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天子
便在此时。
朱万宏主动邀约朱浩,请其回家探望祖父朱明善,被朱浩断然回绝。
……
十月中旬。
朝中接连发生几件大事,先是新任吏部尚书乔宇赴京履职,而乔宇对杨廷和基本上是言听计从,加上他有手腕有能力,不像之前的石珤那么软弱可欺,使得朝廷官员任免被杨廷和牢牢掌控住。
再就是涉及西北边关战事。
过去几年宣大和三边治理异常混乱,朝中大臣不断举荐一直赋闲在家的杨一清回朝主持三边事务。
朱四派人前去征召两次,都被杨一清一口回绝。
杨一清乃是王琼派系之人,论地位尚在王琼之上,可以说杨一清一旦归朝仅凭其巨大的声望就足以镇压六部,与内阁分庭抗礼。
所以,就算众人明知杨廷和不愿意杨一清回朝,但举荐者仍旧络绎不绝。
可能杨一清也知道现在不是回朝良机,一直都在推诿。
“……朱浩你看,姓杨的请辞……朕真想直接答应下来,让他不要在朕眼皮子底下晃悠!”
朱四这天出宫来,在随身所带奏疏中挑出一本,乃杨廷和请辞的奏疏。
或许杨廷和也感觉到新皇羽翼逐渐丰满,为了试探新皇对待他的态度,干脆上了一道请辞的奏疏……
要知道这种请辞奏疏,基本都会在多次请求后才会被准允,单独上一份的话,皇帝没有道理会直接同意。
就算皇帝同意了,到时众大臣还会联名上奏,请求皇帝收回成命,让杨廷和回来,张太后也会向皇帝施压。
结果只能是皇帝落个一地鸡毛,杨廷和好端端地在朝当他的首辅。
所以从一开始,就不能答应。
朱浩跟朱四稍微分析了一下如今的局势,朱四颓然道:“你不说朕也知道,现在朝堂不能没有他,有他这尊大佛在,才能镇得住那些妖魔鬼怪……唉,朕就是因为不能赶他走,才觉得心情烦闷,你说几时才能如愿将其驱离?”
朱浩道:“至少还需要两年时间。”
“两年?不会吧?”朱四很是不满,“现在才过去半年,再等他两年,黄花菜都凉了。就不能早点吗?”
朱浩看出来了,小皇帝现在就很想把持朝廷的话语权,不愿意再被杨廷和挟制。
现在看起来朱批大权在手,朝中大小事务都由他这个皇帝来决断,但涉及六部事,多以内阁意见为准,这算是规矩,谁的衙门听谁的,就算这样,杨廷和还是不断跟朱四争夺户部和工部的控制权。
无论朱四下怎样的旨意,六部的人都会按照杨廷和的吩咐办事,再加上吏部被牢牢掌控在杨廷和派系手上,朱四这个皇帝只是表明看起来风光,实际上朝中诸多权力都不在其手上。
朱浩道:“要有耐心,为帝王者,应当懂得隐忍。”
“好吧!”
朱四无奈地叹了口气,又拿出一份奏疏,递给朱浩,“你看看这个,之前朕听你的,让英国公和武定侯二人为正副使提督团营勋臣。
“最近朝中诸多大臣联名上奏,请求以兵部尚书为主,革除英国公提督团营勋臣之责,让惠安伯来当武定侯的副手。他们这是明摆着要让朕把京师团营军权交出来。”
武定侯郭勋,乃大明开国名将郭英子孙,在嘉靖一朝有其特殊地位。
至于惠安伯张伟,祖上乃外戚出身,但也正是因为如此,会让人觉得他是勋贵中的软柿子,容易拿捏。
先前郭勋被委命为副手辅左英国公张仑提督团营,主要是看在他暗地里支持张璁的大礼议,也就是说,属于“自己人”。
这是朱浩从历史中获悉,但现实却是,张璁所进大礼议奏疏后,朝中人并没有公开上疏支持,连郭勋也只是有支持的倾向,没有表明过。
郭勋之所以被重用,乃朱浩帮朱四掌控军权所下的一步暗棋。
朱浩笑道:“这不正合我们之意?”
“何解?”
朱四瞪大眼,不明所以。
朱浩道:“先前我们用英国公,一是看重他郁郁不得志,再加上其祖父乃我大明重臣,军中颇有威望。但也正因为英国公一脉权柄过重,才遭致文臣忌惮,而到了合适的时候,我们确实该将他换下来。”
朱四似懂非懂:“你是说,英国公并不值得信任?”
“话也不能这么说。”
朱浩笑道,“总的来说,英国公只是陛下登基之初,为安定人心临时委命,并不能长久以其为提督团营勋臣。毕竟其效忠的是大明,而非陛下。”
朱四道:“朕明白了,换作谁来当皇帝,他都会效忠,就算杨廷和说要把朕给换掉,他也不会有反对意见。”
“嗯。”
朱浩点头,“话糙理不糙。”
朱四迅速意识到朱浩的思维逻辑,笑道:“而武定侯和惠安伯,则因为先前没有太高的威望,不足以震慑军心,所以姓杨的会觉得他们好控制。但也正是因为他们没什么地位,所以才会对朕死心塌地,是吧?”
朱浩道:“不能以他们在先皇时地位高低,来判断他们是否真的会为陛下效死命,还是要小心求证。”
“如何个求证法?”
朱四显然不想把军权交出来。
最好是朱浩跟孙交联姻之事一样,让文臣觉得自己阴谋得逞,让文官阵营放松警惕,但其实一切都在掌控中,如此既办成事,又让他觉得很好玩,心中有一股耍弄敌人的成就感。
朱浩笑道:“很简单,派唐先生暗地里拜访一下,问询情况,若是陛下愿意的话,甚至可以在宫外召见,让他们当面对陛下效忠。并派人监督……毕竟提督团营太监职位在我们手上,这点不会有变化。”
文臣想更换张仑提督团营勋臣的职位。
但文臣却无权过问谁来担当提督团营太监,先前这职位是张永的,现在落到兴王府派系的黄锦身上,这就有了保证。
朱四道:“那就让唐先生去,怎么安排你来着手布局,只要军权在手,朕在宫外见他们一面又有何妨?只要他们肯为朕赴汤蹈火,朕器重他们也是应该的……可惜朱浩你不是勋臣,让你来帮朕掌控团营,朕才能睡个安稳觉。”
朱浩笑道:“臣是文臣,无权过问。”
朱四叹道:“那让兵部尚书来当总提督……”
“只是例行规矩罢了,兵部尚书又不能坐镇军中,凡有调兵权限,兵部也不能做主,陛下只要跟武安侯和惠安伯把事情讲清楚了,兵部就等于是被架空,何须烦忧?”
“好,那就这样!”
朱四信心满满。
他从朱浩身上学到了,什么人事任免和财政大权对他来说暂时都不重要,先要把军权牢牢掌握住,如此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跟杨廷和等文臣讨价还价时也更有底气。
……
……
唐寅又有新任务上身。
就是暗地里去拜访郭勋和张伟,从他二人那边获知一个态度,再约二人来见朱四,当面对朱四宣誓效忠。
只有如此,朱四才会正式提拔他们,以五军都督府的官职来充当提督团营勋臣。
而在这件事上,张仑等于成为了弃子。
朱浩对张仑的任用,原本就是打算让其往宣府治军,为朝廷发光发热,不是说鞑靼人趁着秋收后又来掠边吗?那就让张仑顶上去,让英国公后人继续为国尽忠!
唐寅得知自己任务后,揶揄道:“你这是要控制大明朝堂啊。”
朱浩道:“让武定侯和惠安伯来提督团营,是文臣主动提出来的,怎算是我来掌控?”
“决定权还不是在你手上?”
唐寅脸上满是疑虑,似想劝朱浩回头是岸。
朱浩摇头:“裁决之权,乃陛下独有。”
唐寅苦笑了一下:“是不是你,你自己心里清楚,陛下对你言听计从,你说是谁就是谁,连英国公……都可以被你支配。
“兔死狗烹的道理,你不会不懂吧?”
朱浩当然懂。
也是唐寅真的为他着想,才会如此直言不讳。
现在朱浩跟皇帝之间有着共同的敌人,那就是杨廷和,等杨廷和倒了,他朱浩或还可以兴盛数年,将来君臣之间的矛盾终有一日会爆发。
“我自有分寸。”
朱浩没有跟唐寅具体解释什么。
要想让皇帝信任,非要到皇帝缺不了他的地步,少了他朱浩这朝堂都没法正常运转,那时才真正拥有免死金牌。
当个普通的大臣可不行,他要当改变时代之人,只有大明走向完全控制在他朱浩手中,朱四才能认可他这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
锦衣状元 第五百七十五章 孽子孽孙
朱家,后堂。
朱万宏恭恭敬敬立在那儿,而朱嘉氏则带着一脸恼怒望着自己的大儿子。
“吾儿,现在不过是让你带着手下的锦衣卫去敲打一下老三家的,这点小事你都办不到?你可是大明的实职锦衣卫千户,你不是说如今你在东厂和锦衣卫中权柄日增?连这点小事都办不成,何来受器重可言?”
朱嘉氏对朱万宏施压。
朱万宏哭丧着脸,显得很悲催的样子,说话的声音近乎哀鸣:“娘啊,不是儿不想办,也不是说儿不得器重,只是老三家那个大侄子,现在可是翰林院的人,他也是杨阁老门人,怎能擅自出手呢?若是同门相残的话,杨阁老和提督东厂的萧公公,都不会放过儿。”
朱万宏一如既往在人前装孙子。
这次在老娘面前装,倒也没怎样,反正这个娘从来都看不起他。
他也不能把朱浩真实身份相告,朱家这群人若泄露出去,这笔帐必定会被朱浩算在他头上。
“砰!”
朱嘉氏将手里的茶杯掷出,摔得粉碎。
朱万宏表现出受到惊吓的样子,原地蹦起,仓皇失措好半天才冷静下来,劝说道:“娘啊,咱还是冷静冷静吧。”
朱嘉氏冷笑不已:“老三家的孩子,明明是在王府中长大,杨阁老会信他?你莫不是在滑天下之大稽?”
朱万宏道:“朱浩别看年岁小,但人家有才,杨阁老就喜欢收拢这种年轻才俊……在议大礼和接兴献后入宫这件事上,朱浩可是带头联名上奏反对,这样又年轻又会办事的状元郎,谁不喜欢呢?”
“那就是说,为娘对老三家的,就一点办法都没有?”
朱嘉氏气急败坏。
明明现在朱家已得势,不像弘治和正德两朝时被外放,被人欺辱,好像现在应该挺起腰杆做人,但就在自家事上,她都没法做到一言而决。
“也不是……娘别纠结了,同是一家人,何必呢?”
朱万宏继续装孙子。
朱嘉氏怒道:“朱家怎出了你这个孽子?连点微末小事都办不好!看你这窝囊样,真应该将你的千户职位下了,让家里其他人顶上去……有你在,我朱家在锦衣卫的前程迟早要断送!”
朱万宏一听,心里来气。
老太太你脑袋是不是湖涂了?
如今朱家得势靠谁?
我在外面先投奔钱宁,又转投江彬,后投奔杨廷和,暗地里还想通过大侄子投靠新皇,我已经被人骂是朝秦暮楚的小人,就换来你“孽子”的评价?
要点脸不?
“娘啊,儿记起来,衙门那边还有点事让儿办,儿这就走了啊……回头再来看望爹娘。”
说完,朱万宏转身就走。
都要下我锦衣卫职务了,我还留下来陪你干嘛?至于说要家里谁顶上去,肯定是老太太偏心宠爱的二弟啊!
那孬货……真是让人一言难尽。
“等等!”
朱嘉氏愤怒咆孝,“你这是作何?娘教训你两句,你就要走?”
“不是啊,娘,儿真的有事,最近南京那边有一些状况,锦衣卫内忙得很。”朱万宏随口敷衍。
此时他人已走出后堂大门。
朱嘉氏感觉到,可能是刚才太过草率,非但没把大儿子吓住,反而让大儿子起了极大的逆反心理,赶紧道:“你要走也可,现在只问你一件事,老三家入京后的住址,你总该查到了吧?跟为娘说说,为娘便不再为难你。”
朱万宏一听。
把朱娘的住址卖给朱嘉氏?
听起来好像还可以,总比暴露朱浩强。
若是老太太没事去找朱娘的麻烦,让朱浩焦头烂额,到时自己再出面表示可以相助……
“娘啊,儿确实不太清楚,但估计今天晚些时候就会有人来告知……可不是儿告诉的啊,您就在家里等着吧。”
朱万宏可说是一肚子坏水,就算要卖朱浩,也不能显示是自己所为。
当然要用点手段。
……
……
这天朱浩下午还在工坊的实验室里,于三急忙来寻,告知老太太登门,正在找朱娘的麻烦。
朱浩一听,心里便有数了。
等朱浩与于三到家门时。
老太太正坐在正堂主位,好似太上皇一般,而朱娘和李姨娘只能恭敬立在一旁。
“祖母怎么来了?”
朱浩走进正堂,也没行礼,直接问道。
朱嘉氏瞪着朱浩:“孙儿,你见到祖母,连起码的礼数都没有吗?”
朱浩笑了笑:“何必拘泥于那些繁琐的俗礼呢?祖母登门,不会是来找我们孤儿寡妇麻烦的吧?”
“混账东西!”
朱嘉氏气愤道,“你乃我朱家子孙,考中状元后,甚至都不来家里行礼磕头,也不去宗祠烧香,你这是没把自己当成朱家人!
“哼,连孝义礼法都不顾的人,如何在大明朝堂立处?看来老身是该出去好好宣扬一下你的德行,让天下人都知道大明的状元是何等模样。”
显然此番朱嘉氏登门早有准备。
就是拿朱浩“不孝”做文章。
你考中状元,翅膀是硬了,以前在兴王府我们治不了你,现在你更以为可以上天了,但就是一条不孝的罪名,可以由朱家来定,到时你在朝中就要声誉扫地。
“小浩,快给祖母行礼。”
朱娘紧张起来,赶紧劝说儿子。
朱浩笑道:“娘,这您都没看明白?祖母有事前来,可不会在意那点表面文章,今天就算我在这里磕头把脑门磕破了,祖母该说我不孝,还是会说。无济于事的。”
朱娘一想,是啊。
老太太会因为孙子在其面前行礼,就放弃找三房的麻烦?
现在绝对不能软弱!
朱嘉氏冷笑道:“老三家的,这就是你教出来的儿子?可真是一点规矩都不懂啊。”
“祖母,我已是大人了,说话该有点成年人的样子……这么说吧,听说祖母最近想让二伯回锦衣卫,把以前失去的锦衣卫百户职拿回,甚至还想捞个实职?”朱浩道。
朱嘉氏闻言不由变色。
自己这孙子考中状元后,果然与先前不同,连说话都这么直击要害,或者说是直击她的软肋。
朱嘉氏道:“你是从何听来的?”
朱浩道:“明人不说暗话,我在王府中认识不少人,如今他们有很多已进入锦衣卫,比如说以前的王府仪卫司仪卫正,如今的锦衣卫朱指挥使,还有北镇抚司骆镇抚使,以及……哪个我不认识呢?这点消息又不是什么秘密。”
其实这消息,还真不是这些人给的,是朱浩自己调查出来的。
朱家那边的情况,其实一直都在朱浩掌控中。
朱浩一脸轻松:“祖母的心思,就是要振兴朱家,我考中状元本来也是振兴朱家门楣的大好事,祖母又怎会轻易把我的名声搞臭,就为了出心中一口恶气?难道祖母就没想过,如此会带来怎样的严重后果?”
“哼哼!”
朱嘉氏冷笑不已。
你们都不把自己当朱家人,我也没把你们当朱家人,还用考虑败坏你名声的结果?这么说,就说明你小子是怕了,在这里强装镇定呢。
“哦,祖母,我还听说一个消息,大伯的锦衣卫千户职位,可能要没了!”朱浩用闲谈一般的口吻道。
“你说什么?”
朱嘉氏又在皱眉。
朱浩道:“我只是听锦衣卫的朋友说,锦衣卫正在清算前朝老人,像大伯这样以往没立什么功劳,如今也过了四十岁办不成大事的,就要卸职,千户的官衔可能会保全,但其职位就要让给年轻人。”
“哼,孙儿啊,你觉得祖母会信吗?”
朱嘉氏当然不觉得朱浩真有这么消息灵通。
朱浩笑嘻嘻道:“今天大伯回家了吧?见祖母后没说点他眼下正经历的公事?比如说,南京锦衣卫那边有点事?这么说吧,杨阁老想清理南京官场,而新皇呢也有此等想法,他们的意思是呢,让大伯先去南京锦衣卫挂个职,祖母看这事咋样?”
“你说什么?”
朱嘉氏先前定然是完全不信朱浩的鬼话的,但朱浩连朱万宏提到南京事都能猜到,好像朱浩所说愈发接近真相。
朱浩笑容满面:“既然大伯都要去南京了,那朱家人也该跟着一块儿过去,毕竟要去戍所的嘛,家人陪伴才能更好办事。祖母不如回去好好准备一下,准备启程吧。”
“混账!”朱嘉氏实在忍不住,一拍桌子道,“你这孽孙,胡言乱语些什么?信不信老身……”
朱浩脸色变得冷峻:“信不信祖母会痛下杀手?就好像对待刘管家那样?”
“你……你说什么?”
朱嘉氏脸色陡变。
朱浩正色道:“先前兴王府在朱家的细作,就是刘管家,后来应该是被大伯捅了出来,结果刘管家被朱家发配回乡路上遭遇劫匪,而后尸骨无存,先前官府可是调查过此事,有没有一种可能……是祖母暗中杀人灭口呢?”
“你……”
朱嘉氏来的时候,怎么都没想到,自己居然会落到如此窘迫的境地。
以往来三房家里找事,不是每次都可以让自己好好撒野的吗?
怎么现在都不按套路出牌了?
朱浩冷冷道:“既然都是同族嘛,我还是可以出一份力气,就让二伯回锦衣卫当个百户吧,正好康陵那边缺个看坟的活儿,就让二伯去干几天,辛苦是辛苦了些,可能平时也暗无天日。本来他也不会干别的,让他看守皇陵应该不会出事吧?”
锦衣状元 第五百七十六章 报复来得如此之快
朱嘉氏岂能听不出孙子是在出言威胁?
你这不肖子孙,长辈的来训话,你不尊敬我也就罢了,还敢这么说话?哼哼,你是不知道马王爷有几只眼,看我怎么收拾你。
“等着吧!”朱嘉氏自然不会相信朱浩的话会变成真的,当锦衣卫是你开的?你想怎样就怎样?
说完也不多加威胁,径直便离开。
朱浩笑着道:“祖母慢走啊。”
“哼!”
朱嘉氏先前身上还带着点老态龙钟的孱弱,暴怒之下往外走时健步如飞。
等人走了。
朱娘担忧地道:“你怎能对你祖母如此说话?若是她……找我们的麻烦,该当如何?”
朱浩摊摊手:“娘没听我说吗?大伯会被调去南京,朱家也会跟着迁过去,等到他们走了,我们再换个地方住,不也挺好?”
李姨娘有些担心地问道:“浩少爷,先前你说的,朱家把刘管家给……杀人灭口,真有其事?”
“有可能是真的,也有可能是子虚乌有,具体情况如何我也不清楚,不过朱家倒是没有亲自动手,应该是假手于人,想找到证据很困难。”朱浩道。
李姨娘听了不由打了个冷颤,连忙道:“那咱还是早些搬家吧,这里太危险了。”
以往在李姨娘看来,得罪朱家,最多是被针对一下,不至于丢掉性命。
但现在看来,跟朱家作对的后果远比想象中还要严重,自然需要更加小心应付,被朱家知道住所,首先想到的便是搬家。
“姨娘,今时不同往日,朱家想在京城动手可没那么容易,再说我身边跟着的侍卫都是锦衣卫,咱家还雇请了那么多护院,能让他们乱来?等他们被打发去南京,到时该哭的是他们,等着好戏瞧吧。”
朱浩说完,跟家人作别,急匆匆出门办事去了。
……
……
朱嘉氏心里来气,一股无名火憋在心里,打定主意不能让三房人好受了,回去后便要用尽一切手段惩戒朱浩。
在意朱浩的名声?
你考中状元后,本来家族还想仰仗于你,但现在我儿子在锦衣卫中地位稳固,用得着你这个跟我没有血缘关系的孙子?
刚回家门,朱万简急匆匆从外面回来。
“母亲大人,有天大的好消息,锦衣卫南镇抚司刚派人来传话,我可以回锦衣卫当百户啦!哈哈哈哈……多谢娘最近一直帮儿上下打通关节,儿恢复锦衣卫百户职后一定会好好孝敬您。”
朱嘉氏正想找朱万简去做事,听了这番话,心中先是一喜,随即便觉得不对劲。
怎么跟朱浩说的,完全一样呢?
不对,朱浩一定是通过兴王府那些旧同僚,得知一些内情,出言吓唬我呢,还去皇陵看坟?
吓唬谁呢?
以为得知一点内情,就敢在马王爷面前撒野?
现在我两个儿子出头,那我还用得着给你面子?
朱嘉氏道:“回锦衣卫乃是天大的好事,官复原职后一定要好好办事。另外,你给我出去宣扬一下,就说三房家那个状元郎,不懂孝道,考中状元后连亲卷都不顾,祖父祖母都没有拜望,更是对长辈出言不逊,实乃不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