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混在五代当皇帝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康保裔
不过郭炜却没有想到,徐熙的拒绝理由竟然是这个。
江华岛是高丽国王的夏宫,国王一家人每年夏天都要上岛避暑,因而这个地方完全不适合当仓库,这样的理由已经是相当的充分了……让王昭搬家,给预备驻扎高丽的禁军腾地方?再怎么是上国天子,郭炜也不好明目张胆地说出这个话来。
只是让郭炜现在就放弃,那也不太可能。
“徐卿,此事不急~”郭炜抬手止住了徐熙继续辩解下去,“既然那江华岛曾经是高丽国王的夏宫,朕自然不便擅自夺人之爱,而且此事也并非徐卿等人可以作主的。这样,若是辽国入侵迫在眉睫,那么徐卿还是赶快派人回去禀告高丽国王,看看以入驻高丽北境的禁军补给之艰难,在江华岛的租借问题上可否斟酌一二;而要是辽国入侵尚需时日,容得我们两国慢慢协商,那么朕将会在送别诸位的时候向开京派出谈判使者,专程协调驻军的一切问题。”
郭炜还是想要把江华岛给租下来,一则是那岛屿的位置着实太好了一点,江华湾是半岛西岸的一处反c字形海湾,具备一定的避风消浪作用,其间有不少天然良港和适合登陆的海滩,而江华岛更是挡在汉江入海口外面,遮蔽着里面的的港口和航道,既是开京面向大海的屏障,又是开京面临陆路威胁时的退路。二则就是江华岛作为中转仓库真心不错,海船在这里卸货方便,岛屿和西面大陆只有十里宽的海峡也很容易摆渡,东面不远的开京更是半岛驿路的枢纽,向北的运输都要依靠从开京通往西京的宽敞官道。
反正这事轮不到郭炜着急,虽然他并不愿意让辽国击败、降伏甚至吞并高丽,但是因为这事着急上火的应该另有其人,郭炜相信自己只要稍微抻一抻,最终的目标是很有可能实现的。
徐熙默然片刻,随后马上就转换了音调对郭炜说道:“陛下,其实王师完全可以拿西京作为基地,大同江……也就是大唐说的浿水江阔水深,海船可以溯流直上。正如当年唐军围高句丽一样,王师的补给船队完全可以走北路直趋西京,那里的海图可能大唐就有,敝国的史馆和秘书监也不会缺,补给船队走北路到西京不会比走南路到江华岛更危险,而船只靠岸之后更不需要陆路的长途运输。”
“西京么?朕知道高丽的北面防御是以西京为中心的,军器补给如果能够直接运到西京,倒是非常便捷。”
郭炜默默地点了点头,这个西京也就是后世的平壤了,大同江的船运条件未必有徐熙说的那么好,不过当年唐军却是基本上就靠着海运保证了攻击部队的补给,所以这条线路肯定也不会太差。
另外一条相差不大的海路,加上陆路运输的分量减少得太多,坚持以补给为借口要求租借到江华岛还真是不太容易呢。
算了……反正自己也没有打算一口气将高丽吞下来,租不到江华岛就不租了吧~有平壤这座城市的控制权,再加上大同江沿岸的堡垒,隔绝辽国和高丽的联系不成问题,掌控高丽北部轻而易举,就是羁縻那些生女真人都要来得近了,说不定可以郡县之?或者让他们成为前驱。
听到大周皇帝的表态,徐熙的心情舒缓了下来,尽管自己的使命完成得并不算好,没能说服上国在周。辽边境运用武力给高丽撑腰,反而有可能招来一支王师入驻,不过这支王师能够远离开京就行。
大周皇帝提到了租借江华岛,但是要求并不强硬,想必向开京派出使者也拿不到吧……将西京周边全部交给王师,这就已经是高丽能够承受的最大极限了,相当于将王建以来向北蚕食的成果全部送出去,重新回到当年大唐和新罗划界的水平。为了整个高丽的安全,这种付出未必不行,再说那些即将驻守西京周边的王师最后还是会走的嘛,高丽依然会是一个完整的高丽,而且说不定……王师比高丽军更有能力对付北边的那些生女真和辽军,最后交还给高丽的北方土地反而扩大了?有没有可能从大小梅河扩展到鸭渌江沿岸?
放下了担忧,没有了方才的患得患失,徐熙一时间又有了不同寻常的幻想,因为这个美好幻想的激励,他的心态越发地放松起来,头脑也就更为清醒灵活了。
然后他就看到进奉副使、内奉卿崔邺在不停地向他打眼色。
什么意思?难道说自己方才在和大周皇帝对话的时候漏掉了什么,甚至可能有辱使命?似乎没有……徐熙对自己的记忆力和大局把握能力还是挺自信的,前面之所以步步失措,那是因为高丽单方面有求于大周,而不是自己出现了什么失职,事实上自己还努力挽回了不少。
还在挤眉弄眼!在上国天子面前弄这一套,当真是不想活了~
看明白了……崔邺的口型让徐熙想起了大王和朝中诸大家族还议定了一个让步,或者说收买方案,“新罗婢”,换一个说法就是选送秀女。
大唐盛时,新罗婢在唐国可是很有名的,这种买卖甚至一度引发海盗在新罗沿岸劫掠民间女子卖往唐国,而新罗尽管组织水军打击了这些海盗,却并未禁止新罗婢的买卖,原因很简单,海盗的罪过主要是扰乱了新罗的秩序,在民间制造恐慌,而合法地搜罗民女卖往唐国则是一种非常正常的贸易。
现在大王和朝中诸大家族的想法也是一样的,向天朝上国称臣纳贡乃是天经地义的,算不得什么屈辱,别说纳贡的价值不算很高,就是朝廷的回赐也基本上赚回来了,真正付出的不就是那一拜么?
向大周天子选送秀女同样如此。
民间的女子本来就是买卖的,卖给谁不是卖?如果卖到中朝可以给高丽换来更大的利益,那当然就是一个更好的选择。就算是王室和各大家族的女子,因为身份尊贵而不能用来卖,但是她们的婚姻还不都是各种政治利益决定的联姻?政治利益又不光限定在高丽国内,和大周联姻恐怕是更大的政治利益吧……
高丽的主臣可都知道,现在的大周皇帝年纪并不大,但是却不怎么好色,登基十多年就没有在国内征选过秀女,只是纳了几个妃子了事,而且最近几年都没有增加妃子了。这事有些不寻常,不过从大周皇子皇女陆陆续续诞生来看,不会是大周皇帝的身体有什么问题,而从这个皇帝屡屡亲征来看,他应该是非常矍铄的。
那么大概还剩下一种可能性——当今天子好清誉,结合大周皇帝亲冒矢石征战四方来考虑,结合大周皇帝为政宽简少有扰民来考虑,结合大周皇帝经常搞些仁政施恩来考虑,这个可能性极大。
身体健壮、精神矍铄,却因为好清誉而克制住自己,不在国内大选秀女,却不代表这个皇帝没有一点这方面的想法。那么作为藩国的君臣,就要想天子之所想、急天子之所急,主动为天子排忧解难,主动全方位地为天子服务。天子好清誉,这好办,一个藩国不经请旨广选秀女,总不至于影响到天子的声誉吧?
当然,高丽从中获得的利益,就是天子对他们的好感,以及随后有可能在土地等实质权益方面的些许大方,或者还有今后某个具有高丽血统的皇子。作为数千年生活在大国阴影内的族群,他们早就有了无视脸面而专心追求实质的觉悟。
“陛下,当道与臣等即便身处海东一隅,都听闻了陛下醉心国事少置宫室的佳话,如今亲身面对陛下,更加感怀陛下心怀万民的仁德。不过天子终究是负天下之望,宫室过阙伤的其实是朝廷的体面,皇子不蕃更是不能安天下人心,故而当道与臣等不揣冒昧,于国内贵女中选出数人,配以仆媵,祈望陛下恩纳。”
徐熙突然冒出来的转折和这些话里面包含的实质内容,让郭炜听得一愣一愣的,皇帝还当真是没有一点私事的哈~就连娶几个嫔妃生几个儿女,都能被天下人议论——这不,连远隔大海的藩国都议论着呢,还议论得很正经,甚至还有后续行动!
从高丽国的贵族里面选了好几个女子?还给她们配了侍女仆从?一门心思打算送进宫来?这是要玩美人计还是糖衣炮弹啊……
不好!高丽国……高丽国能有美女吗?!现在可没有那么高明的刀子~
但是也难说哈,自己穿越以前也听说过“南男北女”,和“米脂的婆姨绥德的汉”这句俗语可是同样响亮的,或许现在当真还有原生态的美女,只是大明朝将近三百年搜刮秀女给刮光了?
……





混在五代当皇帝 第二十二章 朕日理万机
第二十二章 朕日理万机
只是这一愣神的工夫,郭炜的脑袋瓜里就转了千百个想法。
高丽现在有没有美女其实还不是最关键的,关键的是高丽主臣从他们的贵女里面挑出来的人是不是符合郭炜的审美观,其实吧……这才是郭炜从来不搞选秀女这一套的真正原因。
这年头,又不存在摄影艺术,不大可能全国人民把他们的女儿照了相送进宫给郭炜挑选,而要是靠人物画像,天下能够有几个顾闳中?毛延寿恐怕才是多多益善。至于让美女们到郭炜面前走一遭给他挑选,那更是完全不现实的,于是在全国大面积撒网选秀女就是效费比极低的事情了,郭炜怎么可能去做?最后他选妃的范围也就只能局限在自己有机会见到的那些人里面了,所以郭炜也苦哇~
嗯,只冲这一点,郭炜就很理解朱寿大将军。
现在高丽选好了秀女,只等郭炜点头就可以送上门来,要不要呢?这个问题却没有难住郭炜,也没有让他费神思量。要!为什么不要?
郭炜刚刚愣完神,眼珠子一转就很自然就瞟了一眼坐在边上记笔记的起居郎,发现他根本就没有因为高丽进奉使的话而有丝毫的异样。这个情况说明了什么?显然说明这种事情在臣子们看来司空见惯啊……估计别说是藩邦送秀女了,就是郭炜开口要在全国选秀女,大臣们都会欣然执行的。
因此在大臣这一关肯定是没有问题的。
所以归根到底还是郭炜自己这一关。
要是高丽送上门的秀女不符合自己的审美观怎么办?凉拌呗……反正这是高丽人自己送过来的,大周根本就没有在这方面花什么人力物力财力,郭炜更不会为了几个藩国的秀女搞隆重的纳妃仪式,真要是不合眼缘的话,随便扔到哪个宫里面不再理会就是了,高丽也没理由因此而有什么怨言。
再说在高丽使者提出向大周进贡秀女的时候,他还没管那些女子长得什么样子呢,就已经感到了兴奋,因为这让他想起来自己玩过的某款单机游戏,主角每征服一家势力,就至少可以增加一名后宫,那种荒淫无道的征服感是可以让人沉迷的。现实中郭炜因为诸多顾忌,并没有对后蜀、南唐、南汉、北汉来这一套,现在大周尚未征服的高丽王国自己主动送上门来,哪能不让郭炜感到得意的?至于秀女漂不漂亮,那已经是细枝末节了。
想通了这一点,郭炜就再也不会为了自己穿越前屡屡听闻的整容美女而纠结了。
那要是高丽在玩美人计,搞什么糖衣炮弹的把戏,偏巧这些秀女里面有郭炜能够看得中意的,又该怎么办?其实这在郭炜面前就更是不值一哂了。照着郭炜的心志,就算是最能触动他内心感觉的周嘉敏,都不太可能影响朝政,不太可能干扰郭炜在国家战略方面的构思,几个高丽女子又怎么有这种能力?
对付糖衣炮弹嘛,能够自我克制坚决拒绝,那当然是圣人一般的存在,郭炜这样的俗人是不行的,然则俗人自有俗人的高招——糖衣吃掉,炮弹扔回~
只要在明面上没有答应对方什么,届时拒绝对方的非分要求不会招致朝廷或者个人的声望信誉受损,那就没有关系了。
理清了头绪,也不再纠结于高丽选出来的这些秀女是不是真漂亮,郭炜当然就放松了心态,这一放松,某种潜藏着的恶趣味就莫名其妙地冒了出来。
郭炜笑吟吟地看向正面带企盼望着他的徐熙,随意地问了一句:“不知道高丽选出来的贵女里面有没有一个叫李万姬的?”
“李万姬?”徐熙真的被大周皇帝的话给问糊涂了,“敝国几大贵族之中确实有李姓,至于选出来的贵女有没有姓李的,是不是叫李万姬,外臣就不知道了……陛下却是怎么得知‘李万姬’之名的?”
徐熙在心里边回想了一下,国内为大周皇帝选秀女的事情不归他管,那些秀女姓甚名谁他也没有去关心过,这时候还当真想不起来。不过这也不算什么大事,回去好生查一下就可以知道了。
当然,大周皇帝主动提起这事,肯定有什么特别的原因。
已经致仕的广评侍郎李兴祐十年前出使过大周,难道说他的孙女恰好成年了?而且当初李兴祐在大周皇帝面前偶尔提到过孙女?那也不太对啊……才几岁的孙女哪里会取什么闺名嘛,或者……是家人称呼的小名?
这样可就麻烦多了,不光是要调查现在的闺名,还得仔细调查她们曾经用过的小名,关键是这事没法当面向大周皇帝问清楚原因,他愿意主动点一个名字就已经不简单了!
郭炜当然不会被徐熙给问住,尽管他一开始的询问纯粹因为恶趣味发作,但是借口却早已经想好了,这时候只要随口一说就是,对方总不可能继续盘根究底吧。
“呵呵,朕只是听往来高丽的使者和商户偶尔提到过这个名字,觉得这名字有些意思罢了。好像说这人在高丽国内名声不小?”
说完这句话,郭炜又瞟了起居郎一眼,发现对方似乎有些惊愕愣怔,估计皇帝记挂着某个藩国女子的闺名,这事有点出乎这个文臣的意料了,在他们的眼中,大约和荒淫无稽的距离已经不远了。
嗯,不能继续发挥下去了,再这样发挥下去,起居录上面记载的话就会让史官不好处理了,说不定就要批判一通。荒淫无道这种事情,郭炜可以想,可以去做,但是需要尽量避忌人口,更不能因此而招致祸患从而让自家彻底丧失话语权。
而且郭炜这说的纯粹就是胡话,哪里会有人和他提起高丽某个待嫁女子名叫“李万姬”啊?!根本就是他把自己穿越之前的某些网上笑话拿来说事,却把个徐熙说得一愣一愣的,净在那里检讨自己研究大周皇帝研究得不够,对大周和高丽之间的关系还需要加深认知。
“惭愧惭愧,身为高丽的内议侍郎,竟然还不如心系天下的上国天子了解本国,外臣一定谨记陛下教诲。”
徐熙此时也有些腹诽,原来这个好清誉的大周皇帝果然有色心,还能因为一些流言就对某个闺名念念不忘。不过这话肯定是不好明白讲出来的,而且大周皇帝有色心也是好事,自己知道了这一点,对高丽来说更是好事,大周皇帝有这个爱好,那就按图索骥投其所好即可,由此最终获益的肯定少不了高丽。
只因为郭炜的随口一句话,竟然让高丽国内颇有权势的徐熙纠结头疼起来,这倒是在郭炜的预想之外。当然,徐熙回国之后于国中大索,吓得某些人家纷纷给自家女儿改名并且瞒着官府,却也有无数向往攀龙附凤的家族欣然把女儿的名字改成“李万姬”,因此而给徐熙增加了数不清的工作量,为高丽官府和各大家族的互动增添了无数趣事,这就不是郭炜所能知晓的了。
不过即便郭炜知道了背后的这些情况,他恐怕也会乐见其成的。高丽总不至于为了凑个对应的名字,就完全不顾秀女的质量吧?更大的可能性是给秀女改名字,或者努力找到名字与美貌兼得的人,再加上双方审美观的差异,最后的结果未必会让郭炜失望。
想一想吧,如果高丽送过来的贵女有好几个李万姬,而且有个把能够让郭炜看得顺眼的,随便放到哪个宫中成为嫔御,然后在忙碌无暇与后妃交流感情的时候,白天在广政殿、滋德殿日理万机,晚上将她招来侍寝,同样是日理万机~
“嗯,徐卿也不必自谦了,高丽国王能够遣你来,就说明你堪当此任。高丽贵女入宫之事尚小,高丽如何应对辽国的讹诈才是大,朕的意思,徐卿还要尽快报与高丽国王知晓,然后议出一个妥当的办法来,务必使藩邦不会被恶邻所欺,务必使朝廷的尊严不受挑战。”
对方做出这么多示好的举动,显然是要大周多付出点什么实际利益的,不过郭炜也不是光知道好脸面的那种好大喜功天子,为了高丽的这些恭顺举动就不顾自己的既定方针。所以高丽选秀一事必须是小事,作为上国天子笑纳就好了,就已经是对藩邦的恩典了,重点还是得着落在前面商议的那些军政对策上面,该高丽方面解决的问题,徐熙肯定无权全部作主答应下来,需要回国去与王昭及其他家族共同议定。
其实就连郭炜都不可能搞一言堂,尽管他在之前提出的那些东西已经是深思熟虑的产物,朝中大臣们不大会反对,但是最终两国之间签署具有约束力的协定时,大周这边也不是由郭炜出面,相关的条款总是要经过朝议的——即便仅仅是从形式上在朝议中通过一遍,而实质上早就由郭炜拍板了。
!#




混在五代当皇帝 第二十三章 对高丽策
第二十三章 对高丽策
“高丽践修职贡,辽国但有僭越即刻来告,拳拳效顺之心诚可嘉也~然则辽国与大周已经议和,两国且已通商数年,辽主当不至于甘冒朝廷震怒而兴师逞凶于高丽,其妄指高丽纳贡之事多半出于侥幸之心,只要陛下遣使切责,臣料那辽主定然只有告罪收手,派军进驻高丽北境之举似大可不必。”
滋德殿上,首相王著首先开声,在这一次关于最近国中大事的朝议当中对郭炜的一些选择表示了异议。
果然,不光是高丽为皇帝选秀女这件事在大臣们看来无足轻重,就连耶律贤对王昭的威胁,大周的朝臣也没有看得多重,王著理所当然地觉得,辽国从两国的和平与通商之中获得的好处相当大,不可能通过压榨高丽获得与之相当的利益,所以只要大周表示一下维护高丽的姿态,辽主就会乖乖地收手。
对于周、辽两国的国力和军力对比,王著现在倒是很有信心的。
次相王溥接着慢悠悠地说道:“高丽谨守臣道,朝廷全力维护自无不可,若是辽主执意行险,或者高丽国王心下不安,遣一旅远戍高丽北境,有高丽当地供应粮饷,倒是比在幽蓟地区集结大军威吓辽国更省费用,也是更为直接有效的弭兵之策。只是陛下有意征用高丽的江华岛,恐非天朝上国对待恭顺藩邦之道。”
“此事不好这么说……”枢密使李崇矩立即接下王溥的话头,“昔日陛下北征幽蓟,之所以在整个燕山以南都游刃有余,可不光是靠了河北州县与永济渠的供应,沙门岛储备的军资粮草,还有定远军在渤海的来去自由,却是伏波旅袭取渝关、溯燕山山麓西进封闭多道山口的关键所在。高丽远在渤海外,与登州有沧海之隔,沙门岛的军储便不足为恃,尽管高丽可以为驻军供应粮饷,禁军所用的火器却必须依靠国内,若是能够取得江华岛作为军储与定远军在高丽方向的基地,于保障高丽的驻军极为有益。”
“左仆射说的是君臣正道,李枢密讲的用兵之机却也有理。不过那江华岛近在高丽的开京肘腋之间,若是以定远军驻扎在那里,高丽国王内不自安也是难免,两全其美之策,倒不如在靠近高丽西京的外海重新寻一个岛屿。”
出来打圆场的却是吏部尚书薛居正。
“外海的岛屿却不是那么好找的……首先,此岛须得能避大风狂浪,以免一到夏秋时便被迫停运;其次,此岛须有适合的港口码头,至少需要很快就建得起足够支持运输船队的港口码头;最后,此岛必须自有水源与粮食补给,不能让军储和港口的守军空耗仓储。在高丽西部外海,像沙门岛这样有登莱为其阻挡海风的岛屿并不好找,江华岛确实是其中的首选。”
枢密副使王赞从专业上支持了自己的主官。
“嗯……若是一定要派兵远戍高丽北境,军中诸事当然必须计划万全,尽管粮饷可以着高丽予以解决,粮道的通畅却必须得到保证。”次相兼兵部尚书吕胤沉吟了一会儿,见枢密院的两个主官有如此类似的意见,当下也就作出了自己的决断,“若是必须取得江华岛才能保证驻军的粮道,那么就应该去争取,至于说高丽国王内不自安,只要其诚心效顺朝廷,却又何必无由自扰!”
郭炜饶有趣味地看着属下的这些不见烟火气的争执,心中有些感喟,这也就是自己这个皇帝足够强势,而且还有锦衣卫巡检司、皇城司等机构查探京师动向,再一个选择臣僚也尽量保证平衡和选优,朝臣们才不至于结成太明显的朋党,朝议的时候尽管意见不一,却都能站在正经处理军政大事的角度考虑问题。
这要是皇位再传几代,大臣们都是久历官场的老油条,而皇帝都是长于宫中女子之手,权柄基本上是必然下移到朝臣的手里边,头上缺乏足够的遏制,到时候各种利益集团横行,朝议的时候怕是狗脑子都打得出来,朋党更是必然出现的。
可惜郭炜对此也寻不出太好的解决办法,眼下只有靠更忍心的太子教育来延缓这种发展趋势了……
只是稍微走神了一下,郭炜轻咳一声插话了:“朕打算派兵进驻高丽北境,除了遏制辽国的野心之外,其实也是想同时遏制高丽的北进,所以派兵进驻肯定比在幽蓟地区集结大军要好。而要保证高丽北境的驻军火器接济不匮,在高丽西部取得一处军储之地是必须的,江华岛则是这种地方的首选。”
王著诧异地一抬头:“遏制高丽的北进?”
“正是!”郭炜自信地笑了笑,“当年大唐与新罗曾经就半岛之地立有界约,双方以浿水、泥河(今朝鲜龙兴江)为界,南面归属新罗,北面则是大唐的安东都护府辖地,现今高丽的西京,其实就是当年大唐安东都护府的治所平壤城。可惜立约不过数年,西边吐蕃为祸,安东都护领兵西调,东北乏人经营,嗣后渤海兴起、契丹作乱,东北州府相继内徙,海东已经数百年未慕华风……”
这种自古以来的宣称,当然得有足够的依据,郭炜知道高丽人当着他的面不说,其实在国内以及和辽国、生女真交涉的时候却始终都以高句丽的继承人面目出现,这种传统可是一直延续到了后世的。为了这个,郭炜就特意调阅了历代的记载,明确了很多问题。
1...260261262263264...303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