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锦衣状元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天子
袁宗皋笑了笑,道:“难得你能顾及世子和郡主的想法,令郎在王府伴读的身份不变,以后再找伴读,也只会从王府适龄孩子中找寻,外人不得再进王府。”
陆松点点头。
他其实并不在意陆炳是否留在王府,让年幼的儿子牵扯到朝堂纷争,本身也不是什么好事,何况自己这个当爹的还夹在锦衣卫和兴王府间难做人。
如果朱浩和京泓都走了,锦衣卫想知道更多有关世子的事,就要出自他口,若锦衣卫再知道他儿子还留在王府当伴读
陆松简直不敢往下想。
千钧重担这是要落在他一人身上啊!
现在想想,朱浩留在王府,好像还有点用处,那就是有个人可以为他分担压力。
“好了,待会儿老夫要去书堂考核世子和郡主学问,最近你多留意西院两个孩子的动向。”
袁宗皋终于开始落笔写东西,口中吩咐,“这几日世子和郡主不会再去书舍读书,公孙凤元备考乡试去了,年后或有新先生到你要知道,如今我们不但要防备朝中奸佞对王府不利,还要防备江西的宁王,他背后小动作频频,剑锋直抵我兴王府咽喉,不可不防。”
陆松急忙撤回一步,恭敬地道:“卑职领命。”
陆松从内院出来时,天空还在飘雪。
暗叹袁宗皋事事都筹谋好,连宁王的异常动向也都留意到了,应该是考虑到之前张忠下毒或与宁王指使有关。
他本要以私人身份,去通知朱浩一声,让朱浩准备收拾铺盖卷走人,但又觉得这么做意义不大,朱浩已经做好走的准备,或许是早就推算到王府接下来的动向呢?
“难道是他知道王府无留他之意,所以才做好走的准备,还似模似样跟我告别,好似交待后事一般,跟我把话说清楚,这小子应该不会算无遗策吧?袁长史谋定而后动,外人怎可能轻易察觉他心思呢?”
等来到王府西大门,陆松忽然想到什么,问一旁的侍卫:“见到朱浩了吗?”
侍卫回道:“好像出去了。”
“什么?他出去了?”
陆松悚然一惊,心里琢磨,这小子早一天回来,甚至见过朱三和朱四,这可能是他们最后一次见面,而后就出王府,这算怎么个说法?
正要回家的他,立即转了心思,径直往西边走去。
他料想大雪纷飞,天气严寒,书场应该没营业,却不知当天虽然人少,但也正因为人少,票价便宜,还是有不少人冒着雪过来看新编的白蛇传,而在人群最前一排,朱浩坐在那儿,一边磕瓜子一边看戏,一副旁若无人的样子。
“阁下,您的票给看一下?”
有人过来拦住陆松去路。
可当看到陆松大氅里的武官服,以及腰间的佩刀,那人赶紧退到一边不敢再吱声。
陆松在朱浩旁边的位子上坐下,双目如炬地侧头看去,“你小子,回王府屁股都没焐热,就跑出来看戏?这不是你写的戏吗?看了很多遍,有意思吗?”
陆松本有些口渴,想要倒茶喝上一杯,伸手摸到茶壶却发现冰凉。
朱浩笑道:“我刚过来,两个客人受不了寒风刺骨走了,我便坐下陆典仗真是无处不在啊。”
陆松闻言皱眉。
这好像解释了为何此处恰好有空位,但他过来时并没有见到离开的人,会不会太过凑巧了?
“让人给陆典仗送上一壶热茶?”朱浩问道。
陆松摇头:“不必了,说上两句就走。”
朱浩点头:“也是,今晚并非陆典仗当值,这会儿该回去老婆孩子热炕头,尊夫人今日不在王府中吧?我看王府已在发年货,很多侍卫都提了鸡蛋走这已是今年第二批年货了”
陆松发现朱浩的观察很仔细。
朱浩继续看向戏台,陆松也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却见还是青衣和白衣女子在唱,此时刚到许仙登场时,三名戏子都因为天寒地冻,脸红扑扑的,本身是淡妆,却像抹了艳妆一般。
白衣女子
神容更加明媚。
陆松看这出戏已是第三次,但前三次都没仔细看,这次难得可以抛开一切杂念欣赏,看了一会儿正出神,旁边传来朱浩的问话:“陆典仗去见过袁长史了吧?”
陆松马上收摄心神,斜着看向朱浩:“你知道?”
朱浩道:“我猜想你不但去见了袁长史,还把我们的话告诉了他,他跟你说,年后我和京泓都不会留在王府了吧?”
“你”
陆松双目圆瞪,感觉很不可思议,这小子居然这都能猜到?那他之前跟自己的对话岂不是故意让自己钻套?
“陆典仗是不是想说,我怕不怕你把我现在的话告知袁长史?不怕,因为你说不说结果都一样,我还是要走,不是吗?我现在想的,是怎么神不知鬼不觉离开安陆,不让锦衣卫和朱家的人查知
“不过这个有点困难,一旦被家族找到,我可能就要被困在牢笼出不来陆典仗能不能出手相助?”
朱浩说到最后,居然是发出请求?
陆松更觉得不理解,长舒一口气后问询:“既然是王府要你走,朱家不能不讲理吧?为何要悄无声息离开安陆?”
朱浩摊摊手,道:“如果朱家讲理的话,当初或许我都不需要考虑进王府,在外面读书多自在?王府危险重重,今日要被人烧死,明日又有人下毒你当好玩吗?陆典仗不肯相帮就算了。”
陆松不打算接茬。
你是否离开安陆,与我何干?我不去告密,已算是对你最大的尊重。
朱浩道:“有一点希望陆典仗告知袁长史,眼下宁王野心已现,这不,戏班刚收到宁王派人送来的书函,说年后在江西南昌,会有一场大堂会,许诺了丰厚报酬,各地有名的戏班都收到邀请,连我们这个刚在安陆立足不久的小戏班都不例外也不知他们哪儿来的讯息。”
“哦?你要带戏班去南昌?”陆松皱眉,朱浩带来的消息倒是跟袁宗皋与他提出的需要防备宁王府的看法不谋而合。
朱浩点点头:“算是吧,其实我想说的是,宁王如此大动干戈邀请天下戏班齐聚南昌,其实是想寻好戏班送到京师巴结当今陛下。
“正好我想出去游学,南昌也不错,虽然江西地面不太平,但俗话说灯下黑嘛,南昌城暂时反而是天下最安全之所另外那边有个熟人,我想去看看他,顺带劝他迷途知返。”





锦衣状元 第一百零九章 开诚布公
接下来几日,朱浩和京泓虽然留在王府,但只能单独去学舍院读书,朱三、朱四以及陆炳未再出现。
没有先生来管,一副放任自流的架势,到中午自己去食堂吃饭,下午来不来没人在意, 晚上回宿舍睡觉,仍旧可以自由出王府,没人跟着,只是晚上回来时很麻烦,不时就被看门的守夜侍卫敲诈一笔酒钱
连京泓都看出问题不对:“朱浩,王府是不是不打算留我们了?”
此时已是腊月二十。
朱浩笑道:“你才看出来吗?”
偌大的学舍, 显得空旷无比。
黑板挂在那儿,冷冷清清,人少了,感觉格外寒冷。
京泓紧了紧厚重的冬衣,叹道:“没想到这么快就要从王府离开,但如果是我们一起走的话,我心里会好受一些,可能家父不会对我太过失望吧你要是没地方读书我可以请求父亲,让你到县衙来跟我一起学习。”
朱浩用刮目相看的眼神望向京泓。
之前京泓表现出跟他竞争之意,没想到居然会为对手思量,想帮对手重新获得读书的机会。
“还是照顾好你自己吧,趁着年底前这几天,享受我们最后的同窗时光。”朱浩说完,一本正经地拿出本书来,把脑袋盖住倒头就睡。
腊月二十一。
王府已准备把两个伴读送走,陆松亲自过来通知朱浩和京泓可以回家过年的消息。
京泓闷声收拾自己的家当,在王府半年时间,克服了不习惯,眼下竟有几分不舍。
毕竟王府里,他收获了很多,有朋友也有竞争对手, 哪怕平时被朱三消遣,也很珍惜这几个可以跟自己同喜同悲的好友。
“朱浩,你跟我来,我带你去个地方。”陆松又打量朱浩。
“去哪儿?”
朱浩问出的话,显得他心怀坦荡,毫无戒备心理,陆松本已转身,闻言不由回头瞥了一眼。
这小子,不知道有些事要避开京泓?你可真实在。
“到了就知道了。”
陆松甩下一句,先到院子里等候。
等了一会儿,朱浩从里面出来,不言不语地跟在陆松身后,陆松好奇问道:“你不是什么都能猜到?你知道我要带你去哪里?”
朱浩一摊手:“我又不是你肚子里的蛔虫,为什么事事都清楚?无非是去见什么人,总不会找个地方把我杀了,然后挖个坑就地埋了吧?”
陆松没好气地白了朱浩一眼:“带你去见袁长史。”
临走前见上一面,朱浩感觉袁宗皋没怀好意,此番多半是以老狐狸的姿态诈他一诈,准备从他身上套取最后的消息。
没有到王府内院, 却到了东院。
来到朱浩之前住的地方, 此时在工匠齐心协力劳作下,院子已修好,只是里面不再是仓房,摆着一些木架子,不知干什么的。
袁宗皋立在那儿,看着院子里的摆设,静等朱浩到来。
“袁长史,朱浩带到。”陆松行礼。
朱浩走上前躬身问候,此时袁宗皋才转过身,一反常态这老狐狸脸上竟然没有挂笑容。
袁宗皋语重心长:“朱浩,你熟悉这地方吧?”
朱浩心想,我在这儿住过,你的问题不是废话么?老狐狸你还是那么喜欢兜圈子。
“嗯。”朱浩点头。
袁宗皋道:“王府失火后,这里几乎烧成白地,如今大致修复了,只是院子有些晦气,没法再住人,只能先空置朱浩,你知道那把火是怎么起来的吗?”
言语中有试探之意,但朱浩神色丝毫没有回避:“不知。”
袁宗皋笑道:“你是不知道,还是不敢说呢?”
陆松冷声喝道:“问你话,你就直说!”
朱浩道:“都说是尖毛镢放的火,但我觉得尖毛镢那人心眼儿是坏,但他很愚蠢,容易被人利用,大白天放火不像是他的风格,但他想置我于死地,我倒是看得清清楚楚。”
这回答,陆松先是惊讶一下,回过神后赶紧观察袁宗皋反应,发现袁宗皋脸色也有些凝滞。
七岁的孩子看人之准确
简直观人于微。
袁宗皋神色错愕只是一瞬间,随后他改换语调问道:“尖毛镢后来被判流徙,只是王府遣人问他,他死都不承认是其放火,一再说是被冤枉的,当初认罪乃屈打成招,还说这把火可能跟你有关”
朱浩道:“他是想说,我放把火是存心冤枉他吗?”
袁宗皋笑了笑,没正面回答。
陆松厉声道:“那把火,到底是否与你有关?”
朱浩摇摇头:“袁长史,我只是个孩子,被家族步步紧逼,不得不进入王府,想有个读书的机会,虽然被家族威胁,但我并没有泄露王府内不该外传的秘密,就算我要搞破坏我去烧别的地方不好吗?为什么要烧自己住的地方?”
袁宗皋见朱浩情绪已起,自以为阴谋得逞,笑着道:“没人怀疑你,你从火场救人,都看到了你的英勇,但四王子恰好出现在这儿,事情未免太过凑巧。”
朱浩道:“四王子?不是世子吗?”
“嗯?”
袁宗皋一时间被问得哑口无言。
“袁长史,我跟郡主、世子相处近半年时间,如果我还分不出他们的身份是否太不谙世事呢?但我没什么可隐瞒的,知道就是知道,在进王府前,我就知道他们的真实身份。”朱浩道。
袁宗皋神色冷峻,不复之前老狐狸的狡黠,厉声喝问:“你说什么?”
朱浩道:“我之前就说过,进王府前,郡主就带世子跟我见面,要从我手里买兔子,世子甚至称呼郡主为‘三姐’,只是我进王府后,他才改口叫三哥,我从火场救人,前来查探情况的,包括张奉正在内都直接称呼‘世子’。而且家里也告诉我,兴王只有一子,便是世子。”
袁宗皋本觉得朱浩有什么坏心思,听了这话,不由摇头苦笑。
感情早就露馅儿了,王府上下演戏,而朱浩只是配合着演戏?这小子心机是有多深?
“但袁长史请放心,我从来都没跟家里人提过郡主和世子的身份,甚至京泓面前我都没透露半句,我进王府来就是为读书,如果王府不需要我了,让我离开,我随时可以走我正打算去外地游学,这样就可以避免被朱家再次利用,以后王府的事跟我无关。”
“至于那把火,真的跟我没关系,冤枉我的嘴长在别人身上,想堵也堵不住,但我只想申明一点,如果我有阴谋,放了火,为何还要进火场救人?是去找死吗?”
朱浩算是比较“实诚”,即将离开王府时,在老狐狸袁宗皋面前做到了“开诚布公”。
袁宗皋打量一下陆松,发现陆松也在看他。
二人对视后,好像都把最后对朱浩的戒心放下,的确有很多说不通的地方,光是朱浩“冒死”从火场把世子救出,就是天大的功劳,就算真不是尖毛镢放火,也只能是别人,或者真如朱厚熜所言是他自己玩走马灯时不慎失火。
袁宗皋微笑望着朱浩,点点头道:“以你的聪慧,将来必定有大作为,难怪唐伯虎会选择你做他的弟子。”
朱浩道:“袁长史,我马上就要离开王府了,是吗?”
袁宗皋笑了笑,没有回答。
“如果我走了,王府能不能先帮我隐瞒几天?我想带着家人离开安陆后,再让朱家人知道这个消息我怕被族里抓回去,以我来要挟母亲,以后别说是读书,连自由出门的权力都没有。”朱浩一脸恳切。
袁宗皋想了想,点头表示同意。
朱浩这才像松了口气般,拱手道:“感谢袁长史一番教导,即便将来我在外地读书,也不会忘记王府这一段经历,若有机会定当报答。那袁长史,我这就回去收拾东西了。”
袁宗皋抬手:“你先别急着走,我有一件事问你。”
朱浩做出洗耳恭听的姿态。
袁宗皋道:“你能告诉我,唐伯虎为何让你进兴王府吗?只是为了让你读书?”
朱浩道:“袁长史说的是陆先生吧?他说过,安陆有一条潜龙,将来定会跃上九霄,为天下带来福泽我想他所说的龙,就是世子吧?”
听到朱浩的话,袁宗皋即便再隐忍,脸上也不由露出喜色。
这马屁
拍的是兴王府,可袁宗皋听了心里格外舒坦。
“朱浩,你认识路,自行回去吧,老夫还有事跟陆典仗说。”袁宗皋出奇地没有让陆松送朱浩回去。
朱浩行礼后告退。
朱浩走后,陆松不解地望向袁宗皋:“袁长史,您莫不是觉得那场火,真的跟朱浩有关?”
袁宗皋笑道:“有关与否,有何紧要?他心向兴王府,这点老夫却看得通透,跟他交谈一番,甚至都有些不舍送他出王府,想把他留下来这样的天纵奇才,真是世间少有啊。”
陆松紧张起来,心想,这不会就是朱浩的目的?说一番冠冕堂皇的话,就是为了赢得袁宗皋的信任?拐弯抹角想留在王府?
“那”
“还是不留了!”
袁宗皋摇头一叹,“多事之秋,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顺带成全他,让他跟家人离开安陆,若有需要帮助的地方,王府能出手就尽量帮一把。他离开安陆,对王府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锦衣状元 第一百一十章 背井离乡(加更一)
朱浩和京泓把在王府的所有家当收拾好,却被告知还要多住两日。
第二天一早,京泓去学舍自修,朱浩则在陆松陪同下离开王府,去见了于三,由于三暗中知会朱娘,让其准备离开安陆之事。
因为提前朱浩已通过风, 朱娘明白儿子离开王府就可能被朱家人要挟,再加上家当的确不多,只要有路引,雇请马车方面并不困难,有于三帮忙操持,当天就已准备好, 随时都能出发。
下午,朱浩正式带上自己的行李出王府,先跟于三汇合,乘坐马车出城。
路上于三不解地问道:“浩哥儿,咱这是要去哪儿?”
朱浩道:“江西南昌府,不是说好了要去参加宁王举办的大堂会吗?这边你先送我跟我娘往江边上船,等我们出发后你再带着戏班跟上来哦对了,如果龙班主有意跟着一起去,可以带上他们。”
于三一边赶车一边道:“那个龙班主就是个见钱眼开的主,带他去南昌府干嘛?不怕他把咱的戏告知别人?这样的人毫无信誉可言”
朱浩看着车窗外面白茫茫一片,虽然当天没下雪, 但野地里的积雪可能需要几日才能融化。
安陆虽地处江北,却并非北地, 这里冬天再冷也没到雪国经月的地步, 汉江基本不会有封冻期,所以出行乘船仍旧是最好的选择。
朱浩神色悠然:“还是带上吧, 名义上我们是同一个戏班,但其实却是两个戏班, 以备不时之需。”
于三问道:“何为不时之需?”
朱浩没有解释。
可他知道, 宁王召集大堂会的目的, 是选拔最优秀的戏班往京城送, 有人愿意一鸣惊人,沾个贵气,可不是所有人都愿意被权力束缚。
朱浩的戏班刚买回来,还指望靠它发财呢,带上戏班仅仅是一起“逃难”,还不至于要把戏班转送他人,就算宁王肯出大价钱买,他也不会卖。
带上龙班主的人必要时把龙班主推出去,如果被宁王选上的话,既符合龙班主的心意,还能保住自己的戏班,可谓各取所需。
到了汉江边,船只已备好。
朱浩上船后,看到一袭冬装,裹得严严实实的朱娘。
朱娘道:“小浩,你没事吧?”
朱浩笑嘻嘻道:“没事啊,娘, 我们快出发吧,如果朱家人闻讯赶来, 走不走得成很难说于三哥,你赶紧回去安排自家事吧,我们九江府见。”
水路往南昌,选择在九江上岸是个不错的选择,从九江到南昌走陆路相对太平,所以朱浩决定在九江府城德化跟戏班汇合,到时只是见上一面,仍旧分两路走,因此暂时不需跟朱娘说戏班的事。
船只出发。
朱浩跟朱娘一起到了船舱。
此时李姨娘正跟小白一起照顾朱婷,原来妹妹大冬天感染了风寒,还在病中,小脸冻得红扑扑的惹人心疼。
李姨娘道:“何事如此着急,要这么快走?家里就丢下了?”
朱娘坐下来,摇头道:“不丢怎么办?小浩出了王府,朱家人就会拿小浩为质,到时我们一家子被迫回城外的庄园住,之前赚的只怕会填补朱家的窟窿。眼下有苏东主关照,可以到江西落脚,再好不过。咱有银子,到那边也能立足”
李姨娘叹道:“可惜了老爷留给咱的宅子,还有刚买来的田地。”对她而言,并不太想离开长久生活的地方,言语中充满了对未知生活的担忧。
朱浩笑道:“姨娘,田契和房契都在咱手里,就算田宅一时带不走,可东西始终是咱的,到时派人来收租子不好吗?”
李姨娘听到这儿,想想还真是这么回事,便释然了。
朱娘道:“小浩毕竟是长寿县户籍,将来要参加科举,必定要回来,眼下只是帮他求学,离开长寿属权宜之计。”
李姨娘投以支持的目光,点点头道:“为了浩少爷,一切都值得。”
朱浩俯身捏捏朱婷的脸蛋,小妮子皱皱鼻子,躲进母亲怀里。
朱浩笑道:“不一定多久回来,也有可能只是去南昌走一场马上要过年了,来年的事谁知道呢?”
提到过年,朱娘和李姨娘神色凄然。
虽然现在手上银子和人脉都有,到哪儿都能生存,可在年关将近时背井离乡去别的地方讨生活,心中难免会产生巨大的失落感。
船只在汉水上缓慢航行。
船主本就跟着苏熙贵做生意,之前也曾帮朱娘运过盐,算是老熟人,这次旅途中对朱娘和朱浩很客气,不过一家子孤儿寡妇,加上携带重金,沿途必须慎之又慎,防备宵小觊觎。
“小浩,我听你的,把部分银钱带出城,找了盐滩偏僻处埋起来,这样就算我们在江西出状况,也能找人把银子起出来,送过去帮咱渡过难关。”朱娘跟朱浩一起去安排睡榻时,低声告诉朱浩。
朱浩点点头,这件事他早就考虑到了,如果背井离乡,很可能半途会出现被贼人劫财的情况,要保证鸡蛋不能放到同一个篮子里。
虽说从安陆到南昌这段路还算好走,一般不会出什么状况,但他毕竟对大明正德年间的社会生态不是很了解,出行在外,到底是怎么个情况,尤其还是在宁王谋反前几年,江西、湖广地面不太平是完全可以预料的。
一切还是以求稳为主。
“小浩,你在王府没受欺负吧?这次着急走,朱家那边应该很快就会收到风声,如果派人来追”
朱娘将被褥整理妥当后,坐下来面带忧色。
朱浩道:“没事,王府袁长史答应,我和京泓离开王府之事先瞒住外面几天,京知县家的公子也会过几日再回县衙,那时祖母知道咱走了,最多只能对着咱家的空宅子生闷气。”
朱娘还是心存疑虑。
1...4849505152...36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