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天子
朱娘轻叹一声,终于妥协了,因为即便不找唐寅,短时间内也找不到教儿子学问的先生,不如一试。
如果真成功了,回报惊人。
“那就试试看吧,先找陆先生问问,看他是否愿意跟我们回安陆,最好他不是唐伯虎,如果是……恐怕不会跟我们走……”
朱娘不敢想,自己在街边随便捡了个醉鬼,就是天下闻名的大才子,虽然老了点,但唐寅的名气实在太大,不是升斗小民敢想的。
所以就算只是普通先生,朱娘也愿意带回安陆教儿子,或是她想明白了,与其在外面亡命天涯,不如躲在最危险的地方,让儿子能安心读书。
……
……
朱浩终于得到朱娘授意,下一步就是跟唐寅取得联系。
不过在这之前,他要把涂钦出面代表宁王府买戏班的事解决一下。
等他回到戏班驻地时,此时戏班中人的态度分为截然不同的两派:
有人想留下来,转档到朝中显贵李士实名下,有官员庇护,戏子也能获得安定的生活;还有人想离开,豪门大户不是那么好进的,谁知道其中有多少龌蹉?还不如跑几年江湖,等恢复自由身,海阔凭鱼跃,就比如公冶菱。
公冶菱见到朱浩,连忙凑过来问道:“当家的,您之前不是说过,不让我们去侍奉权贵吗?”
朱浩笑道:“我没有让你们去陪酒待客啊……如果我真打算卖戏班,而你又不愿意,我会提前通知你,让你花钱赎回自由身。”
白给自由身这种事,朱浩是不会做的,自己花钱买的,只是让你们登台唱戏,给你们一份稳定的工作,又没占你们便宜,凭什么让我吃哑巴亏?
但他不会狮子大开口。
常在印走过来叹道:“东家,如果选择留下来,只怕会祸事连连。”
“哦!?”
朱浩有些惊讶,问道:“怎么个说法?”
常在印看了看旁边的于三和公冶菱,无奈道:“南昌府周边都不太平,盗匪横行,或是有人故意为之。如果宁王有不轨之心,只怕……会牵连到我们,留在这里固然可以获得一时安定,后患却很大,不如跟在东家身边……老朽看得出来,只有您才能带给我们真正稳定的生活。”
戏班中其余两个老乐师也都过来表态,支持常在印的说法。
大概他们之前商议过。
朱浩点头:“如果你们都不愿意的话,那就只能让龙班主的人留下,我去跟他商量一番。”
……
……
朱浩跟于三到了隔壁院,打探过龙班主的口风,才发现什么叫人与人不同。
龙班主是抻着头想留在南昌。
“龙班主,不是我不想卖我那戏班,我花了几十两银子买下来,一转手卖二百多两,这买卖做得值,只是我手下那帮人不讲究,都不想留下,说要跟我混饭吃……我也不能逼人太甚,要不这样,就把你的戏班卖给宁王府,钱由你来收……之前我的戏大部分你戏班的人都会吧?”
龙班主按捺住心中的惊喜,神色间显得有些为难:“不太熟,再者,鄙人手下也没那么多人啊。”
朱浩笑道:“人少没关系,南昌城里如今到处都是戏子,随便签几个充门面就行,花得了几个钱?以后给达官贵人唱戏,还能在南昌这等繁华之地立足,多好的机缘?比回安陆那小地方强多了吧?
“另外我那儿置办的行头,包括服装道具,全都送你了,只要你能把戏唱好,让我手下那帮不开眼的家伙吃个教训就行……等你登台表演完,我就会领着他们离开南昌,回安陆吃百家饭!”.
天子提醒您:看完记得收藏
锦衣状元 第六百九十章 孙老头也有倾向
指望朝廷出钱修铁路,明显行不通。
自行筹措,开销又太过巨大……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朱四只能无奈地选择放弃。
「等将来陛下可以独断朝纲,或是等日后我们做生意赚了大钱,铁路该修还是得修,火车该造还是得造。」
朱浩笑着说道,「到那时无论是运送粮食、布帛、盐茶,还是煤、铁等,再或是运兵,无往而不利。随着物流越来越发达,朝廷对地方的控制会越来越紧密,而随着铁路延伸,大明的疆土也会越来越辽阔,陛下必将成为千古明君,流芳百世。」
朱浩给朱四画了个大饼。
作为少年郎,朱四跟朱浩一起长大,对朱浩描述的那些新奇的东西从来都是心向往之。
这种信任,可不是那种半途认识的名臣、名儒所能比拟。
相识于微末,朱浩以往画下的大饼,正一步步实现,朱四自然认为朱浩不可能诓骗他,也就认同修铁路利国利民,虽然可能朱四都不知道这会给大明带来多少改变,只觉得这是一件新奇有趣且正确的事。
……
……
「造火车?你怎不上天呢?敬道啊,咱做事还是收敛一点,别老整一些神神叨叨的东西出来,让我过几天安稳日子。」
唐寅听说这件事后,觉得朱浩异想天开,又跑来教训。
朱浩笑道:「又不是让你去负责此事,你着什么急?再说了,你知道火车是什么吗?」
「这……」
唐寅被问住了。
朱浩道:「我都规划好了,公孙衣和孙孺他们去开矿山,等有经验了,就让他们回来帮陛下修造铁路和火车,那时我们海里游、地上跑的都有了,就差天上飞的……」
唐寅一怔,问道:「你还有办法上天?」
朱浩叹道:「上天太简单了,热气球就行,说起来就是造个大一点的孔明灯,只是安全性得不到保障,最多是军事上有一些用途,真正用在民用……没人敢这么玩。想造飞机的话……对不起,以目前的技术来说,根本实现不了……」
蒸汽机能解决的就是火车和轮船。
想上天,非要有内燃机不可。
飞机这东西非常复杂,需要的技术和知识太多了,什么空气动力学、飞行原理、材料学、机械加工(车钳铆焊)、发动机原理与结构等科技树都得点亮,得靠几个世纪的技术积累,无数人为之努力拼搏,才有机会俱现。
朱浩又不是专门研究这个的,再说了,就算前世是航空专业毕业,也不可能熟悉飞机的每一个零件,让其自行制造……省省吧。
「真不知你要干嘛,我这把老骨头,可经不起你折腾,回头你多培养一点年轻人,让他们陪你去疯。」
唐寅深刻感受到朱浩强烈的进取心。
那时一种改变时代的勃勃野心,唐寅自问跟不上朱浩的节奏。
唐寅觉得,眼下在朝当官就已身心俱疲,遑论其他?最好早点结束手里的差事,回乡颐养天年,好过于天天跟人勾心斗角。
……
……
转眼就是八月十五。
这天,朱浩带孙岚回去跟母亲和姨娘团聚,一家人坐下来吃了顿团圆饭。
最近朱四说要为朱浩的母亲和姨娘争取诰命,被朱浩回绝,这时候……他三年都没考满,暂时不忙玩这些虚的,免得引人怀疑。
等杨廷和倒台,他有大把机会争取,虽然朱娘和李姨娘在此事上比较在意,但她们毕竟年纪不大,不必急于一时。
当然,朱娘和姨娘的心情朱浩完全可以理解,守了半辈子寡,儿子培养
成材了,自然想争取一点身外名。
诰命对于这时代的女性来说,那时最高的荣耀。
朱浩带孙岚到了家。
朱娘最关心的自然是什么时候抱孙子,拉着孙岚的手就问个不停,搞得孙岚很尴尬。
小夫妻间,连正式的圆房合卺都还没完成呢,就想要孩子?
凭空制造个出来么?
「娘,没事的话,我们早点吃午饭,下午我还要处理一些重要的事情。」朱浩替孙岚解围。
朱娘蹙眉:「什么事如此着急?你回去便可,为何不让儿媳留下来,陪娘多说两句?娘又不会吃了她。」
朱浩叹道:「晚些时候我还要带她回去拜访一下老泰山呢。」
听到这里,朱娘顿时怂了。
相比于自己跟儿媳妇说上几句知心话,还是让儿子去跟老丈人多接触一下比较好,儿子的前途比什么都重要。
等小夫妻俩吃完中秋团圆饭出门来,孙岚期冀地问道:「接下来要去我家拜见父亲大人吗?」
「哦,没有,我就是拿这个来搪塞一下母亲,你别往心里去。」朱浩随口说着,招呼马车过来,「当然,你要回娘家,也没什么大不了,你家眷到京城已有一段时间了,没事多回去看看,不打紧。」
孙岚一脸严肃地道:「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怎好意思随便回府?」
朱浩看着孙岚,摇摇头:「一向不觉得你是迂腐之人,怎么这时候这般扭扭捏捏?人活着随心所欲便可,不用太在意别人怎么想……我相信你,也相信你父亲和你家人,不会生出别的想法。」
孙岚琢磨一下,点头表示同意。
回娘家探亲,又不是异地,都在京城,平时回娘家看看怎么了?
娘家和夫家人都知道,朱浩不在意,孙交也不在意,那自己在意什么?
「多谢老爷通情达理。」孙岚道。
朱浩没好气地道:「都说了叫老爷生分……算了,随你便吧。」
很快到了分道扬镳时,孙岚突然想到什么,问道:「老爷,听说最近您跟外邦使节有些不睦,不知……」
朱浩本都已踩上马凳了,闻言回头打量孙岚:「这件事已传到街知巷闻了吗?」
孙岚没说什么,显然她也是道听途说。
「哦,我只是占了个卜,推算那外邦使节可能有危险,谁知竟被世人误解。你别胡思乱想,这不会影响我的仕途。」
说完,朱浩上马车而去。
跟孙岚解释?
没那必要!
至少目前二人尚未「熟悉」到那地步。
……
……
孙交近来很生气。
因为朱浩见朝鲜使节闹出外交纠纷之事,孙交认为是杨慎在背后搞鬼,不然为何杨慎不带别人,偏偏带朱浩去。
杨慎作为正使的情况下,为何会是朱浩出面「威胁」朝鲜使节?
孙交先前便看不惯杨慎,经过这次的事,他更觉得杨慎一心要陷害自己女婿……
不知不觉间,孙交逐渐把朱浩当成自己人看待,倒不是说他知道朱浩为新皇做了很多事,而是觉得,朱浩的确大有前途,这样一个能干的女婿,未来必定前途无限,能够庇佑孙家后代,慢慢变得欣赏起来。
只是平时孙交嘴上绝对不会承认罢了。
八月十五下午,孙岚得到朱浩首肯,回来见家人。
孙交本来很高兴,得到家里通知后,他早早就从户部衙所回来了,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女婿没来,但女儿回来也一样,正好可以问问,朱浩平时是个什么样的人,从女儿嘴里
套一些话出来,看女婿是否真有本事。
孙元和孙京两兄弟也都回来了、
一家人其乐融融。
不想一个不速之客的到来,打破了孙家人的平静。
杨慎。
中秋佳节阖家团聚时跑别人家里拜访,按照孙交的想法是,你有事不能等以后登门?
正恼火你没事给我女婿挖坑设陷阱呢,你这分明是找上门来挨骂啊
所以孙交在正堂见到杨慎时,黑着一张老脸,不打算给对方任何好脸色看。
「……用修,你可知今天什么日子?有事不能等来日吗?就算有紧急公事,户部衙门有人值守,你可以找人通传,老夫自会赶去衙门会见……你这般私下来访,被人知晓的话,指不定以为我们私下在搞什么陷害人的阴谋诡计呢。」
孙交的话,充斥着一股戾气,但杨慎恍若未闻,客气地拱手:「此番前来,涉及宣大军需开销,另外还有……」
「等等。」
孙交没等杨慎把话说完,伸手打断,「宣大军需?夏粮收获后不已调拨过了吗?老夫清楚地记得,当时特意多划拨了些,内阁那时候还放出狠话来,说一下子调去太多,会影响规制,以后但凡给少了,宣大地方会伸手讨要……怎么才过几天,就说不够了?」
杨慎哪能听不出来,孙交是在找他麻烦。
杨慎有些奇怪,我哪里招惹到你了?
我可是代表我父亲来跟你商量公事,没说要i礼遇,公事公办就行,这么敌视算哪般?
杨慎道:「新的宣大总制上任,自然会又亏空。」
「亏空就让他自行解决,为何要给户部添麻烦?户部府库什么样子,汝父难道还不清楚吗?先前他特别叮嘱老夫,不能再坏规矩,现在想把说出的话收回去吗?」
孙交越发来气了。
臧凤当宣大总督那会儿,户部想给宣大一线调拨物资,难上加难,尤其是之前夏粮收获后调拨价值十五万两银子的钱粮,皇帝主张宣大和三边各一半,结果杨廷和一群文官群情激愤,全都是反对声,说宣大防务没那么着紧,三边重要,三边承受的压力更大……
最后朱四拍板,决定还是一边一半,后续宣大战情捉紧,又补了一批钱粮过去,结果文官们又是一通反对……要知其中部分钱粮还是新皇从内府调拨的,可见文官行事有多不靠谱了!
现在轮到杨廷和的门人陈九畴上任宣大总督,说出的话就跟放出去的屁一样不记得了?
想让户部出血?
想得美!
把我孙老头当什么人了?
我是朝廷的户部尚书,不是你们杨氏的户部尚书。
这件事,我说什么都不同意!
锦衣状元 第六百九十一章 不识庐山真面目
杨慎没想到,孙老头今天态度这么横,几乎是找茬般,刚一见面便出言不逊。
本来还有其他事,但光是这针尖对麦芒的态度,就让杨慎感觉难以谈下去。
「用修,没旁的事,你且回去吧,今日老夫与家人团聚,就不留你了,以后再来。」孙交下了逐客令。
杨慎一想,这样可不行,因为西北调运粮食之事,杨廷和不方便亲自出面,才让他这个儿子前来协调,结果现在话都还没说明白,孙交就要赶人……得想个办法先把孙交稳住。
「在下与觉得同僚,此番还有他的事想与孙部堂商谈。」杨慎一琢磨,还是把朱浩的名头搬出来比较好。
不看僧面看佛面嘛。
你不给家父面子,但至少给你女婿面子吧?他现在跟我们是一条绳上的蚂蚱,我拿他来说事,既是跟你攀关系,其实也是一种威胁。
杨慎本以为自己走了一步可进可退的好棋,却不知他不说还好,一提及朱浩的名字,孙交瞬间火冒三丈。
好家伙。
你不说,我这把老骨头还不好意思找你算账呢!
你居然跟我提朱浩?你把他坑得现在京师到处都在传言他不懂礼数,讨伐他不会做人,这不都是你搞出来的?
孙交冷目相向:「用修,老夫给你面子,才跟你说这么多,无关朝堂之事今日莫要再提。而朝堂真有事也轮不到你来说……你要记住,眼下你只是翰林修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户部这边轮不到你来插手。」
先前孙交只是话说得冲一些,现在当面就教训起来。
杨慎一头雾水。
活见鬼啊。
跟你提家父不行,他朱浩也不管用,感情你孙老头是吃了火药吧?一点就着!你这是听不进人话?
「那……在下回头再来拜访……」
杨慎灰头土脸,悻悻告辞。
……
……
杨慎出府,孙交都没让人送一送。
懒得做门面功夫。
本来就看不惯,现在看杨慎那衰样,孙交更是打从心底厌恶。
「正人君子?」
孙交自言自语,「或还不如真小人呢。」
孙交之所以发出这番感慨,其实是想到了朱浩。
从认识朱浩开始,孙交就很厌恶朱浩,认为那就是个小人,年纪话损,第一次见面就对他这个老头子威逼利诱,当时他恨不能把朱浩给活剐了,正因为这样,孙交一直对朱浩有偏见。
可到现在,孙交突然觉得,朱浩只是表面小人,丑话都说在前面,算得上质朴,不像杨慎这样明明有一肚子坏水,却要表现出伟光正的模样,让人恶心。
孙交正要回去继续吃团圆饭,孙岚娉婷过来。
孙岚本要叫孙交进内,但见父亲在那儿生闷气,不由关心地问道:「父亲,可是有人惹您生气?」
「自然是有,除了杨用修,还能是谁?」
孙交在女儿面前也不避讳,「他是能做点事,但被他父亲带坏了,脑子里全都是阴谋算计,行的都是党同伐异那一套,难当大用。」
孙岚没想到,父亲居然会对杨慎有如此大的偏见。
至少京师士林中,杨慎的名气大得惊人。
本身杨慎的诗词才华在那儿摆着,文章足以惊动世人,但唯独做官方面没什么建树,但也不至于让父亲如此动怒吧?难道是先前杨慎在父亲面前说了什么不中听的话,得罪了父亲?
孙岚道:「或是杨家公子有何冒犯之言,想来并非有意开罪,父亲请息怒。」
「哼!」
孙
交平时看起来笑呵呵跟个弥勒佛似的,但其实脾气很火爆。
尤其老来当官,夹在新皇跟杨廷和中间,倍感棘手,很容易着急上火,但听女儿如此劝慰,还是适当收起脾气,摇头道:「其实啊,为父是替你夫着想……杨用修再诡诈也影响不到为父,却是你家那位,与他同事,总被其阴谋算计,苦不堪言。却说……」
孙交本想提外交纠纷,但话到嘴边,不好意思在女儿面前说女婿做的蠢事。
孙岚道:「外间都在传,说是相公迎接朝鲜使节时,说了不该说的话。」
「啪!」
孙交一拍桌子,怒道,「你看看,现在连市井妇孺都知道了,你说他杨用修能无居心?」
孙岚很意外,父亲不是一向不喜欢朱浩吗?怎么现在朱浩受了一点委屈,父亲居然这么义愤填膺?
这明显跟以往父亲的态度不同啊。
「岚儿,你夫才华横溢,急才也有,但容易被人利用,你有时间多劝劝他,别被旁人给带坏了。」孙交道。
孙岚道:「听闻杨家公子诗词乃文坛一绝,应该不是那种无耻小人吧。」
「诗词文坛一绝?他配吗?」孙交一脸不屑,「不过是京城士子恭维,给他这个首辅家大公子面子罢了。」
孙岚道:「儿听闻,京城流传一首词,乃《临江仙》词牌,外间都在传乃杨用修所作,词章浩瀚激荡,公认为本朝词家第一。」
「词?什么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那首?不是敬道写的吗?」
孙交一脸莫名其妙。
孙岚非常惊讶:「这……这怎么可能?」
孙交皱眉:「怎不可能?当初杨用修出面,谈及那你与敬道联姻之事,拿敬道写的这首词来说项,老夫私下问过敬道,他没否认。」
「分明就是杨用修妒忌敬道的才华,对外传扬时,刻意不说作者是谁……倒是敬道脾气好,不去争,不然外间都知这词是敬道所作,他杨用修还赚个什么文名?这也是为父看不起杨用修的地方!」
别人对这段过往不甚了解,孙交却心知肚明。
听父亲说完,孙岚整个人呆住了,心中只是默念一句话:「居然是他?居然是他……」
作为文艺女青年,孙岚平生只为这一首词折服,却没想到写这首词的人,就是平时在自己面前客客气气,显得非常普通的朱浩。
好像朱浩对这些功名利禄的事从来都不去争取。
「你怎么了?」
孙交有些诧异,「莫非敬道没跟你说过?也是,他对于这些身外名,向来不在意,其实为父也能理解,因为他现在……唉!」
孙交本想把朱浩正在给新皇做事,潜入杨廷和阵营中充当卧底,需要低调行事,避免被人注意的内情说出来。
但转念一想,还是算了。
万一朱浩没对妻子说这件事呢?就算告诉女儿,也该由朱浩自行决定,不然他这个当父亲的是在破坏人家夫妻间的信任。
「总之他将来在朝前途,不可限量,为父以往是对他抱有成见,但现在看来,他只是秉性纯直了些,说话不中听,但为人……嗯,怎么说,你们以后好好过。」
孙交说到这里,觉得没必要再说下去,起身道,「走,回去吃团圆饭,可惜今天敬道不在,本来为父还有事要跟他说。」
……
……
孙岚之后一直心不在焉。
直到吃过晚饭都没回过神来。
她没有在娘家过夜,即便天色黑了下来,也没有应父亲的要求留下一起赏月,而是早早回去。
到了女学那边,本要去跟娄素珍叙
话,却见娄素珍正坐在院中,对着一轮明月饮酒,显然是在思念故人。
孙岚过去坐下。
「妹妹怎不留在府中陪公子?」
娄素珍放下酒杯,转头望向孙岚。
孙岚面色一红,道:「他……早早回去了。」
娄素珍叹道:「他可真不解风情,这世上之事,功名易得,知己难求,为何要为功名之事把娇妻晾在家中?看来回头姐姐要跟他好好说道说道。」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