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锦衣状元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天子
此时的朱浩,对于自己是否留在王府已不那么在意,伴读这身份他有点倦了。
全都熟稔于胸的东西,非要守在课堂上过一遍,枯燥乏味至极,他现在更想出去闯闯,到大明各处走走看看,可惜年岁始终是个大问题,再者现在的他没有功名在身,去外地太不方便了。
正想着心事,公孙衣容光焕发出现在学舍门口,手上没有带教案,只拿了本孟子就来上课了。到了讲台上他笑盈盈看向朱浩,知道自己占了朱浩很大的便宜。
“要讲课了,这样,我先给你们读一遍,章句集注你们要背熟,等差不多了让朱浩给你们讲讲他的想法,开始吧!”
朱三听了直吐舌头。
这先生真没把朱浩当外人,这课堂完全成为朱浩的舞台,那要公孙衣你来干嘛?就只是当个花瓶摆在那儿好看?
王府的日子,一天天过去。
转眼进入腊月。
随着气温降至冰点,城外的晒盐摊子基本上停了,要等来年才能大规模出盐,但苏熙贵那边对于精盐的需求却没有停。
腊月初,苏熙贵亲赴安陆,想找朱娘谈谈为何最近“筛盐”会停顿下来,难道你们筛选盐还要受天气和季节变化影响不成?又或者根本不是筛盐,而是用别的方法搞出来的精盐?
朱娘在得知苏熙贵来意后,不敢面对,一直称病不出。
等到腊月初四下午,朱浩回家后,朱娘才带着朱浩,到苏熙贵下榻客栈旁的一处茶寮相见。
“朱夫人,你可真是让鄙人好等,都到本地三天了,才见到您大驾,这精盐的生意持续半年了,现在供货突然少了一大截,你这是找到更好的买家,打算跟我苏某人分道扬镳?你可别忘了当初你们遇到困难,是谁出手相助!”
苏熙贵上来就发难。
苏熙贵其实也想知道,朱娘是怎么搞到那么多精盐的。
以他的消息渠道,打探到朱娘暗地里还在卖盐,本以为朱娘是卖精盐,等仔细查过才知,朱娘是把他给的盐转手卖掉了。
双方合作愉快时,苏熙贵自然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现在朱娘供盐少了,他当然要来找麻烦。
朱娘本想道歉,不料一旁的朱浩笑嘻嘻抢白:“苏东主你这半年,应该赚了不少吧?”
苏熙贵眯眼打量朱浩。
眼神中有别样意味,过了一会儿他才说道:“朱少爷,半年不见,你这伶牙俐齿一如既往啊,你也不想想,你们才供了多少盐?这点盐最多就是维持一下那些豪门大户日常消费,打响个名头罢了,至于赚钱呵呵,杯水车薪啊。”
朱浩道:“听苏东主的意思,你是想拿我们的方子回去赚大钱?以你拥有的人力物力,想要赚钱是不是更容易呢?”
苏熙贵笑了笑,不再隐瞒,点头道:“若是真有此等方子,价钱好说。”
简单粗暴!
方子在你们这些小门小户手里,能给我筛出多少盐来?不如把方子卖给我,我找更多的人手去搞,那不比你们有效率多了?
朱娘急忙道:“我们不会卖方子的。”
苏熙贵一听脸色顿时黑了下来。
朱浩却道:“方子不是不能给你,毕竟在我们手里赚不到大钱,可这却能让苏东主大赚特赚但就怕到那时我们再想讨要好处,苏东主就翻脸不认人了!”
苏熙贵皱眉:“鄙人是那种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之辈吗?”
“我们自然相信苏东主的为人,可问题是这背后牵扯到的利益实在太大,更甚一步,黄藩台将这方子呈报朝廷,或许会给大明盐业带来革命性的变革,对黄藩台的仕途帮助极大,这一来一回”
朱浩的意思是这方子不是不能卖,但要看价值几何。
苏熙贵目光热切地望向朱浩:“你开个价吧。”
朱浩正要说什么,朱娘赶紧去拉儿子的手明明是独家赚钱买卖,为什么要把秘方交给别人?
朱浩却安慰地向朱娘笑了笑,转向苏熙贵,目光坚定:“一万两,外加以后苏东主在精盐买卖上的利润,我们要分走一成。”
“什么!?”
苏熙贵当即起身,冷冷打量朱浩,“真是狮子大开口,一万两你怎么不去抢啊?”
连朱娘都无比震惊,儿子今天怎么了?
说好只是来解释不能供盐的理由,商议来年晒盐后续上,怎么儿子上来就谈起卖秘方了?
朱浩道:“苏东主,你是精明人,这生意背后牵扯到的利益有多大,难道你不知?你应该调查到,我们家的盐根本就不是用你提供的盐筛出来的,而是自己造的,你就不想知道我们孤儿寡母的,如何能搞出这么多上好的雪花盐?”
朱娘急忙起身,拉扯儿子:“苏东主请见谅,买卖上的事,今日暂且不谈。”
“别,别!”
苏熙贵是什么人?
一万两
在朱娘听来那是天文数字,自己做生意半年来是赚了不少,但刨除给朱家的那部分,所得不过三四百两罢了,主要还是因为晒盐这生意看天,入秋后安陆再想晒盐很困难,加上周边地区自然渗出地表的苦卤越采越少,资源不充足,产量也大为受限。
但对苏熙贵来说价格很公道。
只是他不想把利润的一成分给朱娘母子罢了,这要是把生意谈成,一年进项有个几万两甚至几十万两,到时分给朱娘一成,岂不是要吃大亏?
朱浩道:“娘,咱毕竟不是豪门大户,实在没能力拿这方子做长久买卖,卖给别人不如卖给苏东主这不是咱刚跟苏东主合作时,就想过有这么一天吗?”
朱娘本来绝对不会卖晒盐方子,但听了朱浩的话,又觉得很有道理。
这半年是赚了不少钱,可从头到尾都在担惊受怕中渡过,儿子现在进王府读书,未来前途可期,再继续做晒盐贩私盐的买卖,一旦出事后果难以想象。
稳稳赚一万两银子,它不香吗?
苏熙贵笑道:“还是朱少爷有头脑,这生意攥在自己手里是好,但再保密的方子,还是有被外人知晓的一天,那时将一文不值,不如趁着谁都不知,大大地赚上一笔,这才是生财之道!”
*******
*******
ps:第二更送上,天子求订阅、月票、打赏支持!加更承诺不变哦,拜谢!





锦衣状元 第九十一章 旱涝保收(第三更)
随着苏熙贵话音落下,朱娘陷入两难境地。
如苏熙贵所言,这秘方,毕竟不是独门手艺,只要别人学会了就没有任何价值,反而让人知道他们用非灶户的人晒盐,违反朝廷法度可是要被问罪下狱的。
“再者说了, 最近这天下行盐的买卖,可不好做啊。”
苏熙贵开始摆起架子来。
他明白无误地告诉朱娘,现在朝廷为了修宫殿,同时皇帝为了在豹房胡作非为,向天下摊派诸多苛捐杂税,普通经营官盐的商贩都快活不下去了, 这时候你还想守着个秘方发大财?做梦呢!
朱浩笑呵呵道:“苏东主看来体会颇深,却不知我开出的条件是否答应呢?”
苏熙贵道:“一万两不是不可以, 毕竟我们都是熟人,认识非一两天,完全可以谈。但这一成的收入不如这样,你将秘方拿出来后,可以继续用,只要不告诉旁人便可这额外的条件就免了吧。”
朱浩心想,你苏熙贵可真是精明,我现在是要卖专利权给你,你以为拿到专利就能左右我?
“如果苏东主不答应的话,那我们完全可以找别家谈,比如兴王府就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朱浩道,“反正现在家族对我们的打压没那么严重,实在没必要拼死拼活赚那点辛苦钱筛盐多累啊。”
又是买卖不成就一刀两断的论调。
苏熙贵心想:“这小子哪儿来的自信?认定我无法从旁处打探到他的秘方?”
朱娘见儿子也不想谈,对她而言求之不得,连忙起身行礼:“苏东主,告辞了。”
“先别急着走。”
苏熙贵连忙阻止, “我这个人呢,做生意讲究的是和气生财,如果你们的秘方真的能白地里出盐虽然我知道这不太可能,但真如此的话也不是不可接受。”
朱娘蹙眉:“那你到底是谈还是不谈?”
说是可以接受,却开出先决条件,这不是扯淡吗?你当我们是道士呢?做个法就能凭白生出盐来?想不到你苏东主也有不靠谱的时候!
苏熙贵发现自己有点语无伦次,稍作纠正:“这样吧,我这就回去准备一万两银子,而你们则把秘方准备好,至于分润一成收入的契约,看过你们出盐的效果,让我满意的话,原则上我同意!”
朱浩和朱娘先回家准备。
说是准备,其实没什么可准备的,不过是朱浩把具体晒盐方法拿出来。
朱浩不会一次就给全,先给大致的方法,至于那些推卤、赶卤、制晶等诀窍,朱浩先不会告诉苏熙贵,要看过对方的诚意再作决定。
“小浩,你怎么突然说把方子卖了?咱自己晒盐,不好吗?”
朱娘始终不太理解。
朱浩笑道:“娘,你怎么糊涂了?我们那雪花盐说白了就是私盐,贩卖私盐可是犯法的,苏东主有权有势,一旦被他盯上,我们还能安生做生意?再者说了,我们有了一万两银子就可以回归安稳的生活,为什么还要继续担惊受怕呢?”
“这”
朱娘发现自己跟儿子争论毫无道理。
她一直追求平静安稳的生活,之前也曾提过要及早收手,只是这次朱浩说要把秘方卖给苏熙贵她隐隐觉得有些不安。
“苏东主太过精明,而且他是官商,我们会不会被他摆一道?”朱娘不无担心地问道。
朱浩笑道:“是有这种可能,但几率很小。他姐夫黄藩台,年岁不小了,估计仕途上再想有精进,比如说调到两京六部任差,机会已不大,除非对大明有突出贡献我们说是卖给他一个晒盐方子,不如说是给了他一个可以帮他姐夫仕途高升的机会。”
朱娘不解:“此话怎讲?”
朱浩很难跟朱娘这样的政治小白解释清楚。
大明地方官做到头,基本就是布政使,黄瓒年岁不小,马上面临致仕,要想入中枢当六部侍郎,甚至更进一步做尚书,那就必须要在诸多布政使中有着卓然的政绩,可作为家族背景没那么强大,更没有后台的黄瓒来说,很难。
换作旁人,朱浩想把一个方子卖出一万两,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唯独到了苏熙贵这里,买卖谈成的可能性很大。
正德皇帝贪财是天下皆知的事情,要是黄瓒献上一个能为朱厚照提供源源不断财富的机会,皇帝会不会对其另眼相看?
“娘,总之他肯买,我们肯卖,不是很好吗?一万两银子,能做多少事情啊。”朱浩面带笑容,开始憧憬有了一万两银子要怎么花。
朱娘吸了口气道:“娘从来不敢奢望有一万两银子,以往就算是一辈子也赚不到。”
朱浩点点头:“是啊,有了一万两银子多好,如果苏东主讲信用,以后每月还给我们分成,那可是一大笔钱呢,咱以后想做什么生意不成?自己晒盐风险太大,被官府查到一切都完了,还是来个旱涝保收吧。”
本来朱娘就对晒盐信心不足,听了朱浩分析,觉得可以就此丢锅出去,心中顿时安定下来。
回到铺子。
朱娘把要卖方子的事一说,李姨娘先也是不解,随后点头:“老爷不在了,浩少爷便是一家之主,由他来决断,不是挺好吗?”
朱娘看了看朱浩,微微颔首,算是同意了李姨娘的说法。
一个妇道人家,又是节妇,她出来抛头露脸做生意本就容易招惹是非,若朱浩撑起家业,哪怕年岁小也有资格做主。
“夫人,一万两银子能买多少田地啊,到时咱不得有上千顷良田?想都不敢想。”
李姨娘突然憧憬起大地主的生活来。
半年前生活陷入绝境,铺子马上要被家族收回,十足的破落户,现在转眼就要当大地主了。
这反差
朱娘白了她一眼,“妹妹想多了,苏东主又不是傻子,怎会用一万两银子来买个方子?只是小浩一厢情愿罢了。”
朱浩在旁边笑嘻嘻道:“娘,你看着吧,在买方子这件事上,我估计苏熙贵比我们都着急,现在他一定正在四处筹措银子,过两天就会有消息。”
不出朱浩所料。
不仅没过上两天,当晚苏熙贵便带人登门。
“苏东主,天色已晚,有什么事不能等到明日再谈?此时多有不便。”
朱娘不敢随便开门。
寡妇之家,大晚上跟人谈生意,传出去名声还不得毁了?
苏熙贵在门外显得很着急:“无妨无妨,苏某请了见证人来,都是本地士绅,怎会坏掉夫人的清名?”
听到有士绅在,朱娘更不会开门了。
让人知道我们用秘法晒盐,岂不是连贩卖私盐之事都会被人知晓?那不就成了不打自招么?
我才不会傻到开门呢!
朱浩道:“娘,你就别出去了,不如我去跟他谈如何?”
“啊!?”
朱娘和李姨娘都用诧异的目光望向朱浩。
门外的苏熙贵听了,不由笑道:“还是朱家少爷明事理,就请朱家少爷到我住那家客栈谈,你们那边叫几个人事情谈妥后,银子自会奉上。”
朱娘很担心,不敢让儿子单独赴会,只好赶紧使唤小白去通知仲叔和于三,让他们陪同朱浩去客栈谈生意。
客栈客房。
朱浩要求单独跟苏熙贵商谈,所谓的公证人,对朱浩来说毫无意义。
“朱少爷,你的意思是说,你是用日头晒的盐出来?莫不是开玩笑吧?滩地上晒盐的法子自古都有,几时出产过雪花盐?你可别想拿这种事蒙我。”
苏熙贵大为不满,“我可是诚心诚意拿一万两银子来跟你做买卖,我苏某何等人,你们见过,可不会为了个方子就赖账必须给我个说法。”
朱浩当即拿出一张图纸,道:“这就是我设计的盐田,现在是晚上,不能即刻证明,明儿一早我带你到城外盐田走一圈,到时候你就明白了。”
“这”
苏熙贵大致看了一下图纸。
不得要领。
长期贩运官盐,他怎会不知道晒盐之法?
用苦卤就能晒出雪花盐,无论如何他是不会相信的。
“苏东主,如果我们不是用此等方法,这半年来怎能产出如此多雪花盐?”朱浩道,“如果黄藩台将此法上报朝廷,让朝廷选择一地先行试验,取得成效后再在大明各盐场推广,届时大明食盐产量翻番不说,品质更是有极大的提升,黄藩台功绩卓著,到京师当个户部侍郎绰绰有余”
苏熙贵还是不言语。
朱浩道:“旁人都会的,自然称不上秘方,如果真可行,苏东主怎么说?”
苏熙贵一拍桌子:“真如你所言,别说一万两银子,以后一成的分成也照给不误。”
以苏熙贵做生意的精明头脑,自然能觉察这晒盐之法的优势所在,也明白此等晒盐法会给大明盐业带来如何的改变,为他姐夫仕途带来多大的帮助。
眼下最重要的,自然是验证朱浩之言真伪。
翌日清早。
苏熙贵早早便到朱家米铺拜访,而后朱娘带着朱浩乘坐马车,与苏熙贵的马车一起出了城,兜了很多圈子才来到藏匿在山沟里的一处盐田。
看起来平平无奇,好似种水稻的梯田。
这时代内陆地区没人晒盐,就算被人发现,也想不通这是做什么的。
等苏熙贵到了盐田边,看到盐田中成片的晶体,连靴子都没脱,便直接穿过三合土修建的田坎,跳进盐池,俯身拿起一块盐晶放到嘴里
“苏东主,银子几时送到我府上?如果你担心这是我故布疑阵,完全可以找人从头到尾示范一遍,不过你可能要在安陆本地住上一个月甚至更久。”朱浩道。
苏熙贵手都在颤抖,面带惊喜:“冬季出盐只需要一个月左右吗?那夏天岂不是住自然是要住的,不过银子今日就会奉上,旁边那是何物?”
朱浩道:“那是水车,由它把苦卤自山下送至高处,省时省力,这些全都是技巧你以为学个皮毛就能晒出雪花盐来?所以说,就算你知道怎么晒的,没有掌握窍门,还是难以成功恐怕咱得长期合作下去了。”
**********
**********
ps:哇,均订快破4000了,你们也太给力了吧!天子算算要加更多少,八章!月票快破2000了,十章!这就是十八章!再加上四位盟主的四章,天子共欠了你们二十二章,今天必须得爆更五章以上了!
请大家继续卷起来,订阅、月票、打赏啥的,一股脑儿砸向天子!冲鸭!




锦衣状元 第九十二章 政治投资(第四更)
生意谈得出奇顺利。
苏熙贵详细调研了用以晒盐的梯田,似想从中寻出一些门道,可看了许久也只能把握一点皮毛,无法明了盐卤最后是如何变成雪花盐的。
回城后。
苏熙贵着人把银箱送到米铺。
“一箱是一千两纹银,一共十箱,可以找人清点了。”苏熙贵坐在那儿,手里拿着茶杯, 神色淡然。
好像这一万两银子对他来说算不了什么。
朱娘和李姨娘瞬间不淡定了,说是一万两做成生意,可当对方真把钱拿来这么多银子,往哪儿放?
朱浩笑着问道:“苏东主应该会在安陆停留些时日吧?”
苏熙贵笑了笑,好似在说,这还用得着问我?我当然要留下来验证你说的方法是真是假。
“不如这样, 苏东主拿五千两回去, 帮我们在本地购置良田后转给我们, 如何?”朱浩提出交易方案。
“哦?”
苏熙贵不解地问道,“这是为何?”
朱浩道:“苏东主应该清楚我们跟本家关系不是那么融洽,若我们大张旗鼓置办田产的话,朱家知晓会不会要求收回?再者苏东主先给五千两,当是预付款,剩下五千两算是我们的诚意,等苏东主确定我们的方法管用后,再把田契送来也不迟。”
李姨娘赶紧道:“浩少爷,这样不妥吧?”
显然李姨娘是怕苏熙贵赖账。
苏熙贵则用讶异的目光,重新审视朱浩:“难怪能帮你娘撑起家业,看来你小子真有一套,我苏某人一向认为,做生意讲究以诚待人,既如此,那就听你的, 五千两银子我先带回去, 给你置办好田地再送来。”
朱浩笑道:“那我们先签契约吧, 一切以契约为准。”
朱浩拿出第二份做过标注的图纸,交给苏熙贵。
这份图纸其实是梯田的建造方案,让苏熙贵自行建设盐田,从无到有,以验证晒盐之法是否可行。
当苏熙贵听明白其中关节后,笑着道:“难怪你们要把盐引留下,感情是自行晒盐,这要是被官府知晓”
朱浩道:“苏东主不会拿这个要挟我们吧?要挟的话我们也不承认。”
“不会不会,你们晒的本来不就是给牲口吃的粗盐吗?我买你们的粗盐,贩运到旁处卖,官府知晓也无妨。”苏熙贵笑着说道。
他当然知道其中关键所在。
说朱娘贩私盐?
朱娘有多大能力?
到时朱娘一口咬定是他苏熙贵提供人力物力支持,苏熙贵就算有个当布政使的姐夫撑腰,怕也不太好洗清,毕竟苏熙贵才是真正运盐和卖盐之人,而朱娘不过是找人晒盐。
朱娘最担心的就是这一点,闻听苏熙贵的话后稍稍放下心来。
她本来担心苏熙贵出尔反尔,会拿此事作为要挟,不给银子不说,以后还要被苏熙贵摆布,继续给其晒盐。
“好啊,这冬天毕竟没什么事情,盐场各处其实出的盐不多,正是销盐淡季,我便在安陆多停留些时日,有什么好吃好玩的地方,给安排一下朱少爷,你既然出了这方子,以后可要多指点,一成的收入可不是笔小数目啊。”
生意谈成。
虽然暂时只拿到一半的银子,但对朱娘和李姨娘来说,其实已心满意足。
朱娘犹自有些后怕:“小浩,你说苏东主回去后会不会反悔呢?”
朱浩道:“人心难测,但就算他反悔又如何?大不了以后不跟他做生意了,不过我觉得就算他反悔,也要等一个月后,看过晒盐的成效再说现在他连门道都没搞清楚就翻脸以他的精明做不出这等蠢事。”
朱娘和李姨娘都用惊愕的目光看着朱浩。
感情朱浩也不是完全相信苏熙贵,早就有所提防?
“不过娘,有一点我想说,其实对这位苏当家而言,赚钱与否并不那么看重,或者说他想赚更多钱,光靠从我们这儿坑一笔,完全没那必要,他现在更想让他姐夫在朝中更进一步,所以就算花费大笔银子也在所不惜。”
朱浩分析道。
朱娘问道:“你总说黄藩台需要在朝中有所作为,那该怎么做?”
朱浩摊摊手道:“黄藩台想入朝当部堂,必须有非凡的政绩,或者深厚的背景,让他走门路贿赂朝中要员机会不大,但若是能向陛下进献晒盐法,让陛下荷包充盈,说不得进入中枢有望。”
朱娘点了点头,似懂非懂道:“原来如此。”
“所以我们不必太过担心苏东主会反悔,他现在更担心我们不能把晒盐的秘诀倾囊相授,这么好的晒盐法子才卖一万两他就偷着乐吧。”
1...4041424344...36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