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吏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天下九九
皇帝道:“难道南阳郡之水患比之别郡更猖獗?”
“非也。”
“南阳之农事比别郡更为紧要?”
“非也。”寇恂断然否认,“陛下,南阳治水,非是治水,而是治人。”
皇帝坐了下来,说道:“如何治人,你细说一下。”
“陛下,南阳之地与伊洛及颍川相连,本应为中原之地,因周时属楚地,故独成一郡,归属荆州,未并入中原之列。其地四周高山,中间平坦,气候温和,水网密布,适于耕作,从楚时便已大力开发,经汉一代,愈发殷富,人口为诸郡之冠。其地多豪强,势力复杂,新莽末年,南阳首倡义举,绿林兴起,刘氏举兵响应,至更始立国,手下重臣皆南阳之人,当地豪强皆为皇亲国戚。更始灭亡,其南阳诸臣,大多归了邯郸。建武皇帝靠河北起兵,河北派在邯郸一家独大,为平衡朝堂,建武帝培植亲信,多任用南阳乡党。除刘氏、邓氏、阴氏等皇帝国戚,南阳诸将之亲族,亦是极多。虽说吴汉暴虐,致邓奉起兵反叛,南阳与邯郸背离,但其郡内豪族,与邯郸却血脉相连。如此南阳,陛下可安心否?”
皇帝道:“只要朕以诚相待,心无偏私,想必臣民亦会以诚心待朕。”
寇恂拜道:“陛下有大胸襟,心怀坦荡。然陛下虽安心,不疑南阳。南阳诸豪强处如嫌疑之地,可能安心否?”
刘钰懂他的意思。南阳初定,人心不稳,在为政上稍有差池,都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因为南阳的人际实在是复杂,当地豪强当然会担心皇帝跟他们算账,把他们作为要胁邯郸众臣的人质。
寇恂又道:“若臣民皆知陛下之心,自能衷心拥戴。不过南阳地处关外,与长安关山阻隔,陛下之心彼等未必能知。因此,以臣看来,为今之计,应速安南阳民心。”
皇帝道:“南阳已沐皇恩,免税两年,朕再多加征召,吸收其豪强子弟为官,如何?”
“陛下之恩德,必可使彼等感激涕零。”
把豪强们的子弟吸收到朝廷中来,让他们参予政权的建设,既能使豪强们与长安朝廷进行利益绑定,又能让他们在长安留有人质,是朝廷常用的法子。
寇恂对此加以肯定,又说道:“陛下可施恩,但不亦过分,以臣看来,除了施予其利,还应向彼等索取,才能两安。”
皇帝笑道:“卿之意,朕明白了。”
这就像加入黑帮,除了让他们得到加入黑帮的好处,还应该向他们要投名状,要保护费,双方进行利益交换,这才是常理。若是只给他们好处,既容易使那些豪强骄纵,也容易让人不安心。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双方合作,必要都有所图,才能长久。南阳豪强因为与邯郸关系紧密,心不自安,皇帝应向他们要价,给他们一个所谓“破财免灾”的机会,让那些人出钱出力,买个心安。
等到他们向皇帝出了这个价码,便会认为双方的交易完成,协议达成,朝廷不会再找后账。
这里面的心理学比较复杂,好在刘钰在上一世研究过相关的内容,因此没等寇恂说完,便领会了他的意思。
“陛下,治水修渠,需钱万万,正是一个机会。”
怎么要这个价是一门大学问,肯定不能明着要。毕竟皇帝不能吃相难看,否则难免惹人非议。双方都要保有面子,治水最好不过。
治水向来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朝廷与豪强在这上面进行一次合作,双方既能暗中完成交易,又能博得好的声名。何况治的是南阳的水,受益最多的也是这些人,他们虽然此时出了钱财,日后得到回报的也是他们,豪强们心里不会太过抵触。
当然这番操作还是有一定难度的,需要主事之人有足够的政治智慧和执政能力。
皇帝道:“寇卿,朕便以你为太守,为朕安定南阳。”
寇恂拜下,说道:“臣遵旨。”
寇恂本来新任大司农,这个官职听起来比一郡太守要重要得多,但是此时长安朝廷的大司农早已今不如昔,许多职能都转到了户部,在以后也会逐渐被架空,虽然位高,但是权轻,想必寇恂觉得不能在这位子上充分发挥才能。
南阳治水之事寇恂在朝堂上不说,非要追着皇帝到宫里私下里说,一是有些话在朝堂上不太好说,再就是他要当面向皇帝表达,他有意于南阳太守这个位子。
皇帝不只是猜到了他的想法,而且也确实认为寇恂能胜任这个位子。寇恂的见识十分高超,可以说有萧何之才,邓禹对他的评价很高,认为他有宰辅之器。
在建武汉时,寇恂便是冯异之外的另一个救火队员,冯异是在战场上救火,寇恂则是在郡治上救火,一有难治之郡,刘秀第一个便想到寇恂,而寇恂总是能超额完成任务,交上一份远超刘秀预期的答卷。
他任河内太守时干得十分出色,在郡中的威望非常高,以致于皇帝刘秀都对他有所忌惮。
刘秀当时初登大宝,地位不稳,更兼严重依赖河北集团,故此多少有些不放心寇恂。刘钰则不同,此时他地位稳固,不可动摇,再加上寇恂在长安朝廷是孤身一人,没有派系,对刘钰完全造不成威胁,故此刘钰可对他放心使用。
皇帝道:“大河改道,青州、徐州、豫州皆受其害,日后朕要择机治理,此事干系重大,应早谋之。卿要将此事放在心上,除了治理南阳一郡之水系外,要为朕培养治水之才,积累经验,待到天下一统,咱们君臣便干这件大事,让大河莫再为害百姓。”
寇恂拜道:“陛下心系天下,远见卓识,欲为大汉定万世之基业,百姓得陛下为其主,何其幸也。”
牛吏 第446章 445.黎丘逞威
建世六年夏,坚守半年之后,江陵王程泛在马援军的围攻之下势穷出降,被槛车解送长安。汉军占领了荆州重要城市江陵,之后马援差众将分头略地,迅速占领南郡南部的大部分地区。
这是一个重大的战果,因为江陵的攻陷,使汉军实现了对楚黎王秦丰的战略包围,使其北部坚固的襄阳防线失去意义,马援随时可以发兵北进,端掉秦丰多年经营的老巢黎丘。
江陵就是从前楚国的郢都,地处江汉平原,北据襄阳,南控湖湘,东连江夏,西通巴蜀,东有云梦之饶,是楚地的核心地域,战略位置极其重要。
江陵一带一直是比较富裕的地区,有江汉川泽山林之饶。民食鱼稻,以渔猎山伐为业,瓜果蔬菜,食物常足。江陵周围地域广阔,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百姓只要采用原始的耕作技术,就可以种出足够的粮食,让全家都能吃上饱饭。故此,此地对提升科学技术的需求并不十分强烈,耕作技术比起中原要落后许多。
这里的土地是真正的沃野,即便耕作技术落后,其产出也着实不少,除了农田里的产出之外,还有大量的水产。富饶的物质资源给江陵提供了充足的兵粮,使程泛可以在此地坚持半年之久。
占领江陵,让马援长出了一口气。这意味着,他的十余万大军的军粮有望多出一个供应渠道,在当地就食,比起从巴蜀向外运粮成本低了许多,可以大大缓解马援不太富裕的财政状况。
对于马援军的东征,长安朝廷是不拿一分钱的。皇帝给马援的任务就是以巴蜀之地为基础,利用其资源,实现自我循环运营。然后东取荆扬,自南向北,实现对邯郸的战略包围。在整个战略运行过程中,长安朝廷只在马援大造船只时进行了支援,除此之外,所有的一切,包括东征钱粮都由马援自行筹措。
灭掉公孙述,马援接收了原本成家政权的资产,使他有了足够的启动资金,可以在朝廷的支持下打造船队,装备部队。十余万大军东征的钱粮却大部分出自巴蜀豪强,他们跟随着军队运送军粮,得不到现款支付也毫无怨言,其根本原因在于征服之后,豪强们可以得到马援事先许诺的经商许可和政策红利,得到远超过当时付出的补偿。
江陵城被困数月,程泛实在打不动了才出降,城中资源已消耗殆尽,马援军所得自然不如夷陵,好在江陵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的位置,至于粮食,那么好的地还怕以后长不出粮吗?
攻克江陵之后,楚黎王秦丰控制地域门户大开,黎丘城就在眼前,不管他在北面襄阳一带的防线多么坚固,黎丘南面已无险可守,最虚弱的一面已暴露在马援军的兵锋之下。
而马援几乎完全没有停留,立即派定陇将军孙易率军两万北上,从陆路攻打黎丘。
他又派校尉李育、程乌率船队顺湘水南下,去攻取长沙,取长沙后,便是平定荆南。
长沙是控制荆南的要冲,自长沙向南有两条水路,湘水向西南方向拐去,直通零陵,长沙东南方向的耒水,可以直接抵达桂阳。
这正体现了江陵的重要,一旦据有此城,接下来的一切都是顺理成章,马援只管率领船队沿着水系走,有水有船,方便行军,方便运粮,比走陆路不知要便捷多少。
马援将黎丘和荆南之事安排妥当,他自己则率着庞大的船队继续沿江而下,直取江夏。
如今那里是建武汉的地盘。
楚黎王秦丰在襄阳一带与建世汉材官将军张允和征南将军仇志对峙,半年内双方大战小战不断,谁也不能歼灭谁。这期间张允攻克了山都,破了襄阳北部防线的西端,秦丰被迫退保邓县和襄阳。
黎丘悍将蔡宏驻守邓县,秦丰自己则坐镇襄阳。
邓县和襄阳两地相距只有数十里,一南一北,正卡在汉军南下的要冲之地。张允和仇志分头攻打,但秦丰在此经营多年,这条防线建得极为坚固,张允两人一时难以攻下。
突然,南方传来他的好女婿程泛出降、江陵失陷的消息,秦丰吃了一惊,不禁大骂程泛“没用的东西,那么一座坚城都守不住!”
老巢受到威胁,秦丰在襄阳再也呆不住了,他对部将蔡宏说道:“马援大军十余万占据江陵,必定全军北上,攻打黎丘,寡人将回兵击之,襄阳防线皆托付与你,你一定要替寡人守住。”
蔡宏发誓固守。
布置好了襄阳之事,秦丰率主力大军火速返回黎丘,几乎是刚一进城,汉军便到了。
秦丰亲自登城瞭望,见城下汉军并没有多少人马,顶多就是两万人的样子,不禁勃然大怒,说道:“马援竟如此轻视寡人,他大军十余万,竟只派这点人马来攻黎丘,简直岂有此理!”
秦丰此人长久在边远之地称王,没见过天下英雄,未免有些自高自大。这人的心态很是奇怪,要是马援真的全军来攻,他肯定会感到害怕,可是一看只有孙易带两万人来,他又嫌人家兵少,产生了一种被敌人轻视的愤怒。
实际上马援还真就没把他当盘菜,人家主力早就顺江而下去江夏了,来攻城的孙易只能算是一路偏师。
秦丰手下有十万大军,怎么会把这两万人放在眼里?他说道:“当年数万流民祸乱南阳,无人能挡,寡人率军出征,流民望风而逃。如今汉军人少,声势比之当年流民相差甚远,且远道而来,可以一举而取胜。”
秦丰带着无比的信心率军出城,北靠黎丘,在城下摆开阵势。
他亲自临阵,头戴金盔,身穿华丽的铠甲,看起来威风凛凛。在他的身周旌旗招展,人马漫山遍野,鼓角的声音响彻黎丘城。
定陇将军孙易令羽林军步兵一万人率先出战。
秦丰坐在马上,伸出右手,将手中的金刀向前高高举起,发出进攻的命令,黎丘兵马好像是洪水漫过原野般向前涌去。
秦丰向着身边的部将张康道:“汉军以卵击石,焉能抵挡寡人的大军?不出半个时辰,定然覆灭,寡人可收全胜之功。”
他稳稳地坐在马背上,面露得意地看着自己的十万大军,又看看前面不远处的两万汉军,怎么看都觉得必胜无疑。
也难怪他如此自信,从数量上来看,这些羽林军不够他塞牙缝的。
秦丰甚至已经在考虑之后如何对付马援的主力,此战全歼敌军后,马援必定会胆寒,黎丘兵乘胜而进,定能大破汉军主力。如果打败马援,他甚至可以北上中原争雄了。
秦丰回头看了眼身后的黎丘城,这是他几年来辛苦经营的老巢。哎,这城多好啊!如此坚固高大,足以抵御外敌,又是如此舒适,他住着别提多舒心了。这时一个念头突然涌上秦丰心头:在这儿挺好的,何必非要北上去跟别人抢那些破地方呢?
秦丰一面胡思乱想,一面心不在焉地看着远处的军马,看着看着,他却忽然觉得事情有点不对劲儿。所有的一切并没有朝着他相像的方向发展,而是完全相反。
黎丘兵并没有一下子冲垮汉军,也没有一步步向前推进,让人意外的是,他的军队好似有点站不住脚,在一步步地向后退。
怎么回事?怎么还退了?秦丰开始时还有点发懵,之后便暴跳如雷。
事实上,从双方一开始接战,汉军就占据了优势。
孙易手下的羽林军都是百战精兵,曾经纵横陇西、巴蜀,阵型极其坚固,斗志也十分高昂,在黎丘兵马的冲击下稳稳地站住了阵脚,随即便展开反攻。
一万步兵结成方阵,如同一体,如墙而进,其势不可阻挡,黎丘士兵遇到他们就像是水碰到礁石,才一触碰便立即向四周散开。
这场景气坏了观战的秦丰,他挥着那把金刀,亲自劈杀了一个从战场上退下来的士兵,大声催促诸将上前,声称如有后退者,立即军法从事。
在他的严厉督战之下,黎丘众将使出全力,率军向前死死地顶住,好不容易才稳住了阵脚,与孙易军形成僵持的局面。
秦丰沉着脸望着面前这场鏖战,这样的形势大大出乎他的意料之外,他不知道敌军竟会如此顽强,让他的十万大军束手无策。秦丰命令张康率三万军马从东面绕过去,从侧后包抄敌军,争取先将这一万汉军全部吃掉。
没想到张康的军马还没有动,对面汉军却动了。
定陇将军孙易亲自率领一千羽林骑兵冲下山坡,向前驰突,以雷霆之势从敌军的侧翼狠狠地插了进去。
黎丘兵在羽林骑兵的强势冲击之下开始混乱。
骑兵对步兵本来就有很大优势,自从骑兵装备了马镫之后,战斗力成倍增长,使步骑之间的差距拉得更大。
一千羽林骑兵人数虽然不多,却在敌军中纵横驰骋,任意来去,黎丘兵本来阵型就不够坚固,在骑兵冲击下阵型更是被撕得粉碎,全军一下子陷入了混乱。
羽林军趁势全军压上,个个奋勇,杀声震天。黎丘兵马实在抵挡不住,纷纷溃逃。任凭秦丰在后面挥着金刀狂呼,也没人再敢上前,而是掉头就跑,争抢着向城中逃去。
多亏秦丰身边还有数千精锐卫队,保护着他且战且退,回到黎丘城,否则堂堂楚黎王可能殁于乱军之中。
因为怕汉军乘乱夺门,黎丘城上乱箭射下,这箭枝也不分敌我,都是随意向下发射,城下顿时一片哀嚎之声,被射倒的大半倒是他们自己人。
秦丰大败回城,兵马损折了大半。这一战过后,他再不敢出城叫阵,每天只是将城门紧闭,准备一心死守了。
孙易依托东山为营,屯兵于黎丘城下,对黎丘城每日攻打,诸般攻城器械轮番上阵,急切之间却不能攻下。
黎丘城是秦丰花费数年时间和无数金钱精心打造的坚城,它北临襄水,城高池深,防守体系完整,城防异常坚固。而且经过秦丰多年经营,城中粮草充足,足供守军使用。
秦丰有了这个倚仗,便死活不肯投降,拼死抵抗,期盼着其余诸城前来救援,让他能有机会反败为胜。
虽然孙易一时半会拿不下黎丘城,但汉军围城这件事本身已足够震慑黎丘周边的人心了。
那些原本依附于楚黎王秦丰的当地豪强,此时纷纷来汉军营中拜见,向孙易套近乎,贡献钱粮,以求能抱上汉军的大腿,投效新的主人。有的豪强还引私兵来黎丘城下,与孙易一道围困黎丘。
秦丰据有的十几个县则纷纷归降,有的是县长官直接投降,有的是其属下或治下百姓杀县官献城归降。总之,众人都看清了大势,知道秦丰已是强弩之末,如今只是苟延残喘罢了,所以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归降长安朝廷。
在黎丘被围半月之后,秦丰的丞相、宜城守将赵京举城来归,并率军来助孙易围城。从此之后,秦丰困守孤城,陷入众叛亲离的境地。
不久后,张允和仇志在北方攻破了襄阳城,杀了秦丰部将蔡宏,随后率军南下,与孙易会师于黎丘城下。
此时城外军队已经有将近九万人,声势极为浩大。孙易为避免军队伤亡,派人到城下招降,秦丰却大骂道:“寡人堂堂楚黎王,岂能降你这等鼠辈?”
城上城下的人可能都没有想到,楚黎王秦丰竟然站在城上破口大骂,其咒骂词汇之丰富,音调之多变,令人叹为观止。
而其骂人的内容,就连军中最粗鲁的军汉听了都连连摇头,嘟囔着“这话怎么说得出口?”
秦丰在城上口沫横飞地骂了一刻钟光景,嗓音依旧保持着高亢,并无丝毫嘶哑的迹象。
被从十八代祖宗问侯到亲生父亲的定陇将军孙易怒气勃发,当即取过弓来,向着城上就是一箭,那只箭擦着秦丰的耳朵掠过,“咄”地一声插在城楼的木柱之上,吓得秦丰一缩脖,骂声戛然而止。
孙易戟指向着城上喝道:“秦丰小儿,孙某必取你的头颅,灭尔三族,以雪今日之恨!”
牛吏 第447章 446.口水之仇
孙易、张允、仇志等汉将合力围攻黎丘,楚黎王秦丰闭城死守,双方连日争战,相拒一月有余,汉军不能入城。
此时黎丘周边诸城已全被汉军略定,整个南郡只余黎丘一座孤城。但是秦丰却并不十分担心,因为城中尚有精兵数万,粮草不计其数,足够他长期据守。
秦丰手下谋士倪竟劝道:“刘钰已占据天下之半,去年于洛阳大胜刘秀,已有并吞天下之势。马援尽发巴蜀之兵,大军十余万东下荆扬,声势浩大,大王诚不可与之争锋。此时黎丘已成孤城,旦夕且下,大王不若举城归降,尤不失封侯之位,累世富贵。”
秦丰也不说话,只用眼睛直勾勾地看着他,看得倪竟十分不安。
“竖子焉敢劝吾屈膝事人?枉我如此厚待与你,可你这腐儒竟满口喷粪!实在是臭不可闻!”
秦丰突然开始破口大骂,足足骂了半个时辰之久,把倪竟骂得狗血淋头,可倪竟一句也没还嘴,只是跪伏于地,默默地承受。
倪竟是江陵人,在秦丰起事之后加入其队伍。他在秦丰身边将近十年,非常了解他,知道秦丰就长了这么一张臭嘴,说话吵架之事他从不肯落于下风,但是做起事来却没有说话那么狠绝,否则倪竟也不会冒着捋虎须的危险,敢说这些劝他投降的话。
以秦丰对倪竟的信任,顶多就是大骂他一顿,并没有什么杀身之祸,倪竟只需要充耳不闻,忍受秦丰滔滔不绝的口水就行了。
秦丰本就是南郡人,虽然只是个儒生,却从少年时便有雄壮之气,志向很大。年少的时候他曾去长安求学,学成之后到南阳担任县吏。王莽末年,天下已经开始乱了,秦丰敏锐地觉得这是个机会,便弃官还乡,在黎丘联络当地豪强,举兵造反。
秦丰很快就攻占了南阳南部和南郡北部,一共十二个县,聚集了数万人。他占据的地盘是一片沃野、物产富饶的江汉平原,在中原遭灾时,绿林军在绿林山中挖野菜啃树皮,赤眉军像蝗虫一样辗转数郡,四处寻食,南郡这里的百姓却依旧能够饱食。
更始帝建国后,一直的战略是向北向西,去洛阳,去长安,占据天下中心城市,对于南方的偏远地带不屑一顾。
秦丰抓住机会,在黎丘建国,自号楚黎王,关上门做起土皇帝来了。
自古热带无强国。因为自然条件太好,获取食物太容易,不用费劲就能过上舒服的小日子,因此他们普遍不思进取,安于现状。比如印度,自然条件十分优越,但数千年一直是一盘散沙,只有过几段短暂的统一时期,整个历史就是一部被不同的北方民族在不同时期征服的历史。
秦丰也没逃脱这个规律,有了这个自然条件优越的根据地,他的雄心壮志迅速消散,舒舒服服地在黎丘过起了小日子。这些年,中原地区打得你死我活,血流成河,秦丰坐观成败,心理上感觉无比优越,却不知道危险正在不知不觉地逼近。
等到他有所察觉的时候,已没有多少抵抗之力,那些饿狼中角逐出来的最强者要将他当作一块肥美的肉,一口吞下。
近两年时间,秦丰的态度明显积极了许多,但并不是积极进取,而是积极布防,他在南阳打造了北部防线,应对汉军南下。
南阳邓奉投降长安之后,秦丰失去了北部屏障,什么事只能靠自己了,靠他的襄阳防线了。
秦丰这个人性格有点粗豪,为人算是比较讲义气够朋友,行事也颇能得人心,但是就有一个最大的毛病,口无遮拦,嘴臭,受骂人。不分场合、时候、对像,楚黎王想骂谁就骂谁,想骂多久就骂多久,在他的一亩三分地上,秦丰骂得随心所欲,霸气十足。
跟随他一道起事的弟兄们都习惯了,原本就是他们的主上,没事被他骂几句,就当作是口水浴,没什么大不了的。可一个月前他竟把自己的这项特长向着汉军大将孙易狠狠地发挥了一下,把孙易气得暴跳如雷。
今天轮到了倪竟。
秦丰大骂倪竟半个时辰,终于觉着有点累了,歇下了嘴,坐在那儿呼哧呼哧地倒气。
这时倪竟直起了身,举起袖子,在头顶上轻轻拂拭,只擦了几下,袖口那儿就一片水渍,可见他的头上被喷了多少口水。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