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武侠修真

风沙吹过胡杨林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焉画
还有,到刘凯那,完全是出差顺路,刘凯盛情邀请,于情于理都不得已而为之啊。自己只停留一天,哪想到中奇会病,都是天不作美啊!想到这莫志刚心有不甘啊!不行,一定要找到她,跟她说清楚,不能叫她带着误会离开。还有她一个弱女子带个孩子无依无靠的以后可怎么生活啊,必须找到她!
想到这里,他止住眼泪,他在思考张媛可能去的几个地方。他要一一找寻,无论如何也要找到她。
他先去的辽阳老家,没找到,得到的消息是老太太去了儿子家。志刚知道张媛的大弟弟张涛在本溪钢铁企业工作,是开大车的司机。知道张媛的小弟张明在西安读书。估计是她去大弟弟那的可能性大一些。
他和单位请了长假,先到本溪去寻找。可是当他到了本溪才发现,这本溪的钢铁企业实在太大了,有几万人,工人都分散在各个下属企业,可他具体并不知道张涛在哪个企业。他来到总厂人事部门打听,可那时候是恢复重建时期,人事档案还没有健全。无奈,他就在市内的下属企业开始逐一寻找,几天时间过去了,也没有找到。
别人告诉他在南芬还有三家直属企业,也许在那里?莫志刚决定去那里再看看。他买好了去南芬的火车票,来到站台里等候。很快,一辆旅客列车进站了,他未加思索地上了车,脑子中还在想着到了南芬先去哪个厂子找寻,有人告诉他露天铁矿里有很多人在开一种超大型的运矿石的车,在那里的可能性要大一些。对,就先去那里!但愿能在那里就找到她,找到她,无论如何要把她接回家里来。中奇的离去,确实对她打击太大了,她太痛苦了,她承受不了,我必须要好好安慰她,以后不会叫她受一点委屈的。
列车飞速疾驶着,莫志刚的思绪还在延伸。他又想到了中奇,如果他活着,张媛不会离开的,那我们一家四口该有多幸福啊!
这世间的事情要说顺利的话,那是真顺利,就犹如神助,好多难办的事情到那都会迎刃而解,而要说不顺,那是喝口凉水都塞牙。这莫志刚算是最不顺的了。此刻,他坐错了车,坐的是相反方向的车。这趟车是开往沈阳方向的,他发现时这车已是行程过半。无奈,莫志刚只好顺势回沈了,他安慰自己:也许张媛回心转意已经回来了呢,或许她和女儿现在正在家中等待自己归来?





风沙吹过胡杨林 第26章 投亲到矿区
莫志刚下了车匆匆往家里走去,天渐黑了,各家室内的灯光相继亮起来。他期盼着自己家的灯是亮着的,那温暖的黄色灯光他再熟悉不过的了。每次自己加班很晚回家,老远地望见的就是自己家中的桔黄色灯光,那灯光像一股暖流一样,温暖着他的心,推动他不由自主加快脚步。
啊,暖暖的灯光,你现在还会向我招手吗?你知道吗,我现在比任何时候都期盼你啊,你的女主人她在吗?她若在,就一定会燃亮你!
走近了,莫志刚走近了自己的家。他什么也没有盼到。
莫志刚在家休息了一个晚上,理了理自己的思路。他决定第二天先到西安张媛的小弟弟张明那看看,即使张媛不在那,他小弟也会提供他哥哥的准确地址的。
可他怀着很大希望找到张明的时候,却是非常地失望,原来这张明对家里的情况还没有志刚清楚呢。他出去读书时,正是家里困难的时候,他不愿给家里增加负担,生活就靠助学金维持。他怕母亲省吃俭用给他汇钱,所以,他平时只和姐姐张媛联系。他还一直以为母亲还在辽阳呢?
志刚失望返回。路上他又想起张媛有个表妹时而有联系。她表妹在抚顺矿务局医院工作,她也许知道张媛的去处,或许张媛就在那里?想到这,志刚日夜兼程又赶赴抚顺,结果又是失望而归。
莫志刚准备到单位再请几天假,下一步好到南芬去找寻。近半月来,莫志刚在找寻和等待中度日如年,人瞬间已苍老了许多。单位里同事都很同情他,大家帮他想办法。不知谁提到了街道办事处的李主任,说既然张媛叫把离婚协议交给她,那她一定会知道张媛的去处!不然怎么联系?对啊!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想到这里,莫志刚紧忙往街道办事处走去。
莫志刚见到了李主任。李主任五十岁左右,很干练的样子,她很热情地接待了莫志刚。莫志刚并没有开口问张媛去处,他先把和张媛之间的误会讲给李主任听,又诉说了这些天来找他们娘俩的艰辛,其间声泪俱下不能自持。
这李主任虽早有思想准备,受张媛之托轻易不会泄露张媛的地址,可也几度眼角湿润。她被莫志刚的执着感动,她很同情莫志刚的遭遇。感觉这是个很不错的小伙子,觉得两人分开也确实有些可惜,有些误会说开就好了。
她这么多年在街道工作,什么样的家庭纠纷都遇到过,在她看来,莫志刚和张媛之间的事情,真的不算什么事情,如果自己介入帮助调节一番,也许会破镜重圆?那天张媛走得太匆忙,自己想拦住,可张媛在气头上,听不进去,现在半个多月过去了,张媛也应该冷静下来了,所以她觉得现在调解还是有一定把握的。
莫志刚忽然意识到自己有些失态,忙说对不起,可李主任还在沉思中,她在想怎样撮合效果更好。
莫志刚想:这是个原则性很强的人,她不会告诉我的,我还是先不要问,不然她一口回绝,还真的就不好办了。
“李主任,我就是想见张媛一面,想亲自把我们之间的误会解开,想再看一眼我的女儿,如果她还坚持离开我,我也没什么遗憾的,我会尊重她的。”莫志刚说。
“小伙子啊,你是有诚心的,你也感动了我,那就这样办你看怎样?就是我写信叫张媛过来,说你同意签字离婚,不这样说她不会过来。等她来了,你和她好好谈谈,我在中间再做做她的工作。”
莫志刚很高兴,李主任能帮忙调解,这是他求之不得的。
的确,半个多月的时间,足够张媛冷静思考的。可张媛却是越是思前想后,越是更加憎恨莫志刚。以前对他的不满,从来就没有释放过,是一直压在内心的,是心里已经满满的,还是硬往里塞,塞啊!塞啊!一颗心就这样的眼看撑不住了,她还撑着!张媛哪怕任性地宣泄一把,也不至于弄成今天的样子。
接到李主任的信,张媛如释重负般地轻松,这多天她一直在盼这封信,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她也在为莫志刚担心,自己这一走,他不一定急成什么样?张媛是善良的,尽管她恨着他。另一方面,莫志刚终于想明白了,同意离婚了。不,他其实可能早就想离婚,只不过他开不了那个口,不管怎样,即将结束一段不堪回首的婚姻生活,是张媛真心地企盼。从此,莫志刚你也自由了,你可以毫无顾忌地去找李琴了,张媛在心里说着。
张媛早就感觉到莫志刚其实爱的是李琴。爱是自私的,是不可以瓜分的,是爱与被爱双方真实的感觉。莫志刚对她的冷漠,张媛心里非常清楚,只不过,为了孩子她在忍耐在维持。现在中奇没了,她不会再忍了!最可恨的是小中奇的最后时刻,莫志刚却是和李琴在一起寻欢作乐!我可怜的儿啊,你好可怜啊,你死不瞑目啊!就单从这一点看,我张媛永远都不会原谅你莫志刚,不会原谅!!
在张媛兄弟媳妇的陪同下,张媛抱着美花回到了沈阳的家中。本来天冷,不想带美花过来,但最终还是决定带孩子过来,叫她爸爸再看看孩子吧,给孩子多穿点就是了。
莫志刚在见到张媛母子的那一刻,心中百感交集,看着女儿熟睡的面庞,他大滴大滴的泪珠滚落下来,他梗咽着说:张媛,你们叫我找的好苦啊……
看到莫志刚憔悴的面容,张媛也有瞬间的怜悯,但只是瞬间。小中奇病危时痛苦的面容又浮现在张媛眼前。她,不会动摇!
街道办事处的李主任,很有信心满面春风地做着调节工作。可她碰到的是张媛,一个平时很能包容,善解人意的人,这时候却是油盐不进,任何说教在张媛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渐渐地,李主任的信心在消退,莫志刚也无奈地低下了头。他决定尊重张媛的选择:以前是自己对不起她,不要再难为她了,只要她开心就好。莫志刚站了起来,给李主任深深鞠了两个躬,拿起笔毅然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李主任的心里更是不好受,本想促成他们之间和好的,没想到却是这样的结局。
结束了,这段张媛用心经营的、莫志刚不想放弃的婚姻就这样结束了。留下的是终身的遗憾,是无法解开的误解!
也许真的是缘起缘灭天注定的?云散了还可聚,缘灭了还能重起吗?
在这个冬日里的黄昏,莫志刚最后亲了一下他的女儿美花,含泪目送张媛母女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
在辽宁东南部,距山城本溪25公里处,座落着一座大型铁矿山,南芬露天铁矿。矿区总面积有20多平方公里。
南芬露天铁矿原叫庙儿沟铁矿,开采历史久远。有史料记载,采石炼铁记录最早始于辽金时代。“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东北,对矿山实行了史无前例、野蛮掠夺式的开采。他们将河北、山东等地大批抗日战俘和******用闷罐车拉到庙儿沟铁矿充当苦役。在恶劣的采矿条件下,大批矿工从事着超呼常人的繁重体力劳动,不断有矿工被摧残致死。
解放后,“庙儿沟”铁矿获得新生,同时改名为本钢南芬露天铁矿,成为本溪钢铁公司重要原料供应基地。铁矿恢复重建需要大批的矿业工人,当时便在全国好多地区招工,大批的青年人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张媛的大弟弟张涛就是其中之一。
告别了伤心之地,张媛怀揣着一颗伤痕累累的心,满身疲倦地来到了这里。她是去投靠她在南芬露天铁矿工作的弟弟张涛。
张媛下了火车,又倒了一段汽车,终于来到了南芬露天铁矿矿区家属住宅区。这里三面环着山,中间平坦些的地方,正在建设一栋栋的矿工家属住宅。除少数建成的外,四野除了工地就是荒地。凭着通讯地址,张媛好不容易才找到弟弟的家。
她的母亲张董氏因为无房居住,在张媛来之前已投奔到这里。原来,按当时土改的政策,张家的自住房是不用交公的,可张董氏是在土改前几年就离开张家了,土改时老太爷做主,把这套房子交了公。张董氏因没有资产,还偶尔做手工养家,因此被定为城市贫民成分。土改时,张媛的大弟弟在高小读书,毕业后就一直和母亲张董氏打零工维持生计。全国解放后,遇到南芬露天铁矿招工,就来到了这里。张媛的小弟弟几个月前考上西安的一所大学之后,张懂氏一个人便离开娘家也来到了这里。
这是一个只有一居室的砖瓦结构的平房。可能是刚建好房子没干透就住进去了,房子很潮,室内墙上都是霜。张媛的弟弟张涛在矿里开运矿石的翻斗车,是非常危险的工种。矿石是露天开采的,先用穿孔机在作业面上打孔,很深很深的孔,然后将炸药放进去,每天定点点燃爆破。那部分山体被炸碎后,再由铲车一点一点地装进翻斗车,然后由翻斗车运到一个固定的地方,最后由矿内火车运到选矿厂选矿。
矿山作业每个环节都很危险,事故率非常高,张媛弟弟张涛的工作危险在卸矿石的环节。矿石是由山上卸到山下的,就是运矿石的翻斗车,要开到一个固定的悬崖边上,卸下的矿石要滚落到山下。倒车的位置很重要,离悬崖远了,卸不下去不行,离的太近,卸矿石的时候,就容易连人带车滚落到悬崖下面。没有安全措施,全凭驾驶员个人技术掌控,生产不能间断,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在作业。白天还好,晚上视野差,所以,大多事故都发生在夜班。




风沙吹过胡杨林 第27章 相亲改嫁
张董氏很为儿子担心,也曾劝儿子离开,可张涛还挺愿意干的。感觉那么大的车由自己操控,能为矿山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是很神圣和自豪的。要说危险,那在矿山上工作哪都有危险,自己注意点就好了。
还有个重要的原因,张涛他谈恋爱了,他在这里找到了意中人,是小火车的售票员,俩人很投缘,正处于热恋阶段,很快就要领证结婚了。没办法,张董氏就只好督促儿子休息好。夜班时,白天把觉补足,保证夜班工作精力充沛。
张董氏很是吃惊,没想到张媛能找来,很高兴地张罗给她做饭。她叫张媛娘俩到炕上暖和。一边打听志刚的情况,一边问中奇怎么没带过来?
张媛一开始还忍着,当提到中奇后,她再也控制不住自己了,扑到母亲怀里失声痛哭:“妈妈,妈……中奇,中奇……”“中奇怎么了?啊!你快说……”“中奇他……怎么了?”“中奇他,得了白喉……他走了……”“什么?你再说一遍!”“中奇,白喉,死了……”
张董氏听清楚了,他的外孙得了白喉死去了,这是真的。她一个腚蹲坐在炕沿上,半晌说不出话来:他的可爱的大外孙没了,这也太突然了。可她知道女儿更痛苦,只好把悲痛埋在心底。
“别哭了孩子,这是一茬病啊,谁摊上了也没办法,认命吧!把美花照顾好,注意自己的身体,你还年轻,过几年再要一个。”呜呜!“张媛哭得更厉害了。张董氏哪里知道张媛雪上加霜的痛苦?张媛在流泪,母亲张董氏的心如刀割般地疼痛。
办理完离婚手续,送走张媛母女之后,莫志刚无精打采地回到住处。经历多重打击之后,他的精神几近崩溃,颓废到了极点。最终他一病不起,一个人不吃不喝好几天。那时,他总会听到一个声音跟他说:走了好,走了好,走了就没有痛苦,就没有牵挂了!是啊,走了就没有痛苦了,没有牵挂了!是那样吗?没有痛苦当然好,可没有牵挂我能做到吗?到哪里我也做不到啊!现在我都这样了,还在牵挂着我放不下的女儿。不!我要坚强起来!为了我的女儿,我要活着!我不能叫她这么小就失去爸爸!
精神的力量确实很强大,当你万念俱灰之时,当你一无所有之时,你选择了坚强,你选择不放弃,你的生命之火就不会轻易熄灭!
莫志刚没有选择放弃。他一个人挣扎几天之后,他的病果真一点点地就好了。病后他也想开了,一切顺其自然吧,一个人要学会面对,既来之则安之。他每天努力地工作,人累了,也就不想那么多了,打发时间吧。
刘凯和李琴还不知道志刚这边发生了这么严重的事情,志刚还会不时收到他们的信件。莫志刚也不想叫他们知道。尤其是李琴,家里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一定不能叫她知道,她知道会很痛苦的。她是一个善良的女孩子,她比谁都希望自己过得好,这一点莫志刚是清楚的。这些事情的发生不能说是她的错,一切都是机缘巧合。
莫志刚一个人寂寞的时候就到中奇的墓前看看,和他说说话,他用这种方式和儿子交流。他想补偿对儿子的亏欠,也使自己愧疚的心得到少许安宁。别人给他提亲,他都婉言谢绝了。曾经沧海难为水!在他的内心深处张媛永远无可替代,这是在张媛离开之后他才体会到的。
张媛离开莫志刚,居住环境和生存条件都大不如从前。和弟弟、弟媳、母亲挤在一居室里,生活有诸多不便。尤其弟弟从事的危险职业,逢倒夜班,必须好好休息,可自己还带着孩子,有时会影响弟弟的休息。张董氏后来也知道了女儿离婚了,无能为力的她说服张媛的弟弟和弟媳,叫张媛暂时居住在这里。
在弟弟家住了一段时间后,她开始出去找工作。可在矿区,适合女同志干的工作太少了,好不容易找到一份工作,刚工作一周,美花就又病了。看到美花发烧,她就又想起中奇,害怕得不得了,日夜守护不肯离开半步。可这美花偏偏体质弱,三天两头闹毛病。这时候的张媛,顾了这头顾不了那头。为了守护好孩子,她后来又先后找的几份工作也都没干长,不知这时候的张媛是否会后悔离开莫志刚,因为她目前正面临着生存的艰难。
不久,家里发生的一件事,促使张媛不得已作出一个她自己也无法相信的决定。
原来张媛弟弟结婚后,由于家里住的拥挤,他的兄弟媳妇就经常会回娘家住,对张媛也渐生怨气。设想一下,真的怪不得她兄弟媳妇生气,一个离婚带孩子的大姑姐,天天和他们挤在一起居住,又是遥遥无期的。她不改嫁,难道就这么长期住下去?所以,积怨到一定程度,她兄弟媳妇就爆发了,说这日子没法过了,要和张媛弟弟离婚。张媛弟弟和母亲左右为难,张媛好个劝说,承诺近期就搬出去。
劝停兄弟媳妇后,张媛来到了室外,漫无目的地在街上徘徊。到哪里去呢?那时候家家住房都拥挤,也没有对外出租房子的,房子都是单位统一分配的,一般都是一居室好几口人在居住。
望着这一栋栋的民宅,竟没有自己栖身之地,张媛伤心地流出了眼泪,蹲在街口一个人伤心地好一阵子的哭,她内心的苦啊,无法与人诉说啊!
人都说性格决定命运,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张媛太强势,自己做人又太完美。人们在衡量一个人的时候,往往习惯按自己的是非原则做标准,具体就是说某件事情我做到了,你没做到就是不对了;这件事情我不会去做的,你做了就是不应该了。等等,那么便会平添许多烦恼。越是趋于完美的人,烦恼就会越多。因为这样的人要求自己会很严格,按照要求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会发现很多人修养都不够,很多人都对不起自己。
张媛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她完全具备温良恭俭让: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逊这五种美德。而“仁义礼智信”又是她一贯做人的道德准则。她做得太好了!他对莫志刚太好了!一心一意地对他好!当然她也期望他对她也是同样地好,一旦发现对方真正地辜负了自己,她不会宽恕的。刚强倔强的性格又会助推她的取向。
如今,张媛几乎是走到了死胡同,她和美花以后将如何生存下去呢?她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会落到如此这般境地,她会选择重新回到莫志刚身边吗?她肯定不会!说死她都不会!她是“冻死迎风站,饿死不弯腰”的人。
那她的选择是什么呢?
痛哭过以后,张媛痛苦地作出一个她以前想都没有想过的决定:改嫁!找一个忠厚老实可靠有住房的人把自己嫁出去!
她来到了李二婶的家。这李二婶是居民组的组长,是个热心肠的人。她以前就给张媛提过亲,被张媛回绝了。这次张媛主动过来,她心里就明白了几分。
“不是二婶说你,你早就应该走这一步,你看你还那么年轻,这样和他们挤在一起,哪天是个头啊?”李二婶心疼地说。
“不过,这里我认识的都是矿工,都是没有文化的大老粗,我看你文绉绉的,怕委屈了你。”李二婶边说边补充着。
“二婶,我现在就不能考虑那么多了,只要人品好,老实忠厚,能对我和孩子好,有个窝就行了。”张媛坚定地说。
李二婶认真思考着,把她认识的未婚小伙子都在脑子里一个个地过筛子。突然,她一拍大腿:“有这么个人,我看合适,这人厚道,心眼好使,能干活。工作干得可好了,年年先进,还是个党员,四八年的老党员呢!比你大两岁,没结过婚。”
“这么大了怎么没结婚?条件还可以啊!。”张媛说“家里太穷了,就在这后山住,相亲时女方到家一看就都吹了。”李二婶说张媛心想,那是个什么样的家呢?怎么会把相亲的都吓跑!
“可人是真好,人品一点问题没有!”李二婶以为张媛在犹豫,就又强调了一下。
可张媛却是点点头,表示可以看看。李二婶紧忙安排时间。
张媛抱着美花来到了李二婶的家,一推门便看见炕沿边坐着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这男人看样子个头不高,身体挺结实的,见张媛进来他立刻站了起来。
“这是小李,李青山。小李今年是矿里的先进呢,是吧,小李?”李二婶向张媛介绍。
“不是矿里的,是,是我们车间的。”那男子腼腆地回答,两只手不知道放在哪里好。张媛看出这男子是个老实人,长得也挺面善的。
“我叫张媛,这是我女儿美花,一周岁多了。”张媛介绍自己。
“他认生吗,我抱抱她行吗?”
李青山说着从张媛怀里小心翼翼地接过美花,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美花非但没哭,反而冲他笑了笑。这一笑,把个李青山高兴的:“哎呀,她笑了,这孩子太招人喜欢了,闺女,你真是个好闺女啊……”
此时,张媛在心中已初步认定了这个人:这应该是个值得托付的人。
“你在矿上做什么工作?”张媛问。
“爆破,就是放炮。”李青山答。
“那很危险吧?”张媛有点担忧。
“还行,按规程操作,一般不会有危险。”李青山轻松的态度解除了张媛的疑惑。




风沙吹过胡杨林 第28章 黯然而归
“你看到了,我带个孩子……”张媛看着美花说。
“我喜欢小孩,我特别喜欢小孩,我工友在我这个年龄孩子都上学了……”李青山诚恳地说。
“嗯……”张媛若有所思。
“我没有文化,从小家里穷,没念一天书,现在在矿里的识字班学习呢,认识100多个字了。”李青山很有成就感。
“哦,认识100多啦!很快你可以看报纸啦。挺好的啊,坚持吧!”张媛鼓励他。
“就是家住得太远,学习有点不太方便。”李青山很实在。
“你家住哪里啊?”张媛问。
“黑梁沟。沟里最远的那户人家就是我们家。山路要走2个小时才能到矿里。”见张媛迷惑,李青山就又补充一下。
“那你每天要走两个小时去上班,下班再走两个小时?还要上一天的班,够累的啊!”张媛有点同情他了。
1...56789...5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