之前。只见真人端坐于磐石之上,见他们坠下,大笑曰“吾料定汝二人必来也。”于是传以大道秘诀。

    钟离权笑道“至期,群仙仪从毕至,天乐拥导,真人与王长、赵升在鹤鸣山中,白日升天。真法难求,贵有诚心。”

    吕洞宾笑道“修行是很难的事。法财侣地都要具备,这需要很大的福报。这其中,“法”是最难求的。真法难遇,难闻,难求,需要莫大的机缘。所谓“饶君聪敏过颜闵,不遇明师莫强猜”。但又说,法虽然难求,但只要有诚心,坚定不移,就还是有机会求到的。可现在很多人都标榜自己如何有诚心,一个个嘴里说得舌灿莲花,却无丝毫行动。”

    翾楚说“其实,有时候看别人怎么说话,就能知道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就能了解他们的内心。所有来求法的人,没有不经历磨难的。诚心用什么来表达难道就是靠几句轻飘飘的话这种所谓的“诚心”,经不起随便一试。”

    诚意是默默用自己的行为表达出来的。希望求法的人能放下我执,老老实实求法。只有这样,也许还有可为,否则,纵然终生追求,也只是浪费自己的时间,依旧和大道无缘。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古人求道之诚心、对师父之正信和得道之不容易。



第六百九十二章:长生成仙
    翾楚说“既然我这只是师父和师爷对我修仙的试炼,那么我到底是怎么能够飞升成仙的呢”

    若是自己出现的都是幻境,那自己大海飘浮在半空中,坐也不是站也不是,还按不下云头呢!难道也有假不可能吧

    吕洞宾和钟离权,什么都没说,就是相视一笑。

    翾楚说“呃,师父,师爷你们笑什么”

    好吧,自己就算无chi,有长生成仙的愿景,而且这个愿望从小时候两岁起就有了。

    翾楚说“我想长生不老,这难道有什么错吗”

    吕洞宾笑道“哈哈哈,没错……”

    钟离权笑道“哈哈哈,没错……”

    翾楚说“对呀,就连英国人李约瑟曾经说“长生不老的概念,或青春或永生的概念,只源于中国。”对于人世生命的留恋,是世间不同种族人们的共同美好愿望。虽然文化体系不尽相同,但人们对于长生的渴望和探索,却是殊途同归的。不同于其他文明中对不死之神的崇拜,在中国文化体系中,在最具有代表性的道文化体

    系中,长生成仙的愿望是通过诸多具体的方法可实现的,如服食、如炼养、如修真等等。正是借助于这些方法,才可以帮助尘世的人们超脱形体的困束而实现逍遥之游,最终达到道家修炼的终极目的——得道成仙。”

    钟离权笑道“哈哈哈,这丫头知道的不少哩……”

    吕洞宾笑道“被称作万古丹经王的《参同契》中记载道“惟昔圣贤,怀玄抱真,伏炼九鼎,化迹隐沦,含精养神,通德三光,津液腠理,筋骨致坚,众邪辟除,正炁长存,积累长久,变形而仙。”这种“变形成仙”的追求,是道教修行的最核心。这一希冀,最早可以追溯到《南华真经》的记载中“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六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是物不疵疠而年谷熟。”庄子在《逍遥游》的篇章中描述了这样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仙人形象,后来《列子黄帝篇》中又对这一位神人的形象有了更为详细的记载,其曰“列姑射山在海河洲中。山上有神人焉,吸风饮露,不食五谷,心如渊泉,形如。不偎不爱,仙圣为之臣。”自此开始,姑射山的神人成为修道之人渴求的仙人典范。”

    庄子写下姑射山之神人的用意,并不是让人们去考证这样一位神人的真假,而是希望能借此喻指得道后的精神和的超越状态。道教的核心信仰,是希望能够超越了精神与的限制而飞升成仙。《说文解字》中这样解释“仙”字“仙,长生仙去”,表达的是对寿命无尽头的渴望。汉代刘熙作《释名》说“老而不死曰仙。仙,迁也,迁入山也。故其制字,人旁作山也。”此处暗暗传达出了一个观念,即人是可以修成仙的,这便为道教对证道成仙的终极理想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道教的神仙信仰,不是对彼岸世界的盲目希冀,而一定是建立在对现世超越基础上的拥有具体可实践的学修一体。

    翾楚说“既然这么久远的古代,对于神仙就如此崇拜,大家都像我这样怕死么”

    吕洞宾笑道“神仙信仰是对现实的超越。道祖老子留下的五千言,在后世人们的解读中通常被看做是哲理性著作,却很少有人提及其中存有的神仙观念。《道德经》中提到的“长生久视”“死而不亡”等概念,是已经具备了早期求仙思想的。而具有“玄之又玄”特征的“道”,在进行具体阐释的时候又被赋予了一定的人格特征,不论是从宗教信仰的角度还是从宇宙生成的角度来解释,“道化万物”的思想都是神仙思想的滥觞。更何况,在道教的信仰中认为,世间的一切存在都是具有道性的,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神仙自然也是包含在其中的。一炁化三清的过程就是道化的过程。道本身就是一个超越了哲理性的存在的,甚至可以说,道便是长生不死的存在,它炁化成为可见的仙真,以此来为尘世的修行者指明方向。”

    翾楚说“任何宗教都是具有度人思想的,道教更是以慈悲度世为最高的修真法则。不同其他宗教对彼岸世界的直接追求,道教是一个非常重视现世的宗教。即便是修仙,也是更加强调现世的积功累德,而不是仅凭借持诵圣号就能度人到极乐之境。所以《南华经》的内容在修道人看来处处皆是对人生所处困境的抒发,是在追寻造成困境的缘由,是在探讨如何摆脱尘世困境的出路,所以庄子的笔下才会出现“至人”“神人”“圣人”等超脱于俗的形象。可惜的是,人们大多只能看到的庄子的浪漫笔调,却参悟不透他纸笔背后的深意。”

    吕洞宾笑道“呵呵,天下有道,则与物皆昌;天下无道,则修德养闲。千岁厌世,去而上仙,乘彼白云,至于帝乡。”道教历代所追求的神仙世界,是根植于现实的,是基于实实在在的个人修炼的。只有做到坐忘、心斋等等修行的功夫,才能让自身摆脱欲求的困扰,进而从有限的人生和忧患困苦中超脱出来,这就是道教最理想的修真目标。“道由心学”,心是连接着无形的道与有形的器的关节点,若是不能修心养性,自然也就无法求得神仙的逍遥之态了。从自身的修持着手,这是道教神仙信仰以及修炼成仙的现实意义。因为神仙不只是用来崇拜的,更是需要我们去效仿的。”

    翾楚说“道人都希望能得道成仙,这个过程充满了强烈的生命意识和乐观态度。正如伟大诗人屈原所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在《离sao》中提到,因为现世的“世溷浊而嫉贤兮,好蔽美而称恶”,所以才要扣天关、西上昆仑、渡白水、登阆风、求宓妃,在神游天界的上下求索过程中,他寻找的正是超脱人生之道。”

    。
1...167168169170171...2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