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县委书记的十五个日日夜夜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杨远新
第三,因势利导发展专业户、重点户。一是正确的确定专业户、重点户的概念。我们所到4个公社,都同群众研究专业户、重点户的概念。二是正确认识目前专业户、重点户的状况。全县总共专业户6811户,不包括农场的,重点户12318户,合计19129户,占全县总户数14.87%。酉港870户,占总户7692户的11.3%。西竹山1009户,占总户5354户的18.8%。三和公社专业户595户,占3469户的15%。西竹山公社专业户426户,重点户583户,在全社总户中,专业户占7.9%,重点户占10.9%。专业户中,种植业109户,其中种湘莲90户,种西湖藕19户。养殖业226户,占4.2%,其中养鹅40户,养鸡20户,养鸭38户,养鱼100户,养牛10户。工副业120户,占2.2%。从中说明了养殖业与水稻的分离快一点,种植业慢一点。三是正确认识专业户、重点户显示出的优越性。发挥了农村人才的作用,西竹山公社有780名技术人员,发挥作用的占75%以上。坡头公社有572名技术人员,百分之百发挥了作用。(4)提高了经济效益。西竹山公社农科大队银水生产队41户,专业户12户,1982年总收入155000元,纯收112000元,占72.3%。占该队今年总收入的69%。去年这个队每个劳动日2.58元,今年是3.11元。三和公社三合桥大队德门冲生产队曾纪卫,每斤稻谷花去存本0.015元。去年,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总收入一亿八千六百五十九万元,每投入1元,获得收入3.49元。坡头公社黄泥湖大队第2生产队社员曾宪贵,今年全家总收入13060元,成本费用1883元,投入1元,获得收入6.93元。
第四,专业户、重点户的特点。一是有一技之长,或者有技术,或者会管理,能够充分地利用自然资源。二是家庭内部都有明确的分工。例如酉港公社双岭大队的周达顺。他出主意,他堂客实施,他的伢儿得就汆到脑壳干。
郭迪前:世界上的事情是船要水,水要船。
肖普:吃饭去。下午两点半钟继续。





县委书记的十五个日日夜夜 第41章 句句如珠,前景无限
下午2时17分。中共汉寿县委常委会议室。
陈福初:坡头公社黄泥湖大队第2生产队社员张学武,今年66岁,大儿当党支部书记,小儿在部队当干部。老张捕鱼,尤其是捕捞水鱼有一手绝活,养鱼,喂猪,有他独到的方法。全家纯收入2806元。人平纯收入384元。他贡献给集体220斤鲜鱼。专业户特点是会安排,有技术,勤劳动。专业户、重点户都有一定的联合。专业户、重点户发展的过程中,会有雇工的情况。冯贤义请了一个老倌子,张良发请了个16岁的小青年。
第五,专业户、重点户发展的趋势。一是农民在不离开土地的前提下,只有发展成专业户、重点户,才能富裕起来。黄泥湖大队第2生产队,发展成专业户、重点户的48人,占全队总户数的9.43%。这些户都富裕起来了。二是要发展成专业户、重点户,必须会经营,有技术,勤劳动;必须学知识,想得远,架势大。曾宪贵注重资力投资,每个伢儿都要读到高中毕业,女儿自费送到蒋家嘴学餐饮业,掌握了新的知识,回到本地做生意,赚钱更快更多。从目前情况来看,很多农民想成为专业户、重点户,但受到条件制约。有的有干劲,肯劳动,但缺技术;有的有志气,有技术,但缺资金,缺劳力。不过这些人都在向身边的专业户、重点户阴到学,暗地里赶。也还有一些农户得过且过跟到拖。一种是身体疾病比较多,力不从心;一种是懦服人,稀泥巴糊不上壁。他们都有不同程度的困难。这方面有个典型户聂定枝,全家插了5亩田,总产2000斤,所有收入226元。他根本没有打算,过得何样算何样。通过专业户、重点户的发展,自然会出现一种联合体。联合有这么几种类型。一是有技术为中心的联合。二是以生产资料为中心的联合。三是以会经营为中心的联合。酉港公社猫山大队肖礼堂,承包大队一条船,不会揽生意,而连安大队有一个社员会揽生意,两人联合起来,取长补短,收入比以往大得多。四是以劳动力为中心的联合。
第六,目前发展专业户、重点户遇到的问题。一是怕政策变。三和公社的刘腊玉,西竹山公社五里桥的剪登耀,又怕搞得妻离子散。二是部分领导认识模糊,障碍了专业户、重点户的发展。例如酉港公社竹山坡大队第6生产队周克鈞,承包了250亩水面,每亩上交12.7元。另外有一块水面430亩,由周克顺承包,交6000元,结果没交上来,比周克鈞每亩少交2元多。宁肯抛荒,不肯失业。有些干部和群众想的是要富捆在一起富,要穷捆在一起穷。三是专业户、重点户有很多问题得不到解决。首先是提供商品信息。周达顺养了三黄鸡,就不晓得往哪里交。有的地方专业户、重点户还不十分吃香,干部歧视,群众嫉妒。
第七,因势利导的发展专业户、重点户。一是搞清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方向准了,就这么使劲。二是加强对专业户、重点户的领导。西竹山公社由党委副书记罗上慧当组长专抓,效果较好。酉港公社去冬提出了创1000元户的活动,涌现出专业户、重点户876户。组织去外参观。三是帮助专业户、重点户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他们要求解决不懂技术的问题,要求提供商品信息,还要求解决货款等一些实际问题。四是要发展专业户、重点户,就要正确对待雇工的问题。马福喜喂鸭500多只,不敢请工,只好让自己13岁的小伢儿丢掉书本,看鸭。科学是生产力。生产力投入也要得报酬。请工,可请好多为宜。过去划分富农成份,是以请工20%划定的。
第八,认真贯彻党在农村的经济政策。一是认真整顿好财务。西竹山公社首先摸清家底,然后再进行整顿。二是完善1983年的责任制,是落实党在农村政策的具体体现。田土不要大动,利用群众的恋土观念,提高年产。要动,也要让群众自己去动。三是耕牛问题。都感到轮养轮用不行,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四是队屋问题。酉港公社201个生产队,300栋队屋,能利用的利用,不能利用的不准平分,不准低价出售,不准出售给外单位,改固定财产资金,转为流动资金,接通电源,再就是专折存入银行。已存27000元。柳林大队12栋队屋,折价28600元,相当于市场价格。其中有一栋做了敬老院。队屋不能搞一刀切,一阵风。五是关于山林问题。三和公社主张巩固现有的社队林场,现有90万株树。用材林专人看管。全社310多个专业人员看山。目前山林维护较好。对于稀疏林,主张承包到户,现有的保本保值,或按人按劳承包,或按专业承包。荒山造林主张包干到户,比例分成。对那种多年生的经济作物,定期发使用证。油茶林属多年生植物,一种是由集体管理,按人按工分油,一种按山头承包到户。六是关于水的问题。酉港公社是小水面包干到户,大水面突破社队界限,搞联合经营。几次干湖都被抢走了,有一次是三万多人冲湖。发放一包多年的使用证。七是兑现已签合同,签订来年新的合同。西竹山公社准备在年终以前兑现1982年合同,完善1983年合同。我讲的就完了。
肖晋:你们几位还有补充的吧?老伍那就该你来吔!




县委书记的十五个日日夜夜 第42章 条清缕析,普及农业科学技术
伍顺礼:我们组在肖晋书记、科委高主任的领导下,调查了8天,走访6个公社。我汇报以下几个方面的情况:
一、农业科学技术推广普及的形势大好。具体表现在:各级领导重视学科学,普及科学,大会小会强调科学。科学技术就是生产力。这一观点已被各级领导所接受、所理解。鸭子港公社党委副书记徐新发,订了大量报刊,剪辑了20多万字的科技资料。前些年钻研水稻技术。今年主管棉花生产,处处向技术员学习。公社副主任谢丁奇,买了《水稻的一生》、《化肥的使用》等科技书籍,天天钻研。岩嘴公社党委书记郭志才,多次在广播里讲技术课,讲水稻的一生,把自己学的东西,在自己点上推广应用。为了提高全社脱产干部的科技水平,每月专学四天。西竹山公社办广播学校。文蔚公社15个大队党支部书记,承包的水稻棉花,收成都很突出。所到6个公社,有3个公社的党委领导成员中,有懂农业技术的。
二、广大农民形成了科学热。走亲戚也成了传授和交流科学技术的渠道。农技人员反映,现在下乡,本来只要半个钟头就可以到达的路程,几个小时才能到达,一路上被群众拦住问技术。买良种,专挑选贵的买。
三、科技队伍日益壮大。目前,全县农科组织比较健全,有30个公社农科站。全县有国家科技干部135个,全县有农民技术员182个。1971年至1974年,全县科技干部45人;1974年至1978年,全县科技干部58人,其中常德农校毕业的81人,汉寿夹堤农校毕业的90人,省农科院培训的4人,没有受训的57人。现在全县每个大队有1个植保员,享受大队干部待遇。
周立民:这些人考核以后,要给他们评职称,享受职称待遇。有些农技站的房子不像样子啊!要拨出专款加以改善。
伍顺礼:四、几年来摸索了一套推广农技知识的好方法。不能光靠过去那套种几块试验田,开几个现场会的方法。现在要送知识上门。一线科技人员创造出了一套普及科技种田知识的新方法:办训练班、办广播、办小报、巡回作报告、召开现场会、试点示范、设立农业技术咨询处、临田指导、技术承包,等等,行之有效。总结出了确保水稻高产的成功方法。一是开沟晒田,开沟抬田,开百米沟,开排水渠,降低地下水,可以起网见鱼。文蔚公社的西垴湖1300亩水田,过去低产,由于开沟抬田,获得了高产。酉港公社的太白湖也采取了开沟抬田的方法,产量一下就上去了。二是改革育秧技术。过来,早稻育秧密度较大,每亩秧田30斤。从去年开始,稀薄壮秧。鸭子港公社反映,过去每亩播种量35斤,现在只用了20来斤。三是推广优良品种,合理搭配品种。原种能增产。二九青亩产988斤。早熟搞百分之十,中熟、迟熟为主。聂家桥公社主张以迟熟为主。四是宽行窄株。起到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的作用。早熟品种3至6寸,中熟品种3至7寸,迟熟品种3至8寸。聂家桥公社的水稻病虫害在全县首屈一指,恐怕与行间距过密有关。五是增施有机肥料。碳、钾肥增加量大。早稻要用化肥提,晚稻使用过磷二磷胛,抽穗整齐,每亩增产100来斤。六是合理防治病虫害,甲胺磷、稻瘟净,普遍得到使用,保护天敌。老鼠危害特别严重,喂少了猫。七是改革耕作制度,稻稻油的耕作制度好,种油菜的田,不仅不减产,而且增产。据文蔚公社反映,种一季早熟黄豆,再种一季水稻杂交稻,肯定高产,他们明年准备大搞。箭舌豌豆,是一种新的绿肥品种,可使早稻亩产提高80到100斤。八是调整农业结构,文蔚公社比较突出。总之,科学技术的大普及,带来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
肖晋:鸭子港准备翻耕晚稻田以后种绿肥,间种腊菜籽,可以起到松土增产的作用。
伍顺礼:第二、目前农村社队干部和群众对普及和推广农业科学技术的要求。一是要求学技术。公社的一般干部由于没有技术,下去以后还没有农技员吃香,饭都吃不到。农技干部反映,如果技术水平不提高,这碗饭就吃不成了。就像打跑符字牌,三块幺牌出完了,再出第四块就犯规。鸭子港公社25个国家干部,技术水平分为三类,一类的10个;二类的8个,指通过别人帮助,懂得一点技术的干部;三类的7个,就是那些不懂技术的外行,搞不得,讲不上腔的。大队干部中,调查了4个大队,共有干部26个,1类10个,占61.5%;二类8个,占30.8%;三类的2个,占7.7%。从文蔚、鸭子港、聂家桥这三个公社,摸了38个生产队长的底,其中1类的26个,占68.4%;二类10个,占26.3%;三类的2个,占5.3%。又在月明潭、聂家桥摸了7个生产队的主要劳动力331人,其中一类123人,占37.2%;二类130人,占39.3%;三类的78人,占23.6%。还摸了西竹山公社20个大队管农业的党支部副书记的情况,一类的10个,占50%;二类的7个,占35%;三类的3个,占15%。二是要有突破性的技术措施。三是要稳产高产,要有好良种,要有安全有效的农药。农业技术只注重于稻、棉,没有注重蚕豆、亚麻、绿肥的技术指导。
周立民:你们那么多干部,要有分工,一个搞一项。现在,我们的农业技术很片面,只在粮食上面下功夫。可是,我们调查的专业户、重点户,都是多种经营上面搞得好的。
伍顺礼:我汇报的第三个大的方面是今后如何普及全县的农业科学技术。一是领导重视。整顿科学技术队伍,形成体系,改变公社农科站散马无笼头的现状。有的农技人员成为领导办点的拐棍,有的满天飞,多数单位没有伙食,吃饭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大队农技员是农忙有,农闲无。月明潭公社的大队农技员一年只搞9个月。
周立民:公社农科站,干脆依靠本地的农民技术员,给他们一定的地位。
伍顺礼:首先整顿好县一级的农科队伍,县农科站要安排15名农技干部。公社农科站的任务繁重,是上下贯通的重要一环。要明确专职领导,可分为三种形式。党委中有农技干部的,任命当站长。
周立民:农技员要经过考核,统一评定职称,在待遇上要优待。
伍顺礼:首先一个农技员跑面,每个公社有5至7个农技员差不多了,罐头嘴公社有17个。
周立民:多了,要这么多干什么?
伍顺礼:文蔚公社准备把大队的农技员都作为公社农技员统一管理,对农民技术员考核定级,合格的像民办老师一样发给使用证。技术突出的可评定为农民农技师,固定工资加浮动工资,对于有政治头脑的,可以选拔到大队当党支部书记。有些公社对农技员硬不重用,开生产队长会都不通知参加。其实,一个农民技术员一年有800元工资,一个农技站技术员有900元工资,就玩活了。建议全县农技员队伍定编140个。同时,稳定大队农技员,培养好生产队的技术示范户。示范户的条件是,生产里手,热爱科学技术。三是编制有乡土气息的教材,搞好农技员培训。建议以夹堤农校为基地,轮期培训,全县培训2500人,包括公社、大队干部。以冬季培训为主。四是狠抓各种农业技术的落实。继续推广稀薄育秧,秧田冻坏了,不种绿肥,不种油菜,透气。宣传杂交稻的优特点,大力推广杂交稻。结合农田基本建设,搞一次开沟晒田,真正达到降低地下水的要求。抓好绿肥种植,开辟有机肥源,办好沼气池,有机肥料要成比例的增长。提纯复壮良种,防止良种退化。
肖晋:现有种子不纯,尤其是晚稻,不引起重视,将会造成大的影响。
伍顺礼:加强植保工作,全面推广以预防为主的策略,加强测报工作,做好检疫工作。加强农田基本建设,提高抗免能力。建立科协组织。我就讲这么多,请肖书记、高主任补充。
肖晋:科协建立很有必要。
周立民:启用人才,技术普查,可结合起来搞。下午就到这里。晚上接着搞吧,还深入讨论一下。




县委书记的十五个日日夜夜 第43章 抓住牛鼻子,明确主战场
晚7时8分。中共汉寿县委常委会议室。
周世盈:思想政治工作问题。当前农村干部不敢抓思想政治工作,封建迷信抬头。所以,政治工作要抓一下。生产责任制的问题。要完善,不能乱动,不能大动。专业户和重点户的关系问题,一专就重了,一重就会专。第一粮食,第二养鸭、养猪、养鱼。既专就重,既重就专,要让专业户自然分离出来。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从小而全的生产过程中自然地分离出来,走向小而专。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的问题。如何普及?要层层形成技术网,成立科学技术咨询处,张贴科学技术广告,每队一张,认得字的念,不认得字的听,技术干部搞试点,试点不搬动,让群众看。水产和林业责任制的问题。建立和完善,两回事同时抓。
陈福初: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知识,不光是粮棉,要扩大范围。例如如何养鱼、养猪、养鸡、养鸭、养鹅、养蜂等等,加强多种经营方面的科学技术知识传授。
高志文:公社把粮站、供销社、肉食水产站各方面组织起来,抓好各方面的科学技术知识传播。
汪万昌:能不能形成三个方面的东西。一是政治工作,结合党的十二大文件的贯彻执行。二是关于责任制的问题,其中三点。(1)今冬明春要完善的内容。(2)专业户、重点户单独搞一个东西,因为这是个发展方向,现在的领导层认识大不一样。有必要分析,写个调查报告,从理论上多阐述一点。(3)要把专业户、重点户建成两个文明建设的标兵户。今年不开劳模大会,召开专业户、重点户的代表大会,有什么要求,现在发出通知,今年还可以赶三个月。三是全面普及科学技术知识。
肖普:我们这次调查,对我们自己有提高,对下面的同志也起到了好的影响。调查之后,要产生一些文件,政治工作方面,要以学习宣传党的十二大文献为主体,针对当前农村实际,要解决一些什么问题。再是有关责任制的问题,要从哪些方面去完善,怎么完善,提出一些具体的东西,应该完善的方面都写进去。关于专业户、重点户,这是今后农村的发展方向。要抓住这一农村发展的牛鼻子,明确主战场。要写个调查报告,要解决认识问题,怎么样发展专业户、重点户?抱什么态度?至于专业户、重点户的代表会议,可以提到县委常委会上讨论,早发文件下去,作好准备。关于科技工作问题,我想了很久,还是如何整顿好公社农科站。总之,要有突破性和创造性的东西。当前我县的农业生产,要如何不松气,下狠劲,夺取今年粮食、棉花的大丰收。对于明年的工作,当前要抓三件事。一是油菜,一是绿肥播种,再一个就是秋修就要上马。把这三件事抓好,围绕农业生产,农村里面还要搞些什么事呢?学习党的十二大文献。初学嘛!通过学习,解决农村的一些具体问题。另外,九十月份把财务整顿工作搞好,结合财务整顿,进行调查研究。农业局,今年要培训一下,我认为召开县委常委会的时候可以讨论一下。调查中,下面的同志都反映要求办培训班。最好今年12月份办,县农校也要培训基层干部。县里可以在冬季办大型一点的学习班,县里不要好多钱,只要资料费,适当补点生活费,不发工资。他们觉得在党校学的东西多,嚼不烂。如果同意,现在就要组织人写教材。这些事情,是不是提到常委会上讨论,我就讲这一点。
周世盈:郭主任讲。
郭迪前:没得讲的,这次本来要跟周书记一起下去调查,临时接到参加常德地区办公室主任会议的通知,参加这次调研的愿望没有如愿,深感遗憾。听各组的同志谈了下去的情况,我很受启发。
对于郭迪前未能参加此次调研活动,我也感到很遗憾,因为如果他参加,我可以从他身上学到很多东西。他一直是县委领导的内当家,在县委办公室历练多年,年轻时凭借扎实的文字功底,进入县委办公室,写通知、写调查报告、写领导报告,由秘书、升任副主任,担任第一副主任多年,主持县委办日常工作,不知什么原因就是得不到转正。周立民出任县委书记后,他立马被转正为主任。他学识丰富,出口成章。笑声非常好听,富有感染力。他待人一如他的身材,宽厚大度。他对我这样的晚辈更是爱护有加。1980年6月,他要调我到他身边工作,一则县创作组组长曹一心不肯放,二则我自己要坚持创作,他不仅不勉强,而且十分理解,始终支持我的创作。
肖晋:高主任讲。
高志文:没得吔,办农业培训班很有必要。




县委书记的十五个日日夜夜 第44章 成竹在胸,胜局在握
周立民:这次调查,本来要时间再长一点点的。因为其它原因,提前了一点,晚稻收割以后,还可以做一些专题方面的调查。例如政治思想工作,要调查各个阶层的思想状况。我看中央调查工人阶级队伍的思想状况,调查了一万多人呢!接触一些实际,总比在屋里强些。这次调查,形成什么东西呢?我看责任制、专业户、重点户,可以写个东西。
责任制如何进一步稳定完善,可以弄个意见。不一定做调查报告,做调查报告,接触的面要广,写个工作意见,可以稍微空一点,但也要结合具体东西,不能太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在全县先后建立起来了。到1981年,全县26个公社、4个农场、一个渔场,534个大队,5456个生产队,实行小段包工、定额记酬的占20%;实行专业承包、联产记酬的占5.5%;实行统一经营、联产到组的占24.2%;实行包产到户的占12.8%;实行包干到户的占23.5%。到今年,全县722369亩耕地,10万亩山林,12万亩水面,已全部包到户、包到人。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经济效益比较显著。1981年,全县粮食总产七亿三千一百八十七万斤,较上年增长14.4%。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总收入一亿八千六百五十九万元,较上年增长21.7%;其中生产队一级的总收入达一亿四千五百八十六万元,较上年增长22.7%。各项费用支出减少305万元,较上年降低6.9%。社员分配人平纯收入153.7元,较上年增长43.8%,以前只有47.2元嘛。全县有11个公社人平纯收入200元以上,26个大队人平纯收入300元以上,8个生产队人平纯收入500元以上。今年的形势大家从这次调研中都看到了,肯定比去年要好得多。现在农村面貌变化大,农民心情非常好。我们要向广大群众讲清楚,决不走回头路。无论哪种形式的责任制,只要符合当地群众意愿和生产管理水平,就没有高级低级之分,都属于社会主义农业集体经济责任制。群众不要求改变,就要稳定下来。事物总是向前发展的,无论哪种生产责任制都不是尽善尽美的,都需要完善。所谓完善,就是在具体制度和办法上加以改进,既不要把完善工作误解为走回头路,也不要视完善工作是照一个模式去套。就拿粮食生产来说,目前要认真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少数社员不按计划种植的问题。要教育群众按下达的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计划去完成。二是慎重调整承包耕地。为了培养地力和挖掘田土潜力,已经承包的耕地一般不作调整。但对于零碎分散不便管理的、专业户退出的、劳动力弱的户种不了的、社员迁居外地的耕地可作调整。在调整时要本着自愿的原则,采取互相挂钩或生产队出面协商的办法解决。
1...111213141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