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衣状元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天子
朱浩一听,就知林百户对朱家做了隐瞒,当即故作恭敬:“孙儿谨记。”
锦衣状元 第八十六章 得不偿失
老太太没有在城里过夜,问过朱浩情况便要出城。
还是朱娘找来马车送她回城外的庄子,显然连同刘管家在内,都已得不到老太太信任,在没找出奸细前,朱家要戒备被人再刺探到情报,弄得明明是锦衣卫调查兴王府,却被人家牵着鼻子走。
朱浩想了想,或许在陆松的问题上,林百户对朱嘉氏没做隐瞒,但朱嘉氏却对内外严守秘密。
一群老奸巨猾的家伙!
送走老太太后,朱浩意外发现,当天下午来买盐的人竟然不少,往常几天都未必有人光顾,结果朱浩只是黄昏时在铺子守了一会儿,就见到有不下十个顾客前来买盐。
这几乎恢复到铺子生意巅峰那会儿的境况。
朱浩在一名顾客离开后,趁机问道:“娘,咱铺子最近生意好了许多吗?”
朱娘面带感慨之色:“听说最近各处行盐很不方便,朝廷又对盐加了税,只有咱们铺子的盐还按平价卖,街坊邻里来买的自然多了。”
李姨娘在一旁道:“也不知怎的,官府好端端为何要加税呢?”
朱浩却明白其中情由。
大明正德九年,正月十六,皇宫大火,连同乾清宫在内诸多宫殿被烧毁,皇帝限期一年内将宫殿修缮完毕,朝廷不但在各税关加税,还向各地州府摊派苛捐杂税,使得民间怨声载道。
对于湖广这样山高皇帝远的地方,朝廷政策产生影响需要几个月的发酵时间,眼下到了秋收,正是各地秋粮收获时节,各级官府张开血盆大口,对民间财富进行收割,而官盐作为百姓生活必需品,盘剥起来自然毫不手软。
“娘,不但盐加税,我听说,朝廷在湖广、四川等地大肆采买石料和木料,出价钱比往常低了很多,几乎都是让地方自费运至京城,应该是要修宫殿、关塞吧,近来兴王府里的人都在谈论呢。”
朱浩给出“小道消息”并道明来源。
朱娘点头,面色沉重起来。
一旁的李姨娘问道:“夫人,各处卖盐的铺子都在加价,咱要不要跟着加?”
朱娘道:“难得街坊给我们孤儿寡母重新做生意的机会,如果这时候加价让百姓吃贵盐,岂不是对不起街坊的信任?我们不能做这种事。”
朱浩笑道:“娘,心善是对的,但不能滥用。苏东主背景强,我们从他那儿拿货,所以没受加税影响,其他人可不一样。
“至于街坊信任还不是因为过去几个月,咱的盐没让人吃出问题?我们卖的盐便宜,他们才会到我们这里买,如果便宜太多不好,同行是冤家,外面那些卖盐的会想方设法给我们使绊子,防不胜防。”
朱浩只是简单分析一下生意好起来的原因,以及接下来要做什么。
不能一味平价,该加还是要加,只是不能加到太过分的地步。
李姨娘心有余悸:“之前咱铺子卖的盐就比别家便宜,使得咱生意兴隆,每月进项不少,家族才会觊觎现在回想,这又何尝不是我们招惹来官非的又一重要原因?”
朱娘道:“之前是因为族里对我们有偏见,并非同行打压,我们按以往的方式卖就好,少赚一点在别处找补回来不行吗?”
虽然朱浩没说什么,但他还是很担心,决定回王府前,无论如何都要跟固执的母亲好好谈谈。
翌日,朱浩留在家里帮忙。
朱娘一直让他去后院读书,但朱浩以休息日要放松脑子,可以适当帮家里做点事为由,在后院搬搬抬抬。
随后于三被叫了过来,却是朱浩一早让小白去通知的,直接把于三叫到后巷。
“浩哥儿,您有事?”
于三不解,朱浩为何如此神神秘秘?
朱浩道:“我想你帮我联系一下,看看能不能找个戏班子,光听书那多没意思?我想找人来演戏,最好直接把戏班买下。”
“啊?”
于三一惊不老小。
你这娃娃野心很大啊!
开书场是赚了几个钱,但这才开了几天?现在赚不到那么多了,你居然要想买戏班?
谁给你的勇气!
你知道买戏班要花多少钱?
朱浩道:“这次呢,我准备让我娘投资,总之你帮我去找便可。”
于三问询道:“那浩哥儿,这件事要不要告诉夫人?”
“要说也是我去说,你不想让我娘知道,你在帮铺子做事的同时还经营书场生意吧?那时恐怕我娘再不会用你”
之前于三警告朱浩少去听书,说朱娘知道书场生意火爆,打算去看看。
但于三明显怕被朱娘知道书场是他在经营,你这属于打两份工,朱娘可是按长工的标准给于三开工钱的,而且每次运盐都会给于三大笔奖金,除非于三打算以后就靠书场维持生计。
如果半个月前书场刚开那会儿,赚钱多的时候,于三或许就放下朱家的工作,专心经营书场了。
但现在他看出来了,书场这生意没前途,因为跟风的人太多,而且那些人蔫坏,专门给人找麻烦。
“去吧,这两天我晚上会去书场看看,有了消息记及时通知我,等我编几出好戏就开锣,看那些书场怎么跟我竞争!”
朱浩要打造文化一条龙。
说是找朱娘投资,不过是让于三安心的一种方法,一切等找到戏班后再说,就算找投资人,朱浩更倾向于在王府中找,最好是当然是找朱四了。
赚不赚钱不重要,重要的是让朱四接触市井中事,跟自己利益进行捆绑,顺带让朱四知道自己赚钱方面是把好手,未来登基后还可以一起合伙赚钱。
下午临走前,朱浩把朱娘拉到自己的房间,单独说明情况:“娘,我们现在能赚钱,主要是我们的盐是自己晒的,好像大风刮来的,看似白得,其实暗藏杀机我们最怕的,不就是被人研究透彻我们的盐来路不正吗?”
朱娘一时沉默。
“如果我们特立独行,逆市卖低价盐,损害大盐商的利益,他们定会暗中查我们,把我们的底细查个底朝天,最后吃亏的只能是我们自己得不偿失啊娘。”
本来朱娘一门心思要照顾街坊,但听了朱浩的话,忽然想明白了,街坊生意可以做,但不能把自己和孩子的命搭进去。
好不容易稳定下来,批发雪花盐赚钱赚到手软,为什么要为了可有可无的零售生意,让一家人陷入险地?
朱浩道:“所以平时卖盐比市价稍微低一点,过秤时别总挑高就行咱要做的是长久买卖,明白有得有失的道理!大不了以后街坊有难,我们伸手相助,逢灾年多布舍便是。”
朱娘终于被儿子说动,点头道:“那娘明早就把告示牌贴出去,跟着涨价,家中事你勿担心。”
不担心?
说得容易!
朱浩很清楚,朱娘只适合做实诚的街坊生意,做大事缺少决断,眼下这贩盐摊子还是要自己拿主意,只有自己才有能力支棱起来。
回到王府,当晚京泓没回来。
倒是陆松来找朱浩,带来个消息。
“听说御马监太监张忠,会在几日后抵达安陆他是从江赣那边过来,以他跟东厂提督太监的关系,恐怕会过问兴王府之事。”
正德皇帝手下奸佞众多,御马监太监张忠算一个。
这个张忠跟东厂提督太监张锐、司礼监秉笔太监张雄,号称“三张”,正德年间可是太监中的扛把子,即便地位不能跟钱宁、江彬这些人比,但也足以震动官场。
东厂提督太监手下有千户、百户,按明史刑法志记载,“东厂之属无专官,掌刑千户一,理刑百户一,亦谓之贴刑,皆卫官。其隶役悉取给于卫”意思是,督主掌管的人都来自于锦衣卫,通常来说,东厂提督太监是跟锦衣卫指挥使平行甚至更高一级的存在,对一般的锦衣卫拥有领导权。
朱浩问道:“这是林百户告诉你的?”
陆松摇头道:“消息来自王府,据说张忠是为督运木石而来。”
皇宫修殿宇,朝廷拨付大批款项购买土石,油水充足,上下其手的机会不少,太监们都在竞争这个肥缺,张忠能得到这个出京城的机会,足见皇帝对他的器重,这厮先到江西去宁王那儿敲诈一笔,年中宁王恢复护卫这件事上,皇帝身边一帮近臣出力不少,来到地方能少得了朱宸濠给的那份?
“陆典仗把此等重大消息告诉我,是想让我把消息通知外面?难道陆典仗没对林百户提及此事吗?”
朱浩一脸不在意地问道。
陆松道:“相信锦衣卫那边也会很快得到消息,无须我们传递出去,我只是想知道,你们朱家是否会接待张忠?”
朱浩摊摊手:“我上哪儿打听去?再者说了,这位张公公跟我们朱家很熟吗?”
陆松用一种“不好言说”的表情看了过来。
朱浩只能理解为:我知道你们朱家现在的情况,为了京师中扣为人质的嫡长子,各处打点关系,既然张忠过道安陆,朱家得知消息后还不趁机巴结?
“退一步说,即便朱家真有什么想法,要巴结这位张公公,可问题是对陆典仗有何影响?莫非陆典仗想把此消息泄露出去,让人知道我朱家跟朝中奸佞过从甚密,引来朝中清流对我朱家口诛笔伐,进而顺利把朱家赶出安陆?”
朱浩言辞犀利。
并不是他非要跟陆松直来直去,是对方频频展露刀锋,如果自己还一副畏首畏尾懵懂无知的样子,不知陆松会对他如何下手呢。
陆松道:“消息告知你了,你怎么做那是你的事但张忠到安陆,兴王府不能置之不理,你要送情报出去,我或可帮你。”
朱浩笑着摇头:“不必了,我的任务就是进王府老老实实读书,别的事与我毫无干系。”
锦衣状元 第八十七章 朱少爷请自重
转眼已到十月。
这几日朱浩已跟于三请来的戏班谈好条件,公演朱浩写的戏本,第一出戏目就是牡丹亭。
牡丹亭乃戏曲史上的杰出作品,讲述了官家千金杜丽娘对梦中书生柳梦梅倾心相爱,伤情而死,化为魂魄寻找现实中的爱人,人鬼相恋,最后起死回生,终于与柳梦梅永结同心的故事。
牡丹亭原戏本创作于明末的万历四十五年,乃明代传奇发展的最高峰,是中国戏剧发展史的一个里程碑,前世朱浩曾经潜心研究过一段时间,还专门写过几篇论文,记忆深刻,此番“创作”基本是信手拈来。
戏班并不是包下来的,只能算是合作,每演一场给固定的钱,虽然这可能导致戏班跳槽,但本身戏本比说本容易抄,想完全杜绝别家来学不太现实,但不是所有说书的都有能力搞个戏班回来唱戏。
于是乎
朱浩和于三经营的书场,平时说书,但每天会演两场牡丹亭,下午一场,晚上一场,开戏时那热闹的场面,简直让说书的同行没活路。
开戏头几天,只要这边戏台开锣,周边不管是哪个书场的人,都没心思听书了,即便有新矗立的篱笆墙阻隔,看不到戏台上在干嘛,但听到“咿咿呀呀”的声音响起,伴随着三弦、鼓声以及悠扬的竹笛声,魂儿全被勾了去,看客纷至沓来。
这天晚上朱浩带着京泓前来听戏,小小年纪的京泓瞬间也沉溺于这种新颖的舞台表现形式。
于三兴冲冲过来,眉飞色舞道:“浩哥儿,唱戏才四天光景,别的书场都没什么人了咱们这边场场爆满,预定来日座位的人更是络绎不绝,现在靠前听书、听戏的位置,坐一天收三十文,都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朱浩微微点头,侧耳仔细一听,周围果然很安静,一打听,才知道每当这边开戏,周边书场说书的瞬间偃旗息鼓,全都暂时歇业,因为就算说了也没人听,还费那口舌干嘛?
“很好,下一步就是要包个戏班子,自己养起来,肥水不流外人田嘛。”朱浩往戏台上看了一眼,微微皱眉,“尤其女戏子,一定要盘儿亮条儿顺,这样前来看戏的人才更多,要懂得把握看客的心理。”
于三不解地问道:“啥叫盘儿亮条儿顺?”
朱浩道:“是脸盘儿身条儿都要拔尖,观众一看就挪不开眼,整日茶不思饭不想,就琢磨着来看咱们的戏。不牢牢把握观众的心理,怎么赚大钱?”
于三为难地道:“您是不知道,咱安陆只是个小地方,要想找戏班怕是要到省城,亦或是江南那边至于您说的盘儿亮条儿顺的女戏子,更是得从小培养,不然的话这样的摇钱树谁肯卖给您?那价钱咱可受不起。”
要说对世道了解,于三比朱浩深刻得多。
混市井的,三教九流的事都门清,于三说的也是现实,想找好的戏子,还要包下来单独为一家演,那就要签订卖身契,一个已能赚钱的戏班,谁会轻易转手?
“先看看吧,如果有什么戏班子路过本地,你给引介一下,到时候再商量价钱。”
朱浩没有说要一蹴而就。
听戏嘛,又不是要搞大型娱乐产业,真要养个大戏班,回头入不敷出,要赔多少钱可就说不准了。
当晚朱浩带京泓回去,京泓有些愣神,显然又沉迷于戏曲那婉转动人的曲折情节里去了。
朱浩一边打水洗脸,一边提醒:“那些男男女女的事,都是大人的,你一个小屁孩想那么多干嘛?”
京泓回过神来,望着朱浩问道:“戏本也是你写的?”
“你觉得我会懂那些男女之事?都是我抄来的反正我能拿来赚钱就行,你管是不是我写的作何?”
朱浩把脸擦干净后,随手将毛巾往架子上一丢,“睡觉了,明天还要上课。”
京泓早早躺下,但怎么也睡不着。
每次出去听书,京泓回来后都要兴奋和思索很久,这次看戏对他的冲击更大,怕是要一夜失眠。
等第二天到了课堂上,京泓果然哈欠连连,瞪着双熊猫眼,一脸的精神萎顿。
朱三不解问道:“小京子,你咋跟霜打的茄子一样?是不是朱浩又欺负你了?”
最近朱浩跟朱三的关系没有彻底缓和下来,朱三有郡主包袱,不想主动跟朱浩谈和,朱浩那边则巴不得这刁蛮任性的丫头别来找自己麻烦,所以二人就一直僵着,关系不好也不坏。
京泓没有回答。
他不知该如何回答。
一旁的朱四则意兴阑珊:“袁先生最近不让我们蹴鞠,都不知还有什么好玩的东西,没意思。”
朱三道:“不蹴鞠就没意思?玩点别的不行?那边不是有个鬼灵精,什么鬼点子都能给你想出来,你问问他有什么好玩意儿不行吗?亦或者你让他去跟袁先生说说,或许袁先生就回心转意让你蹴鞠了呢?”
朱四眼前一亮,转头道:“朱浩,你快想办法啊,我们怎样才能蹴鞠?”
玩别的,朱四提不起兴趣,他只想蹴鞠,想吃哪一口就认定只吃一种,而且还总吃不够。
都不是固执了,简直是一头小犟驴。
朱浩自然知道袁宗皋为何不让朱四蹴鞠,明摆着蹴鞠可能会有身体接触,万一朱浩趁机下黑脚伤了朱四,那就有违让其进王府读书的初衷,所以王府尽可能避免让朱四参与到有危险的运动中。
“我可没办法,我平时又见不到袁长史。”朱浩这会儿心思不在几个孩子身上。
朱四道:“那还有什么好玩的?”
不能蹴鞠,他才考虑一下有没有可以替代的游戏。
朱浩继续摇头:“如果能出王府,或许还能帮你们找点乐子,可是在这里局限太大,你们总不会觉得下棋、玩石子、踢毽子这些有多大乐趣吧?”
朱三道:“其实之前那个跳皮筋就挺有意思的。”
朱四打量朱三一眼:“也就你喜欢那么低级的玩意儿,我们才不爱玩呢”
他差点要说,那是女孩子喜欢的东西,我们男孩子的爱好跟你不同,但又知这个姐姐假扮自己,也就没道破。
朱三吐吐舌头,不再言语。
朱四若有所思道:“出王府肯定有许多好玩的,那我就去跟父王说说,看看能不能让我们出去!”
“大白天,做梦呢?”朱三不以为然。
就算我出王府也不会让你出去啊,你是世子,怕的就是你出事,你这熊孩子怎么一点觉悟都没有呢?
事情往往出人意料。
朱四第二天来学舍时,兴奋地对朱浩道:“父王同意让我跟你一起出王府了。”
“真的?”
京泓十分诧异。
朱三则跟在后面,一副闷闷不乐的样子。
朱浩笑道:“那你三哥不能跟着我们一道出去咯?”
朱四嬉笑着点点头:“是的,她不能出去。”
朱浩一听就知道,这是王府使出的第二重障眼法,在御马监太监张忠即将抵达安陆的多事之秋,让朱四出去转一转,不就等于是告诉外人,这个朱四并不是世子?
王府里,朱三和朱四以兄弟相称,可朝廷和锦衣卫又不蠢,你兴王并没有俩儿子,其中一个必定是你找来顶替的假货。
既然朱四能跟着朱浩出王府,而朱三则被严密保护起来,那之前泄露出去的情报就是真的
朱三是世子!
想找个假货出来招摇过市,骗我们对其动手?
没门!
“什么时候出去?”京泓问询。
朱四道:“只能是白天,不管什么时候都行,但不能走太远,出去时要有陆典仗带人贴身保护。”
陆炳在一旁拍手:“真好,又能出去玩喽。”
朱三一把将陆炳拉回来:“你个臭小子,还想跑出去玩?你不许去,留下来陪我!”
“啊?”
陆炳一脸委屈巴巴地望着朱浩,像是求朱浩帮他说话。
“陆炳,你就听世子的话吧,留下来陪她,等以后我们自己出去玩就行。”
朱浩说到这儿看向朱四,“今天中午就出王府,带你去看一出戏,顺带在王府周边人多的地方走走,不过要先通知陆典仗,让他把保护工作做好。”
陆松也是上午才得知王府准许朱四出王府的事情。
他很担心。
王府这边觉得障眼法很不错,以为朱浩和京泓没有识破朱四世子的身份,可陆松对此却知根知底。
朱浩千方百计带朱四出王府,哪儿能没有阴谋?还说要去人多的地方,要是出事的话,他可就是兴王府的罪人。
中午临行前,朱浩对陆松道:“放心吧,我只是带他去听戏,再看看周围热闹的市井场面,多接触一下外间平常人的生活不好吗?人多的地方,贼人难以下手。”
陆松想想也是,若只是在王府周边转转,锦衣卫应该没那么嚣张,胆敢在王府眼皮子底下动手吧?
但为了谨慎起见,他还是点了超过六十人,其中二十人贴身保护朱四,另外四十人则潜藏暗处,随时盯着,以防不测。
朱四很兴奋,能跟朱浩和京泓出王府,就好像放飞的鸽子一般,心情愉悦。
出了王府,他觉得外面什么都新鲜,想乱跑,却一再被陆松阻止。
“四王子,您一定要小心,出了王府就不再安全,随时可能有歹人行凶。”陆松提醒。
朱浩笑道:“陆典仗,你旁边这位可是知县家的公子,你这么说,好像是在质疑本地父母官的能力吧?大白天的,又是在城里,怎会有歹人?你身边跟的这帮侍卫大哥难道是吃干饭的?”
陆松阴沉着脸:“朱少爷请自重,你只不过是跟四王子出来游玩,并不负责指点我等做事。”
朱四则替朱浩说话:“陆典仗你也太过小心了,我们才出王府大门没到二十步呢,弄得好像王府周围都是歹人这样吧,我不乱跑,让朱浩带我们走,这样总行了吧?”
世子再次出言维护,陆松感觉朱浩越来越难缠了,如今不但有世子撑腰,连袁宗皋和兴王都被这小子迷惑,这次世子出王府游玩一事就让他十分费解。
但他没法影响王府上层决策,只能收摄心神,继续仔细观察周边路过的可能会威胁到世子安全的“歹人”。
锦衣状元 第八十八章 以退为进
朱浩带着朱四,径直来到书场。
因为马上大戏就要开锣,书场周边早就是人山人海,围得水泄不通,但在场的人都不知当天要演什么。
于三见到朱浩到来,急忙迎上前:“浩哥儿,刚得到消息,说是咱请的戏班子,有不少人花大钱请他们去驻场,还有戏班想仿咱的戏好在戏班的龙班主讲道义,没有答应。”
朱浩笑道:“我看那龙班主不是讲道义,是他有眼力劲儿,知道跟咱们混才有饭吃平常那些老掉牙的戏目谁去看?从我这里学几出戏回去,怕是一辈子都衣食无忧。”
旁边陆松用古怪的目光打量朱浩,心中奇怪。
不是书场吗?
怎么变成戏园子了?
听你这话里的意思,你还写了戏本?
你可真有本事啊!原本开书场就弄得满城风雨,现在又请来戏班子唱大戏,让安陆之地不得安宁?
朱四则兴奋地问道:“这是要听戏吗?什么戏?”
这年头,听戏还是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当然兴王府不在此列,逢年过节王府不时就会请戏班子到府上唱堂会,所以朱四自小就看过一些戏目。
朱浩道:“回头我给你安排一出霸王别姬,你觉得怎样?”
朱四不解地问道:“什么是霸王别姬?”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