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回到民国当导演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拉棉花糖的兔子
纪霜雨羞羞道:“东家,这是另外的价格了。”
徐新月:“……”
徐新月陷入了长考,垂着脑袋,五官耷拉着,久久不语。
纪霜雨:“…………”
不是吧老板,这都搞不到你的钱?
戏班的班主忍不住骂了句妈的,“这小鸡崽子,能小气死你!”
也就他和徐家多年合作,算是看着徐新月长起来的,才能直接骂出口。这都什么时候了,还抠!还抠!
你便先答应又何妨?且看看这年轻人的本事啊!
这个节骨眼,也容不得再抠了,徐新月丧气地道:“你要给了好主意,解决我的燃眉之急,我给你另开工钱。比照……比照沪上布景师要价的……两……三成给你。”
在他们心里,纪霜雨说出了一些知识,但和沪上的布景师怎么能比,所以给个两三成,在徐新月心里是个极为合适的价格了。
徐新月要不是情况特殊,压根都不可能花钱换什么舞台。
纪霜雨虽然不知道那是多少,但他察言观色,瞧着其他人的脸色,猜测不算太亏,便同意道:“好,那我给东家面授机宜!”
……
纪霜雨和徐新月找了个地方私下谈,商定帮他重新设计场面。
“你说要扩大舞台,那我买的景片岂不是不能用了?”徐新月花钱在沪上定制了布景。
这会儿哪来对口人才,一般是找画师,还得是西洋风格的写实画。
尺寸都是比照原来舞台定制,要是扩大,那景片也不够用了。而且,在这边,要价可能还贵些,毕竟沪上那边纱布价格相对便宜,此类工厂多嘛。
纪霜雨随口道:“那就不用了呗。”
这种西洋画风,时下流行,一场戏多则换四五十张,少也有十几张,但他看着是有些别扭的,压根也不想继续用。





回到民国当导演 第3节
徐新月如遭雷击:“不用?那都是钱呢!”
纪霜雨也见过小气吧啦的金主,不是有钱人就一定大方的:“那您卖了吧,回点本重新布景,咱们搞点华夏风格的。”
徐新月鄙视地看着纪霜雨:“华夏风格,你是说后头挂一张单调的守旧?以前咱们舞台就这么布置的,哪有人看?现在的人,都是冲着西洋布景来看!”
“守旧”就是门帘,遮挡舞台后方墙壁的幕布,也叫台账,原来都是很朴素的,后来渐渐多了绣花,才显得华丽一些。
纪霜雨:“……我不是这个意思。”
他觉得好笑又荒谬,这是个什么群魔乱舞的年代啊。
最初的戏曲舞台,的确是很朴素,所以现在受到冲击,才开始迅速发展嘛,虽然有点用力过猛的意思……堂堂华夏传统戏曲,还要靠西洋风格的布景来吸引人?
如果说适宜的机关他还能认可,这油画风格布景,混搭在京剧舞台,他就完全无法忍受了。
只是这时工作没稳当,他忍着暂时没说出口。
“再说了,重新布景怎来得及画?这是急事。”生意一天不如一天的,可不能再耽误久了,徐新月忧愁道,“还有这机关啊,我总觉得少了……但是在沪上的时候,有的机关,有钱也学不到啊!你可还会其他机关?”
纪霜雨一口应下,虽然不知道这会儿还流行些什么机关,但以时下科学技术看,也不会太过难懂。
再说了,在投资人面前,最重要的是摆出我一定能为你赚钱的自信脸!
于是纪霜雨大声道:“我会!”
徐新月:“你会什么?”
纪霜雨:“你要什么?”
徐新月:“你会什么我看着要哪个。”
纪霜雨:“你要哪个我看我会不会。”
徐新月:“……”
……这特么什么跟什么啊!
第三章
徐新月总觉得纪霜雨讲话怪怪的,到底有底儿没底儿啊?
这个人的底细他刚刚单独聊之前,先找江三津摸了一下,倒是没大问题,从小在江三津他们那胡同长大,所以也暂时按下了狐疑,试探着道:“我想知道骷髅戏和砍头术。”
沪上的布景师都有派系,想混进入谈何容易,这会儿正是新旧观念交错之时,手艺人根本不可能随便传习技术。
人家把机关详情也保密得可好了,毕竟是各个戏班、剧场敛财的手段,除非你高薪把布景师挖角过来。
徐新月没钱挖角,经人介绍,才设法学了些皮毛手法。至于这样的精要机关,他哪能得知。
骷髅戏?砍头术?纪霜雨听完默然了,“您形容一下这机关都是什么样子,呈现怎样的情状。”
徐新月:“……你到底知不知道啊??”
纪霜雨:“您先说说嘛,我说过了,只是了解其中科学知识,就能知道。”
他哪里清楚这时候有些什么,琢磨让徐新月形容出来,自己能否看破。毕竟从这几日各个戏园的舞美看,技术都算不上高明。
徐新月又没上过西式学堂,对科学不科学的概念很模糊,但话都说到这里了,也只好形容:“我看有出戏,是孙悟空打白骨精,那演白骨精的角儿,演到现形,真就显出了骷髅身。”
纪霜雨听完,“哦”了一声,果然是群魔乱舞,“x光啊。”
徐新月:“艾克斯光?啥?”
按说这时候国内也有x光设备了,但估计只在少数私人医院有,常人也不是特别了解。
搬到舞台上,却是成了骷髅戏。
“就是一种西洋的医疗手段,能看到人的骨头,您上各大医院打听,准能找到。”沪上有,这里应该也有,纪霜雨指点道。
至于砍头术,徐新月还没形容,他已经猜到了几分,估计就是魔术,叫观众看上去人首分离了。
“噢噢!”徐新月模糊想起,好像是在报纸上看过文字广告,什么某某医院引进照骨之术,但他还真没和戏台上的骷髅联系起来。一时血液沸腾,单这个机关,也能吸引不少眼球吧!
纪霜雨语重心长地道:“但东家最好不要贪多,你不觉得因为台上机关太多,导致应老板有些手脚畏缩,一心想着配合机关,不大放得开吗?”
“你这么一说……是有点。”先前大家有点身在此山中的不明,现在回头看,好像处处如纪霜雨所说。
徐新月忽然想起什么,道,“哎,你先前还说大家都没错,说应笑侬配合得好!”
纪霜雨:“因为我不敢说他坏话,他看起来很能打的样子,还好凶。”
徐新月:“……”
明明只凶了我没凶你吧……
纪霜雨看徐新月好像有点听进去了,压低声音,充满智慧地道:“机关虽吸人眼球,但需以戏为本,和舞台大小一样,以‘合适’为佳。若是一味堆砌机关,那就不是锦上添花,而是本末倒置了,这样的艺术不得长久。”
君不见发展到了二十一世纪,灯彩戏的潮流早成历史,或者说融入了舞台。戏曲仍以本色为主,剔除了仅为吸引眼球的机关。
至于那什么西洋风格的布景?更是早不知道哪儿去了!
也有好看的舞美,但绝不能喧宾夺主,一味热闹,什么魔术都往里面堆砌。
便是现在,也有只重机关不重戏的剧场因此倒闭,观众也是有审美底线滴。
徐新月一个激灵,细细品味,觉得这年轻人说得甚有道理,光有热闹,是不长久的!
然后,他真挚地道:“关我屁事。我要钱。”
纪霜雨:“…………”
……怎么说呢,果然无论那个年代的金主爸爸都差不多。
有种熟悉的感觉啊,想他在现代,就对影片的美术把控很是到位,还得满足投资人金主爸爸们“大场面”的爱好,最后完美平衡艺术,颇得时誉。
对徐新月来说,咱就是商人,让生意起死回生更重要。他当初选那出《灵官庙》添加机关,翻成彩头戏,就是因为神怪戏更方便添加噱头,更热闹。
徐新月补充道:“还要便宜。我没钱。”
纪霜雨:“……”
……你这就有点无耻了!
那就算告诉你是x光做出来的效果,你也不舍得去借机器吧!又想省钱又想热闹,你怎么想得那么美?
但是,面对投资人第一件事,别说实话。
于是纪霜雨张口就道:“放心,东家,绝对用最实惠的价格,让你做京城最热闹的戏园!”
徐新月好奇地看着他,自己家里开戏园,从小到大识人也多,却觉从未见过这一号的。
这跑龙套的,讲话措辞时常让他觉得荒诞,可又极有说服力,不像是街面上信口开河的骗子,让他不由自主就被蛊惑,很想在其身上寄托希望……
纪霜雨:这都是多年忽悠投资人积累的经验啊!
又聊了几句,渐渐从起初的兴奋中冷静下来后,徐新月心里再次打鼓了,他这人就是情绪比较反复,“听这意思,你真觉得……能行?”
这戏原都冷清下来了,这么扩大下舞台,改改灯光砌末,真就能……火起来?
他挺不安的,想从纪霜雨口中得到些肯定来安慰。感觉听纪霜雨方才说话挺唬人的,兴许他一说,自己心情就平定下来了。
纪霜雨:“我说能行您可以给我红包吗?”
徐新月想了一下:“算了,我觉得凡事天注定。”
纪霜雨:“……”
……
小鸡老板是真小气,还不肯立刻结账,说要看最后的效果,现在钱得留着扩大舞台,买新布景。
要说徐新月小气归小气,但纪霜雨打听过,他们徐家父子向来挺有底线的,不乱扣戏班的钱,要么也不能有戏班与他们合作这么久。
好歹呢,徐新月也先支了两包铜子给纪霜雨,也免得戏重制成功前人先饿死了。
即便是这两包铜子呢,徐新月也是和纪霜雨立了文书的,请应笑侬作为见证,写明是预支的酬劳,如若搞砸了他的事,铜子都得还回去云云。
纪霜雨赶紧揣好了钱,连连感谢。看徐新月桌上搁着些点心,又顺手从中拿了两个看起来最便宜的馒头。
徐新月阻拦不及,痛叫一声:“我的饽饽!”
这戏园里也没谁能像纪霜雨一样不识趣,拿他徐小鸡的饽饽吃。
这真是小铁公鸡屁股上拔毛,徐新月虽然不舍、愤怒、焦急,但碍着还要纪霜雨来设计,便忍了下去,只把剩下的点心都收了起来。
纪霜雨厚着脸皮说:“谢谢东家。”
出门又遇到应笑侬。
应笑侬问他,东家给了他多少钱重新设计。
纪霜雨比了个巴掌,五十块。
应笑侬震惊了,“这么少?!”
这如何够啊,光是绘制景片,就远超这个价格了。更别提,还要购买绣花绸缎等物。这些买来也不是一次性用品,日后会反复使用的。但是,你总得先买了吧?
难道说,情况已如此危急,应笑侬问道:“东家,难道咱们先前几场赚的,已赔得只剩这几个钱了?”
徐新月:“不是,但我只舍得出这么多。”
应笑侬:“……”
徐新月找补了一句:“而且他也同意了啊!”
纪霜雨一脸人畜无害。
废话,不管徐新月什么要求,他都先答应下来,反正回头没钱了再找投资人继续要,这才是导演的基本素养!
再说了,他压根不想用西洋景片,所以这笔大开销压根不必计入。
应笑侬叹口气,没想到纪霜雨敢承担下这个活儿,复夸了纪霜雨几句:“年纪小小,长得倒好。”
过了两秒大概觉得不对,紧忙补了一句,“还有本事!”
其他人:“……”
“谢谢应老板。”怎么说,人家这也是夸呢,纪霜雨老实躬身道谢。
不想应笑侬恰好往前踏了一步,纪霜雨那毡帽勾住他的髯口,还没反应过来,应笑侬一甩,纪霜雨的帽子就掉了,包头的一圈布也散下来,留到肩上半长不短的头发都落了下来。
应笑侬的表情瞬间变了,连带着,整个后台也慢慢安静下来,呆呆看着纪霜雨的头发。




回到民国当导演 第4节
纪霜雨:……靠!
其实,化学染发剂这时候已经问世了。
问题是,纪霜雨来之前,因为庆功,在剧组成员怂恿下,要看导演的美颜能不能hold住造型,一时兴起满足大家,把头发给漂染了。
而且,还不是褐色、黄色那些常见的颜色,那好歹能辩解为营养不良,他是漂染成了小众的银灰色,如今的化学染发剂可做不到这个程度。
他这五官,是纯纯的华夏人种,较为清丽秀气,小时候都容易被认成女孩子。且虽是银色,亦不像白化病人那样,脸红,睫毛眉毛都白到明显的病态。
刚穿来时原来那“纪霜雨”的弟弟妹妹都被吓了一跳,他把小孩子糊弄过去后,就一直将头发包好了,换龙套装时也很注意掩藏,免得引起人注意,生出事端。
纪导五官生得好,这造型确实能驾驭。
只是毕竟人间少有,白色的发丝落在颊边,琉璃般的双瞳闪烁,自带了十成十的氛围,好看之余竟似多了几分非人般的奇诡,乍看之下,极为摄人。
应笑侬看过不少戏妆,都“嘶”了一声。
江三津首先回神,开口问道:“从前头发还没这样,怎、怎会一夜白头呢?霜雨啊,你遇着什么事了?”
传奇里有美人名将一夜白头的故事,据说伍子胥过昭关,就一夜之间白了发,但现实里谁看过满头青丝转瞬成白。
还白得挺均匀,挺好看……
这里多是戏园工作的人,接触多了戏曲,一时脑海里都是风花雪月了。
纪霜雨长得又好,难道说,他有个生死相隔、不得相守的恋人,为此才悲痛至白头?
哦,还听说他父母去世了,又或是孝心所致?
纪霜雨看得出大家眼神飘忽,指不定在想写什么了,他可不想显得太奇怪,赶紧把帽子又戴了回去,郑重道:“我就是太穷,馋肉馋白了头!”
第四章
馋肉还能白头的?这是什么理由!!
人家正脑补罗曼蒂克的传奇故事,就被纪霜雨拉回了现实中,不止扫兴,还不愿意相信。
倒是江三津迟疑地表示,没听说纪霜雨有要好的姑娘——虽然好看,但家里四个拖油瓶,穷到一个胡同的姑娘都只能默默祝福。
他父母去世也有几年了。风花雪月或者孝心好像都不成立。
难道……真的是馋得??
江三津的眼神变得不一样了,仔细看竟有一丝……尊敬?
怎么说呢,馋肉听起来很不体面,很惨,但馋到这个地步,却也莫名让人……肃然起敬呢!
连徐新月都忍不住比了比大拇指,难怪纪霜雨这么勇敢地毛遂自荐,是饿得不行了吧。
纪霜雨一看那大拇指,眼神继而就往徐新月房间里瞟了,他想到那盒点心。
既然东家也怜爱我,那不如……
徐新月仿佛知道他在想什么,忙不迭把暖壶里剩的茶水往地上一泼,摆出疯狂送客的架势:“可怜的孩子,刚发了钱,快去买肉吃吧!”
纪霜雨:“……”
到底怎么好意思摆出这么大方的姿态,老板你是发了两包铜子不是两包金子啊!
不过徐新月说得对,纪霜雨是得赶紧去买吃的了。
外头北风萧萧,街边卖白薯的小贩不时夹着架上的白薯翻身,要有人买,即用小笤帚把白薯面上灰土给扫净了,虽然是小买卖,但看着也舒心。
之前纪霜雨干一天事也就能挣当天的饭钱,不但积不下钱,因为一家人五张嘴,吃的也就是白薯或者白披儿之类。白披就是白面条,只滴点酱油和醋,炸酱和卤都没钱加!
一顿两顿还好,吃久了想哭。
这下他看都不看一眼那热气腾腾的白薯,直奔饭馆,借他们的容器买了一海碗的羊肉汤,再加两个杂粮馒头。路过饽饽铺,又花十个铜子买了包江米条。
徐新月给了两包铜子,里面都是当十的铜钱,也就是一个铜钱等于十文。两包一共三百枚,大约能换成两元钱。
肉汤、馒头和江米条一共花了三十五枚铜子。
煤球还能烧几天,那剩下的钱,就全都买粮食,虽然最近米价贵,一石六元多,但只买粗粮,也能保证短时间内不会饿死了。
明天再去,没吃饱拎不动……
路上走得不快,京城的路,号称是“好七年,坏七百年”,他得仔细了别摔碗。
沥青路或者混凝土路,也有修,但紧着商业区和富人住的地方,纪霜雨回家的路不在其列,不是砂石路就是土路,胡同里更是尘土飞扬。
他住在小鼓胡同的大杂院,这地方之所以叫小鼓,是因为挨着一个旧货市场。这时候收旧货的小贩总是敲着小鼓来昭告大家,地方便是因此得名。
到了小鼓胡同,纪霜雨先不忙回家,而是去江三津家,把那包江米条送出去。今日挣了一笔钱,他没忘了多亏江三津帮忙,才有机会。
平时是余不下钱,这会儿钱不多,却一定要挤出哪怕十个铜子,买的只是铺子里最易得的江米条,也是心意。
江三津为人热心,平时带大家跑龙套挣钱,也没拿过提成,但是知恩图报的人谁不喜欢啊,而且他家还有两个嘴馋的小孩,捧着江米条开心得跟什么似的。
在江三津家寒暄了几句,纪霜雨才回自己家。
……
“我回来了。”纪霜雨打开门,黑糊糊的屋里只有煤炉子里淡淡的红光,什么家具都没有,除了炉子就一个盆一个桶,几只餐具,两条被子,一些旧书。
砖炕上坐了三个小孩,都不到十岁,看上去比实际年纪要矮小,身上不是空心棉衣就是他的法兰绒睡衣,一见到纪霜雨便眼睛发亮。
“大哥!”
小孩们跳下炕迎接他,二弟从纪霜雨手里接过所有东西,年纪不大,但干活多,手上稳稳当当。
“嗯……”纪霜雨扫了一圈,纳闷道,“三妹呢,出去捡煤核还没回来吗?”
冬天这么冷,但他们家买不起太多煤球,于是小孩们没事就去翻翻别人家炉灰堆里还有没有未烧透的,捡回来填补着用。
“大哥,我就在这儿啊。”
三妹的声音委屈地从身后响起。
“我靠!!”纪霜雨给吓得一激灵,低头一看,三妹居然就蹲在他脚边,正在拿胶水糊鞋子。
穷人的鞋子破了当然不可能直接换新嘛,都找不起鞋匠,自己用牛皮熬的广胶糊一糊,再继续穿。
就是这个三妹妹……
纪霜雨打穿过来被她惊吓好几回了,她长得有点黑,才九岁,瘦小得很,天生还没什么存在感,经常让纪霜雨觉得神出鬼没。
这不,刚刚人就在身边他都没看到!
毕竟屋里光线实在太暗了……
怀念电灯。
此时虽有电有灯,却不是他家用得起的。没见有的戏园拉了电灯,还是可以作为宣传的卖点。
“咳,行了,吃东西吧,我买了羊肉汤,热热吃。”纪霜雨直接用煤炉热肉汤,他也不是个干活的料,只是因为弟妹都是小孩,硬着头皮干。
这几天都是如此,最恐怖的一次四妹尿炕了他还得收拾,大冬天的眼泪差点掉下来。
纪霜雨把帽子布条都摘了,方便干活,炉火摇曳,白色的发丝反映着淡红,眼中似乎也有火光跳跃。
其实四个小孩多少觉得朝夕相伴的大哥有点不一样了,外人不清楚,他们却察觉得到。
但是,兴许这真的是平行宇宙的纪霜雨吧,他们只觉得大哥好像变了,却浑然没想这根本不是原来那个大哥。
再说,每天吃不饱真的没力气想太多……
四妹盯着纪霜雨看了会儿,甚至壮着胆子说:“哥哥长出白头发,变得更漂亮了。”
二弟刚想纠正妹妹,怎么能用这个词来形容哥哥,就听纪霜雨迅速接道:“?废话。”
二弟:“……”
纪霜雨挺能正视自己的长相,而且他来自风气更开放的现代,被夸个漂亮而已算什么啊。
此时羊肉汤已经热得渐渐冒起了原本的香气,浓白的汤汁裹着鲜嫩的羊肉、羊杂,还有些炖烂了的白萝卜。
买肉汤的铺子可是百年老店了,羊肉炮制得毫无膻气,花椒面一洒,愈发鲜香四溢了。
几个小孩吸溜着口水,作为纪霜雨之后最大的小孩,那个二弟思考得稍微多那么一点点,盯着肉道:“大哥,今天怎么挣了这么多啊?”
纪霜雨想,毕竟还小啊,想得多一点点,却多得有限,不然就该怀疑大哥偷偷吃软饭了吧……
“多兼了份工。”纪霜雨淡定地道,看羊肉汤温了,一人分了些,又把从徐新月那里顺的白面馒头掰开,和着杂粮馒头,分给大家泡着吃。
这馒头带回来路上冻硬了,在热乎乎的羊肉汤里一泡,又恢复酥软。而且掰开了纪霜雨才发现,从徐新月那带回来的不是纯白馒头,里头夹着剁碎的五花肉。
按说有馅就该叫包子了,但这肉丁馒头实际上属于京城人的点心,里头夹那么点肉末,才显得精细。纪霜雨不清楚,还寻思自己没动其他的点心,单捡馒头很识相呢。
——当然,绝对没有说徐新月不小气的意思!
纪霜雨先喝了口羊肉汤暖胃,两口就把羊肉吃了,再开始吃白软的小馒头和白萝卜,这白萝卜水分多,还在炖熟的过程中吸饱了羊肉汤,炖出了浓厚的香味,。
12345...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