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其他

玉堂金阙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看泉听风
“南坞亭君?”陆希想了想,“说六祖姑?”这六祖姑和七祖姑是同母所出的姐妹,六祖姑嫁到了北地士族清河崔氏,也是陆家目前辈分最大的,陆希只听说过有这个祖姑,还真没见过。
“是的。”小雀道。
“大娘子,不如去观主那儿进食吧。”烟微道。
“好。”陆希走下楼,六祖姑不远千里回陆家奔丧,她起晚了一个多时辰就够失礼了,要是吃完了饭再去,就真丢脸丢到外面去了。
陆希刚走到正厅,还没入内,就听到一声怒斥,“们居然让大娘嫁给一个寒门兵家子,是想毁了们陆家数代的清誉吗!”
作者有话要说:谢谢水映月投的手榴弹,谢谢大家的留言订阅,oo
d





玉堂金阙 77南坞亭君
听到怒骂声,陆希不由停下了脚步。
烟微上前一步,笑着问门口守门的仆妇,“阿媪,南坞亭君里面吗?”
仆妇道:“不仅南坞亭君里面,南坞亭君的长子、长媳,以及幼孙、幼孙女都来了。”她对陆希行了一礼,“大娘子稍候,老妇先进去通报。”
时下厚葬之风盛行,讲究事死如事生,每逢大家族葬礼,除非远外地有官职身的,不然邻里亲友之间,若是丧礼不参加的话,那丧礼结束之后,两家的关系就会彻底断绝了。陆琉为陆氏族长去世本身就是陆氏宗族的大事,且他又被陛下追封为太傅、陪葬皇陵,很多离建康极远的亲戚都不辞万里的赶了过来。南坞亭君属于陆家比较近的亲眷,会带这么多亲戚来奔丧也不奇怪。同时南坞亭君也是为了参加广陵王和楚丘亭主的婚事而来的,清河崔氏是北方大族,魏朝权势颇大,但宋朝的清河崔氏却只有寥寥几。南坞亭君的公公,和崔文广的祖父是同父的兄弟,因有着这层关系,南坞亭君之夫也是大宋的官员,故楚丘亭主的母亲才下了请柬给南坞亭君,不然女儿成亲,连个娘家都没了。
仆妇进去片刻后,就请陆希入正堂,正厅里这会正寂寂无声,一名看起来有六十岁左右,看起来富贵白胖的老夫正坐于上方,七祖姑和阿姑坐于下方,同时坐着的还有一名四旬左右的贵夫,和一名同陆希差不多年纪的女郎。
陆希先上前给那名老夫行礼,“皎皎见过六祖姑。”陆希穿着一身宽大的重孝服,衬得她越发的身形消瘦、脸色苍白。
老夫上前扶起陆希,摸到她纤细的手腕的时候,眼眶立刻红了,“父亲去世,大家都伤心,可也要多注意身体,万万不可哀毁伤身。”
听南坞亭君提起父亲,陆希泪水就落下了,她哽咽的点头,“是,六祖姑。”
南坞亭君见她如此守礼,心中更加喜爱,这么好的孩子怎么能随便就嫁给一个兵家子?陆止领着陆希拜见南坞亭君的长媳,又和崔家八娘相互见礼后,小辈就先退下了。
南坞亭君等陆希和崔八娘一起退下后,就对七祖姑道:“嫁给兵家子有多苦,们还不清楚吗?当年阿菀姐嫁给先帝多久?可夫妻真正相处了多久?们就忍心皎皎走她的后路?”更别说郑家之后做的那些事,把陆家的清名算是毁得差不多了,只是这些话南坞亭君不好说。皎皎是陆家的嫡长女,什么不好嫁,哪里需要下嫁一个兵家子?
南坞亭君姑娘时,和武昭陆皇后感情最好,看着阿姊嫁给郑裕后,夫婿长年不家,郑家上有老、下有小,全是她一个打点,她三十不到就去世了,还不是因为生生累死的?有阿菀前车之鉴,他们怎么还想把皎皎推入火坑呢?所以南坞亭君听说陆希和高严婚事的传言后,就急急的来问七妹和陆止了,却不想两说这件事婚事真的,皎皎守孝完就要嫁给高严了。
“高家说了,等两成婚后,就让皎皎随高严去涿郡。”陆止说。
“什么?皎皎也要去蓟州?”南坞亭君听得脸色都变了,“们知道那是什么地方吗?冬季滴水成冰,冬天想赏个梅花都赏不到,想吃什么新鲜的果蔬都没有,们居然忍心让皎皎去那个地方受苦?”南坞亭君当年从吴郡远嫁蓟州,不知道受了多少苦,若不是和夫君琴瑟和鸣,她早就熬不下去了。
“高严是武官,皎皎就算去了涿郡,一年能和皎皎见上几次?且军中那些军官的娘子,全是寒门出身,很多都是大字不识的农户,们想让皎皎那里连个说话的都没有吗?”南坞亭君倒不是认为陆希会有意自持身份,不和旁来往,但士族看不上寒门,同样寒门也会看不上士族,皎皎的身份,注定了她根本不可能融入她们,这样她蓟州就根本就是孤立无援,这日子怎么过下去?
“亲家、亲家,熟悉的才叫亲家,高氏父子外什么名声,高仲翼是什么,们不知道吗?这种家是可以能结亲家的家吗?”南坞亭君远嫁清河崔氏,清河国就蓟州,这些年高仲翼的名声对她来说,简直如雷贯耳!不说他对外族心狠手辣,南坞亭君还没眼界浅到对外族宽容,可他对汉一样心狠手辣。北地远没有江左太平,地方豪强林立,地方官吏入驻后,很容易遭遇豪强为难,这些都是常理,可高仲翼新入涿郡后,就不顾常理的,连杀了两家反对他的豪强,从此他的名声涿郡足以小儿止啼!
当年高元亮追杀流寇,就清河国附近的博陵郡,旁都道高元亮是少年英雄,可蓟州谁不知道高元亮生焚活的凶名?高元亮生焚之地,迄今百里之内寸草不生。当年高子畏为了报父仇,当街杀数十余……她简直不敢想象,皎皎怎么可能嫁到这种家去!万一将来小夫妻有个争执,高仲翼别说动手了,他就是随手一掌,皎皎都承受不住!
七祖姑原本就不是很同意这门亲事,听长姐这么一说,就望向陆止,陆止直接道:“这是元澈定下的婚事。”陆止看来,这门亲事,元澈同意、皎皎愿意,还有什么好反对的?
“元澈定下的?有婚书吗?”南坞亭君追问。
陆止摇头:“当时元澈只和高子畏口头定下了,说要等皎皎及笄后再说。”
七祖姑问:“阿姊,说高家的名声,听过高家什么名声?”
六祖姑犹豫了下,她的教养让她无法道长短,但思及事关家中小辈的终生幸福,还是把自己知道的说了一遍,六祖姑到也没有添油加醋,毕竟高氏父子的作为不需要任何添油加醋,就可以把吓到。
七祖姑听得脸色都变了,对陆止道:“和元澈怎么能这么糊涂!这种家怎么可以嫁?亏得没定亲,不然就是害了皎皎!”
陆止却不以为然,耳听为虚,六姑说的话,不一定是错的,但肯定不是最全面的,别的不说,高严身为武官,没有上官之命,怎么可能光明正大杀?杀豪强一事,定另有□。再说陆止是从小看着皎皎和高严长大的,从小到大,只有皎皎欺负的高严的份,就没见高严反驳过,有时候皎皎的胡闹,让阿娘和元澈都看不过了,如皎皎让高严一个夏天剥满一筐茉莉花瓣,她都没见高严对皎皎皱过半次眉头。眼见不一定为实,可她不信高严可以一装十年,换句话说,他肯为皎皎装十年,也会为皎皎继续装下去。
“当初刘休道谁不说他,‘谦谦君子’,结果不过因为一句争执,就勒杀了发妻。梁博卓,皆言其‘性凶残、杀如麻’,可此只要妻一怒,就顿首于妻前。高元亮、高仲翼都是替陛下办事,如此行事定是事出有因。”陆止说,就算她的堂姑父郑裕,性格不粗暴吗?不杀吗?可姑姑面前,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声。自己的父亲、景帝姑父,对妻子儿女都是呵护备至,对外杀起该杀的,照样不手软,朝堂上的行事准则,怎么能代入家中呢?陆止相信元澈再胡来,绝对不会对皎皎的婚事胡来,皎皎是他的命。
南坞亭君见陆止如此说,眉头一皱,“说的也对,但天下俊杰多得是,何必一定要高家呢?”
“阿姑,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陆止说道,“既然这门亲事是元澈定下的,难道们还能反悔不成?”
陆止的话,让南坞亭君也不好反驳了,毕竟这是陆琉的遗愿,她终究不是陆希的亲祖母,但——“既然没正式定下,为何外面传的好像马上皎皎要嫁过去一样。”南坞亭君又问,他们什么时候这么不懂规矩了?除非是正式订过亲了,不然谁家会这么大喇喇的宣扬?万一亲事不成,难道亲家不成、变仇家吗?
陆止和七祖姑对视一眼,说了高家之前要结突亲,被他们回绝了,高家就退了一步,想要先定亲,他们没答应,但也没拒绝,许是因为这,陆家和高家结亲的消息才会传开吧。
“混账!”南坞亭君气得浑身发抖,“们两个窝里横的!这种时候是服软的时候吗!”
七祖姑和陆止同时愣了,两面面相觑,南坞亭君怒声道:“元澈刚刚去世,高家说什么,们就应是什么,将来皎皎过去怎么做?”
“但拿乔太过,皎皎不是一样不好做吗?”七祖姑讪讪说,当然如果高家不是寒门而是世家,陆家说不定态度还会放的更高一点,但如今隔着这么一道界限,他们还真心不好把握,就怕太过,高家以为陆家高傲,让皎皎难做。
“们两个嫁过女儿吗?”南坞亭君冷声问,这两一个嫁了三年不到就离婚了,一个干脆终生没嫁。
两摇头。
“既然没嫁过,还瞎参合什么!这是拿乔吗?们见过哪家的嫡长女热孝还没过,就匆匆定亲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们有多嫌弃皎皎碍眼!们是不是想让旁都认为,皎皎以后就没撑腰了?”南坞亭君怒道。
陆止和六祖姑不是没想过南坞亭君的话,只是高威对这门亲事的重视、高严对皎皎的爱护,让两感觉不需要太意这些虚礼,只要两个孩子过得好就好了,“高子畏对这门亲事还是相当重视的。”七祖姑说。
“既然这么重视,那也不会意是现订亲,还是等出了热孝再订亲。”南坞亭君道,“起码等一年后吧?难道连这点时间都等不起?”
陆止和七祖姑想了想,也觉得一年后比较合适,这样的话,等定亲结束,差不多正好是出孝成亲的时间了。
崔八娘尴尬的偏厅陪着陆希一起进午膳,大母的话让她不知道该有什么反映才好。
陆希喝完了最后一口粥,对崔八娘说:“八娘,们去花园消消食吧。”这种事她还真不好说什么,反正现订亲和一年后订亲没多少差别,至于摆高些姿态什么的——这是从古至今的风俗,她看六祖姑也不像是没分寸的,再说还有阿姑和七祖姑看着呢。
“好。”崔八娘从善如流的起身。
接下来的时候,陆希对这位六祖姑行事叹为观止,高家遣了媒上门提亲后,她同七祖姑、自己的长媳、阿姑一起,招待了来,也没听她说什么强硬的话,只从耶耶遗愿提起,先是感慨了一番,又说起耶耶有多么的疼爱自己,又多么的想给自己一个郑重的婚礼……一点点的摆事实、讲道理,最后把媒和娄夫直接说晕了,亏得娄夫还记得自己是填房,不敢私自做决定,回去禀了高威。
高威再次上门,这会是六祖姑的长子和六叔祖、八叔祖出面,长子和善客气的足足和高威谈了一个时辰,终于让高威心满意足的离去,而高严也回蓟州的时候,带走了一队陆家的管事仆佣。这些的目的,就是去给陆希布置蓟州的新居,确保陆希三年后能舒舒服服的入住。
高严对订亲的执念,远没有马上成亲大,订亲算什么?一张随时可以撕毁的纸而已,只有娶进门了才是真的。可皎皎都说了,一定要守孝结束后,才能成亲,他也只能等了。高严陆琉出殡后,第三日就走了,他能留这么久,也是郑启看他是陆琉未来的女婿份上,特别允许的。
陆希和陆止,也断七后,回到了吴郡祖宅,陆言被崔太后接入了宫中。而常山不愿意离开陆府,整日就爱待陆琉的书房里,崔太后劝了几次,她都不听,只能暂时随她去了。至于候莹,早头七之后,回了侯府待嫁,至此三姐妹就开始各奔东西了。
作者有话要说:下章就是常山领盒饭了。
新出场的崔家,就是也是广陵王未婚妻楚丘亭主的亲人,陆希出嫁后,开新图蓟州时的重要npc==详细的情况,写到时候再说。
陆希听六祖姑提起陆琉就哭,是因为规矩。那个时代,她身为孝女,必须要做的事情,听到别人提起自己父亲就要哭。
d




玉堂金阙 78导火索
永初四年九月二十,已是深秋,天气渐渐转凉,刚过四更天,天边刚透了一丝的曙光。
崔陵新得了一个属下新进献的美,昨夜又当了一回新郎官,软玉温香怀,今天不是常朝,本该睡得香,却不想管家大清早的急报,让他原本还热血沸腾的身体,仿佛一下被迎头浇了一盆冰水,彻底的清醒了。
“说什么?顾律连吴存都扣起来了?”崔陵一把抓着管家的衣领,低声喝问道。
“回郎君,是的。”管事哆嗦道:“不仅安邑县令被顾廷尉扣起来了,连吴刺史都被顾廷尉和高奉车关押了。”
崔陵丢开管家,看着屋内跳动的烛火,神色阴晴不定,安邑县令就算了,不过只是一个小小的县令,犯了这样的大错,扣押起来不奇怪,可吴存可是刺史,一州之长,顾律和高囧若不是掌握的确切的证据,绝对不可能做出这种举动。
管家又想起了一件他刚打听到的事,“郎君,今天还听说了一件事。”
“什么事?”崔陵冷声问。
“听说顾廷尉入司州之时,是和高奉车乔装入河东郡的,官道上走的并非顾廷尉本,那位假顾廷尉就一直待河东太守府,后来他居然遭刺杀,如今已经死了。”管家战战兢兢的说道。
“什么!”崔陵这下真震惊了,难道吴存准备刺杀朝廷命官、圣上天使?崔陵这下彻底坐不住了,吴存到底司州干了什么,才能做出如此胆大包天的举动?
“据回报,吴刺史再被顾廷尉押解回京的时候,司州还出现了万民情愿的情景,顾廷尉和高奉车还是趁半夜离去的。”管家道。
“来,快给更衣!”崔陵喊道,他对吴存如何得民心不敢兴趣,他现就想着要如何才能从吴存这个漩涡中安全无虞的脱身。
“唯唯。”
崔陵穿上官府,来不及进膳,就匆匆的出门了,而此时和他差不多时间出门的,不少数。
五更天,承天门阁楼上的钟声尚未敲响,太极宫内,皇帝郑启已经起身了,牛静守伺候郑启穿好常服后,奉上一盏温热的清水,“陛下,顾廷尉和高奉车求见。”
“哦?他们昨晚回来的吗?”郑启问道。
“昨夜三更不到回的京。”牛静守说。
“让他们进来吧。”郑启说,今天不用早朝,郑启可以马上让两觐见。
“唯。”牛静守恭敬的退下,亲自去请顾律和高囧入内,同时不动声色的打量着两,去了大半年的司州,高元亮同走之前没什么变化,即使好几夜没睡,依然显得神采奕奕、英气勃发,高家的两兄弟的确都是中龙凤,难怪陛下这么爱重。一向略显瘦弱苍白的顾律反而气色比之前更好了,只不过神情看起来比之前更严肃了。想着他把吴刺史都押解入京了,牛静守心里暗暗打鼓,也不知道这顾廷尉到底查到了什么?
顾律和陆琉、王珏、谢药差不多年纪,可此生来长了一张严肃的,又是死硬的臭脾气,陛下有次气急了,就骂顾律“不知变通的老小子”,之后大家就很习惯称呼他为“老小子”,其实此比陆琉还小了一岁。
两默默无声的随着牛静守一路入宫,郑启喜欢外书房招待臣子谈话,两入书房的时候,就见郑启坐靠窗的位置,身旁一尊半高的古铜仙鹤香炉袅袅地冒着白烟,淡淡的奇楠香室内弥漫。郑启穿了一件素净的月白常服,一手执盏,有条不紊的泡茶,见两来了,便示意两坐下。
“陛下。”两上前行礼。
“坐吧。”郑启两没入京之前,就知道他们把吴存都关押了,这会正等着他们给他一个合理的解释。
顾律坐下后,“陛下,臣有要事禀奏。”
“说吧。”郑启给自己倒了一杯清茶,可顾律接下来的话,让郑启的手微微一顿。
“司州刺史吴存勒杀元妻、毒杀岳丈先,意图谋杀同僚后,犯了不道、不睦、不义三项十恶重罪!臣恳请陛下重责吴存。”顾律板着脸正容说道。
“说清楚。”郑启将茶盏放下,对着顾律冷冷道。
太极宫中,顾律将他查到的所有内容,一五一十的全部告诉给郑启,与此同时崔陵匆匆换了朝服来长乐宫前求见崔太后,崔陵并不知道吴存到底犯了什么罪,但这不妨碍他断定吴存这次肯定是死定了!顾律这老小子出手,就没一次善了过!
“阿姑,怎么办?说吴存到底犯了什么事?会不会牵上们?”崔陵担忧的问。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崔太后问着侄子。
崔陵将他打听到的消息全和崔太后说了。崔陵是黄门侍郎,秩比六百石,官职比起秩比二千石的刺史要低上不少,但吴存是外官,而崔陵不仅是皇帝近臣,而是皇帝的表弟,故崔家有不少像吴存这样依附而来的外官。众所周知,外官油水丰厚、京官油水少,所以外官平时都会进奉不少好处给京官,目的就是京城有个风吹草动,能及时通知他们,或者他们外有什么失圣心的地方,京官可以宽慰陛下几句。
可吴存若是犯得是小事,崔陵帮一下也就算了,如今这件事把谢家、顾家、陆家都牵扯进来了,这三家没一家是好惹的,崔陵躲都来不及,怎么可能凑上去呢?横竖他和吴存没多少交情。他待郑启身边多年,当时见郑启派顾律去司州,就知道他定是借着安邑的事,来打压谢家,原本他以为最多陪进一个安邑县令、撤了谢药的官职罢了,却不想顾律居然能查到吴存身上去……或许陛下也没有料到吧,崔陵暗自思忖道。
崔太后也想到了,吴存好歹是一州之长,顾律和高囧就这么直接将他扣押,罪名绝对不小,崔陵是她的侄子,她当然不会坐视不理,但——“吴存犯了什么事,真的不知道?”崔太后意味深长的望着崔陵。
“阿姑,若是知道,还用着急吗?”崔陵苦笑,他当然知道姑母话语里的意思,“真没让吴存做什么,安邑、阳城都司州,崔陵再胡来,也不可能外甥女的地盘上胡来吧,就是收了吴存的一些小孝敬罢了。”
崔太后得了侄子的保证,才点头道,“既是如此,相信陛下定会秉公处理的。”
“那阿姑,就先回去了。”崔陵听了姑母的话,也放心了。
“大母——”陆言的声音响起,崔太后脸上立刻泛起柔和的笑意,“阿妩,过来。”
陆言穿着素色的深衣入内,见了崔陵,上前行礼道:“表舅。”
崔陵对崔太后笑道:“阿姑,这几天府上来了一个擅长做素菜的庖厨,做的素菜蒸饼,滋味还不错,想着阿妩已经会喜欢的,要不让他入宫一试手艺?”陆言自父亲过世后,一直茹素,郑启都劝过好几次了,可小姑娘硬是扭着性子不肯,郑启只能让庖厨换着法子给她做素菜。
崔太后道:“那就让他下午入宫吧。”
“好。”崔陵退下。
“怎么不多睡会?”崔太后摸着小孙女的头柔声问。
陆言偎依到了大母怀里,一声不吭,崔太后见陆言如此,眼底怜意更浓。
“太后。”女官面带喜色的走了进来,“侯娘子有身孕了!”
“真的吗?”崔太后一听侯莹有孕,原本有些微蹙的眉头顿时松开,陆言脸上也忍不住露出一丝微笑。



顾律和高囧退下后,郑启并没有召见其他朝臣议事,而是走出议政殿,花园之中凉风习习,满园的菊花盛开正艳。
“陛下。”牛静守捧着一件紫羔羊皮的斗篷,“天凉了,您要保重身体。”
初冬的暖阳静静的照金黄明净的菊花上,细长的花瓣微微蜷曲着,菊香阵阵涌来。
“这菊花养得不错。”郑启说道。
牛静守打量着郑启看不出什么情绪的脸,提议道:“陛下不若趁着天气还不错,花园里走走?”
郑启没应声,但还是沿着御花园的小道踱步,走过椒房宫的时候,正巧见柳叶领着十几名宫女匆匆走来,一见郑启连忙行礼,“陛下。”
郑启见那些宫女手中捧着不少布匹,干脆直接进了椒房宫的寝殿,高后正和卢女史议事,听说郑启来了,连忙起身迎接,“陛下。”
“怎么让拿了这么多布匹?”郑启问。
“阿薇有身孕了,就让拿了些布匹过来,这些都是从崖州进宫的吉贝布,柔软透气,给孩子做小衣最合适不过了。”高后笑着说。
“哦,阿薇有身孕了?她成亲没多久吧?”郑启挑眉。
“有三个月了,昨天早上刚查出来,已经有一个多月了。”高皇后说。
“一个多月了。”郑启重复了一遍,想起侯莹成亲时,乞奴给她画的那幅画。
“育郎怎么了?”高皇后注意到郑启的心不焉。
“没事。”郑启摇了摇头,嘴角一勾,果然不是亲生的就是养不熟,成亲时还口口声声说当乞奴是自己父亲呢,结果还不满整半年,连孩子都有了。
郑启神色如常,可那么多年夫妻,高皇后如何不知,他现心情不好呢?但自陆琉去世后,陛下心情一直不太好,高皇后也没怎么意,转移了话题,说起九皇女这几日闹出的趣事,听得郑启脸上浮起了淡淡的笑容。
高皇后等郑启脸上有了笑容后,对卢女史使了一个眼色,卢女史带着宫侍们都退下了,高后对郑启道:“育郎,可有什么心事?”
郑启见妻子满脸担心,笑着轻拍她的手,“阿予,元亮这次可是立大功了。”
“元亮怎么了?”高皇后忙关切的问。
郑启将从顾律处的来的消息,全告诉了高皇后,顾律到了司州后,先是将安邑县令如何收取财物、帮着卞氏瞒下命全查了出来,然后又将谢药种种的玩忽职守举动,查的清清楚楚,最后顺着安邑县令巩扬这条线,查处了他原来是吴存新娶填房的亲弟,继而查出吴存又是如何勒杀原配发妻、毒杀自己授业恩师的岳丈。
1...3536373839...12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