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明末虎啸

时间:2023-05-28  来源:  作者:遥远之矢
刘泽清对李啸又恨又惧,故这次征集山东各地卫所兵马之时,故意不征雄唐卫的兵马。共从各地卫所征得兵马近2万,加上驻守在济南府的3万常备兵力,共召集大军5万余人,浩浩荡荡地往兖州而去。
进军巨野的罗汝才。心情极好,此时的他,正躺在一张特制的由几十个人所抬的在帐篷中,他身旁,是几名新近掳来,正在哀哀哭泣的曹州女子,她们全部赤身裸.体。一边哭泣一边被罗汝才狞笑着尽情发泄兽欲。
罗汝才为人极其好色。罗汝才起事前,娶不上媳妇。最喜调戏良家妇女,为全村百姓所痛恶。当了流贼首领之后,身边有从各地掳掠而来的美女不下百名,个个颇有姿色,供罗汝才尽情玩弄。当某个女子被其玩腻后,便将此女或杀掉,或赐于手下部将,随即又有新的女子被选了进来。这种夜夜当新郎,淫遍天下美色的快乐。才是罗汝才喜欢做流贼的真实理由。所谓的劫富济贫、替天行道只不过是个哄骗百姓的可笑口号罢了。
为了方便行淫,罗汝才特制了这由几十个人才能抬起的大帐篷,人称锦帐,在战事有把握之时,他便不着盔乘马,而是在这让人抬着走的大帐篷中尽情淫.乐。
曹州如此顺利地被攻下,罗汝才志得意满。心下满是对山东兵马轻视之情。故在路上如此大咧咧地乘坐这锦帐之中,一路行淫地去攻打巨野县。
在巨野县城外的麒麟镇,罗汝才部与正一路向曹州方向疾进的李愗芳刘泽清部相遇。
“敌将何人,敢犯我山东地界!”一身明盔明甲的刘泽清,扬鞭跃马,行到阵前。对着罗汝才部大喝道。
已紧急换了盔甲的罗汝才,缓缓纵马来到与刘泽清一箭之外,同样沉声怒喝:“哪个不长眼的明狗,敢挡我罗大帅之路。”
“哼,原来你就是那个三十六营流贼之一的罗汝才啊。狗入的流贼听好了,本将乃是山东总兵刘泽清,尔等若是识相。速速下马投降,可饶尔等不死!”刘泽清冷喝道。
“哈哈,原来你就是那个逃跑将军刘泽清啊,哼,尔这等无用之将,还敢挡我替天行道义军之路,今天,老子就要砍了你的狗头来撒尿!”罗汝才纵声大笑。
罗汝才手下军将与兵士亦皆放声大笑。
刘泽清恼羞成怒,大吼道:“全军出击,斩杀流寇,有功将士,可得重赏!”
罗汝才亦大吼道:“弟兄们,把这股不知死活的明狗子全部杀了,杀了这股明狗子,山东之地,再无人能挡我军了。”
双方大军几乎同时爆发出一声大喊,随即展开激战。
此起彼伏的喊杀声,刀剑相砍的叮当声,与人受伤濒死的惨叫互相叠加,一并被掩盖在漫天扬起的尘土中。
不多时,罗汝才部开始不支,最前面的阵脚开始不断后撤。
杀得一脸血污的东山虎跑了过来,急急禀报道:“敌军士气正旺,难撄其锋,我军新附之兵为多,一时难胜,不若退而歼之。”
罗汝才咬牙道:“好,就依你之计而行。”
正指挥全军血战的刘泽清,忽然看到一副奇异的情景。
许许多多的流寇,开始纷纷向后撤退,同时边撤边抛扔出大把的银子、铜钱、和绸缎布匹之类金钱财物于路上。
这是流寇的惯用伎俩,交战不利之时,抛洒金钱财货,利用明军对财货的贪婪,使其陷入混乱抢夺之中,从而让自已顺利逃脱或回军掩杀。
刘泽清的几万军兵登时秩序大乱,这些饱受欠饷之苦的军兵,有如恶狼看到肥嫩的羊羔一般,再也顾不上追击敌兵,而是纷纷开始疯抢流寇抛下的财货。甚至有军兵为了争抢财货而互相砍杀。
“不能捡,这们这些混蛋,快快追击敌兵,不要中了流寇的诡计啊。”刘泽清纵声大吼,他与手下的家丁队伍砍杀了十几名疯狂捡拾财物的军兵,却丝毫不能对这些已被这遍地财货弄得丧失了理智的军兵产生任何行动。
巡抚李懋芳急急纵马行了过来,神行紧张地对刘泽清说道:“刘总兵,现在军队如何混乱,若敌军复掩杀而回,我军何以挡之?”
同样一脸焦急之色的刘泽清来不及回答,便立刻惊恐地看到,对面之处罗汝才之部,已是后队变前军,由精锐骑兵组成的老营军,组成楔形战阵,向刘泽清部呐喊冲来。
老营军的后面,流寇的马军,步军,新附军,亦逐次尾随跟进。
“我军完了。”刘泽清一颗焦急的心,顿时落入冰渊之中。
脸色灰败的他大吼道:“全军速速撤退!”随即,在罗汝才部的楔形阵尖快抵达自已那混乱的军伍之时,山东副总兵刘泽清与李懋芳等人,连忙带领全部家丁与骑兵,掉头而逃。
在罗汝才这五六千精锐老营兵组成的楔形战阵的剧烈冲击下,主帅逃跑的刘泽清部5万军兵,立刻全部崩溃了。
是役,官军大败,只有1万多人溃散逃脱,罗汝才部追亡逐北,斩杀官军近3万之众,另有1万多官军兵马投降流寇。
罗汝才挥舞佩刀,纵声大笑:“明狗子此败,山东再无人可挡本帅之兵锋矣。”(未完待续。)
p





明末虎啸 第二百零二章 李代桃僵
暮色苍茫,漫天如血的火烧云层层叠叠地堆于天空,有如一幅巨型抽象画。
被如血暮色浸染得同样暗红一片的地面上,一支队伍散乱,几乎不成阵列的军队,人人脸带惊恐万丈之情,正沿着官道,向着济南府的方向疾驰而去。
这支在暮色中仓皇逃命的军队,就是刘泽清部战败溃逃的队伍,这些只剩万把人,被流寇杀得破了胆的官军,尽管后面已看不到有流寇追兵赶来,但他们却丝毫不敢停下逃命的脚步。
刘泽清等人,一路疾逃,沿途的巨野县、兖州府皆不敢入,这些人心中唯一的愿望便是,尽早赶回济南府,躲入济南府那巨大宽厚的城墙之后,以结束这噩梦般的战败历程。
过了兖州府后,一脸黑沉的山东巡抚李懋芳与副总兵刘泽清分道扬鏣,刘泽清兀自向北疾奔回济南,而李懋芳却掉头向东,带着一众护卫,直奔李啸的雄唐卫而去。
李懋芳,字国华,号玉完,明代上虞人,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中进士,初任福建兴化县令,随后一路高升,最后被首辅周延儒提为左副都御史,周延儒倒台后,因朝中两派£∝,角力的结果,向来以孤介自守,不参与结党营私的李懋芳,最终取代被贬职的朱大典,继任山东巡抚兼山东都指挥使。
李懋芳上任之初,便感觉自已在山东有处处受掣的感觉。
这位初来乍到的文官官员,被担任都指挥佥事兼山东副总兵的刘泽清极其轻视,带头对其阳奉阴违。尤其是在军事上,基本上山东一省之军事,都是刘泽清说了算,李懋芳虽内心极其愤懑,但心下却也无可奈何,毕竟自已不懂军事。只能忍受刘泽清的专横跋扈。
这次向南援救曹州的行动,便是由刘泽清全权决断,李懋芳竟然在一旁难以置喙。不过,为了尽快完成击退流寇的皇命,李懋芳又一次忍受了刘泽清的骄横与擅专。
只是这次近5万大军的阵战大败,让他彻底看清了刘泽清的无能。
跟随逃回的路上,李懋芳思虑了很久,终于在过了兖州府后,他做了个决定,不随刘泽清返回济南府。而是直奔雄唐卫向李啸求援。
一个堂堂的巡抚兼都指挥使向一个小小的卫指挥使求援,这听起来,颇为滑稽。但李懋芳已顾不上这些所谓的面子问题,现在的局势如此严重,山东能战之兵马几乎尽失,除了能向尚有可战兵马的李啸求援,他还能去找谁呢?
而且,李懋芳清楚的知道,要是山东的局势再糜烂下去。任由流寇在山东肆虐的话,他这个巡抚,也就算是当到头了,罢职回家还是小事。弄不好,皇帝一怒之下,砍了自已的脑袋都有可能。
所以巡抚李懋芳向李啸求救,也可以说。是在拯救他自已。
带着十几名护卫,纵马向雄唐卫疾驰而去的李懋芳不知道,积极自救的他。已经有人打算来他的脑袋来顶罪了。
在他率众离开刘泽清的溃兵队伍时,他背后,一双阴冷的眼睛紧紧地盯着他离去。
阴狠地在背后盯着他的人,便是刘泽清的亲随李化鲸。
见李懋芳离去,李化鲸悄悄地与刘泽清并马而行。
“大人,眼下我军大败,大人要速作决断啊。”李化鲸双眼之中,冷光闪烁。
“我军如此惨败,悔之何及。只得收兵回济南府,再向朝廷告罪了。”刘泽清脸色灰暗地长叹道。
“大人,你可想过,我军如此大败,几乎尽丧山东兵马,现在流寇肆虐山东不可复制,朝廷若知了此消息,我等轻则治罪入狱,重罪当街斩首啊。”李化鲸的声音,冰冷之极。
刘泽清脸色更加难看,他狠狠一咬呀,对李化鲸喝道:“那当如何?总不能去投降流寇吧。”
李化鲸连忙说道:“大人,若投流寇,大人的全部身家名誉,可就皆化乌有了。这事断不可行。”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该当如何?”刘泽清满脸焦躁。
“大人,在下有一计,李代桃僵。”李化鲸低低说道。
“详细说来。”
“大人,可趁现在巡抚李懋芳去雄唐卫求援之际,我等紧急上书朝廷,就说,此次战败,皆是那巡抚李懋芳不懂军事,却要强行指挥,一直不听刘大人之固守坚城与敌周旋之建议,强行要在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与流寇进行野战,刘大人你苦劝不听,终致此败。”李化鲸说完,一脸阴狠的冷笑。
“嗯,不错,好个李代桃僵之计啊!这样一来,朝廷若要问罪,定会先拿李懋芳开刀,我等最多有个作战不力的轻罪,而且,因为有战前这番苦谏,说不定,还会有功无罪。”刘泽清脸上泛起了怪异的笑容。
“化鲸你速拟奏章,就按你所言写好,速速派人送去兵部。”
“是,学生遵命!”
。。。。。。
在李懋芳等人纵马向雄唐卫奔去时。李啸正在马耆山前,热烈欢迎从澳门买马回来的赵杰、上官云杰及三个葡萄牙人。
285匹健壮的柏布马被赵杰等人牵到李啸面前。
李啸欣喜地观看这些万里运来的珍贵马匹,眼中满是欢喜之色。
他看到,这些马,基本上身高都在150公分到160公分之间,毛色皆为灰色、黑色、栗色、骝色、深骝色与深棕色,头型长而狭窄,耳朵长度中等,鼻梁有点凸起,鼻孔的位置较低,眼睛看起来极其有神。颈部长度中等,弓弯强壮,四条腿精致强健,蹄子很硬,没有钉马掌的蹄子踩在地上都是槖槖有声。
“真是好马啊。”李啸赞叹道。
赵杰随即跪地禀报:“在下赵杰,已从澳门采购回285匹柏布马,本已采购300匹,沿途死亡15匹,请指挥使大人责罚。”
李啸扶起他,安慰道:“海路迢递,马匹死亡在所难免,300匹马只有15匹死亡,倒是大功一件。”
谁知他这路一说完,一旁的上官云杰也跪下禀报道:“请大人恕罪,我等回来时,买了马匹后,船上用丝绸所换的银两,还剩余3万多两,可惜路遇大批海盗,将剩余银两全部抢去。属下无能,请大人治罪。”
“何处海盗,竟如此大胆,敢抢我大明水师之船?”李啸皱眉而问。
“禀大人,抢我军水师船只的海盗首领,名叫郑芝豹。”(未完待续。)




明末虎啸 第二百零三章 巡抚求援
上官云杰说完,李啸不觉心下一惊。
读过明史的他知道,这个郑芝豹,乃是在东南海域纵横无敌的郑芝龙的三弟。
1628年,长期与明朝为敌的大海寇郑芝龙,接受了福建巡抚熊文灿的招安,率全体部众加入明军水师,并被任命为海防游击。
据史载,郑芝龙部加入明军后,积习难改,仍喜假扮成海寇在海上截掠商船。若是熟悉商船,则每艘视船体大小,交保护费3千至1万两。若是陌生船只,则干脆连货带船一并抢走。
李啸没想到,这个郑芝龙的三弟郑芝豹,竟然连同为明军水师的船只都敢抢。
“哼,这个郑芝豹,倒是狗胆包天,连我军的财物都抢。”李啸咬牙怒喝。
“禀大人,郑芝豹率一众海寇,最初本欲将我船只全部截夺。在下忙向其说明,说这是我雄唐卫的明军水师之船,所运之马匹乃是为了抗击鞑子所买。这帮海盗方极不心甘地放我等离去,但却将船中所有银两一并夺走。”上官云杰说到这里,脸上满是痛恨之状。
“狗东西,总有一天,老子要你们这般狗杂种见∑■,识我李啸的厉害,把这抢去的银子,加倍地给老子还回来!”李啸心中大怒,脸上强忍没有发作。
李啸扶起上官云杰,温言勉慰道:“你们能顺利回来就好,银子被抢了可以再赚,若你们有个意外,那才是我李啸最大的损失啊。”
上官云杰一脸感动,他仿佛突然想起了什么,急急地从一个厚大的袋子里拿出一大把近半米高的绿色草料。
“大人请看这个。”上官云杰手指这绿色草料,一脸欣喜的笑容。
“这个,却是何物?”李啸问道。
“大人,这是美州玉米草。乃是我们在澳门发现的,当地葡萄牙军队用来饲养马匹的专用草料。我等用了几十两银子,才换来这一大袋呢。”一旁的赵杰笑着抢答。
“大人,这玉米草的原产地,那些葡萄牙人说是来自什么美洲墨西哥,在下也不知是在哪里。这玉米草可是好东西啊,茎秆粗壮,枝叶繁茂,质地松脆,具有甜味。比一般如紫云苜蓿之类的普通牧草强多了。这东西马、牛、羊、猪、鱼、鸡、鸭、鹅都喜食。且再生能力强,只要不割掉分蘖之处,每隔个20来天又可收割一次!每亩草田可以出产茎叶3万斤以上!”上官云杰一脸喜色。
“真有这么多么?”李啸一脸惊讶。
“在下在澳门亲眼见过,这玉米草随割随长,好侍弄得很。不仅适合在肥水好的地块栽培,同时也可在贫瘠土壤上栽种,我雄唐卫多贫瘠盐碱之地,正好大规模种植此物。不单可以用来养马,养牛羊猪鸡鸭鱼等皆可。这样一来。我雄唐卫日后,当可不缺肉食了。”赵杰说到这里,一脸向往之状。
李啸心下大喜,他暗自想道。有了这个玉米草,雄唐卫内的马匹养殖与肉食生产,都可以规模化开展进行了。赵杰等人此番澳门之行,带来这么多好东西。实在是太划算了。
“各位此行漂泊辛苦,但真是收获巨大。我李啸,代表雄唐卫的百姓与军兵们。感谢各位了。来人,看赏。”李啸一脸笑容,有如阳光般灿烂,被郑芝豹抢走银两的愤怒,早丢到九霄云外去了。
“谢大人。”赵杰与上官云杰齐齐拱手。
李啸注意到,他们身后的三个葡萄牙人却站着不动,他们用期待而内疚的眼神望向李啸。
李啸脸上露出微笑,他很明白这三个葡萄牙人在想什么。他们一定是想要赏赐,却又因为路上被海盗抢走了银两而负疚。
李啸唤来侍卫,给每个葡萄牙人130两赏银,赵杰与上官云杰每人100两赏银。葡萄牙人每个人多发的30两,便是当日他们提出用丝绸换种马建议的奖赏。
当时李啸留了一手,怕他们一去不归,故提出要等他们回来后再给,现在三个葡萄牙人皆随船归来,李啸自然毫不犹豫地兑现了自已的诺言。
“各位这五个多月的海上生活确实辛苦,这些银子,便赏给各位了。”李啸一脸笑容地给他们逐个分发赏银。
阿弥额尔脸上满是感动之色,他眨着蓝色的眼睛,率先开口说道:“指挥使大人,你真是言而有信之人,我真诚地希望上帝保佑你。”
“我认为李大人完全具备了骑士的七种美德,尤其是第四美德---慷慨。”说这话的是萨琮。
拂朗亚兰达挠了挠头,这个以前一直想脱离李啸军而去的葡萄牙人,脸带尴尬之色,一时想不出来什么好的赞美之词,只能向李啸充满歉意地耸肩微笑。
“三位先生,谢谢你们的赞美,我更希望你们能长期留在我军中,为我虎啸军创造更多更好的火器。那么,我李啸,一定还会有更多的赏赐给你们。“李啸微笑着对三人说道。
三个葡萄牙人一并再致谢意,随后,方与赵杰等人一起下去休息。
李啸随即叫来牧场区负责人丁威,让他带着一众手下,将这些辛苦运回的285匹柏布马,和那一大袋玉米草一齐带回牧场区,好生放养马匹及种植草料。
众人刚散,正欲休息的李啸,得到了亲兵的紧急奏报,说山东巡抚李懋芳已到雄唐卫,要立刻见李啸这位指挥使。
李啸心下大惊,这位山东巡抚李懋芳,自其上任后,李啸还一直未与他打过交道,本来自已打算择日去济南府拜访他,以尽下属的礼节,却万没想到,今天,他竟没有任何通报地自已来了。
这是怎么回事?
李啸不敢怠慢,连忙率手下众将,前去迎接。
经过了三天狂奔,终于赶到雄唐卫的李懋芳,风尘仆仆,满脸憔悴,牵马站立的他看到远远前来,身着官服,一脸恭敬之状前来迎接自已的李啸,心下徒地一酸,险下滴下泪来。
李懋芳心下暗叹,唉,本官堂堂一省巡抚兼都指挥使,竟然如此屈尊亲自跑来向一个小小的卫指挥使求救,大明朝内,我李懋芳算唯一一人了。
正思忖间,李啸一众将领已行至面前几步外,立刻向李懋芳跪地行礼。
“下官李啸,参见巡抚大人。”(未完待续。)




明末虎啸 第二百零四章 兖州危急
“李指挥速速起身。”李懋芳脸上挤出笑容,伸手虚扶。
李啸起身,仍恭敬地向李懋芳拱手而道:“下官不知大人今日前来,有失远迎,还请大人恕罪。”
“唉,本宪现在是。。。。。。”李懋芳说到一半,突然顿住,脸露无奈而懊恨的神色。
李啸心知有异,低声说道:“大人,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请随下官去议事大厅详说。“
在狮子峰的议事大厅中,李啸屏退旁人,与李懋芳单独密谈。
听完李懋芳长吁短叹地讲述完这次战败的经过后,李啸亦是眉头紧皱。
“哼,刘泽清轻敌冒进,如此轻易地中了敌兵圈套,真真罪无可遣。”李啸站起身来,双眼之中,满是愤恨。
“当时本官亦曾提醒他要小心,毕竟流寇久经战阵,经验丰富,恐难骤胜,奈何此人刚愎自用,不听我言,还以本宪是文官而嘲弄之,现在官军大溃,此人又只会躲入济南府中保存实力,着实可恨之极。待山东之战结束后,本官定要向朝廷重重弹劾于他。”李懋芳在一旁咬牙恨恨而道。
李啸长叹≮∞,一声,脸色凝重:“在下只恐流寇如此大胜之后,其势愈炽,官军再难压制于他了。”
“正是如此,现在我山东兵马大部已失,流寇猖獗难制,若复要等到官军从他处调来镇压,则山东各处只怕均已是崩坏涂炭了。如此燃眉之急,如何解之。“李懋芳一脸焦急至极之色,双眼直直地望向李啸。
李啸看得懂他的眼神,只是,他保持了沉默。
李啸很清楚,如果按李懋芳所说的,与官军作战时便有6万之众的流寇,到了现在。估计又裹挟了新的百姓,恐怕8万都不止了。
而雄唐卫可战之兵只有5700人,要去对付正士气高昂猖獗一时的8万流寇,决不是件容易之事。
而且,这些流寇作战方式极其灵活,忽聚忽散,胜则进,败则退,并不以逃窜以耻,这样一来。就算拥有武器与装备优势的李啸,精心设得巧计,也很难毕其功于一役将他们全部消灭,那么,就只剩下拼消耗一条路了。
李啸知道,8万流寇之中,真正有战斗力的,不过2至3万人,但是敌兵的数额实在巨大。哪怕是拼消耗,自已也不一定拼得过。
李啸是个精细的人,不打无把握之仗是他的底线,所以。尽管李懋芳断断续续地说了那么多,但在自已没考虑清楚如何作战之前,李啸始终没表态。
“李指挥,山东如此危急。我等身为守土官员,如何可坐视大明国土沦陷,百姓生灵涂炭啊。”李懋芳见李啸一直不说话。心下愈急,话语之中,满是无奈。
李懋芳这般话语,几乎是在哀求李啸出兵了。
李啸在心中长叹了一声,又仔细思虑了良久,终于在心中拿定了个主意。
“于今之计,普通州县恐难分兵保全,唯一的办法,便是集聚兵力于一处,依凭坚固的府城固守。挫敌锐气于坚城之下,待外省援兵一到,两处夹击,方可取胜。”李啸缓缓地说出自已的看法。
没想到,李懋芳听了李啸这般话语,却似捞到了一根救命稻草一般。他急急说道:“李指挥此计甚好。莫非,李指挥是打算凭据兖州府城而守么?
“正是此意。且待一两日,我军将粮草器仗等物准备齐全,便立刻出兵兖州。”李啸平静而坚定地说道。
“好!那到时,本宪与李指挥一同出发。”李懋芳一脸欣喜,双眼之中,满是希冀之色。
谁也没想道,只过了一天,李啸全军正在紧张准备明天一早出发之时,又有一位不速之客,神情焦急而匆忙地赶到了雄唐卫。
这一位,来头却是颇大,乃是当今鲁王朱寿鋐之弟泰兴王朱寿镛。
朱寿镛时年三十八岁,一张保养得颇好的白晳脸庞上,三绺清髯修剪得极好,只不过,这看上去颇为儒雅俊秀的面孔上,却满是因为长途奔波而凝结的汗垢与灰尘,显露着明显的焦急与恐慌。
1...7879808182...96
猜你喜欢